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合集下载

50位世界知名设计师

50位世界知名设计师

世界设计师介绍1 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先驱。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教育,后改行学习建筑。

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离派成员,1900年加入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组成的"七人团",开始建筑设计活动,1907年成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推进者与领袖人物,同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其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1909年,贝伦斯设计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在建筑形式上摒弃了传统的附加装饰,造型简洁,壮观悦目,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

这些设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

贝伦斯在AEG 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河。

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2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

1907年起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

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并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

世界三大著名平面设计师

世界三大著名平面设计师

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
强调功能性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注重功能性 ,追求简洁、清晰、有力的视觉 效果,反对过多的装饰和冗余的
元素。
几何图形运用
他善于运用几何图形和线条,通过 简单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形成独特 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风格。
字体设计
在字体设计上,赫尔穆特·朗格也有 独到之处,他设计的字体往往具有 简洁、易读的特性,同时又不失艺 术性和美感。
主义
对字体设计和插图绘制有着深 厚的造诣和创意
保罗·兰德
美国平面设计师,被誉为“现代平面 设计之父”
设计风格简约而富有现代感,强调设 计的概念性和象征性
代表作品包括IBM标志、UPS标志、 西格拉姆大厦标识等
对设计理论和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了无数后来的设计师
03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风 格与作品赏析
02
代表作品包括众多企业 标志设计、海报、书籍 装帧等
03
设计风格简约、大气, 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 结合
04
对色彩的运用有着独特 的见解和表现力
米尔顿·格拉塞
01
02
03
04
美国平面设计师,被誉为“纽 约平面设计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包括I Love NY标志 、DC漫画标志等
设计风格多样,既有商业化的 实用主义,也有艺术化的表现
的视觉语言传达给读者。
对后世设计师的影响
引领简约设计潮流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风格对后世设计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简约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 筑设计等领域。
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设计师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传 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一观点对后世设计师也产 生了重要影响。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1、福田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2年生于东京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

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

20世纪超全国际著名设计师简介

20世纪超全国际著名设计师简介

※20世纪50名著名设计师传略※设计※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先驱。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育,后改行学习建筑。

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离派成员,1900年加入由艺术家、建筑师、设师组成的"七人团",开始建筑设计活动,1907年成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推进者与领袖人物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其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1909年,贝伦斯设计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在建筑形式上弃了传统的附加装饰,造型简洁,壮观悦目,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

这些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

贝伦斯在AEG这个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

1907年起在斯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计人才。

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并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

设计界五位大师

设计界五位大师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实主义团体的成员,所谓的“地景”艺术家
他的主要作品均是些超大型的作品,他当然不是建筑 家,却以超凡的手段展现了空间中立体的魅力,而这点 甚至会使被包扎的建筑的设计者所惊异。克里斯特提供 了对同一个物体的视觉新经验,同时在语义上似乎既肯 定又否定地决定了一切,这其中包含的感性与理性的混 杂丰富这艺术的感觉,也摧毁这早已习惯的种种经验。 包扎艺术的最诱人之处,在于它纯粹的来源于视觉冲击 的力量那些常累的巨大改变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相冲突的 关系,那些“包扎的作品”似乎在人与自然的心灵中更 加难于溶解了。
约瑟夫.波伊斯 (1921--1986) 德国人,是一个试图在反传统的艺术观点后重新建立新 的价值体系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自然、宗教、哲学、 政治、神话等内容,他所采用的艺术形式有演讲、戏剧、 表演、录像等。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见到了几乎一成不变的 偶像造型毡帽,白衬衫外的多口袋马甲,神经质的面孔, 呢喃不请的语言,古怪的举止。他所展示的似乎是另一空 间的景象隔膜的事实。 1963《如何向死亡的兔子解释图画》的行为展示 1964 《油脂椅子》的装臵作品 1969《革命的钢琴》实物装臵 1985《电闪雷光打在鹿上》预示着“末日的幻城”
波伊斯在第七届“卡塞尔 文献展”开幕式上,种下 “7000棵橡树”计划的第一棵 树。这是他的社会雕塑作品《 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的开 始。波伊斯计划在市内街道两 旁栽种7000棵橡树,并在每两 棵橡树之间臵放一块玄武岩。 他取橡树800年寿命之长和玄武 岩之 坚硬壮硕,呼吁人类追求 世界的永久和平,这项极具创 意的活动立即获得国际社会的 响应和支持。“7000棵橡树” 不仅是一项美化城市的环保计 划,更希望推动“人类生存空 间”的美 化 与改造。

