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集合(1和2)

合集下载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解析:对于新定义题,关键是读懂题目, 弄清概念的含义,准确运用。 ∵n=4, ∴ Sn {1, 2,3, 4}, ,则X可取 ,{1}, {2}, {3},
{4}, {1,2}, {1,3}, {1,4}, {2,3}, {2,4}, {3,4}, {2,4}, {1,2,3}, {1,2,4}, {1,3,4}, {2,3,4}.不是偶子集有{1},
A B 0,1,2,4,16
则a的值为( A. 0 答案:D. B. 1
) C. 2 D. 4
a4 解析:抓住并集中的元素,由此知 a 2 16 2
a 4 或 ,∴选D。 a 16
变式题: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a,b,lg(ab)},也可 表示为{|a|,b,0},则 a 2015 b2015 的值等于 。
7.特别提醒的几点:
①.注意区分几种常见集合
研究一个集合,首先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 后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注 意弄清其元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集合 {x|f(x)=0} {x|f(x)>0} {x|y=f(x)} {y|y=f(x)} {(x,y)|y=f(x)}
集合的意义 方程f(x)=0的解源自 不等式f(x)>0的解集 函数y=f(x)的定义域 函数y=f(x)的值域 函数y=f(x)图象上的点集

无序性

5.集合中元素和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⑴元素和集合的关系:若元素a 是集合A的元素, A”。 记作:a A ,否则“a
⑵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和不包含关系。包含关系又 分为真包含和相等关系。符号为“ ”,“=”, ”,“ “ ”,“ ” .

特别提醒:规定空集是 空集是

01第一章 集合与计数原理【讲义】

01第一章  集合与计数原理【讲义】

第一讲 集合与计数原理一、基础知识定义1 一般地,一组确定的、互异的、无序的对象的全体构成集合,简称集,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元素x 在集合A 中,称x 属于A ,记为A x ∈,否则称x 不属于A ,记作A x ∉。

例如,通常用N ,Z ,Q ,B ,Q +分别表示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正有理数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来表示。

集合分有限集和无限集两种。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并用逗号隔开表示集合的方法,如{1,2,3};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有理数},}0{>x x 分别表示有理数集和正实数集。

定义2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A 叫做B 的子集,记为B A ⊆,例如Z N ⊆。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如果A 是B 的子集,B 也是A 的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

如果A 是B 的子集,而且B 中存在元素不属于A ,则A 叫B 的真子集。

定义3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定义4 并集,}.{B x A x x B A ∈∈=或定义5 补集,若},{,1A x I x x A C I A ∉∈=⊆且则称为A 在I 中的补集。

定义6 差集,},{\B x A x x B A ∉∈=且。

定义7 集合},,{b a R x b x a x <∈<<记作开区间),(b a ,集合},,{b a R x b x a x <∈≤≤记作闭区间],[b a ,R 记作).,(+∞-∞定理1 集合的性质:对任意集合A ,B ,C ,有:(1));()()(C A B A C B A = (2))()()(C A B A C B A =; (3));(111B A C B C A C = (4)).(111B A C B C A C =定理2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 m m m N +++= 21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第一讲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集合的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两个特性.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知识链接]1.在初中,我们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自然数的集合,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2.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3.解不等式2x-1>3得x>2,即所有大于2的实数合在一起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解是x=1,x=2.[预习导引]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2)非空集合:①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②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4.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要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2)不超过20的非负数;(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4)3的近似值的全体.解(1)“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集合.(2)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 <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3)“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4)“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3的近似值”不能构成集合.规律方法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给定的对象是“确定无疑”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不能构成集合.跟踪演练1 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1)所有正三角形;(2)必修1课本上的所有难题;(3)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4)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答案(1)(4)解析例2 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R ;②2∉Q ;③0∈N *;④|-3|∉N *.A.1B.2C.3D.4 答案 B解析 -12是实数,2是无理数,∴①②正确.N *表示正整数集,∴③和④不正确.规律方法 1.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意的元素a 与集合A ,在“a ∈A ”与“a ∉A ”这两种情况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符号“∈”和“∉”只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用于表示其他关系.3.“∈”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跟踪演练2 设不等式3-2x <0的解集为M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0∈M,2∈M B.0∉M,2∈M C.0∈M,2∉M D.0∉M,2∉M答案 B解析 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 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 <0的解即可,当x =0时,3-2x =3>0,所以0∉M ;当x =2时,3-2x =-1<0,所以2∈M .要点三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例3 已知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a -3和2a -1,若-3∈B ,试求实数a 的值. 解 ∵-3∈B ,∴-3=a -3或-3=2a -1.若-3=a-3,则a=0.此时集合B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若-3=2a-1,则a=-1.此时集合B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的值为0或-1.规律方法 1.由于集合B含有两个元素,-3∈B,本题以-3是否等于a-3为标准,进行分类,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元素进行检验.2.解决含有字母的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务必明确分类标准.跟踪演练3 已知集合A={a+1,a2-1},若0∈A,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解析∵0∈A,∴0=a+1或0=a2-1.当0=a+1时,a=-1,此时a2-1=0,A中元素重复,不符合题意.当a2-1=0时,a=±1.a=-1(舍),∴a=1.此时,A={2,0},符合题意.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D.香港的高楼答案 C解析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2.集合A中只含有元素a,则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 )A.0∈AB.a∉AC.a∈AD.a=A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 中只有一个元素a ,∴a ∈A ,元素a 与集合A 的关系不能用“=”,a 是否等于0不确定,因为0是否属于A 不确定,故选C.3.设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________A ;广州________A (填∈或∉). 答案 ∉ ∈解析 深圳不是省会城市,而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4.已知①5∈R ;②13∈Q ;③0∈N ;④π∈Q ;⑤-3∉Z .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3解析 ①②③是正确的;④⑤是错误的. 5.已知1∈{a 2,a },则a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当a 2=1时,a =±1,但a =1时,a 2=a ,由元素的互异性知a =-1.第二课时 集合的表示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2.能够运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知识链接]1.质数又称素数,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的数.2.函数y =x 2-2x -1的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函数y =x 2-2x +1的图象与x 轴有1个交点,函数y =x 2-x +1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预习导引] 1.列举法把有限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__}”内表示这个集合的方法.2.描述法(1)集合的特征性质如果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2)特征性质描述法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x)描述为{x∈I|p(x)},它表示集合A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p(x)的所有元素构成的.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典型例题要点一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0,1,2,3,4,5,6,7,8,9}.(2)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0,1}.(3)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C={2,3,5,7,11,13,17,19}.规律方法对于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或元素个数不确定但元素间存在明显规律的集合,可采用列举法.应用列举法时要注意:①元素之间用“,”而不是用“、”隔开;②元素不能重复.跟踪演练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我国现有的所有直辖市;(2)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的集合;(3)一次函数y=x-1与y=-23x+43的图象交点组成的集合.解(1){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2,-1,0,1,2};(3)方程组⎩⎨⎧y =x -1,y =-23x +43的解是⎩⎪⎨⎪⎧x =75,y =25,所求集合为⎩⎪⎨⎪⎧⎭⎪⎬⎪⎫⎝ ⎛⎭⎪⎫75,25.要点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正偶数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数的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解 (1)偶数可用式子x =2n ,n ∈Z 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 ∈N *,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 |x =2n ,n ∈N *}.(2)设被3除余2的数为x ,则x =3n +2,n ∈Z ,但元素为正整数,故x =3n +2,n ∈N ,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 |x =3n +2,n ∈N }.(3)坐标轴上的点(x ,y )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 =0,故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 ,y )|xy =0}.规律方法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①“竖线”前面的x ∈R 可简记为x ;②“竖线”不可省略;③p (x )可以是文字语言,也可以是数学符号语言,能用数学符号表示的尽量用数学符号表示;④同一个集合,描述法表示可以不唯一. 跟踪演练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所有被5整除的数;(2)方程6x 2-5x +1=0的实数解集; (3)集合{-2,-1,0,1,2}. 解 (1){x |x =5n ,n ∈Z }; (2){x |6x 2-5x +1=0}; (3){x ∈Z ||x |≤2}.要点三 列举法与描述法的综合运用例3 集合A ={x |kx 2-8x +16=0},若集合A 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实数k 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解 (1)当k =0时,原方程为16-8x =0. ∴x =2,此时A ={2}.(2)当k ≠0时,由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 ∴方程kx 2-8x +16=0有两个相等实根. 则Δ=64-64k =0,即k =1. 从而x 1=x 2=4,∴集合A ={4}. 综上所述,实数k 的值为0或1. 当k =0时,A ={2}; 当k =1时,A ={4}.规律方法 1.(1)本题在求解过程中,常因忽略讨论k 是否为0而漏解.(2)kx 2-8x +16=0的二次项系数k 不确定,需分k =0和k ≠0展开讨论,从而做到不重不漏.2.解答与描述法有关的问题时,明确集合中代表元素及其共同特征是解题的切入点.跟踪演练3 把本例中条件“有一个元素”改为“有两个元素”,求实数k 取值范围的集合.解 由题意可知方程kx 2-8x +16=0有两个不等实根. ∴⎩⎨⎧k ≠0,Δ=64-64k >0,解得k <1,且k ≠0.所以k 取值范围的集合为{k |k <1,且k ≠0}.1.集合{x ∈N *|x -3<2}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A.{0,1,2,3,4} B.{1,2,3,4} C.{0,1,2,3,4,5}D.{1,2,3,4,5}答案 B解析{x∈N*|x-3<2}={x∈N*|x<5}={1,2,3,4}.2.已知集合A={x∈N|-3≤x≤3},则有( )A.-1∈AB.0∈AC.3∈AD.2∈A答案 B解析∵0∈N且-3≤0≤3,∴0∈A.3.用描述法表示方程x<-x-3的解集为________.答案{x|x<-3 2 }解析∵x<-x-3,∴x<-3 2 .∴解集为{x|x<-32 }.4.已知x∈N,则方程x2+x-2=0的解集用列举法可表示为________. 答案{1}解析由x2+x-2=0,得x=-2或x=1.又x∈N,∴x=1.5.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x2+2x+1)=0的解集;(2)在自然数集内,小于1 000的奇数构成的集合;(3)不等式x-2>6的解的集合;(4)大于0.5且不大于6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解(1)∵方程x(x2+2x+1)=0的解为0和-1,∴解集为{0,-1};(2){x|x=2n+1,且x<1 000,n∈N};(3){x|x>8};(4){1,2,3,4,5,6}.。

第一讲 合(1和2)

