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全章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2405eb71fe910ef12df8b3.png)
课题:2.1 整式(第1 课时)一、教学目标1. 经历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2. 知道单项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义,会准确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单项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义.2. 难点: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 填空:幂x3 的指数是,底数是;幂a2 的指数是,底数是;幂n 的指数是,底数是.(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章有理数,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板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同学们自然会问:什么是整式?我们将在本节课和下节课学习什么是整式. (板书:2.1 整式)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整式的一种,叫单项式. (板书:(单项式))(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什么样的式子是单项式呢?请大家看一个例子.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一种笔记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买2 本所需钱是元,买5 本所需钱是元,买10 本所需钱是元,买100 本所需钱是元,买x 本所需钱是元.师:(指板书)一种笔记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买 2 本所需钱是多少元?生:4 元. (师板书:4)师:(指板书)那么买5 本所需钱是多少元?生:10 元. (师板书:10)师:(指板书)那么买10 本所需钱是多少元?买100 本所需钱是多少元?生:20 元,200 元. (师板书:20,200 )师:(指板书)一种笔记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买x 本所需钱是多少元?生:(多让几位同学发表看法)师:(指板书)一种笔记本售价是每本2 元,那么买x 本所需钱是2×x 元. (边讲边板书:2×x)为了书写方便,(指乘号)通常将乘号写成“·”,(边讲边将“2×x”改为“2·x”)或者将乘号省略不写. (边讲边用彩笔将“2·x ”改为“2x”)2x 就表示2×x.师:(板书:2x 并指2x)2x 就是一个单项式. 单项式当然不只2x 这么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其它的单项式,同学们通过把下面的问题列成式子,就能找到大量的单项式.(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 填空:(1)一支铅笔的售价是x 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铅笔的 2.5 倍,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元;(2)边长为a 的正方形面积为;(3)边长为a 正方体的体积为;(4)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v 千米,它t 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5)数n 的相反数是.(生做题,师巡视指导,完成后,生报答案,如果必要,酌情讲解,并将2.5x ,a2,a3,vt ,-n 板书出来)(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指准板书)2x 是单项式,2.5x ,a2,a3,vt ,-n 这些式子也是单项式. 现在请问:什么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生:(多让几名学生发表看法,要肯定学生回答中合理的部分)师:这些式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特点呢?它们都是数字与字母的积. (指准式子)2x 是数2 与字母x 的积,2.5x 是数2.5 与字母x 的积. a 2 是数1 与字母a2的积,a3 是数1 与字母a3 的积,vt 是数1 与字母v、t 的积,-n 是数-1 与字母n 的积.师:通过上面的分析,哪位同学知道:什么叫做单项式?生:师: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板书: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师:需要指出的是,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板书:单独一个数或一5,-1 ,2008 等都是单项式;又譬如,个字母也是单项式)譬如,单独一个数2单独的一个字母x 也是单项式.(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单项式:(1)4x;(2)-4x2 y;(3)3a2bc;(4)7.2 ;(5)a;(6)2+x.(七)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板书:-4x2y)我们都知道,-4x2y 是单项式,(指准式子)它是数字-4 与字母x2、y 的积,换一种说法,- 4 是数字因数,x2、y 是字母因数,我们把数字因数-4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板书:的系数是-4)师:(指已板书的单项式2x)哪位同学知道2x 这个单项式的系数?生:2.(以下师让生回答已板书的其它单项式的系数)师:明确了单项式系数的概念,下面我们再来看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板书:次数)师:(指准-4x2y)这个单项式含有两个字母,字母x 指数是2,字母y 的指数是1,所有字母的指数和是3,我们把单项式-4x2y 所有字母指数的和3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板书:是3)师: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次,我们就把这个单项式叫做几次单项式. (指-4x2y)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是3,就叫做三次单项式. (板书:是三次单项式)师:(指已板书的单项式2x)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次?生:师:(指2x)这个单项式只含有一个字母,x 的指数是1,所以所有字母指数的和也是1,所以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是1,这个单项式是一次单项式.(以下师让生回答已板书的其它单项式的次数)(八)试探练习,回授调节4. 填空:(1)单项式2a2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2)单项式-1.2h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3)单项式x2y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4)单项式-t 2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5)单项式5a4b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6)单项式x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7)单项式3 xyz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52vt(8)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35. 用单项式填空:(1)每包书有12 册,n 包书有册;(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 ,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是;(4)产量由m 千克增长10%,就达到千克.(九)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多让几位同学概括总结)(作业:P59 习题1. )四、板书设计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 32.1 整式(单项式) 2.5x ,a ,a ,vt ,-n一种笔记本售价是每本 2 元叫做单项式那么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4x2y 的系数是-4,次数是3,是三次单项式课题:2.1 整式(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道多项式及其项、常数项、次数的意义,会指出多项式的各项与多项式次数.2. 知道整式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多项式及其项、常数项、次数的概念.2. 难点:指出多项式的各项.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5y 是单项式;()(2)5y+1 是单项式;()()1 是单项式;(3)3(4)单项式ab 的系数是0;()2ab(5)单项式的系数是2;()3(6)单项式xy2 次数是2;()(7)单项式4xy2 是三次单项式. ()2. 填空: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速度是每小时100 千米,它 2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3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千米,t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千米.3. 用单项式填空:(1)底边长为a,高为h 的三角形面积是;(2)一辆汽车从拉萨出发,3 小时后到达相距s 千米的尼木县城,这辆长途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一台电视机原价 a 元,现按原价的9 折(9 折就是90%)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元.(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的一种:单项式,本节课我们学习整式的另一种:多项式. (板书课题:整式(多项式))(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下面的板书)4x-56x2 -2x+7师:这两个式子是单项式吗?生:不是.师:这两个式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稍停)它们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 它们怎么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呢?师:(指4x-5)4x-5 可以转化为4x+( -5) ,(板书:(4x+( -5) )),所以,4x -5 可以看成是单项式4x 与-5 的和.师:(指6x2-2x+7)6x2-2x+7 可以转化为6x2+( -2x) +7, (板书:(6x2+( -2x) +7))所以,6x2 -2x+7 可以看成是6x2,-2x,7 的和.师:(指两个式子)所以这两个式子的共同特点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师: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所以4x-5 是多项式,(板书:多项式)6x2-2x +7 也是多项式. (板书:多项式)师:(指准式子)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所以,多项式4x-52的项是4x,-5. (板书:的项是4x,-5)多项式6x -2x+7 的项有哪些?2 2生:6x ,-2x,7. (师板书:的项是6x ,-2x,7)师: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所以,(指准式子)多项式4x-5 的常数项是-5. (板书:常数项是-5)多项式6x2-2x+7 的常数项是什么?生:7. (板书:常数项是7)(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4. 填空:(1)多项式x2 +3x+4 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常数项是;2(2)多项式-x -3+x 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常数项是;2(3)多项式m-1 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常数项是;(4)多项式2x+3y2 -3xy2 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指准4x-5)这个多项式有两项,4x 这一项的次数是一次,常数项的次数是0 次.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一次,我们就说多项式4x-5 的次数是一次. (板书:次数是1 次)师:(指准6x2 -2x+7)这个多项式有三项,6x2 这一项的次数是二次,-2x 这一项的次数是一次,常数项的次数是0 次.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二次,我们就说多项式6x2-2x+7 的次数是二次. (板书:次数是2 次)(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5. 填空:(1)多项式3+2x2 -4x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3(2)多项式m-1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3)多项式2x-3xy2+1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4)多项式3x4 -2x2y2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另一种,叫做多项式. (指准板书)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板书: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作业:P76 复习题2. )四、板书设计2.1 整式(多项式)多项式4x -5(4x +( -5)) 的项是4x, -5,常数项是-5,次数是 1 次2 2 2多项式6x -2x+7(6x +( -2x) +7) 的项是6x , -2x,7,常数项是7,次数是 2 次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课题:2.1 整式(第3 课时)一、教学目标1. 巩固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2. 会列较简单的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列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2. 难点:列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6cab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代数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实践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加减运算,例如:“已知两个数的和是20,差是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式的加减运算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例。
例如,对于两个整式的加减运算,先将同类项合并,再进行加减运算。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整式的和:(1)2x+ 3y - 4x + 5y;(2)4a^2 - 3a - 2a^2 + 5a。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元主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c6ff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6.png)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一、单元规划【课标要求】①借助现实情景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②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公式.③会用具体数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④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知识框架】【单元课时规划】课本设计自然课时共计 8课时,分别是2.1整式3课时,2.2整式的加减3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
