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幼儿卫生学教案并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资料

合集下载

《幼儿卫生学》(万钫第三版)运动系统 教案

《幼儿卫生学》(万钫第三版)运动系统 教案

运动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解剖结构、功能。

2. 掌握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以及采取的相应卫生保健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

2. 与幼儿生理特点相结合的卫生常规知识。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合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

钙、磷、维生素D,钙,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2)婴幼儿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

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易发生弯曲。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脊柱生理性弯曲。

弹性、缓冲。

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

2.肌肉
(1)容易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

牵拉肘需注意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

(2)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三)保育要点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关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2.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3.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4.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指明读课文。
根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板书2:(二)心脏的主功能
教学步骤:
1、教师边问边板书,然后开始阅读课文:心脏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它有什么功能?
2、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自由回答问题。
板书:心脏的主要功能: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能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全身循环往复的流动。
课时教学计划
年月日节数第周
前提
测评:
1、骨的结构、成分及特性是什么
2.关节的构造及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3.学前儿童骨、关节、肌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题
第一节运动系统(4)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
教育目标
一、掌握儿童运动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应采取卫生保健措施的理论依据。
二、在初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从学前教育的特点来学习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起主要的作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
板书:第二节循环系统
1、教师提问:
问题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问题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指明读课文。
3、教师又范读有关学血管的分类,为以下问题寻找答案。
问题:血管分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甲等处外。根据血管内血流方向及其管壁结构的特点,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血液循环讲完了以后,教师简单地讲淋巴系统。

学习活动2 幼儿园运动的安全与卫生维护(教案)

学习活动2 幼儿园运动的安全与卫生维护(教案)
3.熟记运动前、中、后的安全与卫生工作。
4.寻找幼儿园运动的安全与卫生对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的实例,并分享给同学。
5.完成课后学习情况评价表的填写。
教学后记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与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引入:
复习,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1.点评作业情况
2.引入本课学习主题,提出本课学习要求
1.聆听教师点评,回应教师的提问。
2.聆听学习主题与要求
巩固原有知识点,明确本课程学习要求。
任务呈现:
认知与履行幼儿园运动的安全与卫生工作。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幼儿合适的运动量
任务实施4——讨论保育员在幼儿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1)布置任务:结合案例说一说幼儿运动前,保育员要做好哪些准备?幼儿园运动前的保育工作有什么?
(2)倾听学生交流,追问。
实施任务1——讨论保育员在幼儿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1)接受任务:结合案例说一说保育员的运动前准备工作做得到位吗?
任务实施2——分析适合运动穿着的衣物饰品
(1)布置任务,小组合作选择哪些衣物饰品适合运动,哪些不适合?
(2)评价、小结学生的回答
任务分析2——判断适合运动穿着的衣物饰品
(1)接受任务:小组合作选择下面哪些衣物饰品适合运动,哪些不适合?不适合运动穿着的理由是什么?
(2)向全班交流
(3)倾听教师评价,反思自身回答不正确的原因
2.点评学习检测情况。
3.布置拓展题,组织学生研讨
4.听取并完善学生的总结。
1.通过手机完成练习题。
2.听取教师点评。
3.研讨拓展题
4.总结本活动收获及疑虑。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血液循环系统新课讲授: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血液循环系统(一)、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

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

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体循环:1《幼儿卫生学》教案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

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

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教案:幼儿卫生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饮食卫生。

3. 睡眠卫生。

4. 运动卫生。

5. 个人卫生。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运动和个人卫生习惯。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卫生知识。

2.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一些与卫生相关的场景或经历,并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卫生经验。

2. 提出主题:教师简要介绍幼儿卫生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告诉幼儿今天将学习饮食、睡眠、运动和个人卫生的知识。

3. 学习内容:(1) 饮食卫生:教师以图片或实物为例,与幼儿讨论什么样的食物是健康的,什么样的食物是不健康的,引导幼儿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睡眠卫生:教师向幼儿介绍良好的睡眠习惯,如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等,并与幼儿一起制定一个良好的睡眠计划。

(3) 运动卫生:教师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让幼儿体会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并讲解运动时需要注意的卫生常识,如适当饮水、勤洗手等。

