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时间: 2015年10月13实验目的: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玻璃棒2支, 橡胶棒2支, 丝绸1块, 毛皮1块。

实验过程: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 手持一根玻璃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 手持一根橡胶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实验名称: 电流和电路实验时间: 2015年10月15实验目的: 探究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 小灯珠2个, 开关1个,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用把导线把干电池、小灯珠、开关连接起来。

(开关断开)2.检查一遍, 无误后闭合开关, 观察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3、断开开关, 拧下一个小灯珠, 再闭合开关, 观察剩下的那个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 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 (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时间: 2015年10月21实验目的: 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 小灯珠2个, 开关3个,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按照课本图15.3-3连接串联电路, 观察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发光的情况。

2、按照课本图15.3-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观察各开关控制个小灯泡的情况。

实验结论: 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 (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时间: 2015年10月22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 小灯珠1个, 开关1个,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 再从“–”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不清楚电流大小时可采用试触法)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5、读数:(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1、制订,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九年级物理实验精选(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实验精选(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实验精选电学实验一.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明猜想: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小亮猜想: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小敏猜想: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 有关。

(2)图中是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的实验器材,他们已经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

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①,应该控制 _ 不变;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 _和导线_ (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要探究猜想④,应该选用导线__ _和导线_ (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3)上面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 显示的。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2.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同学们首先连接了如图5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6所示。

(1)小龙发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

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 1较亮,灯L 2较暗。

(2)小明看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较A 2大,所以他也同意小龙的看法。

造成小明判断错误的原因是: 。

(3)小文对图6电路稍加改动(不增加器材),并根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说明小龙的解释是错误的。

a .小文的做法是: 。

b .观察到实验现象是: 。

(4)如果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

以下两种方法是否可以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请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现象 结论方法是否可行 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2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两灯都熄灭两灯一定是串联3.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7所示。

⑴请你说明在开关S 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 。

⑵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 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九年级的物理实验吧,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

物理,听起来就像个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咱们每天都在经历。

你想啊,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闹钟,那声音不就是物理学的应用嘛!这实验啊,就像做饭,材料准备好了,开始动手,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每次走进实验室,我心里就像打了鸡血,期待着新鲜的发现。

想想咱们第一个实验,测量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一根小木棒,大家兴奋得像小猴子。

把木棒竖起来,慢慢放手,咔嚓一下,木棒就倒了。

这个过程可有趣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像是在打抢。

然后,老师开始讲解,这个倒下的速度,跟地球的引力有关。

哎哟,这引力可真神奇,让一根小木棒都能展示出物理的魅力,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感觉。

再说说那个经典的“牛顿摆”。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简直像看到新玩具一样,眼睛都亮了。

那些小球来回摆动,感觉就像在做舞蹈。

老师让我们观察小球碰撞后的运动规律,听着那清脆的碰撞声,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学着学着,我就觉得,嘿,这里面的道理简直能编成一部电视剧,充满了悬念和转折。

牛顿先生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真想对他说声“谢谢”,要不是他,咱们今天可就没法理解这些现象了。

然后咱们还做过一个实验,研究液体的密度。

每个人都拿着量杯,像小科学家一样,兴奋得不得了。

往里面倒水的时候,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弄洒了,哈哈,那场面就像在参加一场比赛,看谁的水倒得最准确。

老师教我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比较,哎,密度大的沉底,密度小的浮在上面,看到那一层层的液体分开,真有种“这就是科学”的震撼感。

老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在实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哦,对了,别忘了光的折射实验。

那时候我和同学们围着一杯水,像一群好奇的小鸟。

把一根铅笔放进去,哇,居然变得歪歪扭扭的,简直像被施了魔法。

大家都惊呼:“哇,真酷!”这时候,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听着听着,我心里琢磨,这光啊,真有点儿调皮,来回折腾,真像个不安分的小孩。

初三物理质量实验报告

初三物理质量实验报告

初三物理质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 电子天平
- 不同重量的物体
- 实验笔记本
实验步骤
1. 将电子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其为空载状态。

2. 打开电子天平的电源开关,等待天平的使用指示灯亮起。

3. 将待测物体放在电子天平的测量盘中心。

4. 等待电子天平显示稳定的数值,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5.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
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质量数据。

我们根据测量结果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与物体的大小和成分有关。

根据质量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将物体分为轻重不同的类别,从而更好地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质量的概念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我们知道通过使用电子天平,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且根据质量的不同来分类物体。

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日常实验中,我们应该准确地运用质量的测量方法,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在进行质量测量时,确保电子天平的测量盘干净且平整。

- 在记录质量数据时,注意保持准确性,并进行合适的单位转换。

- 实验器材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子天平的电源开关,以节约能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精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精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相关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间:年月日探究预备:1. 不一样, 质量大的水时间长2. 不相同, 物质种类不同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培养实验能力.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猜想与假设:不同探究...物理仿真实验氢氘光谱拍摄实验报告范本一、实验目的1.掌握氢氘光谱各谱线系的规律,即计算氢氘里德伯常数RH,RD的方法。

2.掌握获得和测量氢氘光谱的实验方法。

3.学习光栅摄谱仪的运行机理,并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WPS-1自动控制箱,光源:铁电极。