第一讲  合(1和2)

高中数学第一讲 集合(一)1.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会判断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会判断某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某一个集合,了解数集的记法,掌握元素的特征,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意义。

3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⑴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⑵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二.重点知识分析: 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交集和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3.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三.难点知识分析: 1.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2.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3.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三.知识要点精讲 1.集合的概念 ⑴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⑵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元素的性质: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确定性 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是一个“整体”,构成集合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

怎样理解集合的“确定的”性呢?其中“确定”是指构成集合的对象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征,这个特征不能是模棱两可的,通过这个特征,我们能很容易判断一个元素是否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1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某校的年轻教师 2.某校大于50岁的教师 3.某校的女教师◆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不能重复出现。

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集合中不存在相同的元素,每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

例2 已知{}12,12-∈a a ,则a =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这个是从集合表示方法的角度来强调的。

比如{1,2}和{2,1}其实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元素前后顺序的不同并不影响相同集合的判断。

组合计数1 教师版 (1)

组合计数1 教师版 (1)

第一讲 组合计数(1)本讲概述组合数学是竞赛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也是变化最多,最灵活,难以掌握,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体系的学科.解决竞赛中的组合数学问题,往往不需要太多专门的知识,而是要求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强大的化归、转化能力.所谓“得组合者得天下”,在联赛一二试乃至冬令营、集训队、IMO 中,最后的胜者往往是成功完成组合问题的同学.因此,学习组合数学对于竞赛获奖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讲开始,我们将用七讲来对组合数学做一个大致的勾勒.通过这七讲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联赛一二试组合问题的特点与解法;2、对组合数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了解部分冬令营级别组合问题的难度与解题模式.七讲内容分别为:一、组合计数(1) 比高考略难的基本计数问题 二、组合计数(2) 需要较多技巧的专门计数问题 三、组合恒等式 较为重要和有趣味的组合恒等式 四、抽屉原理与存在性问题 五、容斥原理与极端性原理六、染色问题与操作问题 七、组合数学综合问题本讲中,假定各位同学已经大致学完了高考难度的排列组合模块内容,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完成相关的问题.教师备注:本讲可与下一讲打通讲述,也可本讲专门讲常规的枚举、基本的组合问题,下一讲专门讲述一些较为高级的技巧.首先给出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 1、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可分成n 个互不相交的类,在第1类到第n 类分别有12,,...,n m m m 种方法,则总共完成这件事有121...nin i mm m m ==+++∑种方法.应用加法原理的关键在于通过适当的分类,使得每一类都相对易于计数.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有n 个步骤,,在第1步到第n 步分别有12,,...,n m m m 种方法,则总共完成这件事有121...nini m m m m ==∏ 种方法. 应用乘法原理的关键在于通过适当的分步,使得每一步都相对易于计数.由上可见,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也是化归思想的应用,通过这两个原理以及它们的组合,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组合计数问题分解成若干个便于计数的小问题.2、 无重排列与组合阶乘:定义 !(1)(2)...21n n n n =⋅-⋅-⋅⋅⋅,读作n 的阶乘无重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不同元素排成一列,不同的排列种数称为排列数,记为mn A (部分书中记为m n P ),由乘法原理得到!(1)...(1)()!m n n A n n n m n m ==⋅-⋅⋅⋅-+-无重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并为一组,不同的组合种数称为组合数,记为mn C ,其公式为(1)...(1)!!!()!!mmn nA n n n m n C m m n m m ⋅-⋅⋅⋅-+===- 3、 可重排列与组合(仅给出结论,请自证之)可重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可重复地任取m 个元素排成一列,不同的排列种数有mn 种; 有限个重复元素的全排列:设n 个元素由k 个不同元素12,,...,k a a a 组成,分别有12,,...,k n n n 个(12...k n n n n +++=),那么这n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12!!!...!k n n n n ⋅⋅⋅可重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可重复地选取m 个元素,称为n 个不同元素中取m 个元素的可重组合,其种数为1mn m C +-4、 圆排列(仅给出结论,请自证之)在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 个元素排在一个圆环上,叫做一个圆排列(或叫环状排列).圆排列有三个特点:(i )无头无尾;(ii )按照同一方向转换后仍是同一排列;(iii )两个圆排列只有在元素不同或者元素虽然相同,但元素之间的顺序不同,才是不同的圆排列.在},,,,{321n a a a a A =的n 个元素中,每次取出m 个不同的元素进行圆排列,圆排列数为mn A m.例题精讲板块一 利用加法、乘法原理以及枚举方法计数联赛一试的填空题中出现的计数问题有接近一半的问题不需要用到很高深的技巧,而是直接利用最基本的加法、乘法原理,以及枚举方法来计数.这主要是考虑到有一部分参加联赛的同学并未经过专业的竞赛训练.虽然如此,这部分计数问题枚举起来往往分类复杂,需要小心仔细.从往年的联赛试题来看,枚举法解决计数问题是最主要的题型之一,其难点在于做到“不重不漏”,这是加法原理的一个简单的应用.枚举过程中,采用恰当的分类、分步形式,往往会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1】 (高考难度的热身问题)(1)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整数.它们周长不大于10.这样不同的三角形的种数为A .8B .9C .10D .1l(2)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A.234 B .346 C. 350 D .363 【解析】 (1)设三边为x,y ,z ,则x+y+z ≤10,由三边关系共有(1,1,1),(1,2,2),(1,3,3),(1,4,4),(2,2,2),(2,2,3),(2,3,3),(2,4,4),(3,3,3),(3,3,4)共10种.(2)B 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有排法220A ,其中相邻的分三类,在前排的其中的4个座位有322A ;则符合条件的排法种数中2222222201133A A A A ---=346,故选B (这是正难则反的思想,从总体中除去不符合要求的) 另解:分三类:①两人坐在前排,按要求有4·6+4·5=44种坐法.②两人坐在后排,按要求有:211A =110种坐法.③两人分别坐在前后排,有8×12×2=192种∴共有346种排法.【例2】 (1)有多少个能被3整除而又含有数字6的五位数?(2)集合{1,2,...,100}的子集中共有多少个至少包含一个奇数?【解析】 (1)按照上题正难则反的思想,可以先找出所有的五位数,共有90000个,其中可被3整除的有30000个,下面研究这30000个数中不含数字6的数,最高位有8种选择,千、百、十位各有9种选择,个位数除不能为6外,还应满足恰各位数之和可被3整除,这恰有3种选择,例如当前四位除以3余2时,个位应为1,4,7之一;故能被3整除且不含数字6的有8999317496⨯⨯⨯⨯=个,故所求五位数有30000-17496=12504个(2)显然全部子集数为1002个,不包含任何奇数的子集即{2,4,6,...,98,100}的子集共有502个,故所求子集个数为1005022-个.(思考:请用最简洁的方法确定为何n 元集合子集数为2n个)【例3】 设ABCDEF 为正六边形,一只青蛙开始在顶点A 处,它每次可随意地跳到相邻两顶点之一.若在5次之内跳到D 点,则停止跳动;若5次之内不能到达D 点,则跳完5次也停止跳动,那么这只青蛙从开始到停止,可能出现的不同跳法共 种【解析】 这是标准的联赛风格的枚举问题,所谓杀鸡焉用牛刀,用递归方法来解这类问题就太麻烦了.显然青蛙不能跳1,2,4次到达D 点,于是青蛙的跳法只有以下两种: (1)青蛙跳3次后到达D 点,有2种跳法; (2)青蛙跳5次后停止,跳3次有322-种,后两次有22种,共计24种; 所以,合计有26种跳法注 本题为1997年联赛试题【例4】 从给定的六种不同颜色中选用若干种颜色,将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染色,每面恰染一种颜色,每两个具有公共棱的面染成不同的颜色。

20180709高一第一讲集合概念和表示方法

20180709高一第一讲集合概念和表示方法

第1讲集合的概念和关系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没有确切定义,是一个基本概念。

对其描述:某些具有共同属性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符号表示为{},表示的意思为全体。

这些对象我们称之为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

如a、b、c、p、q…… 例如A={1,3,a,c,a+b}注意:(1)集合是数学中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作描述。

(2)集合是一个“整体。

(3)构成集合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且“不同”的。

例如: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2)五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4)young 中的字母;(5)大于100的数;(6)小于0的正数。

【典例分析】1.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A 所有的正六边形B《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习题C 所有的数学容易题D 所有的有理数2.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1)不超过π的正整数;(2)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难题;(3)中国的大城市(4)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5)某校高一(2)班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学生.A.(1)(2)(3)B.(3)(4)(5)C.(1)(4)(5)D. (1)(2)(4)二.元素的特性a、确定性(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b、互异性(集合里的元素都不一样)c、无序性(没有顺序)(确定性)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06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3)不超过10的非负数(4)方程240x-=在实数范围内的解(5)2的近似值的全体例题2:下列各对象不能够成集合的是()A 某校大于50岁的教师B 某校30岁的教师C 某校的年轻教师D 某校的女教师(互异性)例题3:已知集合S 中的元素是a,b,c,其中a,b,c 为△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例题4:若-3∈{a-3,2a-1,a 2+4},求实数a 的值,并求此时的实数集。

第1章 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2021版高三数学(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共45张PPT

第1章 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2021版高三数学(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共45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解析] (1)B={x|x∈A}={1,2,3}=A,故选 C.
(2)∵集合 A={x|x=sin n3π,n∈Z}={0, 23,- 23},且 B⊆A,∴集合 B 的个 数为 23=8,故选 C.
(3)解法一:(列举法),由题意知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2)(多选题)(2020·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改编)已知集合 M={y|y=x-|x|,x∈R},N
={y|y=(12)x,x∈R},则下列不正确的是(ABD )
A.M=N
B.N⊆M
C.M=∁RN
D.(∁RN)∩M=∅
(3)已知集合 A={x|x2-3x-10≤0},B={x|mx+10>0},若 A⊆B,则 m 的取值范
返回导航
(3)若 a+2=1,则 a=-1,A={1,0,1},不合题意;若(a+1)2=1,则 a=0 或-
2,当 a=0 时,A={2,1,3},当 a=-2 时,A={0,1,1},不合题意;若 a2+3a+3=1,
则 a=-1 或-2,显然都不合题意;因此 a=0,所以 2 0200=1.
∵1∉A,∴a+2≠1,∴a≠-1;(a+1)2≠1,解得 a≠0,-2;a2+3a+3≠1 解
A.(-1,1)
B.(1,2)
C.(-1,+∞)
D.(1,+∞)
[解析] 由题意得A∪B={x|x>-1},即A∪B=(-1,+∞),故选C.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 新高考
返回导航
6. (2019·全国卷Ⅱ,5分)设集合A={x|x2-5x+6>0},B={x|x-1<0},则A∩B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提高版) 专题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提高版) 专题1

