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和弹簧的长度 x成正比,即 f=-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资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 /(8×Dm3× 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 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 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典范 : 线径=2.0mm ,外径 =22mm,总圈数=5.5 圈 , 钢丝材质 =琴钢丝K=(G×d4)/(8×D3m×N000×24)/(83×20×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拉力弹簧的初张力 : 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相互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办理、电镀等不一样,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均匀的现象。
因此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 =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添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 /(1167×Dm×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 不锈钢丝E=19400 ,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Do=OD=外径Di=ID= 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设计参数
计算公式
备注
压缩弹簧
拉伸弹簧
中径D2
D2=Cd
按表4取标准值
内径D1
D1=D2-d
外径D
D=D2+d
旋绕比C
C=D2/d
压缩弹簧长细比b
b=H0/D2
b在1~5.3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围内选取
自由高度或长度H0
H0≈pn+(1.5~2)d
(两端并紧,磨平)
H0≈pn+(3~3.5)d
(两端并紧,不磨平)
一、普通圆柱螺旋弹簧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1)外径D、中径D2、内径D1和簧丝直径d;
2)旋绕比C:C=D2/d。也称弹簧指数,是弹簧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取值见表1;
2)节距p;
3)螺旋升角α: 。对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一般应在5°~9°范围内选取。
弹簧的旋向可以是右旋或左旋,无特殊要求时,一般都用右旋。
二、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及拉伸弹簧的结构尺寸
p=(0.28~0.5)D2
p=d
轴向间距δ
δ=p-d
展开长度L
L=πD2n1/cosα
L≈πD2n+钩环展开长度
螺旋角α
α=arctg(p/πD2)
对压缩螺旋弹簧,推荐α=5°~9°
质量ms
ms=
γ为材料的密度,对各种钢,γ=7700kg/ ;对铍青铜,γ=8100kg/
H0=nd+钩环轴向长度
工作高度或长度
H1,H2,…,Hn
Hn=H0-λn
Hn=H0+λn
λn--工作变形量
有效圈数n
根据所要求的变形量计算
n≥2
总圈数n1
n1=n+(2~2.5)(冷卷)
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
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弹簧是一种用来储存和释放机械能的装置,应用广泛于机械、汽车、电器等领域。
弹簧的参数、尺寸以及计算公式对于设计和选择弹簧十分重要。
1.弹簧的参数:- 预压力(Preload):弹簧在未加载之前的初始压力。
- 弹性系数(Spring Constant):弹簧在单位变形下的恢复力。
- 卸载长度(Unloaded Length):未加载时的弹簧长度。
- 动载荷(Dynamic Load):弹簧所承受的变动力。
- 疲劳寿命(Fatigue Life):弹簧能够承受的循环加载次数。
2.弹簧的尺寸:- 线径(Wire Diameter):弹簧材料的直径,决定着弹簧的承载能力。
- 外径(Outer Diameter):弹簧的最大直径。
- 内径(Inner Diameter):弹簧的最小直径。
- 组件高度(Solid Height):弹簧在最大压缩状态下的高度。
- 活动齿数(Active Coils):弹簧上具有弹性的齿数。
- 紧齿数(Total Coils):弹簧上总共的齿数。
3.弹簧的计算公式:-弹性系数(K)的计算公式:K=Gd^4/(8Na^3)其中,G为剪切模量,d为线径,N为齿数,a为活动齿数。
-预压力(P)的计算公式:P=K*δ其中,δ为弹簧的压缩/拉伸变形量。
-力(F)的计算公式:F=K*δ弹簧所受的力正比于弹性系数与变形量之积。
