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汉语拼音教学实践、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实践,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多渠道、多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一定会绽放出创新的火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的新要求。

一、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性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

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被高尔基相约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再来。

”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接待。

”二、打破传统定势,训练灵活思维课堂中,我更多地讲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而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阅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并针对文本的美中微瑕或专家定论的可商榷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使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并用,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动与多向。

创新教学方法 突显语文意境

创新教学方法 突显语文意境

创新教学方法突显语文意境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初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春天,课堂教学充满青春的活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将语文教学与艺术联系起来。

其实,语文学科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

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把语文课视为执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品,走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道路。

只有这样,初中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特显其内在的艺术特性,走出一条宽广的艺术化的道路呢?一、语文学科具有内在的艺术特征语文即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们用变化无穷的语言和奇特神妙的组合,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是信息交流的载体。

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陶冶人的思想,激活人的思维,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供了条件。

那么,语文的艺术性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熏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就要求我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教学看作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品,走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道路。

语文教学应独树一帜,并富有美学的创新精神,师生心灵共鸣,并激发其审美愉悦的学习状态,着眼于语文教学整体美感效应,而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本艺术创造原则,这应该是语文教学艺术追求的核心和本质,赋予语文课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与清新美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具体讲解时能左右逢源、妙趣横生,语文课堂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将学生进入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

有时在学生“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教师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使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教育叙事25篇

教育叙事25篇

教育叙事25篇教育叙事(一):让创新火花在课堂中绽放语文课上的问题主观性都是比较强的,答案并非唯一。

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鼓励他们进取地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不唯书本、唯教师,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

仅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本事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诗词赏析课上,同学们赏析柳宗元的《江雪》,一个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开始了深思。

一分钟之后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老人感到十分孤独,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

”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

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

”还有的说:“这位老人看起来很清高。

”诗人那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终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

”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经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经过自我独立思考、确定,敢于提出自我发现或设计的问题,其思维更具挑战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来写的,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创新本事。

问题是:皇帝最终意识到自我受骗了,但出于皇帝的尊严,还不好承认。

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办法来治服骗子(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继续,学生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有同学发言,我有一个办法:先以赏赐这两个骗子为由,把他们招进宫。

然后宣读圣旨:“皇帝为了答谢两位织师,又特意请人设计了一套衣服,这件衣服也有一个特点,就是诚实的人穿上这种衣服用钻刻刀在上头刻花,人就会有理解穴位按摩的感觉,特舒服。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

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一、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教育学》告诉我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时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创设某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怀着探索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语文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启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我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以及诗人与主人的深厚友谊,我让学生去大胆的想象诗人与朋友“把酒话桑麻”时的情景。

他们除了“话桑麻”,还说了些什么?诗人为什么还要“还来就菊花”?学生思考后,有的说:“诗人还与主人说起了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有的说:“诗人与主人谈起了往事”;还有的说:“诗人不请自来赏菊,说明他爱菊花,同时也说明他以前也许与主人一起饮过菊花酒。

”创设情景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保持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在我的实践中,我认为在课堂中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活动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让语文课堂绽放创新之花

让语文课堂绽放创新之花

詹学想。教《 》到 发生象如学 月读 望,
在你的眼 中, 你觉得月亮像 什么?先 自己 练说 , 同桌互说 , 再 然后指名 交流。 学生发
有 己 主 ,是 着 师 定 备 小 甥 “亮 眼 ”,启 学 : 自 的 见不 跟 设 的 外 说月 像 睛时我 发 生
思路 走 , 时我 们教 师就 应该及 时调整 自 这 己的教 学思路 , 大大方方地顺 着学生的问

孥 尘仆 j辅 导 :
教学透视
让 语文 课 堂绽放 创 之 花 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小学 李 霞
l l
《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 出:现代社会 “
生仔细观察 后从课题 处发现 问题 毒 学生纷 纷提 问: 司马 迁是什 么样 的人 ?“ 发愤 ” 是 什 么意思?《 史记》 是一部什么样 的书?司
在 词 、 、 的训 练 中 , 辟创 旬 段 篇 开
改革课堂教学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i 和创新能力 , 我认 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k 去探索

