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
医院感染规范分类
卫生部令第84号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368-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T394-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卫医政发(2009)90号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
卫办医政发(2010)100号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7-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卫医发(2004)100号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WS/T310.1-2009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及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
《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48-2011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消毒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
GB 27952-2011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
感染病毒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是主要 传播媒介,登革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染给人, 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导。 广东主要是白纹伊蚊。
传播
• 宿主
– 非人类灵长类(非洲) – 印度未发现动物宿主
• 在自然界通过人-蚊-人循环传播 • 媒介
– 埃及伊蚊 – 白蚊伊蚊
• • • •
媒介同登革热和黄热病 传播工具 :不需要 蚊子叮咬传播,无其它的传播途径 潜伏期 2-12 天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 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 感染病毒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一段 时间后抗体滴度下降。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非洲: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 、扎伊尔、塞内加尔、安哥拉、尼 日利亚、乌干达、罗得西亚、科摩 罗 等 国家 •亚洲: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 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 和马来西亚 等 国家
一般治疗
•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 • 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预防传染
对症治疗
• 降温
– 高热病人 – 物理降温
• 止痛
– 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
• 康复治疗
– 活动障碍者
出院标准
• 体温恢复正常,并且病程需大于5天
预防
控制传染源
• 防蚊隔离
– 患者病毒血症期间(发病后5天 )
• 就地治疗
– 减少传播机会
• • – 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发生33年之后最严重的暴发 2008:非洲加蓬第一次大暴发(16000余例) 2009
– 泰国:大规模暴发,病例数以万计,全国范围持续传播 – 马来西亚:报告病例数以千计 – 印度:年年流行
•
2010
– 马达加斯加、法属留尼旺岛、非洲的加蓬、印度
7-一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第二部分:输入性病例处置--初步调查
发病和就诊经过
患者于8月20日22时许出现头疼,21日1时许出现发热症状,21日早上至衢
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1日晚上患者症状加重,自觉体温升高,全
身出现皮疹,服用感冒药未见好转,到高家镇卫生院测体温39.2℃。22日
早上再次前往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转至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分院,
1952年,首次在非洲坦桑尼亚分离到CHIK病毒(人、蚊)。
据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
。2006年,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人;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
超过139万。2008-2009年,泰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报告了基孔肯
雅热疫情;201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均有基孔肯雅热疫情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部分:基孔肯雅热概述--病原学
虫媒病毒
披膜病毒科
黄病毒科
甲病毒属
风疹病毒属
基孔肯雅病毒
另有27中可引起 皮疹和脑炎的病毒
黄病毒属
丙肝病毒属
登革病毒
黄病毒、其他多种 脑炎病毒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对一个新发传染病, • 应当做哪些方面的思考?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部分:基孔肯雅热概述--流行病学
预警区:根据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等传染源 或媒介活动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的 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通常以核心区周 围的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的预警区。农 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或以行政 村甚至乡、镇划为预警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 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预警区。
问题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十大步骤?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版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版基孔肯雅热(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热病毒(Kyasanur Forest disease virus,KFDV)引起的急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病,主要存在于印度半岛的卡纳塔克邦和克里奥拉邦等地。
该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播,主要通过蜱虫等媒介进行传播,因此控制蜱虫的繁殖和预防叮咬是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介绍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一、蜱虫控制1.消灭蜱虫栖息地:定期清理栖息地周围的枯枝落叶,清除灌木丛和阻碍日光下达到地面的树枝,降低蜱虫的繁殖环境。
2.使用驱虫剂:在户外活动时,涂抹含有DEET成分的驱虫剂,可有效抵挡蜱虫叮咬。
每隔2-3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3.穿长袖衣物和长裤:穿戴可以覆盖身体大部分皮肤的衣物,降低蜱虫叮咬的机会。
4.检查身体:户外活动后,及时检查全身是否有蜱虫叮咬,如有发现蜱虫应立即用细钳将其从皮肤上拔出。
5.防止室内蜱虫感染:在室内进行杀虫处理,如使用杀虫剂、安装蚊帐等,以防止蜱虫进入室内。
二、人群防控1.接种疫苗:对于高发地区的人群,特别是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应接种基孔肯雅热疫苗,提高免疫力。
2.教育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三、医疗防控1.提高就医机构的诊断能力:鼓励各级医疗机构提高对基孔肯雅热的诊断能力,加强病例报告和信息收集工作,提高病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生对基孔肯雅热的早期诊断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对怀疑病例应及早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
3.隔离治疗:对于确诊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四、动物防控1.对动物进行监测:定期监测野生动物中是否存在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毒的扩散。
2.动物隔离和疫苗接种:对于发现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动物,及时进行隔离,并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和治疗,以防止动物成为蜱虫的媒介。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一、环境管理1.消灭蚊子滋生的环境。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水缸、水桶等储水容器,并加盖或翻倒废弃物或容器,以防蚊子滋生。
2.保持室内卫生。
定期清洁房屋、院落和公共场所,避免蚊子滋生。
二、个体保护1.使用蚊帐。
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在蚊子密集的地区或季节。
2.注意穿戴。
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以防蚊子叮咬。
定期使用蚊香和蚊液进行防护。
3.注重室内保护。
在居民区、学校和办公场所使用纱窗、纱门等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蚊子进入室内的机会。
三、医疗预防1.接种疫苗。
根据病情和个人风险评估,接种基孔肯雅热疫苗以增强体内抗体。
2.避免蚊子叮咬。
如无特殊需要,尽量避免前往病毒流行地区或在流行季节前往。
3.关注自身健康。
若出现头痛、发热、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可能接触基孔肯雅热病毒。
四、社会参与1.教育宣传。
开展基孔肯雅热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提供预防和控制的指导和信息。
2.增强卫生设施和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活环境卫生水平,减少蚊子滋生的机会。
3.加强监管和早期预警。
