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颈腰椎退行性变的诊断与治疗

颈腰椎退行性变的诊断与治疗
10
10/57
肩关节周围炎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joint 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凝肩, 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凝肩, 简称肩周炎。以长期肩部疼痛、 简称肩周炎。以长期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 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肩关节囊、滑囊、肌腱、 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肩关节囊、滑囊、肌腱、 肩周肌肉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岁女性 岁女性。 肩周肌肉的慢性损伤性炎症。50岁女性。 病因:外伤 慢性劳损、感受风寒、 外伤、 病因 外伤、慢性劳损、感受风寒、肩部长期固 定或退行性变。 定或退行性变。 病理:肩周组织充血 水肿、渗出、粘连等。 肩周组织充血、 病理 肩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
15/57
15
脊椎体间横断面
16/57
16
脊柱韧带
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 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 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较前纵韧带薄弱; 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较前纵韧带薄弱; 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 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 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
8
8/57
原则:减压 止痛、 减压、 治疗原则 减压、止痛、稳定颈椎
非手术疗法 颌枕吊带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 适用于神经根型, 颌枕吊带牵引 适用于神经根型,椎 动脉型及交感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动脉型及交感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用为制动、 作用为制动、解除颈肌痉挛和缓解 推间盘内压力。 推间盘内压力。 理疗:对加速消除炎性水肿和改善神 理疗 对加速消除炎性水肿和改善神 经的血供有利。 经的血供有利。 药物: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 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舒张血管药物、 物、舒张血管药物、肌松剂 、镇静 止痛剂、醋酸强地松龙痛点封闭。 止痛剂、醋酸强地松龙痛点封闭。 围领和颈托使颈椎处于制动状态。 围领和颈托使颈椎处于制动状态。 推拿按摩:脊髓型除外 脊髓型除外。 推拿按摩 脊髓型除外。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腰椎不稳通常是指腰椎的结构不稳定或功能失调,导致腰部疼痛和不适。

这种情况的诊断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

以下是可能用于诊断腰椎不稳的一些标准和检查: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病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站立、走动时的姿势和步态,检查腰椎的活动范围、肌肉张力和感觉异常等。

3. 疼痛评估:医生会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可能的加重因素。

4. 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腰椎的结构,查看椎间盘、骨刺或椎间关节等问题。

5. 功能性测试:例如活动范围测试、稳定性测试等,以评估腰椎的稳定性和功能状态。

6. 神经系统评估:检查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如下肢无力、麻木或痛觉异常等。

诊断腰椎不稳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腰椎不稳,建议尽快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的诊断与治疗

3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的诊断与治疗
M E口工 A L L A 目口口A T E L qY B 工EN eEB 医 学 检 验
工NA HE A LT 工 N口 U B T 嗣 Y
3 8 例 腰 椎 退 变 性 滑 脱 不 稳 的诊 断 与 治 疗
景 少鹏 李 瑶 王大峰 2 5 5 2 1 3 淄博 万杰 肿 瘤 医院 骨 科 , 山 东淄 博
i n s t a b i l i t y . 3 8 c a s e s o f l u mb a r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s p o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 Me t h o d s F r o m 2 0 1 0 F e b r u a r y t o 2 0 1 2 De c e mb e r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a d mi t t e d t o De p a r t me n t o f o r t h o p e d i c s i n s t a b i l i t y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we r e f o l l o w— u p 6
l Ab s t r a c t l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p e d i c l e s c r e w f i x a t i o n ,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f o r t r e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s p o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附48例报告)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附48例报告)
— —
・3l ・
1 手术 指征 的确定 . 3
临床 指 征包 括 : 腰腿 痛 , 下肢
麻木及间歇性跛行 , 经长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 佩带腰 围可使症状缓解 , 但仍然严重影响 E t 常生活和工作 。 影 像 学指征 : 伸 动态 X线 片为重要 的检 查手段 , 屈一 临近 的椎 间隙成 角运 动超过 1。 0 、水平 位移超过 4 m。C m T 能更详细地 显示 除平片所见到 的退 变征象外 的一些与
旧嘲脚Ⅷ 铆
曾有过明显n急 陲 q 下腰痛的发作 史: 垭常巾脊杜不稳 继发的腰椎管狭 窄症使临床表现趋于复杂化 , 『 而允 分的减压, 即刻的腰椎稳 定件的重建以及 性融 合的技得成为其治疗的基 4要素 王 可靠骨 我科 自2 0 o4
自 痛 9例,3捌具 有问髓性趾 行 .8例柏 局 一 2 1
腿 及 足 外 侧 感 谨 异常
年. . 其中邀变性 不稳 3 1驯. 嶙邴裂 滑脱不稳
均为Ⅱ U 内 滑 脱 医 源 r 不 稳 5洲 . 中 I : 1 : 其
年 6月 - 0 6年 2月共 埘 4 20 8例 诊 断 为 卜 中 、 的 . f 稳 腰 1
l4 1- I 恻 _6例 . S 4  ̄ 1
维普资讯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4 例报告 ) 附 8
史国栋, 贾连 顺 . 文 , 建 刚 袁 史
_
摘要 : 目的
探刊世 壹 慨椎不稳疵的渗断要点旦 M nI系统 l腰唯 段忭 小匏的田 受请 川 川
疗敬 果 方法 ¨ 4 冽进堂眭嶝 。 稳症 行后蹄横突I f d 以段州应 嫂 j 根钉内Ⅲ定术 结果 寸 8 ' / ̄ , . iJ l i j l ; 4 8删始 6 2 - 0个月随 坊. 均 l. 58个门 傲拟 k 啦. Ai 舒法 : 4 阿 . 6制, II . 。制. l I . O t e 忧 I I 最 优良 9 % 结论 79 路 啦寞l 值 闩副 台求坫 Mm nh 螺引系坑 定f 1 _ f ’ 】 m 椎’ 疔 瓶扦 息辅卫 } 宽行减 I , 划的性州稳 定 的巫 遥 驶长J l 带 嚣 融 舟清 n 螭 牡唾索 _ t l l fJ j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退行性病变一概述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