经集体备课研讨,最后确定课时规划如下:课时序号课时名称主备人1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2 2.1整式3 单项式4 多项式5 2.2合并同类项6 去括号7 整式的加减8 小结与复习二、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整式的有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在学生已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本章包括两节内容,都是由章引言中的问题引出的,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式、合开同类项等概念和法则提供实际背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些概念和运算是实际的需要.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过程与方法】(1)注意与小学内容的衔接,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等,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本章学习了整式的有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科书将这些内容的编写与列出整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而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之上的.(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因此,教学时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在本章的例题和习题中,也涉及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选材广泛,有的选自于工农业生产,有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也有反映社会进步的.背景选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类比数学习式,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整式可以简明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因此可以说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式的运算更具有一般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整式可以简明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因此可以说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式的运算更具有一般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8ba627a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e.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意义,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能够准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通过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代数运算的简洁性和美感,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及其应用。
•准确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特别是含有同类项的整式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式加减运算中同类项合并的必要性。
•在复杂整式中准确应用加减法则进行运算,避免符号错误和运算顺序错误。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整式加减运算示例、练习题)•黑板及粉笔(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例题)•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实物教具(如可拆卸的代数式卡片,用于直观展示整式加减过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直观展示整式加减的过程和结果。
•讲授法: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步骤。
•练习巩固法: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学生对整式加减运算的掌握。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整式加减运算中的问题,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复习引入:回顾整式的概念、同类项以及去括号法则,为整式加减运算做铺垫。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多边形面积的差或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整式表示并求解,引出整式加减运算的必要性。
新课教学•整式加减法则:明确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即同类项相加减,非同类项不能合并)。
•示例演示:选取几个典型例题,逐步演示整式加减的过程,强调同类项合并和符号处理。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注意符号的正确性、同类项的准确识别以及运算顺序的遵循。
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总结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步骤,强调其在代数运算中的重要性。
•方法提炼:引导学生提炼整式加减运算的技巧,如先识别同类项再合并、注意符号变化等。
整式的加减教案(最新8篇)
![整式的加减教案(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24e0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9.png)
整式的加减教案(最新8篇)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等过程,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数量关系表示规律。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式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日历、粉笔、黑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⑴填写下表:⑴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⑴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寻找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规律验证规律。
⑴练习: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活动二: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
⑴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⑴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人。
⑴在⑴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人。
活动三:探索图表的规律下面是20xx年五月份的日历:1.日历图彩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这个关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1db736edb6f1aff001f60.png)
第1课时:整式(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2.1整式:1.单项式。
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 ,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 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4)若m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 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
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 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 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 ,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1 x ; (2)a bc ; (3)b 2; (4)-5a b 2; (5)y ; (6)-xy 2; (7)-5。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ee56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b.png)
《整式的加减》教案《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两种求代数式值的方法,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2.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
3.关键:正确理解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理数可以进行加减计算,那么整式能否可以加减运算呢?怎样化简呢?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的时间是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的时间就是2.1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100t+1202.1t,即100t+252t1.类比数的运算,我们应如何化简式子100t+252t呢?五、新授(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1002+2522=______;100(-2)+252(-2)=________。
1002+2522=(100+252)2=3522100(-2)+252(-2)=(100+252)(-2)=352(-2)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如果用t表示上述算术中的数2(或-•2)•就有,•100t+252t=(100+252)t=352t。
《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c2407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整式运算的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包括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整式的加减法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为后续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同类项的定义和运用整式加减法则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够运用整式加减法则进行简单的整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加减法则的应用。
2.教学难点:同类项的判断,整式加减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同类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同类项的定义和整式加减运算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同类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合并同类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同类项的合并问题,巩固学生对同类项的理解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01b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5.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础。
这一章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并为后续的函数、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难点:整式加减运算的灵活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制作标语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整式的加减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式的加减运算。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整式的加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afc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3.png)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第一篇: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七年级上期数学第二章教案第二章整式教材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合并的道理,明确了整式加减法的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加减产生的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本教案处理去括号法则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并对某些内容和例题作了小范围的调整和增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有关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
4、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和整式等有关概念。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观念。
重点难点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整式的加减去处理运算是重点;正确区分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数时去括号是难点。
课时分配2.1整式………………………………… 3课时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本章小结………………………………………… 2课时2.1 整式2.1.1单项式[教学目标]1、能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等概念,会指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7d2c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0f.png)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整式的加减就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可利用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来完成。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七班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七班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一数学活动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活动1 用火柴棍摆放图形,探究火柴棍的根数与图形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活动2 探究月历中数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和变化规律.2.内容解析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将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是整式与整式加减的应用.两个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活动1中的核心问题是寻求三角形的个数与火柴棍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的本质是变化与对应.由于观察图形时入视的角度不同,规律的显现方式不同,得到的表达形式不同,但经过整式的加减运算后得到的结论是唯一确定的.活动1先从图形的特殊情况入手,体现由特殊到一般地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借助于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过程,体现借助于图形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活动2应用整式的加减探究月历中数之间的规律:(1)月历中数的排列规律;(2)由数的排列规律引出运算规律,应用整式的加减进行化简,表示出一般规律;(3)如何设字母可以简化表示(方法)和运算.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数学活动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二、教材解析本套教科书专门设计了“数学活动”专栏,旨在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有趣的数学活动.