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粒子到宇宙》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
(1)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妙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二、重难点【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建立物质结构的模型〖活动〗用放大镜观察笔迹〖现象〗 。
〖猜想〗物质可能是由 组成的,各个微粒 ,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活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现象〗 。
〖猜想〗(1)固体是由组成的,液体是 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2)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 。
〖活动〗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现象〗 。
〖猜想〗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 。
【要点2】分子模型〖活动〗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猜想〗水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总结〗【要点3】分子的运动 〖猜想〗分子会运动吗?你的猜想是 。
〖活动〗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观察有什么变化?〖现象〗。
〖结论〗 。
〖活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此结论?〖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
〖活动〗〖总结〗【要点4】分子间作用力〖质疑〗既然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质却是一个整体?〖猜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活动〗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现象〗 。
〖结论〗 。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说明此结论?〖活动〗用力压缩一块铅块。
八年级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论文辅导
jbh35lcf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旳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旳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旳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旳一种工具。
爷爷,苏小横。蝶宵华敛袂深深施礼。七王爷拍马向前。居然也持礼甚恭:“劳上人仙驾来此,晚生竟未能远迓。”语气到姿态都透着一派真 心。这小子在不犯混旳时候,还是顶顶文雅旳,不然也枉费太后疼他这么久了。苏小横跪下,行了拜见皇亲旳大礼,方启齿道:“贫道冒昧来 此,犯王爷尊驾,实有个不情之请,望王爷容恕。”“上人请起,请讲!”七王爷道。苏小横是侍奉过先帝旳臣子,七王爷对他完全按子侄看 待父执旳礼仪。苏小横道:“还请将贫道那不争气旳孽孙,还于贫道。”七王爷一愣,蝶宵华也一愣。七王爷试探着问:“敢问那位孽孙 是……”苏小横道:“贫道那大孙子,明远。”七王爷松口气:叫他交出明远,总比叫他交出明柯好些。可他也交不出明远来。“实不相瞒, 晚生来到锦城,就没见过明远兄当面。”七王爷道。苏小横脸上旳表情,明显就是:你不当面,你也能够叫人绑了他……“我要做出那种事,” 七王爷气坏了,“人神共愤!池影小弟兄找不到,我不也没对谁怎么样!更何况——呃……”猛然意识到这话在父辈、先帝之臣旳面前,不太 好公然说出来。七王爷还有点儿廉耻……“王爷,”苏小横浩叹,坦白道,“孽孙明柯大罪!所谓池影,是个姑娘家假扮。”啊呀?既然是姑 娘假扮旳,那七王爷就不感爱好了。但是,谁家姑娘呀?这胆子也太大了吧?面貌跟明柯也还是相像旳,既不是私生子,是哪位私生女……么? 看看苏小横老脸,七王爷决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转问:“明远兄是怎么了?”苏小横道:“今早卯时,忽失踪迹。”那恰好是七王爷放话 要携蝶宵华启程旳时间。苏小横又道:“所以老臣觉得……”觉得也被七王爷“携”走了。“本王若做出了此事来,死无葬身之地!”七王爷 赌咒立誓。“那孽孙明远,到了哪里呢?”苏小横哀然,“叹贫道虽然修道,尘根未净。家门不幸,事事牵心,五孙无故逃走,有辱家声,太 守家颇有微词,影响四孙女婚事,大孙却在此时……”说不下去了。一件递一件,都不是什么有脸旳事。要一种老人风雪里抖着白胡子,为子 孙操心,这也太残忍了。七王爷不忍道:“谢老,您先回转去,喝杯热茶,歇一歇。明远兄这么大旳人了,行事总有他旳计较。您孙女旳婚事, 是来年不是?那时本王若在京城,必居中调停,您且宽一宽心。”苏小横唏嘘着,回去了。七王爷看了看蝶宵华,蝶宵华也看了看他。“谢老 先生说……”七王爷斟酌着开口,“明远兄是今早卯时失旳踪?”蝶宵华点头,说出了他心中旳下一句话:“而今是巳初。苏大少爷真要来找 我们旳话,这些时候,够他找好几次了吧。”“明远兄谋略非凡。”七王爷忧心忡忡道,“你说他是不是悄悄旳布置什么阴谋阴谋,我们走着 走着,他就鬼打墙,把我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一等奖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一等奖说课稿1、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的内容。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课,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通过物质的宏观现象分析总结出来的,所以教材对分子动理论的每项内容都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通过讨论宏观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结论。
在这些实验探究完成之后,教材接着介绍了物质中的分子状态,解释了固态、液态、气态所具有宏观特征的根本原因,充分体现了“注重实验探究”的新理念。
2.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状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
讨论、分析、概括出“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分子动理论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1.教法选择:本节教学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养成独立观察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习惯。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原子层次,而亚原子层次是通过原子是否还可再分展开的,对原子可再分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第三层次又分为太阳系层次和太阳系以外的层次。
2.学习者分析这一章的内容在已学的前面几章中涉及不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少,因此,在八年级下册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尽管总体要求不高,但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学生会感到比较陌生和抽象。
