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高考物理实验题出题落点
【高中物理】2021高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中物理】2021高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典型错题分析试卷选择题相对简单,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较大,没有出现送分题。
学生失效最少的就是选择题的第19题、电学实验题和最后两道计算题。
这几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化解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学生罚球广泛较低。
23题主要考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4题考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
由于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瞬时性问题和变力做功问题,学生如不善于挖掘关键词,找不出隐含条件的话,就难找到突破口。
25题是全卷最惨的一题,托福带电粒子在运动的有界磁场中的运动的情况,对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较低,存有部分学生的解题速度较快,或感觉较难,显然就没动笔。
得满分的同学极少。
备考建议一、把握住主干科学知识,掌控知识结构考生在进行二轮复习时,应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知识结构及核心知识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要注重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对常规习题要多做变式训练,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二、提升实验的变通能力在复习中,对物理实验应加以足够的重视。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约占14%,且得分率一般都不高。
物理实验复习不能简单地背诵条款,要落实到动脑动手上,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如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基本器材的使用、基本实验方法等,提高实验的变通能力。
三、掌控技巧,用规范获胜在试题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具体做法是:1.审题必须认真,关键字眼不容疏失;2.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3.答题必须规范,罚球存有技巧。
以上就是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中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更多精彩尽在物理网,敬请关注!。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实验题目及解析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实验题目及解析在高三物理学科中,实验是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应用和巩固方式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现象、测量数据,进而理解物理原理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三物理学科中常见的实验题目,并给出解析。
一、测量小球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并验证其是否等于重力加速度g。
实验装置:小球、直尺、计时器、架子等。
实验步骤:1. 将直尺竖直固定在架子上,使其底部与地面平行。
2. 从直尺的上端释放小球,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3. 当小球从直尺下端通过时,记录计时器的时间t,并测量直尺高度h。
4.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 = 1/2 * g * t^2,可以得到 g = 2h/t^2。
通过测量得到的h和t,可以计算出g的大小。
将实验得到的g与标准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9.8 m/s^2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接近,则说明实验结果正确。
二、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测量光的折射率,并验证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实验装置:光照源、直尺、半透明玻璃板、直角三棱镜等。
实验步骤:1. 将直尺固定在平面上,并将半透明玻璃板放在直尺上。
2. 将光照源放在玻璃板的一侧,使光线从一侧垂直射入玻璃板内。
3. 在光线射入玻璃板和射出玻璃板的方向上分别放置直角三棱镜,使光线通过三棱镜后水平射出。
4. 测量光线离玻璃板边缘的距离以及玻璃板的厚度。
5. 利用折射率公式 n = sin(i)/sin(r),其中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n。
实验解析:通过测量得到的入射角、折射角以及玻璃板的厚度,可以根据折射率公式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将实验得到的折射率与标准折射率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接近,则说明实验结果正确。
三、测量电阻的变化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测量电阻的变化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电源、电阻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实验步骤:1. 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高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及解决方法1、迁移类实验这类实验题具有如下特点:它们基本上都不是课本上现成的实验,但其原理、方法以及所要求的知识均是学生所学过的,即用“学过的实验方法”、“用过的仪器”进行新的实验,以考查其基本实验能力和理解、推理、迁移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在了解所介绍的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使用过的仪器和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情景迁移、联想类比,就可解决问题。
【解析】这是游标卡尺拓展应用.圆弧形的游标尺相当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圆盘的边缘标有的刻度相当于主尺.在游标尺0刻度前读出19°,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在游标尺上读出0.5°.因此测量的夹角为19.5°.【解析】这是游标卡尺拓展应用.圆弧形的游标尺相当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圆盘的边缘标有的刻度相当于主尺.在游标尺0刻度前读出19°,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在游标尺上读出0.5°.因此测量的夹角为19.5°.2、应用型实验这类实验题具有如下特点:它们基本上以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背景立意命题,且多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给的文字、图表中捕获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解答。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从题给的文字、图表中捕获有效信息,从中找出规律,通过联想、等效、类比等思维方法建立与新情景对应的物理模型,并在旧知识与物理模型之间架设桥梁,并将旧知识迁移并运用到新情景中去,然后进行推理、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3、设计型实验这类实验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要求和给出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要求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进而设计出实验方案。