D.(1,2)
3、已知全集 = , = { | > 1}, = { | > 1},那么(∁ ) ∩ 等于( )
A.{ | − 1 < ≤ 1} B.{ | − 1 < < 1} C.{ | < −1} D.{ | ≤ −1}
4、已知全集 = , = { | > 1},则 =( )
A.{ | ≤ 1}
(4)Venn 图法
5、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 自然数集
符号
N
6、集合的分类
正整数集
*
N (或 N+)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Z
Q
R
C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
的集合
7、若一个集合含有 n 个元素,则子集个数为 2n 个,真子集个数为 2n 1
【修炼套路】---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考向一 点集
【例 1】(1)已知集合 A 0,1, 4, B {y | y x2, x A} ,则 A B A.0,1,16 B.0,1 C.1,16 D.0,1, 4,16 (2)设全集U 1,3,5, 6,9 , A 3, 6,9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1)自然语言描述法:用自然的文字语言描述.
(2)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3)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它的一般格式为 {x | P(x)} ,“|”前是集合 元素的一般形式,“|”后是集合元素的公共属性.
A.(1,2)
B.[0,2]

高中数学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高中数学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学目的: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正确进行“集合语言”、“数学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教学重点: 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与运算.教学难点: 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及集合的应用.【知识概要】新课标教学目标: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知识点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点评:(1)集合是数学中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式、点等数学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对象. (2)集合里元素的特性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或者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同一个元素在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的元素顺序无关.如集合{a, b, c}与{c, a, b}是同一集合.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或a ∈A ).(4)集合的分类集合的种类通常可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用记号φ表示).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单元素集: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叫做单元素集。

司马红丽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的概念

司马红丽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的概念

司马红丽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的概念司马红丽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在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第一讲中,我们将详细学习和探讨集合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和运算。

首先,什么是集合?简单来说,集合就是一组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的总称。

比如,我们可以有一个集合A,里面有一些元素,比如数1,2,3。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1,2,3这三个数是集合A的元素。

用数学符号表示,集合A可以写成A={1, 2, 3},这意味着集合A由元素1,2,3组成。

在学习集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符号。

首先,我们定义空集,即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来表示,可以写成∅。

然后,如果一个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B,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用符号表示为A⊆B。

特别地,如果一个集合A是另一个集合B的子集,但两个集合并不相等,即A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B,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用符号表示为A⊂B。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集合的等于、不等于、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等符号和运算来描述和操作集合。

集合间的运算分为交集、并集和差集三种。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可以写成A∩B。

例如,如果有集合A={1, 2, 3}和集合B={2, 3, 4},那么它们的交集就是A∩B={2,3}。

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可以写成A∪B。

例如,如果有集合A={1, 2, 3}和集合B={2, 3, 4},那么它们的并集就是A∪B={1, 2, 3, 4}。

差集是指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中的共同元素得到的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可以写成A-B。

例如,如果有集合A={1, 2, 3}和集合B={2, 3, 4},那么它们的差集就是A-B={1}。

除了交集、并集和差集运算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补集运算来描述集合。

给定一个全集U,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定义为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集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2)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或者说是互异的),相同的对象
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各元素之间无先后排列的要求,没有一定的顺序关系.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练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参加 2012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
晚会的优秀演员能组成集合;
即∁UA={x|x∈U,且x∉A}.
集合
补集的性质 (1)∁UU=___∅______; (2)∁U∅=_____U_____; (3)A∪(∁UA)=____U_____; (4)A∩(∁UA)=____∅_____; (5)∁U(∁UA)=____A_____; (6)(∁UA)∪(∁UB)=____∁_U(_A_∩__B_)______; (7)(∁UA)∩(∁UB)=____∁_U_(_A_∪__B_) _______.
是非负整数,|- 3|= 3是无理数,因此,① ②③正确,④错误.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4、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就确定了, 即任何对象都能明确它是或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两者必居其一,不会模 棱两可.这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标准.如“ 较大的整数”就不能 构成集合.
无代表元素.D 代表元素写错.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三、集合的分类
按照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集合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类别
意义
有限集 含 有限 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
无限集 含 无限 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
空集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记作_∅__.
集合间的关系
第二讲 集合间的关系
给出下面两个集合A={1,2},B={1,2,3,4}.

第一讲 集合

第一讲 集合

第一讲准确把握集合与逻辑用语中的概念1. 重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中的作用例1 设集合A={1,3,a},B={1,a2-a+1},求AUB.解:(1)如果a2-a+1=3,则a=-1或a=2.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在集合A中a≠ 1且a≠ 3.在集合B中a2-a+1≠ 1,即a≠ O且a≠ 1.AB={-1,1,3}或者是AUB={1,2,3}.(2)如果a2-a+1=a,则a=1.但这不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应舍去.(3)如果a≠ 1,a≠ 3,a≠ 0,a≠ -1,a≠ -2,则AUB={1,3,a,a2-a+1}.例2 已知集合A={3,3+m,3+ 5m},B={3,3p,3p2},且A=B,求m,p的值.先看错解的过程错解:由A=B,得或( Ⅱ)故; , .评注:事实上,当m=0,p=1时,集合A={3,3,3}和集合B={3,3,3}显然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应当舍去.正解答案为:或.2. 忽视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往往发生解题错误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在解答某些关于集合A 是集合B的子集这类问题时,往往因为忽视空集的重要性而造成解题失误.例 3 已知集合A={x|x2+(p+2)x+1=0,x∈ R}且A∩ R+= Φ,则实数p的集合是( ).A.{p|p≥ -2}B.{p|p≥ 0}C.{p|-4<p<0}D.{p|p>-4}解:(1)A≠Φ时,A∩ R+=Φ表示方程x2+(p+2)x+1=0有实数解,且为非正实数.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得到{△=(p+2)2-4≥ 0,p+2≥ 0.∴p≥ 0.(2)A= Φ时,显然A∩ R+= Φ,它表示方程没有实数解.∴△=(p+2)2-4<0.∴-4<p<0.综上得到{p>-4},应选D.例 4 设集合A={x|x2-3x+2=O},集合B={x|x2-ax+2=0},若A∪ B=A,求实数a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解:易知A={1,2},由A∪B=A,有B A.(1)若B=A,显然a=3.(2)若B A,则分两种情况讨论.①B中只含一个元素1或2.由△=a2-8=0,得a=± 2;当a=± 2时,x=或x=-.但B={}或B={-}都不符合 B A,应该舍去.②B= Φ,此时方程x2-x+2=0没有实数根,由△=a2-8<0,得-2 <a<2 .综上知,若A∪B=A,则由a值组成的集合是:{a|-2 <a<2 }∪{a|a=3}3. 在研究两个集合的关系时,“集合相等”至关重要例 5 集合P,Q,M 满足P∩ Q=P,Q∩ M=Q,则集合P,M的关系为( ).A. P MB.P MC.P MD.P M解:(1)当集合P,Q,M不相等时,如图(1)所示:有P M.(2)当集合P=Q=M时,如图(2)所示:所以得到P=M.综上所述,∴P M.应当选C.例 6 已知集合M,N及全集U,则M N是M∩ C U N= Φ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解:如图可知M N是M∩C U N= Φ的充分条件.M∩ C U N= Φ时则有M N或M=N两种可能.∴M N是M∩ C U N= Φ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应选A.4. 弄懂集合语言的含义。

