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合集下载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篇一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教案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前几周我们学习了作为古代小朋友启蒙读物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

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

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帮助学生总结:(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教案一:《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 通过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论语》中的关键章节和问题;2. 解读孔子的思想,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论语》相关文本材料;2. 准备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话题和问题;3.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素材和资料。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你认为它的重要性在哪里?有没有听说过孔子和他的思想?”Step 2:学习《论语》(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中的重要章节,如《学而篇》、《为政篇》等,并通过解读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仁爱、孝道、忠诚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Step 3:讨论和辩论(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与问题,如“仁爱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等,并展开讨论和辩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4:总结回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键内容和经验。

同时,提醒学生将孔子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展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和进行讨论辩论,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课前准备和话题引导上下功夫,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2.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不断提高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二、教学内容:国学经典诵读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经典古籍、介绍文化经典的含义与意义来引出主题。

2.体验请学生自由选择一首短文,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选择的文章,并表达自己的感悟。

3.阅读理解老师自己先示范朗读一段课文,然后再由学生们分组朗读。

每组分配一段课文,并且要求组员互相朗读,互相较劲。

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问题包括:文中的重点词汇有哪些?是什么含义?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本文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4.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和古文,让学生感受和品味诗词和古文的意境和气氛。

并通过学生阅读实践,加深学生对于经典的理解,感受和理解经典中的显象与隐象。

5.总结请学生总结经验,回顾课堂体验、学习、听的内容,并谈谈他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所取得的收获。

让学生反思价值和意义,明确学习方向,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6.作业课后请学生继续阅读经典古籍,可以在惯常读物的基础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内容。

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一篇关于国学经典的报告,可以用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现,并在下节课上汇报。

四、板书设计国学经典诵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古籍,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阅读、欣赏和总结,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经典,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带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读书、反思和总结三步走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获得不少收获和成长。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的定义与分类2. 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 国学的学习方法4. 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国学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内容。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国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

2. 结合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

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国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国学的定义与分类2. 第二课时: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 第三课时:国学的学习方法4. 第四课时:国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第五课时: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国学的定义与分类】1. 导入:简要介绍国学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国学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内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学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国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国学知识。

【第五课时: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一则国学典故或成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典故或成语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4. 总结:强调国学典故和成语故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六、教学内容6. 诗词鉴赏与创作7. 书法艺术欣赏与实践8. 传统文化与民俗9. 中国历史与人物10. 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基本的诗词创作技巧。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 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5、《鸟》(唐朝白居易)6、《远书》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国学教案 六年级 教案

国学教案 六年级 教案

国学教案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国学教案六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国学经典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笔记本、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国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Step 2: 学习国学经典(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一部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

2. 学生阅读该国学经典的相关章节,并做好笔记。

Step 3: 学生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相关作品,如诗歌、绘画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Step 4: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国学知识。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继续阅读国学经典的其他章节,或者写一篇关于国学的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国学知识竞赛或相关活动,拓宽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国学文化展览或讲座,增加学生的国学体验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创作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展示个人和团队的成果。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国学教案[技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学内容。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弟子规》选读1. 学习《弟子规》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讨论《弟子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三字经》选读1. 学习《三字经》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分析《三字经》中的故事,学习其中的道理。

第三课时:《百家姓》选读1. 学习《百家姓》中的姓氏,了解其来源。

2. 讨论姓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千字文》选读1. 学习《千字文》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分析《千字文》中的韵律,感受其美感。

第五课时:《大学》选读1. 学习《大学》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讨论《大学》中的道理,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和故事,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国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国学经典中的名句。

2. 学生能够理解国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资源:1. 国学经典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等。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知识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国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中的名句和故事。

3. 讨论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5)
齐读17-19段
二、学习论语·颜渊20-21段
(30)
1、学生自由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
3生听录音跟读。
4、教读、指导学生理解句意。
5、多种形式练读
分小组 分男女生
同桌 师生对读
三、总结(5)
一、
教师及时纠正读音,特别强调翘舌音和前后鼻韵。
4、生认真听录音,再次正音,
5、教师逐句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大体意思。
6、教师尽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作业布置
自由练习朗读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论语·颜渊7-10段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熟读句子,大体了解句意。 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
2、通过读,以读悟义。
3、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了解句意,熟读句子。
三、教师总结表扬,提出不足。
作业布置
自由练读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论语·颜渊17-19段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 熟读句子。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语中悟义。
3、培养学生对文言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二、
1、学生练读,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师巡视检查。
2、学生认真听,画出停顿。
3、学生边听喧跟读
4、教师一句一句教读,并简介句子的意思。
5、分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同桌互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 默写古诗。