高考物理实验题及答案
高考考前训练题二.实验题部分(力学实验题编题者:谢 璞 杜守建)1.现要测定一根尼龙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手头只有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已知F >mg )和一个米尺.请回答:(1)画出实验方案的示意图;(2)其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3)尼龙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的表达式是_________.答案:(1)实验方案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需要测量的量是:尼龙丝的长L 和刚好拉断时两悬点间的距离l .(3)尼龙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表达式是222l L mgL F -=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a )所示.图(b )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利用图(b )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_____.(2)为了求出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 答案:(1)4.00m/s 2(2)斜面上任两点处间距l 及对应的高度差h .)(122l ga h h l -- (若测量的是斜面的倾角θ,则θθμcos tan g a -=)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糟口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 =10.00cm ,A 、B 间距离78.41=y cm ,B 、C 间距离82.142=y cm .(g 取80.9 m/s 2)(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为=0v 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m/s .答案:(1)12y g x (或:122y y g x +,或:12y y g x -,或:21122y y gy x +) (2)1.00±0.024.如图(乙)所示,将包有白纸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马达上并随之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挂圆柱的线后,圆柱竖直自由落下,毛笔就在圆柱白纸上划出记号,图(甲)所示,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42、58、74、90、106mm ,已知马达铭牌上有“1440r /min ”字样,请说明如何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答案:其方法如下:①由马达铭牌“1440 r /min ”算出毛笔画的线距时间间隔了04.01440601≈==n T (s )②根据Ts s v n n n 21++=算出任意选取的相邻两条线的瞬时速度. 25.104.0210)5842(3=⨯⨯+=-C v (m/s ) 65.104.0210)7458(3=⨯⨯+=-D v (m/s )∴ 22210582121-⨯=-=∆m mv mv E C D k (J ) 而 21058-⨯==∆m CD mg E p (J ) 验证完毕.说明:就实验所得数据还可验证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值.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的以下实验:(1)先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m 及滑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用细线将滑块A 、B 连接,使A 、B 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 紧靠在桌边;(3)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 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s 1,滑块A 沿桌面滑行距离为s 2.为验证动量守恒,写出还须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的字母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桌面离地面高度h hg ms gs M 2212=μ 说明:这是一个可以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该题构思新颖,从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出发,考查了平抛运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高考热点.烧断细绳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B 、A 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分别向左、右运动.A 在水平桌面上向右作匀减速滑动时,克服摩擦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2221Mgs Mv A μ=,得22gs v A μ=;B 向左作平抛运动,必须测得抛出时桌面离地面高度h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t s v B 1=,gh t 2=,即h g s v B 21=.测算得A v 、B v 后,如果动量守恒,必须满足关系式:B A mv Mv =,即h g ms gs M 2212=μ. 6.假设我们已经进入了航天时代,一个由三个高中学生组成的航天兴趣小组正乘外星科学考察飞船前往X 星球,准备用携带的下列器材测量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这些器材是:A .钩码一盒,质量未知且各钩码质量不等B .重锤一个,质量未知C .带孔金属小球一个,直径已知为dD .太阳能电池板一块,输出直流电压可满足任何要求E .无弹性的丝线若干根F .导线,开关若干G .刻度尺1把H .测力计1个I .天平1台(含砝码1盒)J .打点计时器1台(含复写纸片、纸带)K .电子秒表1个L .带有光控计时器的实验平板一块.在平板两端各有一个光控门,同时还配有其专用的直流电源、导线、开关、重锤线、滑块,该器材可用来测量物体从—个光控门运动到另—个光控门的时间M .支架:能满足实验所需的固定作用到达X 星球后,三个学生从以上器材中选择各自所需的器材(同一器材可以重复选用),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独立地测出了重力加速度g 的值.现请你完成他们所做的实验:实验一:(已经完成)(1)器材有:A 、H 、I(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①选取一个合适的钩码,用天平测出质量m②用测力计测出该钩码的重力F③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mF g = 实验二:(1)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1)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二:(1)C 、E 、G 、K 、M(2)①组装并安装好单摆,测出摆线长度L②测出n 次全振动的时间t ,算出周期nt T = ③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22)2(2td L n g +=π 实验三:(1)G 、L 、M(2)①将带光控计时器的平板用支架竖直架稳②测量两个光控门之间的距离s③把滑块从上面的一个光控门处自由释放,读出下落时间t ④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22ts g = 说明: 这是一道开放性实验试题,在中学阶段已经学到了多种测重力加速度g 的实验方法.