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气候变迁25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读图回答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 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为什么?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
6、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太平 既有来自_____ 洋的_____ 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 东南 西南 印度 的 _____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7、东南季风主
东部 要影响我国的____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注意观察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注意观察
五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地区,西南季风主
西南 地 要影响我国____
华南 地区 区、____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8、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受不到夏季
风影响的主要原因 远离海洋和 是———————
山脉阻挡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9、季风区和非季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第一讲 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PPT课件

第一讲 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PPT课件
第 一 讲



历 史 变 迁
然 环 境 的
1
主要内容:
一、气候变迁
(一)距今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 (二)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三)5000年以来的干湿旱涝变化
二、植被变迁
(一)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二)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三)植被的变迁
2
一、气候变迁
(一)距今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
10
7.唐中叶以后至五代时的气候寒 冷期: 天宝以后至五代的300年间中国 东部气候有向寒冷方向转变的 特点。沿海冰冻记载增加。五 代时气温下降,竹林规模缩小。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是五 代后期契丹人屡屡南下。
11
8.北宋至元中叶气候温暖期: 北宋中期气候又向温暖方向转变,其主要特点是 冬季温暖现象的记载频繁出现。北宋资料中较多 记载了京城开封一带的偏暖现象,这一时期主要 依据物候来推测气候的变化。
14
2.从3000年前开始气候变干凉,高原冰川由后退转为 前进,湖泽退缩,湖面下降。泥碳停止堆积,开始形 成淤泥,被灰黄色粘土覆盖。人类活动范围从高处下 到低处。 3.距今3千至2千年可能存在湿润的情况。
15
4.公元以来干湿变化的总体趋向:
干旱趋势不断加剧,旱灾地相对记载数量不断增 多,而水灾减少。2-7世纪偏干,8-14世纪偏湿, 15世纪以来总体偏干,但中间又有小的反复现象。以 公元1000年为分界线,前期干旱时间短,湿润时间长, 后期则旱灾多于水灾,以南涝北旱最为常见。18—19 世纪涝灾一度多于旱灾,20世纪再次进入干旱期。
1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中国朝代更替与气候更替

中国朝代更替与气候更替

• 凡是冷期来临,期间的朝代更替和战争的 发生就比较频繁,而暖期则相对稳定,国 力也比较强盛。如第二个、第三个温暖期 的秦汉和隋唐时期,都是经济文化比较发 达、国力比较强盛的时期。而第二、第三 寒冷期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宋 金对峙等都是少数民族大肆南侵、战乱频 繁的年代。那么历史气候变迁究竟是如何 影响朝代更替的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因此,作为统治阶级统治基础的农业, 在封建社会具有国家命脉的作用。而农业则与气候的变化紧紧相连,尤其是在 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的情况下,气候对 农业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 从而对人类的经 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影响。 这种影响在古代高人口密度的农业社会当土地产量 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和国家力量的减弱, 从而引起战争、动乱和朝代更替的 严重后果”[①]。农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盛衰繁荣,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水平,并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否。因为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种影 响更为明显。“中国土地辽阔, 跨越多种气候类型地带, 所以人民的生活方式和 居住特点强烈地体现了气候的特征, 气候效应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后果。”[②]因 此,中国对气候的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研究表明,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总体上 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而寒冷气候则引起农业萧条[③]。在暖期,农业耕作区扩 大,土地能够利用的绝对面积增加,农作物的生长期及复种指数等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增长和提高。可耕作的农作物品种比较多,再加上土质疏松,易于耕作, 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而游牧民族的 畜牧业因为气候适宜,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内安居乐 业,从而保持了边疆相对稳定,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这 种特征显得更为明显。在冷期,寒冷干旱的气候,不利于地处中高纬度的北方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不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引起资源短 缺,导致农业区逐渐南移,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逐渐加剧。 因此,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五胡乱华”、蒙古和满族入侵,便 是很好的例证。

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共38页

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共38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Leabharlann 、吁嗟身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资料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资料
中世纪气候变迁
隋唐时期的气候变迁
温暖期
隋唐时期,中国气候处于相对温暖期 ,气温较现今偏高。据历史记载和树 木年轮等资料分析,当时长安(今西 安)地区冬季无雪,梅花等南方植物 在北方广泛分布。
降水变化
隋唐时期降水波动较大,既有长时间 干旱,也有洪涝灾害发生。黄河、长 江等大河的水位变化较大,对农业生 产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 增加。中国未来可能面临更多的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 气候事件。
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生物多样 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未来需要关注生 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
对应对气候变迁的建议和倡议
民和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中世纪应对气候变迁的措施和策略
林业保护
中世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林业 资源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封 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面
积,以改善气候环境。
灾害预警和应对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 灾害信息,组织民众采取应对措施 ,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农业多元化
推广农业多元化种植模式,增加作 物种类和种植面积,降低气候变化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气候变迁
秦代气候
汉代气候
秦代(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发 展。然而,秦代晚期可能出现了一次 短暂的气候变冷事件。
西汉时期(约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气候继续波动,既有温暖湿润的 时期,也有寒冷干燥的时期。东汉时 期(约公元25年-公元220年),气 候整体偏干,降水减少。
21世纪初,中国极端气候事件 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 高温等。

