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_孙静

合集下载

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

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

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白新良(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要:乾隆时期,与清朝统治由盛而衰相一致,八旗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转入衰落的过程。

因清朝政府推行清语骑射的极端的教育政策,延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步伐,限制了八旗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乾隆时期八旗教育的转变对于清朝中期以后政局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八旗教育;清语骑射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1)04-0057-05清兵入关以后,为了建立和巩固统治,清朝政府即着手建立并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历经顺康雍三朝,其间虽然曾有波折,但是总的看来是在不断发展。

其中顺治时期,为了解决当时最感急迫的满汉翻译问题,清朝政府一方面使用明朝传统教育机构国子监和传统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八旗人才,另一方面,则着手建立八旗专门教育机构——八旗官学和八旗宗学,从而为后来的八旗教育奠定了基础。

康熙时期,在重视传统教育机构的同时,清朝政府八旗教育的重点转向增设八旗专门教育机构。

于八旗官学之外,先后建立景山官学、八旗义学、盛京官学、黑龙江两翼官学等,从而使得八旗教育长期稳步发展并且形成了自己满汉并重、重视骑射、重视实用的民族特色。

与之同时,由于满汉翻译问题的解决,选拔部院八旗中下级官员成为八旗教育的主要目的,从而不但促进了部院八旗官员的更新换代,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层次。

雍正时期,继顺康两朝之后,清朝政府进一步以普及八旗教育为目标,在扩建八旗官学、恢复宗学的同时,先后增设八旗教场学校、八旗蒙古官学、绥远城学、礼部义学、咸安宫官学、觉罗学、八旗甲喇学、汉军清文义学、奉天汉军清文义学、圆明园学等八旗专门学校一百余所,从而使得八旗教育空前普及。

与之同时,八旗教育特点愈益鲜明,从八旗专门学校出身的官员成为部院八旗官员的主体部分。

这些表明,经过入关后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八旗已由入关之前一个颇为单纯的政治军事集团改造成为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政治实体。

清朝八旗制度的起源及变迁

清朝八旗制度的起源及变迁

清朝八旗制度的起源及变迁清朝八旗制度是历史上一项独特的军事组织制度。

八旗是清朝的核心军队,也是清朝政权维护政治和军事稳定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八旗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八旗制度最初是由努尔哈赤创立的女真部落所采用的军事组织制度。

女真部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部落之一。

努尔哈赤在1583年建立了小蓝旗,开始了他的统治。

小蓝旗由三百人组成,成员主要是努尔哈赤的亲信和手下。

随着努尔哈赤的统治不断扩大,他逐渐组建了更多的旗帜并将它们合并成三类,即黄、白、红旗。

这些旗帜中最具影响力和战斗力的是白旗,由努尔哈赤的亲属和心腹组成,是一个域内最强大的军队。

在后来的扩张过程中,努尔哈赤又加入了蓝、红、黑、粉八旗。

八旗制度是建立在满洲族部落组织基础之上。

清朝建立后,满洲族成为了领袖阶层和中枢力量。

清朝利用八旗成为统治新疆、东北及西藏等地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维护清朝政治和军事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八旗制度的发展八旗制度逐渐演变成为清朝的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八旗的数量不断增加。

嘉庆时期,八旗的数量达到了六十四面,按照旗的大小和战斗力可以分为三级。

旗面的数量变化使得八旗人口也随之扩大。

在乾隆年间,八旗人口增长到500,000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7。

八旗的任务逐渐扩展。

八旗不仅是军队,还包括了政治和社会任务。

在清朝内部,八旗属于名义上的贵族集团,并具有政治和经济管理的权力,管理着固定领地和资源。

八旗的管理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逐渐建立起了稳定的管理体系,包括军队、政治和社会结构。

清朝政府设立了八旗经验院、厂、营等机构,以保证八旗的战斗力和生产力。

政府也将八旗人员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亲王、贝勒和权贵家族,他们都享受特权,并且根据军功和地位赋予不同的职务和功绩。

三、八旗制度的变迁八旗制度在清朝后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腐败的情况下,它逐渐失去了效力和影响力。

五分钟看懂八旗制度

五分钟看懂八旗制度

五分钟看懂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军事组织体系,用于管理军队和家务家务。

八旗制度由满洲、蒙古、新疆等民族组成,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和统治。

下面是五分钟看懂八旗制度的内容:1. 八旗制度是什么?八旗制度是由满洲、蒙古、新疆等民族组成的一种军事组织体系。

每个旗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由专门的满洲姓氏贵族担任旗主,管理旗人的生活、训练和军队事务。

旗人居住在专门的旗地,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旗制度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成为了宫廷侍卫和军队的主要力量。

2. 八旗制度的历史演变八旗制度最初在明朝时期已经出现,当时的八旗分为满洲、蒙古和新疆三个部分,用于管理边疆和宫廷事务。

清朝时期,八旗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康熙年间,八旗制度已经发展成为由28个旗人组成的庞大体系。

3. 八旗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八旗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混合物。

这种民族结合有助于加强国家的多元性和稳定性。

此外,八旗制度还有以下优势: - 组织和纪律性:八旗制度的训练和管理体系非常严格,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执行军事行动。

- 专业化:每个旗人的专业领域都很明确,可以帮助国家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

- 稳定性:清朝时期,八旗制度是国家的重要支撑力量,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4. 八旗制度的局限性八旗制度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人口数量有限、地域分配不均等。

此外,旗人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因地区、族群和旗主的不同而有差别,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八旗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以上就是五分钟看懂八旗制度的内容,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制度,不仅有效地管理了军队和家务家务,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八旗汉军勋旧佐领家族概述