该试题提供了X 星球表面作为实验场所,要求考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试题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组合,进行测量.由题述的实验一的完成过程,又为要求考生完成的实验二、实验三的解答提供了解答模式.试题设计巧妙,难度不大,既考查了教材要求的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更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属值得为之叫好的开放性能力型实验题.根据题给器材可知,携带的既有利用公式G=mg测重力加速度g的器材,又有可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器材,还有组装成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的器材.显然后两个实验测g的方法正是该题的答案.(电学实验题编题者:史献计黄皓燕王峰)7.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在平整的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在导电纸上平放两个圆柱形电极A与B,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好,如图所示.若以A、B连线为x 轴,A、B连线的中垂线为y 轴.将一个探针固定在y 轴上的某一点,沿x轴移动另一个探针,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不偏转,若电源及连线都是完好的,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____.将实验故障排除后,探针从BO间某处沿x 轴向电极A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中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思路分析与参考答案:导电纸的涂导电物质的一面朝下了,偏角逐渐减小到零,再反向偏转,偏角逐渐增大8.如图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求出其电容C.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2)接通电键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0=6.2V和微安表读数I0=490μA.(3)断开电键S并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微安表的读数i,将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4)根据表格中的12组数据,以t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在图中用“×”表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0约为C,从而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F.思路分析与参考答案:用一条光滑曲线将坐标系中的点依次相连,得到放电曲线,曲线跟横轴所围的面积就表示放电过程放出的电荷量.每小方格代表的电荷量为q = 2.5×10-4 C.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数得小方格有32个,因此Q0 = 8×10-3 C.根据C = Q0/U0,得电容为C =1.3×10-3F.9.有一内阻未知(约25kΩ ~ 35kΩ)、量程未知(约25V ~ 35V),共有30个均匀小格的直流电压表○V.(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想通过上述电压表测量一个多用表中欧姆档的内部电源的电动势,他们从多用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A .请你将他们的实验电路连接起来.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欧姆档的选择开关拨至倍率“×_______” .B .在实验中,同学读出电压表的读数为U ,欧姆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为n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是正确的,请你导出欧姆表电池的电动势表达式.(2)若在实验过程中测得该电压表内阻为30kΩ,为了测出电压表的量程,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要求测量多组数据,并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标准电压表○V1:量程3V ,内阻3kΩ 电流表○A :量程0~3A ,内阻未知 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kΩ稳压电源E :30V ,内阻不能忽略电键、导线若干A .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B .选用记录数据中任一组,写出计算量程的表达式U g = ______________.式中各字母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与参考答案:(1)A .电路如图所示,测电阻时应尽量使指针指在中间值附近,所以应选“×1k ”.B .欧姆表中值电阻为R 中 = 30×1k Ω=30000Ω,欧姆表指n 刻度,则电压表内电阻R V = 1000n ,流过电压表电流I V =U /R V = U /(1000n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池电动势E = U + I V R 中 = n n 30+U . (2)A .如图所示.mA R u I v 13000030===,所以不能用电流表;又电压表的量程较小于电源电动势,所以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接法.B .U g = N U 1300,其中N :○V 表指针所指格数,U 1:○V1表读数. 10. 电源的输出功率P 跟外电路的电阻R 有关.下左图是研究它们的关系的实验电路.为了便于进行实验和保护蓄电地,给蓄电池串联了一个定值电阻R 0,把它们一起看作电源(图中虚线框内部分).于是电源的内电阻就是蓄电池的内电阻和定值电阻R 0之和,用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用E 表示.(1)写出电源的输出功率P 跟E 、r 、R 的关系式: .(电流表与电压表都看作理想电表)(2)在下右图的实物图中按照下左图画出连线,组成实验电路.V V 1S电源 多用表 红表笔 黑表笔 电压表 多用表 红表笔黑表笔 电压表(3)下表中给出了6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画出P -R 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W ,当时对应的外电阻是_____________Ω.(4)由表中所给出的数据,若已知跟电源串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 4.5Ω,还可以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 = _________V ,内电阻r 0 = __________Ω.思路分析与参考答案:(1)P = E 2R / (R +r )2 (2) 图略 (3) 图略,0.80 5.0(4)4.0 0.511.现有一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键、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要求:(1)在下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3)用测得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 = ________.思路分析与答案:(1)如图所示(2)①断开电键,记下电压表偏转的格数N 1②合上电键,记下电压表偏转的格数N 2 ③221N N N R r -= 12.