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经损害,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病因1.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

腰椎间盘经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退变。

研究证明,接近20岁的椎间盘已经有退变,20~30岁间有的已经明显退变,纤维环出现了裂痕。

而30岁以上的椎间盘均有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网状变性和玻璃样变,失去原来的层次和韧性,产生不同裂痕,继而完全破裂。

2.椎间盘髓核的退变椎间盘髓核是富含水分、有小分子弹性粘糖蛋白的组织,内含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幼年是含水量可达80%以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时可达70%,椎间盘含水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内在压力水平和弹性状态。

髓核的退变多在骨关节和纤维环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在腰椎负荷量加大的时候,椎间隙压力增高而椎间盘变性加速,纤维环的裂隙加深,变性的髓核沿着裂隙而突向边缘,这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

3.软骨终板的退变椎间盘的软骨终板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变薄、钙化和不完整,并产生囊性变和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伴随髓核水分减少,软骨终板不能再生修复。

软骨终板的退变会使椎间盘体液交换的半透明膜作用减少,加速腰椎间盘退变。

4.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腰椎表面受损后,骨膜上下血肿形成,纤维母细胞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如血肿中,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

随着血肿的机化和钙化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出于椎体的骨赘(骨刺)。

骨赘的形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能起到稳定椎节、避免异常活动和增加负重平面的作用。

但是骨赘椎管内和椎弓根发展就会对脊神经和硬膜囊的压迫产生不同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5.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和小关节构成椎体间的一个三角形的支架结构,以稳定椎体间的关系。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腰椎退变性疾病。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不适和痛苦。

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化和椎体滑移所致的腰椎疾病。

常见的症状有腰背部疼痛、腿部麻木、活动受限等。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脊髓压迫,造成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

二、非手术治疗方案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疗法等。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改变姿势、热敷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是对于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退化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腰椎症状,包括热疗、冷疗、超声波治疗、牵引等。

物理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4. 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是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通过中医疗法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改善腰椎的功能,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非常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药物或者抗炎药直接注入患者的椎间盘或者疼痛部位,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炎症反应。

微创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避免手术和手术后的恢复期,对于一些手术不宜或者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地域及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 坐或弯腰工作的人群,腰 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率较 高。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 马尾综合征等。症状的轻重与腰椎退变的程度和部位有关。
分型
根据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腰椎间 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这些类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 治疗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04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判断依据
临床症状和体征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腰腿痛,伴有 明显的神经损害表现,如下肢无
力、感觉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 腰椎退行性病变严重,如腰椎管狭 窄、腰椎间盘突出等。
保守治疗无效
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守治疗(如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等)症状无缓解或 反复发作。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 断和治疗
汇报人:XX 2024-01-30
contents
目录
• 腰椎退行性病变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 康复期管理与效果评价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腰椎退行性病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以及椎体等结构发 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引起相应的临床 症状。
电疗、磁疗
通过物理因子刺激,缓解疼痛、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康复训练
针对腰部肌肉进行力量训练,提高腰椎稳定性。
生活方式调整

腰椎退变性不稳

腰椎退变性不稳

腰椎退变性不稳腰椎退变的过程通常会导致僵硬,但一般都是稳定的,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稳。

腰椎滑脱是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单一椎体相对另一椎体的水平移位,或更为广泛的退变性脊柱侧凸。

各种形式的腰椎不稳都可导致腰背痛和神经卡压。

退变导致的不稳大多都是自限性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进行性的相对严重的症状,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缓解。

