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二}
政府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附件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附件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账的账务处理分析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账的账务处理分析引言自2019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财政部于2018年2月1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对新旧制度衔接提出了总要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事业单位要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即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并依据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将未入账的经济事项登记入账,并调整相关科目,最后依据登记和调整后新账的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
由于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方面均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通过例解的方式对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账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举例分析例:假设A事业单位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如表1所示。
表1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汇总表单位:元科目名称余额科目名称余额资产类科目:应缴国库款39300库存现金500 应缴财政专户款40000银行存款4196400 应付职工薪酬60000财政应返还额度1455000 应付账款50000——财政直接支付1300000 其他应付款20000——财政授权支付155000 净资产类科目:其他应收款13000 事业基金2895600存货160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1545000长期投资200000 ——长期投资200000固定资产1390000 ——固定资产1190000累计折旧200000 ——在建工程150000在建工程150000 ——无形资产5000无形资产10000 专用基金200000累计摊销5000 财政补助结转1290000负债类科目:财政补助结余1150000短期借款20000 非财政补助结转50000应缴税费10000注:资产类科目中,除“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为贷方余额之外,其余均为借方余额;负债类与净资产类科目均为贷方余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实务操作详解

原制度 2 个科目,具体包括:应缴国库 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工作分三步
(3) 净资产类
完成:一是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会计科
新制度净资产科目包括“累计盈余”、
目;二是对原未入账事项补充登记新账财 “专用基金”、“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
务会计科目;三是对按照权责发生制追溯 净 资 产 ”、“本 期 盈 余 ”5 个 科 目。 其 中
新 制 度 自 2019 年 1 月 1 日 起 实 施。 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首先要结束旧账,编制 2018 年底 科目余额表及原账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 余额明细表分为两张账。一张是,根据核 算内容划分的余额明细表;另一张是,根 据资金性质划分的余额明细表。
2. 按照新制度建立 2019 年 1 月 1 日 的新账套;
(1) 需要补充记账的资产类科目,包
折旧、在建工程。
括以下 4 类会计科目:
(2) 负债类,共涉及 11 个科目,分为
①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
直接对接、分解、合并结转三种。
2018 年底依据确定的应收账款、应
67
会计研究 ACCOUNTING RESEARCH
收股利、在途物品记账金额编制记账凭 按照长期债券投资应计应收利息金额,区 到非财政非专项资金的部分。
三种。
② 原 账 中 的“经 营 结 余 ” 存 在 借 方
①直接对接结转,指的是新旧科目名 余额,应登记在新账“累计盈余”科目
称相同,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科目,涉及 借方。
原制度 8 个计科目,具体包括:库存现
③ 原 账“专 用 基 金 ” 科 目 余 额, 直
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 接结转至新账的“专用基金”科目贷方
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1)

附件2: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原执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医院执行新制度及《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医院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医院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医院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参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课件(中小学专版)—政府会计制度-报表

(二)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 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 择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预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 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1 资产负表
政府会计制度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 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的资产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 1年)偿还的负债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 的资产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 动资产合计+受托代理资产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 的负债
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 动负债合计+受托代理负债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 不执行本制度。
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 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基本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
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 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 算执行信息。
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如果本年度单位发生了因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等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 项,还应当对“年初余额”栏中的有关项目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1 资产负债表
政府会计制度
1 资产负债表
1 根据总账科 目和明细账 科目的余额 分析计算填 列
政府会计制度
货币资金:反映单位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 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若存 在受托代理资产,则要扣减受托代理资产对应的明 细科目余额。
政府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新旧衔接及新会计制度难点解析

政府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新旧衔接及新会计制度难点解析作者:周艳昆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6期周艳昆根据财会〔2018〕3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对于新会计制度,要求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对于衔接问题,此文件作了一系列的衔接规定。
当然,实际操作中,对于衔接问题存在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原理不甚理解,很是烧脑,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正确归集预算资金相对应的预算结余与资金结存,以及在双功能科目下,什么时候做预算会计科目呢?这是财务人员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虽然经过一年的运作,但还有些事业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文就预算会计中新旧衔接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进行探讨。
一、预算会计新旧衔接思路(一)准备工作学习各项规定制度,学习财会2018年3号文衔接制度。
如涉及基建账的,应当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2018年12月31日大账中的相关科目余额。
按照财会2018年21号文件要求,分析梳理各项目结余资金的构成和性质,按规定确定新账中各项预算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的金额,夯实部门决算的核算基础。
掌握财政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1、2号的通知,把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疑惑按财政要求规范处理。
(二)掌握双功能会计模式记账规则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同时应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指单位应按照部门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收支业务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未纳入年初批复的预算,但纳入决算报表编制范围的非财政拨款收支,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ACCOUNTING LEARNING67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张林 山东省滕州市审计局摘要:2019年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行《政府会计制度》。
新制度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了会计核算标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于推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稳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此次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针对各单位如何更好地适应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问题;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也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同时,也还面临着各种难题。
一、《政府会计制度》概述《政府会计制度》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客观且直接的体现,该制度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强预算执行效果、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制度对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整合,统一了对会计信息的核算口径,同时增加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共性业务和事项,使新制度既满足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又便于在相关行业领域中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建立了政府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政府会计准则,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便捷渠道,为及时正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履职状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仅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由财务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还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由预算会计核算编制决算报告,这不但能够做到既合理分离又有序衔接,同时也能够更细致和全面地体现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实施进度。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一)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与之前单纯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会计核算过程也逐渐向着更加规范性与标准化的方面加以发展,而且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准则,可有效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附件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实用参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实用参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578cff4ad51f01dc281f149.png)
附件2:《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PP〕22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