八旗汉军勋旧佐领家族概述

八旗汉军勋旧佐领家族概述八旗汉军世家在有清一代有很多家族,但是这些家族的地位却是不同的,其中尤以勋旧佐领家族门第最高。

清代对汉人归附,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入关之前归附的,很多被定为“旧汉人”,这些人中主要又数尚(尚可喜)、耿(耿精忠)、石(石廷柱,本苏完瓜尔佳氏)、李(李永芳)、佟(佟养正,本佟佳氏)、祖(祖大寿)、蔡(蔡毓荣)、王(王世选)等“八大家”为最。

再到入关后,这些汉人,基本上形成了以“五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义王孙可望)、“三公”(海澄公黄梧、续顺公沈志祥、承恩公白文选)、“五侯”(靖海侯施琅、同安侯郑芝龙/海澄公郑克爽、顺勤侯马得功、靖逆侯张勇、顺义侯田雄)的局面,这些人世爵等级高,会被提出当典型。

但是再考虑作为维系门第的纽带“婚姻关系”,那么其实又回到以入关前的“旧汉人”尤其是辽东各家族的互相通婚为主,间接的维系了较长的门第繁荣。

所以放宽到这两层的关系,同时结合一些变化,比如三藩之乱等事情,到康、雍年间,扩大范围对各汉军勋旧家族分类,那么应该是这样:第一等:佟、石、李第二等:尚、耿、祖第三等:蔡、王、沈、田、马其中第一等,佟、石、李三家,都是被定为勋旧佐领家族的。

也是雍正朝八旗改革,搞佐领“三分法”之后第一批被定为勋旧佐领家族的,可见其地位之牢固。

雍正朝,佟氏(镶黄一、正蓝二至二、正蓝四)、石氏(正白一、一)、李氏(正蓝一至一)总共有十五个佐领被定为勋旧佐领。

第二等的尚、耿、祖三家情况又类似,属于于旧有私兵家族的“ 勋旧” 佐领。

比如耿氏,康熙二十二年耿精忠被杀之后,其属下两个佐领拨给了镶红旗,但几个弟弟保全下来,于康熙二十年又在正黄旗汉军设了五个勋旧佐领世袭,但到了乾隆年间又剥夺了三个勋旧佐领,剩两个。

再比如尚氏,也是类似情况,康熙二十二年平定三藩后,于镶黄旗汉军也赏了五个勋旧佐领,额驸尚之隆占仨,尚之孝家一,其余各方互管一。

雍正之前,佐领其实就是二分法,世袭和非世袭两种。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原因论析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原因论析
防 将 领 的 收 入 也 开 始 恶 化 ,甚 至 不 及 绿 营 军 官 , “ 旗 员 每 欲
挫 . 于乾 隆 七 年 ( 1 7 4 2 ) 开始 , 陆续 将 汉 军 出 旗 , 即 在 保 证 清 朝 核 心武 装 力 量 — — 满 洲 与 蒙 古 八 旗 编制 与 待 遇 稳 定 的 前
三、 四十 矣 ” [ 4 ] ( ・ t 。以 上 仅 是 民 间 关 于 米 价 上 涨 的 记
八 旗 恩养 的 弊 端 逐 渐 显 现 . 人 口增 长 、 物价 高涨 、 奢 靡 浪 费
等 因 素 日益 威 胁 着 旗 人 的 生 计 。 乾 隆 帝 即 位 后 。 鉴于康熙 、 雍 正 两 帝 以 及 自身 即 位 之 初 在 处 理 八 旗 生 计 问 题 上 屡 屡 受
[ 摘
媛2
1 3 0 0 2 4)
齐齐哈尔
1 6 1 0 0 6 ; 2 . 东北师范大学 , 长春
要] 八 旗 汉 军 作 为 清廷 的 重 要 军 事 力 量 , 无 论 是 在 入 关 占领 全 国 的 战 争 中 , 还 是 在 驻
防各地的军事行动 中. 都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然 而 , 随 着 时 间的 推 移 和 形 势 的 变化 , 原 本 颇 受 重 视
清代 驻 防八 旗 饷 米 的发 放 原 可 分 为 “ 本色 ” 和“ 折色” 两 种形 式 , 其 中直 接 将 米 发 给 兵 丁 的称 为 “ 本色” ; 把 米 折 价 发
给银 两 的 称 为 “ 折色” 。 折 银 的 多少 , 依 时间、 当地 情 况 、 米 价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区 别 。正 是 由 于 “ 折色” 的发 放 , 使 驻 防 八 旗 兵 丁 的 收 入 与 当 地 生 产 的好 坏 、 米 价 的贵 贱 发生 了 密 切 关 系 。 丰年米贱 . 所 发 银 两 自然 足 够 维 持 生 计 , 若荒 年米贵 时 , 所 发银两又未能及时调整 , 必 然 会 影 响 到 八 旗 兵 丁 的 生 计 。这

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

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

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导读:八旗是清代的户口编制,最初都是满人。

皇太极时,由于有大量的汉人和蒙古人归顺,又被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由宗室担任旗主,下设各级管理者,下层旗民称之为“旗奴”。

旗奴虽然名字难听,却是享有特权的。

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皇室和勋戚庄田的名义,把京城方圆五百里内、约十六万余顷的田地全部圈分给了八旗将士。

而在清初,旗人在社会上享有显赫的地位,不少汉人也主动加入到汉军旗中,成为旗奴,由此获得经商上的便利。

旗奴是世代沿袭的,若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其子孙依然位列隶属的旗谱之中;若是因私犯罪,则连同子孙一起被从旗中除籍。

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上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毕恭毕敬,不得有丝毫的悖逆。

到了清代后期,有些旗主的家道破落,生活潦倒,只能做些粗贱的重体力活餬口,诸如驾车、殡葬时抬棺、挑夫,等等。

如果旗主在路上看到有发迹显达了的昔日旗奴,骑着高头大马,坐着装饰华丽的车,衣衫华美,不免要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把旗奴叫下来,让他代自己做苦工。

