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合集下载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一、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发起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
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理论到革命实践的跨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的跨越。

二、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1、勇于担当,敢于挑战。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发
起者到领导者的跨越,这种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精神,对当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求青年一定要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接受挑战,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这
种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体现,对当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求青年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义,坚持公平,坚持自由,坚持民主,坚持爱国,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

3、坚定信念,坚持不懈。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发
起者到领导者的跨越,这种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当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求青年一定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综上所述,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求青年一定要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信念,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实现自身的成才。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五四后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抗日运动,是指从1935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中地区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中心举行的一场抗日的大规模武装起义。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特别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震惊全国人民。

同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对抗日政策的软弱也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抗议。

一二九运动的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远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

运动中的军事行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和地方武装共同完成。

参与运动的人民群众广泛,包括知识分子、工人、学生、商人等各个阶层。

在一二九运动中,参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控制了长沙市政府和部分大城市。

同时,中国人民抗日红军也在一二九运动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军事行动,与敌对势力进行战斗。

运动中的人民群众掀起了排日浪潮,对敌人进行暴力和非暴力的斗争,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由于运动的发展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以及国民党政府军队的镇压,一二九运动最终失败。

但它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抗战精神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二九运动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意志和组织能力,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一二九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转折点。

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抗日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了自己的抗日方案。

这导致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抗日运动,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的抗议和斗争精神,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于一二九演讲稿范文

关于一二九演讲稿范文

关于一二九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共同回顾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一二九运动。

这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更是一次民族觉醒的壮举,它激发了无数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丰碑。

一、历史背景1935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紧逼,东北三省已经沦陷,华北地区也岌岌可危。

面对国家的危难,国民政府却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这让无数有识之士感到痛心疾首。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2月9日,北平的学生们走上街头,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

二、运动经过那天,寒风凛冽,但学生们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火。

他们高呼口号,手举标语,从各大高校出发,汇聚在新华门前。

面对军警的阻拦,学生们毫不畏惧,他们坚定地站在那里,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学生运动。

三、历史意义一二九运动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示威游行。

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人物故事在这场运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其中,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领袖郭明秋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游行,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受伤的同学。

他的勇敢和无私,成为了当时许多青年的榜样。

还有清华大学的学生王炳南,他在游行中被捕后,依然坚持斗争,最终被释放后继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这些年轻的身影,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五、传承精神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了88年。

然而,那段历史并没有被遗忘,它依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日益强大,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先辈们。

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129-运动主题班会

129-运动主题班会

VS
“一二·九”运动是由北平学联组织发 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爱国运动,也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 运动。
129运动精神内涵
“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抗日爱国运动,它充分体现了 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一二·九”运动的精神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团结 协作和勇于牺牲等。这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和 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29运动在当代意义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全民族解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二·九”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等,对于我们今天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一二·九”运 动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1 2
开展团队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拓展训练、运动会等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建立班级文化
通过制定班级口号、班歌等,建立具有班级特色 的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加强沟通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和信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谢谢聆 听
内容
《少年中国说》是一篇经典的爱国诗 歌,表达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思想,呼 吁同学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 斗。
讲述129运动历史故事
01
02
03
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129运动的 历史背景和意义,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内容
讲述129运动的历史背景 、经过和意义,介绍当时 的学生运动和革命先烈的 英勇事迹。
形式
由老师或同学代表进行讲 述,可以配合图片、视频 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时 间:1935年12月9日 地 点: 北平(北京) 主 体: 爱国学生、各界爱国人士 口 号:“停止内帝国主义 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 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 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 国内和平和对日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 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 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 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 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 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 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 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 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 本。造成了中国国土大批流失!
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 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 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 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 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
谢谢大家!
一二·九运动
三年18班 第六小组
一二·九运动的由来: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 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 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 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 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场轰轰烈 烈的学生爱国运动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 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 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 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一、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14年的侵华战争。

但是,国共内战继续激烈进行,全国政治形势越来越紧张。

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国共双方的矛盾不断加剧。

1948年11月,国共军队完成了长达三个月的战略攻势――渡江战役,胜利地占领南京,北平防线已经瓦解。

1949 年1月,国共军队占领了上海,国共战争的形势已经趋于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时期的知识分子们开始积极思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二、一二九运动的具体内容在这种大背景之下,1949年5月4日至11日,一场以反对腐败和反对帝国主义是切入口的“全国民主青年救国反对卖国奴运动”在全国各地发生,并在广大青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这次运动是以中国各界人士纪念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为蓝本,融合了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出击,将反腐败、反帝反封建作为自身天职,积极组织、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抵制和斗争。