其中活动1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引发学生的思索和探究.问题中并没有先问“图形中含有2,3,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而是直接问“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发现要解决一般性问题应先从特殊值入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之后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当图形中含有20xx个三角形时,需要多少根火柴棍?”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体会一般性规律的实际意义.活动2设计了一个问题串,6个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月历中数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应用本章所学的整式的加减探究方框里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两个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活动1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整式准确地表示数量关系;活动2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整式的加减探究月历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两个数学活动检验学生对于第二章内容的掌握情况.本节数学活动课老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力求使得数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活动而得出的.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育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乐观参加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合作沟通、(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用整式表示出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整式表示出月历中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一般表达式并探寻规律;目标(2)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体会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寻找一般规律的方法,先把复杂图形分解,从其中的特殊图形入手,先就个体观察特征,再扩展到一般,最后由整体(总结)规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模式.在活动2中,分析月历中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常常先将月历分解,分别从横、纵、对角线等不同的方向入手观察特征,再推广到一般,用整式表示出数的一般规律;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最优方案.学生体会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寻求规律归纳总结.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猜想验证,归纳总结这些数学活动,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乐观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章学生已经学习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正确理解字母的真正含义,熟悉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发现火柴棍根数的变化情况,但要借助观察图形的变化寻找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n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在总结变化量与n的对应关系时学生也容易出错.所以用整式准确地表示出这种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活动2中,探索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比较容易,但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究月历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准确表示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活动课的特点,学生准备一盒火柴棍、若干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一张月历.老师准备几何画板软件供学生使用,同时采纳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1.数学活动1问题1 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图1(1)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2)当图形中含有20xx个三角形时,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师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已准备好的火柴棍动手摆放图形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代表(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小组讨论的过程与结果.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会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规律,会从数和形两个方面进行探究.老师引导学生借助于“形”进行思考和推理,加强对图形变化的感受.在活动的过程中,整理数据,观察火柴棍的根数与n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突破难点.问题1的解决方法很多,下面列出几种常见方法仅供参考.①从第二个图形起,与前一图形比,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两根火柴棍,可得三角形个数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3 3+2 3+2+2 3+2+2+2 … 表达式:3+2(n-1)=2n+1.②每个三角形由三根火柴棍组成,从第一个图形起,火柴棍根数等于所含三角形个数乘3,再减去重复的火柴棍根数,可得三角形个数1 2 3 4 … 火柴棍根数1×3 2×3-1 3×3-2 4×3-3 … 3×n-(n-1) 表达式:3n-(n-1)=2n+1.③从第一个图形起,以一根火柴棍为基础,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两根火柴棍,可得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1+2 1+2+2 1+2+2+2 1+2+2+2+2 … 表达式:1+2n.④从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的对应关系观察可得三角形个数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3=1×2+1 5=2×2+1 7=3×2+1 9=4×2+1 … n×2+1 表达式:2n+1.⑤将组成图形的火柴棍分为“横”放和“斜”放两类统计计数,可得三角形个数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1+2 2+3 3+4 4+5 … n+(n+1) 表达式:n+(n+1)=2n+1.七班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育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沟通的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个题目.1.老师读题,指名回答.(1)5个人+8个人=;?(2)5只羊+8只羊=.?2.师: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8x2y,-mn2,5a,-x2y,7mn2,,9a,-,0,0.4mn2,,2xy2.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老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对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给予肯定.二、讲授新课1.同类项的定义: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 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讨论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三、例题讲解老师读题,指名回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3x与3mx是同类项.()(2)2ab与-5ab是同类项.()(3)3x2y与-yx2是同类项.()(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5)23与32是同类项.()(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游戏.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阅历),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3x-2y+1+3y-2x-5;(2)3x2y-2xy2+xy2-yx2.(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2)3x2y与-yx2是同类项,-2xy2与xy2是同类项.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k=2.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1)(s+t)-(s-t)-(s+t)+(s-t);(2)2(s-t)+3(s-t)2-5(s-t)-8(s-t)2+s-t.(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老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给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做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四、课堂练习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改变2ab2c3的系数即可,与其本身也是同类项.五、课堂小结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培育观察、归纳、概括能力,进展应用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观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沟通中获益.教学重难点正确合并同类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2)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学生完成,老师点评.二、讲授新课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结果都为(21x+25y)元.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三、例题讲解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原式=3x2y+5x2y-4xy2+2xy2+5-3=(3+5)x2y+(-4+2)xy2+(5-3)=8x2y-2xy2+2.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1)2x2+3x2=5x4;(2)3x+2y=5xy;(3)7x2-3x2=4; (4)9a2b-9ba2=0.(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3x2+4x-2x2-x+x2-3x-1=(3-2+1)x2+(4-1-3)x-1=2x2-1,当x=-3时,原式=2×(-3)2-1=17.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经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课堂练习.课本P71练习第1~4题.略四、课堂小结1.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2.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第3课时去括号、添括号教学目标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和添括号.让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和概念.教学重难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和添括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还记得我们前面用火柴棒摆的正方形吗?记录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1.若第一个正方形摆4根,以后每个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3(n-1).?2.若每个正方形上方摆1根,下方摆1根,中间摆1根,还需加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n+n+(n+1).?3.若每个正方形都摆4根,除第1个外,其余的都多1根,则n 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n-(n-1).?4.若先摆1根,再每个正方形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1+3n.?搭n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相等吗?生:相等.师:那么我们怎样说明它们相等呢?学生讨论、回答.师评:4+3(n-1)用乘法的分配律把3乘到括号里,再合并得3n+1;4n-(n-1)可看成4n与-(n-1)的和,而-(n-1)可看成n-1的相反数,即为1-n,所以4n-(n-1)等于4n+1-n=3n+1.活动一去括号师:在代数式里,如果遇到括号,那么该如何去括号呢?我们再看看以前做过的习题.七班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三一、教学内容解析:1.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班级上册§2.2.1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讨论的一个课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b4f02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3.png)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大全一设计理念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
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
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2.3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第71~73页)。
学情分析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学生主要通过对教学中生活情景的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相互交流,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提高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认识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练习中巩固和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技能。
最后,通过回顾与反思以及谈感受谈收获,把所学知识升华成理性认识。
教材分析合并同类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字母表示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以及代数式求值的基础上对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如何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以后学习解方程、整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的基础。