●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 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与 《行政单位
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 〔2018〕3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 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 厅,高法院,高 检 院, 各 民 主 党 派 中 央, 有 关 人民团体,各 省、 自 治 区、 直 辖 市、 计 划 单 列 市财政厅 (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目。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 “银行存款” 科 目中核算的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其他货币资金的 金额,转入新账的 “其他货币资金” 科目;将 原账 “银行存款” 科目余额减去其中属于其他 货币资金金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 “银行存 款” 科目。其中,还应当将原账 “银行存款” 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 额,转入新账 “银行存款” 科目下的 “受托代 理资产” 明细科目。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
(一) 将 2018年 12月 31日原账会计科目 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
1.资产类 (1) “库存现金”、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 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 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 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 溢” 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 “库存现金”、 “零余额账户 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无形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待处理 财产损溢” 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 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单位应 当将原账的上述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 科目。其中,还应当将原账的 “库存现金” 科 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 转入新账 “库存现金” 科目下的 “受托代理资 产” 明细科目。 (2) “银行存款” 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 “银行存款” 和 “其他货币 资金” 科 目,原 制 度 设 置 了 “银 行 存 款” 科 ·30·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

ACCOUNTING LEARNING59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项目,项目名称:横向科研经费“放管服”支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研究,编号202034。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白桐铭 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 刘炳茹 河北中医学院财务处 赵增明 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 李伟涛 巨鹿县财政局摘要:《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
通过跟踪调研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发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将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实例;问题;建议引言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统一了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不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
现根据一些单位的实施现状,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进行探讨分析。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每一次会计制度的改革,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目标。
此次改革之前,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为反映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准确反映政府“家底”,很难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举措。
国务院于2014年12月批转了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为政府会计改革拉开了序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也为政府会计改革注入了“强心剂”。
“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措施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措施康丽雅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摘要:随着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和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双体系”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在这种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对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过渡到政府会计核算新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问题;措施2015年,《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政府会计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构成,这标志着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和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双体系”的形成。
2017年末,《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出台,要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新模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着会计协调和部门配合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财政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整个政府财务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一)会计协调问题《政府会计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协调问题。
具体如下:一是会计核算基础的协调。
长期以来,除开展经营活动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外,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核算过程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以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以便及时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和经营绩效。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权责发生制的相关知识及操作应用不熟悉,要在“双体系”背景下熟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需要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
二是预算报表编制的协调。
《政府会计制度》强调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的可行性,对预算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预计负债等核算内容,以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功能。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附件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编制

1 资产负债表
2 根据有关明 细账科目的 余额计算填 列
政府会计制度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反映单位期末将于1年 内(含1年)偿还的非流动负债的余额。根据“长 期应付款”、“长期借款”等科目的明细科目的期 末余额分析填列。
长期借款:反映事业单位期末长期借款的余额。根 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 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长期应付款:反映单位期末长期应付款的余额。根 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 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应付款余额后的金额填 列。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 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 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 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 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 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 主体的现时义务。
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 扣除负债后的净额。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净资产合计
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基本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
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
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以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二)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 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 择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预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 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四)单位应当至少按照年度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实务操作详解