第一讲 元素与集合

第一讲    元素与集合

第一讲 元素与集合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一个原始的概念,是数学中一个不定义的概念.尽管如此,对一个具体的集合而言,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采用列举法或描述法给出它的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表示. 用描述法表示一个集合基于下面的概括原则:概括原则 对任给的一个性质P ,存在一个集合S ,它的元素恰好是具有性质P 的所有对象,即 S ={)(x P x },其中)(x P 表示“x 具有性质P ”.由此,我们知道集合的元素是完全确定的,同时它的元素之间具有互异性和无序性. 集合的元素个数为有限数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元素个数为无限数的集合称为无限集.如果有限集A 的元素个数为n ,则称A 为n 元集,记作n A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例1 设集合M ={052<--ax ax x } (1)当4=a 时,化简集合M ;(2)若M ∈3,且M ∉5,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2 设A 是两个整数平方差的集合,即{}Z n m n m x x A ∈-==,,22.证明:(1)若A t s ∈,,则A st ∈.(2)若A t s ∈,,0≠t ,则22q p ts -=,其中q p ,是有理数.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在两个集合的关系中,子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两个特例是真子集和集合相等.从下面“充分必要条件”的角度来理解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概念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子 集:B A ⊆⇔对任意A x ∈,恒有B x ∈;真子集:A B ⇔⎩⎨⎧∉∈⊆Bx B x B A '',但且存在;集合相等:A =B ⇔B A ⊆,且A B ⊆.容易证明两个集合关系的如下性质:1.∅⊆A ,∅A (A ≠∅);2.A ⊆B ,B ⊆C ⇔A ⊆C ;3.“元集A 总共有n 2个不同的子集,有12-n 个不同的真子集.例1 设集合{}01<<-=m m P ,{}恒成立对任意实数x mx mx R m Q 0442<-+∈=,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P Q (B )Q P (C )P =Q (D )P ⋃Q =∅ 解题切入: 正确理解集合Q ,并解出Q .导析: 对于Q ,可设44)(2-+=mx mx x f ,由442-+mx mx <0恒成立,知函数)(x f 图象全位于x 轴下方,①当0=m 时,4)(-=x f 显然成立;②当0≠m 时,有0100<<-⇒⎩⎨⎧<∆<m m . 由①、②知{}01≤<-=m m Q ,故PQ .即A 正确. 评注: 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方程与不等式等问题是最常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强化这种重要数学思想的应用.本题易错点:容易忽略m =0的情况,习惯地将)(x f相关链接:(1)设A 、B 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①A 不包含于B ⇔ 对任意A x ∈有B x ∉;②A 不包含于B ⇔ A ∩B =∅;③A 不包含于B ⇔ A 不包含B ;④A 不包含于B ⇔ 存在A x ∈且B x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导析: (举特例)取A ={1,2},B ={1,3},排除①②;取A ={1},B =∅,排除③评注: 本题综合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例2 设集合{}R y R x y x y x M ∈∈=+=,,1),(22,{}R y R x y x y x N ∈∈=-=,,0),(2,则集合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解题切入: 关键是分清数集与点集.(数形结合):M 是由单位圆122=+y x 上的点组成,而N 是由抛物线2x y =上的点组成.画图可知M ∩N 中的公共元素(即交点)有两个,故选B .评注: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避开复杂的运算过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与准确性.相关链接:设A ,B ,I 为3个非空集合,且满足I B A ⊆⊆,则以下各式中错误的是( )(A )(I A )∪B =I (B )(I A )∪(I B )=I(C )(I B )∩A =∅ (D )(I A )∩(I B )=I B导析:由B A ⊆知(I A )⊇I B , ∴(I A )∪(I B )=I A∵A ≠∅,例3 设函数b ax x x f ++=2)((R b a ∈,),集合A ={R x x f x x ∈=),(}, B ={()R x x f f x x ∈=,)(}.(1)证明:B A ⊆;(2)当A ={-l ,3}时,求集合B .分析 欲证B A ⊆,只需证明方程)(x f x =的根必是方程())(x f f x =的根.例 4 设关于x 的不等式2)1(2)1(22-≤+-a a x 和0)13(2)1(32≤+++-a x a x )(R a ∈的解集依次为A 、B ,求使B A ⊆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 要由B A ⊆求出a 的范围,必须先求出A 和B .习 题1.已知三元实数集A ={}y x xy x +,,,B ={}y xy ,,0,且A =B ,则20052005y x +等于( ).(A )0 (B )2 (C )1 (D )-l2.集合{}Z l n m l n m u u M ∈++==,,,4812与{}Z r q p r q p u u N ∈++==,,,121620的关系为( ).(A )M =N (B )M ⊄N ,N ⊄M (C )M N (D )N M3.设(){}20,20,≤≤≤≤=y x y x A ,(){}4,2,10,-≤≥≤=x y y x y x B 是直角坐标平面xOy 上的点集.则⎭⎬⎫⎩⎨⎧∈∈⎪⎭⎫ ⎝⎛++=B y x A y x y y x x C ),(,),(2,222112121所成图形的面积是( ). (A )6 (B )6.5 (C )2π (D )74.已知非空数集M ⊆{1,2,3,4,5},则满足条件“若M x ∈,则M x ∈-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 )3个 (B )7个 (C )15个 (D )31个5.集合⎭⎬⎫⎩⎨⎧∈>-<≤-N x x x x 且1,2110log 11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6.已知{}R x x x x A ∈<+-=,0342,{}R x x a x a x B x ∈≤++-≤+=-,05)7(2,0221.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7.已知{}+∈+==Na a x x M ,12,{}+∈+-==N b b b x x N ,542,则M 与N 的关系是 .8.非空集合S 满足:(1)S ⊆{1,2,…,2n +1},+∈N n ;(2)若S a ∈,则有S a n ∈-+22. 那么,同时满足(1)、(2)的非空集合S 的个数是 .9.集合{}54321,,,,x x x x x A =,计算A 中的二元子集两元素之和组成集合B ={3,4,5,6,7,8,9,10,11,13}.则A =.10.设集合M ={1,2,3,…,1000},现对M 的任一非空子集X ,令X a 表示X 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和.求所有这样的X a 的算术平均值.11.用)(x σ表示非空的整数集合S 的所有元素的和.设A ={1121,,,a a a }是正整数的集合,且1121a a a <<< ;又设对每个正整数n ≤1500,都存在A 的子集S ,使得)(x σ=n .求10a 的最小可能值.分析 要求10a 的最小值,显然应使)(x σ=1500.又由题设,应使11a 尽可能大,且前10个数之和不小于750,故取11a =750.考虑整数的二进制表示,由1+2+…+27=255知,前8个数应依次为1,2,4,8,16,32,64,128.这时109a a +=495,从而有10a =248.1.设E ={1,2,3,…,200},G ={10021,,,a a a }⊆E ,且G 具有下列两条性质:(1)对任何1≤i<j ≤100,恒有201≠+j i a a ;(2)100801001=∑=i i a.试证明:G 中的奇数的个数是4的倍数,且G 中所有数字的平方和为一个定数.跟着的是死算, 我xa1^2+a2^2+……+a100^2+(201-a1)^2+(201-a2)^2+……+(201-a100)^2=200x(200+1)x(2x200+1)/6=2686700平方和公式------↑2(a1^2+a2^2+……+a100^2)-402(a1+a2+……+a100) + 100x(201^2) = 2686700 ==> a1^2+a2^2+……+a100^2=1349380因为奇数的平方除以4余1 , 偶数的平方被4整除, 而1349380除以4余0,也就是说1349380被4整除那么G 中奇数必定是4的倍数,才满足平方和被4整除构造函数F(x)=(x-1/2)*(x-1/3)*...*(x-1/100),由定义可知X,X^3,X^5...X^97的系数和即为数集M 的所有含偶数个元素的子集的“积数”之和;设F(X)=a0+a1*x+a2*x^2+....a98*x^98+x^99;则F(1)=a0+a1+....+a98+1=1/2*2/3*...*99/100=1/100;F(-1)=a0-a1+.....+a98-1=-3/2*4/3*...100/99*101/100=-101/2;所以a1+a3+...+a97=[F(1)-F(-1)-2]/2=4851/200选A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知识架构第一讲集合★知识梳理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①两个集合的交集:= ;A B {}x x A x B ∈∈且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x x A x B ∈∈或③设全集是U,集合,则A U ⊆U C A ={}x x U x A ∈∉且{|B x x ={|B x x =★重、难点突破重点: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难点:正确把握集合元素的特征、进行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准确进行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重难点:1.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概念的关键是把握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过程中最易被忽视,因此要对结果进行检验;2.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要注意元素的三个特性;(2)描述法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等的差别,如果对集合中代表元素认识不清,将导致求解错误:{})(x f y x ={})(x f y y ={})(),(x f y y x =问题:已知集合( ) 221,1,9432x y x y M x N y ⎧⎫⎧⎫=+==+=⋂⎨⎬⎨⎬⎩⎭⎩⎭则M N= A. ;B.;C. ;D. Φ{})2,0(),0,3([]3,3-{}3,2[错解]误以为集合表示椭圆,集合表示直线,由于这直线过椭圆的两个顶点,于是错选B M 14922=+y x N 123=+y x [正解] C ; 显然,,故{}33≤≤-=x x M R N =]3,3[-=N M(3)Venn 图是直观展示集合的很好方法,在解决集合间元素的有关问题和集合的运算时常用Venn 图。

3.集合间的关系的几个重要结论(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φ(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则B A ⊆C B ⊆C A ⊆4.集合的运算性质(1)交集:①;②;③;④,⑤;A B B A =A A A = φφ= A A B A ⊆ B B A ⊆ B A A B A ⊆⇔=(2)并集:①;②;③;④,⑤;A B B A =A A A = A A =φ A B A ⊇ B B A ⊇ A B A B A ⊆⇔=(3)交、并、补集的关系①;φ=A C A U U A C A U =②;)()()(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题型1: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例1](2008年江西理)定义集合运算:.设{}|,,A B z z xy x A y B *==∈∈{}{}1,2,0,2A B ==,则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 B *A .0;B .2;C .3;D .6[解题思路]根据的定义,让在中逐一取值,让在中逐一取值,在值就是的元素A B *x A y B xy A B *[解析]:正确解答本题,必需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显然,根据题中定义的集合运算知=,故应选择D A B *A B *{}4,2,0【名师指引】这类将新定义的运算引入集合的问题因为背景公平,所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这时要充分理解所定义的运算即可,但要特别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第一讲集合——精选推荐