腰背痛非常常见,在发达国家超过70%的个体都可能出现过单纯性的腰背痛,最多发的年龄为34-44岁。

这类腰背痛大多都是自限性的,对于任何脊柱专科治疗而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干预措施使患者恢复到相对舒适的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脊柱专科医生应不遗余力地查找单一的疼痛激发点,然后才能进行成功的治疗。

在一系列的退变过程中,任一结构都可导致腰背痛,而腿痛也可能受多个位点的影响。

在脊柱退变这个类似于多米诺效应的进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最先出现的是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对于轴向应力可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脊柱功能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相互协调,可完成矢状位和冠状位上的活动。

在退变过程中,椎间盘相关功能的丧失使脊柱功能单位前方的力学稳定性下降。

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稳定性下降以后,在病变节段由于负荷增加,并出现新的扭转应力,可使韧带结构出现肥厚。

退变突出的椎间盘以及肥厚的韧带可使椎管容积减小导致椎管狭窄。

随着退变加重,关节突关节也出现退变、肥厚。

然而,这是腰椎退变典型的次序,事实上脊柱不同区域退变的速率不尽相同。

同一节段的一侧可能比另一侧退变得更快。

通常,这种不对称的病理改变被认为会导致两种常见的腰椎退变性不稳,腰椎滑脱和脊柱侧凸。

当然也存在一些复杂性的脊柱不稳,比如同一患者既有退变性侧凸也有滑脱。

这些状况往往会导致明显的功能障碍和疼痛。

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主诉。

脊柱退变性不稳的患者通常会抱怨腰背痛和下肢的症状,但很少会关注脊柱的畸形。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MRI扫描:观察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软组织结构和信 号变化
CT扫描:观察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详细结构和密度 变化
X光片:观察腰椎间盘退行 性病变的形态和位置
超声检查:观察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软组织结构和血
流情况
核素扫描:观察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血流和代谢情况
椎间盘造影:观察腰椎间盘 退行性病变的形态和位置,
YOUR LOGO
腰椎间盘退行性 病变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护理人员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 变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 变概述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 变的预防与保健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 变的诊断技术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 变的案例分析
单击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概述
腰椎活动受限:腰椎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 病变
神经功能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可评估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疾病进展与预后
疾病进展: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轻度到重度,可能 会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案例分析方法与结论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病例
诊断方法:采用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结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案例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腰部疾病
保健方法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游泳、 瑜伽等

退行性腰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
正常序列、恢复其基本功能广泛减压,充分植骨及坚强内固定,以期达到椎体的解剖复位、 彻底解除椎管狭窄、重建脊柱正常序列、恢复其基本功能,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的最终目的。
谢谢! ! !
术后滑脱椎体复位, 腰椎节段稳定
• 手术治疗方式(前路)
•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时, 几乎全部患者均需要直接减压, 前路椎间融合在减压方面作用较小, 因此不作为 最优选择。对于既往充分减压而持续存在不稳或后侧融合失败, 前路椎体间融合可以作为合理选择。
争议
• 复位: 有的作者认为DS复位固定后脊柱节段稳定,能减轻病人腰背痛,但 多数学者对DS的手术复位并不完全同意,尤其是对老年DS患者似无必要, 因其滑脱一般不重,且多有椎骨骨质增生椎间趋于稳定,一般主张DS手术时 并不试行复位。
• 神经症状:
• ①腰4神经根--膝上前内侧感觉减退,膝反射减弱;
• ②腰5神经根--小腿外侧及足背内侧痛觉减退、趾背伸 力弱;
• ③骶1神经根--足外侧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一、X线检查(首选): 凡对长期腰痛 不愈的老年患者或主诉有坐骨神经压 迫症状而无明显体征者,既应想到有无 DLS的可能。一般拍摄站立位常规正 侧位X线片及过伸、过曲位X线片可明 确诊断。X线改变为: 椎间隙狭窄、边 缘硬化、骨质增生、脊柱侧弯、扭曲 等。
移位程度
0-25% 26%-50% 51%-75% 76%-100%
临床表现
症状
• 1)仅有偶发的腰骶部疼痛; • 2)慢性下腰痛伴或不伴根性症状以及有无
体位改变诱发腰部疼痛症状; • 3)神经根性症状伴或不伴有神经功能的缺
损以及有无背痛; • 4)神经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功能障碍。

腰椎退行性改变报告

腰椎退行性改变报告

腰椎退行性改变报告引言腰椎退行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腰椎退行性改变会导致腰椎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本报告将介绍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病因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的结构会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如椎间盘退化、骨质疏松等。

2.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久坐不动或长时间不合理的体力活动,都可能增加腰椎退行性改变的风险。

3.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背景也与腰椎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有关。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症状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症状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 1. 腰痛:腰椎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腰痛,疼痛可持续或间断出现,常在活动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后加重。