3.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动理论内容2.知道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3.知道分子微观世界,知道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子微观世界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分子动理论内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分子动理论内容、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5.学习评价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及茫茫宇宙奥秘的兴趣。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教师活动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减小,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回忆新授课上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环节二:教师活动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教师演示扩学生活动2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发现墨水扩散进入清水中,得出结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散实验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回忆气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回忆新授课上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环节三:教师活动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教师演示铅块实验学生活动3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发现下面的铅块没有掉下来,又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得出结论: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回忆新授课上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物理6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粒子到宇宙一、教学目标1、复习从粒子到宇宙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2、扩展学生的知识面;3、过信息收集,解决一些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图景;通过信息收集,解决一些问题;难点:详细了解模型法;要点梳理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例题精讲【例1】(2008•贵阳)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降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选填“引力”、“斥力”)【例2】(2008•福州)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例3】(2008•恩施州)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它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观本质,因此可以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名词来表示这一类现象,即三者同属现象.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此横线上)A.静止的 B.运动的C.作加速运动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例4】(2008•河南)课堂上,王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例5】(2008•桂林)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组成.【例6】关于原子的内部结构的研究探索,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3.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生锈、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 物质的组成:介绍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原子的结构:详细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原子的电子排布。
(3)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周期和族的含义。
(4) 化学反应: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实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过程,以及宇宙的结构层次。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组成2. 原子的结构3. 元素周期表4. 化学反应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质的组成。
2. 请画出原子结构的示意图。
3. 请列举三种元素,并说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4. 请解释铁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5. 请简述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答案:1.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一等奖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一等奖《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第五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课标》的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交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并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二、编写思路本章教材分为四节:认识分子,“解剖”原子,飞出地球,宇宙深处。
基本思路如下:教材按照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两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分子概念与原子的组成,后两节着重引导学生从宏观方面初步认识太阳系和银河系的结构。
教材中重视介绍人类探索粒子和宇宙的历程,并预示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教材中渗透着猜想、模型等研究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本章特点1、在教学内容呈现上重视科学探究,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以实验、活动形式展现科学探究过程外,还运用了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形式。
实际上我们获得的大多数的知识是间接得到的,因而以科学发展史的线索作为探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2、本章涉及较多现代物理知识,要介绍清楚这些内容,所需基础知识较多,而本章教学要求又不高,因此,教材中较多地采用以图代文的呈现方式。
形象生动,简明扼要,不仅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间,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有更多选择和发挥的余地。
3、在探究微观世界和宇宙世界的物理现象和性质时,充分应用了猜想和建立模型的方法,这是科学家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教材中多处渗透这种方法,教学时应注意点拨。
4、注意学科间的渗透,我们知道地球与宇宙也是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材中加入地球与宇宙方面的内容,既能有效地普及航天知识,也进一步落实了学科之间的渗透理念。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案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word版教学过程:感悟栏一、自主学习见导学案自学学习二、合作探究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破镜难以重圆”说明。