旗奴不敢违抗,只得再三请安,说尽好话,又给些银子,以免代劳之苦。

所以,旗奴中的富贵者,是很害怕见到身份较己为卑的旗主的。

张祖翼的《清代野记》载,道光年间,有旗人任两淮转运使,其妻与扬州知府的妻子时常往来,关系非常好。

某天,知府的妻子想在家里宴请转运使的妻子,由于不懂得满人的礼仪,就想要找一个满人妇女作陪,免得届时出丑。

于是,她查遍扬州城内的官员女眷,只有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满人,而且是名门世家之女,遂上门求见,把请客作陪的事情一说,守备的妻子满口应承。

到了宴会的日子,守备的妻子早早就来了。

不久,转运使的妻子亦如约而至,可是,邀来作陪的守备的妻子却大剌剌地面南而坐,也不站起来见礼。

主人正感到讶异,却见转运使的妻子双膝跪下,向守备的妻子请安。

守备的妻子说:“今天这里的主人赏饭,你也不必太过拘礼,可坐下。

”转运使的妻子又是双膝跪下道谢,然后才坐了下来。

《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范文

《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范文

《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篇一一、引言呼伦贝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这里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不同民族的管理。

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朝统治者在此地设立了八旗制度,以此来巩固其统治并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地区八旗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究其在该地区的产生背景、发展和影响。

二、呼伦贝尔八旗制度的产生背景呼伦贝尔地区的八旗制度源于满族的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

在清朝建立之前,满族人以旗为组织单位,进行军事、生产和行政活动。

随着清朝的建立和扩张,这种组织形式被引入到呼伦贝尔地区。

在雍正乾隆时期,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清朝政府在呼伦贝尔设立了八旗制度。

三、呼伦贝尔八旗制度的发展在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八旗制度逐渐发展成熟。

这八旗包括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每个旗下都有一定的兵力,负责当地的军事防务。

此外,八旗还参与了地方行政管理和农业生产,成为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八旗制度逐渐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同时,八旗制度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使得呼伦贝尔地区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

四、呼伦贝尔八旗制度的影响呼伦贝尔地区的八旗制度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八旗制度的设立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维护了地方的社会稳定。

其次,八旗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当地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八旗制度还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呼伦贝尔地区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五、结论综上所述,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八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

这一制度的设立和发展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清朝的八旗制度解析

清朝的八旗制度解析

清朝的八旗制度解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历史悠久。

在清朝的统治期间,其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便是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军事组织和社会制度,其悠久的历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从八旗制度的背景、八旗制度的组成、八旗制度的演变以及八旗制度的评价四个方面来对八旗制度进行解析。

一、八旗制度的背景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于清朝的建立与维护离不开大规模的战争与征服,因此在其建制早期,亲信与奴隶这两种制度便成为了清朝的两大特色。

亲信制度是指皇帝与其家族的成员对于武臣的赏识和最高的掌控力度,亿城娱乐奴隶制度则是指从明朝繁荣时期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许多中国人被奴役到满族贵族家庭中,从事繁重劳动。

而在亲信制度和奴隶制度之上,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控制军队,八旗制度在清朝建立起来,成为了日后几百年中国军事与政治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八旗制度的组成八旗制度是指清朝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八色旗为象征的兵役制度和社会制度。

八旗共分为三大类:1.正、镶、边:为满洲满族部队,也是八旗中最为核心和最为优越的部队,其旗下的士兵有年金、官衔和土地等福利。

2.正蓝、镶黄、边白:为蒙古蒙古族部队,其优越度不如满洲满族部队。

3.正红、镶白、边绿:为汉族汉军部队,作为从明朝开始顺服的旗人,其地位较为低下,不具有前两类旗人的优越地位。

每一类旗下的兵役制度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旗人分为汉军、蒙军和满洲三种族群,根据所属部队不同而进行划分。

由于其具有军事性质,所以八旗制度从组成上已经体现出其军事存在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三、八旗制度的演变在清代的漫长历史中,八旗制度也变更了多次,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康熙时期。

康熙帝在位时期对八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除了增加了骑兵、炮兵等新兵种以外,还对各部队的编制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战争的需要。

同时,康熙还将八旗制度扩展到了全国,将千兵千户制度与八旗制度相互融合,使得统治全国变得更加方便。

清朝八旗制度研究

清朝八旗制度研究

清朝八旗制度研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至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

清朝建立初期,其执政家族,也就是满族,为了保持其统治,推行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指将全国人口分成了八个不同的旗,每个旗中都有满族和汉族,旗内的人不分官府民间,共同生活、共同出兵,并以骑马射箭为基础的军事制度。

一、八旗制度的特点1. 放宽户籍管制,使其成为一个社会隶属体系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建立在已经存在的士族制度基础上的,士族制度并不产生财富,而八旗制度则允许非满族(汉族尤其)成为旗人,旗人可以参与到八旗军队和官员职务以及赋税中。

这种放宽差别条件,加之一系列特殊待遇,使得整个旗人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凝聚力十分强大的体系。

旗人们在面对外来压力时往往有着相当高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2. 建立专制的军队文化和制度每个旗成员被视为军人,接受严格的训练,消除个人的阶级和贵族的差别。

八旗军马术、射箭、枪械表现得非常出色,八旗制度与这些锻炼息息相关。

每个旗都拥有自己的福利制度,这些福利都限定了统一的服装、军事各项标准制度、家庙、官职等等建议都是为了保证军队的统一性、忠诚度。

军队文化的影响也对其它范畴有转移性,这种强烈的军事文化使得清朝能在当时亚洲形势下保持强大的农业和地位。

3. 建立朝廷特许的非常财富因八旗军队的特殊地位,清朝使得每个旗都有着一定的生产和商贸特许权,这些特许权虽然中间有着严格的套路,但是较之清朝后期开放,“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资本流动,当时的确为旗人社会保证了收入、权利等等。