2. 下肢痛:腰椎退行性改变可能引起痛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和小腿,甚至足部。

3. 活动受限:腰椎退行性改变会影响腰部和下肢的正常活动范围,导致活动受限。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诊断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是腰椎退行性改变。

2. 影像学检查: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情况,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治疗方法针对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 -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和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 物理疗法:如理疗、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腰部和下肢的功能。

-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重控制,避免过度劳累。

2. 手术治疗: - 对于严重症状无法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去除椎间盘或椎管狭窄来减轻症状。

结论腰椎退行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及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

,治疗方法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人们可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进一步加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以保证最佳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的主要方法之一。

主要分为两类:止痛药和消炎药。

止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吗啡、氯胺酮等。

消炎药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此外,肌肉松弛剂、抗抑郁药和膳食补充剂等也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常常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的疼痛。

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热敷和冷敷等。

这些方法也可以用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和训练,达到改善脊柱结构和肌肉功能的目的。

康复治疗通常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指导。

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4. 手术治疗在慢性疼痛或出现神经损伤时,手术可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的有力手段。

手术治疗的选择包括椎间盘切除、植入融合器和植入融合器加动态稳定系统等。

二、注意事项1. 避免重复劳动和剧烈运动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通常与剧烈运动和重复劳动等活动有关。

为了改善症状和加快治疗过程,应该避免这些活动。

2. 持续锻炼以增强身体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腰椎损伤的可能性,并促进恢复。

适当的锻炼还可以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3.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对脊柱的压力和疼痛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控制症状和促进恢复,应该减掉多余的体重。

4. 保持健康的饮食健康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营养和水分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康复。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是许多人可能会面临的身体问题。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腰椎不稳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腰椎不稳的准确诊断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病史询问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

患者应提供疼痛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等信息。

此外,患者还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脊柱外伤、手术史以及与腰椎相关的其他疾病。

二、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腰椎的体格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1. 患者的站立姿势:医生观察患者是否有脊柱侧弯、旋转等异常姿势。

2. 腰椎活动度:医生会检测患者的腰椎活动范围,包括前屈、伸展、侧屈等动作。

3.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腿部感觉、力量和反射是否异常,以排除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

三、影像学检查除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来确诊腰椎不稳。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1. X线:X线检查可以显示脊柱的结构和形态,包括椎体高度、椎间隙宽度等指标。

医生可以根据X线片的结果判断腰椎是否存在退变、滑脱等异常情况。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腰椎结构信息。

它能够显示腰椎的椎间盘情况、椎管狭窄等影响腰椎稳定的因素。

3.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软组织结构的情况,如椎间盘膨出、脊柱管狭窄等。

MRI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诊断腰椎不稳非常有帮助。

四、功能测试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腰椎的稳定性,医生有时还会进行功能测试。

常见的功能测试包括:1. 后凸试验:患者站立或坐下,医生用手指压住患者的腰部,观察患者是否有腰椎后凸。

2. 腰椎活动度测量:医生会让患者做一系列腰椎运动,如前屈、伸展、侧屈等,然后通过测量患者的运动范围来评估腰椎的活动度。

五、其他检查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医生可能会考虑其他特殊检查来辅助诊断,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观察、脊柱动态X线摄影等技术。

综上所述,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测试以及必要时的其他检查。

腰椎退行性变CT诊断及症状表现

腰椎退行性变CT诊断及症状表现

间歇性跛行和肌力减退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才能 继续行走。
肌力减退
由于神经受压或刺激,下肢肌力逐渐减退,表现为抬腿无力、足下垂等。
马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马尾综合征
当腰椎退行性变严重压迫马尾神 经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异常等马尾综合征表现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 强腰背肌锻炼,提高腰椎稳定性;注意腰部保暖,避 免受寒;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椎间隙高度降低
椎间盘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 分和弹性,导致椎间隙高度降低。
真空现象
在退变的椎间盘内,由于气体进入而 形成的真空现象,表现为椎间盘内的 低密度影。
椎间盘突出与膨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组织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密度影。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均匀向四周膨出,超过椎体边缘,但不一定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

腰椎管狭窄
腰椎退行性变可导致腰椎管狭窄 ,使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加重,出 现间歇性跛行、下肢肌力减退等
症状。
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变可引起腰椎稳定性 下降,导致腰椎滑脱,表现为腰 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加重

0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标准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 表现。
02
CT检查在腰椎退行性变中的应 用
CT检查原理及优势
CT检查原理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 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 人体被检部的断面或立体图像。

浅谈腰椎不稳的治疗措施

浅谈腰椎不稳的治疗措施

浅谈腰椎不稳的治疗措施发表时间:2011-09-20T10:12:11.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陈达智郑仕强[导读] 腰椎不稳是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和腰椎术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陈达智郑仕强(广宁县中医院广东广宁 526300)【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5-0056-02【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推拿对腰椎不稳的治疗措施。