2、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试说明示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核子B、电子C、质子D、中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离子B、分子直径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9m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它时刻保持静止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排斥力5、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6、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2 / 2B 、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C 、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 、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7、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扫地时,灰尘四起B 、刮风时,黄沙扑面C 、下雪时,雪花飘飘D 、花开时,花香满园8、图甲是两块纯净铅块压紧后,竖直悬挂,下面的铅块不会下落;图乙是喇叭的圆形磁铁掰断后按原状相对,两半磁铁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B 、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吸引力C 、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D 、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有排斥力9、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因此公众场所一般禁止吸烟。
最新粤教沪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word教案
第一节认识分子【教材分析】:本节由三个段标组成,即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什么叫分子、分子的大小。
教材首先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提出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然后介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最终提出分子的概念。
并同时提出一切物质都是分子组成的。
本节的后半部分又以图片和一个小活动说明了分子的大小是可测的,并用“油膜法实验”测出了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书中以大量的图片以及文献资料增加学生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并以类比的方法来说明分子的大小,使学生对分子的大小有一个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文中有关中国古代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明历史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在探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和性质时,充分运用猜想和建立模型的方法,这是科学家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也是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图片资料与物理学史料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看图和自己动手做实验和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
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word教案
走进分子世界【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预习过程】1、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间有。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3、分子间不仅存在,而且还存在。
【学习过程】1、选择分子模型[演示实验]:用放大镜观察粉笔线条。
说出现象,并说明粉笔的结构。
[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
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的。
[演示实验]:酒精和水混合于玻璃管中,说出现象,并说明这能说明什么问题?以下是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那种结构能够解释上述现象,请选择,并尝试解释。
[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我选择:。
2、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的,用模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但分到一定程度,物质的性质就会。
例如:。
我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
3、分子直径的数量级:_________________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
[实验]:红墨水滴入水中散开,整杯水都变红了。
这一现象说明分子是。
5、大量实验表明:分子一直处于中。
[实验]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观察到的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
6、既然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有吸引力,物体应该很容易被压缩。
但是,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存在力。
7、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性能,例如。
1nm= m8、阅读课本,你能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吗?【当堂反馈】1、保持物质化学的性质的微粒叫做,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_____ 。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
(1)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妙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二、重难点〘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建立物质结构的模型〖活动〗用放大镜观察笔迹〖现象〗。
〖猜想〗物质可能是由组成的,各个微粒,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活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现象〗。
〖猜想〗(1)固体是由组成的,液体是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2)物质是由组成的,微粒之间。
〖活动〗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现象〗。
〖猜想〗物质是由组成的,微粒之间。
〖总结〗〘要点2〙分子模型〖活动〗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猜想〗水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总结〗〘要点3〙分子的运动〖猜想〗分子会运动吗?你的猜想是。
〖活动〗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观察有什么变化?〖现象〗 。
〖结论〗 。
〖活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此结论?〖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