现要求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R x 的阻值.从实验能够找到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动势与内电阻均未知的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R 1(全电路为300Ω)V标准电阻R 0(阻值已知)电压表2只,V 1、V 2(量程均能满足实验要求)开关(单刀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R x 的阻值数值级与R 0及电压表内电阻相当,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电路,其控制电路出图所示.(1) 请你在图中补全测量电路.(要求标出实验器材符号)(2) 简要写出实验的测量原理及电阻R x 的计算表达式.(表达式中的物理量需要加以说明).思路分析与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2) 将S 2与1接通,读出电压表V 2示数U 1,并读出电压表V 1示数U ;再将S 2与2接通,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 (即电压表V 1示数不变),读出电压表V 2示数U 2.在R 0、R x 串联电压保持不变时,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性质可知U 1:U 2 = R 0:R x ,故R x = 012R U U . (热学实验题编题者:孙道华 魏 昕)13.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哪些方面作了理想化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一次实际测量的数据。
2023高考物理实验题解析
2023高考物理实验题解析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能力,下面对这一题进行详细解析。
实验题:某学生用螺线管和磁铁做一个简易电流计。
他用特斯拉计测量磁铁在电流计给定电流下的磁感应强度B。
他调节给定电流,测量了B与I(给定电流)之间的关系,并作出下图。
(注意:以下为文章内容,排版仅为参考,请读者在阅读时按合适的格式展示)根据实验数据和图表,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关键观察结果:1. 随着电流I的增加,磁感应强度B逐渐增大;2. B与I呈线性关系,即B ∝ I;3. 通过数据计算可以得到B = kI,其中k为比例系数。
解释:这个实验基于螺线管和磁铁的相互作用原理。
当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增加时,磁铁在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也随之增强。
通过使用特斯拉计测量磁感应强度B,学生可以得到一系列数据,并据此绘制了B和I之间的关系图。
由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B与I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是因为磁感应强度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正比例的。
具体来说,当电流I增加时,螺线管中的磁场也随之增强,导致磁感应强度B的增加。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B和I之间的数学关系:B = kI。
其中,k为比例系数,代表了螺线管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该比例系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测量或估计。
结论: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螺线管和磁铁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B ∝ I;2. 比例系数k代表了螺线管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3. 该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螺线管和磁铁的相互作用原理,并应用于实际的电流计设计与制造中。
进一步思考与应用:1. 如何利用这个实验结果设计一个灵敏的电流计?2. 如何改变实验条件,使得B与I之间的关系变化?3. 在什么情况下该线性关系不成立?为什么?总结:通过对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实验题进行详细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能力。
浙江省2013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最后一题的出题错误
作者:于添翼 丽水中学物理教师25.[2013·浙江卷] (22分)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Ω·m 的海水,通道中a ×b ×c =0.3 m ×0.4 m ×0.3 m 的空间内,存在着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 =6.4 T 、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 ×b =0.3 m ×0.4 m 的金属板M 、N ,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 到M ,大小恒为I =1.0×103 A 的电流,设该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 ≈1.0×103 kg/m 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 0=30 m/s 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 =34 m/s ,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P 1=F 牵v 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牵=12IBL当v 0=30 m/s 时,代入数据得:P 1=F 牵v 0=12×1.92×103×30 W =6.9×105 W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代入数据得:R =ρc ab =0.2×0.30.3×0.4Ω=0.5 Ω 由热功率公式,P =I 2R代入数据得:P 单=I 2R =5.0×105 WP 2=12×5.0×105W =6.0×106 W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设Δt 时间内喷出的海水质量为mP 3=12×ΔΕk Δt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ΔΕk =Εk =12mv 2水对地 m =ρm bcv 水对地ΔtP 3=12×ΔΕk Δt=12×12ρm bcv 3水对地=4.6×104 W 题目第三问的原始答案如上。
2021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分析
一、熟悉的问题 创新的情景
11.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旋转150°
二力平衡→三力平衡
一、熟悉的问题 创新的情景
12.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伏安法 (内、外接法)
一、2021广东卷实验题特点
特点: 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一、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11.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12.(3)检查电路连线正确后,某同学闭合 开关,看到灯闪亮一下立即熄灭,造成这 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必备知识
➢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 基本仪器的使用 ➢ 基本实验方法
逐差法求加速度 测电阻——伏安法、欧姆表、替代法等 作图法分析数据 ...