-弹簧的伸长(δ)计算公式:δ=(F*L)/(K*Gd^4)其中,L为弹簧的长度。
-弹簧的疲劳寿命(Nf)计算公式:Nf=(C*S^b)/(F^b)其中,C为常数,S为应力幅值(一般为弹簧的最大变形量)。
以上公式仅为常见的弹簧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安全系数、材料的疲劳强度等。
总结起来,弹簧的参数、尺寸和计算公式对于弹簧的设计和选择至关重要。
具体的参数和尺寸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弹簧类型来确定,而计算公式则是根据力学原理和材料特性推导得出的。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弹簧,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怎么计算,东莞市大朗广原弹簧制品厂为您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计算公式。
一、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二、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三、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
压簧、拉簧、扭簧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弹力参数
弹簧弹力参数
弹簧弹力参数有弹簧刚度系数、弹簧常数、弹簧总长、弹簧静止长度等。
其中,弹簧常数k是表示弹簧弹力的参数,当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每增加1mm或1°扭转角的负荷。
其计算公式因弹簧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拉伸弹簧的弹簧常数k可以通过公式k=(Gd^4)/(8Dm^3Nc)计算得出,其中G为线材的钢性模数,d为线径,Dm为中径,Nc为有效圈数。
此外,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其关系可以表示为F=-kx,其中k为弹性系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初拉力计算F 0=〖{π×d 3}÷(8×D)〗×79mpa F 0={×(5×5×5)÷(8×33)}×79=117 kgf1.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2.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 距离的负荷(kgf/mm);3.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 ×d 4)/(8×D 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 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Nc=有效圈数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圈 ,钢丝材质=不锈钢丝K=(G ×d 4)/(8×D 3×Nc)=(7900×54)/(8×203×=mm ×(F=100)=812 kgf 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1167×D×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初拉力计算F0=〖{π3.14×d3}÷(8×D)〗×79mpaF0={3.14×(5×5×5)÷(8×33)}×79=117 kgf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Nc=有效圈数F=运动行程(550mm)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钢丝材质=不锈钢丝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 m×(F=100)=812 kgf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1167×D×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参数
μ——泊松比;长度系数
ν——弹簧的自振频率(Hz)
Vr——弹簧所受变载荷的激励频率(Hz)
τb——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τj——弹簧的工作极限切应力(Mpa)
τo——材料的脉动扭转疲劳极限(Mpa)
τs——材料的抗扭屈服点(Mpa)
τ-1——材料的对称循环扭转疲劳极限(Mpa)
φ——扭转变形角(º);(rad)
R——弹簧圈的中半径(mm)
R1——弹簧圈的内半径(mm)
R2——弹簧圈的外半径(mm)
r——阻尼系数
S——安全系数
T——扭矩;转矩(N·mm)
Tˊ——扭转刚度(N·mm/(º))
t——弹簧的节矩
tc——钢索节距(mm)
U——变形能(N·mm);(N·mm·rad)
V——弹簧的体积(mm³)
规定画法