方法对腰椎不稳的概念、诊断、发病原因和治疗等进行论述,主要突出了手术、推拿治疗对腰椎不稳的影响。

结果治疗方面,西医趋向于手术融合固定,中医趋向于推拿治疗。

结论通过对腰椎不稳较全面的认识,在今后诊疗中,形成比较系统明确的治疗规范,对待各种不同类型的腰椎不稳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不稳手术推拿腰椎不稳是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和腰椎术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本文对腰椎不稳的概念、诊断、发病原因和治疗等进行了论述。

1 腰椎不稳1.1腰椎不稳的概念赵定麟[1]指出,从腰椎退变到引起临床症状是一个漫长的病理过程,腰椎退变、不稳以及不稳症是不同的概念,是疾病的不同阶段。

退变是普遍的,是生理现象,当退变发展到出现异常位移时即为不稳,而只有出现了临床症状时才称之为不稳症。

1.2腰椎不稳的诊断由于腰椎不稳涉及到多种相关疾病,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的下腰痛,伴有臀部或大腿后部的牵涉痛,卧床或腰围保护下症状能缓解或消失;腰部的突然疼痛及僵硬受阻,体位改变或手法能使之消失;站立时的棘突出现阶梯状或过度活动[2]。

1.3腰椎不稳原因引起腰椎不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椎间盘退变;峡部不连和峡部滑脱;外伤及其他:包括肌性原因、某些神经原性疾患、脊柱肿瘤和脊柱手术后医源性不稳等。

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的影响:1.3.1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退变首先是髓核水分减少和纤维化,纤维环内层和中层破裂,外层纤维环变薄松弛并向周边膨隆,上下椎间出现异常活动,严望军等[3]认为椎间盘退变与腰椎不稳存在一定关系,腰椎不稳在椎间盘IV级时退变最多见,经统计学处理,前向椎间位移不稳与椎间盘退变显著正相关;髓核和纤维环中可出现高强度区域,而这一变化可使运动节段的稳定性下降。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诊断与治疗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诊断与治疗
3)、 牵拉/压缩侧位片: (1)牵拉时椎体出现向后 异常位移;(2)压缩时出现向前异常位移。
3. MRI
MRI可清晰显示不稳节段周围组织的肉芽增 生、炎症和水肿,这些病理改变均以MR的 异常信号来表示。这一优越性是X线平片和 CT扫描所无法比拟的。
六、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1、 症状: 腰椎不稳可见于腰椎的许多伤病,临床症状较为
1. 常规腰椎平片和CT:
1)、腰椎不稳者棘突、小关节的排列不对称。
2)、 牵张性骨刺:骨刺位于椎体的前方或侧方,呈水平方向 突起,基底部距椎间盘外缘约1mm,小的牵张性骨刺意味着有 腰椎不稳存在,而大的牵张性骨刺仅提示该节段曾经发生过不 稳。当腰椎重新获得稳定后,牵张性骨刺可逐渐消失。
3)、 真空现象 : 也称Knuttson现象,即椎间隙内出现充满气 体的透明裂隙,常见于L5-S1椎间隙,内含气体中氮气占90% 以上,这一现象未发现与临床症状有何联系。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最常用 方法,但仔细思考一下,现在仍不能满意解决上 述三个问题。
一、定义
美国AAOS:在正常生理负荷下,腰椎运动节段超过正常 限制范围并表现出异常反应,即稳定性降低,运动节段的 运动范围增加或异常。
Frymoyer及Krsg定义:脊柱运动节段的硬度下降,使作 用在运动节段上外力产生的移位大于正常,从而产生腰痛、 进行性畸形和压迫神经结构的危险。
1.X线上可见腰椎畸形,并进行性加重,伴有疼痛。
2.畸形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与不稳定节段有关的相应症状 和体征。相应的神经症状和确实的体征最可靠。
3.提示性症状,如病史中有当机械负荷稍大于正常时,出现 腰背痛。
4.病损越具体,越局限,治疗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Frymoyer的分类系统包括腰椎节段性不稳定与腰椎退变性不稳 定.

