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概念汇报综述

合集下载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1癌因性疲乏概况Piper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寻常的全身性过度疲乏,与癌症有關且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

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定,其缓解与个人的行为和努力不成比例或不相关[1]。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对肿瘤患者因性疲乏等提出明显标志,即:①患者四肢全身无力;②存在情绪反应;③患者精力难以集中;④缺乏激情、情绪低落;⑤睡眠后精力感觉没得到恢复;⑥活动困难;⑦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⑧患者夜间发生睡眠或比较嗜睡;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嫩缓解。

而从认知方面角度来说:90%以上患者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中一种正常现象,患者更多的原因忍受疲乏,并且他们觉得疲乏并不会加重病情。

应对方式方面: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后更多的患者选择原地休息或停止活动;10%患者坚持锻炼或在医师指导下锻炼[2]。

2癌因性疲乏的常用评估量表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方法主要是评估量表,有关生理、内分泌、代谢、血液学等的测量指标,已在国外研究中逐渐出现。

单维度量表(简短疲乏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问卷、疲乏症状量表、癌症疲乏量表等)在评估范围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晚期癌症患者的完成率普遍偏低。

研究者在选择测评量表时,可综合量表的信效度、适用人群及量表条目选择合适的量表[3]。

3癌因性疲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3.1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疼痛-原因是疼痛本身使得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诱发抑郁或沮丧;疼痛亦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营养不良:肿瘤患者食物的利用率下降、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疲乏;睡眠障碍:研究发现,疲乏程度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时间、入睡时间、24h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癌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反应。

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癌因性疲乏是与癌症和癌症治疗有关的一个高发生率结果事件,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它与一般疲乏不同,癌因性疲乏起病快,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无法通过休息得以缓解,涉及到认知、生理、情绪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日常生活。

随着对这一症状所造成后果的日益重视,人们不断在探索缓解癌因性疲乏的有效途径,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提高其生存质量。

本文从中西医不同角度来综述癌因性疲乏目前的研究现状。

1中医对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认识在中医古文献中未见有癌因性疲乏这个病名,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虚劳相近。

中医认为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日久不复,均可成为虚劳。

即机体”阴平阳秘”的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的一种表现。

而癌因性疲乏是一种虚弱、易累的主观感觉,是疾病性疲劳,常以虚劳论治。

1.1癌因性疲乏的病因中医认为,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说:”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

章璐等[1]认为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主要病机,将癌因性疲乏分为气血不足证、脏腑亏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火旺证、痰湿凝聚证、阴阳失调证五个证型;中医辨证常见多证相兼情况,分型以虚证多,实证少,尤以气虚为主,血虚次之,实证均为脾受湿邪之累而致。

1.2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1.2.1针灸推拿治疗李雁林等[2]对术前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疲乏综合征52例患者行推拿治疗,治疗组T1、T2和T3时间点的RPFS-CV 评分呈下降趋势,治疗组T2和T3时间点的SF-36 评分呈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中医针灸推拿对改善CRF症状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1.2.2中药及中成药治疗陈恋春[3]运用护理干预结合补中益气汤内服治疗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30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癌因性疲乏》课件

《癌因性疲乏》课件

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疏导 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 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 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生活质 量,缓解疲乏感。
04
癌因性疲乏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 于恢复体力和缓解疲乏。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缓解癌因性疲乏的重 要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如皮 质类固醇、抗抑郁药等。
02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不可自 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早期筛查与预防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 疗可能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疾病 。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 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度劳累 。
积极应对压力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通过放 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
压力。
管理方法
制定个体化的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 案。
患者可自行评估疲乏程度 ,记录疲乏的持续时间、 程度和伴随症状。
医生面诊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综合评估患者的疲乏状 况。
疲乏量表
使用标准的疲乏量表对患 者进行评估,如简短疲劳 问卷(BFI)、疲劳量表11(FS-11)等。
评估工具
疲乏量表
其他评估工具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张莉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06(014)005
【摘要】癌症是目前临床危害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igue,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可由癌症引起,或是癌症治疗的结果。