创新的天地e
扫 路 人 》 课 , 对 扫 路 人 的 一 句话 “ 一 针 不 累 。 累 , 每 天 早 晨 扫 上 山 , 晚 扫 下 不 我 傍 山 , 一 程 , 一 程 , 把 好 山好 水 看 一 扫 歇 再
程 ” 生 绕 路 “ 不 ”行 譬 江 岸 ,个 绿 字 可 ; 学 换 。学 围 扫 人 累 累进 质 南 ” “ ” 就 以 l 生 这 导 并展开 了争论 , 各抒 已见: 的认为 累” 有 , 词语 学 通 “ 、、 、 、, 词 生 过到 入吹 过 满等 的 ,

理 由是扫路人年 岁已高, 再加上 山峰 高而
生插上 了想 象的 翅膀 , ̄ - 了丰 富的想 T r 象。通过 想象说话 , 有效地培养 了学 生的 想象创新能 力。

将科技之花植根于语文土壤

将科技之花植根于语文土壤

将科技之花植根于语文土壤【摘要】科技创新都是以梦想为前提的,而语文的文学教育,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想象、感悟、归纳、推理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而,我们也能在语文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让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想象;探究英国科学家说:“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孩子们有一个天性,那就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而科学家也是如此。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但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

科技创新都是以梦想为前提的,而语文的文学教育,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想象、感悟、归纳、推理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而,我们也能在语文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让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一、用好教材中科普文章,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形式简短,内容科学,语言准确,条理清晰。

知识性、科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任务,类似的课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太阳》、《月球之迷》等都是这一类型的文章。

我们应发挥这类文章应有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成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教材中科普类的文章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研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

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

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

她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因为新课标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通过学生具体探究活动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新型教法,设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树立为科技进步做贡献的志向。

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知情结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无忧无虑的心境下开展认知活动。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同时,要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二、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创新能力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

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至 呵斥 ,殊 不知 这 样做 无 形 之 中就 泯 灭 了孩 子 的童 心 。
引 导学 生仔 细 观 察 图画 ,重 点观 察 罗丹 动 作 、 表 情 及 他 朋友 茨 威格 的 表 情 。接 着 , 引导 学 生找 出 课 文 中描 写 相 关 动 作 和 神 态 的 句 子 来 读 读 。 最 后 , 学生 尝 试 用 自己的 话来 说说 茨 威格 几 乎 被 让 罗 丹遗 忘 的 内心 想 法 。 学生 通 过 观察 图画 , 读 阅 课 文 , 象 情 境 , 头 脑 里 浮 现 出 一 幅 幅生 动 的 想 在 画面, 从而 进 一步 体 会 到 罗丹 对 美 的执 着 追求 和 全 神贯 注 的优 秀 品质 。 通过探究『 生的精 读 和 想 象 , 学生 的 创 新思 维 得 到 了锻 炼 。

画 面 , 学 生 通 过 短 短 的 六 个 字 想 象 到 “ 人 经 让 诗
过 了 崇 山峻 岭 , 过 了 大 河 小 川 , 过 了山 海 关 经 经
外 , 过 了军 营 的 帐 篷 , 经 过 了许 许 多 多 的 地 经 还
发 学 生 的智 力 ,把 学生 心 灵 深 处 的 闪光 点 发 掘 出 来 。 么 , 何 在语 文课 堂 上培 养 学生 的 那 如 创 新 思维 呢 ?
这 就 不难 理 解 为 什 么越 往 高 年 级 主 动质 疑 和 发 言 的 学 生就 越 少 , 是 值得 我们 深 刻反 思 的现 象 。所 以 , 们 首 这 我 先 要 做 的剧 f 孩 子的 天性 , 护学 生 的好 奇 心 。 保 其次 , 要培 养 学 生 的批 判 精 神和 批 判 意 识 。 如 果好 奇 心 是儿 童 的天 性 使 然 ,那 么在 保 护 儿童 天 性 的 同 时 , 应 该随 着 年级 的 递 升 进 一步 培 养 其批 判和 质 疑 的精 神 。 其实 , 批判 和 质 疑在 我 们 的 课 堂 中无 处 不 在 。老 师 在 学 生 心 目中有 神 圣 的 地 位 , 其 是 小 学 阶 段 , 师 的 话 有 尤 老 时就 像 “ 旨”小 学 生 性命 是从 。面 对学 生 的单 纯 天真 , 圣 , 我们 做老 师 的绝 不 能陶 醉在 “ 一言九 鼎 ” 满足 感 中 。在 的 求 知 的 过 程 中 , 们 要 放 下 老 师 的 架子 , 学 生 敢 于挑 我 让