六年级国学教案

六年级国学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第一章:《论语》要点解读1.1 学习《论语》的背景知识,了解孔子及其弟子。

1.2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3 探讨《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1.4 学习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二章:《道德经》的核心思想2.1 了解《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及其时代背景。

2.2 分析《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如道、德、无、有等。

2.3 探讨《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如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等。

2.4 学习如何运用《道德经》的思想指导生活。

第三章:《庄子》的寓言故事3.1 了解《庄子》的作者庄子及其思想。

3.2 分析《庄子》中的经典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逍遥游等。

3.3 探讨庄子的哲学观念,如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等。

3.4 学习如何从《庄子》的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

第四章:《孟子》的政治思想4.1 了解《孟子》的作者孟子及其思想。

4.2 分析《孟子》中的经典论述,如“性善论”、“仁政”等。

4.3 探讨孟子的政治观念,如民本、仁政、王道等。

4.4 学习如何将《孟子》的政治思想应用到现实社会。

第五章:《诗经》的美学价值5.1 了解《诗经》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时代等。

5.2 分析《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如《关雎》、《鹿鸣》等。

5.3 探讨《诗经》中的审美观念,如自然美、情感美等。

5.4 学习如何欣赏《诗经》中的美学价值,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第六章:《周易》的易理与占卜6.1 了解《周易》的历史背景和组成,包括八卦、六十四卦等。

6.2 分析《周易》中的基本概念,如易、象、辞、占等。

6.3 探讨《周易》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如其不变的易理和变化的法则。

6.4 学习《周易》的基本占卜方法,以及如何将易理应用于生活决策。

第七章:《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1 了解《大学》的起源和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7.2 分析《大学》中的“八目”纲领,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寒食主备人:刘超【教材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

(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

《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进士。

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国学经典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教案篇一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2.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四、情景导入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通过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且具有针对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b.孝道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更要体现在内心深处。
c.孝道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
2.拓展延伸:
a.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论语》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儒家文化。
b.组织学生参加孝道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
1.标题:《论语·为政篇》
2.主要内容:
a.孔子论孝
b.孔子论仁、礼、义、智
3.重点、难点:经典名句、儒家文化基本思想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结合《论语·为政篇》的内容,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2.答案要点:
a.孝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
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4.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课程的顺利进行。
5.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7.对拓展延伸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将国学经典融入日常生活。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篇一《春日》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

(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

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配乐读)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

(配乐背)第二课时(四)诵读第二首《春日》。

(出示幻灯片)1.读诗句。

(1)男女生读。

(2)跟读,齐读。

(配乐读)(3)比赛读。

(配乐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谁读得好,奖励“读书小能手”称号,奖品一本记事本)2.学生自主交流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

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3.背诵。

(1)同桌背(2)指名背(老师要听听哪个同学背得既流利又好听)(3)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奖励一本记事本)第三课时(五)诵读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灯片)1.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导读。

(配乐读)(3)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看《将相和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帮助学生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国学经典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国学经典相关的教材、录音等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国学经典1. 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教师示范诵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请学生模仿朗读。

第二课时:经典诵读1. 教师选择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文字阅读和解释。

2. 学生分组朗读这段经典,并注意抑扬顿挫、字音字调等朗读技巧。

3. 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朗读效果,展示优秀的朗读表演。

第三课时:经典理解与表达1. 学生阅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学生进行个人发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课时:学以致用1. 学生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个人朗读表演。

2. 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一则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演绎。

3.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表演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拓宽自己的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鼓励学生写作一些以国学经典为素材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 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⑵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 诗人表达的感情)
(老师要听听哪个同学背得既流利又好听)
(3)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奖励一本记事本)
第三课时
(五)诵读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导读。(配乐读)
(3)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配乐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背诵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 稚嫩 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结合学生的 发言;理解“蓬头”;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教学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今天我们再一起
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前准
备: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 境;
感 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 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 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 玩的事做
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篇三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 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 韵味。(配乐读)
6.各种形式的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分小组背。(配乐背)
第二课时
(四)诵读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 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 处处
(老师要看哪位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开始吧!)
4.检查背诵(奖励“背诵小能手”称号)
5.布置背诵(没有被熟的早读接着背)
6.全班跟着音乐齐读(齐背)三首《春日》。
4.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 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谢你们 的努力。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篇二
《小儿垂钓》《所见》《村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 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 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到诗 人对生活的热爱。
(1)男女生读。
⑵跟读;齐读。(配乐读)
(3)比赛读。(配乐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谁读得好;奖励“读书小能手”称号;奖 品一本记事本)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从这里我 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3.背诵。
(1)同桌背
(2)指名背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春日》
1.教学内容简析。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3.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
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 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