著名设计师理念

著名设计师理念

著名设计师理念著名设计师是那些在设计领域中有着卓越成就和重要影响的设计师。

他们通过自己对设计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塑造了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些重要理念。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设计师的理念。

1. 班扬·明斯特:简约主义理念班扬·明斯特是著名的德国设计师,他提出了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应该追求简洁、纯粹和功能性,摒弃一切多余和不必要的装饰。

他的设计风格以简单的几何形状、纯净的色彩和精细的工艺闻名,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界。

2. 斯蒂夫·乔布斯:简约与创新结合的理念斯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将简约和创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应该追求简单、易用和美观,同时不断创新,推动科技和设计的发展。

他的设计作品如iPhone、iPad等深受世人喜爱,对现代科技产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菲利普·斯塔克: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菲利普·斯塔克是一位著名的法国设计师,他倡导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追求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共鸣。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深受现代消费者喜爱。

4. 周正龙:民族文化融入设计理念周正龙是中国知名的设计师,他提出了将民族文化融入设计的理念。

他认为设计应该体现当地文化和传统,尊重历史和人文精神。

他的设计作品充满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5. 伊万·张伯伦: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伊万·张伯伦是一位著名的荷兰设计师,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应该追求环境友好、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再利用,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著名设计师的理念概括了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些重要观点和趋势。

它们对于设计师和消费者都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促进了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无论是在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还是图形设计领域,理解和应用这些设计理念都有助于创造独特而有价值的设计作品。

世界平面设计师

世界平面设计师
很多人都知道兰堡的招贴艺术成就,其实 兰堡的影响同时在于他是一位优秀的设计 教育家。从1970年开始至今,他在28年的 教育生涯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设 计师。兰堡的教育思想植根于20世纪20年 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体系中所提 倡的功能主义,正如他的作品所表达的那 样,用视觉语言说话,强调视觉功能,善
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 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 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
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
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
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
“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 能有多余”。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 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 “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

冈特 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 土豆文化是他的灵魂,60年代西方的学潮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革命 性。兰堡被成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
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4.作品欣赏
三 西摩· 切瓦斯特
• 1.简介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 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 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的每一种新 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 性的方法的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 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 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 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
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
西摩 · 切瓦斯特(美国) Seymour Chwast 西摩· 切瓦斯特在二十世纪对美国乃至世界视觉设计的影响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 Cooper州立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教授 美国波什平Pushpin集团公司创始人 毕业于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