让信息技术之花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绽放

让信息技术之花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绽放

让信息技术之花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绽放钦北区大寺二中陆文海[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生活积累更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强。

本文着重从信息技术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所发挥的对学生促进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增强自主能力、有效多元的评价等四个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了阐述。

[关键词]: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特点在于其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课的这些特征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悄然走进了课堂。

它改变了语文课上始终演绎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青少年的生活、情感体验融合成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上。

信息技术在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整合的突破过程中,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探究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可以说,信息技术之花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这块沃土上得到了绽放。

一、信息技术是激发活动兴趣的重要手段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

”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力,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

怎样的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呢?什么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什么是最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上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我们的答案之一是:经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活动。

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形象性强、感染力深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自然、社会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这样的话,现代多媒体就成为众多的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中的佼佼者,必然大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霞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霞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刘霞摘要】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对于经济建设和国民素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全国教育工作者都应朝着这盏明灯勇往直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会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因为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只有在教育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1、时代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在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创造无形的价值。

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培养,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在以后步入社会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应对解决困难的能力,才能真正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2、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潜能。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有独特的见解,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潜能是很难被开发出来的。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双重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1、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从而鼓励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问一下学生有没有见过火烧云,火烧云的颜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应 注 意多 方 面 培养 . “ 新 之 花 ” 语 文课 堂 中绽 放 。 让 创 在


激 发 学 生兴 趣 。 醒创 新意 识 唤
教 师 要 不 断 创 设 富有 变 化 的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兴 趣 的
学 习情 境 . 动 其 求 知 欲 。 展 其 智 力 因 素 和 非 智 力 因 推 发
学 《 的 叔叔 于勒 》 我 一课 时 , 生 可 以共 同讨 论 菲 利 普 夫 师
妇 爱 钱 如 命 . 亲不 认 的原 因 . 求 学 生 用 漫 画 的 形 式 六 要
第 6卷 (0 2年 ) 21 第 2 6期 第 4 — 0页 95
中 学 课 程 辅 导 ・ 学 研 究 教
S c nd r c olCu rc u ac n T ac i g Re e r h e o a y S ho riulm Co hig・ e h n s a c
抒 已见 , 于 提 出 自己 的见 解 , 要 有 什 么标 准答 案 。 敢 不 只
当今 世 界 . 识 的 更 新 周 期 缩 短 . 新 技 术 发 展 迅 知 高
猛, 国力 竞 争 日趋 激 烈 , 国 都 急 需 涌 现 一 批 又 一 批 创 各 新 型科 技人 才 。 个 民族 只 有 具 有创 新 思 维 才 是 个 有 活 一 力 的 民族 . 个 国家 只有 具 有 创 新 思 维 才 能兴 旺 发 达 、 一 永不衰退。 因此 。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培 越来 越 受 到 有 识
关键 词 : 创新 ; 激发 兴趣 ; 鼓励 质疑 ; 启发 想 象
中图分 类号 : 6 33 G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9 2 7 1 (0 22 — 0 9 0 1 9 — 7 1 1 )6 0 4 — 2 2