第一讲集合——精选推荐

第一讲 集合一、基础知识定义1 有限集A 的元素数目叫做这个集合的阶,记作或.A ()n A 定义2 若M 为由一些给定的集合构成的集合,则称集合M 为集族.设A 为有限集,由A 的若干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的一个子集族.若,则由A 的所有子集构成A n =的子集构成的子集族的阶为.2n 定义3 若,且,则这些子集的I A A A n = 21),,1(j i n j i A A j i ≠≤≤∅= 全集叫I 的一个-划分,n 叫做划分的长度.若A 为有限集,是集合n 12{,,,}n I A A A = A 的一个划分,则有.12n A A A A =+++ 定义4 设是集合A 的非空子集族,如果,那12{,,,}n I A A A = 12n A A A A = 么称I 为集合A 的一个n-覆盖.定理1 集合运算的性质:对任意集合A ,B ,C ,有:(1) (2););()()(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3) (4)();U U U C A C B C A B = ().U U U C A C B C A B = 定理2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类办法,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类办法n 1m 中有种不同的方法,…,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2m n n m 种不同的方法.n m m m N +++= 21定理3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个步骤,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有种不n 1m 2m 同的方法,…,第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 n m 种不同的方法.n m m m N ⋅⋅⋅= 21定理4 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的任何非空子集必有最小数.定理5 抽屉原理:将个元素放入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放有不少于1+mn )1(>n n 个元素,也必有一个抽屉放有不多于个元素;将无穷多个元素放入个抽屉必有1+m m n 一个抽屉放有无穷多个元素.定理6 容斥原理:用表示集合A 的元素个数,则:A ,B A B A B A -+=,C B A C B C A B A C B A C B A +---++=此结论可以推广到个集合的情况,即n 111n n i i i j i j k i i j i j k n i AA A A A A A =≠≤<<≤==-+∑∑∑∑ .)1(11 n i i n A =--+-定理7 设是集合A 的一个覆盖,,且I 中每r 个元素的交非12{,,,}k I A A A = A n =空,而每r+1个元素的交集为空集,则且.rk C n ≤1(1,2,,)r i k A n C i k -≤-= 定理8 设集合A ={1,2,…,n},是集合A 的子集族,且F 中任12{,,,}k F A A A = 意两个元素互不包含,则F 中元素个数.,(1)i j A A i j k ≤<≤2[]n n k C ≤二、例题选讲例1 集合A ,B ,C 是I ={1,2,3,4,5,6,7,8,9,0}的子集,(1)若,I B A = 求有序集合对(A ,B )的个数;(2)求I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解】(1)集合I 可划分为三个不相交的子集;A \B ,B \A ,中的每个元素恰属于I B A , 其中一个子集,10个元素共有310种可能,每一种可能确定一个满足条件的集合对,所以集合对有310个.(2)I 的子集分三类:空集,非空真子集,集合I 本身,确定一个子集分十步,第一步,1或者属于该子集或者不属于,有两种;第二步,2也有两种,…,第10步,0也有两种,由乘法原理,子集共有个,非空真子集有1022个.1024210=例2 给定集合的个子集:,满足任何两个子集的交集非},,3,2,1{n I =k k A A A ,,,21 空,并且再添加I 的任何一个其它子集后将不再具有该性质,求的值.k 【解】将I 的子集作如下配对:每个子集和它的补集为一对,共得对,每一对不能同12-n 在这个子集中,因此,;其次,每一对中必有一个在这个子集中出现,否则,k 12-≤n k k 若有一对子集未出现,设为C I A 与A ,并设,则,从而可以在个∅=1A A 1I A C A ⊆k 子集中再添加,与已知矛盾,所以.综上,.I C A 12-≥n k 12-=n k 例3 求1,2,3,…,100中不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解】 记,{1,2,3,,100},{1100,22}I A x x x x ==≤≤ 且能被整除(记为),由容斥原理,}5,1001{},3,1001{x x x C x x x B ≤≤=≤≤=+⎥⎦⎤⎢⎣⎡+⎥⎦⎤⎢⎣⎡=+---++=31002100C B A A C C B B A C B A C B A ,所以不能被2,3,5整除的数有7430100151001010061005100=⎥⎦⎤⎢⎣⎡+⎥⎦⎤⎢⎣⎡-⎥⎦⎤⎢⎣⎡-⎥⎦⎤⎢⎣⎡-⎥⎦⎤⎢⎣⎡个.26=-C B A I 例4 S 是集合{1,2,…,2004}的子集,S 中的任意两个数的差不等于4或7,问S 中最多含有多少个元素?【解】将任意连续的11个整数排成一圈如右图所示.由题目条件可知每相邻两个数至多有一个属于S ,将这11个数按连续两个为一组,分成6组,其中一组只有一个数,若S 含有这11个数中至少6个,则必有两个数在同一组,与已知矛盾,所以S 至多含有其中5个数.又因为2004=182×11+2,所以S 一共至多含有182×5+2=912个元素,另一方面,当时,恰有,且S 满足题目条},2004,10,7,4,2,1,11{N k r t t k r r S ∈≤=+==912=S 件,所以最少含有912个元素.例5 集合{1,2,…,3n }可以划分成个互不相交的三元集合,其中,n },,{z y x z y x 3=+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解】 设其中第个三元集为则1+2+…+i ,,,2,1},,,{n i z y x i i =∑==n i i zn 1,43所以.当为偶数时,有,所以,当为奇数时,有∑==+n i i z n n 142)13(3n n 388≥n n ,所以,当时,集合{1,11,4},{2,13,5},{3,15,6},138+n 5≥n 5=n {9,12,7},{10,14,8}满足条件,所以的最小值为5.n 例6 设A ={1,2,3,4,5,6},B ={7,8,9,……,n },在A 中取三个数,B 中取两个数组成五个元素的集合,求的最小值.i A .201,2,20,,2,1≤<≤≤=j i A A i j i n 【解】 .16min =n 设B 中每个数在所有中最多重复出现次,则必有.若不然,数出现次(i A k 4≤k m k),则在出现的所有中,至少有一个A 中的数出现3次,不妨设它是4>k .123>k m i A 1,就有集合{1,},其中,121,,,b m a a },,,,1{},,,,,1{365243b m a a b m a a 61,≤≤∈i A a i 为满足题意的集合.必各不相同,但只能是2,3,4,5,6这5个数,这不可能,所以i a .4≤k 20个中,B 中的数有40个,因此至少是10个不同的,所以.当时,如i A 16≥n 16=n 下20个集合满足要求:{1,2,3,7,8}, {1,2,4,12,14}, {1,2,5,15,16}, {1,2,6,9,10},{1,3,4,10,11}, {1,3,5,13,14}, {1,3,6,12,15}, {1,4,5,7,9},{1,4,6,13,16}, {1,5,6,8,11}, {2,3,4,13,15}, {2,3,5,9,11},{2,3,6,14,16}, {2,4,5,8,10}, {2,4,6,7,11}, {2,5,6,12,13},{3,4,5,12,16}, {3,4,6,8,9},{3,5,6,7,10},{4,5,6,14,15}.三、练习题1.{1,2,3,4,5,6,7,8,9},,,{2},()(){1,9},I I I A I B I A B C A C B =⊆⊆== ,则___________.(){4,6,8}I C A B = ()I A C B = 解:{3,5,7},提示用韦恩图。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第二讲(解析版)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第二讲(解析版)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解析版)➱第一讲集合◎基础巩固1.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属于,记为∈;②不属于,记为∉.(3)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 +Z Q R(4)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 图子集集合A 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 中(即若x ∈A ,则x ∈B )A ⊆B(或B⊇A )真子集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 中A B 或B A集合相等集合A ,B 中的元素相同或集合A ,B 互为子集A =B3.集合的基本运算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符号表示A ∪BA ∩B若全集为U ,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图形表示数学语言{x |x ∈A ,或x ∈B }{x |x ∈A,且x ∈B }{x |x ∈U ,且x ∉A }运算性质A ∪∅=A ;A ∪A =A;A ∪B =B ∪A .A ∩∅=∅;A ∩A =A;A ∩B =B ∩A .A ∪(∁U A )=U ;A ∩(∁U A )=∅;∁U (∁U A )=A.1.A∪B=A⇔B⊆A,A∩B=A⇔A⊆B.2.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思考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0}.()(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两元素集合是三元素集合的子集.()(3)a在集合A中,可用符号表示为a⊆A.()(4)N⊆N+⊆Z.()(5)若A={x|y=x2},B={(x,y)|y=x2},则A∩B={x|x∈R}.()答案:(1)×(2)×(3)×(4)×(5)×[小题查验]1.若集合A={x∈N|x≤10},a=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A B.a⊆AC.{a}∈A D.a∉A解析:D[由题意知A={0,1,2,3},由a=22,知a∉A.]2.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B[由题意可得:A∩B={2,4},故选B.]3.已知全集U={1,2,3,4,5},A={1,2,4},B={2,5},则(∁U A)∪B=()A.{3,4,5}B.{2,3,5}C.{5}D.{3}解析:B[因为U={1,2,3,4,5},A={1,2,4},所以∁U A={3,5},又B={2,5},所以(∁U A)∪B={2,3,5}.] 4.已知集合A={x|x2-2x+a>0},且1∉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1∉{x|x2-2x+a>0},∴1∈{x|x2-2x+a≤0},即1-2+a≤0,∴a≤1.答案:(-∞,1]5.(教材改编)已知全集U={1,2,3,4,5,6,7},A={2,4,5},B={1,3,5,7},则A∩(∁U B)=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4}◎考点探究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自主练透)[题组集训]1.已知集合A ={(x ,y )|x 2+y 2≤3,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8C .5D .4解析:A[∵x 2+y 2≤3,∴x 2≤3,∵x ∈Z ,∴x =-1,0,1,当x =-1时,y =-1,0,1;当x =0时,y =-1,0,1;当x =1时,y =-1,0,1;所以共有9个,选A.]2.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A.92B.98C .0D .0或98解析:D[若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 2-3x +2=0只有一个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当a =0时,x =23,符合题意;当a ≠0时,由Δ=(-3)2-8a =0,得a =98,所以a 的取值为0或98.]3.已知集合A ={m +2,2m 2+m },若3∈A ,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3∈A ,所以m +2=3或2m 2+m =3.当m +2=3,即m =1时,2m 2+m =3,此时集合A 中有重复元素3,所以m =1不符合题意,舍去.当2m 2+m =3时,解得m =-32或m =1(舍去),此时当m =-32时,m +2=12≠3符合题意.所以m =-32.答案:-324.已知集合M ={1,m },N ={n ,log 2n },若M =N ,则(m -n )2019=________.解析:由M =N =1,2n =m =m ,2n =1,=0,=12,=2.∴(m -n )2019=-1或0.答案:-1或0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2.对于集合相等首先要分析已知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哪一个元素相等,分几种情况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要注意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师生共研)[典例](1)已知集合A ={x |ax =1},B ={x |x 2-1=0},若A ⊆B ,则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是()A .{-1}B .{1}C .{-1,1}D .{-1,0,1}(2)已知集合A ={x |-2≤x ≤7},B ={x |m +1<x <2m -1},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1)由题意,得B ={-1,1},因为A ⊆B ,所以当A =∅时,a =0;当A ={-1}时,a =-1;当A ={1}时,a =1.又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所以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是{-1,0,1}.故选D.(2)当B =∅时,有m +1≥2m -1,则m ≤2.当B ≠∅时,若B ⊆A ,如图.+1≥-2m -1≤7+1<2m -1,解得2<m ≤4.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m ≤4.[答案](1)D (2){m |m ≤4}[互动探究]本例(1)中若A ={x |ax >1(a ≠0)},B ={x |x 2-1>0},其它条件不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B ={x |x >1,或x <-1},对于集合A ,①当a >0时,A |x >1a因为A ⊆B ,所以1a ≥1.又a >0,所以0<a ≤1.②当a <0时,A |x <1a因为A ⊆B ,所以1a ≤-1,又a <0,所以-1≤a <0,综上所述,0<a ≤1,或-1≤a <0.答案:[-1,0)∪(0,1]由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关键点由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而且常要对参数进行讨论,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提醒:解决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时,要注意空集的情况.[跟踪训练](1)若集合A ={x |ax 2+ax +1=0}的子集只有两个,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集合A 的子集只有两个,∴A 中只有一个元素,即方程ax 2+ax +1=0只有一个根.当a =0时方程无解.当a ≠0时,Δ=a 2-4a =0,∴a =4.故a =4.答案:4(2)已知集合A ={x |log 2x ≤2},B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________.解析:由log 2x ≤2,得0<x ≤4,即A ={x |0<x ≤4},而B =(-∞,a ).由于A ⊆B ,如图所示,则a >4,即c =4.答案:4考点三集合的基本运算(多维探究)[命题角度1]求交集、并集1.(文科)已知集合A ={0,2},B ={-2,-1,0,1,2},则A ∩B =()A .{0,2}B .{1,2}C .{0}D .{-2,-1,0,1,2}解析:A[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A ∩B ={0,2},故选A.]2.(文科)已知集合A ={x |x <2},B ={x |3-2x >0},则()A .A ∩B |x B .A ∩B =∅C .A ∪B |xD .A ∪B =R解析:A[由3-2x >0得x <32,所以A ∩B ={x |x <2}|x |x ,故选A.][命题角度2]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3.(文科)设集合A ={1,2,3,4,5,6},B ={x |2<x <5},则A ∩(∁R B )等于()A .{2,3,4,5}B .{1,2,5,6}C .{3,4}D .{1,6}解析:B[因为∁R B ={x |x ≤2,或x ≥5},A ={1,2,3,4,5,6};所以A ∩(∁R B )={1,2,5,6}.][命题角度3]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求参数的取值(范围)4.设集合A ={1,2,4},B ={x |x 2-4x +m =0}.若A ∩B ={1},则B =()A .{1,-3}B .{1,0}C .{1,3}D .{1,5}解析:C[由题意知x =1是方程x 2-4x +m =0的解,代入解得m =3,所以x 2-4x +3=0,解得x =1或x =3,从而B ={1,3}.]5.已知集合A ={x |x ≤a },B ={x |1≤x ≤2},且A ∪∁R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R B ={x |x <1,或x >2},要使A ∪(∁R B )=R ,则a ≥2.答案:[2,+∞)解集合运算问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关键.(2)对集合化简.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3)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常用的数形结合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韦恩(Venn)图.提醒:Venn图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算的常用方法,其中运用数轴图示法要特别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考点四集合的新定义问题(师生共研)数学抽象——集合新定义中的核心素养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这类试题只是以集合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典例]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2∉A,且k∉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给定S={x∈N|y=lg(36-x2)},设M⊆S,集合M中有两个元素,且这两个元素都是M的“酷元”,那么这样的集合M有()A.3个B.4个C.5个D.6个[解析]C[由36-x2>0可解得-6<x<6,又x∈N,故x可取0,1,2,3,4,5,故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且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2)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跟踪训练]定义一种新的集合运算△:A△B={x|x∈A,且x∉B}.若集合A={x|x2-4x+3<0},B={x|2≤x≤4},则按运算△,B△A等于()A.{x|3<x≤4}B.{x|3≤x≤4}C.{x|3<x<4}D.{x|2≤x≤4}解析:B[A={x|1<x<3},B={x|2≤x≤4},由题意知,B△A={x|x∈B,且x∉A}={x|3≤x≤4}.]◎课时作业[基础训练组]1.已知集合A ={1,3,5,7},B ={2,3,4,5},则A ∩B =()A .{3}B .{5}C .{3,5}D .{1,2,3,4,5,7}解析:C[A ={1,3,5,7},B ={2,3,4,5},∴A ∩B ={3,5},故选C.]2.集合P ={x |0≤x <3},M ={x ||x |≤3},则P ∩M =()A .{1,2}B .{0,1,2}C .{x |0≤x <3}D .{x |0≤x ≤3}解析:C[集合P ={x |0≤x <3},M ={x ||x |≤3}={x |-3≤x ≤3},则P ∩M ={x |0≤x <3}.]3.如图,I 为全集,M 、P 、S 是I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M ∩P )∩SB .(M ∩P )∪SC .(M ∩P )∩∁I SD .(M ∩P )∪∁I S解析:C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M ∩P 的子集,不属于集合S ,属于集合S 的补集的子集,即是∁I S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 ∩P )∩∁I S .故选C.]4.满足{2018}⊆A {2018,2019,2020}的集合A 的个数为()A .1B .2C .3D .4解析:C[满足{2018}⊆A{2018,2019,2020}的集合A 可得:A ={2018},{2018,2019},{2018,2020}.因此满足的集合A 的个数为3.]5.已知集合P ={x |x 2≤1},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1,+∞)C .[-1,1]D .(-∞,-1]∪[1,+∞)解析:C[因为P ∪M =P ,所以M ⊆P ,即a ∈P ,得a 2≤1,解得-1≤a ≤1,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6.已知集合A ={y |y =x 2-1},B ={x |y =lg(x -2x 2)},则∁R (A ∩B )=()A.0B .(-∞,0)∪12,+∞D .(-∞,0]∪12,+∞解析:D[A ={y |y =x 2-1}=[0,+∞),B ={x |y =lg(x -2x 2)}A ∩B所以∁R (A ∩B )=(-∞,0]∪12,+7.已知A =[1,+∞),B ∈R |12a ≤x ≤2a -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 B.12,1 C.23,+∞D .(1,+∞)解析:A[因为A ∩B ≠∅a -1≥1,a -1≥12a ,解得a ≥1,故选A.]8.函数y =x -2与y =ln(1-x )的定义域分别为M ,N ,则M ∪N =()A .(1,2]B .[1,2]C .(-∞,1]∪[2,+∞)D .(-∞,1)∪[2,+∞)解析:D[使x -2有意义的实数x 应满足x -2≥0,∴x ≥2,∴M =[2,+∞),y =ln(1-x )中x 应满足1-x>0,∴x <1,∴N =(-∞,1),所以M ∪N =(-∞,1)∪[2,+∞),故选D.]9.已知集合A ={(x ,y )|x ,y ∈R ,x 2+y 2=1},B ={(x ,y )|x ,y ∈R ,y =4x 2-1},则A ∩B 的元素个数是________.