随着对疼痛、呕吐等症状的有效控制,疲乏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对CRF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据国内报道,癌症患者的疲乏发生率为34%-76%,与恶心、抑郁、疼痛等症状相比,持续时间长,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针对CRF的特点和影响、相关因素、评估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的进一步诊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290-292)
【作者】张莉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J], 朱美玲;金英花
2.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J], 程康耀;杨姮;
吕伟波;章隽宇
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J], 韦翠玲;秦玉娟
4.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J], 袁渊;罗阳
5.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 蒋文涛;吴会英;黄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癌因性疲乏中医治疗进展

癌因性疲乏中医治疗进展

癌因性疲乏中医治疗进展2.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摘要: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癌因性疲乏愈发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西医治疗疗效欠佳,随着中医的迅速崛起,中医治疗越发成熟。

本综述主要收集近几年文献并加以概括分析,为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参考。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随着各种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也逐渐延长,同时,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

癌症相关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肿瘤患者中的症状,《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底1版)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上持续性痛苦的,有关躯体、情感和(或)认知方面的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且与癌症治疗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而西医治疗尚未成型,中医对其治疗效果被许多CRF患者认可。

本文通过对CRF相关文献的整理,探讨CRF的中医治疗现状。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现代各医家治疗此病,采用中药汤剂(经方、自拟方)、中成药(口服药、注射液)、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足浴、八段锦、太极等等,均取得不错疗效。

中药组方中药组方治疗CRF主要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经典方为基础,再由此加减,形成自拟方,以对症治疗。

薛明杰[2]等人随机将80例大肠癌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化疗后给予四君子汤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化疗,5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降幅、KPS评分增幅、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显著改善了患者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缓解了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治由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病症。

《脾胃论》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的源泉,脾胃健运,则精力旺盛,气血充沛;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则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是临床上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癌症治疗中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CRF的病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国外许多学者认为,CRF的发生可能与贫血、肥胖、肿瘤类型、失眠、炎性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有关。

针对CRF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对CRF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指导。

Abstract:Cancer-related fatigue is the most common concomitant symptom in cancer patients.It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but also leads to the interruption of cancer treatment and endangers the lives of patients.The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CRF are more complicated.Many foreign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RF may be related to anemia,obesity,tumor type,insomnia,inflammatory cytokines,and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The CRF patient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CRF related treatment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Cancer-related fatigue;Cancer;Treatment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不仅发生快、程度重,而且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来缓解[1]。

成年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成年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成年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成年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很多成年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会经历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是指癌症患者在无任何体力活动后仍然感到疲惫,失去活力和动力,影响生活质量。

虽然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疲乏症状,但在许多情况下,非药物管理方法也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疲乏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总结成年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非药物管理方法,并介绍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最佳证据。

一、锻炼和体力活动适当的锻炼和体力活动可以改善体力状况和心理状态。

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疲劳感,提高患者的体力水平。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

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要根据身体反应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放松和冥想放松和冥想是一种减轻疲乏的有效方法。

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压力感,进而改善疲劳症状。

研究表明,定期的冥想和放松练习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日间疲倦感。

三、规律饮食和水分摄入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减轻疲劳和提高体力至关重要。

患者应遵循膳食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此外,适量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可以预防脱水和疲劳。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保持适度的饮食多样性,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四、良好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是恢复体力和改善疲劳感的关键。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避免影响睡眠的刺激物,如噪音和亮光。

适当的运动、放松练习和规律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五、心理支持和社交交流癌症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困扰,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社交交流。

参加癌症康复小组、家庭支持等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患者从心理上获得支持,减轻焦虑和疲劳感。

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疲劳和焦虑。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是指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持久性疲劳状态。

疲乏与癌症疾病自身相关,也受治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然而,疲劳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本文将综述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1)免疫系统异常:研究表明,癌因性疲乏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患者体内的炎症、细胞毒素和调节因子水平升高,特别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能量代谢和行为变化。

(2)神经内分泌紊乱:癌症患者常伴随着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性腺功能障碍等。

一些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在癌症患者中也有所观察。

(3)细胞代谢异常:在癌症患者中,肌肉和脑组织中存在着异常的细胞代谢,并且这些改变对能量载体和产生机制有直接的影响。

患者的线粒体功能受损,ATP 生成减少,需要调节酶和底物的代谢过程发生变化。

2. 治疗的研究进展(1)适量的身体活动:虽然达到疲惫极限后的身体活动有时会引发疲乏,但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疲乏感。