让拓展之花在课堂中绽放——浅谈语文教学拓展的实效性

让拓展之花在课堂中绽放——浅谈语文教学拓展的实效性

堂 成 功 的语 文 课 应 该 如 一 篇 优 美 的 文 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首尾呼应 , 气 韵
贯通 ; 应 该 如 一 幅 优 美 的 图画 , 疏密相 间, 错落有 致 ; 还 应 该 如 一 首动人乐 曲 , 音律 和谐 , 浑 然 一 体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拓 展 延 伸 , 课 内课 外 并 举 已成 为课 堂 中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新课标 强调“ 在加大思维容量 的同时 , 扩 大 有 效 信 息 量 的 传 递, 课 文 阅读 与 课 外 阅读 要 紧密 结 合 , 要 指导学生 到更广 阔的 阅 读 天 地 中获 取 信 息 、 丰 富知识 、 陶冶情 操。 ” 语文 学科 , 仅 凭 课 本 已不适应于学生发展要求 , 需 教 师 在 把 握 教 材 的基 础 上 适 时 、 适 度、 适 量 地 进行 拓展 延 伸 , 使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得 以提 高 。 教 学 拓 展 的 目的 , 能开拓 学生知识 视野 , 扩大 学生 的思维领域 , 发 展 学
三、 攻 破 难 点 挖 深 度 教学拓展要依据文本 , 同 时 更 应 抓 住 教 学 的重 点 和 难 点 , 扫

坚 持 以人 为本 是 社 会 永 恒 的 话 题 , 坚 持 以 生 为 本 是 我 们 教 师 永 恒 的 主题 。教 师 在教 学 时 , 必不 可少地要 背学情和 教材 , 孰 不 知这 两者 之 间 有 一 片 不 确 定 的开 阔 地 , 教 师的职责就 是衔接 、
还 有 部 分 教 师 在 拓 展 时 就 里 离 开 了文 本 进 行 的 拓 展 , 课 堂 上 看 似 热 闹 但 实 效 性 却 很 低 。诸 如 《 愚公 移 山》 一 课时 , 教 师 在 学 生 内容 熟 悉 后 , 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 问题 : 愚 公 到 底 愚 不 愚 ? 让

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作者:刘爱勤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1期课堂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创新教育,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课堂上美丽地绽放。

一、尊重学生差异承认差异的存在和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面向个体,特别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给他们以更多的创新机会,是现今教师必备的新理念。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新潜力”。

创新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而每个学生都处于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都有一定的创新潜力,这种潜力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如:分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

尤其是对学困生,不妨采取“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操作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氛围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分层评价的原则,教师的教必须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效应,鼓励全体同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上积极创新。

二、鼓励学生幻想杜威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转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三、引领学生实践新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活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中,同学科相辅相成”。

因此,为给学生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让思维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竟相绽放