平面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简介

平面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简介

福田利用"图"、"底" 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 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 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 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 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 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 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 位图底反转"
靳埭强(中国广东)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 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 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 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 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 ,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 ,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 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 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 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在8 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 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
基本要素: 创意+构图+色彩
中外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
▪ 岗特兰堡(德国) ▪ 西摩·切瓦斯特(美国) ▪ 福田繁雄 (日本)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大师
▪ 靳埭强(中国广东) ▪ 刘小康(中国香港)
冈特·兰堡 (德国)Gunter Rambow
•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 • 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 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 构的艺术总监, 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 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 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 ,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 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 ”,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 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 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 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 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 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他在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 茶馆, 陈幼坚在展馆现场 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 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 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 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 东西合璧的唯美。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田中一光(日本)
1930年出生于奈良市,一个世代以“鱼万”为商号的商业之家。2002年 1月10日晚田中一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终年71岁,终身未婚。后人的 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 计。1980年田中一光以“最适合的形态展现产品本质”为指导思想提出 无印良品的开发构想。为此田中一光被称为无印良品之父。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李永铨(中国香港)
香港新一代设计大师,以作品大胆见称,创作数量惊人,日本畅销杂志 “Agosto”更称李为香港未来十年设计界新时代之代表。90年代被香港 誉为设计神童。李永铨近年得奖已超过450多项,曾一次夺得纽约美术 总监年奖共4个奖项,第一、二届全球华人大赛分别共获37及48奖项, 为得奖之冠!李永铨设计有限公司现为香港著名企业形象顾问公司,近 年客户包括两铁--地铁及九铁,美心集团,港龙航空,香港新机场,澳 门娱乐有限公司(STDM)等等。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霍尔戈·马蒂斯(德国)
马蒂斯194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市,现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艺 术创作充满了前卫、尖锐、富有挑衅性而又诗意的精神。在他的教学活 动中,也一贯倡导异想天开、冒险、试验和挑衅的精神。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 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 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 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 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 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 画展览奖等。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 1972年 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 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 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 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 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
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 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 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
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
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
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
“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 能有多余”。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 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 “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 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 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 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 出版社设计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他善于用 摄影手段表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注重把一种元素的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 应该是80年代左右 年代左右, 应该是 年代左右,在这 一时期的作品中, 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表 现出一种非凡的想象力之 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 在当时还没有计算机技术 的条件下, 的条件下,用暗房手法来 完成, 完成,是我们今天难以想 象的。 象的。他本人认为他早期 的作品从艺术性来说, 的作品从艺术性来说,比 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 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由 于手头的设计任务越来越 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 的事交给印刷厂负责, 的事交给印刷厂负责,这 一点他曾自责说这将给他 的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的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1.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 • 2.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 传统, 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 在美国、 在美国、欧洲及日本 心理学。 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 等地广为展出, 等地广为展出,荣获 主题、富于幻想、 主题、富于幻想、令人 多种褒奖, 多种褒奖,其中包括 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 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 展金奖、 展金奖、第九届日本 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 艺术节奖、 届奥运 艺术节奖、21届奥运 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 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 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 赛一等奖、 赛一等奖、美国国际 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 招贴画展览奖等。 招贴画展览奖等。多 界誉为“ 界誉为“平面设计教 次获国际性大奖, 次获国际性大奖, 父”。
五、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 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 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 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 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 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 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 品、杂志、书籍等的设 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 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 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 设计灵感。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

形固有失,神则兼得。

将异常的观念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

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

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

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

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

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

那种气质似曾相识。

国内外十大平面设计大师

国内外十大平面设计大师

国内外⼗⼤平⾯设计⼤师1、福⽥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师国际平⾯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名誉主任1932年⽣于东京1951年毕业于岩⼿县⽴福冈⾼等学校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学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年⽇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术⼤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蜜蜂国际平⾯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平⾯设计师之⼀,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了深远的影响,在现⾏的每⼀平⾯设计教材中⼏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本等地⼴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奖、第九届⽇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奖;1976 年教育部新⼈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海报展⼤奖;1995年赫尔⾟基国际海报展⼤奖等;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他创作的⼤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注⽬、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设计家。

福⽥的每⼀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繁雄既深谙⽇本传统,⼜掌握现代感知⼼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着迷,同时⼜极其简洁,具有⼀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视幻觉来创造⼀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繁雄教授被西⽅设计界誉为“平⾯设计教⽗”。

2、⽥中⼀光1930年⽣于⽇本。

1950年毕业于⽇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合作创办⽇本设计中⼼。

世界3大平面设计师

世界3大平面设计师

1.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见图1)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图1: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

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他的土豆招贴(见图2)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

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

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

中外几个代表性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品赏析

中外几个代表性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品赏析

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 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 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 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福田把 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 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 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 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 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 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他 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 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 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 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 反转"。
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 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 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 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 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 的特性。
靳埭强(中国广东)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 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 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 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 品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 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靳在8 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 行的行徽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
陈幼坚(中国香港)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但对中国文化遗产 的执着和骄傲,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 老”,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结 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 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瓷杯、茶叶 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 细。他在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 陈幼坚在展馆现场 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 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 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东西合璧的唯美。

著名产品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著名产品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著名产品设计师及作品介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产品设计师就像是给我们生活添彩的魔法师。

想想看,没了他们的巧手,我们的生活会多么乏味呀!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几位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和他们那些让人惊艳的作品吧。