这次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青年时期的中国知识精英,抱着一种铁确定力量的心态,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和民族解放的事业之中,成为当时中国的精神力量。

三、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1. 推动思想解放一二九运动不仅在政治上对推动思想解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对振兴民族精神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当时中国社会专门为青年而开展的群众性反腐败运动,它鼓舞了一代年轻人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从社会思潮的角度,也是中国文化观念的重大转变。

2. 加强团结和民主教育一二九运动成为青年群体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也成为西方的人民民主运动奔涌的东亚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鼓励人们勇敢地为自己的利益呼喊,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国家改革和发展中,听取各种声音,不再遮蔽自己的眼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团结和民主教育。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目录1 背景1.1 中共及其外围组织2 准备3 经过4 全国响应5 影响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一二·九运动,中国大陆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青年发起的反分裂、反割据爱国运动,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

这场运动给国民政府的国策带来压力,缓解了中共在陕北的困境。

背景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

同年11月7日第二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被日军占领;11月,中国共产党协助建立第三中国:中华共和国。

1935年6 、7月间日本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10月指使殷汝耕在河北省建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李守信与德王筹备蒙古军政府。

国民政府遭压迫下准备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1935年11月18日由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平津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公开发表宣言:近有人假借民意,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实行卖国阴谋。

天津、北平国立学校全体教职员二千百余人,坚决反对。

同时并深信华北全体民众均一致反对此种运动。

中华民国为吾祖先数千年来披荆斩棘艰难创造之遗产,中华民族为四万万共同血统,共同历史,共同语言文化之同胞组成,绝对不容分裂。

大义所在,责无旁贷。

吾人当以全力向政府及地方当局请求立即制止这种运动。

以保领土而维主权。

并盼全国同胞一致奋起,共救危亡。

中共及其外围组织对应这一局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1934年8月,中共北平市委被破坏。

中共中央北方局指定北平团市委暂时代替市委领导工作,负责人是王学明。

团市委组织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王学明、彭涛等人。

中共的外围组织是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周小舟为负责人,成员包括姚依林、蒋南翔、黄诚、吴承明等人。

1935年8月,民族武装自卫会在西山召开会议,参加者包括周小舟、彭涛、黄敬、郭明秋、姚依林等人,会上决定发起成立黄河水灾赈济会。

129运动背景

129运动背景

一二·九运动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

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国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

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

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

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

一二九运动文章

一二九运动文章

一二九运动文章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江西省瑞金地区发动的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和革命力量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极端的反革命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力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导致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挽救革命力量的危局,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一二九运动,组织工农红军进行反击。

一二九运动的发起地点是江西省瑞金地区,这个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工农红军的主要驻扎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红军迅速组织起义部队,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武装进攻。

起义部队奋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迅速扩大了起义的规模,形成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打击。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次起义不仅挽救了革命力量的危局,也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壮大,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开始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总之,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不仅挽救了革命力量的危局,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二九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拓宽视野,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历史

一二九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拓宽视野,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历史

一二九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拓宽视野,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历史价值。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一二九运动,我们将探讨该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所具有历史价值。

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至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实行分割红军的整训,以及在这次整训中对反动路线进行批判的运动。

这个时期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红军正在南昌、会昌、兴国等地进攻,红军势力逐渐扩大。

同时,中国全国上下也正经历着一个历史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

国共合作虽然已经开展,但是面临着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一方面,国民党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抗日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共产党在救亡图存、支援革命运动、维护红军和根据地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双方的信任度不高,国共之间的合作很快就破裂了,红军则面临着被围追堵截的危险。

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政治变革,社会上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工业舒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升,使得劳动者数量庞大,工人的诉求和要求也更加明确。

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而这种思潮也渗透到了红军队伍中,一些红军干部更是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对农村斗争的关注,理解了土地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二九运动得以展开。

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红军内部的进行整训,并对于国民党以及其他反共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在运动中,一些共产党员提出“抗日救亡”的口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对抗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批判自我革命的开始。

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历史进程,从而得以站稳脚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实力。

此外,运动还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进行了深层次的协调,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理论积累。