⑴在平行螺旋弹簧线的视图上,各圈的轮廓线画成直线。⑵有效圈数在4圈以上的弹簧,可只画出其两端1~2圈(不含支撑圈)。中间用通过弹簧钢丝中心的点画线连起来。⑶在图样上,当弹簧的旋向不作规定时,螺旋弹簧一律画成右旋,左旋弹簧也画成右旋,但要注明“左”字。
⑼自由高H0:弹簧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的高度。由下式计算:H0=nt+(n2-0.5)d=nt+1.5d(n2=2时)
⑽弹簧展开长度L:绕制弹簧时所需钢丝的长度。L≈n1(ЛD2)2+n2(压簧)L=ЛD2n+钩部展开长度(拉簧)
⑾螺旋方向:有左右旋之分,常用右旋,图纸没注明的一般用右旋。
⑿弹簧旋绕比:中径D与钢丝直径d之比。
k——系数
L——弹簧材料的展开长度(mm)
l——弹簧材料有效工作圈展开长度(mm);板弹簧的自由弦长(mm)
弹簧设计参数
名称与代号压缩螺旋弹簧弹簧直径d/mm由强度计算公式确定弹簧中径D2/mm D2=Cd弹簧内径D1/mm D1=D2-d弹簧外径D/mm D=D2+d弹簧指数C C=D2/d 一般4≤C≤6螺旋升角g/° 对压缩弹簧,推荐g=5°~9°有效圈数n由变形条件计算确定 一般n>2总圈数n1压缩n1=n+(2~2.5);拉伸n1=nn1=n+(1.5~2)( YⅠ型热卷);n1的尾数为1/4、1/2、3/4或整圈,推荐1/2圈自由高度或长度H0/mm两端圈磨平n1=n+1.5时,H0=np+dn1=n+2时,H0=np+1.5dn1=n+2.5时,H0=np+2d两端圈不磨平n1=n+2时,H0=np+3dn1=n+2.5时,H0=np+3.5d工作高度或长度Hn/mm Hn=H0-ln节距p/mm间距d/mm d=p-d压缩弹簧高径比b b=H0/D2展开长度L/mm L=pD2n1/cosg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 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 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
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弹簧参数及尺寸一、小型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尺寸及参数1、弹簧的工作图及形式1.1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4459、4规定。
1.2 弹簧的形式分为A型和B型两种。
2、材料弹簧材料直径为0.16~0.45mm,并规定使用GB4357中B组钢丝或YB(T)11中B组钢丝。
采用YB(T)11中B组钢丝时,需在标记中注明代号“S”。
3、制造精度弹簧的刚度、外径、自由长度按GB1973规定的3级精度制造。
如需按2级精度制造时,加注符号“2”,但钩环开口尺寸均按3级精度制造。
4、旋向弹簧的旋向规定为右旋。
如需左旋应在标记中注明“左”。
5、钩环开口弹簧钩环开口宽度a为0.25D~0.35D。
注:D为弹簧中径。
6、表面处理6.1采用碳素弹簧钢丝制造的弹簧,表面一般进行氧化处理,但也可进行镀锌、镀镉、磷化等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
其标记方法应按GB1238的规定。
6.2采用弹簧用不锈钢丝制造的弹簧,必要时可对表面进行清洗处理,不加任何标记。
7、标记7.1标记的组成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标准编号、材料代号(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时)以及表面处理组成。
规定如下:7.2标记示例例1:A型弹簧,材料直径0.20mm,弹簧中径3.20mm,自由长度8.80mm,左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组,表面镀锌处理。
标记:拉簧A0.20*3.20*8.80-2左GB1973.2——89-D-Zn例2:B型弹簧,材料直径0.40mm,弹簧中径5.00mm,自由长度17.50mm,右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3级,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B组。
标记:拉簧B0.40*5.00*17.50 GB1973.2--89-S8、计算依据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切应力(N/mm²):τ=(8PDK)/(πd³)变形量(mm):F=(8PD³n)/ Gd4弹簧钢度(N/mm):P′=P/ F=(Gd4)/(8D³n)曲度系数:K =(4C-1)/(4C-4)+ (0.615)/C旋转比:C =D/d 自由长度(mm):H。
弹簧基本参数
弹簧基本参数
1、弹簧丝直径d:制造弹簧的钢丝直径。
2、弹簧外径D2:弹簧的最大外径。
3、弹簧内径D1:弹簧的最小外径。
4、弹簧中径D:弹簧的平均直径。
它们的计算公式为:D=(D2+D1)÷2=D1+d=D2-d
5、节距t:除支撑圈外,弹簧相邻两圈对应点在中径上的轴向距离成为节距,用t表示。
6、有效圈数n: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
7、支撑圈数n2:为了使弹簧在工作时受力均匀,保证轴线垂直端面、制造时,常将弹簧两端并紧。
并紧的圈数仅起支撑作用,称为支撑圈。
一般有1.5d、2d、2.5d,常用的是2d。
8、总圈数n1: 有效圈数与支撑圈的和。
即n1=n+n2.