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跟气息与心率相匹配的身体活动。

(2)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疲乏状态,如兴奋剂(如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抗组织胺药物),以及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此外,利用酰胺类药物可改善脂肪代谢和能量负荷。

(3)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来改善疲乏感。

CBT 帮助患者控制焦虑和疼痛,激发健康行为和正确的休息方式。

综上所述,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疾病状态和治疗方法对身体的影响的结果,涉及多个复杂的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

未来,需要在遗传和环境因素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疲乏的有效性和效率。

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摘要 : 综述 了癌 因性 疲乏 的 定 义、 评 Abs t r a c t I t r e v i e we d t he d e f i ni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t ,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a n d i n t e r — ve nt i on s o f 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f a t i gu e . And i t p ut f o r wa r d t ha t me d i c a l pe r s on — n e l s h ou l d a c t i ve l y e v a l ua t e c a nc e r— r e l a t e d f a t i g ue a n d i t s r e l a t e d f a c t or s f o r pa t i e n t s, t o a n a l yz e t he r e a s o ns, t o s e t up i nd i v i d ua l i z e d an d s y s t e ma t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s , s o a s t o r e l i e v e pa t i e nt s’f a t i gu e . Ke y wo r d s 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f a t i gu e; a s s e s s me n t ;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i n t e r v e n —
2 0 0 8, 8( 5 ): 3 0—3 1 .
E 2 ] Ame r i c a n Nu r s e s As s o c i a t i o n . Nu r s i n g—s e n s i t i v e i n d i c a t o r s [ E B / ( ) I ] . [ 2 o 1 2—0 3 —2 3 ] . h t t p : / / www . n u r s i n g w o r l d . o r g . [ 3 ] 于 秀荣 , 叶 文琴 , 蔺香 云 , 等. 产 科 护 理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研 究

简述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简述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简述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在癌症和其治疗中癌因性疲乏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伴随现象,它是现代癌症患者诊治中非常普遍的医学问题之一,存在一定的长期性和非普遍性的疾病特征,与患者癌症本身以及损害正常生理功能的针对性癌症疗法有着重要联系。

癌因性疲乏和普通病人的一般疲乏情况有所不同,通常出现得比较快,程度上也是比较严重,大多数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通常时间都很长,因此无法通过休息来减轻。

并且癌因性疲乏还具有非特异性无力和虚弱,身体会出现全身衰退和疲劳以及嗜睡等表现。

本文则是针对癌因性疲乏定义和中医护理相关干预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中医护理;研究所谓癌因性疲乏在医学当中是一种和癌症或是癌症治疗方式相关的,并且会影响到患者身体正常机能的或是不正常的以及持续时间长的一种主观疲劳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1]。

因为癌因性疲乏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癌因性疲乏所造成的影响日渐重视,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成为现代医学探索研究的重点问题。

但其实不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示都有些微的效果,但相比于西医,中医疗法有不良反应比较低和治疗成本低以及更加易接受的优点。

一、癌因性疲乏中医病因在中医学中认为,癌因性疲乏处于虚劳范畴之内,而虚劳在中医学上也可以叫做虚损,也是指患者脏腑的机能严重退化,再加上气血阴阳不足等为主要原因的一类各种慢性虚症的大概统称。

而癌因性疲乏则是指在病人进行临床应用疗法后,由于各种放射治疗方法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在机体上,由此导致的一些正气缺失和气血亏损所造成的疾病,而且还会伴随着夹带痰以及夹湿和气血瘀滞等现象的表现[2]。

虚损之症很多在中古书中均有描述。

比如《素问》中示从容论篇中便认为虚劳是属于气血损伤从而引起的,会直接涉及到脏腑,尤其是肝脏、脾脏和肾脏受到影响最为严重,脾更是严重。

在中医学中认为脾是后天之根本,同时也是气血生化之根源所在,若是脾胃升降一旦失常,就会直接导致患者身体气机逆乱,并且气血生化乏源,导致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不能协调,从而进一步导致各种“内乱”发生,致使虚损,也就是疲乏、没有食欲以及恶心和呕吐等相关症状。