1.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1 设计理念说到设计,怎么能不提史蒂夫·乔布斯呢?他可是把“简约”这个词用得淋漓尽致的人。

乔布斯总是强调“少即是多”,他的设计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简洁。

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做到这一步可是难得很呢!很多人都想把所有的功能都塞进去,但他却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化,给我们留下一个干净利落的界面。

1.2 代表作品大家熟悉的iPhone、iPad、MacBook都是他的杰作。

想当年,第一次拿到iPhone的时候,心里那个激动呀,感觉自己握住了未来!它的外形设计流畅,手感极佳,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手机的认知。

看着那简洁的按钮布局,简直像是艺术品。

就连充电线都让人觉得好看,真的是别出心裁。

乔布斯用他的设计告诉我们,科技也可以很美。

2.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2.1 设计哲学再来聊聊迪特·拉姆斯,这位德国设计师可是设计界的老前辈了。

他常说“好设计应该是少而精”,这和乔布斯的理念不谋而合。

拉姆斯把设计看作是一种服务,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

他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向用户诉说着“我为你考虑过”。

2.2 经典作品他的作品包括了著名的Braun电器系列,特别是那些小家电,既实用又美观,仿佛是在厨房里跳舞。

想想看,那些优雅的咖啡壶、干净的收音机,真的是让人一见倾心。

拉姆斯的设计风格非常简洁,往往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仿佛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透着一种和谐。

3. 乔纳森·艾夫(Jony Ive)3.1 设计成就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乔纳森·艾夫。

他可是乔布斯的得力助手,很多人说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

艾夫在设计上的追求也是无可挑剔,他推崇“用户体验”,每一款产品都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真的很贴心。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在世界范围内,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人类文化的瑰宝。

一.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设计师之一,也是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建筑与设计的热爱与追求,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发展。

他的设计理念注重功能性和简约美,不仅仅改变了建筑的面貌,也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建筑的独特思考方式,使得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他主张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和流线,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他的作品如罗比·豪斯、约翰逊蠅廳的几何形状和流畅的线条,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经典之一。

三.未来主义的代表: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被广泛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充满了未来感,注重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创造出动感十足的建筑作品。

他主张消除传统建筑的边界,通过流线型的建筑形态和充满创意的结构,表达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的作品如广州歌剧院和哈佛大学文化中心成为城市的标志,同时也为未来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

四.顶尖建筑师奖的创始者:普利兹克建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创立于1979年,它被公认为建筑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它的创办目的是为了表彰杰出的建筑师和他们对于建筑艺术和城市发展的贡献。

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对于空间、结构、光线和材料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独特思考。

总结: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人类生活的创造。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演示文稿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演示文稿


3.1 观念与形象的融合 二站后,政治的需求、经济的腾飞,促使了海报和其 他具有政治宣传目的的平面设计作品的发展,这个非商业 化的平面设计发展在战后是一个非常突出和特殊的现象。 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政治的某种具体 内容,同时也包含着某种理想、某种观念。这种设计,往 往以文稿内容来确定创作设计的倾向,并将文稿浓缩为简 洁的标语,以形象来突出思想内容,突出观念,使之更具 有艺术性。切瓦斯特在创作中不仅局限于把艺术上的形式 表现引入到平面设计中来,而是将艺术与设计巧妙结合, 将观念通过不同形象的体现来表达。
3 .切瓦斯特作品分析
纵观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他 在平面设计作品里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 追求艺术设计作品的自由性。他关心的焦 点是如何能够把个人独特的风格和具有视 觉传达功能的设计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 通俗易懂,常常以幽默、活泼的形式来表 现。线描和色彩平涂是他平面设计作品中 十分常见的创作手法,他还擅长于运用颇 具美国式幽默的色彩风格,与此同时,他 还热衷采用各种不同的媒介来混合使用表 现作品主题,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2.冈特· 兰勃
冈特· 兰勃,国际公认的欧洲“视觉诗人”的代表人物。 对当代的视觉设计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1974年冈特· 兰勃成为国际设计联盟AGI成员。 1974至1992年他是卡塞尔大学视觉传达 系一级教授。 1992年至今任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院长、一 级教授。 1962年以来,兰勃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重 大视觉设计、海报设计大赛奖项。
是切瓦斯特为在美国科罗 拉多州的阿斯彭(ASE ASPEN)举办的设计会议 所创作的海报。他很巧妙 地将形式与主题进行融合, 会议本是正式的场合,但 他却运用卡通化的漫画造 型来表现,将会议主题与 设计表现巧妙结合,实现 了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功能