第一章 历史时期气候

第一章 历史时期气候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研究表明相对适中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 是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在距今5000至4000 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现在高 2度,降雨量高于现在,导致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植被都有利于石器农具耕作农业的发展, 人口增长,城市形成,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人 们交流的需要产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如偃师 二里头文化。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另外一种表述):



1、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 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 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 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全新世大暖期 南宋寒冷期 明清宇宙期 二、简答 近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是什么?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 波动时期 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1911 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 入了仪器观察时期。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 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进入20世纪 后,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40年代为界,划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 的40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我国 为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期的第三暖期。 此后,我国就进入了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时 期,也是我国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时期的第 四冷期。


1、第一冷期 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 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 时间。 2、第二冷期 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 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 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课件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课件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 变迁
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现代科学将地质时代划为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人类产生以来的250万年被称为新生代第四 纪。因为在这二三百万年间地球上出现了 人类祖先,故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
1.第四纪初期中国气候形成三大区:受夏季海 洋影响的湿润季风区、向干燥方向发展的干燥 区、向高寒方向发展的青藏高原区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近岁延州永宁 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 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
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
1000年到l200年的两宋时期,为我国近5000 年来第三个寒冷期
第三个寒冷期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 干燥的转折时期,但以今天的标准来看, 这仍是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
到此结束
谢谢观看
从南宋为开始的长达800年左右的寒冷期,对中国历 史进程的影响:
1.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 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
2.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中国气候十分寒冷, 又称“明清小冰期”。
本章小结
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 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 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 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 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 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 候比现在寒冷。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往学者的研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PPT课件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PPT课件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 学报》1972年第1期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
(二)九个时段的划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仰韶暖期: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从物 候记录可以看出, 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暖时期。
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 A.东北 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 B.华北 (1)北京西郊、燕山南麓泥炭层中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 (2)渤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 (3)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
证据:(1)公元之初的东汉,首都洛阳在晚春还降雪,冻死了 很多人。
(2)《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 月,行幸广陵故城(今淮安市淮阴区),临江观兵,戎卒十 余万,旌旗数百里,帝于马上为诗。是岁大寒冰。舟不得入 江,乃引还。”
(3)东晋咸和九年(334年)起,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湾结冰 “连年冻者三矣”,冰上可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这 是目前已知的这一寒冷时期达到寒冷高峰的气候现象,估计 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4度。
(2)长江下游
❖ 1111年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面结冰,且坚实可以通车。
❖ 1153~1155年,金朝使臣到杭州时,苏州一带的运河 冬天常常封冻。 金·蔡珪《撞冰行》:“船头傅铁横 长锥,十十五五张黄旗。百夫袖手略无用,舟过理棹 徐徐归。吴侬笑向吾曹说:‘昔岁江行苦风雪,扬锤 启路夜撞冰,手皮半随冰皮裂。今年穷腊波溶溶,安 流东下闲篙工。江东贾客借余澜,贞元使者比春风。”

竹鼠

2、西周冷期:气候开始恶化, 属干冷时期。 证据: 喜温的动植物消失:相当于西周早期的河南淅川县下
王岗文化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遗骸。 长江、汉水结冰:《竹书纪年》记载了周孝王时,长

五千年气候的变迁PPT教案

五千年气候的变迁PPT教案
第32页/共56页
(3)、1970s—今 ➢ 现代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共同造
成的,而近3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
的。这种科学的共识促成了国际政治层面重大决策的 产生,即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 都议定书》。
第33页/共56页
第34页/共56页
近100年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
1、考古时期 2、物候时期 3、方志时期 4、仪器观测时期
第10页/共56页
➢ 西安半坡遗址中的斑鹿、獐、 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说明存 在森林、芦苇滩、草地等。现 在的獐生活在长江下游。
第12页/共56页
➢ 殷墟出土的竹鼠、獐、象、貘、 水牛等
第13页/共56页
第14页/共56页
第15页/共56页
第16页/共56页
河南简称“豫”
第17页/共56页
(2)、第二次温暖时期:
前770年至公元初。从春秋开 始一直到西汉末
春秋鲁国冬天无冰。 梅、竹广泛种植。
第19页/共56页
➢《荀子 富国篇》:“今是 土之生五谷也,一岁而再 获之。”
第20页/共56页
(3)、第二次寒冷时期:
从公元初至公元600年。相当东汉
三国到六朝时,持续时间长达6个
世纪。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冬十月,行
·
·
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
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
还。”
第21页/共56页
曹操所建三台(铜雀、金虎/凤、冰井) 之一的冰井台位于三台的最北端,建于建 安十九年,因其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
《水经注》记载, 冰井台有屋140间, 上有冰室,室有数 井,井深十五丈, 藏冰及石墨(煤炭)、 栗窖、盐窖,以备 不测。在明末已被 漳水冲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