退行性腰椎不稳诊断的研究进展

退行性腰椎不稳诊断的研究进展

现 出一系列 新 的有助 于 诊 断 的方 法 , 现就 腰 椎 不 稳诊
断 的研 究进 展作 一综述 。
的功能, 将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 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
表现 。
l 概

2 临床表现
对腰椎 不稳 的 临床 表 现仍 缺乏 统 一认 识 , 腰 痛及 坐骨 神经 痛是腰 椎不 稳 的主要症 状 , 其 特点 是 : ( 1 )急
产生 的位 移大 于正 常 , 从 而产生 腰痛 、 进行 性 畸形和 压
性发作可有慢性腰痛史 , 发作时常有明显的外伤诱 因, 但不 一定 有神经 根 压 迫症 状 。 ( 2 )疼 痛 剧 烈 , 持续 时 间短, 经休息 、 制动及物理治疗后可在 4— 5 d内缓解 , 但容易复发。( 3 )疼痛常为双侧性 , 但两侧疼痛的程
为了能够更确切地诊断腰椎不稳 , 近年来国内外涌现 出一 系列新的有助于诊断的方法, 包括临床上诊 断 和影 像 学诊 断。作 者就腰椎 不稳 诊 断的研 究进展 作 一综述 。


[ 关键 词 ]腰痛 ; 腰 椎 不稳 ;诊 断 ;文献 综述
[ 中图分类号]R 6 8 1 . 5 3 ; R 6 8 1 . 5 5

围并 表现 出异 常活动 及 因此 引发 的一 系列 临床症 状 。 虽然 不 同学 者对 腰 椎 不稳 提 出 了不 同 的定 义 , 但 是其共 同特点是 在生 理负荷 下腰椎 失 去控制 异 常活动 的能力 , 这 种不稳 意 味着 脊 柱 无 法 实现 保 护 神 经结 构