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
疲劳从广义来讲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中枢性疲劳多由脑部各种神经束和物 质失调引起,外周性疲劳多与肌肉组织有关 中枢性疲乏多由脑部的各种神经束和物质失调引起,外周性疲乏多与肌肉组织有关。
研究表明,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脑内5-HT的浓度升高、5-HT的受体数量
增多,进而产生中枢性疲乏的。 5-HT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 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5-HT含量、功能异常可能与精神病、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的 发病有关。动物侧脑室注射5-HT后,可引起镇静、嗜睡和一系列行为反应,并影响体 温调节和运动功能。5-羟色胺(5-HT)本身有许多功能:包括对于食欲、睡眠、记忆、 学习、体温等的调节;对于心情、行为、心血管功能、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等的控制。 有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脑内5-羟色胺(5-HT)的浓度升高、 5-HT的受体数量增多,过量的5-HT使脑部的功能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就是产生中枢性 疲乏的原因之一。
持续时间评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比化疗前有明显加重。,化疗过程中有恶心、呕吐症状者
化疗后疲劳程度更高,联合化疗病人比单药化疗病人的疲乏程度严重
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
肿瘤放射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 • 放射治疗 沈婵娟等通过对72例肺癌病人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后第15天疲乏程度的 测评,经过比较发现,癌症病人在放疗后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放疗前,这与 国外Jerczek-Fos-sa等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疲乏增 加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放疗导致病人血白细胞、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降低有关
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方 面的 , 今较多 提 及的有 癌 因性 、 术 、 性 疾病 等 至 手 慢
因素 。本 次概念 分析 关 注癌 因性 疲乏 ( a crR l — C n e— ea t
e aiu dF t e,C F) 一 特 定 范 畴 。 现 阶 段 , 5 ~ g R 这 7
9 化 疗患 者 、5 ~1 0 放 疗患 者 、 3/~8 晚 6 7 0 3 9 6 9 期癌症 患者 都有 癌 因性 疲 乏 。癌 因 性 疲 乏 是 癌 症
因素也 是多方 面 的 , 大量 研 究 显 示 , 相 关 因素 有 癌 其
评估 及护理措 施 。 l 疲 乏与癌 因性 疲乏 的概 念
1 1 疲 乏 .
症 治疗 、 血 、 贫 药物 、 液 质 、 谢 障 碍 、 理 不 适 、 恶 代 心 睡
眠障碍 、 痛 等 。如 对 成 人乳 癌 和 卵 巢 癌 化 疗 患 疼 者 的研 究表 明 , 癌症 患 者 的疲 乏症 状 与 血红 蛋 白 、 胆 红 素和 褪黑 素水平 有 关l 。
维普资讯
护理! 志 20 学杂 o 6年 2月 第 2 1卷第 3期 ( 合 版 ) 综

7 ・ 5


述 ・
癌 因性 疲 乏 的概 念 分 析 及 其 护理 措 施
李铮
C net n l i a dNus go a cr eae aiu/L, h n ocp a s n ri f ne- lt F t e/ Z eg A ys n C r d g
持; 自我 管 理 ; 述 患病 历 程 ; 理 给 药 ; 症 护 理 ) 以供 借 鉴 叙 合 对 , 关键 词 : 因性 疲 乏 ; 概 念 特 征 { 护 理 癌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5 R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4 5 ( 0 60 —0 7 0 10 12 2 0 )3 0 5— 3