让思维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竟相绽放

不够 , 因为 学 生 的 热 情 是 此 一 时 , 一 时 。 彼
而 且是 对 文 本之 外 问题 的 延伸 与 拓展 , 参 如 何 能 让 学生 真 正 把 “ 考 ” 去 思 当作 一种 学 习
要 重 视 课 外 阅 读 的 延 伸性 教 学 : 内 与 课 课
来 认 真 对 待 , 以 为 建 立 一 套 完 整 的 激 励 外 有 机 衔 接 , 当指 导 学 生 研 习课 外 优 秀 我 适 机 制 非 常 必要 。 中生 毕 竟 不 同 于 小 学 、 高 初 文 学 作 品 。 法 可 以 是 灵 活 多样 的 : 学 习 方 如
答案 。 久而 久之 , 形成 了习惯 , 同时 也 丧 失 了
思考 文本的 能力 。 在高 考 阅读理 解题 中 , 些 正 确 答 案 ” 束 缚 学 生 的思 维 。 谓 百 家 争 一 来 可 考生 丢 分惨 重 , 与平 时 的思 维 习惯 不 无 关 这
系 。 谓思维 习惯 , 所 就是 思考 问题 的方 法与 能 花 。 如 果 只是 言语 上 的鼓 励 , 怕 是 远远 但 恐
想 状 况 , 后 课 堂 讨论 或 课 后 写 成 文 , 习 然 学
绩 。 果 把 他们 思 考 问 题 ( 括 提 出 问 题 、 如 包
2成 因与对策
因是 多方 面 的 , 一是 学 生对 文 本 内容 不 感兴
分析 问题和 解决 问题) 活跃 程度及难 易 的
学 生 缺乏 独 立 思考 的习 惯 与能 力 , 其成 程 度 作 为 平 时 成 绩 的 考 量 点 之 一 , 占据 选 自名 著 的 文 章 , 可 以 与 学 生 分 享 原 著 并 更 期 末 总 成 绩 一 定 的 比 例 , 想 , 论 哪 一 科 里 其 他 的 精彩 片段 ; 析 散 文 , 重 指 导 学 我 无 赏 注 趣, 自然 就 懒得 思考 , 动式 地接 受学 习 ; 被 二 目 , 生 都 会 为 此 开 动 脑 筋 , 力 思 考 问 生 做 好 读 书 札 记 , 条件 的 甚 至 可 以组 织 学 努 有 是 学生 的 自主 意识 不 强 , “ 考 ” 意义 认 题 , 面 上 是 为 得 分 而 思 考 问题 , 质 上 我 学 生 开 展 美 文 赏 析 座 谈 会 , 他 们 的 阅 读 对 思 的 表 实 让 识 不足甚 至步 入误 区 , 别是语 文 , 多学生 们 的 目的 已 经水 到 渠 成 : 渐 地 , 生 爱 动 与 感悟 得 到 交 流 共 享 ; 习 文言 文 , 其要 特 很 渐 学 学 尤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三篇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三篇

创新,亦作“剏新”,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1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别致,独具匠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导入的设计:常见的导入方法有:1、直入主题2、情境导入3、悬念导入4、质疑导入5、审题导入6、介绍作者导入等。

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应因课而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五中的张震雷校长讲《登上地球之巅》时,他是这样设计导入的:他说“今天我们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然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本文讲了谁,什么时候,从哪里,登上地球之巅的?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很快有的同学就找出了答案: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从珠峰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

他讲《智子疑邻》时是这样导入的:请大家猜一猜这个甲骨文是什么字?同学们都猜不到,接着他又展示了这个字的金文、小篆,大家还是猜不出,这样设悬念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展示了这个字的楷书是“疑”,“疑”字最初造字的意思就是“象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的张着大嘴吧,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

”然后再让同学们猜这四个字,这样就很自然的导出了课题“智子疑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来凤华在泰安讲《小石潭记》时,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能不能用我的姓“来”说出一个成语或俗语啊?结果有的同学说“死去活来”,也有的说“来也冲冲,去也冲冲”,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为整节课奠定了气氛活跃的基调,也有的同学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他顺便说“我来了,大家高兴吗?”“好,就让我们在一起高兴地度过这难忘的50分钟吧。

“他这样导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导入的设计要&新颖有趣,生动活泼。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一)、精心选好切入点。

教学一篇课文,老师先不要看教参、教案、课外书,先自己读一遍,根据自己的读书体验选好切入点。

创新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实践

创新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实践

创新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今已成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创新教学,语文老师是应该更多地审视自身教学的状况。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一、教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都要求语文教师有比其他任何学科老师更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书写能力,都要求语文老师有比其他任何学科有更广博的知识,都要求语文老师有比其他任何学科老师更活跃的思维和激进的思想。

教学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知识储备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必须找到适合学生心理的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关于教材的创新,教材的挖掘和教材的延伸,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的创新点。

学生学习语文,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心理,就是语文教材他们太熟悉了,没有新鲜感。

不是课文本身没有新鲜感,而是学生的心理定势太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以教材为本进行教学时,挖掘出新鲜的东西来,延伸到新的,深的教材上去。