〖活动〗〖总结〗〘要点4〙分子间作用力〖质疑〗既然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质却是一个整体?〖猜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活动〗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现象〗 。
〖结论〗 。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说明此结论?〖活动〗用力压缩一块铅块。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2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宇宙是无比神秘,以致于当每一个人抬头仰
宇宙探究历史
望星空时候,他都会不禁想了解繁星点点背后
太阳上台风事件
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祖先认为“天似苍穹,
蓝色地球
地如棋秤”,而古印度人祖先认为大地是驮在 一只大象背上。
太阳系其它行星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整
我们大作
个宇宙是一个水晶球,地球则位于水晶球中心,各种行
5/13
=
木星和它卫星
土星和它光环
土星和它卫星
土星——拥有大而显眼光环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四大外行星,这4个巨大气体行星, 都有光环,而以土星光环最为刺眼。
天王星和它卫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封面 1
3 2
5 4
6
7
封底
8
6/13
太阳上台风事件
众所周知,地球上台风是有一定周期性。在北 半球,每年夏天,太阳光照北移。赤道以北有些海洋地 区,受热辐射较多,热气上升,从而形成低气压区。洋 面可形成一股强大旋转上升气流,形成台风或称强热 带风暴。这种台风直径往往可达几百千米。
封面 1
23
5
有许多地方与地球相同,有两颗 物存在,许多小说、电影也是过 美国行星探测船海盗1号及2号猜 测与梦想,令人失望。
7
封底
8/13
9/13
哈勃望远镜
10/13
11/13
我们宇宙
12/13
宇宙大爆炸
13/13
四、宇宙探秘
1/13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科学家 在做一场关于天文学演讲时,一个老妇人站起来反驳说:“你 说不对,这个世界是由一只大乌龟驮着。”科学家问她:“那 么,这只乌龟又在哪里呢?”妇人微笑着说:“是由一只大些 乌龟驮着,当然,它下面又会有一只更大乌龟……”故事里无 限乌龟说法即使让很多人以为很可笑,但它却是人类最初最朴 素一个宇宙观。
《从粒子到宇宙》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物理 (2)
三、例题解析
例1、如图实验中,_甲____瓶中装有空气,_乙___ 瓶中装有密度较_大___的_红__棕__色二氧化氮气体。
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板,我们可以观察到 _甲__瓶__中__出_现__红__棕__色__,_并__且__颜__色__逐_渐__加__深____, 这一现象说明__分__子_在__用__无__停__息_地__作__无__规__则__运_动。
• 18、扩散现象在固体、液 体、气体中都存在。
• 19、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 后能够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 有吸引力;而两块光滑、表面 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 合成一整块是因为两块玻璃分 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
• 20:说明原子有结构的实验是摩擦 起电,1897年,科学家汤姆逊发 现电子,它的直径小于10 -18 m。
L2 L1 O
L2 O
G
F
L1=L2
G
L1=L2
动滑轮的实质
F
O
G
· L1
O
L2
L1 =2L2
动滑轮的实质 是一个动力臂是阻 力臂2倍的省力杠 杆。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G/N
施力的 弹簧测力计 方向 的示数F/N
F
1
2
竖直向上
1
2
3
竖直向上
1.5
3
4
竖直向上
2
G
特点:
• 6、分子,原子不带电,原子核 带正电;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 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 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
• 7、平时我们说的一个物体不带 电是由于:物体内正、负电荷的 电量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2)》
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
教学课时共 3 课时第 2 课时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教学重点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新课导入: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
中国人登月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讨论: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和对宇宙奥秘的继续探索充分说明了什么?
归纳:科学的认识宇宙、和平利用宇宙。
过渡:今天,我们沿着人类宇宙探密的历程,感受人类认识宇宙的艰难、成果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二、新课程序:
板书课题:三、宇宙探密
示标:简要揭示教学目标。
探究活动一:根据教材图7-17概貌了解和讨
论我们的宇宙。
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探究活动二:组织学生讨论,从“古人看天”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了什么?
练习巩固一:
1、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
为此,建立了托密勒的学说。
让学生带着爱国情感走进宇宙探密
激发科学情感
感知学习目标
学习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感受人类宇宙探密的艰难曲折和不懈追求
强化巩固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2、创立“日心说”,对宇宙有一个正确、深刻认识的科学家是()
A、托密勒
B、哥白尼
C、牛顿
D、布鲁偌
探究活动三:恒星也在运动。
探究活动四: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系。
讨论归纳: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
的;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
探究活动五:“量天尺”的单位有哪些?
练习巩固二:
牛郎织女两星相距12 l.y.,试计算牛郎织女
两星相距多少AU?
探究活动六:宇宙从何而来?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1、什么是多普勒效应?2、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什么?这一发现又说明了什么?3、宇宙科学家认定的宇宙起源理论是什么?如何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练习巩固三:
1、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
A、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在变大
B、观察到星系正在离开地球运动
C、根据测到的星系光谱的波长在逐渐变大
D、科学家们自己的理解和设想
2、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原因普遍认同是由于()
A、宇宙急剧膨胀
B、板块的分裂移动
C、混合气体的凝聚
D、一开始就具有的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讨论:中国人实现了飞天梦,我们有哪些感想?我们又能够为祖国的航天科学做些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宇宙是一个的天体结构系统。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及的
3、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年的一次
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