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基础知识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同类项的定义,并能识别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第2章 整式的加减(教案)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2章 整式的加减(教案)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0b62c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9.png)
第2章 整式的加减 2.1 列代数式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3.学生能熟练地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4.能用代数式表示一些有特别含义的数.重点如何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代数式. 难点能处理表示特别意义的数的代数式.一、导入新课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若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你能用s 与t 表示v 吗?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 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l 表示周长,则l =4a 厘米;用S 表示面积,则S =a 2平方厘米) 二、探究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数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在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①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如5×n ,常写作5·n 或5n ;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如5n ,一般不写作n5;③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如1500÷t 通常写作1500t (t ≠0).2.代数式代数式的定义:在前面的研究中出现的如16n ,s 5 ,2a +32 b 2,a ,b ,a +b ,ab ,a 2,(a+b)2,15,5 050,n (n +1)2 ,5x ,st 等式子,它们都是由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所形成的式子,我们称它们为代数式.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3.列代数式: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知道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有一般性.三、课堂练习1.设甲数为a ,乙数为b ,用代数式表示:(1)甲乙两数的和的2倍________;(2)甲、乙两数的平方和________;(3)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____________;(4)甲、乙两数和的平方________.2.我们知道:23 =2×10+3;865=8×100+6×10+5=8×102+6×10+5.类似地:3725=________×103+7×________+2×10+5×________.3.某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则此三位数可表示为________.四、课堂小结1.代数式的定义:由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所形成的式子,我们称它们为代数式.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时应注意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还要注意其语言的顺序,按先后顺序来列出正确的代数式,并结合规范的代数式表达方式.五、课后作业教材习题3.1第1,4,5,6题.本节课是学生由具体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过渡,让学生体会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中,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步培养.2.2代数式的值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并会求代数式的值;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对应的思想.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地书写格式.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一、导入新课1.某礼堂第1排有18个座位,往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问:(1)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第10排、第15排、第23排各有多少个座位?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得出结果:(1)第n排有18+2(n-1)个座位;(2)第10排,即当n=10时,18+2(n-1)=18+2×9=36;第15排,即当n=15时,18+2(n-1)=18+2×14=46;第23排,即当n=23时,18+2(n-1)=18+2×22=62.二、探究新知由前面的探究可知:当n 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18+2(n -1)计算得出的结果不同,以上结果可以说明:当n =10时,代数式18+2(n -1)的值是36.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小结:(1)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①代入,将字母所取的值代入代数式中;②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2)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的,所以代入数值前应先指明字母取值,把“当……时”写出来;②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分数,代入时应加上括号; ③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时,代入数值以后必须添上乘号. 三、课堂练习1.当x =12 时,代数式12 (x 2+1)的值是什么?2.当a =-1,b =4时,求代数式a2+3(b -1)的值.3.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相反数是-7,求-m 2-4cd +a +bm的值.四、课堂小结 1.代数式的定义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2.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教材习题3.2本节课的重点是代数式的值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准确求出代数式的值.前一节刚学习了列代数式,本节可以从列代数式引入,在引出概念时,教材给出字母的一个值,求代数式的值.我觉得不能让学生体验到代数式的值的不唯一,应该自己根据问题的背景,给出代数式中的字母的几个值,求出相应代数式的值.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2.3 整式 2.3.1 单项式1.要求学生能充分理解单项式的特征,能分辨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单项式; 2.能写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3.能根据条件,写出符合条件的单项式.重点能熟练写出一个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 难点能逆向写出符合条件的单项式.一、导入新课1.什么样的式子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 ,并且这条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3)若m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4)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拿出x 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共捐款________元. 二、探究新知 1.单项式的概念观察思考:前面通过探究得到的代数式a 2,12 ah ,-m ,12x.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小结:上面列出的代数式是由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注意:(1)单项式是只有数字与字母的积; (2)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既然单项式是由数字与字母组成的,为了方便,我们有: (1)一个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2)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同时这个单项式也称为几次式.注意:(1)圆周率π是常数;(即π是数字而不是字母); (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 (3)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三、课堂练习1.在①m ,②-23 a ,③16 x 2y ,④x +y 2 ,⑤abc ,⑥3a +b ,⑦0中,是单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单项式-2x 2y3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3.若单项式(3m -2)xy n -1的系数是2,次数是4,则n 2-3m =________. 四、课堂小结1.单项式的定义:由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1)单项式是只有数字与字母的积; (2)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1)一个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2)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同时这个单项式也称为几次式.注意:(1)圆周率π是常数;(即π是数字而不是字母)(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3)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五、课后作业教材习题3.3第1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学习分辨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所以要掌握单项式的主要特征.在掌握此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要特别注意单项式的次数的教学,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训练,加深学生对单项式的次数的理解.2.3.2多项式2.3.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要求学生能充分认识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区别;2.能掌握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包括多项式的项、项数、次数、最高次项等;3.能将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重点多项式的相关概念.难点多项式的次数.一、导入新课1.什么样的式子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什么?2.列代数式:(1)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的学生一共有________人;(3)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二、探究新知1.多项式的有关概念(1)观察思考:上面探究的这些式子是单项式吗?a+b+c x+212ar-πr2(2)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单项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对特征的讲述,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多项式的定义,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及补充.小结:(1)多项式的概念:上面列出的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2)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4)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注意:(1)多项式是由单项式构成的,它是几个单项式的和;(2)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教师介绍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并让学生比较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2.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任意交换多项式x2+x+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排列方式?在这些排列方式中,你认为哪几种比较有规律?(2)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任意交换多项式x2+x+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6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在这些排列方式中,“x2+x+1”与“1+x+x2”的排列是比较有规律的,那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呢?(3)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排列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x的指数呈现一种逐渐变小或逐渐变大的排列顺序.从上面的两种整齐的写法中,我们发现:除了美观之外,还会为今后的计算带来方便,因而我们常常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一字母的指数大小顺序来排列.(4)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按照同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此字母的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照同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此字母的升幂排列.三、课堂练习1.填空题:(1)下列整式:-25x2,12(a+b)c,3xy,0,2a-33,-5a2+a中,是单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多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项式-53a3b-7ab-6ab4+1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次数最高项的系数是________.(3)-54a2b-43ab+1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________,二次项为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次数与项: (1)2xy 3 -14; (2)a 2+2a 2b +ab 2-b 2.3.把多项式3xy -4x 2y 2+x 3-5y 3重新排列: (1)按x 的升幂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y 的升幂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1.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教材第98页练习,第100页练习1,2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和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首先以实际的例子引入多项式,主要让学生区别多项式与单项式,找到多项式的特征,弄清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接着教师指出多项式的项和次数,这里要特别注意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次数的区别,避免学生混淆.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这里主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移动多项式的项的时候,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移动.2.4整式的加减2.4.1同类项2.4.2合并同类项1.使学生能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并能在多项式中找到同类项;2.