4. 建立与非满族同居特许对相片中的“清朝的头号特卖”,这四个字是我在当时清朝流行的一种评价方式,指的是偏安而论的旗人。

这种评价方式的出现是因为先祖们担起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甚至在内战中承担过关键任务。

由此,清朝满族与华夏南北之间的恐惧与战争联系起来,为八旗制度铺平了道路;同时,由于严格的居住规则、示威标志和统一表达规范,非满族居住的社会能够被清朝所同意并在官方内可容纳。

【历史典故】清代八旗制度的演变:蜕变最迅速的满清军事基干

【历史典故】清代八旗制度的演变:蜕变最迅速的满清军事基干

【历史典故】清代八旗制度的演变:蜕变最迅速的满清军事基干八旗制度是由女真(满)民族所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八旗的官制形式非常独特,其内部的大小官员既是军事统帅,又是行政长官,还负责掌管所有旗人的户籍乃至经济生活。

八旗制度可以溯源到满族的氏族制阶段。

当时,满族在从事狩猎活动或军事行动时,通常采取以家族或村寨人口组成的“牛录”(意即“箭”)作为组织单位。

最初的“牛录”由每十人组成,公选一名牛录额真(意即“箭主”)作为队长。

努尔哈赤起兵后,将属下军民按牛录编制,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

随着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各部,1601年,在他的指示下,正式成立了红、黄、蓝、白四旗,后又将四旗扩大为八旗,即由原来的正四旗各加镶边(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形成了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四旗(“镶”字也写做“厢”)。

关于八旗颜色的确定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依照“五行相克”说制订的??“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

”据说八旗军行军、驻扎时的位置均按此规定执行。

在组织方面,形成了牛录、甲喇、固山由小到大三级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规定,每5牛录设一名甲喇额真(意为“节主”),5甲喇之上设一名固山额真(旗主),每名固山额真左右设两名梅勒额真(翼主,可理解为旗主的副官)。

在八旗制度下,只有旗人没有族人,所有女真族人均按八种旗帜进行编户,全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每旗可保证提供7500人的“常备军”。

八旗形成初期,实行战利品“论功行赏”,军费由旗人分摊。

随着战争中掠获人口的大量增加,各旗包衣(家人、仆人)阶层人口日益膨胀,这些人属于各旗旗人的私有财产,在旗兵出征时也常常跟随主人一同作战,因此,八旗军队的实际数量要远远超出规定数字。

清朝入关后,八旗职官名称在顺治年间又进行了较大调整,从固山额真到牛录额真均作以全新定名,如固山额真改名为都统,梅勒额真为副都统,甲喇额真为参领,牛录额真为佐领。

[乾隆,汉军,官员]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乾隆,汉军,官员]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摘要:乾隆朝令绝大多数福州、广州、京口等处驻防汉军官员出旗调补,而由满洲旗人充补驻防空缺。

这一政策分两个批次进行,先由福州,之后推广全国。

这一看似边防官员的调整,实际主要是清廷为解决京师满洲旗人生计所采取的措施。

此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满洲旗人就业事宜,但同时使汉军、汉人官员数量减少,地位进一步下降,其升迁途径壅滞,由此产生了对清廷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弱化了边疆治理。

关键词:驻防汉军官员;出旗调补;满洲旗人;乾隆朝在清史研究领域,汉军旗人出旗是学者较为关注的内容,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①。

汉军旗人包括普通的旗丁和汉军官员,而以往研究主要就汉军旗人出旗作整体研究,偏重普通旗丁而几乎没有涉及到汉军官员出旗。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汉军官员出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汉军六品以下官员出旗,一种是驻防汉军官员出旗。

第一种情况,笔者已撰文论述。

②本文尝试对第二种情况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一、“照福州之例”: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政策的推行第一批次,福州驻防汉军官员出旗。

驻防汉军出旗从福州开始。

乾隆十九年三月,乾隆帝下达驻防汉军出旗谕令:将京城八旗汉军人等,听其散处,愿为民者,准其为民,现今遵照办理,至各省驻防汉军人等,并未办及,亦应照此办理,令其各得生计,所遗之缺,将京城满洲派往,而京城满洲,亦得稍为疏通矣。

着交总督喀尔吉善,会同福州将军新柱,将彼处汉军人等,或亦照京城汉军之例,各听其散处经营,或将军标绿旗营兵缺出,将伊等转补,所出之缺,即将京城满洲兵,派往顶补,则京城满洲,既得以疏通,而本处汉军等,于生计之道,亦得自由,诚为两便。

喀尔吉善,新柱熟筹妥议具奏。

③此谕令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汉军官员出旗的措施,但可知总的指导原则已经制定,那就是:汉军人等出旗为民,所遗之缺,将京城满洲派往。

具体措施由办理出旗的官员上报议行。

随后,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福州将军新柱等会奏改补福州驻防汉军官员各事宜:“除愿出旗者,听其告退外,其余大小各官,均令出具考语,送部引见,或以旗员补用,或以营缺改补,或休致,统俟钦定。

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研究论文

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研究论文

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研究论文一皇太极在位近二十年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建立。

这不仅解决了大量内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的组织形式问题,而且也使八旗制的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论述这点之前,先对蒙、汉八旗的建立过程作一简略叙述。

元朝灭亡后,蒙古族北返故土,形成瓦刺、鞑靼两部。

到明后期,更分为漠西、漠北、漠南三部。

漠西蒙古即原瓦刺部,又称卫拉特四部。

漠北蒙古又称外喀尔喀三部。

漠南蒙古则以元朝嫡裔察哈尔蒙古最强盛,其余鄂尔多斯、土默特、阿索忒、雍谢布、喀喇沁、内喀尔喀五部、科尔沁诸部皆受其控制。

科尔沁、喀尔喀等部蒙古自1593年古勒山战役失败之后,开始与努尔哈齐建立联系,而察哈尔林丹汗则绐终坚持与明朝的结盟。

经过努尔哈齐、皇太极两代的努力,终于击溃察哈尔蒙古,将投归后金国的一部分漠南蒙古改编成八旗蒙古,同时对已经臣服但仍留蒙古草原上的漠南、漠北蒙古,也采取了编旗方式,称为外番蒙古各旗。