为 了能 够更 确切地 诊 断腰椎 不稳 , 近年来 国内外 涌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1 — 6 2 6 4 ( 2 0 1 3 ) 0 卜0 l 1 8 ・ 0 4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腰椎融合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腰椎融合术治疗
3 椎 间 植 骨 融 合 术
变 、 染 或肿瘤 、 部不 连或滑脱 、 感 峡 医源 性 、 经 源 性 或 肌 性 神
等 。腰 椎 不稳 症根 据 常 见原 因可 以 分 为 : 理 性 腰 椎 不 稳 症 病 ( 染 或 肿 瘤 ) 发 育性 腰 椎 不 稳 症 ( 部 不 连 或 滑 脱 ) 医 源 感 、 峡 、 性 腰 椎 不 稳 症 、 力 性 腰 椎 不 稳 症 ( 经 源性 或 肌 性 ) 。 临 动 神 等 床 多 以 退 变 性 腰 椎 不 稳 症 为 多 , 主 要 病 理 改 变 包 括 : 核 其 髓
单 , 伤 小 , 管 神 经 并 发 症少 等优 点 。 融合 骨 条 位 于 脊 柱 损 血 但 张力 区域 , 乏 力 学 刺 激 , 愈 合 发 生 率 高 , 合 时不 作 内 固 缺 不 融 定 , 出 现较 高 的失 败 率 , 将 导致 假 关 节 形 成 。 如今 流 行 的 P F L
盘 突 出 等 。相对 适 应 证 为 : 变性 椎 间盘 突 出 、 退 动态 摄 片 中见
异 常运 动 同时 伴 有 相 应 的 疼痛 和神 经 症 状 的 患 者 。而 对 于 影
像 检 查 见 异 常 表 现 但 无 相 关 临床 表 现 者 , 不宜 作 融 合 。 则
31后 外 侧 融 合 ( o tr l t a so , L ) 其 包 括 横 突 间 . p s oae l u in P F e r f 融 合 , 突 椎 板 间 融 合 , 节 突关 节 融 合 。具 有 相 对 操 作 简 棘 关
1 手 术 适 应 证
进 行 植 骨 腰 椎 间 融 合 被 许 多 医生 运 用 治 疗 椎 间盘 退 变
及 腰 椎 失 稳 的 独 特 方 , 论 上 优点 是恢 复 脊 柱节 段 间 的对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脊柱稳定隐含着正常的运动。融合术消除了正常的运动,因此不能恢复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由于
融合术最早是用来治疗脊柱畸形、感染、骨折或椎体肿瘤切除后的稳定性重建等脊柱稳定性严重破坏的
等。对于这种不稳定,Frymoyer主张作融合术,尤其当病人需作广泛减压时,并酌情选用内固定。
5.V型 椎间盘内部破裂:应用理论模型分析椎间盘破裂的原因包括超负荷轴向压力引起软骨终板的破裂和新 生血管长人椎间盘内。目前对这种损伤究竟是否属于节段性不稳定还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无论这种情况是 不是节段性不稳定,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作前路椎体间融合术。因为症状主要来自椎间盘,若采用后路融合术, 则术后可以继续出现症状。目前,对于这病损,采用前后路融合术逐渐增多。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
1
`
概念: 腰椎不稳系指腰椎椎节在正常生理载荷下不能保持相互之间的正常位置关系而发生的病理性 改变;
病因:几乎腰椎的所有常见伤病均可导致其本身的不稳定,如:创伤、退行性变、肿瘤、炎症以及 各种减压性手术都可能破坏腰椎的稳定性;
面临的三个极富挑战性问题:第一: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定义是什么?第二:如何诊断这一病变?第 三:如何合理的治疗?
3.III型 假关节:假关节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确的相关性,但确定症状性假关节或体内存在金
属内固定物的病人的假关节的诊断,目前确实是比较困难。常用方法包括局部阻滞麻醉、椎间盘造
影、X线检查、CT扫描及手术检查等,对于症状性假关节可行修补术。
九、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融合治疗
(一)、融合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对腰椎退变性不稳定进行融合术,首先应弄清什么是稳定。脊柱的稳定性是指脊柱功能单位而言的,
1.X线上可见腰椎畸形,并进行性加重,伴有疼痛。
2.畸形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与不稳定节段有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相应的神经症状和确实的体征最可 靠。
3.提示性症状,如病史中有当机械负荷稍大于正常时,出现腰背痛。
4.病损越具体,越局限,治疗成功的可能就越大。Frymoyer的分类系统包括腰椎节段性不稳定与腰椎退 变性不稳定.
2.Ⅱ型 前移性不稳定:是典型的退变性不稳定,如退变性腰椎滑脱,这种不稳定随时间延长而畸形加重的
速率约为2mm/年。多发生于L4-5水平,而且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CT扫描若发现小关节方向更接近矢
状位则提示这种不稳定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3.Ⅲ型 后移性滑脱不稳定:文献报告后移性滑脱不稳定多见于L5-S1水平,常引起侧陷窝狭窄而影响S1神
些病人当中,约有3%需作后期融合术。
2.Ⅱ型 椎板切除术后:椎板切除术后发生不稳定的危险性直接与切除小关节的多少有关。在早
期行全椎板切除术的病人中,这种不稳定发生率较高,常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粘连症状。现在由
于作全椎板切除术已越来越少,而且注意到小关节的保留,一般小关节切除不超过1/3,对节段性
稳定性很少构成危险。
四、临床表现
对腰椎不稳的临床表现仍缺乏统一认识。有人曾请国际腰椎研究会的30位专家写出腰椎不稳的典型病史 与临床表现,结果其答案无一相同。
1、 症状: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是腰椎不稳的主要症状,其特点是: 1)、 急性发作 发作时常有外伤诱因,但不一定有神经根压迫症状。 2)、 疼痛剧烈,持续时间短,在4~5天内缓解,但容易复发。 3)、 疼痛常为双侧性,但两侧疼痛的程度可不同。很少波及膝以下,咳嗽及打喷嚏时腹压增加不会使
二、病理变化
通过腰椎不稳定模型可以发现,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不稳定期和再稳定期。 不稳定期:开始发生于椎间盘开始退变,承受机械负荷的能力下降,韧带及小关节松弛,小关节退变而
导致的正常功能失代偿阶段; 再稳定期:后期骨赘形成及椎间盘内化学成分及水分发生变化而致稳定期,并影响脊柱功能单位的活动。
六、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 1、 症状: 腰椎不稳可见于腰椎的许多伤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多无特异性,与其他原因所致下腰痛较