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治疗概述

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治疗概述

•986.中半中医药杂态(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CJTCMP,February 2021, VoL36, No.2•综述•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治疗概述熊家青'李逵2,吴泳蓉黄晓蒂\田莎\吴若霞\田雪飞\徐基平1C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保院,衡阳421001;2湖南中阪妁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摘要:文章主要总结了现代医家对癌W性疲乏((:K F)辨证治疗的经验,现代中医医家认为(:K 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辨证多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疾病的发病部位多勾肝、脾、肾等密切相关,虚证为本,往往兼夹瘀、痰、湿、热的表现,结合文献发现辨证以虚证为主的医家认为主要足肝、脾、肾亏虚,治疗以补益为主,睥胃虚弱则健脾益气,脾肾阳虚则温补脾肾,肝睥不调则调补肝脾而辨证为虚实夹杂的往往认为以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睥肾亏损,痰瘀互结;精气两亏,湿热中阻为主治疗补益为主,兼顾实证,肝郁睥虚则疏肝健脾,痰瘀则理气化痠,湿热则清热利温为癌W性疲乏治疗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证候;虚劳基金资助:国家A然科学基金项H(N o.81603603,N〇.814736丨7),湖南宵教育厅开放平台基金项目(N〇.16K066),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N〇.2017S K50310),湖南中阁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一流学科开放基金(N〇.2018Z X Y J H28,N〇.2018Z X Y J H03,N〇.2018Z X Y J H0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〇.C X20190541) Sum mar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 ent of cancer related fatigueX I O N G J i a-q i n g1L I K u i2,W U Y o n g-r o n g2,H U A N G X i a o-d i\ T I A N S h a\W U R u o-x i a3,T I A N X u e-fei\ X U Ji-p i n g1('Heng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ngyang 421001, China; "The First Affiliated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Hunan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 b s t r a c t!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d the modern physicians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reatment experience. Modern TCM doctors believe that cancer-related fatigu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onsumptive disease*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mixture of deficiencyand excess. The position of the disea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r, spleen, kidney, and so on. The deficiency syndrome is thebasis, ofte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stastic blood,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of the physicians, it is foundthat mainly deficiency syndrome mainly tend to the disorders of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The treatment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tonifying the spleen,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whe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re weak, warming and tonifying thespleen and kidney due to spleen and spleen yang deficiency, and regulating and reinforcing the liver and spleen when the liverand spleen are not adjusted.