9、自由高H0:弹簧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的高度。
由下式计算:H0=nt+(n2-0.5)d=nt+1.5d (n2=2时)
10、弹簧展开长度L:绕制弹簧时所需钢丝的长度。
L≈n1 (ЛD2)2+n2 (压簧) L=ЛD2 n+钩部展开长度(拉簧)
11、螺旋方向:有左右旋之分,常用右旋,图纸没注明的一般用右旋。
12、弹簧旋绕比:中径D与钢丝直径d之比。
弹簧线长度计算公式
弹簧线长度计算公式一、弹簧线长度计算的基本原理。
1. 螺旋弹簧。
- 对于圆柱螺旋弹簧,其线长度(展开长度)计算基于螺旋线的几何形状。
- 假设圆柱螺旋弹簧的中径为D(弹簧外径减去钢丝直径),节距为t,有效圈数为n。
- 弹簧一圈的展开长度可以根据圆周长公式l = π D(这里D为弹簧中径)。
- 那么弹簧的总长度L=π Dn+钩部展开长度(如果有钩部的话)。
- 如果考虑两端并紧磨平,一般并紧圈数为n_1(通常取n_1 = 1.5 - 2.5圈),此时弹簧总长度L=π D(n + n_1)+钩部展开长度。
- 对于节距t,在计算总长度时,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当考虑弹簧的压缩或拉伸行程时,在有效圈数n的范围内,总长度还可以表示为L=(n - 1)t+2d+钩部展开长度(d为弹簧丝直径)。
2. 圆锥螺旋弹簧。
- 圆锥螺旋弹簧的中径是变化的。
设圆锥弹簧的大端中径为D_1,小端中径为D_2,节距为t,有效圈数为n。
- 其一圈的平均展开长度l=π(D_1 + D_2)/(2)。
- 则弹簧的总长度L=π(D_1 + D_2)/(2)n+钩部展开长度(如果有钩部)。
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材料特性影响。
- 在计算弹簧线长度时,有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变形等因素。
例如,当弹簧受到较大的拉力或压力时,其实际长度会发生变化,在精确计算时需要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参数进行修正。
2. 制造工艺的影响。
- 实际制造过程中,弹簧的绕制工艺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如在绕制过程中钢丝的拉伸、弯曲半径的微小变化等,这些因素在高精度要求的弹簧线长度计算中需要考虑。
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制造工艺的精度等级,预留一定的长度余量。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初拉力计算F0=〖{π×d 3}÷(8×D)〗×79mpaF0={×(5×5×5)÷(8×33)}×79=117 kgf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Nc=有效圈数F=运动行程(550mm)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圈 ,钢丝材质=不锈钢丝K=(G×d4)/(8×D3×Nc)=(7900×54)/(8×203×=mm×(F=100)=812 kgf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1167×D×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m×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E=线材之钢 性模数:琴 钢丝 E=21000 , 不锈钢丝 E=19400 , 磷青铜线 E=11200,黄 铜线 E=11200 d=线径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 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 方向相反。
压力弹簧的 设计数据, 除弹簧尺寸 外,更需要 计算出最大 负荷及变位 尺寸的负 荷;
弹簧常数: 以k表示, 当弹簧被压 缩时,每增 加1mm距离 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 式(单位: kgf/mm): K=(G×d 4)/(8 ×Dm3× Nc)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 =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 的力臂 p=3.1416
G=线材的钢 性模数:琴 钢丝G=8000 ;不锈钢丝 G=7300;磷 青铜线 G=4500 ; 黄铜线 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 =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 数=N-2 弹簧常数计 算范例:线 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 =5.5圈 ,钢 丝材质=琴 钢丝
K=(G×d4) /(8×D m3×N c)=(8 000×2 4)/(8 ×拉力力弹弹簧簧的 k值与压力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 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 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 最大负荷(弹簧常数 ×拉伸长 度)
弹簧刚度计算大全
弹簧刚度计算大全弹簧刚度是指在单位变形下所受的恢复力大小,是一个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弹簧的尺寸、材料以及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弹簧的刚度计算包括原理计算和具体公式计算,下面将详细介绍弹簧刚度计算的各种方法。
弹簧刚度的原理计算主要是根据胡克定律,即弹性体的位移与受力成正比的基本法则。