难区别,有时甚至几乎无症状,当有反复急性发作且持续时间短的剧烈腰痛时,即应想到腰椎不稳的可能。 2、 物理检查:应注意有无异常活动。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结果常不可靠,有时甚至是阴性。旋转侧弯及
6)、 椎体进行性骨质溶解:当减压手术引起腰椎不稳时尤为明显,但须注意与感染、肿瘤等鉴别,必要时 可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2. 动力性摄片
相邻椎节间相对位移异常增大,是腰椎不稳的主要表现之一,动力性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
1)、 侧弯正位片: (1)向一侧弯曲程度高于另一侧;(2)向一侧弯曲程度减低,同时向该侧旋转程度也减 低;(3)椎间隙高度异常;(4)棘突及椎弓根排列异常;(5)椎体向侧方异常移位。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最常用方法,但仔细思考一下,现在仍不能满意解决上述 三个问题。
一、定义
美国AAOS:在正常生理负荷下,腰椎运动节段超过正常限制范围并表现出异常反应,即稳定性降 低,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增加或异常。
Frymoyer及Krsg定义:脊柱运动节段的硬度下降,使作用在运动节段上外力产生的移位大于正常, 从而产生腰痛、进行性畸形和压迫神经结构的危险。
疲劳实验:上述实验模型与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相关性比周期性负荷(即疲劳实验)实验模型与腰椎 不稳定的相关性要小。在周期性负荷实验模型上,由于负荷大小、方向及重复次数,可产生多种解 剖结构的改变,包括纤维环撕裂、纤维软骨板扭曲、椎间盘突出、小关节或椎体骨折。
人活体测定脊柱稳定性:利用多种解剖标志或在体内植入某些金属标志,以测定它们的相对位移, 虽然有助于判断脊柱的稳定性以指导脊柱融合,但在临床上难以应用。
即两个相邻的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韧带及小关节,在适当外力作用下,这个功能单位可产生各种变形,
但仍保持其自身完整无损,因此脊柱的稳定性是指功能单位在生理负荷下不产生异常形变或过度活动。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正确治疗取决于对构成稳定的各种解剖结构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的全面理解,而不
应片面地认为只有融合术才可恢复稳定。事实上,融合术所获得的稳定是以牺牲脊柱正常活动为代价的,
经根。事实上这种不稳定可见于任一节段水平,典型的变化是X线上同时伴有明显的椎间盘退变。多数学者建
议对这种不稳定应融合在屈曲位上。
4.Ⅳ型 进行性退变性侧凸:典型的侧凸涉及多个节段,最常见的形式是伴有侧方移位和旋转畸形,常以
L4-5为中心,也可见退变性滑脱。由于涉及多个节段,准确的诊断包括肌电图、诱发电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Panjabis等通过对尸体腰椎作连续横断面切片后,对韧带及小关节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矢状 面上前移不稳定至少需要后纵韧带从椎间盘后缘与髓核附着处到髓核的纤维完全撕裂,才可发生; 2)、侧方移位则需要椎间所有纤维连接完全分离才可发生,单纯韧带、椎间盘或小关节断开并不 会产生不稳定。因此他的定义是:脊柱在生理负荷下保持其正常移位的能力丧失,而没有神经症状, 也没有明显畸形和疼痛。从上述腰椎不稳定的定义看,似乎尚没有一个可以完全指导临床诊断、治 疗的统一的标准。
三、生物力学
实验方法切除不稳定的模型:用有关韧带、小关节或实验性骨折,然后测定脊柱的稳定性,不过在 体内模型上测试结果变异性较大。Sullivan等报告切除小关节,脊柱的退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 显;相反,Stokes的研究结果则显示急性不稳定将随时间的延长而获得再稳定,并没有发现椎间盘 退变加速的证据;
2)、 屈/伸侧位片: (1)椎体向前异常位移,腰椎前屈时明显;(2)椎体向后的异常位移,腰椎后伸时明 显;(3)椎间孔和椎间隙变窄;(4)椎弓根长度的异常改变。
3)、 牵拉/压缩侧位片: (1)牵拉时椎体出现向后异常位移;(2)压缩时出现向前异常位移。
3. MRI
MRI可清晰显示不稳节段周围组织的肉芽增生、炎症和水肿,这些病理改变均以MR的异常信号来 表示。这一优越性是X线平片和CT扫描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腰椎不稳定的临床症状与运动节段异常活动及移位有关,所以如果用支具进行适当制动后,
疼痛减轻或消失,则强烈提示腰椎不稳定。
五、影像学检查
腰椎不稳的影像学检查对腰椎不稳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 常规腰椎平片和CT:
1)、腰椎不稳者棘突、小关节的排列不对称。
2)、 牵张性骨刺:骨刺位于椎体的前方或侧方,呈水平方向突起,基底部距椎间盘外缘约1mm,小的牵 张性骨刺意味着有腰椎不稳存在,而大的牵张性骨刺仅提示该节段曾经发生过不稳。当腰椎重新获得稳定后, 牵张性骨刺可逐渐消失。
(二)继发性腰椎不稳定
1.I型 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盘切除术后腰背痛很常见,所以有人建议作脊柱融合术。在作椎
间盘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病人至少有20%的人在X线上不稳定标准符合Knuttos的标准,即前—后伸
位X线上移位大于3mm,严重时则表现为退变性滑脱。一般多见于女性,而且位于L4-5水平。在这
表—1 Frymoyer腰椎不稳定分类系统
八、腰椎退变性不稳定的分类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分为原发性不稳定和继发性不稳定两大类。原发性不稳定病人一般没有手术史,而继发性不 稳定病人的症状出现在既往腰椎手术后。
(一)原发性腰椎不稳定
1.I型 旋转不稳定:旋转(扭转)不稳定可以加速退变。无论是静态还是周期性扭转负荷均可引起纤维环放射 状撕裂,这种不稳定最多见L4-5水平,因为L4-5水平在解剖上缺乏足够的保护性结构。
七、腰椎退变性不稳定
由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传统定义标准是根据生物力学的测定结果而制定的,在临床上很难对腰椎不稳定 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Frymoyer曾于1985年试图制定一个分类系统以便在临床上能够对腰椎不稳定作 出诊断(表--1),不过目前尚不能证明这个分类系统的可操作性。Frymoyer的分类系统是基于下列情况即应 怀疑有腰椎不稳定而制定的。
疼痛加剧。 4)、 不稳交锁(instability catch)现象:患者由于疼痛不敢弯腰,且在腰椎由前屈位转为直立位时完全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