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deficiency and excess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stagnation of liver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or essence andqi deficiency, dampness and heat resistance mainly, treatment and benefit mainly, give attention to the excess syndrome, liver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is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and invigorating splee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s regulatingqi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dampness and heat is clearing heat and promoting dampness. We hope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treatment of cancer related fatigu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 e y W o r d s!Cancer related fatigu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Consumptive disease通信作者:田雪飞,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邮编:410208,电话:0731-********E-mail:003640@h n u c m.eflu.fn徐基平,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蒸湘北路25号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邮编:421001,E-mail:52M79240@q q.rom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CJTCMP,February 2021, Vol.36, No.2•987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603603, No.81473617). Open Platform Fund Project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Hunan (N0.I6KO66).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Hunan Province (N〇.2017SK50310),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pen Found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Hunan Universityof Chinese Medicine (No.2()18ZXYJH28, N〇.2018ZXYJH()3, N〇.2018ZXYJH04), Gradu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 of HunanProvince (N〇.CX20190541)癌W性疲乏(c a n c e r releted faligut1,(:R F)是一•种痛-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并且妨碍日常生活111其诊断容易,但治疗较难,0前C R F的干预措施分为非药物十预和药物干预,而单纯的I I:药物干预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配合药物性r•预,西医主要是采用一牲中枢兴奋剂或荇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大,W此中医药治疗是目前C R F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现代诸多医家也对这个疾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医没有癌因性疲乏的概念,根据C R F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虚劳”范畴,并且根据“虚劳”的辨证论治也取得f较好的临床疗效《伤寒杂病论》论治虚劳具备成熟的辨证论治体系'而作为临床论治虚劳的9著《理虚元鉴》m 在C K F的治疗中亦具有指导意义,基于《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等理论指导,结合现代医家ft己的临床经验,认为C R F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肝、脾、肾,分别从虚、虚实夹杂人手,将虚证分为脾胃虚弱、睥肾阳虚、肝睥不调证,而从虚实夹杂入手,认为往往是由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肾亏损,痰瘀互结;精气两亏,湿热中阻证故以下主要从虚证、虚实夹杂证各证型分类概述现代医家对C R F的辨证治疗进展虚证1.脾胃虚弱证C R F多发生在恶件肿瘤后期,久病耗气,气虚则血不摄,加之患者脾胃受损,气血化生乏源,故脾胃虚弱、气血两虚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W八珍汤能气血双补,“温针灸”可温通经脉、活血行气:成艳141研究发现,两者联合应用治疗C K F疗效确切在大肠癌术后,八珍汤加味也能够显著降低患荇的F P S-K i f分和气血两虚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最,提升患者的免疫力|51。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早期 加用 活血 化瘀 的 中药 可 扩 张血 管 , 少血 管 阻力 , 善微 循 减 改 环 . 高耐缺 氧 能 力。 抑制 纤 维 蛋 白合 成 , 凝 血 和组 织 增 生 。 提 抗 抑 制过 敏介质 的释放 , 过敏 反应 。 中医整体护 理强 调人体 是一 抗 个有 机整体 , 强调 人是 自然 界不可 分割 的一部 分 , 视环境 , 重 情绪 对疾 病 的影 响 。以 中医辨证 施护 为 内涵 , 实现 中西 医护理 的最 佳
6 % ~1 % 的 患 者 经 历 了疲 乏 , 是 局 部 放 疗 的 全 身 性 的 反 5 0 0 它
耗 大 , 时间 长 , 持续 不可预 知 , 常不 能通过 睡 眠和休 息来缓 解 。 通 C F的表现形 式和 影响 是多 方面 的。Ooa HUy 等调 R s 和 oe‘ b 5
关键词 癌因性疲 乏 ; 护理 ; 研究进展 文献标识码 B
302 ) 011
中图分类号 R4 37 7 .3
文章编号 10 —94 (06 0 2 0— 3 0 6 13 20 )5—09 0
癌症 是 目前 临床危 害 健康 和 导致 死 亡 的 主要 疾 病 。癌 因性
疲 乏 (acr e t i e R ) 癌 症患 者 最 常见 的主 观症 状 Cne—ra dfg ,C F 是 le a u 之一 , 由癌 症 引起 , 是癌 症治疗 的结 果… 。随 着对疼 痛 、 吐 可 或 呕
莉 (93一)女 , 17 , 主管护师 , 护士长, 本科
机体 所需 , 供需 失 衡 , 从而 引起 了疲 乏 。大 多数 接受 癌症 治疗 的
3 3 5出院指 导 指导 患 者 出院 后继 续遵 医嘱 服药 , 周 后 门诊 .. 1 随访 。生活要 有 规律 , 免过 度 疲 劳 。注意 用 眼 卫生 , 看 书报 避 少