(4) 个人卫生:教师以图示和实物为例,向幼儿展示正确洗手、刷牙、洗脸等个人卫生习惯,并与幼儿一起进行实践。

4. 总结:教师向幼儿复习幼儿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了解幼儿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记录幼儿在课后卫生行为上的改变和进步。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学前卫生学第一部分: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一、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1)幼儿骨的特点(1)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有良好的营养作用,促进了骨的增长。

(2)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有机物无机盐成人 1/3 2/3幼儿 1/2 1/2(3)各部分的骨的发育:颅骨、胸骨、躯干、四肢例举2)关节的特点:稳定性和灵活性,主要是运动作用、杠杆作用、保护作用灵活性好牢固性差,韧带发育不完善,易脱位,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先天性脱位。

3)肌肉的特点1、肌肉的发育:大肌肉群先发育,会走会跑会跳,小肌肉群后发育,持握,拿捏。

2、肌肉的成分:幼儿肌肉水分多,固体物质少,肌纤维细,间质多。

3、肌肉的力量:力量、耐力不足,收缩力量差,易疲劳但是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疲劳易恢复。

4)卫生保健1、开展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2、意外的预防3、避免被束缚:衣服、鞋子、松紧带等4、加强营养,合理补充5、保证睡眠(二)呼吸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特点:1、鼻腔:鼻道狭窄,没有鼻毛,粘膜少,血管丰富,易感染,易出血,防线作用弱2、咽: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幼儿咽鼓管短、粗、水平3、喉:喉腔狭窄,声门狭窄。

声带薄,音调尖、高,声音易疲劳4、气管、支气管:摆动能力差,易发炎——支气管、气管炎5、肺:(1)肺泡数量少,肺容量少,含气量少,间质多,弹性纤维,易感染肺炎(2)呼吸频率快 (3) 呼吸节律不齐卫生保健: 1、确保空气新鲜,流通良好2、培养正确的姿势:坐,立,行,走的姿势3、培养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挖鼻孔,不蒙头睡觉,不把异物放入鼻孔…4、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5、注意歌唱和朗读卫生(三)消化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消化:通过消化管和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牙齿的特点:质地坚硬,磨损或形成洞后无法修复,只能通过人工方法修复胃:是个肌性结构,伸展性大,个体差异大,分泌的胃液为弱酸性,在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起重要的化学作用,其中粘液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在中和胃酸、润滑胃粘膜、减少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中起作用。

幼儿卫生学全套教案

幼儿卫生学全套教案
提问导课
讲授新课
本节课讲述三个问题:
一、保育的概念及全面的保育观;
二、如何做好幼儿保育工作的实施?
三、如何理解保教结合?
保育的概念
保育,是指成人为幼儿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静精心的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它包括对幼儿的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个方面。
幼儿的身体与心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对幼儿进行保育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
一、视觉器官——眼睛概述
眼球是由眼球壁和眼球内折光物质组成。
眼球壁的最外层是巩膜和角膜。虹膜含色素,决定“眼球”的颜色;虹膜中央是圆形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强弱,瞳孔调节进入人眼内光线的强弱。眼球壁最内侧是视网膜,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象。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能感觉强光和有色光;另一种是视杆细胞,使人们在较黑暗的环境中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
《幼儿卫生保育教程》教案
第一章幼儿的健康与保育
第一节幼儿的健康
第一节幼儿的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正确的健康观
能力目标:知道怎样的幼儿才算是一个健康的幼儿
情感目标:热爱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健康的概念;幼儿健康的标志;幼儿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难点
生活方式对幼儿健康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所具备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问题
1、保育的概念;全面的保育观
2、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理解保教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组织