关键能力
➢ 阅读获取信息能力 ➢ 知识迁移能力 ➢ 分析推理能力
内接、外接、插入、对齐都是0分
二、2021高考实验题答题情况
11.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平均分:4.10(7分),得分率0.586,满分率13.89%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目录第三部分源自12-15广东高考、21适应测试、 21广东高考卷实验题考点分析
三、近几年广东高考实验题考点分析
1.考查实验具体细节和过程
2021广东高考物理卷 实验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台山第一中学
目录
一 2021高考实验题特点分析 二 2021高考实验题答题情况 三 12-15、21广东卷实验题考点分析 四 教学建议
一、2021广东卷实验题特点
特点: 熟悉的问题 创新的情景
一、熟悉的问题 创新的情景
11.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12.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n
1
2
3
2023届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及演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及演练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多以一大带一小、一力带一电的形式,其中第一个实验题难度中低档,侧重考查常规型实验中的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教材要求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处理及其误差分析.这种题目考查的比较细,不能只注重刷题,而要真正到实验室去做实验.第二个实验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常以设计性实验或创新型实验来体现,难度较高,主要为电学实验,也有力学实验.侧重考查学生对新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提取,对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突出选拔功能.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策略1.仔细审题,弄清实验目的;直接判断这是考查的课本哪个实验或和哪个实验有联系;通过装置图或实验步骤的叙述,弄清实验原理;大体了解考查的内容(如原理表达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的处理等).若是计算结果的填空题,注意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齐全,同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是否有要求.若是仪器读数,注意精确度.2.研究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图、实物图、电路图或其他图像,探究考查意图,认识这些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勾画实验过程.对于作图题,应画出纵、横坐标轴的箭头,注明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描点连线时,若图像为直线,应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切记画直线用直尺,需要延长的要延长;若图像为曲线,则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对于电学图,若画电路图,一定要用直线段来画,同时注意各种电学元件的符号;若连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各种作图及连线要用铅笔,以便于修改.3.再次精读试题,实验情景再现,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解读表格,了解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正比例、反比例关系,平方还是开方关系,或者是倒数关系.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可以直观反映实验的某种规律.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新图像,通常利用相关实验的原理公式进行巧妙变形,变成和图像信息一致的函数形式,根据图像的斜率、截距结合函数关系式得出所需的数据.策略一原型实验弄清和掌握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对每一个实验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融会贯通.原型实验也是高考创新实验的命题根源,创新实验也要在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寻求器材、原理等方面的变化.例1(2022·湖南娄底市高三期末)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1)实验时,应使细绳与木板平行,将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A.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B.使细绳的拉力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重力(2)实验中,应保持____________(填“盘和砝码”或“小车”)质量不变,多次改变________(填“砝码盘”或“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打出的纸带上每隔一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A、B、C、D、E,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经(2)所述多次实验后,记录前述砝码的质量m以及对应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作出1a-m图像.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F=________,小车的质量M=________.(均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例2(2022·河南驻马店市高三期末)一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测某种金属丝的电阻率.先用欧姆表粗略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选用“×10”欧姆挡,正确操作后得到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乙所示.(1)图甲的示数为________ Ω,图乙的示数为________ mm.(2)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丁的实物图补充完整.(3)用图丙电路图测得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若金属丝的有效长度用L表示,横截面的直径用d表示,两端的电压用U0表示,通过金属丝的电流用I0表示,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用L、d、U0、I0表示).策略二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以原型实验为基础,注重考查实验仪器的等效与替换、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延伸、实验情景的设计与创新、实验方法的求新、实验过程的求简、数据处理方法的迁移,这类试题新颖、区分度高.要求考生“以不变应万变”,根本方法是把实验的本质从新情景中分离出来,找出与常规实验的相同之处,运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例3(2022·河北唐山市高三期末)小明利用如图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为轻杆,O为固定转轴,A端小球固定于杆上,质量为m A.B端小球放在轻质勺形槽内,质量为m B.由静止释放后,轻杆从水平位置逆时针转动,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被制动,B球被水平抛出.(1)实验时,小明首先测量了m A、m B及两球距O点的距离L A、L B,除此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A球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时间tB.O点离地面的高度hC.B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x(2)结合(1)中的各物理量,轻杆从水平位置自由释放,利用上述测定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可得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例4(2022·江苏常州市溧阳光华高级中学高三期末)小明同学想要设计一个既能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又能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他用了以下的实验器材中的一部分,设计出了图(a)的电路图:a.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很小);电流表A2(量程300 μA,内阻r A=1 000 Ω);b.滑动变阻器R(0~20 Ω);c.两个定值电阻R1=1 000 Ω,R2=9 000 Ω;d.待测电阻R x;e.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2 Ω)f.开关和导线若干(1)根据实验要求,与电流表A2串联的定值电阻为________(填“R1”或“R2”).