纪念一二九运动故事

纪念一二九运动故事

纪念一二九运动故事摘要:一、一二·九运动的背景与意义二、一二·九运动的过程三、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与贡献四、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故事正文:一、一二·九运动的背景与意义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华北地区形势严峻。

为了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二、一二·九运动的过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次运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的响应,形成了全国性的抗日救国热潮。

三、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与贡献一二·九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这场运动动员了全民族的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故事时至今日,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八十余年,但我们依然要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

在每年的12月9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一二·九运动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度-一二九运动主

2024年度-一二九运动主
一二九运动主
1
目录
• 一二九运动背景与意义 • 一二九运动过程与影响 • 一二九运动精神内涵 • 一二九运动在当代价值体现 • 一二九运动纪念活动及意义
2
01
一二九运动背景与意义
3
时代背景
1930年代初期,日本帝国主义 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
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 致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尊严受到
13
团结协作精神
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体现了团结协 作的精神。
互相支持,共克时艰
在运动中,学生们互相支持,共克时艰,共同面对困难和挑 战,彰显了团结的力量。
14
04
一二九运动在当代价值体现
15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01
02
03
激发爱国热情
一二九运动展现了广大青 年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 和民族责任感,是当代爱 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
0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二九运动中的先进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03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一二九运动的教育和启示,可以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
量。
17
一二九运动是青年学生自发组 织的抗日示威游行,展现了他 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宣传抗日主张,唤醒民 众的民族意识。
6
02
一二九运动过程与影响

129运动的背景

129运动的背景

129运动的背景129运动的历史背景简介: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

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国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

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

运动发展过程总说一二九运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

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要挟。

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

10月,日寇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1月25日,日寇指使汉奸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0多个县的国土便脱离了中国的统辖。

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9日,北平学生3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129运动背景资料

129运动背景资料

129运动背景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二九运动背景资料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

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

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

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

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129爱国运动

129爱国运动

129爱国运动开放分类:历史事件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文名称:129爱国运动外文名称:the December 9th Movement别称: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发生地点:北平相关组织:爱国学生、各界爱国人士政治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目录1名称2背景3经过4条约5口号6成果129爱国运动- 名称“一二•九”爱国运动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29爱国运动- 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一二·九运动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讲解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讲解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讲解一二九运动纪念亭是为了纪念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一二九运动而建立的纪念设施。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对于中国的革命进程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运动经过、影响等多个角度来全面讲解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二九运动发生在中华民国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困境和挑战。

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人民对国家的现状感到不满。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它是一次由学生和知识分子主导的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爱国民主运动。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一二九运动的导火索是北平大学学生因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而发起的示威游行。

随后,一系列的抗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涉及到了许多城市和学校。

学生们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对日本的妥协政策,加强国家的抵抗力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诉求。

然而,一二九运动最终被国民党政府镇压下去,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被捕、杀害或流亡海外。

一二九运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和民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方面,一二九运动使得人们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产生了怀疑和不满,促使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革命斗争的发展。

其次,在社会方面,一二九运动激发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追求,为后来的社会运动提供了动力和借鉴。

最后,在文化方面,一二九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它是为了纪念这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建立的。

纪念亭通常会包括一些纪念碑、雕塑或者纪念墙等,上面刻有一二九运动的相关历史资料和纪念词句。

纪念亭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基地,通过展览、讲解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和意义,提醒人们珍惜民主自由的权利,并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总结起来,一二九运动纪念亭是为了纪念一二九运动而建立的纪念设施。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准备、经过、全国响应简明资料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5年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准备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

选举郭明秋为执行主席,共产党派黄敬、姚依林等人参与对学联的领导。

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定于12月9日经过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

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

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

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2)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准备、经过、全国响应简明资料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5年
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准备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

选举郭明秋为执行主席,共产党派黄敬、姚依林等人参与对学联的领导。

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定于12月9日经过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

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

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

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
(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2)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何应钦的代表和学生进行了对话,拒绝了学生打开西直门让清华,燕京学生进程的要求。

学生随即开始大规模游行,队伍经过各学校时,不断有学生冲破封锁加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千人。

队伍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

被阻挡在西直门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辗转阜成门西便门,但因所有城门关闭未能入城,便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学生无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全国响应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

各大城市的爱国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工友起来抗议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

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也撰文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

北平学生也组织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前往河北宣传抗日救国。

目前在中国大陆每年的12月9日在大学中有长跑、演讲等纪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