在胡克定律下,可以得到弹簧刚度公式:F = kx其中,F为受力大小,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x为弹簧的位移量。
具体公式计算主要分为钢丝弹簧、扭力弹簧和板簧三类。
一、钢丝弹簧的刚度计算:钢丝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Gd^4)/(8ND^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G为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d为弹簧丝径,N为弹簧圈数,D为弹簧的平均直径。
二、扭力弹簧的刚度计算:扭力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Gd^4)/(32L^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G为弹簧材料的剪切模量,d为弹簧丝径,L为弹簧的长度。
三、板簧的刚度计算:板簧的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Ewth^3)/(12(1-ν^2)L^3)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E为板簧材料的弹性模量,w为板簧的宽度,t为板簧的厚度,h为板簧的长度方向上的应力分量,ν为泊松比,L为板簧的长。
除了以上具体的公式计算之外,还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来进行弹簧刚度的计算。
试验方法一般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或位移到弹簧上,然后测量弹簧的变形量,通过弹性模量来计算刚度。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的刚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弹簧在系统中的弹性变形以及恢复力大小。
弹簧刚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弹簧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
只有精确计算和选取合适的刚度,才能满足系统在设计和使用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弹簧刚度计算涉及多种方法和公式,具体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取,可以保证弹簧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Di=ID=内径 Dm=MD=中径 =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 数=N-2 弹簧常数计 算范例:线 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 =5.5圈 ,钢 丝材质=琴 钢丝
K=(G×d4) /(8×D m3×N c)=(8 000×2 4)/(8 ×203× 3.5)= 0.571 kg数 ×拉伸长 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 以 k 表示, 当弹簧被扭 转时,每增 加1°扭转 角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 式(单位: kgf/mm): K=(E×d 4)/(1 167×D m×p×N ×R) E=线材之钢 性模数:琴 钢丝 E=21000 , 不锈钢丝 E=19400 , 磷青铜线 E=11200,黄 铜线 E=11200
压力弹簧的 设计数据, 除弹簧尺寸 外,更需要 计算出最大 负荷及变位 尺寸的负 荷;
弹簧常数: 以k表示, 当弹簧被压 缩时,每增 加1mm距离 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 式(单位: kgf/mm): K=(G×d 4)/(8 ×Dm3× Nc)
G=线材的钢 性模数:琴 钢丝G=8000 ;不锈钢丝 G=7300;磷 青铜线 G=4500 ; 黄铜线 G=3500 d=线径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 =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 的力臂
p=3.1416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 弹簧的计算 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 初张力:初 张力等于适 足拉开互相 紧贴的弹簧 并圈所需的 力,初张力 在弹簧卷制 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 在制作时, 因钢丝材质 、线径、弹 簧指数、静 电、润滑油 脂、热处理 、电镀等不 同,使得每 个拉力弹簧 初始拉力产 生不平均的 现象。所以 安装各规格 的拉力弹簧 时,应预拉 至各并圈之 间稍为分开 一些间距所 需的力称为 初张力。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m×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参数及尺寸一、小型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尺寸及参数1、弹簧的工作图及形式1.1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4459、4规定。
1.2 弹簧的形式分为A型和B型两种。
2、材料弹簧材料直径为0.16~0.45mm,并规定使用GB4357中B组钢丝或YB(T)11中B组钢丝。
采用YB(T)11中B组钢丝时,需在标记中注明代号“S”。