(2)小明先用该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流表A1、A2的读数I1、I2,得I1与I2的关系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 V,电源内阻r=______ 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明再用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 x的阻值,进行了以下操作:①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阻值,记录此时电流表A1示数I a,电流表A2示数I b;②断开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记录此时电流表A1示数I c,电流表A2示数I d;后断开S1;③根据上述数据可知计算定值电阻R x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忽略偶然误差,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策略三设计型实验所谓设计型实验,就是根据实验目的,自主运用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实验目的、对象、原理、仪器选择、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拟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当评价.要求考生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根据器材或已有的实验步骤联想相关实验原理,实现对知识迁移能力、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例5(2022·山东淄博市一模)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液体的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粘滞力或内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的液体阻力可用斯托克斯公式f=6πηr v表示,式中η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也叫“内摩擦因数”,其国际单位为Pa·s),r为小球半径,v为小球运动的速度.某兴趣小组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搜集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定某液体的粘滞系数η,实验操作如下:①将无线防水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足够长量筒底部,传感器与计算机(图中未画出)建立联系,待测液体注满量筒;②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小球直径D;③根据小球材质和液体种类查出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和ρ0;④用镊子将小球轻放在液体中让其在液体中下落,同时用计算机记录小球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乙中曲线a;⑤改变液体的温度,重复④步骤操作,得到不同的v-t图像如图乙中曲线b、c.(1)螺旋测微器读数如图丙所示,小球直径D=________ mm;(2)查得小球的密度ρ=8.5×103 kg/m3,液体的密度ρ0=1.3×103 kg/m3,测得小球匀速下落速度v1=2×10-2m/s,则该液体的粘滞系数η=________ Pa·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已知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滞系数减小,由此可判断图线a、b、c对应的液体温度T a、T b、T 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例6(2022·山东潍坊市高三期末)电学实验中可将电源E1与电源E2及灵敏电流计G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若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说明此时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根据这一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来测量某电源C的电动势为E x.其中A为工作电源(内阻不计),B为电动势恒定的标准电源,其电动势为E N.R1、R2为电阻箱,R3为滑动变阻器,G为灵敏电流计,S1、S3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实验过程如下:①实验开始之前,将R1和R2的阻值限定在1 000 Ω到3 000 Ω之间;②将S2置于1处,闭合开关S1、S3,通过调节R1、R2,使R3阻值为0时,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R1校、R2校;③将开关S2置于2处,保持通过R1、R2的电流不变,重复上述操作,使R3的阻值为0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R1测、R2测.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实验步骤①中,为保护灵敏电流计,开始时滑动变阻器触头应处在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2)在步骤③中,为保持实验过程中流过R1与R2的电流不变,调整R1、R2时需要使R1测、R2测与R1校、R2校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3)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E x=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4)若工作电源A的内阻不可忽略,则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Ex测量值相比于上述方案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参考答案例1(1)A(2)盘和砝码小车 3.9(3)1k b k解析 (1)使细绳与木板平行,将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细绳上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故选A.(2)由于要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因此应保持外力不变,即保持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多次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进行实验.由题知T =1f =0.02 s ,根据逐差法,可得a =x CD +x DE -(x AB +x BC )4×(2T )2≈3.9 m/s 2. (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m )a上式整理得1a =1F ·m +M F结合题有1F =k ,M F =b解得F =1k ,M =b k .例2 (1)60 4.3 (2)见解析图(3)偏小 πU 0d 24LI 0解析 (1)欧姆挡选用“×10”倍率,其示数为60 Ω;游标卡尺的示数为4 mm +3×0.1 mm =4.3 mm ;(2)实物图如图所示.(3)由题图丙可知,电压表有分流作用,可得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偏小;根据R =ρL S 、R =U 0I 0、S =π(d 2)2 联立解得ρ=πU 0d 24LI 0. 例3 (1)BC (2) m A gL A -m B gL B (m B L B 2+m A L A 2)gx 24L B 2(L B +h )解析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测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系统动能的增加量需要测量小球B 的速度,求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需要B 球抛出点到地面的距离和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因已有抛出点到点O 的高度,只需测量出O 点离地面的高度h ,不需要A 球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时间t .故选B 、C.(2)轻杆从水平位置自由释放,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 A gL A -m B gL BB 球到达抛出点的速度v B =x t =x 2(L B +h )g =x 2g 2(L B +h ) 由题图可知,两球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则此时A 球的速度v A =v B L A L B =L A L Bx 2g 2(L B +h )则系统的动能增加量ΔE k =12m A v A 2+12m B v B 2=m A L A 2x 2g 4L B 2(L B +h )+m B x 2g 4(L B +h )=m A L A 2+m B L B 24L B 2(L B +h )x 2g . 例4 (1)R 2 (2)3.0 2.1 (3)③R x =(I d I c -I b I a)(r A +R 2) 相等 解析 (1)电源电动势为3 V ,电流表A 2与R 1串联,可改装为量程为U =I g (r A +R 1)=300×10-6× (1 000+1 000) V =0.6 V 的电压表,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太小,同理应用定值电阻R 2改装后电压表量程为3 V ,故选R 2;(2)由题图可知I 1=0时,电流表A 2的读数对应的电压值即为电源的电动势,则E=3.0 V ,内阻r =|ΔU ΔI |=3.0-1.800.58 Ω=2.1 Ω;(3)③由题意可知:I a R =I b (r A +R 2),I c (R +R x )=I d (r A +R 2),联立解得R x =(I d I c -I b I a)(r A +R 2);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考虑电流表A 1内阻的影响,则表达式列成:I a (R +r A1)=I b (r A +R 2) ,I c (r A1+R +R x )=I d (r A +R 2),最后求得的R x 表达式不变,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其真实值相比相等.