解析:集合A 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1的圆周上的点的集合,集合B 是抛物线y =4x 2-1上的点的集合,观察图像可知,抛物线与圆有3个交点,因此A ∩B 中含有3个元素.答案:310.已知集合A ={x |4≤2x ≤16},B =[a ,b ],若A ⊆B ,则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集合A ={x |4≤2x ≤16}={x |22≤2x ≤24}={x |2≤x ≤4}=[2,4],因为A ⊆B ,所以a ≤2,b ≥4,所以a -b ≤2-4=-2,即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2].答案:(-∞,-2]11.对于集合M 、N ,定义M -N ={x |x ∈M ,且x ∉N },M ⊕N =(M -N )∪(N -M ).设A ={y |y =3x ,x ∈R },B ={y |y =-(x -1)2+2,x ∈R },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y |y =3x ,x ∈R }={y |y >0},B ={y |y =-(x -1)2+2,x ∈R }={y |y ≤2},故A -B ={y |y >2},B -A ={y |y ≤0},所以A ⊕B ={y |y ≤0,或y >2}.答案:(-∞,0]∪(2,+∞)12.若A ={x |ax 2-ax +1≤0,x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A ={x |ax 2-ax +1≤0,x ∈R }=∅,∴a =0>0=(-a )2-4a <0,解得0≤a <4.∴a 的取值范围是[0,4).[能力提升组]13.集合U =R ,A ={x |x 2-x -2<0},B ={x |y =ln(1-x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x |x ≥1}B .{x |1≤x <2}C .{x |0<x ≤1}D .{x |x ≤1}解析:B [易知A =(-1,2),B =(-∞,1),∴∁U B =[1,+∞),A ∩(∁U B )=[1,2).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U B )={x |1≤x <2}.]14.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z |z =a ÷b ,a ∈P ,b ∈Q },若P ={-1,0,1},Q ={-2,2},则集合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A .2B .3C .4D .5解析:B[当a =0时,无论b 取何值,z =a ÷b =0;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故P *Q ,12,-3个元素.]15.若集合A={x|(a-1)x2+3x-2=0,x∈R}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方程(a-1)x2+3x-2=0,x∈R,有一个根,∴当a=1时满足题意,当a≠1时,Δ=0,即9+8(a-1)=0,解得a=-18.答案:1或-1816.某班共有学生40名,在乒乓球、篮球、排球三项运动中每人至少会其中的一项,有些人会其中的两项,没有人三项均会.若该班18人不会打乒乓球,24人不会打篮球,16人不会打排球,则该班会其中两项运动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解析:设同时会打乒乓球和篮球的学生有x人,同时会打乒乓球和排球的学生有y人,同时会打排球和篮球的学生有z人,∵该班18人不会打乒乓球,24人不会打篮球,16人不会打排球,∴该班会打乒乓球或篮球的学生有24人,会打乒乓球或排球的学生有16人,会打篮球或打排球有22人,∴x+y+z=24+16+22-40=22.∴该班会其中两项运动的学生人数是22.答案:22➱第二讲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巩固1.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1.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互逆的或互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没有关系.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即“p⇒q且q⇒r”⇒“p⇒r”(“p⇐q且q⇐r”⇒“p⇐r”).[思考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2)若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则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3)若p是q成立的充要条件,则可记为p⇔q.()(4)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q”.()答案:(1)√(2)√(3)√(4)×[小题查验]1.“x=1”是“x2-2x+1=0”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x=1,所以“x=1”是“x2-2x+1=0”的充要条件.] 2.给出命题:“若实数x,y满足x2+y2=0,则x=y=0”,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D[原命题显然正确,其逆命题为:若x=y=0,则x2+y2=0,显然也是真命题,由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知,其否命题、逆否命题也都是真命题.故选D.]3.“a=1”是“直线ax+y+1=0与直线(a+2)x-3y-2=0垂直”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B[直线ax+y+1=0与直线(a+2)x-3y-2=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a+2)+1×(-3)=0,解得a=14.(教材改编)已知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数根.则其逆否命题为_________.答案:若方程x2+x-m=0无实根,则m≤05.下列命题:①若ac2>bc2,则a>b;②若sinα=sinβ,则α=β;③“实数a=0”是“直线x-2ay=1和直线2x-2ay=1平行”的充要条件;④若f(x)=log2x,则f(|x|)是偶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对于①,∵ac2>bc2,∴c2>0,∴a>b正确;对于②,sin30°=sin150°⇒/30°=150°,所以②错误;对于③,l1∥l2⇔A1B2=A2B1,即-2a=-4a⇒a=0且A1C2≠A2C1,所以③正确;④显然正确.答案:①③④◎考点探究考点一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自主练透)[题组集训]1.命题p:若a>b,则a-1>b-1,则命题p的否命题为()A.若a>b,则a-1≤b-1B.若a≥b,则a-1<b-1C.若a≤b,则a-1≤b-1D.若a<b,则a-1<b-1解析:C[根据否命题的定义:若原命题为:若p,则q,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原命题为:若a>b,则a-1>b-1,∴否命题为:若a≤b,则a-1≤b-1,故选C.]2.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D.“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解析:C[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以排除A,D,因为x2+3x-4=0,所以x=4或-1,故选C.]3.以下关于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若log2a>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是真命题;②命题“若a=0,则ab=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③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④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等价.解析:对于①,若log2a>0=log21,则a>1,所以函数f(x)=log a 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故①不正确;对于②,依据一个命题的否命题的定义可知,该说法正确;对于③,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x+y是偶数,则x、y都是偶数”,是假命题,如1+3=4是偶数,但3和1均为奇数,故③不正确;对于④,不难看出,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二者等价,所以④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说法有②④.1.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提醒: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2.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1)联系已有的数学公式、定理、结论进行正面直接判断.(2)利用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判断.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与应用(多维探究)[命题角度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1.设p∶0<x<1,q∶2x≥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q∶2x≥1,解得x≥0.又p∶0<x<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A.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B.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C.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解析:C[函数在x=x0处有导数且导数为0,x=x0未必是函数的极值点,还要看函数在这一点左右两边的导数的符号,若符号一致,则不是极值点;反之,若x=x0为函数的极值点,则函数在x=x0处的导数一定为0,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已知向量a=(-2,m),b m∈R,则“a⊥(a+2b)”是“m=2”的()A.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B[∵a=(-2,m),b m∈R,∴a+2b=(4,2m)若a⊥(2a+2b),则-8+2m2=0,解得m=±2,故“a⊥(a+2b)”是“m=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利用A⇒B与非B⇒非A,B⇒A与非A⇒非B,A⇔B与非B⇔非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命题角度2]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逻辑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中的核心素养充分、必要条件问题中常涉及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充分体现“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4.已知p:-2≤x≤10,q:(x-a)(x-a-1)>0,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破题关键点]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x|-2≤x≤10} {x|x>a+1,或x<a},即转化为相对应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由(x-a)(x-a-1)>0,得x>a+1或x<a,由题意,得{x|-2≤x≤10} {x|x>a+1,或x<a},所以a+1<-2或a>10,即a<-3或a>10.答案:(-∞,-3)∪(10,+∞)[互动探究]本例中,若p:-2<x<10,q:(x-a)(x-a-1)≥0,其他条件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解析:由(x-a)(x-a-1)≥0,得x≥a+1或x≤a,由题意得{x|-2<x<10} {x|x≥a+1,或x≤a}.所以a+1≤-2,或a≥10,即a≤-3,或a≥10.答案:(-∞,-3]∪[10,+∞)(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2)注意利用转化的方法理解充分必要条件:若非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条件,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要)条件.◎课时作业[基础训练组]1.命题“若a 2+b 2=0,a ,b ∈R ,则a =b =0”的逆否命题是()A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B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C .若a ≠0且b ≠0,a ,b ∈R ,则a 2+b 2≠0D .若a ≠0或b ≠0,a ,b ∈R ,则a 2+b 2≠0解析:D[写逆否命题只要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并分别否定条件与结论即可.]2.设a ∈R ,则“a >3”是“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1,+∞)上为增函数,所以a >1,因此“a >3”是“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m =1”是“圆C 1:x 2+y 2+3x +4y +m =0与圆C 2“x 2+y 2=4的相交弦长为23”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由题意知圆C 1与圆C 2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是3x +4y +m +4=0,故(0,0)到3x +4y +m +4=0的距离d=|m +4|5=4-3=1,即|m +4|=5,解得m =1或m =-9.故m =1是m =1或m =-9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4.已知条件p :|x -4|≤6,条件q :x ≤1+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1]B .(-∞,9]C .[1,9]D .[9,+∞)解析:D[由|x -4|≤6,解得-2≤x ≤10,即p :-2≤x ≤10;又q :x ≤1+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1+m ≥10,解得m ≥9.故选D.]5.若x >m 是x 2-3x +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1,+∞)B .(-∞,2]C .(-∞,1]D .[2,+∞)解析:C[由x 2-3x +2<0得1<x <2,若x >m 是x 2-3x +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1,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6.a 2+b 2=1是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a sin θ+b cos θ=a 2+b 2sin (θ+φ)≤a 2+b 2,所以由a 2+b 2=1可推得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反之,取a =2,b =0,θ=30°,满足a sin θ+b cos θ≤1,但不满足a 2+b 2=1,即由a sin θ+b cos θ≤1推不出a 2+b 2=1,故a 2+b 2=1是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m >1”是“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无零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且无零点,所以f (1)=31+m -33>0,即m +1>32,解得m >12,故“m >1”是“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无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8.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S n .给出命题s :若|q |=2,则S 6=7S 2,则在命题s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A .3B .2C .1D .0解析:B[若|q |=2,则q 2=2,S 6=a 1(1-q 6)1-q =a 1(1-q 2)(1+q 2+q 4)1-q =7·a 1(1-q 2)1-q=7S 2,所以原命题为真,从而逆否命题为真;而当S 6=7S 2时,显然q ≠1,这时a 1(1-q 6)1-q =7·a 1(1-q 2)1-q ,解得q =-1或|q |=2,因此,逆命题为假,否命题为假,故错误命题的个数为2.]9.《左传·僖公十四年》有记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有毛”是“有皮”的_______条件(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题意知“无皮”⇒“无毛”,所以“有毛”⇒“有皮”即“有毛”是“有皮”的充分条件.答案:①10.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 ≤b ”是“sin A ≤sin B ”的__________条件.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sin B,故a ≤b ⇔sin A ≤sin B.答案:充要11.若“x >a ”是“x 2-5x +6≥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解析:由x 2-5x +6≥0得x ≥3或x ≤2,若“x >a ”是“x 2-5x +6≥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3,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答案:[3,+∞)12.已知条件p :2x 2-3x +1≤0,条件q :x 2-(2a +1)x +a (a +1)≤0.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2x 2-3x +1≤0,得12≤x ≤1,∴命题p |12≤x ≤由x 2-(2a +1)x +a (a +1)≤0,得a ≤x ≤a +1,∴命题q 为{x |a ≤x ≤a +1}.非p 对应的集合A |x >1或x q 对应的集合B ={x |x >a +1或x <a }.∵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1≥1且a ≤12,∴0≤a ≤12,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2.答案:0,12[能力提升组]13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它是中国古代一个涉及几何体体积的问题,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果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那么体积相等.设A ,B 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p :A ,B 的体积不相等,q :A ,B 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设命题a :“若p ,则q ”,可知命题a 是祖暅原理的逆否命题,则a 是真命题.故p 是q 的充分条件.设命题b :“若q ,则p ”,若A 比B 在某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小一些,在另一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大一些,且大的总量与小的总量相抵,则它们的体积还是一样的.所以命题b 是假命题,即p 不是q 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14.已知条件p :4x -1≤-1,条件q :x 2+x <a 2-a ,且非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非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2,-12B.12,2C .[-1,2],12∪[2,+∞)解析:C [由4x -1≤-1,移项得4x -1+1≤0,通分得x +3x -1≤0,解得-3≤x <1;由x 2+x <a 2-a ,得x 2+x -a 2+a <0.由非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非p ,可知非p 是非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条件q 对应的x 取值集合是条件p 对应的x 取值集合的真子集.设f (x )=x 2+x -a 2+a -3)=-a 2+a +6≥0,1)=-a 2+a +2≥0,2<a <31≤a ≤2∴-1≤a ≤2,故选C.]15.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a =2”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③“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直线mx -6y +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则“A =30°”是“B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对于①,当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时,易知数列{a n a n +1}是等比数列,但当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时,数列{a n }未必是等比数列,如数列1,3,2,6,4,12,8显然不是等比数列,而相应的数列3,6,12,24,48,96是等比数列,因此①正确;对于②,当a ≤2时,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当m =3时,相应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反之,这两条直线垂直时,不一定有m =3,也可能m =0.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题意得b a =sin B sin A =3,若B =60°,则sin A =12,注意到b >a ,故A =30°,反之,当A =30°时,有sin B =32,由于b >a ,所以B =60°或B =120°,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答案:①④16.设命题p :2x -1x -1<0,命题q ∶x 2-(2a +1)x +a (a +1)≤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2x -1x -1<0⇒(2x -1)(x -1)<0⇒12<x <1,x 2-(2a +1)x +a (a +1)≤0⇒a ≤x ≤a +1.[a ,a +1].≤12,+1≥1,解得0≤a ≤12.答案:0,12。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