建立基孔肯雅热病例监测系统,及时报告和反映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毒传播。
五、国际合作1.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基孔肯雅热的挑战。
2.提供援助。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向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提供援助,支持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卫生水平。
3.国际疫苗研发。
加强基孔肯雅热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效果和可获得性。
综上所述,基孔肯雅热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个体保护、环境管理、医疗预防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只有通过个人、社会和国际合作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2000-2014年医院感染相关要求规范指南设计
传染病管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2010
传染病管理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
2010
传染病管理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2010
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2010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2013
传染病管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2013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诊治与预防专家共识
2013
国家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013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
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09
传染病管理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009
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指南
2009
国家标准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
2009
国家标准
擦手纸
2009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009
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009
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如果您需要原文件,麻烦老师您留言到<感控蓝蜻蜓>,例如:《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您的邮箱。我们会第一时间将文件发送到您的邮箱。
2013
重点部门管理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在我部2008年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60~70nm,有包膜。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亚洲型。
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
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
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主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
5.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当天至7天具有传染性。
6.地理分布。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一、什么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常见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我国也有病例报道。
两种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容易误诊,感染后多为轻症或无症状,病死率很低。
预防这两种疾病主要是保持家居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孳生。
二、传播媒介?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经由胸背有白斑和银斑的黑色或深褐色的蚊虫(俗称花斑蚊)传播。
我国主要是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这两种疾病都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与患者接触不会被传染。
三、感染后有什么症状?感染后一般2~5天发病,长可达15天。
症状主要有突然发热、寒战、躯干部皮疹、严重关节痛和头痛等,发热、皮疹等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至7天。
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
但是少数登革热病人会出现严重出血症状或死亡。
两种疾病很难鉴别,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出血倾向较轻。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比较典型。
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四、如何预防?1.翻盆倒罐,清除孳生地。
及时清除居室内外无用的贮水容器,如废旧轮胎、空饮料瓶、破缸和水罐等,并定期更换水缸、花盆、罐及其他小型容器的储水,家用的水缸和贮水池应加盖并经常清洗。
2.避免给蚊子叮咬。
(1)穿上浅色长袖衣裤。
(2)在外露的皮肤涂防蚊水。
(3)睡觉时挂好蚊帐。
(4)门窗安装纱网。
(5)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3.前往非洲和东南亚流行区的旅游者更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蚊虫叮咬。
回国后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向医生主动说明旅游史。
基孔肯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是引起基孔肯雅热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毒,主要是受感染的动物和患者通过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非洲曼蚊(Mansonia africana)、非洲伊蚊(Aedes africana)、棕翅曼蚊(Mansonia fuscopennata)等吸血传播给人类[1]。
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us)甲病毒属(Alphavirus),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2]。
其中包膜蛋白E1对其抗原性和分类学有重要意义,通过病毒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3-5]。
基孔肯雅热首先发现于坦桑尼亚,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与生态环境、人类的易感性、蚊虫的带病毒状态、适宜蚊虫繁殖的条件、蚊虫传播病毒的能力,人口的流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并且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为该病由流行区向非流行区传播创造了条件[6]。
基孔肯雅热在中国也被发现[7-8],并多次在非洲以及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暴发流行[9]。
该病最初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疲劳、恶心、发疹及严重的关节炎[10],这些临床特征与登革热和疟疾相似,且传播媒介与登革热雷同,因此,许多基孔肯雅热被误诊为登革热病毒感染[11]。
因此迫切需要准确特异检测CHIKV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上新公布的基孔肯雅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在E1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灵敏特异的基孔肯雅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检测方法。
·论著·基孔肯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杨宇,白琳,胡健萍,姚李四,魏莲,杨志红,王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卫生检疫研究所,北京100123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热的意思-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意思
基孔肯雅热的意思|基孔肯雅热是什么意思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
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中国曾于80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检疫部门又在赴斯里兰卡务工回国人员中检出输入性病例。
为指导临床医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的监控,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处置疾病的本地传播和流行,制定本技术指南。
基孔肯雅热- 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forest(SF)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CHIKV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等不敏感。
CHIKV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基孔肯雅热- 传染源法国2005年3月暴发基孔肯雅传染病以来,迄今已有18.6万人受到感染。
基孔肯雅热病百科
基孔肯雅热病百科基孔肯雅热病(Korean Hemorrhagic Fever),又称流泪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
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热病毒属于Bunyaviridae科中的Hantavirus属。
本文将全面介绍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一、病因基孔肯雅热病的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如田鼠)传播给人类。
