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答案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答案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一)
1.D解析:A项第一个“绝”是“停止,止歇”的意思,第二个“绝”是“隔绝的,封闭的”的意思。

B项第一个“是”是“这”的意思,第二个“是”是表判断的动词。

C项第一个“其”是“他们的”的意思,第二个“其”是“难道”的意思。

D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

2.(1)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2)(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D解析:“正面描写”错,应是侧面描写。

(二)
1.D解析:A项第一个“更”是“还”的意思,第二个“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项第一个“白”是“白色的”的意思,第二个“白”是“酒杯”的意思。

C项第一个“余”是“我”的意思,第二个“余”是“多余的”的意思。

D项两个“焉”都是“哪里”的意思。

2.(1)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2)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3.奇景雅趣
4.C解析:不是重在议论,而是重在抒情。

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6.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7.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样例5]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样例5]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样例5]第一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题。

(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小题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

(2分)①不见曦月()②湖中人鸟声俱绝()【小题2】下面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孥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小题3】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小题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末句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

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小题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小题1】①日光,这里指太阳。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大雪三日。

雪:②余拏一小舟。

拏:(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下雪;撑(船);(2)使用白描手法。

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3)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即可。

①句意:大雪接连下了多天。

雪,下雪。

②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

拏,撑(船)。

(2)本题考查理解写作手法的能力。

结合内容,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中可知,句子使用了白描手法。

用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营造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

结合内容,从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作者是一个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人;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知,作者痴迷山水。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拥( )衣崇( ) 雾凇( )( )( ) 与余舟一芥( ) 铺( )对坐强( )饮{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④客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3.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一): 湖心亭看雪练习和答案1.基础知识2.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二):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冰天雪地,竟有人在夜里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文章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三):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舟子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相公痴”表现在什么地方文中“相公痴”表现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愿对你有所帮助!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四): 八年级上册语文29课《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 1.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5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5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5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湖心亭看雪张岱**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少不更事B.湖中人鸟声俱绝精妙绝伦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D.是日更定矣物是人非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8.本文文笔洗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

(用原文句子填写)。

(3分)9.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雪三日后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出夜中雪景的特点。

C.亭上二人见到作者“大喜”,实际上也写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

D.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6C7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

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注意:强、三大白、客此的翻译每一处1分。

)8到亭上及下船(每空1.5分,错、漏一字,该空不得分)9B参考译文郑国有一个非常喜爱鱼的人,想了一些办法没有得到鱼,就用捕鱼的工具或者积水成坑诱鱼,或者编制苟笼投饵捕鱼。

他在庭院里摆了三只盆子,都盛满了水,捕到鱼就放到水盆里养着。

那些鱼由于刚刚摆脱了鱼网的折磨,身子疲乏得很,把白色的肚皮翻浮在水面上,或者把嘴露在水面上争着喘气。

过了一天,鳍尾才开始摆起来。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湖心亭看雪①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

余强⑩饮三大白⑪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⑫。

及下船,舟子⑬喃喃⑭曰:“莫说相公⑮痴,更⑯有痴⑰似相公者!”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通用1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通用1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通用1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篇1阅读理解在作答前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拥毳( )衣崇祯( ) 雾凇( )砀沆(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强( )饮{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沆砀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④客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3.翻译下面的句子。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湖心亭看雪①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

余强⑩饮三大白⑪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⑫。

及下船,舟子⑬喃喃⑭曰:“莫说相公⑮痴,更⑯有痴⑰似相公者!”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下列句中“故”字作“因此”意的一项是( )B、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不习渡水故耳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意思是:管宁照样挥动锄头与见到瓦石没有什么区别。

B、“宁读如故”意思是:管宁还如同原来一样专心读书。

C、“子非吾友也”意思是:你不是我的朋友。

3、选文表明管宁交友有两个标准:(一)遇财不动心;(二)读书要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A、①且②夫③而④虽B、①而②盖③且④况C、①而②盖③而④况D、①而②夫③而④况2、解释文中的词语。

⑴推王君之心:⑵推其事:⑶遗风余思:3、“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句中三个“其”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 那些B、莫非它的(指州学的) 那些4、对“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B、用什么来影响后世的人呢?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D、影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5、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景点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

C、附庸风雅,借曾巩才气抬高自己的声望。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2、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3、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4、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5、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四、课外同步阅读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2、依据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1【一】【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补充[去月]上月。

1。

解词(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仆去月谢病(4)岂徒语哉2翻译(1)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二】【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

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的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了解。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拥毳( )衣崇祯( ) 雾凇( )砀沆(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强( )饮{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二、阅读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阅读答案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张岱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继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擊同:拏/拿)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对下面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B.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2)客()11.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译文:12.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括。

(4分)答案:9.C(2 分)10.(1)这(1分)(2)客居(1分)11.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P道别。

(2分)12.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2分)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2分)(大意相同即可)译文:崇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接连下了好儿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

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岀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To。

中考语文专题6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6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解析版)

湖心亭看雪(一)(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提平,丝管夹岸。

跌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

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

④茗(níng)饮:饮茶。

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⑦诟(gòu):骂。

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______(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______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

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1.(1)更(ɡēnɡ)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定,完了,结束。

(2)还。

(3)还。

(4)毳〔cuì〕衣: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5)沆砀(hànɡdànɡ):白气弥漫的样子。

(6)全,都。

(7)一道。

(8)强(qiǎnɡ):勉强,这里指本不能饮,但就逢知己,必须饮,也是甘心情愿的饮,所以可谓“痛快,爽快”之意。

(9)这。

(10)判断词,表肯定。

2. (1)陶庵梦忆张岱宗子明末清初山阴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遗世独立(特立独行)不随流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4.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5.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此题是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有所感知。

)6.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此题是为了使学生对白描这种写作手法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本文,适当地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明白白描手法不仅用于文言文,还可以用在现代文里,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当堂做白描的口头训练。

)7.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对故国往事怀恋的淡淡愁绪。

8.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二)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雾凇沆砀( )1L面线句子描写很有特点,请做具体分析。

(4分)【分析】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绝:消失。

②句意为:冰花一片弥漫。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本题考查写景的方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雪后雾气弥漫、天地一白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答案:(1)①消失②白汽弥漫的样子(2)作者运用白描手法。

按照由远及近。

由大到小的次序,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点评】“余”的解释:①尝贻余核舟一(我)②其余不足观也已(多余的)③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遗留的)④苟粟多而有余,何为而不成(盈余)。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和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和答案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上下一白( )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径塘而归(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
中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濯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 ”“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4分)
参考答案:
26.(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7.C
28.(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雪。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 是日更定矣 是夕 湖中人鸟声俱绝 皆寂不闻人声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14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