不管是好生还是差生,都会有这个心理定势。

阅读教学中,“定格”式的教学分析,非常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现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越来越大,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的单一化的诠释,极不可取。

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分析应该能够成为我们阅读教学中最佳“创新点”。

教材外的延伸,不是简单的拿课外读物来补充。

但如何加强课本范文教学与教材相等程度的课外阅读的紧密结合,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今后要重视起来的一项工作。

作文训练的创新是最有成效的创新。

目前的语文教学界,越来越重视作文教学。

我这里不是讲教法的创新。

只能说是作文教学中,我自己曾经做过的、想到的、看到的一些做法:大量出题,指定抄写法;好生提前写作,示范教学法;怪题偏题,随笔训练法;写后再教,重新写作法。

论高中语文课如何让创新之花常开

论高中语文课如何让创新之花常开

[ 关键词 ]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 分析后 , 就可 以得 到“ 战前部 署可谓 步步 步为 营 , 而战争 过程
力和 阅读创造 力这些高层 次的阅读能 力 ,它能使 教学 中固有 却处处被动 ” 这个 结论 , 继而在此基础 上再分析 失街亭 究竟是 的师生 “ 传承” 教 学模式 得 以根 本性 的改造 , 让学 生从令 人几 谁之过 。 这样 学生对 “ 失街亭 , 孰之 过” 这个话题 的分析就会有 近 窒息的接受 性学 习中解 放出来 , 时刻保持 较好的 学习动机 , 理有据 , 而不至于泛泛而谈。 网络交互性为阅读者提供了更为 让学生 在阅读 中充分 融入 自我 、 张 扬个性 、 读活 作 品 、 品出境 开放的互动 对话 , 并尊重每一个 独立个体 的发言权 。这样 , 整
论高 中语文课如何让创新之花常开
重庆市开县 临江中学( 4 0 5 4 0 0 )胡显清
[ 摘 要 ]一 些语 文教 师由于缺乏先进 理念 的引领 , 囿于传统 的阅读 教 学模 式, 漠视教学过程 中学生 的主体地 位 , 直接 影响 了学 生阅读 的兴趣 以及 能力 的培养 。高 中语 文“ 新课 标” 强调 学生的语文 素养 除 了具备 听、 说、 读、 写等 能力外 , 还应通过教 学使 学生具有 较强 的语 言运 用能力和 一定 的审美 能力 、 探 究能力 。 培根 说过 : “ 关于方法 的知 识 , 是世界上最 宝贵 的知识 。 ” 因此要提 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 , 就 必须引导学 生在 学 习方 式上有一个根 本性 的变化。
的、 正统 的观点 , 教师 应鼓 励学 生通过 多方查 寻 资料 , 在充 分 有抓住 这一点才能使 比较不流 于肤浅 、达 到对作 品深入理解
分析 , 提 出 自己的见解 。不要 以为权 威是不可侵 犯的 , 不要 人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学姐整理的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一: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3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8、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39、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40、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41、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4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43、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44、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45、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4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47、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4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4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5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二:5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5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5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5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5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56、课程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57、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58、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59、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60、浅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61、"小先生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62、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6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64、关注"幼小衔接"提高小学语文起始年段教学实效65、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66、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67、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谈68、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69、"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70、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71、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7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73、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7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75、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76、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77、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78、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79、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80、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8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略8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83、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84、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85、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8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87、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88、论优秀班风的建设89、其中一位儿童作家或其中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90、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91、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2、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93、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94、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95、青春期教育研究96、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97、社会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98、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99、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10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三:144、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145、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146、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147、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148、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149、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150、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四:15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5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分析15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154、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李祥155、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56、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157、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丁光忠学周刊--158、搞好语文教学彰显语文魅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和分析15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游戏朱160、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16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16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16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16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16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16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16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168、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169、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微探170、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171、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172、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17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174、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75、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176、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177、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178、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79、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180、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8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18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18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18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18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18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18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188、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189、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190、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之变19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与建构192、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19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94、论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195、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小学语文质量196、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197、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19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199、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人文性进行培养的分析200、关于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201、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五:20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03、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研究204、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205、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析206、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20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208、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209、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210、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211、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21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21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21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21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216、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21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218、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219、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构建220、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221、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222、关注学科特点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凸显学科特色22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24、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22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6、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27、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策略228、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29、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路径230、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231、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32、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23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23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235、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236、让小学语文课堂童心飞扬的策略237、浅析小学语文优质教学的有效途径238、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23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突破策略探析240、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24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24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24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244、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245、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246、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24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248、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249、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250、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六:25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25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25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精读策略分析254、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255、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256、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257、古诗文教学情境创建杨晓丽258、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25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260、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研究现状及有效策略261、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262、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26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264、论基于教学反思角度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与策略265、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266、小学语文教学中减负的策略267、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268、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69、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应用探讨270、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271、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27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27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274、基于模块化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275、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研究27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的教学实施277、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278、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279、小学语文高年段提问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思考280、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281、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微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策略282、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28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284、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85、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286、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探讨287、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288、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89、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290、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与价值探寻29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29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29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探究29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295、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296、谈如何让创新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297、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29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29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书香味儿呈现策略探析300、关于以五步教学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30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30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304、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305、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306、探析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策略307、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308、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研究309、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310、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中绽放--语文教学中结合生命教育的探索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中绽放--语文教学中结合生命教育的探索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发展的人文学科。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