例5 (1)1.800 (2)0.648 (3)T b >T a >T c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是固定刻度读数加可动刻度读数,题图丙中读数为D =1.5 mm +30.0×0.01 mm =1.800 mm ;(2)小球的体积为V =43πr 3=16πD 3由题图乙中曲线a 可知,小球加速度先减小后为零,加速度为零时有ρVg -ρ0Vg -6πηr v 1=0联立方程,解得η=(ρ-ρ0)gD 218v 1代入数据得η=0.648 Pa·s.(3)由粘滞系数表达式可知,小球的收尾速度越大,粘滞系数越小,温度越高,因此T b >T a >T c .例6 (1)左 (2)R 1测+R 2测=R 1校+R 2校 (3)R 2测R 2校E N (4)不变 解析 (1)在开关闭合前,为保护灵敏电流计G ,R 3接入的阻值应为最大,则触头应在最左端.(2)改用待测电源替换标准电源的位置,其前提条件是工作电源A 所在电路电流I 要保持不变,电源A 的输出电压固定不变,采取的措施是使R 1校与R 2校的阻值之和为某一固定阻值,所以使R 1测和R 2测的阻值之和也为该固定阻值,即R 1测+R 2测=R 1校+R 2校.(3)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E N R 2校=E R 1校+R 2校,E x R 2测=E R 1测+R 2测 可知,当满足R 1测+R 2测=R 1校+R 2校有E x =R 2测R 2校E N. (4)若考虑工作电源内阻,则有E N R 2校=E R 1校+R 2校+r ,E x R 2测=E R 1测+R 2测+r 因之前有R 1测+R 2测=R 1校+R 2校考虑到了工作电源内阻后,则有R 1测+R 2测+r =R 1校+R 2校+r故整理后依旧为E x =R 2测R 2校E N ,故测量值不变。
高考物理实验常见误差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常见误差总结在进行高考物理实验时,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了解和分析实验中常见的误差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实验中常见的误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参考。
一、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或实验者的主观因素等导致的误差,具有稳定性、可重复性和规律性。
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校正或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其影响。
1. 实验装置的误差实验装置的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制造缺陷、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老化等。
例如,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电流表的内阻不稳定等,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2. 实验方法的限制实验方法的限制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实验条件的控制不精确等。
例如,在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际测量值可能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3. 实验者的主观因素实验者的主观因素包括实验者的操作技能、观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认识等。
例如,实验者在读取测量数据时,可能会由于视觉误差而导致读数不准确。
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稳定、实验者的操作失误或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的误差,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重复性。
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没有规律的,因此难以通过校正或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其影响。
1. 实验条件的不稳定实验条件的不稳定包括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等)和实验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电源电压的波动、仪器的响应时间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过程中测量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者的操作失误实验者的操作失误主要包括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当、读取测量数据的失误等。
例如,实验者在进行测量时,可能会忘记调零仪器、读数时没有保持视线与刻度垂直等,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3. 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如仪器故障、突然停电等)和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失误。
这些因素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电阻定律B.库仑定律C.欧姆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2.(6分)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3.(6分)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A.F1=mg,F2=mg B.F1=mg,F2=mgC.F1=mg,F2=mg D.F1=mg,F2=mg4.(6分)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在3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该物体的质量为()A.2kg B.1.5kg C.1kg D.0.5kg5.(6分)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新高考力学实验(含答案)
力学实验1.(2021浙江高考)(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王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O 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A 、B 、C 和D 为另外4个连续打下的点。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①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 ,重物质量为200g ,当地重力加速度29.80m/s g =,则从O 点到C 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p E ∆=___________J 、C 点的动能k C E =___________J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比较k C E 与p E ∆的大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 .工作电压偏高 B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 C .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 (2)图示是“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的装置。
实验中:①观察到较模糊的干涉条纹,要使条纹变得清晰,值得尝试的是___________。
(单选) A .旋转测量头 B .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C .调节拨杆使单缝与双缝平行 ①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 (单选) A .减小单缝与光源间的距离 B .减小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C .增大透镜与单缝间的距离 D .增大双缝与测量头间的距离2.(2021全国甲卷)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已知sinα=0.34,cosα=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
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T=0.20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 i(i=1,2,3,4,5),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2023年高考上海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1.(3分)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的是()A.实验要在真空中进行B.荧光屏是为了阻挡α粒子C.实验中显微镜必须正对放射源D.证明了原子核中有质子存在【分析】本题抓住α粒子的散射实验是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这个核心来思考,就易得到答案了。
【解答】解:A,真空对α粒子没有阻碍作用。
故A正确;B,荧光屏是为了观察穿过金铂的α粒子的。
故B错误;C,显微镜是为了观察荧光屏上的发光点的,故C错误;D,该实验证明了原子中存在一个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记忆理解类的,难度低。
2.(3分)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亮度最高的是()A.L1B.L2C.L3D.L4【分析】根据电路的结构,分析出哪个灯泡的电流最大,再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判断亮度。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L1位于干路上,即流过灯泡L1的电流最大,实际功率最大,亮度最亮,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灯泡的亮度大小,要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进行判定,基础题。