本文涉及的只是统属于满洲八和硕贝勒之下、与八旗满洲并列的八旗蒙古。

努尔哈齐建国之前,已有蒙古人投入其下,吴讷格即是其中最著名者。

但八旗刚建立时,来归的蒙古人数并不多,所以直至天命六年才出现了蒙古牛录的记载。

当年十一月,“蒙古喀尔喀部内古尔布什台吉,莽果尔台吉率民六百四十五户并牲畜业归”,努尔哈齐授二人总兵官之职,赐以“满洲一牛录三百人,并蒙古一牛录,共二牛录。

”〔1〕此时蒙古牛录尚不多,未有另立八旗蒙古之必要,故古尔布什虽领蒙古牛录,但仍隶八旗满洲之下。

到天命七年初,情况有了变化。

原臣属于察哈尔的科尔沁、兀鲁特诸部贝勒明安等十七人举部来投,带来人口凡三千余户。

同时,又有喀尔喀部分台吉亦来投。

如此大量蒙古人众的拥入,实为后金国与蒙古诸部关系中前所未有。

为给尚未来归的蒙古各部树立榜样,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齐致书来归之蒙古诸贝勒云:“我思自喀尔喀前来之诸贝勒编为一旗,自察哈尔前来之诸贝勒编为一旗。

我念尔等来归,故编尔等为二旗。

历史上八旗和汉八旗旗下人的简史

历史上八旗和汉八旗旗下人的简史

历史上八旗和汉八旗旗下人的简史努尔哈赤初时全是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每旗大约七千五百人。

先是四旗:即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当人数不断增加之后又增设四旗:即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合为八旗。

其中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称为上三旗,是满洲贵族嫡系军队。

八旗不仅是军队,同时是一个政权组织,它具有管理旗下人民的户籍,田土,赋役,教养,诉讼,婚姻等广泛职能。

其成员平时从事生产,战时从军打仗。

有人认为,八旗是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民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

当时,女真族都隶属于八旗,也就是满洲八旗。

之后,又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其成员分别是被征服的蒙古人和汉人。

汉军八旗的设立,要追溯到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之后,大量汉人被掠为奴。

同时,为了扩大兵源,努尔哈赤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二十人抽一人出兵)编入满洲八旗。

其所需马匹器械由二十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

其壮丁家为汉军户。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山海关宁远城战役遭明将袁崇焕炮石击伤,忧愤而死。

八子皇太极即位后,改变其父对汉人的政策,减少了满汉矛盾。

于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皇太极决定建立汉军。

下令从所属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

后又将汉军一旗分为两旗。

公元1642年,皇太极再将汉军扩为八旗。

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其编制与满洲八旗无异,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相一致。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称旗人,也称汉军旗人,或称旗下人。

清初,汉军八旗已有二十六万之众,是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之和的三倍。

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其子顺治六岁接位,由皇太极之弟多尔衮摄政。

公元1644年,多尔衮在明将吴三桂的邀迎之下,带着庄妃(皇太极之妃),少帝顺治和八旗军队越过万里长城,打败李自成,直奔北京,一举拿下紫禁城。

从此,明王朝被清王朝所取代,即历史上称为“八旗入关”。

顺治为清朝的开国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实行“以汉治汉”的政策,宣称“满汉一家”。

八旗制度兴衰始末

八旗制度兴衰始末

八旗制度兴衰始末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蒙元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统一中央王朝,但它在中国的统治时间,要比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长得多,持续了将近300年之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

清军入关时兵数仅20万余,连同眷属并奴仆最多百万,进入汉族的汪洋大海之后,却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效平定汉族等各民族、各种政治势力的反抗,建立起对全国持久而稳固的统治,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谜,是令历史学家倍感兴趣并希图解开的一个历史之谜。

但在中国人乃至中国的学者看来,将这一现象渲染成为“历史之谜”,却未免有些过甚其词、大惊小怪。

因为事实似乎很清楚,清朝能坐几百年的天下,那是因为他们“汉化”了,“汉化”使他们继承了汉唐宋明等中国传统王朝的一整套统治制度,这是他们得以维护数百年统治的基础。

其实老一辈史学家早已指出过,清朝的统治特点,是沿袭明而不同于明,正是这些不同于明之处,造成清朝统治得以成功的诸多特征,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八旗制度。

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一再强调“八旗为我朝根本”,极言这一制度对他们统治的重要性。

本来,任何一个政权,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根本”,都不可能长久地稳坐天下,这是一个常识。

而八旗制度与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共存亡,恰是满洲统治者未曾被完全“汉化”的证明。

可惜的是我国的清史学界迄今为止对此仍未予以充分的重视,最突出的一例,就是在国家纂修清史的这场耗资巨大工程中,竟然没有为“八旗制度”留下一席之地,在数十个专述典章制度的“志”中,竟然不列“八旗志”。

八旗劲旅:“打江山”的根本从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大金国的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算起,到1644年入关占领北京,一共只有28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这个水滨山野、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女真部族,就完成了统一诸部、开国奠基、攻占辽沈、建立清朝并定都北京这一系列的功业,所用时间之短、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

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的差异

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的差异

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的差异展开全文“满洲、蒙古、汉军俱隶八旗。

每旗自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逮领催、闲散之人,体统则尊卑相承,形势则臂指相使。

”旗人隶属于八旗,他们“隐然以一旗为一省,一参领为一府,一佐领为一县矣”。

清政府以八旗组织为界构筑起“旗民分治”的社会控制与管理方式,旗人与民人保持着居则分城,官则分缺,业则例有分限,刑则固有等差的社会界限。

在八旗内部,满洲统治者在满、汉关系问题上持有的暧昧态度与调整措施,很难使旗人之外的广大“民人”分清八旗内各部分人的身份。

加之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满族身份的确定以是否具有旗籍为依据,故八旗内部的各种身份差异就更容易被“旗人-民人”这一对立社会范畴所掩盖。