当感染的啮齿动物排泄出带有病毒的尿液、粪便或唾液时,人类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破损皮肤接触后易受感染。
此外,人与人之间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传播病毒。
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粒子传播给他人。
2. 食物和水源污染: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病毒。
3.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尿液、粪便或唾液与健康人的皮肤接触,或眼睛、鼻子、口腔等黏膜接触均可传播病毒。
三、临床表现基孔肯雅热病通常具有以下临床特征: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
病程分为发热期、高热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1. 发热期:持续3-5天,体温逐渐升高,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
2. 高热期:持续2-8天,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出血现象如皮肤瘀点、黏膜出血、鼻出血等。
3. 恢复期:持续数天至数周,病情逐渐好转,体温回归正常。
四、治疗方法目前,基孔肯雅热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支持性治疗为主。
患者需要严密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对于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等辅助治疗。
五、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基孔肯雅热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措施应得到广泛应用:1. 防止啮齿动物叮咬:减少与啮齿动物接触的机会,避免被其咬伤或抓伤。
2. 加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密闭环境。
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导言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饮食建议 生活注意事项 前往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导言
导言
基孔肯雅热(JKS)简介:基孔肯雅热 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感染病,常 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通过埃及 伊蚊传播。
JKS的症状:JFS的潜伏期通常为3-15天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 节痛、寒战、乏力、皮疹等。
避免接触他人体液: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他人的血液、唾液、汗液等体液。 避免性接触:在疫情期间,避免性接触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生活注意事项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口罩、洗手液等个 人防护用品,助力防止病毒传播。
前往医院就诊
前往医院就诊
如出现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及时就医并 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 诊断和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蚊虫叮咬: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 长裤、使用蚊帐等。
环境清洁:清除积水和蚊子繁殖地,保 持环境清洁卫生。
痰等。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症状缓解:休息、合理饮食、多喝水。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药 物缓解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
遵循医生的嘱咐: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 方案进行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蚊虫 叮咬和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等,因此 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如果症状出现或加重,应立即就医,并 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治疗方法
预防并发症:对于感染较重的病例,可 能需要住院治疗以预防并发症。
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
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 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戒烟戒酒: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会损 害身体免疫系统。
我国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和风险评估cwvt
5、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健康教育,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主动就医的意识,自觉参与防蚊灭蚊等登革热预防控制行动。 6、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登革热病例流调、疫点处理、媒介控制、实验室检测能力等。 7、制定或完善登革热防治的有关技术文件 8、加强登革热防治领域科学研究工作 9、风险评估与风险沟通
防控建议
南方重点省份应密切关注疫情态势,做好风险评估; 南方重点省份应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蚊、灭蚊意识; 加强与检疫、旅游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早期发现输入病例,提高游客防蚊意识。 南方重点省份应继续加强病例与媒介监测;
东南亚修订的地区水平登革热应对策略
登革热和媒介监测 早期识别和有效地病例管理 社会参与的媒介控制 可持续的行为改变和部门合作 暴发疫情的应急反应机制和准备 加强国家级和地方的预防控制和研究能力
667
0
0
DENV-1,3
1980
广东16个县、海南18个县
452675
74
0.02
DENV-3
1981
广东湛江、海南13个县
19543
2
0.01
DENV-3
1982
广东
19
0
0
DENV-3
1985
广东17个县、广州、东莞,海南
16385
2
0.01
DENV-1,2
1986
广东广州
118881
0
0
DENV-2
1987
广东广州
32830
0
0
DENV-2
台湾高雄
527
0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
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2〕128号)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在我部2008年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60~70nm,有包膜。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亚洲型。
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
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
2。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
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4.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主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5。
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当天至7天具有传染性。
6.地理分布。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2〕128号)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在我部2008年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60~70nm,有包膜。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亚洲型。
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
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
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主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
5.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当天至7天具有传染性。
6.地理分布。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
2006年,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法属留尼旺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曾报道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人,约占当地人口的40%;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超过139万,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超过45%。
2008-2009年,泰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疫情;201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均有基孔肯雅热疫情报告。
法国和美国等非流行国家不断发现输入性病例。
7.发病季节特点。
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基孔肯雅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三)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1至12天,通常3至7天。
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至7天。
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
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