ACCOUNTING LEARNING67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实务操作详解杨秀绣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郑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推进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面对事业单位如何做好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本文对《<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新旧衔接相关实务操作提出了自己的衔接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新旧衔接2019 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将全面执行。
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将现行会计核算模式分离为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兼具了决算报告与政府财务报告功能,既能给政府提供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信息,又能提供资金使用效率的预算执行信息,为对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与监督、信用评级、加强资产的使用与管理、预防财政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促进了事业单位运转效率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事业单位要顺利全面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是必须的重要工作。
一、新旧制度衔接的总体要求新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首先要结束旧账,编制2018年底科目余额表及原账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
余额明细表分为两张账。
一张是,根据核算内容划分的余额明细表;另一张是,根据资金性质划分的余额明细表。
2.按照新制度建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套;3.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在原账基础上通过编制结转、补充、追溯调整记账凭证,登记确定新年度账中财务会计科目余额以及预算结余科目余额;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的新账各科目余额,编制新账科目余额表;5.根据新账各科目期初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填列有关预算会计报表年初数;6.及时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做好新旧信息系统的衔接,正确实现数据转换。
二、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会计科目新旧衔接的总体思路:一、对于新年度的财务会计账:依据原账余额表及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将原账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分别编制结转凭证,结转至新账资产、负债、净资产中,二、依据权责发生制,将未入账事项进行补充记账,对相关应追溯调整事项追溯调整后,确定财务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建立财务会计新年度账;三、对于新年度预算会计账:将原账净资产科目余额,依据收付实现制进行未入账事项及追溯调整事项调整、分析、计算后,确定预算会计科目余额。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务园地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王代琨摘 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为了会计改革的重点之一。
新《政府会计制度》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提高政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规范化,降低财务资产管理风险。
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财务管理;问题;对策0 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新制度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收支资产数额模糊以及固定资产来源不清晰等问题,是市场经济管理完善中的关键一步。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会计制度的改革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制订全新的财务管理计划,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以及工作质量,引导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若单位财务人员对制度不够了解,则会影响新制度的落地实施,所以财务人员应对新制度进行解读,全面强化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1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办公的普及,传统的会计制度存在管理不当、人员浪费等情况,也暴露出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漏洞。
实施新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优化,以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在向政府部门进行汇总报告时,因传统制度中单位会计科目制度不同,财务数据分析也会受其影响,新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各单位同种信息对比的效果,在财务汇总时为政府提供精准的基础信息数据。
另外,新制度可以完善财务管理中的负债类科目、核算资产科目,增加预算财务核算科目,优化财务管理中的两大体系,即预算会计体系以及财务会计体系,使二者基于同一核算系统,进而实现两者的相互分离和连接,而平行记账则构建出一种“双基础、双报告、双功能”的全新会计核算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上述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其中,还应当将原账的“库存现金”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库存现金”科目下的“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2)“银行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原制度设置了“银行存款”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银行存款”科目中核算的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转入新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将原账“银行存款”科目余额减去其中属于其他货币资金余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银行存款”科目。
其中,还应当将原账的“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银行存款”科目下的“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3)“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收款”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其他应收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在途物品”科目,单位在原账“其他应收款”科目中核算了已经付款或开出商业汇票、尚未收到物资的,应当将原账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中已经付款或开出商业汇票、尚未收到物资的金额,转入新账的“在途物品”科目。
(4)“存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物品”、“加工物品”科目,原制度设置了“存货”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存货”科目余额中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转入新账的“加工物品”科目;将原账的“存货”科目余额减去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库存物品”科目。
单位在原账的“存货”科目中核算了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物资的,应当将原账的“存货”科目余额中属于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物资的金额,分别转入新账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科目。
(5)“长期投资”科目新制度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原制度设置了“长期投资”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长期投资”科目余额中属于股权投资的金额,转入新账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将原账的“长期投资”科目余额中属于债券投资的金额,转入新账的“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及其明细科目。
(6)“固定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
单位在原账“固定资产”科目中只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内容的,转账时,应当将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科目。
单位在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内容的,转账时,应当将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相应资产的账面余额,分别转入新账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并将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减去上述金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科目。
(7)“累计折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累计折旧”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单位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并记入“累计折旧”科目的,转账时,应当将原账的“累计折旧”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和“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单位在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科目的内容,且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转账时,应当将原账的“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中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的金额,分别转入新账的“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
(8)“在建工程”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科目,原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基建“并账”后的金额,下同)中属于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的金额,转入新账“预付账款”相关明细科目;将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减去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金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在建工程”科目。
单位在原账“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工程物资”科目内容的,应当将原账“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中属于工程物资的金额,转入新账的“工程物资”科目。
(9)“累计摊销”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累计摊销”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单位已经计提了无形资产摊销的,转账时,应当将原账的“累计摊销”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10)“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负债类(1)“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这些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上述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2)“应缴税费”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交增值税”和“其他应交税费”科目,原制度设置了“应缴税费”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转入新账“应交增值税”中的相关明细科目;将原账的“应缴税费”科目余额减去属于应缴增值税余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其他应交税费”科目。
(3)“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缴财政款”科目,原制度设置了“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应缴财政款”科目。
(4)“其他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付款”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
其中,单位在原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了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受托代理负债的,应当将原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受托代理负债的余额,转入新账的“受托代理负债”科目。
3.净资产类(1)“事业基金”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累计盈余”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包含了原账“事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
(2)“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依据新制度,无需对原制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对应内容进行核算。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
(3)“专用基金”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专用基金”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专用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专用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专用基金”科目。
(4)“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累计盈余”科目,该科目的余额包含了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余额内容。
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
(5)“经营结余”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本期盈余”科目,该科目的核算内容包含了原账“经营结余”科目的核算内容。
新制度规定“本期盈余”科目余额最终转入“累计盈余”科目,如果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借方。
(6)“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由于原账的“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年末无余额,这两个科目无需进行转账处理。
4.收入类、支出类由于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年末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设置收入类、费用类科目并进行账务处理。
单位存在其他本规定未列举的原账科目余额的,应当比照本规定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新账的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将原账中对应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单位在进行新旧衔接的转账时,应当编制转账的工作分录,作为转账的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原账户余额及分拆原账户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