3、制造精度弹簧的刚度、外径、自由长度按GB1973规定的3级精度制造。
如需按2级精度制造时,加注符号“2”,但钩环开口尺寸均按3级精度制造。
4、旋向弹簧的旋向规定为右旋。
如需左旋应在标记中注明“左”。
5、钩环开口弹簧钩环开口宽度a为0.25D~0.35D。
注:D为弹簧中径。
6、表面处理6.1采用碳素弹簧钢丝制造的弹簧,表面一般进行氧化处理,但也可进行镀锌、镀镉、磷化等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
其标记方法应按GB1238的规定。
6.2采用弹簧用不锈钢丝制造的弹簧,必要时可对表面进行清洗处理,不加任何标记。
7、标记7.1标记的组成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标准编号、材料代号(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时)以及表面处理组成。
规定如下:7.2标记示例例1:A型弹簧,材料直径0.20mm,弹簧中径3.20mm,自由长度8.80mm,左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组,表面镀锌处理。
标记:拉簧A0.20*3.20*8.80-2左GB1973.2——89-D-Zn例2:B型弹簧,材料直径0.40mm,弹簧中径5.00mm,自由长度17.50mm,右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3级,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B组。
标记:拉簧B0.40*5.00*17.50 GB1973.2--89-S8、计算依据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切应力(N/mm²):τ=(8PDK)/(πd³)变形量(mm):F=(8PD³n)/ Gd4弹簧钢度(N/mm):P′=P/ F=(Gd4)/(8D³n)曲度系数:K =(4C-1)/(4C-4)+ (0.615)/C旋转比:C =D/d 自由长度(mm):H。
=(n+1.5)d+ 2Dι弹簧钢丝展开长度(mm):L≈(n + 2)πD弹簧单件质量(mg):m≈(πd²/4)Lρ注:ρ为弹簧材料密度,取ρ=7.85mg/mm³。
初拉力P的计算公式与初应力τ。
的选取范围:P。
=(πd³/8D)τ。
∵P。
=(πd³/8D)π。
取π。
C≈60,则:P。
=(πd³/8D)·(60/C)=(23.56d4)/D² 式中:D为弹簧的中径。
当选取初拉力时,推荐初拉力τ。
值在图A1阴影区域内选取。
本标准中的τ。
是按照关系式τ。
C≈60确定的,即取τ。
上下限的近似中点而算出P。
值。
二、小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尺寸及参数1、弹簧的工作图及型式1.1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 4459.4的规定。
1.2 弹簧的形式分为两端圈并紧不模型(YⅡⅠ)和两端圈并紧磨平型(YⅠ)两种。
2、材料弹簧材料直径为0.16 ~ 0.45mm,并规定使用GB4357中B组钢丝或YB(T)11中B组钢丝。
当采用YB(T)11中的B组钢丝时,需在标记中注明代号“S”。
3、弹簧如需设置芯轴或套筒时,其尺寸按图3及表1规定。
4、制造精度弹簧的刚度、外径、自由高度按GB1973规定的3级精度制造。
如果按2级精度制造时。
则加注符号“2”。
但两端面对外廓素线的垂直度按3级精度制造。
5、旋转弹簧的旋向规定为右旋。
当需要左旋时,应在标记中注名“左”。
6、表明处理6.1采用碳素弹簧钢丝制造的弹簧,表面一般进行氧化处理,但也可以进行镀锌、镀镉、磷化等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其标记方法应按GB123 8的规定。
6.2采用不锈钢丝制造的弹簧,必要时可对表面进行清洗处理,不加任何标记。
7、标记7.1标记的组成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形式、尺寸、标准编号,材料牌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规定如下:名称形式、尺寸、精度及旋转标准编号材料牌号表面处理7.2标记示例例1:YⅠ型弹簧,材料直径0.20mm,弹簧中径2.50mm,自由高度6mm,左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高度的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组,表面镀锌处理。
标记:YⅠ0.20*2.50*6-2左GB1973.3——89-D-Zn 例2:YⅡ型弹簧,材料直径0.40mm,弹簧中径2.5 0mm,自由高度5mm,右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高度的精度为3级,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B组。
标记:YⅡ0.40*2.50*5 GB1973.3--89-S8、计算方法8.1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切应力(N/mm²):τ=(8PDK)/(πd³)变形量(mm):F=(8PD³n)/(Gd4)最小套筒直径(mm):DTmin=1.2(D+d)注:ρ为弹簧材料密度,取ρ=7.85*10-6 Kg/mm³ 。
本标准适用于受变负荷作用次数在10³次以下的以及受变负荷作用次数在10³~10 次或冲击负荷的普通圆柱螺旋弹簧。
1.弹簧的型号、尺寸、参数按图及表1的规定。
2.弹簧材料直径为0.5-8mm,用碳素弹簧钢丝Ⅱ组,亦可采用碳素弹簧钢丝Ⅱa组,如果采用采用碳素弹簧钢丝Ⅱa组时,需在标记中注明。
3.弹簧的负荷、外径、自由长度按GB 1239-76《普通圆柱螺旋弹簧》规定的3级精度制度。
如需按2级精度制造时,加注符号2。
4.弹簧的旋向规定为右旋,左旋应在标记中注明。
5.弹簧表面应氧化处理,如要求赌锌、镀铬、磷化等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时,应在标记中注明。