能逆向运用同类项的概念,确定某些指数的值;3.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4.能在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的运算.重点作为同类项必须满足的条件,会合并同类项.难点同类项概念的逆向运用.一、导入新课1.指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的项有哪些.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个多项式的项中有3x2y,-4xy2,-3,5x2y,2xy2,5.2.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上面的项进行分类吗?怎样分?你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自主探究后,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并进行比较.二、探究新知1.同类项的概念(1)上面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将以上六项进行了分类,如果我们按照如下分类:3x2y与5x2y,-4xy2与2xy2,-3与5,同学们观察一下,它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小结: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所谓相同特征的项有什么相同的特征.(2)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3)注意:①同类项中要注意到两个相同:字母相同及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②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③同类项的判断是以它的总体特征来判断,而不能仅仅看它们的位置,如:系数字母指数3x2y 3x 2y 15x2y 5从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个所谓的同类项,只有系数不同,而字母相同,而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2.合并同类项(1)单项式3x2y与5x2y是不是同类项?(2)试一试计算3x2y+5x2y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进行计算?3x2y+5x2y=(3+5)x2y=8x2y(3)小结: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想一想:怎样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3x2y-4xy2-3+5x2y+2xy2+5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示范讲解:3x2y-4xy2-3+5x2y+2xy2+5=3x2y+5x2y-4xy2+2xy2-3+5=(3x2y+5x2y)+(-4xy2+2xy2)+(-3+5)=(3+5)x2y+(-4+2)xy2+(-3+5)=8x2y-2xy2+2(5)通过刚才的解答,请同学们总结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小结:进行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1)先用相同的划线找到同类项;(2)利用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把同类项放在一起;(3)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系数相加;(4)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三、课堂练习1.所含________相同,并且________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2.在代数式4x2+4xy-8y2-3x+1-5x2+6-7x2中,4x2的同类项是____________,6的同类项是________.3.若2x k y k+2与3x2y n的和为5x2y n,则k=________,n=________.4.若-3x m-1y4与13x2y n+2是同类项,求m,n的值.5.合并同类项:(1)3x2-1-2x-5+3x-x2;(2)-0.8a2b-6ab-1.2a2b+5ab+a2b.四、课堂小结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及要注意的问题.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进行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02页练习1,2,3题,第105页练习第1,2,3题.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它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内容,对后面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要求学生掌握同类项的特征,会正确的合并同类项.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讲解同类项的特征,举出容易混淆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通过反向运用,渗透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在讲解合并同类项时,一是紧扣法则进行计算,二是强调步骤与方法的规范性.2.4.3去括号与添括号1.了解去括号法则依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初步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合理性;2.使学生掌握添括号法则,并能熟练地按要求正确地添括号,进行整式的化简.重点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并能用法则进行正确去括号和添括号.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和括号前有系数的括号的去法,运用添括号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一、导入新课情境1:某时,2路某趟公交车上有乘客a名,后来在第一个停靠站上来了b名乘客,在第二个停靠站又上来了c名乘客,则(1)此时,此公交车上有乘客________名;(2)还可以理解为:后来一共上来了乘客________名,因而此时公交车上共有乘客________名.由于以上的两个式子________与________都表示同一个量,所以我们有________________.由情境1得到:a+(b+c)=a+b+c情境2:若图书馆内有x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y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z名同学,试用与“情境1”相同的方法,用两种方式写出图书馆内还剩下的同学数.由情境2得到:x-(y+z)=x-y-z.二、探究新知1.去括号法则:(1)由a+(b+c)=a+b+c和x-(y+z)=x-y-z,你发现去括号有什么规律?(2)去括号法则:①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②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2.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去括号是去掉了两部分: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2)括号内的项的变与不变是统一的;(3)如果括号前有数字,那么这个数字必须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3.添括号法则:(1)从去括号的运算中,我们知道:a+(b+c)=a+b+ca-(b+c)=a-b-c根据等式的性质,我们有:a+b+c=a+(b+c)a-b-c=a-(b+c)观察思考:变化后的式子相当于添加了括号,那么添括号有什么规律?(2)教师小结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正负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注意: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可以用去括号进行检验.三、课堂练习1.根据去括号法则,在横线上填上“+”号或“-”号:(1)a________(-b+c)=a-b+c;(2)a________(b-c-d)=a-b+c+d;(3)________(a-b)________(c+d)=c+d-a+b.2.已知x+y=2,则x+y+3=________,5-x-y=________.3.化简:(1)(2x-3y)+(5x+4y);(2)(8a-7b)-(4a-5b);(3)a-(2a+b)+2(a-2b);(4)3(5x+4)-(3x-5).四、课堂小结1.去括号法则及去括号时注意的问题.2.添括号法则及添括号时注意的问题.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07页练习第1,2,3题,第109页练习第1,2题.本节课去括号的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在去括号过程中,必须抓住其特征:括号前是“+”号还是“-”号,去掉括号与符号后,括号内的项到底要不要变号,有什么规律,都必须有总结性的结果.而添括号法则,关键是在实际题目中的应用,在应用中当所添括号前的符号是“-”时,所括到括号内的所有的项都必须改变正负号,这是本节最难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另外,正确的掌握去括号法则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类别的去括号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法则运用的熟练性和去括号的准确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2.4.4整式的加减1.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复习,从而顺利过渡到整式的加减运算;2.在整式的加减中,能灵活结合各方面运算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提高计算的灵活性.重点结合各方面知识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难点如何更灵活,更准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一、导入新课做一做: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人,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①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②提问:以上答案还能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几步运算?③学生尝试计算.二、探究新知出示投影:例1①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2y的和;②5x2y+(-2x2y)+2xy2+(-4x2y).提问: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2x2y,-4x2y要加上括号.(在学生讨论后,教师作必要强调)出示投影:例2 1.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①-3x,-2x,-5x2,5x2;②-2n,3n2,-5n2.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①3ab,-2ab;②5ax2,-4x2a.出示投影:例3①求3x2+6x+3与4x2+7x-6的和.②n+(n+1)+(n+2)+(n+3).教师巡视,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评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有的学生对多项式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变式训练:(3x2+6x+3)-(4x2+7x-6).小结(1)整式的化简实质上就是整式的加减,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2)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②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三、课堂练习1.将代数式先化简,再求值:2a2-b2+2(b2-a2)-(a2+2b2),其中a=243,b=3.2.计算:2(x-3x2+1)-3(2x2-x-2).3.先化简,再求值:5x-[3x-x(2x-3)],其中x=2.4.如果某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 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四、课堂小结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4.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11页练习第1,2,3题.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习题的练习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小组讨论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然后出示例题,由学生解答.同时采取由学生出题,其他同学抢答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b5321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3.png)
: 2.1 整式(第 1 )一、教课目1. 列式表示数目关系的程,展符号感.2. 知道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会正确确立一个式的系数和次数.二、教课要点和点1. 要点:列式表示数目关系,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2.点:列式表示数目关系 . 三、教课程(一)基本,稳固旧知1. 填空:x3的指数是,底数是;a2的指数是,底数是; n 的指数是,底数是.(二)情境,入新:前方我学了第一章有理数,从今日开始,我要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板: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同学自然会:什么是整式?我将在本和下学什么是整式 . (板: 2.1 整式)我第一学整式的一种,叫式 . (板:(式))(三)指,授新:什么的式子是式呢?大家看一个例子. (出示下边的板)一种笔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 2 本所需是元,5本所需是元, 10 本所需是元,100本所需是元,x 本所需是元.:(指板)一种笔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 2 本所需是多少元?生: 4 元 . (板: 4):(指板)那么 5 本所需是多少元?生: 10 元. (板: 10):(指板)那么10 本所需是多少元?100 本所需是多少元?生: 20 元,200 元 . (板: 20,200 ):(指板)一种笔本售价是每本 2 元,那么 x 本所需是多少元?生:⋯⋯(多几位同学表见解):(指板)一种笔本售价是每本2 元,那么 x 本所需是 2×x 元 . (板:2×x)了写方便,(指乘号)往常将乘号写成“·”,(将“2×x”改“ 2·x”)或许将乘号省略不写 .(用彩笔将“ 2·x ”改“ 2x”) 2x 就表示 2×x.:(板: 2x 并指 2x)2x 就是一个式 . 式自然不仅2x 么一个,在生活中,存在大批的其余的式,同学通把下边的列成式子,就能找到大批的式 .(四)探,回授2.填空:(1)一支笔的售价是 x 元,一支珠笔的售价是笔的 2.5 倍,一支珠笔的售价是元;(2) a 的正方形面;(3) a 正方体的体;(4)一汽的速度是每小v 千米,它 t 小行的行程千米;( 5)数 n 的相反数是.(生做,巡指,达成后,生答案,假如必需,酌情解,并将2.5x ,a2,a3, vt ,- n 板出来)(五)指,授新:(指准板) 2x 是式, 2.5x , a2,a3,vt ,-n 些式子也是式 . 在:什么的式子叫做式?生:⋯⋯(多几名学生表见解,要必定学生回答中合理的部分):些式子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什么特色呢?它都是数字与字母的. (指准式子) 2x 是数2 与字母 x 的, 2.5x 是数 2.5 与字母 x 的 . a 2是数 1 与字母 a2的, a3是数 1 与字母 a3的, vt 是数 1 与字母 v、t 的,- n 是数- 1 与字母 n 的 .:通上边的剖析,哪位同学知道:什么叫做式?生:⋯⋯:数字与字母的,的式子叫做式. (板:数字与字母的,的式子叫做式):需要指出的是,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式. (板:唯一个数或一5,-1,2008 等都是式;又比如,个字母也是式)比如,唯一个数2独的一个字母x 也是式 .(六)探,回授3.判断以下式子是否是式:(1)4x;(2)- 4x2 y;(3)3a2bc;(4)7.2 ;(5)a;(6)2+x.(七)指,授新:(板:- 4x2y)我都知道,- 4x2y 是式,(指准式子)它是数字- 4 与字母 x2、y 的,一种法,- 4 是数字因数, x2、y 是字母因数,我把数字因数- 4 叫做个式的系数 . (板:的系数是- 4):(指已板的式2x)哪位同学知道2x 个式的系数?生: 2.(以下生回答已板的其余式的系数):明确了式系数的观点,下边我再来看式的次数的观点. (板:次数):(指准- 4x2y)个式含有两个字母,字母 x 指数是 2,字母 y 的指数是 1,全部字母的指数和是 3,我把式- 4x2y 全部字母指数的和 3 叫做个式的次数 . (板:是 3):一个式的次数是几次,我就把个式叫做几次式. (指- 4x2y)个式的次数是3,就叫做三次式 . (板:是三次式):(指已板的式2x)个式的次数是几次?