幼儿卫生学之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运动系统

课堂练习一
1、运动系统是由骨、 2、骨膜中含有 3、骨质包括 作用。 和 和 。因 、 三部分组成的。 对骨有营养作用。 结构.所以具有 致密坚硬,长骨又是 及成骨细胞,其中
4、幼年时的骨髓呈红色,具有 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骨髓逐渐变成 骨髓,而失去 功能。但是,当人体 或 时, 骨髓能转化为 骨 髓,又可恢复 功能。 5、儿童骨成份中含有机物较成人 较柔软、弹性较 而硬度 含无机盐较成人 ,所以骨骼 ,不易骨折,但受压容易弯曲变形。
躯干骨 (51)
脊柱(26) 胸骨(1) 肋骨(24) 上肢骨(64)
四肢骨 (126) 下肢骨(62)
3
2、骨的形态
骨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大致可分为四类:
4
3、骨的构造和功能
骨膜
为骨提供营养;使骨 不断长粗,促进骨的 愈合和再生
骨密质:致密坚硬, 耐压性强 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 窝状,轻便
17
(7)足骨的骨化尚未完成,足弓不结实
若运动量不合适,易导致足弓 塌陷,形成扁平足 足弓的作用: (1)增加站立的稳定性 和弹性,有利于跳跃并 减少震荡
(2)保护脚底的神经 和血管免受压迫
18
(三)肌肉
1、肌肉较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含水分相对 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 因此,小儿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 2、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晚 颈部和躯 干肌肉 四肢 肌肉
23
课堂练习三
1、骨头里的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 ( ) 2、幼儿的骨骼柔软性强这与其骨的化学成份中无机物较成人高而 有机物较成人低有关。 ( ) 3、幼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 ( ) 4、人体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胎儿期逐渐形成,出生后便固定下来 的。( ) 5、新生儿的脊柱由软骨组成,几乎是直的。 ( ) 6、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影响成年后骨盆的 大小和形状( ) 7、新生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 ) 8、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 围也大得多,因而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 ) 24

幼儿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卫生与保健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是一套科学规划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整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幼儿养成下面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1. 饮食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健康的饮食活动,如做水果沙拉、蔬菜串等,引导幼儿选择并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同时,通过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培养幼儿科学的饮食观念。

2. 卫生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穿戴整洁衣物、保持环境清洁等卫生习惯。

通过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示范正确的洗手和穿戴衣物的方法,引导幼儿自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3. 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休息活动,讲解睡眠的重要性,并帮助幼儿养成规律作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二、身体锻炼的培养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心肺功能的发展。

在卫生与保健运动系统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培养幼儿的身体锻炼习惯。

1.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身体动作,如跳跃、奔跑、跳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身体运动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集体体育活动,如晨间操、小球游戏等,让幼儿在团体中感受合作和竞技的快乐。

2. 健康课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健康课程,如健身操、瑜伽等,引导幼儿进行身体锻炼。

通过系统的健身课程,教师可以让幼儿学到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 自由活动幼儿的天性喜欢自由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室内外的环境,提供各种玩具和器材,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活动。

例如,幼儿可以在室外跑步、跳跃、玩耍,在室内可以尝试爬、跳、走等动作,以此培养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确保婴幼儿在运动时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尖锐物品、危险物品 和不稳定的家具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同时,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防止滑倒和摔倒。
2. 提供适宜的运动器材和玩具:选择适合婴幼儿年龄和发育阶段的运动器材和玩具,如摇 铃、婴儿健身架、活动毯等。这些器材能够促进婴幼儿的运动发展,锻炼肌肉和协调能力。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7. 注重营养和休息: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对于婴幼儿的运动发展也非常重要。提供均 衡的饮食,保证婴幼儿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此外,给予他们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 们的身体得到恢复和发展。
总的来说,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是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提供适宜的运动器材和玩 具,鼓励多样化的运动活动,给予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提供亲子互动和陪伴,注意婴幼儿 的体位和姿势,注重营养和休息。这些要点能够促进婴幼儿的运动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 的身体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3. 鼓励多样化的运动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包括爬行、翻滚、抓握、跳跃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婴幼儿全身各个部位的发展,并培养他们的运动动时间:婴幼儿需要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发 展自己的运动能力。避免过度束缚和限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5. 提供亲子互动和陪伴:亲子互动和陪伴对于婴幼儿的运动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陪伴 婴幼儿一起进行运动活动,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运动技能,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6. 注意婴幼儿的体位和姿势:婴幼儿的体位和姿势对于运动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和保育人 员应注意婴幼儿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或位置,定期改变他们的体位,促进肌肉 和骨骼的发育。