其标记方法按GB 1238—76《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的规定。
6.弹簧钩环开口宽度a =D2/57.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与尺寸、标准编号、材料牌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
标记示例:(1)材料直径2.5mm,弹簧中径16mm,自由长度67.3mm,负荷、外径、自由长度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Ⅱa组,表面氧化处理的B 型左旋弹簧:拉簧B2.5* 16*67.3-2左GB 2087—80·Ⅱa(2)材料直径1mm,弹簧中径7mm,自由长度22.5mm,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Ⅱ组,表面镀锌处理的A型弹簧:拉簧1* 7* 22.5 GB 2087—8 0-D·Zn8.弹簧的其他技术要求按GB 1239—76的规定。
9.弹簧的主要尺寸参数按表2的规定。
10、计算方法: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切应力(N/mm):r=(8PD2K)/(πd³)变形量(mm):F=(8PD2³n)/(Gd4)四、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圆钩环压中心型)尺寸及参数1.1技术要求弹簧材料直径为0.5~8mm,用碳素弹簧钢丝C级,亦可采用碳素钢丝B级或D级。
如采用碳素弹簧钢丝B级或D级时,需在标记中注明。
1.2 制造精度弹簧的负荷、外径和自由长度一般按GB 1239.1的规定选用。
1.3 表面处理弹簧表面一般应进行氧化处理,但也可进行镀锌、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其标记方法应按GB1238的规定。
1.4 弹簧钩环开口宽度a为0.25D~0.35D,或钩环钩部长度按GB1239.1的规定。
1.5 弹簧其他技术要求,按GB 1239.1的规定。
2、标记2.1弹簧的标记由名称、类型、尺寸、标记编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
2.2标记示例例1:L Ⅲ型弹簧,材料直径为1mm,弹簧中径为5mm,自由长度为18mm,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C级,表面镀锌处理的A型左旋弹簧:L ⅢA 1*5*18 左GB/T 2088-D·Zn例2:L Ⅲ型弹簧,材料直径为2.5mm,弹簧中径为16mm,自由长度为82mm,负荷、外径、自由长度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D 级,表面镀锌处理的B型左旋弹簧L ⅢB 2.5*16*82.2 GB/T 2088 HY3、计算方法3.1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试验负荷下变形量:Fs=(πD²n)/(Gd)τs,mm弹簧刚度:P’ =P/F=(Gd4)/(8D3n),N/mm初拉力:P。
=(πd3)/(8D)τ。
,N曲度系数:K=(4C-1)/(4C-4)+0.615/C旋转比:C=D/d自由长度:H。
= (n + 1.5)d + 2Dι,mm展开长度:L ≈ πDn + 钩环展开部分,mm弹簧质量:m=(πd²)/4 L·ρ,kg式中:ρ为弹簧材料的密度,取ρ= 7.8 * 10-6 kg/mm3五、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两端圈并紧磨平或锻平型)尺寸及参数1、弹簧类型1.1 弹簧类型分为两端圈并紧磨平型和两端圈并紧锻平型。
1.2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 4459.4 的规定。
2、技术要求2.1 材料弹簧材料直径为为0.5~50mm,当材料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采用冷卷工艺),用GB4357中C级钢丝;当材料直径大于10mm 时(采用热卷工艺),用GB1222中60Si2MnA。
2.2 芯轴及套筒弹簧如需要设置芯轴、套筒时,其尺寸按图3及表的规定。
2.3 制造精度2.3.1 冷卷或热卷弹簧的刚度、外径、自由高度及垂直度均按GB1239.2或GB1239.4的规定选用。
2.4 表面处理采用C级碳素弹簧钢丝制造的冷卷弹簧,应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或电镀处理。
采用60Si2MnA制造的热卷弹簧,表面应进行涂漆处理。
2.5 弹簧其它技术要求按GB1239.2或GB1239.4的规定。
3、标记3.1 标记方法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标准编号、材料牌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
3.2标记示例例1:YA 型弹簧,材料直径为1.2mm,弹簧中径为8mm,自由高度为40mm,刚度、外径、自由高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级,表面镀锌处理的左旋弹簧。
标记:YA 1.2*8*40-2 左GB/T 2089-94B级-D-Zn例2:YB型弹簧,材料直径为30mm,弹簧中径为150mm,自由高度为320mm,材料为60Si2MnA,表面涂漆处理的右旋弹簧标记:YB 30*150*320 GB/T 2089-944.计算方法实验切应力:τ2=(8PsD)/(πd³),N/mm²许用切应力:[τ]=(8PDK)/πd3,N/mm²工作负荷: P=(Gd4)/(8D²n),N试验负荷下变形量:Fs=(τsπD²n)/(Gd),mm弹簧刚度:P’ =P/F=(Gd4)/(8Dn3),N/mm曲度系数:K=(4C-1)/(4C-4)+0.615/C旋绕比:C=D/d自由高度: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