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师

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师

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
1929-1932年就学于纽约Parsons设计
学院。年仅23岁 便成为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在随后
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担任纽约广告代
理公司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为许多 美国著名大公司的设计顾问,其中包 括美国广播公司、IBM公司、西屋电器 公司、UPS快递公司、耶鲁大学等艺术 顾问。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 企业标志 ,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 作。 与设计创作相比,保罗•兰德对设计教 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开始 担任库柏联盟(Cooper Union)协会 的老师,1946年在普拉特学院教学, 1956年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 教授,教授图形设计。
拼贴手法的运用 兰德的拼贴手法多元化,体现在
对色彩、肌理、质感及画面的重组构成的丰富变化上, 在他经营的画面中往往还充满着游戏和反讽的趣味。 “desi8n 63”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与《真实、艺术、 表达》,都是兰德以拼贴手法实现的最佳诠释。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保罗•兰德对蒙太奇艺术表现 手法的掌握、借鉴并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是其在视 觉心理上的又一成就。如图5、6是IBM公司的招贴 设计,也是兰德的传世之作,在招贴设计和字体设 计领域的开拓探索给他的设计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
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 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 家之一。
他以功能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 运用极简、蒙太奇、拼贴等设 计艺术表现手法,将包豪斯倡 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概括 为简洁、理性的设计语言并应 用于商业美术之中,以其独有 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与艺术的 两大领域,给消费者开拓了新 的设计文化风貌。
金特·凯泽 代表作
爵招贴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绝对自由的创造: 诙诡谲怪,道通为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研究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

形固有失,神则兼得。

将异常的观念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

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

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

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

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

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

那种气质似曾相识。

是的,那是中国当代独有的色彩:曾经拥有深厚和悠长历史的国家在急速发展中所涌现的生命冲动与迷失。

或者说,一切能记住的都是抽象的、不可描述的。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应该怎么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和最初朴素的感动以及灵魂呢?也许最重要的是一颗敏感、纯净的心灵。

纵观戴帆的平面设计,每个项目的概念和表现似乎又各有不同,在这场独属于设计的梦境之中,我们也仿佛也看见自己的影子,被一寸寸深烙于画面中。

戴帆在平面设计领域获得的奖项和展览包括:第23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环球设计大奖、日本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奖、第十一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亚太最佳品牌标志设计年度奖品牌形象类金奖5项提名、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品牌形象类全场金奖、捷克斯洛伐克特尔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2010 大声展、世界设计大会POST__:现代国际海报设计展。

戴帆〔Dai Fan〕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国新一代设计师的领军人物,先锋实验与商业设计的实践者,横跨建筑景观、室内空间、平面、广告、产品、网络等诸多领域,试图将设计带入“文艺复兴"般的前沿浪潮,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前卫的设计思潮。

他将“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义设计”作为自己的信条。

人类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都要面对其所学习的传统语言模式的制约——“设计将解放你的心灵”;“设计刺激的不仅仅是视网膜,更重要的是改变视网膜后面3厘米处大脑神经的运行轨迹”。

他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将设计带进了一个充满哲学意味与强烈的感官冲击并存,极端的、富有攻击性的领域。

他于2006年创立共振设计(RESONANCE DESIGN GROUP),开始大量的项目实践,在他所完成的项目中,商业与深刻性的概念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戴帆的风格是积极鲜明的,他的大部分设计来自于颠覆性的观念,以凶猛的破坏性如爆炸般的能量、强烈的动感、戏剧性和强烈效果的颜色、以及富有哲学般的组织逻辑,代表着无限的自由与激情。