生:⋯⋯:(指 2x)个式只含有一个字母,x 的指数是 1,所以全部字母指数的和也是 1,所以个式的次数是 1,个式是一次式 .(以下生回答已板的其余式的次数)(八)探,回授4.填空:( 1)式 2a2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2)式- 1.2h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3)式 x2y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4)式- t 2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5)式 5a4b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6)式 x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 7)式3xyz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式;5( 8)式2vt,次数是,是次式 .的系数是35.用式填空:( 1)每包有 12 册, n 包有册;( 2)一个方形的是0.9 ,是 a,个方形的面是;(3)全校学生数是x,此中女生占数48%,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是;(4)量由 m千克增 10%,就达到千克.(九)小,部署作:本我学了什么?学了本你有什么收?生:⋯⋯(多几位同学归纳)(作: P59 1. )四、板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式)232.5x , a,a , vt ,- n一种笔本售价是每本 2 元⋯⋯叫做式那么⋯⋯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式- 4x2y 的系数是- 4,次数是 3,是三次式: 2.1 整式(第 2 )一、教课目1. 知道多式及其、常数、次数的意,会指出多式的各与多式次数.2.知道整式的意.二、教课要点和点1.要点:多式及其、常数、次数的观点 .2.点:指出多式的各 . 三、教课程(一)基本,稳固旧知1.判断正:的画“√” ,的画“×” .(1)5y 是式;()(2)5y+1 是式;()(3)1是式;()3(4)单项式 ab 的系数是 0;()(5)单项式2ab()的系数是 2;3(6)单项式 xy2次数是 2;()(7)单项式 4xy2是三次单项式 .()2. 填空: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速度是每小时100 千米,它 2 小时行驶的行程是千米,3小时行驶的行程是千米, t 小时行驶的行程是千米.3.用单项式填空:( 1)底边长为 a,高为 h 的三角形面积是;(2)一辆汽车从拉萨出发, 3 小时后抵达相距 s 千米的尼木县城,这辆长途汽车的均匀速度是;(3)一台电视机原价 a 元,现按原价的9 折(9 折就是 90%)销售,这台电视机此刻的售价为元 .(二)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的一种:单项式,本节课我们学习整式的另一种:多项式 . (板书课题:整式(多项式))(三)试试指导,解说新课(师出示下边的板书)4x- 56x2-2x+ 7师:这两个式子是单项式吗?生:不是 .师:这两个式了有什么共同的特色?(稍停)它们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 它们怎么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呢?师:(指 4x-5)4x-5 能够转变为 4x+ ( - 5) ,(板书:(4x+( -5) )),所以, 4x -5 能够当作是单项式4x 与- 5 的和 .师:(指 6x2- 2x+7)6x2-2x+7 能够转变为 6x2+ ( - 2x) +7, (板书:( 6x2+( -2x) +7))所以, 6x2-2x+7 能够当作是 6x2,- 2x,7 的和 .师:(指两个式子)所以这两个式子的共同特色都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师: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所以 4x-5 是多项式,(板书:多项式)6x2-2x +7 也是多项式 .(板书:多项式)师:(指准式子)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所以,多项式4x- 52的项是 4x,- 5. (板书:的项是 4x,- 5)多项式 6x -2x+ 7 的项有哪些?22生: 6x ,- 2x,7. (师板书:的项是 6x ,- 2x,7)师: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所以,(指准式子)多项式4x-5 的常数项是-5.(板书:常数项是-5)多项式 6x2-2x+7 的常数项是什么?生:7. (板书:常数项是7)(四)尝试练习,回授调理4.填空:( 1)多项式 x2+3x+ 4 是单项式,,常数项是2(2)多项式- x -3+x 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的和,它的项是,,,2,常数项是;,的和,它的项是,,(3)多项式 m-1 是单项式常数项是;(4)多项式 2x+3y2-3xy2是单项式,,的和,它的项是,,.(五)试试指导,解说新课师:(指准 4x- 5)这个多项式有两项, 4x 这一项的次数是一次,常数项的次数是0 次.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一次,我们就说多项式4x-5 的次数是一次 . (板书:次数是 1 次)师:(指准 6x2-2x+ 7)这个多项式有三项,6x2这一项的次数是二次,-2x 这一项的次数是一次,常数项的次数是 0 次. 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二次,我们就说多项式 6x2-2x+ 7 的次数是二次 . (板书:次数是 2 次)(六)尝试练习,回授调理5. 填空:(1)多项式 3+2x2-4x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3,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2)多项式 m-1 次数最高项是项式的次数是;(3)多项式 2x- 3xy2+1 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4)多项式 3x4-2x2y2次数最高项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七)归纳小结,部署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另一种,叫做多项式 . (指准板书)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 此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 (板书: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作业: P76复习题 2. )四、板书设计2.1 整式(多项式)多项式 4x- 5(4x + ( - 5)) 的项是 4x, - 5,常数项是- 5,次数是 1 次多项式 6x 222,常数项是7,次数是 2 次- 2x+ 7(6x+ ( - 2x)+ 7) 的项是 6x , - 2x,7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课题: 2.1 整式(第 3 课时)一、教课目的1.稳固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观点 .2.会列较简单的多项式表示数目关系,发展符号感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列多项式表示数目关系 .2.难点:列多项式表示数目关系 .三、教课过程(一)基本训练,稳固旧知1. 填空:(1)单项式 3x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2)单项式πr 2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3)单项式- x2y 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4)单项式 a2b2的系数是,次数是,是次单项式 .22. 填空:( 1)多项式― x 2― 3x +4 的项是,最高次项是,常数项是,次数是;2,最高次项是,常数项是( 2)多项式 3- m 的项是,次数是;( 3)多项式 a3+ a2 b+ ab2的项是,最高次项是,次数是.3.判断正误:对的画 " √ " ,错的画 " ×".(1)多项式 3a- 5 的项是 3a,5;()(2)多项式 x3+x2y2的次数是 3 次;()(3)几个多项式的和还是多项式;()(4)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二)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的观点,本节课我们要学惯用多项式表示数目关系. 请看例 1.(三)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 1 用多项式填空:(1)温度由 t 度降落 5 度后是度;( 2)甲数 x 的1与乙数 y 的1的和能够表示为;32( 3)如图,圆环的面积为.r(四)尝试练习,回授调理4. 用多项式填空:R( 1)温度由- 3 度降落 t度后是度;(2)温度由- 3 度上涨 t 度后是度;(3)一个数比 x 的 2 倍小 3,这个数为;(4)a 与 b 两数平方的和为;a(5)如图,三角尺的面积为.r5. 用整式填空:b( 1)体重由 x 千克增添 2 千克后是千克;( 2) 1 千克大米售价 1.2元, x 千克大米售价元;( 3) a, b 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与宽,则长方形的周长为;(4)a, 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h 表示梯形的高,则梯形的面积为;(5)买一个篮球需要 x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 元,买 3个篮球、 5 个排球、 2 个足球共需元.(6)如,是一所住所的建筑平面,所住x米6米所的建筑面是x 米平方米 .4米6. 思虑:如,搭 1 个正方形需要 4 根小棒,搭 2 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搭 3 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搭x 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搭2008 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教课建:许多学生而言,些可能有必定度. 要学生充足思虑,要学生安下心来做,快者快做,慢者慢做,不要催学生,不要求全部学生达成全部,差生能真实独立思虑达成二三小就不了,中下生能达成 4 就很好了 . 老要加巡指,各学生以适合鼓舞)(五)小,部署作:今日我学了什么?通本学,你有什么收?生:⋯⋯(多几位同学回答)(作: P60 2. )四、板例 1: 2.2 整式的加减(第 1 )一、教课目1. 同观点的形成程,知道什么是同.2. 归并同法的形成程,会集并同.二、教课要点和点1.要点:同的观点,归并同 .2.点:同观点的形成 . 三、教课程(一)情境,入新:前方我学了整式的观点,从本开始,我学整式的加减. (板:2.2 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上就是归并同,本我先来学归并同 . (板:(归并同))(二)指,授新:要归并同,我第一要弄清什么是同 . 我一同来看下边的例子 . : 5 个 x 加上 2个 x 等于什么?(板: 5x+2x=)生: 7 个 x. (板: 7x)2222:- 5ab 加上 3ab 等于什么?(板:-5ab +3ab =):依据分派律,- 5ab2+3ab2= ( - 5+ 3)ab 2(板: ( - 5+ 3)ab 2)等于-2ab2 .(板:=- 2ab2):(指准 5x+ 2x=7x)个式子的左是5x 与 2x 两,右只有 7x 一,就是,左的两能够归并成右的一.:(指准- 5ab2+ 3ab2=- 2ab2)个式子的左也有两-5ab2,3ab2,右只有一- 2ab2,就是,左的两也能够归并成一.:(指式子)察、剖析两个式子,大家分么一个:怎么的两能够归并成一?(出示板:怎么的两能够归并成一?)(生疏,巡指):哪位同学知道怎么的两能够归并成一?生:⋯⋯(多几位同学表见解):(在- 5ab2,3ab2下边划,并指准)两所含字母相同,-5ab2一所含字母是 a,b,3ab2一所含字母也是 a, b. (板:所含字母相同) 2 2一字母 a 的指数也是 1;一字母 b 的指数是 2,一字母 b 的指数也是 2. (板: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指- 5ab2,3ab2)像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叫做同 . (板:的,叫做同):在,我再回到本来的:怎么的两能够归并成一?生:⋯⋯:同能够归并成一,并且只有同才能够归并成一,不是同不能归并成一 .(三)探,回授1.判断以下各的两是否是同:( 1) 12x 与 2x;(2)2x2y与-5x2y;(3)2a与a2;(4)4xy 与 5yx;(5)4abc与4ab;(6)7xy2与7x2y;33(7)a 与 5 ;(8)-25与12.(因为- 25 与 12 能够归并成一- 13,所以,常数与常数也是同)2.找出多式 4x2-8x+ 5-3x2+6x-2 中的同:( 1) 4x2与是同;( 2)- 8x 与是同;(3)5 与是同.(四)指,授新:我已知道,同是能够归并在一同的归并成一,叫做归并同.. (指板的)把几个同:(指板的两个式子)从两个式子,哪位同学知道怎么归并同?生:⋯⋯(多几位同学表见解):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 (板: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例 1归并以下各式的同:(1)xy2-1xy2;( 2)- 3ab+ba-2ab. 5(先生,再板演解,解要扣法)3. 填空:( 1) 6x-4x=()x=;( 2)- 7ab+6ab= ()ab=;( 3) 10y2+y2= ()y 2 =;( 4)- 0.5a +2a- 3.5a =()a=.4. 归并以下各式的同:( 1)- 8x2-7x2=(2)1xy- xy=3(3)- 4a2 b+ 4a2b=(4)1y-1y+2y=425.判断正:的画 " √" ,的画 " ×".( 1) 3a2- 2a2= 1;()( 2)3y-y=3;()( 3) 5a+2b=7ab;()( 4) 7ab-7ba=0;()( 5)4x2y-2xy2= 2x2y;()( 6)3x2+2x3=5x5.()6. 思虑:如,大的半径是 R,小的面是大面的4,暗影部分的面9.R(五)小,部署作. (指准- 5ab2+3ab2:本,我学了什么是同及怎么归并同个式子)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叫做同. 归并同的方法是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 归并同的个方法是依据什么获得的?生:⋯⋯(依据分派律)(作: P661.2. )四、板2.2 整式的加减(归并同)5x+2x=7x例 1-5ab2+ 3ab2=( -5+3)ab 2=- 2ab2怎的两能够归并成一?⋯⋯叫做同 .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 2.2 整式的加减(第 2 )一、教课目1.会集并多式中的同 .2.会先归并同,再求多式的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归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难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写在一同 .三、教课过程(一)基本训练,稳固旧知1.判断以下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1)0.2x 2y 与 0.2xy 2;(3)mn与- nm;( 2)4abc 与 4ac;( 4)- 125 与 20.2.归并以下各式的同类项:(1) 4x2- 8x2=(2)- 3x2 y+ 2x2y=(3) 3xy2-2xy2=(4) 2x2+ x2-3x2=3.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画“×” .( 1)a+b=b+a;()(2)a- b= b- a;()(3)a- b=- b+a;()(4)x2+2-x=x2+x-2;()(5)x2+ 2- x= x2-x+2;()(6)x2+2-x=x+2-x2;()(7)x2+2-x=- x+2+x2.()(重申:互换多项式的项,要连同符号一同互换)(二)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同类项及怎么归并同类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怎样归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 请看例 1.(三)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 1 归并多项式 4x2+2x+7+ 3x-8x2-2 的同类项 .解: 4x2+2x+7+3x- 8x2-2第一步:划线,找出同类项;=4x2-8x2+2x+ 3x+7-2第二步:把找出的同类项写在一同;=- 4x2+5x+5第三步:归并同类项 .(第二步不宜加括号,第三步可直接算出结果,这样可能会简单些)(四)尝试练习,回授调理4.归并以下各式的同类项:(1) a2-3a+ 8- 3a2+ 5a-7==(2)- 3x2 y- 2xy2+3xy2+2x2y==(3) 4a2+ 3b2+ 2ab-4a2-4b2==(五)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 2求多式 3a+abc-1c2-3a+1c2的,此中,a=-1, b= 2,c =- 3. 336(先归并多式的同,再代入数,最后获得果,解格式要与教材相同)(六)探,回授5.求多式 2x2- 5x+x2+ 4x-3x2-2 的,此中 x=1 .2(五)小,部署作:本我学了归并多式的同,归并多式的同有三步,是哪三步?生:⋯⋯(作: P71 1.P 76复 2. )四、板例1例2: 2.2 整式的加减(第 3 )一、教课目1.去括号法的形成程,知道去括号法 .2.会去括号 .二、教课要点和点1.要点:去括号 .2.点:去括号法的形成程 . 三、教课程(一)基本,稳固旧知1.归并以下多式的同:(1) 8a+2b-5a- b=(2) 8x-3y+z-4x- 3y+2z=2.求多式 3x2- 8x+2x3-13x2+ 2x-2x3+3 的,此中 x=- 4.3. 填空:分派律是a(b +c) =,利用分派律可得:6(x - 3) =,- 6(x - 3) =.(二)情境,入新:(板: 8a+ 2b-(5a -b) )个式子归并同的果是什么?生: 3a+b.:个果是的!什么呢?因个式子中含有括号,(用彩笔括号)要归并含有括号的式子的同,先要去括号 . 