通过梳理八旗汉军与满洲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差异,我们发现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不过是“首崇满洲”这一满洲本位政策使然。

一汉军是八旗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清朝入关前,汉军完成了八旗建制。

如后人指出的,“我国龙兴河漠,基王业于辽阳,其时部落之故人为满洲,汉人先附者为汉军。

汉军云者,以别于汉人未附者也”。

汉军在汉人归附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在清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取得了旗人身份。

但在八旗组织中,八旗满洲始终是清朝统治者依恃的核心力量。

“前清开国时,汉军旗与满洲八旗界限甚严,饮食坐卧俱不得同在一处,出军,则备充前敌,驻扎,则别为一营,官级只能就汉军中升擢,不能与满蒙八旗相掺”。

国初规定:“满洲、蒙古壮丁,每二名披甲一副。

汉军壮丁,每五名披甲一副。

”不仅汉军旗人披甲的机会少于满、蒙兵丁,而且在八旗编制方面,前锋营、健锐营、内外火器营等重要部门,都由满洲、蒙古组成,而无汉军名额;较为次要的藤牌营、(长)枪营都由汉军组成,而无满洲、蒙古。

清朝兴起及入关初期,满洲统治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是, “汉人有所顾忌而不敢尽忠于朝廷,满人又有所凭藉而无以取信于天下矣”。

而汉军旗人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满洲和汉人集团之间保持了某种利害上的平衡。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班汪冉冉11020128我看清八旗制度的兴衰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旗,汉语译为固山。

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徵为兵。

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

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

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

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44年征服明朝,建立大清。

所以八旗在建立大清朝是功不可没的。

清朝是“马背上的天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取得节节胜利。

随着实力扩大,人口增多,便建立四旗制度。

旗色为黄、白、红、蓝,旗底为纯色。

之后,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原有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加了四旗。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

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1644年4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清兵入关以后,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为了安置骑兵和散民的生活,清统治者进行了三次圈地运动。

兵丁拥有了自己的份地。

但都是携带家人一起耕种,负担没有减轻。

清统治全国以后,由于八旗制度的严重束缚,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

八旗生计问题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问题。

康熙、雍正时业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从而引起清统治集团的严重关注。

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就用尽,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

雍正时期教养兵,后改称养育兵,给其钱米。

乾隆时曾准许京城和各省驻防汉军八旗出旗为民,令其各得生计。

清朝八旗制度的演变与兴衰原因分析

清朝八旗制度的演变与兴衰原因分析

清朝八旗制度的演变与兴衰原因分析清朝八旗制度作为清朝的核心组织和军事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八旗制度的演变和兴衰原因进行分析。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八旗制度源于满洲部落社会,经过努尔哈赤和其子皇太极的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完整的军事制度。

其核心是以满洲人为主导的军事组织,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负责维护清朝的统治。

二、八旗制度的演变和变革在康熙时期,八旗制度逐渐成为对抗内外敌人的主要力量。

康熙皇帝不仅加强了对旗人的统治和造册管理,还推行了招贤铁牌制度,吸纳汉人和蒙古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加入旗籍,进一步壮大了旗军的实力。

然而,随着乾隆时期的到来,八旗制度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旗人的数量增加,导致旗籍不再纯粹,血统要求逐渐放宽。

另一方面,旗籍兵员的质量下降,军队纪律松弛,军事素质不如过去。

此外,什么区域属于旗人的屯田地也产生了争议。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直接影响了八旗制度的发展和兴盛。

三、八旗制度的兴衰原因分析八旗制度的兴衰与清朝社会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随着清朝日益衰落,财政压力增加,维持庞大的八旗军队成本过高。

而旗人自身的特权和负担不成比例,导致社会不公平,引发社会不满。

其次,与外族血统相关的八旗制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吸引民众的归附和加入。

此外,八旗制度内部部分问题的积累和失败的统治政策导致军事力量的减弱和组织体系的瓦解。

八旗制度作为清朝统治的一种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师徒关系和契约关系的延伸。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制度难以继续存在。

不过,八旗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八旗制度的演变和兴衰原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清朝的特殊历史地位。

从而在当今时代中,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清朝八旗制度的演变和兴衰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从源头的满洲部落社会,到康熙、乾隆时期的壮大和辉煌,再到其后的衰落和无力,这一制度的变革与清朝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孙静
【期刊名称】《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卷),期】2005()2
【摘要】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

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

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

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总页数】6页(P59-64)
【关键词】八旗汉军;清朝;八旗制度;满族
【作者】孙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J], 范传南;吴丽华
2.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原因论析 [J], 范传南;李媛
3.八旗汉军研究的几点认识--兼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 [J], 滕绍箴
4.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J], 范传南
5.乾隆朝八旗诸臣封爵述论 [J], 张公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孙静
【期刊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3)005
【摘要】在八旗组织中,汉军与满洲在政治权利、经济待遇、社会生活与舆论宣传等领域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乾隆时期令汉军出旗为民是旗内满、汉差异发展之极致,也是"首崇满洲"这一根本政策支配与驱动的必然结果.
【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孙静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11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云南远配嫩江梢——八旗制度与哈尔滨区域的汉军八旗 [J], 裘真
2.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民俗礼仪比较研究 [J], 赵维和;苗润田
3.八旗汉军研究的几点认识--兼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 [J], 滕绍箴
4.八旗文化与满洲认同边限:以八旗汉军为中心 [J], Kim. JunYoung
5.论八旗中满洲、蒙古、汉军的关系 [J], 鲁渝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范传南;吴丽华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乾隆年间,八旗汉军的出旗共经历了京城禁旅出旗、福州试点出旗和全国规模集体出旗三大阶段.在此过程中,清廷秉承公私兼顾、维稳为主的方针,从出旗汉军的落户与再就业、公私财产的交割与补偿、功名的迁转与继承等方面筹划解决善后问题.汉军出旗的实质是清廷以牺牲汉军旗人利益为代价,暂时和部分地保障八旗核心——满、蒙旗人.虽然暂时取得了效果,但也造成了此后"满汉一体"破产、汉军总体地位下降、生计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
【总页数】6页(P108-113)
【作者】范传南;吴丽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3
【相关文献】
1.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原因论析
2.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3.广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4.清代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5.清代八旗补放绿营武官问题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4-06[作者简介]孙静(1970-),女,宁夏平罗人,复旦大学2002级历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北方民族史的学习与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5年第2期(总第85期)民族历史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孙 静(复旦大学,上海200433)[摘 要]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