幼儿卫生运动系统说课教案

幼儿卫生运动系统说课教案

幼儿卫生运动系统说课教案一、绪论卫生运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本说课教案将围绕幼儿卫生运动系统展开,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促进卫生习惯养成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卫生运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提升幼儿园卫生运动活动的参与度和热情。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卫生运动系统介绍•卫生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常见的卫生运动项目和动作示范2. 卫生运动活动设计•游戏化的卫生运动活动•小组合作进行的卫生运动项目3. 卫生运动成果展示•让幼儿展示学习卫生运动后的成果和进步•通过展示激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卫生运动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在幼儿围坐的情景中,以有趣的方式介绍卫生运动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第二阶段:活动设计1.设计多种多样的卫生运动游戏,如跳绳、晨操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2.安排小组合作项目,让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意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组织幼儿展示他们学习卫生运动的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进步和体会,激励其他幼儿参与到卫生运动活动中来。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现积极性、团队合作等方面,制定评估标准,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七、总结卫生运动系统说课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引导幼儿了解卫生运动的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更好地关爱自己的健康。

幼儿卫生学之运动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运动系统

• 婴幼儿关节的特点
•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窝较浅,在过 度牵拉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脱臼。婴幼儿较为常 见的脱臼是肘关节半脱臼。即,“牵拉肘”。
• 婴幼儿肌肉的特点
• 肌肉容易疲劳。肌肉纤维细嫩,含水分多,含蛋 白质脂肪少。
• 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 • 婴幼儿在2岁前能够抬头、翻身、坐、爬、站立
课堂练习答案
填空:1.骨连结 骨骼肌 2.血管 神经 血管 3.骨密质 骨松质 骨密质 管状 支撑 4.造血 红 黄 造血 大量失血 贫血 黄 红 造血 5.多 少 大 小 6.胸曲 腰曲 骶曲 直立行走 7.脊柱侧弯 8.维生素D
单选: 1.A 2.B 3.C
多选: 4. AC 5. BE 6、ABEF
6、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 、 和 ,这些弯曲与人 类 有关,可以起到缓冲振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7、小孩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导致

8、小孩的骨头在发育,就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 ,使吸收的钙沉淀 到骨头里去。
33
课堂练习二
1、小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 ) A.骨膜较厚、血管丰富 B.骨膜较薄,易于再生 C.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 D.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
作用:劳动和运动 组成:骨骼、关节、肌肉
人体骨头共 有几块?
骨的类型
206
小儿的骨 头也是206 块吗?
(一)骨
1、全身骨的分布
脑颅骨(8)
颅骨 面颅骨(15) (29) 听小骨(6)
躯干骨 (51)
脊柱(26) 胸骨(1) 肋骨(24)
四肢骨 上肢骨(64) (126) 下肢骨(62)
5
2、骨的形态
骨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大致可分为四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
是什么.
3.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反后课思:
课时教学计划年月日节数第周
前提测评:
1、骨的结构、成分及特性是什么? 2.关节的构造及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3.学前儿童骨、关节、肌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题
)(4运动系统第一节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
教育目标
一、
德育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手段
教具、课堂
课堂方法与学习方式
5、学生自己阅读后,回答问题。
板书: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入静脉。此外,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还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和生成抗体等免疫作用。
结束部分: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有了有关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希望大家做好复习,否则学习今后的内容大家会很吃力的。作业:回答问题:
引导法、鼓励法、提问法、谈话法、讲解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血液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心脏的结构及功能、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血液循环的过程等
教学难点
保护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构成、特点等内容,那么怎样做好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工作呢?今天我们为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第二节循环系统
1、教师提问:
问题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问题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指明读课文。
根据教师拿进来的血液标本回答问题。教师板书。、4.
板书1:(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血液由液体的血浆与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主要机能是通过血红蛋白为集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新生儿的红细胞较承认多。)、白细胞(无色有核,它具有吞噬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或司、衰老和受损的细胞)、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约占体重的7%~8%
3、教师又范读有关学血管的分类,为以下问题寻找答案。
问题:血管分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甲等处外。根据血管内血流方向及其管壁结构的特点,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血液循环讲完了以后,教师简单地讲淋巴系统。
板书:二、淋巴系统
5、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板书:什么叫淋巴系统呢?它由哪些器官构成的?
基础部分
板书:四、学期
第二课时循环系统
导入新课:
大家在初中已经简单地学过有关血液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不断地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又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不断地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主要由循环系统完成。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起主要的作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指明读课文。
根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板书2:(二)心脏的主要功能
教学步骤:
1、教师边问边板书,然后开始阅读课文:心脏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它有什么功能?
2、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自由回答问题。
板书:心脏的主要功能: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能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全身循环往复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