3.(3分)一物块爆炸分裂为速率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物块,对三者落地速率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落地速率大B.质量小的落地速率大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分析解得落地速度。
【解答】解:根据动能定理有mgh=﹣解得v=可知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掌握物块只有重力做功,列动能定理即可解答。
4.(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过程,其中ab、cd分别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下列对a、b、c、d四点温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T a>T b B.T b>T c C.T c>T d D.T d>T a【分析】p﹣V图象中,双曲线代表等温线,结合查理定律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p﹣V图象中,双曲线代表等温线,则ab温度相等,cd温度相等;由a到d,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a的温度大于d的温度;由b到c,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b的温度大于c的温度;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和向心力实验(解析版)--高考物理实验题
2022-2024三年高考物理实验分类解析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和向心力实验2024年高考题1(2024年高考河北卷)图1为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装置,其斜槽位置固定且末端水平,固定坐标纸的背板处于竖直面内,钢球在斜槽中从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落在倾斜的挡板上挤压复写纸,在坐标纸上留下印迹.某同学利用此装置通过多次释放钢球,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印迹,坐标纸的y轴对应竖直方向,坐标原点对应平抛起点.①每次由静止释放钢球时,钢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填“相同”或“不同”)。
②在坐标纸中描绘出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③根据轨迹,求得钢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当地重力加速度g为9.8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相同 ②. ③. 0.71【解析】①为保证钢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必须让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故高度相同;②描点连线用平滑曲线连接,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③因为抛出点在坐标原点,为方便计算,在图线上找到较远的点,在图线上找到坐标为19.6cm的点为研究位置,该点坐标为14.1cm,19.6cm,根据平抛运动规律gt2x=v0t,y=12解得v0=0.71m/s2023年高考题2(2023年6月高考浙江选考科目)(7分)(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①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B.需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C.能同时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特点②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M必须光滑且其末端水平B.上下调节挡板N时必须每次等间距移动C.小钢球从斜槽M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图1图2图3③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竖直挡板上附有复写纸和白纸,可以记下钢球撞击挡板时的点迹。
实验时竖直挡板初始位置紧靠斜槽末端,钢球从斜槽上P 点静止滚下,撞击挡板留下点迹0,将挡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动x ,重复实验,挡板上留下点迹1、2、3、4。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3-2015年实验题出题落点
(1)力学
2013年I卷第22题:测定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3年II卷第22题:用平抛运动探究弹性势能
2014年I卷第22题:小车加速度与钩码质量之间的关系
2015年I卷第22题:测小车通过凹形桥的速度
2015年II卷第22题:测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4年II卷第23题: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
(2)电磁学
2014年II卷第22题: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与外接法的误差比较)
2013年I卷第23题:测定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3年II卷第23题: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电表的改装)
2014年I卷第23题: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5年I卷第23题: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新加示例27:来自2015全国(Ⅱ)23题知识点: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23.(9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
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
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
(量程3V,内阻约为3000欧),电阻箱R0
(最大阻值为欧),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0欧,额定电压2A),电源E(电动势6V,
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1v与内阻的真实值R v先比R1v________R v(添“>”“=”或“<”)由是________。
新加示例28:来自2015全国(Ⅰ)23题 知识点: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23.(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 ;R 1和R 2为阻值固定的电
阻。
若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 ;若使用a 和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 。
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1R =Ω,2R =Ω。
(2)现用—量程为3mA 、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 对改装电表的3mA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
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 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
则R 0应选用阻值为Ω的电阻,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 1和R 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
图(b)中的/R 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 虚线框内的电路。
则图中的d 点应和接线柱(填”b”或”c”)相连。
判断依据是:。
新加示例29:来自2014全国(Ⅱ)23题 知识点: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长度的关系
2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 )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 0、P 1、P 2、P 3、P 4、P 5、P 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 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0;挂有质量为0.100kg 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 2).
图(a )
图(b )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
11.88cm.
P1P2P3P4P5P6
x0 (cm)
x (cm)
n 10 20 30 40 50 60
k(N/m) 163 ①
1/k(m/
②
N)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③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 ④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