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

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

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关键词]八旗汉军;清朝;八旗制度;满族[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5)02-0059-06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社会地位高于汉人的旗人,但在旗的体制中又与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保持了较为清晰的界限。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经历了从旗人到民人的重大变化。

对于这场变动,史家虽屡有提及 ,但对汉军身份变化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一贯态度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拟从这一侧面对汉军身份变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八旗汉军是八旗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八旗,曰: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每旗析三部:以从龙部落及傍小国臣顺者子孙臣民为满洲;诸漠北引弓之民,景化内徙者,别为蒙古;而以辽人故明指挥使子孙,他中朝将众来降及所掠得,别隶为汉军。

[1] 八旗通志 卷1也有记载: 凡蒙古,汉人输诚先服者,亦各编为八旗,引在亲信。

毫无疑问,八旗汉军是在汉人归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清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取得了旗人的身份。

汉军建立的具体时间,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

张晋藩、郭成康在 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 中指出,最迟不过天聪四年,已设置专管汉人军民事务六甲喇;天聪五年正月铸红衣大炮成,敕谕佟养性 凡汉人军民一切事务付尔总理,各官希听尔节制 。

满文老档 同年八月十四日记事首次提及 施吾礼额附(即佟养性)旗 ,这说明汉军一旗在天聪五年诞生。

清史稿 卷231 佟养性传 笼统称: 太祖用兵于明,明边吏民归者,籍丁壮为兵。

至太宗天聪间,始别置一军,国语号 乌真超哈 。

乌真超哈,译言 重兵 ,即炮兵。

汉军的肇建与炮兵在金国的运用有关。

崇德二年,汉军析置为二旗,四年又分设四旗。

七年六月,太宗决定将大凌河、松锦降人全部编入旗内,将汉官拔出满洲大臣之家,使其 得乘所有之马,得用所畜之牲,妻子得免为奴,择腴地而耕之,米谷得以自给 。

这样,在清朝入关前,汉军完成了八旗建制。

八旗汉军的主体来源于辽东汉人,如后人指出的, 我国龙兴河漠,基王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定宜庄: 乾隆朝驻防汉军出旗浅议 ( 清史研究通讯 1990年第3期);赵秉忠,白新良: 关于乾隆时期八旗政策的考察 ( 史学月刊 1991年第2期)等。

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乾隆朝的八旗政策及驻防汉军的出旗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业于辽阳,其时部落之故人为满洲,汉人先附者为59汉军。

汉军云者,以别于汉人未附者也 [2]。

汉军不同于一般汉人,他们在清朝国家肇建的过程中获得了据有征服者地位的旗人资格。

实际上,辽东汉人很早就开始与东北地区的满洲的先人保持着久远而亲密的关系。

汉人的风俗早已 迫近胡俗 [3],满族入关后,汉人对长白山汉人以真满洲称之。

在明末辽东政局动荡的局势中,他们在政治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后金。

崇德七年,汉军副都统祖可法曾说: 讲和之事,利于明,而不利于我;使明得阴修战备,而我国反习逸忘劳。

[4]显然,他是站在维护 我 即后金政权利益的立场上讲这番话的。

八旗汉军的汉人来源和旗人身份弥补了满洲人统治汉地社会与生俱来的出生方面的缺欠,从而在满洲和汉人集团之间保持了某种利害上的平衡。

清朝入关初期,清朝统治者利用八旗的汉族官僚向各地进行招抚。

以张存仁(汉军镶蓝旗)招抚晋、豫、浙、闽等地,镇压豫园军,后授以直隶山东、河南总督。

以孟乔芳(汉军镶红旗)为陕西总督,招抚陕西各地,镇压回民起义。

以洪承畴(汉军镶黄旗)招抚南方,录用了大批汉族官僚,镇压各地零散的起义队伍, 江南湖海诸寇俱削平 ;后又以洪承畴经略湖广、江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 西南底定皆其功也 [5]。

从清代初年到清代中期,在八旗满洲驻防各要地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汉军。

顺治十六年(1659)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纳称 今各省驻防出征,多用汉军 [6]。

据统计,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的地方督抚, 八旗人员之任督抚者,汉军十居其七,满洲十居其三,蒙古仅二人 [7],这个统计数字足以说明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的倚重。

后人总结说: 顺治初,诸督抚多自文馆出,盖国方新造,用满臣与民阂,用汉臣又与政地阂。

惟文馆诸臣本为汉人,而侍直既久,情事相浃,政令皆习闻,为最宜也。

[8]的确,汉军督抚在清朝初年有着满臣与汉臣都不具备的特殊优势,他们往往因为政绩突出博得清朝统治者的赞誉,雍正皇帝对汉军正白旗人杨宗仁在湖广地区的所作所为作出的评价是 在他人犹听其言而观其行,至于尔则信而不疑,斯乃全楚地方否极而泰之机也 [9]。