癌因性疲乏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癌因性疲乏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V.1.2018
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


接受过化疗或/和放疗的患者中有80%曾患癌因性疲乏
45%的门诊癌症患者有中重度的CRF,甚至在完全缓解的康复期 患者中也有29%患有中重度疲乏

即使是在初始治疗后6年以上的癌症幸存者中,也有近1/3患有 CRF,且与不同程度的失能有关;研究还发现乳腺癌与结直肠
癌因性疲乏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概述
癌因性疲乏(cance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 fatigue,CRF)
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 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与癌症或者癌症的 治疗有关,并且妨碍日常功能。 疲劳很少是孤立的症状,通常和其他症状一起以症候群的方式 出现,比如疼痛、情绪障碍、贫血和睡眠障碍等,影响患者的 后期康复、社会活动与生活质量 是评估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方法
患者的主观感受为主,缺乏客观评价指标

常用评估量表:
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根据疲乏程度用1 ~10分评估

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27个条目,加7个FACT-An,13个FACT-F

Piper疲乏量表(Pipers Fatigue Scale,PFS),5个开放式题目及22
个条目(感觉5、情感5、认知/情绪6、行为6)
多维疲乏症状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MFSI),83个条目,简化版3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Company
Contents
1
癌因性疲乏概念
2
癌因性疲乏研究历程
3
癌因性疲乏测量工具
4
癌因性疲乏研究现状1Fra bibliotek癌因性疲乏概念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
❖ 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 感,与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 关,并常伴有功能障碍。【1】
【1】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ancer related fatigue[EB/OL].http://www.ncclL 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 /fatigue.pdf.2007.
2
癌因性疲乏研究历程
1979
Haylock &Hart 在 1979年最早报道了 有关癌症患者“癌性 疲乏”的研究【2】
1986
Piper等 将CRF定 义为一种主观感受 到的、不寻常的全 身性的过度疲劳, 与癌症有关且受到 生理周期的影响, 持续时间和强度不 定, 其缓解与个人 的行为和努力不成 比例或不相关。 【3】
3
1996
Ream 和 Richardson 以护理 为目标对疲乏的定 义为: 疲乏是一种 主观的、不悦的症 状, 包括从疲倦至 精疲力竭的各种感 受, 其产生的全身 情况可干扰个人的 日常生活。【4】
癌因性疲乏研究历程
1998
2000
2007
Schwartz将其定义为: 一种包括生理、情感、 认知、时间性在内的 自我知觉体验,一种 动态的、多维的自我 感知状态【5】
10
参考文献
1. 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ancer related fatigue[EB/OL].http://www.ncclL 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 fatigue.pdf.2007.
8
癌因性疲乏研究现状
❖CRF干预措施
❖美国国家癌症网在2007发表的《癌因性 疲乏实践指南》中指出,对CRF进行干预 应分两步进行:
❖首先识别可治疗的诱因如:疼痛、贫血、 睡眠障碍、感染等并进行治疗;
❖其次再针对经诱因治疗后继续存在及无明 显诱因的CRF进行干预。
9
癌因性疲乏研究现状
❖CRF干预措施
2. Lillian M. Nail.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 Center for Leadership, Information &Research,2002,29(3) :537.
3. Piper,BF.Fatigue pathophysiological phenomena in nursing:Human responses to illness[M].PublisherISaundera,W.B.,1986t219— 234.
多维疲乏 量表
20个条目构成,测量一般性疲乏、生理性疲乏 、心理性疲乏、刺激性减低和活动降低5个维 度的内容,此量表可用于癌症患者、放疗患者 、慢性疲乏综合征患者、学生、部队军人以及 初级医师
7
癌因性疲乏研究现状
❖ CRF影响因素 ❖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疲乏诱因有:癌症或肿瘤的
直接影响、癌症治疗(化疗、放疗、手术、药 物治疗) 、癌症或癌症治疗合并症(贫血、甲 状腺功能紊乱、感染、营养不良等) 、慢性合 并症状(慢性疼痛、睡眠紊乱、低免疫力等) 、 心理社会因素(应对方式、焦虑、沮丧等) 5个 方面
6
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
癌性疲乏 量表
15个条目,测量癌性疲乏生理、情感、认知3 个维度的当前水平。日语版本的CFS由很好 的信度和效度。
疲乏评估 工具
1个29条目的量表,包括4个子量表,分别测量总 体疲乏程
度、特殊情况性疲乏、疲乏的后果及休息(睡 眠)反应。此量表有 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试验可靠性。
疲乏症状量表
疲乏评估工具
CRF 测量工具
多维疲乏量表
癌性疲乏量表
5
多维疲乏症状量表
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
Piper疲乏 自评量表
目前使用最多的自评量表之一,是由Piper BF 在1998年制定的,目前的版本有22个条目,由4 个子量表构成,分别测量疲乏的 时间、情感维度、严重程度、感知维度。
疲乏症状 量表
4. ReamE, RichardsonA. Fatigue: a concept analysis. Int J Nurs Stud, 1996, 33 (5): 519- 529.
5. Schwartz A.The Schwartz cancer fatigue scale: Test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Oncology Nursing Forum,1998,25:711—717.
❖ 该指南还指出CRF的干预措施包括: ❖ 1)对肿瘤患者或/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
使之认识CRF的发生规律、消除他们对CRF的错 误认识、促进他们对疲乏的程度进行自我监测 ❖ 2)一般性干预措施,如散步、进行娱乐活动、保 持规律的日常生活、白天适当的小睡等 ❖ 3)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活动锻炼、心理干预、营 养支持、改善睡眠等; ❖ 4)药物干预措施,如抗精神病药(哌甲酯等)、抗 贫血药(重组人肾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促眠药等
30个条目,它主要测评一般性疲乏、心理性疲 乏和躯体性不适。
多维疲乏 症状量表
83个条目构成,测量癌性疲乏的一般性感受、 躯体性症状、认知表现、情感反应症状以及行 为症状。心理测量显示了适度的重测试验可靠 性和好的信度。MFSI 预先不假设疲乏的存在, 它可以来重复测量一定时期内疲乏的变化情况 ,可以此作为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基线资料
美国癌症网络 (2000 年) 为一种对疲乏的主观 感觉, 具有持续性以 及非普遍性的特点, 与癌症本身以及影响 生理功能的癌症治疗 有关【6】
一种痛苦的、持续的、 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 感,与活动不成比例, 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 关,并常伴有功能障 碍【1】
4
癌因性疲乏测量工具
Piper 疲乏自评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