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题:比较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 ×4 = 12 30 × 4 = 120 300 × 4 = 12003 × 40 = 120 30 × 40 = 1200 300 × 40 = 1200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题:计算下列算式的积。

5 × 8 = 50 × 8 = 500 × 8 =5 × 80 = 50 × 80 = 500 × 80 =(2)让学生互相出题,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 观察生活中的积的变化现象,与同学交流分享。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第【1】篇〗3 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950382573014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

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生1:有什么规律生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生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生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

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明。

①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②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③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6×2=126×20=1206×200=1200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新课导入:讲解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5. 小结: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 举例:2×3=6,2×6=12,2×12=24。

4. 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

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 2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  2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的第二个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规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基础,对于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

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规律。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实践活动,以便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准备PPT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展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然后改变其中一个因数,再次展示结果,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积是如何变化的。

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其他教学工具,呈现更多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变化规律。

可以采用动画或动态图表的形式,展示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验证和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稿子一嘿,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里超有趣的积的变化规律!你们想啊,要是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变一变,那积会怎么样呢?这可有意思啦!比如说,2×3=6 对吧。

那要是 2 不变,3 变成 6,变成2×6,积就从 6 变成了 12 哟!是不是很神奇?再看哦,如果 2 变成 4,3 不变,那就成了4×3=12,积也跟着变啦!其实呀,这里面有个小秘密。

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反过来呢,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几。

就像咱们做游戏一样,一个数字动一动,积就跟着跳一跳。

学会了这个规律,做题的时候可就轻松多啦。

比如说,知道3×4=12,那3×40 是多少?一下子就能想到是 120 对不对?小朋友们,好好琢磨琢磨这个规律,数学的世界可好玩啦!稿子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探索一下数学世界里特别好玩的积的变化规律!比如说5×6=30,如果 5 不变,6 变成 12,那积就变成 60 啦。

是不是像魔法一样?还有哦,如果 6 不变,5 变成 10,积就变成 60 啦。

发现没有?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跟着扩大几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跟着缩小几倍。

咱们来举个例子,3×7=21,那3×70 等于多少?很简单对吧,因为 7 扩大了 10 倍变成 70,所以积也扩大 10 倍,就是 210 啦。

这个规律用处可大啦!做数学题的时候,能帮咱们又快又准地得出答案。

小朋友们,多做做练习,把这个规律掌握得牢牢的,数学就会变得超级有趣哟!加油呀!。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需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

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思路《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且同时探究出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验: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三、用: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积的变化规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理解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运用。

2. 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3. 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加以验证。

(3)让学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的规律。

(3)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

3. 实物道具:用于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实物道具。

八、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共计8课时。

九、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操作,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的生活情境。

2.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买两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两个例题,分别是:例题1:2 × 3 = 6例题2:4 × 5 = 20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如:5 × 4 = 206 ×7 = 423 × 8 = 24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并总结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规律。

3.例题讲解: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思考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的核心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掌握两个因数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因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数量和面积、重量等方面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抽象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因数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

2.新课导入:介绍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变化规律。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积的变化规律因数1 | 因数2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课堂小结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积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的例子。

2.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案例分析”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产生直观的认识。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因数而保持另一个因数不变,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情况。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掌握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算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掌握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交流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问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相关的算式和结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我会通过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操作,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展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的算式,让学生计算并记录结果。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巩固(10分钟)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需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

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思路《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且同时探究出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验: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三、用: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变化规律的实例。

2.学具:小卡片、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积的变化实例,如2×3=6,2×6=1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积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小卡片、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积的变化规律的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积有哪些性质?积的运算规律是什么?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

3. 讨论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三、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 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四、拓展(5分钟)1. 提问: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变化规律。

2. 提问:积的变化规律有哪些?二、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 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三、拓展(10分钟)1. 提问: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如何运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使学生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即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解答的过程。

这是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探究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4.4《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4.4《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规律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本质。

2. 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乘法计算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快速说出乘法结果。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吗?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15分钟)1. 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

例如:2 × 3 = 6,3 × 4 = 12,4 × 5 = 20,5 × 6 = 302. 学生观察并讨论积的变化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数,积也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数。

三、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10分钟)1. 出示乘法计算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例如:7 × 5 = 35,8 × 5 = 40,9 × 5 = 45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乘法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6 × 7 = 42,6 × 8 = 48,6 × 9 = 54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检查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2. 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数,积也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达到理解规律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积的变化。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让学生计算这3个苹果的总重量。