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认识和感悟生命。

语文的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生命体。

所以,实际上语文教学就是一个生命活动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我自己”,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命教育 探索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与生命教育的理念相契合。

在语文学科中结合生命教育进行教学,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学面对生命教育都无从下手。

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更是令人头疼。

缺乏对生命教育内涵的深入理解,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在语文教学中集合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那么如何才能将生命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1.生命教育的内涵关于生命教育人们有很多看法,在1968年美国学者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就探讨过生命教育。

提出要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真谛。

在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地区都大力提倡生命教育。

那么生命教育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2012年推出的职业培训课堂《生命教育导师》就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学会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

生命教育的意义不仅要让人们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更要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2.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实行生命教育,既能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又要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创造更高的生命价值。

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们应该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而已开始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利用课堂这一有限的空间,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尝到一些成功的体验。

现将体会归纳如下: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

”教师应用深厚、博大、无私、理智、科学、严格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依赖,从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课前唱唱歌,猜猜谜语,课堂上师生共同活动,运用演、讲、唱、画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有了独到的见解时,老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当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责怪他们。

这样无疑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敢想、敢说,易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以评价为技巧,激发求知欲望评价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的一种教学行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结果的种种正确信息,可以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和成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他们学习的动机。

尤其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可以鼓励学生的上进心,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我很好地运用评价语来指导学生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

师:从课文哪些词语可看出“我”读书不认真?生:“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

教师应多措并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

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摆正师生的地位,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二、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的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语文的学习,大多应是学生主观能动的过程,语文教师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和练习。

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要坚决予以杜绝,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理顺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天地。

教师只有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就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有利于民主教学思想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四、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瑞普说:“发散思维促使人们改变对生活中种种视而不见事件的认识,以自我特别的方式来加以重新认识。

”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作用,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生聚合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就现状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以发散性思维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辩论、讨论、即兴演讲和问题抢答等形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教师还可以训练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同一问题可能存在的不同答案,拓宽学生的思路,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
径。

这不仅是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解,适应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拓展、探究能力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

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除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究难外,还可采用联想迁移、拓展求异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强、迷信权威、死搬教条、思想僵化等消极心理倾向,可组织学生展开各种主题的讨论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发表不同的见解。

五、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设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自从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以后,它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鲜明、具体和生动,就愈能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引起联想,产生创新的灵感。

如教学诗歌《再别康桥》一课时,学生很难通过语言领会诗句所展现的优美画面。

上这节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如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油油的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清潭、斑斓的星辉、别离的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诗句的朗诵
随着画面同步出现,声音和图像的结合演示着一种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产生重要作用。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和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史玉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