升高一数学精选精讲第一讲A A =∅=∅ B A ⊆A A = A ∅=B A ⊇()U A =∅ð 2()U A U =ð()()()U U A B A B =痧?()()()U U A B A B =痧?NM.B)=(∪(; (2)B)=(((A A求且A 求(B)={1,5},((课后测试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完成时间为 分钟;2、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3、考试中考生必须遵守考试规则,独立完成;4、考生草稿纸要求规范使用,考试结束后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设A={x|x ≤4}, )(A ){a} A (B )a ⊆A (C ){a}∈A (D )a ∉A 2.若{1,2} A ⊆{1,2,3,4,5},则集合A 的个数是( )(A )8 (B )7 (C )4 (D )33.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M={(1,2)},N={(2,1)} (B )M={1,2},N={(1,2)} (C )M=Φ,N={Φ} (D )M={x|2210}x x -+=,N={1}4.若P ⊆U ,Q ⊆U ,且x ∈C U (P ∩Q ),则( )(A )x ∉P 且x ∉Q (B )x ∉P 或x ∉Q (C )x ∈C U (P ∪Q) (D )x ∈C U P 5. 若M ⊆U ,N ⊆U ,且M ⊆N ,则( )(A )M ∩N=N (B )M ∪N=M (C )C U N ⊆C U M (D )C U M ⊆C U N 6.已知集合M={y|y=-x 2+1,x ∈R},N={y|y=x 2,x ∈R},全集I=R ,则M ∪N 等于( )(A ){(x,y)|x=1,,}22y x y R ±=∈ (B ){(x,y)|x 1,,}22y x y R ≠±≠∈(C ){y|y ≤0,或y ≥1} (D ){y|y<0, 或y>1}7.50名学生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试,跳远和铅球测试成绩分别及格40人和31人,两项测试均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项测试成≠ ≠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A )35 (B )25 (C )28 (D )15 8.设x,y ∈R,A={}(,)x y y x =,B= {}(,)1y x y x=,则A 、B 间的关系为( )(A )AB (B )BA (C )A=B (D )A ∩B=Φ9. 设全集为R ,若M={}1x x ≥ ,N= {}05x x ≤<,则(C U M )∪(C U N )是( )(A ){}0x x ≥ (B ) {}15x x x <≥或 (C ){}15x x x ≤>或 (D ) {}05x x x <≥或10.已知集合{|31,},{|32,}M x x m m Z N y y n n Z ==+∈==+∈,若00,,x M y N ∈∈ 则00y x 与集合,M N 的关系是 ( )(A )00y x M ∈但N ∉(B )00y x N ∈但M ∉(C )00y x M ∉且N ∉(D )00y x M ∈且N ∈ 11.集合U ,M ,N ,P 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 ∩(N ∪P ) (B )M ∩C U (N ∪P ) (C )M ∪C U (N ∩P ) (D )M ∪C U (N ∪P ) 12.设I 为全集,A ⊆I,B 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 I AC I B (B )A ∩B=B (C )A ∩C I B =Φ (D ) C I A ∩B=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3.已知x ∈{1,2,x 2},则实数x=__________.14.已知集合M={a,0},N={1,2},且M ∩N={1},那么M ∪N 的真子集有 个. 15.已知A={-1,2,3,4};B={y|y=x 2-2x+2,x ∈A},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则B= . 16.设{}1,2,3,4I =,A 与B 是I 的子集,若{}2,3A B =,则称(,)A B 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规定(,)A B 与(,)B A 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 三、解答题(40分)17.(5分)已知全集U={0,1,2,…,9},若(C U A)∩(C U B)={0,4,5},A ∩(C U B)={1,2,8},A ∩B={9}, 试求A ∪B .18.(6分)设全集U=R,集合A={}14x x -<<,B={}1,y y x x A =+∈,试求C U B, A ∪B, A ∩B,A ∩(C U B), ( C U A) ∩(C U B). 19.(6分)设集合A={x|2x 2+3px+2=0};B={x|2x 2+x+q=0},其中p ,q ,x ∈R ,当A ∩B={}12时,求p 的值和A ∪B .20.(7分)设集合A={2(,)462x y y x x a=++,B={}(,)2x y y x a =+,问:(1)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有两个元素; (2)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至多有一个元素.21.(7分)已知集合A={}1234,,,a a a a ,B={}22221234,,,a a a a ,其中1234,,,a a a a 均为正整数,且1234a a a a <<<,A ∩B={a 1,a 4},a 1+a 4=10, 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和B .22.(7分)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ax+3a -5},若A ∩B=B ,求实数a 的值.。