怎样去括号呢?就是我要学的内容 . (板: 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三)指,授新:怎样去括号呢?先看两个去括号的例子.:(板: 6(x -3) =)利用分派律, 6(x -3) 等于什么?生: 6x-18. (板: 6x-18):(板:- 6(x - 3) =)利用分派律,- 6(x -3) 等于什么?生:- 6x+18. (板:- 6x+ 18):从两个例子,我能够看到,(指准-6(x-3)=-6x+18)去括号上就是运用分派律,把括号外的因数分乘括号内的各 .(板:+ (x -3) =-(x-3)=):运用分派律,我又怎么去掉(指式子)两个式子中的括号呢?大家自己笔先一 . (生,巡):(指+ (x -3) )个式子不好用分派律,我能够把+(x -3) 写成 1× (x -3) ,(板:1×(x -3) )就能够用分派律了,运用分派律获得的果是什么?生: x-3. (板:= x-3):(指- (x - 3) )个式子也不好用分派律,我能够把-(x - 3) 写成 ( -1) ×(x - 3) ,(板: ( -1) × (x -3) )就能够用分派律了,运用分派律获得的果是什么?生:- x+ 3. (板:=- x+3):从上边的四个例子明,去括号的程上就是运用分派律的程. 前两个式子(指 6(x -3) ,- 6(x -3) )是直接用分派律去括号,尔后两个式子(指+ (x - 3) ,- (x -3) )用分派律去括号比麻,就有必需找去括号的律 .:去掉中程,(擦掉中程,板成+(x - 3) =x -3,- (x -3) =- x +3)获得+ (x -3) = x-3,- (x -3) =- x+3. 从两个式子,同学去括号有什么律?(生疏,巡指):哪位同学了去括号的律?生:⋯⋯(多几位同学表见解):从两个式子,我能够,(指准+ (x -3) =x-3)假如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都不符号;(板上边句)(指准- (x - 3) =-x+3)假如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都改符号 . (板上边的句)大家把两句一遍 . (生)例 1 去括号:( 1) a+ (b +c-d) ;(2)a+(-b+c-d);( 3) a- (b +c-d) ;(4)a-(-b+c-d).(四)探,回授4. 去括号:( 1) a+ (b -c) ;(2)a-(b-c);( 3) a- ( - b+ c) ;(4)a+(-b+c);( 5) (a +b) -c;(6)-(a+b)-c.(五)指,授新例 2 先去括号,再归并同:( 1) 8a+2b- (5a -b) ;( 2) (5a -3b) -3(a 2- 2b).(生先,再板演解;(2)除教材中的解法,也能够用分派律直接去掉括号)(六)探,回授5.化:(1)12(x -0.5) =(2)- 5(1 -1x) =5(3)- 5a+(3a -2) -(3a -7) =(4)1(9y - 3) +2(y +1) =3(七)归纳小结,部署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去括号. (指准+(x -3) =x-3)假如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指准-(x -3) =-x+3)假如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指准- 6(x - 3) =- 6x+18)假如括号前是其余因数,那么用分派律能够直接去掉括号 .(作业: P71习题 2. )四、板书设计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6(x - 3) = 6x- 18例 1例 2- 6(x -3)=- 6x+ 18+ (x -3)= x-3假如括号前是“+”号⋯⋯-(x -3) =- x+ 3假如括号前是“-”号⋯⋯课题: 2.2 整式的加减(第 4 课时)一、教课目的1.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会先进行整式的加减,再求值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难点:求值 .三、教课过程(一)基本训练,稳固旧知1.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画“×” .( 1) a- (b -c+d) =a-b- c+ d;()( 2) a- (b +c) -d=a-b- c- d;()( 3) (a +b) - ( - c+ d) =a+b-c-d;()( 4)a+( -b+c-d) = a- b+ c- d;()( 5)- (a - b) +(c -d) =- a+ b- c+ d.()2. 去括号:( 1) (a +b) +(c - d) =( 2) (a +b) -(c - d) =( 3)- (a + b) -( -c-d) =( 4) (a -b) -( -c+d) =( 5)- (a - b) +( -c-d) =(6) a- ( - b+ c) -d=(二)情境,入新:前方我学了归并同、去括号,本我学整式的加减. (板: 2.2 整式的加减)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上就是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去括号,第二件事是归并同 . 看例 1.(三)指,授新例1 算:( 1) (2x -3y) +(5x +4y) ;(2)(8a-7b)-(4a-5b).(按去括号、归并同两步先生)例 2 算:(2a - 3b) +[4a -(3a -b)].(先去小括号)(四)探,回授3.算:(1) ( - x+ 2x2+ 5) +(4x 2- 3- 6x) ;(2) (3a 2-ab+7) - ( - 4a2+2ab+ 7) ;(3) (2a -3b) -[4a + (3a - b)].4. 填空:整式 x+y 与整式 x-y 的和,差.(五)指,授新例 3 求1x- 2(x -1y2) +( -3x+1y2) ,此中 x=- 2,y=2. 23233(按教材格式板演)(六)探,回授5.先化,再求:5(3a 2b-ab2) - (ab 2+3a2b) ,此中 a=1,b=1.23(七)小,部署作:本我学了整式的加减,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有两步,是哪两步?生:⋯⋯(作: P3.4. )71四、板2.2整式的加减例 1例 2例 3: 2.2 整式的加减(第 5 )一、教课目1.会列式算整式加减的文字 .2.会列的整式加减式子表示中的数目关系,展符号感.二、教课要点和点1.要点:列的整式加减式子表示数目关系 .2.点:列的整式加减式子表示数目关系 . 三、教课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师:前方我们学习了怎样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本节课我们学习几个与整式加减有关的例题,算作是对整式加减的一种应用 .(板书课题: 2.2 整式的加减(应用))请看例 1.(二)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 1 列式表示比 x 的 7 倍大 3 的数与比 x 的-2 倍小 5 的数,计算这两个数的差 . 解:比 x 的 7 倍大 3 的数为 7x+3,比 x 的- 2 倍小 5 的数为- 2x-5,这两个数的差为 (7x + 3) -( -2x-5) = 7x+3+2x+5= 9x+8(每一步都让学生试试)(三)尝试练习,回授调理1.求整式 8xy- x2+y2与 x2-y2+8xy 的差 .2.列式表示比 a 的 5 倍大 4 的数与比 a 的 2 倍小 3 的数,计算这两个数的和 .(四)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2一种笔录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卓玛买这种笔录本3个,买圆珠笔 2 支;扎西买这种笔录本 4 个,买圆珠笔 3 支 . 买这些笔录本和圆珠笔,卓玛和扎西一共花销多少钱?(教课建议:按教材P69解法一解比较自然,要让学生充足熟习题意,充足试试的基础上再解说,熟习题意的时间要下足,这是需要耐心的,能够经过读题、说题、画题、列表、实物展现等方式让学生熟习题意)(五)尝试练习,回授调理3. 某村土豆栽种面积是 a 亩,白菜栽种面积比土豆栽种面积少8 亩,青稞栽种面积是白菜栽种面积的10 倍,问该村土豆、白菜、青稞一共栽种多少亩.(六)试试指导,解说新课例 3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流,速度为每小时 (50 + a) 千米,乙船逆水,速度为每小时 (50 - a) 千米 .(1) 2 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2) 2 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解题格式与板材P67例题相同)(七)尝试练习,回授调理4.填空:已知某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每小时 (a + y) 千米,逆水航行速度为每小时(a - y) 千米,(1)轮船顺流航行 3 小时,航行了千米;(2)轮船逆水航行 1.5 小时,航行了千米;(3)轮船顺流航行 3 小时,逆水航行 1.5 小时,一共航行了千米.(八)归纳小结,部署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例题,例 2 例 3 都是和实质问题相关的 . 做这种应用题,要点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题,好好画题——把题目的意思画出来,搞清题目的意思 . 做应用题还需来有信心和毅力,不要被题目吓倒!假如你真的动了脑筋,自己做出了一道题,那么再做第二道题、第三道题就有希望了 .(作业: P68练习 2.P 71习题 7. )四、板书设计2.2 整式的加减(应用)例1例2例3: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第1、 2 )一、教课目1.知道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构 .2.通基本,稳固第二章所学的基本内容 .3.通典型例和合运用,加深理解第二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展能力 . 二、教课要点和点1.要点:知构和基本 .2.点:典型例和合运用 . 三、教课程(一),完美知单项式归并同类项用字母列含字母整式a(b + c) = ab+ ac整式的加减表示数的式子多项式去括号(上边的知构,要合下边的解逐渐板出来):我已学完了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今日我就来复第二章. (板: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第二章的内容不像第一章那么多,哪位同学能用几个字来归纳第二章的内容?生:⋯⋯(多几位学生):!整式的加减 . 因要学整式的加减,我学了归并同和去括号;因要学整式的加减,我学了什么是整式,以及式和多式 . 整式的加减是本章学的点,其余内容都是了学整式的加减做准的 . 那么,本章的内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整式的加减”的呢?(出示下边的目)一本笔本售价 2 元, n 本需元.:本章的内容是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 (板: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是什么意思?大家看个例子,(指板的目)一本笔本售价 2 元, n 本需多少元?里 n 本中的 n 就是用字母表示数, n 详细表示是什么数?可能是 0,可能是 1,2 , 3,4 等等 .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意思 .:有了表示数的字母,我就能够列出含字母的式子. (板:列含字母的式子)比如,在才的个例子中,(指板的目)一本笔本售价 2 元, n 本需2n 元. (板: 2n)里 2n 就是列出的含字母的式子.:在中,可能列出含各样各字母的式子,此中比的一种叫式 . (板:式)数字与字母的,的式子叫做式. (指板)2n 是一个式 . 学式需掌握式的系数、次数的观点.:在学式的基上,我又学了多式的观点. (板:多式)什么是多式呢?几个式的和叫做多式. 学多式需掌握多式的、常数、次数的观点 .:式是整式,多式也是整式,式和多式称整式. (板:整式):接着,我又学了归并同(板:归并同)和去括号.(板:去括号)归并同、去括号从表面上看,它干的是两件不相同的事,但出人不测的是,它都是依照分派律a(b +c) = ab+ac. (板: a(b + c) =ab+ac)分派律这个式子,从左到右看是去括号,(加箭头)从右到左看是归并同类项 .(加箭头)师:学习了归并同类项和去括号,实质上也就学了整式的加减. (板书:整式的加减)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做整式的加减只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去括号,第二步是归并同类项 .师:(指板书出的知识构造图)这就是本章知识的线索,从字母表示数出发,终点是整式的加减 .(二)基本训练,掌握双基1.填空:(以下空你最好直接填,实在想不起来,你能够在教材中找,这些内容是需要你仔细理解的;先用铅笔填,校正时用其余笔填)(1)数字与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一个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此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3)与统称整式.(4)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归并同类项的方法是:系数,字母部分.(5)去括号的方法是:假如括号前方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符号;假如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符号 .(6)几个整式相加减,假如有括号就先去括号,而后再2. 填空:( 1)单项式- 15ab 的系数是,次数是;22( 2)单项式 4a b 的系数是,次数是;.( 3)单项式3x2y的系数是,次数是. 53. 填空:2(2)多项式 a3-2a2b2+b3的项是,次数是4. 填空:( 1)全班学生总数是x,此中男生占总数的52%,则女生人数是;( 2)底边长为 6,高为 h 的三角形面积是;( 3)一台 a 元的电视机,降价30%后售价是元;( 4)一台 a 元的电视机,打七折销售,售价是元;( 5)温度由 t 度降落 8 度后是度;( 6)今年扎西 m岁,昨年扎西岁,5年后扎西岁;;.(7)某商铺上月收入为 a 元,本月的收入比上月的 2 倍还多 10 元,本月的收入是元;(8)西藏某景点的门票价钱是:成人10 元,学生 5 元 . 一个旅行团有成人学生 y 人,那么该旅行团对付元门票费;x 人,5.归并同类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bda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3.png)
一、教学内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教学章节:本章主要围绕整式的加减进行讲解,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
2.教学内容:
(1)单项式的加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
(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简化表达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式的加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法则。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够准确识别同类项并进行合并。
(3)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简化整式表达式。
(4)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重点一:讲解如何将两个单项式(如3x和4x)相加,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快速准确地合并同类项和简化表达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式加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整式加减的基本原理。
《整式的加减》教案(五篇范文)
![《整式的加减》教案(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0ffc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2.png)