他的作品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个国际奖项,作品和观点已广泛地在《Design 360°》、《EAST POINT》、《IDN》等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书籍和期刊介绍和刊登。

2007年编著有《共振设计》。

陈绍华中国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的高级顾问。

也是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

在1988年故事片《孩子王》任美术指导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美术金鸡奖,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银奖及评委奖,1995年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纪念邮票,1996年全国第二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评审奖、银奖,1998年“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海报获大会主席奖及评委主席奖,1998年应法国文化部邀请赴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中国现代设计》专题演讲,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公益海报获银奖,并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协会(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2001年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申办标志设计中选,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院徽设计、亚洲发展银行(上海)年会会徽设计,2003年设计世界艾滋病日邮票及甲申年生肖邮票设计。

2012年壬辰龙票的设计者,该票于2012年1月5日面市。

1954年浙江省上虞市出生,1972年至1975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1975年至1978年陕西省展览馆任美术设计师,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1982年至1988年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任讲师,1988年至1992年调入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万科广告事业,1992年成立深圳市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20 01年成立北京陈绍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984年作品《绿,来自您的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招贴画金牌奖及两项优异奖,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故事片《孩子王》任美术指导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美术金鸡奖,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银奖及评委奖,1995年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纪念邮票,1996年全国第二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评审奖、银奖,1998年“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海报获大会主席奖及评委主席奖,1998年应法国文化部邀请赴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中国现代设计》专题演讲,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公益海报获银奖,并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协会(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2001年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申办标志设计中选,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院徽设计、亚洲发展银行(上海)年会会徽设计,2003年设计世界艾滋病日邮票及甲申年生肖邮票设计。

主要作品一览福田繁雄(日本) 平面设计教父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授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2 生于东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 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

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设计的彗星-福田繁雄福田繁雄就像一個五,六歲的小孩。

他擁有天真無邪的眼睛、與生俱來的熱情、還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用各種似乎不可能的比喻,天馬行空,在藝術領域翱翔。

福田繁雄就像幻術師一樣,構築視錯覺。

這種人為的景象恰似Peppers Ghost,是一種由煙霧和鏡子營造出來的維多利亞王朝風格的舞台效果,創造出能夠完全說服觀眾的真實情景。

視錯覺彷如海市蜃樓般,是一種自然現象。

在意大利的墨西拿海峽時常會產生有船隻、綠洲和城市以正面或倒立的姿態呈現於空中的幻覺。

它亦可以是幻想之中虛構的事物。

然而,沒有任何幻覺可以完全,甚至在大部分時間上瞞騙我們。

若真有此事,那麼這必定是真實世界發生的事實。

只要有福田就能使夢幻成真。

福田繁雄就像一個夢想家。

製造幻覺不一定是拿來欺瞞別人,這也可能是人們潛藏於心底的創作主義,依照自己理想的思路去改變世界的一種表達方式。

更正錯誤是科學家的職責,而藝術家的角色卻是追求幻覺。

換言之,這就是引導我們用嶄新的角度來看世界。

福田繁雄就像一個甜圈餅。

他善於以形易形。

不同的形體可使我們的眼睛以某種形式來辨別事物,而且也可以獨立地存在於視覺空間之中,如同本文章中看到的文字一樣。

縱使我們能選擇去細看甜圈餅或是中間的圓孔,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甜圈餅身上。

可是,我們留意到的部分與沒有被留意到的實際上是息息相關,它們都是缺一不可的。

福田繁雄或許是儒.凡爾納。

他不僅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周遊列國,還真的在世界各地出現。

我曾在香港看見他在地攤中尋找心頭好、在多倫多的西恩塔上搖滾起舞、在巴黎的街頭享受地道的烤芝士、又在佛羅倫斯遇見他在拍攝錯視畫、在富山縣配帶著怪誕的帽子,還在倫敦以無言的方式作演講。

任何地方你都會見到他那興奮的樣子在端詳、觀察、吸收和咯咯地笑著。

福田繁雄就像一幅設計。

他炫耀自己配有蝶形領結和相機作裝飾的工作服。

他把其他襯衫的袖子、袖口、衣領、正面和背面拼貼起來成為獨特的襯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