然后,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6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00克,让学生计算这6个苹果的总重量。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苹果的数量和每个苹果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苹果的总重量却没有发生变化。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呈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老师可以出示一组算式:3×4=12,6×2=12,9×3=27,12×4=48,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是:当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及全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及全解
2、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20,则积( )。
A、不变 B、缩小20倍 C、扩大20倍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 )。
A、不变 B、缩小15倍 C、扩大15倍
4、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
A、90 B、540 C、15
四、解答题。
4、在计算一个乘法算式时,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把另一个因数除以8,此时的积正好是320,那么原来的积是多少?
320×8=2560
答:原来的积是2560
5、在计算一个乘法算式时,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2,此时积是360。那么原来的积是多少?
360÷2÷3=60
答:原来的积是60
10÷2=5 21÷3=7
5×7+18×7=161(元)
答:一共需要161元钱。
3、连山公园有一个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花坛,工作人员打算把这个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8米,这样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9×9=81(平方米)
18×18=324(平方米)
324-81=243(平方米)
答: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43平方米。
A、不变 B、缩小15倍 C、扩大15倍
解析:积扩大的倍数是5×3=15倍
4、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B)。
A、90 B、540 C、15
四、解答题。
1、5支钢笔25元,买10支钢笔需要多少元?
25÷5×10=50(元)
答:买10支钢笔需要50元。
2、文具店中2支自动铅笔卖7元,3支钢笔卖18元。张老师准备买10支自动铅笔和21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例如:一个因数是a,另一个因数是b,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两个因数扩大与 缩小的倍数相等, 积不变。
一个因数扩大4倍。 一个因数缩小2倍。 积扩大2倍。
3 根据每组题中第 1 题的积,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9× 2 = 158 79× 2 0 = 1580 79× 200 = 3= 72 240× 30 = 7200
积也乘 10 , 1 0 0 。
积也除 以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 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说一说 举例说明你的发现。
20 × 4 = 80
× ÷ 10 不 变 ×÷ 10
200 × 4 = 800
课堂练习
1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2 × 3 = 36 120 × 3 = 360 120 × 30 = 3600
× 200 = 12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 10 , 100,积也乘 10 , 1 0 0 。
20
÷2
10
÷2
5
× 4 = 80
不变
÷2
× 4 = 40
不变
÷2
× 4 = 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 以 2, 积也除 以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一个因数不变,另
个因数分别乘 10 ,100, 一个因数分别除 以 2,
探究新知
3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 6×2=12
(2) 20×4= 80
6×20= 120
10×4= 40
6×200= 1200
不变 变大 变大
5×4= 20
变小 不变 变小
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6
不变
6
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4、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30×400= 26×100=10×650= 6×110=2.导入:动车的速度可达6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20分钟呢?200分钟呢?引导发现:随着动车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所行的路程越来越长。

同学们,在刚刚所列的三个乘法算式中,它们之间的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一】、研究问题,概括规律(例3)1、观察下面一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6×2=12 6×20=120 6×200=1200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你能根据上面算式发现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一组算式吗?试试看 3×100= 9×100= 27×100=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一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2)20×4=80 5×4=XX×4=4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4、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二】、验证规律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0 ×3= 15×5=200×3= 150×5=XX×3=1500×5= 【三】、应用规律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三、巩固新知1、P51 “做一做”2、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原来的1/4,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九第1题六、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0 5×4=2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4、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30×400= 26×100=10×650= 6×110=2.导入:动车的速度可达6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20分钟呢?200分钟呢?引导发现:随着动车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所行的路程越来越长。

同学们,在刚刚所列的三个乘法算式中,它们之间的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一】、研究问题,概括规律(例3)1、观察下面一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6×2=12 6×20=120 6×200=1200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你能根据上面算式发现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一组算式吗?试试看 3×100= 9×100= 27×100=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一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2)20×4=805×4=XX×4=4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4、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二】、验证规律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0 ×3= 15×5=200×3= 150×5=XX×3= 1500×5= 【三】、应用规律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三、巩固新知1、P51 “做一做”2、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原来的1/4,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九第1题六、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0 5×4=2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4、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30×400= 26×100=10×650= 6×110=2.导入:动车的速度可达6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20分钟呢?200分钟呢?引导发现:随着动车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所行的路程越来越长。

同学们,在刚刚所列的三个乘法算式中,它们之间的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一】、研究问题,概括规律(例3)1、观察下面一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6×2=12 6×20=120 6×200=1200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你能根据上面算式发现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一组算式吗?试试看 3×100= 9×100= 27×100=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一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2)20×4=80 5×4=XX×4=4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4、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二】、验证规律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0 ×3= 15×5=200×3= 150×5=XX×3=1500×5= 【三】、应用规律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三、巩固新知1、P51 “做一做”2、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原来的1/4,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九第1题六、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0 5×4=2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