《整式的加减》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整式的加减》教案整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法则如何叙述? 学生口答,订正无误后,指出,在学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二、新知识的学习先看以下各题例1 求和与求差:(1)求100t,-252t的和;22(2)求3x-6x+5与4x+7x-6的和;2222(3)求2x+xy+3y与-x-xy+2y的差分析第(1)小题:请同学们想想,什么叫求几个数的和?至学生答出“把这几个数相加”之后,接着追问,那么什么叫求几个单项式的和?以使学生明确所谓求几单项式的和就是先用加号将这几个单项式连接,而后再合并同类项2222解:(1)5xy+(-2xy)+2xy+(-4xy)2222 =5xy-2xy+2xy-4xy 22 =-xy+2xy;分析第(2)(3)小题:同学们想想看,求多项式的和或差,一定要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在列式时应首先用括号把多项式括起来,而后,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22解:(2)(3x-6x+5)+(4x+7x-6)22 =3x-6x+5+4x+7x-6 2 =7x+x-1;2222解:(3)(2x+xy+3y)-(-x-xy+2y)2222 =2x+xy+3y+x+xy-2y =3x+2x+y.同学们想想,通过此题大家发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运算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整式的加减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结论.再看几个题11例2 化简3a-(2a-4b-6c)+3(-2c+2b)11解:原式=3a-2a+4b+6c-6c+6b 1 =-6a+10b.1131222例3 化简、求值2x-2(x-3y)+(-2x+3y),其中x=-2,y=-3.分析:整式的化简、求值,就是先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再将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出结果11312 2解2x-2(x-3y)+(-2x+3y)123122 =2x-2x+3y-2x+3y=-3x+y 22当x=-2,y=3时,22原式=-3×(-2)+(3)44 =6+9=69.三、课堂练习1求出下列单项式的和:1322222(1)-3x,-2x,-5x,5x;(2)-2n,5n,-5n2说出下列第一式减去第二式的差:2222(1)3ab,-2ab;(2)-4x,3x;(3)-5ax,-4xa3计算:2222(1)(-x+2x+5)+(-3+4x-6x);(6)(3a-ab+7)-(-4a+6ab+7).4.化简,求值:13⎛3223⎫121x--x-x⎪-x+(4x+6)-5x3⎭2⎝2(1)3,其中x=-12;12(2)2x-2⎛212⎫3⎛2212⎫4 x-y⎪--x+y⎪3⎭2⎝33⎭,其中x=-2,y=-3⎝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同学们回乙一下,整式的加减运算,其步骤是什么?待学生回答无误后,教师板书.整式的加减法:1有括号,先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五、作业 1计算:23⎛3⎫ab+a2b+ab+-a2b⎪-1.3334⎝4⎭(1)(1)4x-(-6x)(-9x);(2)-32.计算:11222222(1)(8xy-x+y)+(-y+x-8xy);(2)(2x-2+3x)-4(x-x+2);(3)3x-[7x-(4x-3)-2x].3化简、求值:233(1)(-x+5+4x)+(-x+5x-4),其中x=-2;23332233(2)2(ab+2b-ab)+3a-(2ba-3ab+3a)-4b,其中a=-3,b=2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整式的加减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全章的重点,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本教学设计中,除了安排一定量的例题外,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落实计算的要求2因为整式的加减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一个深化,所以,本节没有教学难点 22第二篇:整式加减教案§ 4.4整式的加减万国栋※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dee83b9d528ea81c779d8.png)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54“思考”问题1:以上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都是表示数与字母的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整式——单项式。
问题2:什么叫做单项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问题3:以上单项式有什么结构特点?学生回答,然后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问题4:以这四个单项式为a2b,a3c5,2.5x,-n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各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讲解例1课本P56 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一起回答)四、总结本节主要学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符号化思想。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πr中2π是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课本P59 习题2.1第1题2.1整式(二)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多项式(3)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策略分析(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本章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数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
(二) 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
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律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5)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通过由数的加减过渡到整式的加减的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 单元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
(2)难点:准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准确地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
(四) 单元教学思路及策略:(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抓住重难点、加强练习。
(五) 学生学习易错点分析:(1)忽视单项式的定义,误认为式子a1是单项式。
(2)忽视单项式系数的定义,误认为54ab的系数是4。
(3)忽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误认为3a 的次数是0。
(4)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54yx +是单项式。
(5)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x yx 422-的次数是7。
(6)忽视多项式的项的定义,误认为多项式8215233--+xy x y yx 的项分别为8,,21,5233xy x y y x 。
(7)把多项式的各项重新排列时,忽视要带它前面的符号。
(8)忽视同类项的定义,误认为2x3y4与-y4x3不是同类项。
(9)合并同类项时,误把字母的指数也相加。
(10)去括号时符号的处理。
(11)两整式相减时,忽略加括号。
二、课时教学策略分析(一)课时安排:第1课时单项式第2课时多项式第3课时同类项第4课时合并同类项第5课时化简求值第6课时去括号第7课时整式的加减(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单项式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能识别单项式,能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4.能用单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数学思考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符号感.情感态度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重点对单项式和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概念的理解.难点准确识别单项式并指出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对如何突破重难点的建议:设计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先尝试解决,教师后根据学生尝试的结果进行校正,重点关注:(1)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对不同单项式特点的认识。
(2)对单项式的正确书写。
(3)对一些“易错点”的辨析。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提问: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在学习卷上解决解答:100⨯2=200千米100⨯3=300千米100⨯t=100t千米我们用含字母t的式子100t表示路程。
用字母表示数后,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更适合一般规律的表达。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现实问题情境出发,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以青藏铁路为引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渗透。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2]1.思考:(学习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1)在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相互交流得到的结果,尤其是要总结归纳出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通过观察、归纳,获得数学经验,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1)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时,它t 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4)数n 的相反数是 。
2.小组讨论上述式子在运算方面有什么特点?3.概括单项式的特点(课本55页) 4.完成练习1(学习卷)下列式子:①-1;②a 32- ;③y x 261;④2y x +;⑤2ab ;⑥b a +3 ⑦0 ;⑧m ;⑨a 1 ; ⑩π1其中是单项式的是 (只填序号) 得的结果。
(3)教师参与完善,得出所列式子如下:6a 2,a 3;2.5x ;vt ;-n ,注意单项式的正确书写: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积可以省略×号或写成∙;表示数字与字母的积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相同字母相乘写成乘方形式。
(4)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给出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并指出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5)结合练习1总结学生易错点:①误认为式子a 1是单项式而π1不是单项式。
②误认为2ab 不是单项式。
创造性。
体会在现实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通过让学生尝试完成练习1,暴露学生的“易错点”,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突破正确识别单项式的难点。
[活动3]1.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课本P 55)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对不同单项式的特点的认识,对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概念的掌握程度;(2)学通过练习2暴露学生在理解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中的错误,明确单2.完成练习2(学习卷)(1)在表格里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2a ,ah 21,x -,22224c b a , 45ab -,53,π8r(2)请你写出一个五次单项式,并指出它的系数。
(3)若12221--n b a 是五次单项式,则n 的值是问题与情景生的易错点:①误认为2a 的系数是a ②误认为22224c b a 的系数为4,次数为8③误认为45ab-的系数是5;④误认为53的系数是5,次数是3;⑤误认为π8r 的系数是8师生行为项式在书写中的要求,突破正确认识单项式系数与次数的难点。
设计意图[活动4]练习3: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1)一台电视机原价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 元;(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 ,这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关注学生对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含义的理解。
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解释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问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单单项式的实际背景,理解相同式子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活动5] 1.小结:(1)由数字与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单项式在书写中要注意:①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省略不写。
②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前面。
③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2ab,-abc;④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小结主要知识点。
通过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习惯。
假分数.如y x 2411写成y x 245. 2.作业:完成学习卷(巩固练习)附:巩固练习(一)基础训练: ①填空(1)单项式232ba -的系数是 ,次数是(2)732y x -的系数是 ,次数是(3)22k π-的系数是 ,次数是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单项式m 既没有系数,也没有次数.( )(2)单项式5×105t 的系数是5. ( ) (3)-2 001也是单项式. ( )(4)x 32-是系数为32-的单项式. ( )③列式表示,并指出所列的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a ,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某商品原价是x 元,提价10%后的价格是_______ ;(4)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 元钱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共捐款 元。
(5)如果n 表示一个自然数,那么它的下一个自然数是_______ ;(6)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 cm ,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 cm 后所得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 ;(7)如果一个数的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那么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_______ ; 上面所列的式子中 是单项式(写编号)(二)拓展训练 (1) 已知yx m m 13)2(+-是关于x ,y 的六次单项式,则 m 的值为(2)已知b a m 321-是关于a 、b 的单项式,且m =2,则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是第2课时 多项式教学任务分析教 学 目 标1.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3. 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4.能用多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重点 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及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难点 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并和单项式区分开来。
对如何突破重难点的建议:本节课主要是以单项式为知识基础,并且是在与单项的比较中进行教学的,在多项式的学习中应注重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通过比较单项式及设计学生易错的习题辨析概念、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1]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后,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6页的思考题。
在比较中产生新的知识,也是我们学习新知识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2.(引例)列代数式:(课本第56页思考)3.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4.归纳得出多项式概念: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式子叫做多项式。
小组先讨论,然后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