集合第一讲--集合的概念

集合第一讲--集合的概念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如:{}我们学校的篮球队。

知识点二 常见集合及其记法(1)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正整数集: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 *或N +. (3)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4)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5)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知识点三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我们把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c b a 表示,而集合则用大写的拉丁字母......,,C B A 表示.(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 (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知识点四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⑴确定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任何一个元素都能明确它是或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它是判断一组对象是否形成集合的标准,如“高个子同学”,“高个子”便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确定。

⑵互异性:是指给定一个集合的元素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因而在同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同一个元素。

⑶无序性:是指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只要构成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知识点五 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组成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如: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如:{}2|10x R x∈+=。

知识点六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如:由方程210x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 A P x ∈.如: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 x 是直角三角形}. (3)图示法(维恩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二.典例分析 考点一、集合的概念例1.判断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①高一(1)班成绩较好的同学; ②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③立方接近0的正数;(错) ④第十一届全运会所有比赛项目; ⑤1,2,3,2考点二、集合中元素的特征例2.已知{}{}22,,,2,2,M a b N a b ==,且M N =,试求,a b 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第一讲 集合(一)◆知识网络一.知识要点分析:1.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会判断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会判断某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某一个集合,了解数集的记法,掌握元素的特征,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意义。

3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⑴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⑵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二.重点知识分析: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交集和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3.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三.难点知识分析:1.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2.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3.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三.知识要点精讲1.集合的概念⑴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集合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列举法 包含Venn图描述法子集真子集相等 交集 并集 补集⑵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元素的性质: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确定性 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是一个“整体”,构成集合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

怎样理解集合的“确定的”性呢?其中“确定”是指构成集合的对象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征,这个特征不能是模棱两可的,通过这个特征,我们能很容易判断一个元素是否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1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某校的年轻教师 2.某校大于50岁的教师 3.某校的女教师◆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不能重复出现。

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集合中不存在相同的元素,每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

例2 已知{}12,12-∈a a ,则a =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这个是从集合表示方法的角度来强调的。

比如{1,2}和{2,1}其实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元素前后顺序的不同并不影响相同集合的判断。

注意:数列的表示从外观看象集合的列举法表示,但是数列中元素的顺序不同,他所表示的数列也不一样。

例3 (湖北高考)设P 、Q 为两个非空数集,定义集合P+Q={}Q b P a b a ∈∈+,|,若P={}5,2,0,Q={}6,2,1,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9 B.8 C.7 D.62.集合的分类及表示方法⑴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使用的时候便于区分。

⑵常见数集的表示: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记作N ;(注:包括“0”) 正整数集,记作N + 或者N *;(注:不包括“0”)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复数集,记作C。

⑶集合的分类:集合可以根据它含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⑷集合的表示方法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还有图像法。

◇自然语言法就是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

使用此方法要注意叙述清楚即可。

如“由所有正方形构成的集合”、“大于2且小于10的奇数构成的集合”都是用自然语言表示的。

◇列举法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说明来表示集合。

比如{2,3,4,5}、{a ,b ,c ,d}。

注意元素之间用“,”分隔开。

◇描述法就是通过将集合中元素的范围和共同特征描述出来,以此方法表示集合。

用符号来表示就是{x ∈A|P (x )},其中x 表示集合中的代表元,A 指的是代表元x 的范围, P (x )表示代表元x 的共同特征,“|”表示将代表元与其特征分隔开来,使得意思明确。

注意:①写清楚集合中的代表元的代号,如集合{x ∈R|x<1}不能写成{x<1};②集合与代表元素所采用的字母符号无关,如集合{x ∈R|x<1}也可以写成 {y ∈R|y<1},还可以写成{a ∈R|a<1},都是一样的集合; ③准确使用“且”和“或”;④集合中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符号,如{x ∈Z|x=2k}中的k 未被说明,故此集合元素是不明确的;⑤描述的内容应该都要写进集合符号内,如{x ∈Z|x=2k},k ∈Z 不符合要求,应该写成{x ∈Z|x=2k ,k ∈Z};⑥有时联系上下文,元素的范围x ∈R 是明确的,则x ∈R 可以省略。

几种特殊数集的范围和意义需要牢记,经常会应用到。

注意区分下面集合中的元素所表示的含义: ⑴集合(){},|x y y x =中的元素是()x y ,,这个集合表示二元方程y x =的解集,或者理解为曲线y x =上的点组成的点集;⑵集合{}x |y x =中的元素是x ,这个集合表示函数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表示函数的定义域;⑶集合{}y |y x =中的元素是y ,这个集合表示函数y x =中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即表示函数的值域;⑷集合{}y x =中的元素只有一个(方程y x =),它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单元素集合.◇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示方法,这里介绍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维恩图,也叫文氏图,用于显示元素集合重叠区域的图示。

上图中圆圈A 内表示集合A ,圆圈A以外的元素都不属于集合A,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A是B的子集。

在解题中使用维恩图的方式比较直观,往往更易理解。

注:维恩图的应用往往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在集合类题目的求解中,特别是集合应用题中,往往数形结合的方法比较简易快捷的得到结果。

例4 向50名学生调查对A 、B 两件事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 的人是全体人数的53,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 的比赞成A 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 、B 都不赞成的学生比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数的31多1人。

问: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元素与集合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关系。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则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a 与{a}的区别,a 表示一个元素,而{a}表示一个集合,两者是属于的关系,如0∈{0}。

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称集合B 包含集合A ,记作A 包含于B 。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注意不要漏掉。

如果A 包含于B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如果A 包含B ,B 包含C ,则A 包含C 。

(注:包含具有“传递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5.空集的特性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只有一个子集,即它本身。

注意∅与{∅}的区别,∅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是指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已经成为非空集合了。

B AC顾名思义,空集就是什么都没有的集合。

可以这么理解,空口袋也是口袋啊。

第二讲 集合(二)例5 判断正误{}∅∈∅( ) {}∅⊆∅( ) {}{}0,,∅∅∈∅( ) 6.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由n 个元素构成的集合有2n 个子集、2n -1个真子集、2n -1个非空子集、2n -2个非空真子集。

例6.已知集合A ={1,2,3,4},那么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 .15B .16C .3D .47.运算关系(交、并、补)◇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B,读作“A 并B ”,即A∪B={x|x ∈A ,或x ∈B}。

“或”的意思是指两者满足其一即可,当然都满足也是可以的。

在写并集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比如A={1,2,3},B={1,2,4},则A∪B={1,2,3,4},而不能写成A∪B={1,1,2,2,3,4}。

并集就是把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在一起,去掉重复的,然后放进一个集合里。

◇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即A∩B={x|x ∈A ,且x ∈B}。

“且”的意思是指两者必须都满足,缺一不可。

另外要注意“所有”,不能漏掉一些元素。

交集就是两个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全部挑出来,组成一个新集合。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每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 表示。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设U是一个全集,A 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U中子集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 UA 。

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存在的,在研究补集之前必须先明确全集。

补集就是互补的集合。

通俗理解就是一个全集,一刀切两半,这样分开后的两个集合就是互补了,而且一个元素在一个集合中,那么肯定不在另一个集合里。

从符号的角度来看,若x ∈U,则x ∈A 和x ∈C UA 二者必居其一。

2. 运算性质⑴C UU=∅,C U∅=U,C U(C UA )=A,A∪C UA =U,A∩C UA =∅;若A包含于B,则C UA 包含C UB;反之,若C UA 包含C UB,则A包含于B; 若A=B,则C UA =C UB;反之,若C UA =C UB,则A=B ; C U(A ∩B )=C UA ∪C UB ,C U(A ∪B )=C UA ∩C UB ; 注: 希望你能全部理解掌握!!! ⑵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都有:A B B A = B A A ⊆ B A B ⊆ A B A ⊆ B B A ⊆ 注: 并集越并越大,交集越交越小分配律,结合律:A∩(B∩C)=(A∩B)∩C; A∪(B∪C)=(A∪B)∪C; A∩(B∪C)=(A∩B)∪(A∩C); A∪(B∩C)=(A∪B)∩(A∪C)。

9. 德摩根定律计算集合元素个数公式设有限集A、B、C,card (A )表示集合A 的元素个数,则 (1)card (A∪B)=card (A)+card (B)-card (A∩B).(2)card (A∪B∪C)=card (A)+card (B)+card (C)-card (A∩B)-card (B∩C)-card (C∩A)+card (A∩B∩C)题型一:考查集合的概念与性质1、下列命题真命题的个数有( )⑴集合{}的正有理数小于1是一个有限集; ⑵集合{}1|2-=x y y 与集合(){}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⑶由1,32,64,|-32|,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⑷集合(){}R y x xy y x ∈≤,,0|,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