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二、疫情分类与防控区域划定(一)输入性病例。
指发病前12天内到过有基孔肯雅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
(二)本地感染病例。
指发病前12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基孔肯雅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
(三)疫点。
疫点是指基孔肯雅热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活动区域中,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区域范围。
通常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根据蚊媒活动范围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通常作为疫情处置的核心区。
一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疫点。
(四)预警区。
预警区是指当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时,根据基孔肯雅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等传染源或媒介活动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的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
通常以核心区周围的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的预警区。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或以行政村甚至乡、镇划为预警区。
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预警区。
三、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发热、关节痛和/或皮疹的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旅游史或周围人群发病情况),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时采样送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要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如为输入病例须在备注栏注明来源地区。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及时掌握当地口岸输入病例的相关信息,防止发生因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
四、实验室检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可疑病例时,要认真按照《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1)进行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当地实验室无条件检测时,应及时送上级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五、病例管理与职业防护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
在做好病例管理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灭蚊措施,防止院内感染。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开展诊疗及流行病学调查时,应采取标准防护和防蚊防护等措施。
六、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2)开展调查,明确感染地点,搜索可疑病例,评估发生感染和流行的风险。
发现本地感染疫情时,必须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以及蚊媒应急监测和评估,分析疫情动态,评估流行趋势,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对所有散发病例及暴发疫情的指示病例、首发病例、重症、死亡病例以及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需要而确定的调查对象,按《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之附表1)进行详细个案调查。
疫情性质确定后发生的病例可使用“基孔肯雅热入户调查登记表”(附件2之附表2)收集简要流行病学信息。
七、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尚没有基孔肯雅热疫苗。
控制伊蚊媒介密度、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预防知识。
(1)指导群众防蚊灭蚊。
在有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的地区,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宣传要点包括: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传播;伊蚊在水缸、水盆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基孔肯雅热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可涂蚊虫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
(2)提示旅游者预防境外感染。
各地卫生机构协助旅游部门做好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游者及导游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前往东南亚、南亚和非洲流行区的旅游者,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热。
告知游客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2.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疾病识别能力。
开展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培训,提高疾病诊断与识别能力。
重点地区应在每年流行季节前开展一次基层医务人员基孔肯雅热相关知识的强化培训,增强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
3.加强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落实灭蚊措施。
疾控部门应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蚊媒密度监测或调查,包括伊蚊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发现蚊媒密度偏高时,及时提请相关单位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及预防性灭蚊工作。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蚊虫孳生地。
存在流行风险的地区应积极做好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等工作。
5.加强信息沟通,做好联防联控。
卫生部门与检验检疫、旅游等部门建立联防机制,及时通报信息和协调疫情处置工作。
(二)疫情控制措施。
疫情控制措施包括:病例管理、个案调查、病例搜索、宣传教育、蚊媒密度调查、灭蚊及效果评价等内容。
1.输入性病例的控制措施输入性病例的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的活动地点,根据蚊媒密度与传播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
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后,应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患者感染来源地以及发病前后活动情况;开展病例搜索和疫点蚊媒密度调查,评估传播风险。
(2)疫点现场的组织协调与沟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传播风险评估划定疫点后,应尽快通知疫情发生地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做好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治的协调工作,落实防蚊灭蚊药物和物资的储备与调拨,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以及开展公众宣传教育等措施。
(3)开展病例搜索。
发现输入病例后,应追踪有共同暴露史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可能共同暴露者应尽可能采血送检。
(4)疫情通报,强化部门协作。
发现输入病例时,应尽快通报相关地区或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有关地区进行通报,通报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发病和诊断情况、主要行程、旅行团或接待单位名称以及相关的联系方式等。
病例途经地区的疾控机构接报后,应根据病例停留日期和传染期,评估当地传播风险,并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
2.本地感染疫情的控制措施。
发现本地感染疫情时,应在做好病例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疫情所在地人民政府尽快成立基孔肯雅热疫情控制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划定核心区和预警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在核心区开展以杀灭成蚊、清理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
对预警区的人群,主动开展发热伴关节痛等症状的应急监测工作。
(3)媒介监测与效果评价。
在核心区要求每3天开展1次布雷图指数调查工作,每4天开展1次成蚊密度调查,要求尽快将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5以下。
在预警区要求每周1次蚊媒幼虫和成蚊密度调查,力求将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5以下。
(4)开展流行因素调查,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详细收集疫点及预警区的自然生态、人口与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环境与卫生设施、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与疾病发生和传播相关的信息,分析当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传播的影响,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根据疫情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5)做好风险沟通。
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以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