从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是极为信赖的。

二乾隆皇帝 汉军归籍移居谕 的发布与推行使汉军获得了民人资格选择的自由。

乾隆七年(1742)四月,高宗发布 汉军归籍移居谕 ,规定在京八旗汉军人员, 除从龙人员子孙,其余各项人等,如有改归原籍者,准其与该处民人一例编入保甲,有不愿改入原籍,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远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 [10]。

这就是八旗汉军的 出旗为民令 。

汉军出旗为民是指具有正身旗人资格的八旗汉军成员豁除旗籍,出旗编入州县民籍 。

乾隆时期,大规模的汉军出旗为民活动先后进行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乾隆七年至八年,京师八旗汉军为出旗的主要对象。

这在八旗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因而在允许京师汉军出旗为民的同时,还先后就此作过一些限制和补充性规定:八旗汉军中 文职自同知等官以上,武职自守备等官以上,俱不必改归民籍 [11]。

由于此种限制,首次出旗为民者不多, 总计约有二万人左右 [12]。

乾隆帝以为 定例太拘,故出者寥寥 [13],以后他逐渐把出旗重点转向驻防汉军旗人。

第二次出旗为民活动从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乾隆四十五年,以驻防八旗汉军为主要对象。

乾隆十九年(1754)三月的谕旨宣布,允许驻防八旗汉军人员出旗。

乾隆首先命令福建总督喀尔吉善会同福州将军新柱,将福州驻防八旗汉军人等 亦照京城汉军之例,各听其散处经营 。

到七月,出旗范围又陆续扩大到京口、杭州、广州等地的驻防汉军。

为了妥善处理好此事,乾隆又进一步规定 当地绿营缺出,即将出旗汉军顶补 ,汉军 所出之缺,即将京城满洲兵派往顶补 。

这样 则京城满洲既得疏通而本处汉军等于生计之道亦得自由,诚为两便 [14]。

与此同时,乾隆不断放宽对出旗人员的限制。

乾隆二十三年谕: 汉军中老年残疾,差使迟钝者,令其出旗为民。

[15]乾隆二十七年又谕, 从龙人员,如直省有可靠之处,任其随便散处;六品以下现任官员也可自愿为民 [16]。

由于政府对汉军出旗为民的政策的调整完善,地域和身份上的限制越来越趋于宽泛。

表面看来,八旗汉军在保持作为失去怙恃的征服者的资格抑或作为一个有恃可依的民人的选择上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实际情况却远非60乾隆朝有两种 出旗为民 ,一种是八旗汉军出旗为民;另一种是指八旗另记档案及养子开户人等的出旗为民。

两者性质不完全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本文论述的是前一种性质的出旗为民。

如此简单。

由于各驻防地的具体情况不同,汉军的出旗大致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汉军出旗与驻防减额同时进行,不另派满洲兵丁补额。

随着江南的平定,京口、杭州已经失去了军事驻防的重要意义。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将京口将军裁撤,仅留一名副都统驻镇江,归江宁将军管辖。

乾隆二十八年(1764),又将驻防京口的汉军领催、马甲、步甲共3000名以及炮甲、匠役等悉行裁汰,并更定官兵额数。

在同一年,清廷将杭州驻防四旗汉军马甲、步甲、炮甲、铁匠等共1900名裁撤,并裁汉军副都统一人。

一种是汉军出旗后,由京师或其他地区调拨满兵顶补。

福州、广州、西安是军事要地,福州、广州原由汉军单驻。

乾隆十九年(1754)福州原设四旗汉军官兵悉令出旗改补绿营。

八旗汉军陆续转为民籍,其中能披甲者有相当一部分转入绿营。

乾隆二十年(1755),广州汉军进行改驻,但最终只改了一半:汉军3000人中,领催80,马甲1420人出旗为民,其缺第二年由京师选派满洲补充。

西安驻防汉军出旗进行的时间较长,乾隆二十八年 令汉军一千余陆续出旗,分别改补绿旗营 [17]。

乾隆四十四年(1779)又 裁西安驻防汉军马步甲二千三百名,炮甲二十四名,弓匠八名,改充绿旗营兵。

增设满洲、蒙古马甲一千二百名,步甲一百名,由京师八旗满洲、蒙古内拣选派往 [18]。

看来,各地驻防汉军表现为集体性的出旗为民,清廷 逐伊等使之出旗为民 的强制色彩是非常突出的。

乾隆年间汉军出旗为民的人数没有具体统计,但从上述京师出旗人数已达2万,乾隆还嫌寥寥,这说明乾隆年间汉军出旗为民的人数不会很少。

汉军出旗后的主要出路是改补绿营,福州汉军出旗时规定: 汉军仍愿食粮者,分派绿营改补,于督标,陆路抚标,福协,军标各营内,遇有粮缺,四缺中补汉军三人,其子弟曾习弓马者,入余丁内考拨,俱准在食粮地方入籍应试 ; 汉军甲兵应先尽马甲改补一千名,于省会各营马粮内,坐补六百名,其余遇有绿营马粮,即补马缺,如无,即以步战粮通融酌补 [19]。

可见,汉军转补绿营,在补缺等方面均可优先,升迁要比汉军内更顺利。

清廷还将汉军中通晓文墨、熟悉官事的人派往盐运司,海关等处充当司役,使他们得到固定的职业。

此外,清廷还对出旗汉军事宜有很多具体规定,如自盖房屋留给满兵居住者按间给价;凡愿徙居他处者给予行资;原在旗境余地盖造的房屋许其管业居住;将满汉地段一一划清,以杜争端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汉军解决了后顾之忧,出旗并没有遭到汉军多大的抵抗。

乾隆朝八旗汉军的旗人资格让位于汉人的民族属性,这是汉军身份经历的重大变化。

它与国家财力不支,八旗生计日蹙紧密相联。

同时,也与清朝入关已有百余年,他们逐渐熟习了汉地的语言、文化,掌握了一些以前只有汉军才会操纵的诸如红衣大炮的使用方法不无关系。

过去非汉军承担的事,现在满蒙兵丁也可以很好地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