...物理实验报告500字自然界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

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大桥全长154米,20xx年5月22日,大桥路面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正在大桥上行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三个优秀的物理实验报告试验日期实验一:昆特管预习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

【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利用分光计测定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实验仪器】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光灯。

【实验原理】最小偏向角法是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10所示,三角形ABC表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B和 AC是透光的光学表面,又称折...分享物理实验报告模板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同组者实验日期20xx年9月日实验名称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加深对液体压强原理的理解,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器材1. 压强计2. 液体(水、盐水、煤油)3. 容器(烧杯、试管)4. 刻度尺5. 纸巾三、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 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容器,分别倒入水、盐水和煤油。

2. 将压强计放入水中,记录不同深度时压强计的读数。

3. 观察并记录压强计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4. 根据压强计的读数,使用纸巾吸收容器中多余的液体,保持容器干净。

5. 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深度下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并绘制了如下表格:| 深度(cm)| 水| 盐水| 煤油|| --- | --- | --- | --- || 1 | P1 | | || 2 | P2 | | || ... | Pn-1 | | || 5 | P5 | | P5(煤油)|根据表格数据,我们发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成正比关系,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同时,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二)实验分析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ρgh,我们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说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在增加,这与公式中的正比关系相符。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 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有关,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

3. 本实验结果与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液体压强原理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压强计等实验器材。

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继续通过更多的实验来加深对物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本次物理实验是我在初三上学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物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我深刻领悟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实验一:光的反射和折射我们在实验室里使用反射镜、凸透镜、平凸透镜等器材来观察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通过不断调整反射角度和凸透镜的位置,我逐渐理解了光线的传播过程和折射定律。

当凸透镜与平凸透镜重叠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公共焦点的出现。

在实验中,我们还通过微颗粒光学实验装置加深了对光线传播规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实验二:平衡力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一组静止物体的力与作用点来检验平衡。

我们在实验室里通过调整物体位置、增大或减小物体的质量,来观察物体的平衡状态。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我掌握了力的平衡规律,比如,当物体受到三个力时,只有当它们是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三:运动中的物体在实验中,我们穿着安全装置,通过自行车和滑行设备等器材,来观察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行为。

通过实验的逐步实施,我们了解到非均匀运动和匀速运动之间的区别,也掌握了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我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体会到物理规律和自身身体的变化。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逐渐掌握了物理学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学会了在实验中观测、探究、分析、总结和判断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实验中的体重测量和器材调整要特别仔细、准确,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我还发现在同学合作过程中,分组要合理、任务要明确、交流要及时、配合要默契,才能做出最好的结果。

总之,通过这次物理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明白了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会更加重视实践的体验,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共同进步的精神。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光电效应测量光速实验目的:通过利用光电效应测量光速,加深对光电效应和光速的理解。

实验仪器:透镜、棱镜、狭缝、光电池、数字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如果光的频率超过一定阈值,就会使金属发射出电子。

光电效应可以用光电池来实验测量光速。

光电池是由光敏阴极和阳极组成的装置。

实验步骤:1. 将透镜放在光源前方,使光线变得更为平行。

2. 将棱镜放到透镜后方,并利用棱镜把光分为几道不同波长的光线。

3. 在测量区域的一侧放置一个狭缝,以使只有通过该区域的光线从光电池侧进入。

4. 把光电池连接到数字示波器上,并调节示波器以使其能够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5. 通过调节透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光线正好能够打在光电池上。

6. 记录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波形。

7. 通过测量电压达到零点的时间间隔,计算出光速。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光电池上测得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通过测量电压达到零点的时间间隔,我们计算出光速为3.0×10^8 m/s。

实验分析及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利用光电效应测量光速,成功地得到了光速的近似值。

实验结果与已知的光速值相符合,验证了利用光电效应测量光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有来自测量电压达到零点的时间间隔的误差以及光线的偏差误差等。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多次进行实验测量,并取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光电效应和光速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相应的关系。

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光电效应和光速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实验报告册》沪科版物理——探究(二)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否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实验报告册》沪科版物理——探究(二)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否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探究(二)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否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1.活动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交流合作的精神。

2.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阻丝、玻璃瓶、煤油、温度计3.提出问题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4.猜想与假设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5.过程与方法
给电阻器通电,用温度计测量煤油的温度,温度越高,说明吸收的热量
越;
1.取质量,温度均与上个实验初始状态相同的煤油。

2.按上个实验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每隔与上个实验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煤油的温度。

6.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7.小结与思考
同一电阻,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煤油的温度越,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电阻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8.评价与交流
1.你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你在实验中有没有操作失误的地方?出现了哪些问题?
3.在实验中,运用了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各是怎样运用的?
4.除了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外,你能不能想到另外的实验方案?说出你的设计。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测量,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并深入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一:光的折射定律的验证实验材料:光源、直尺、半圆透镜、光屏、刻度尺、直角三棱镜、透明介质。

实验步骤:1. 将直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固定好。

2. 将半圆透镜放在直尺的一端,确保透镜的平面与直尺垂直。

3.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的一侧,调整光源位置,使得光线射向透镜的中心。

4. 在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光屏,并将其固定在直尺上。

5. 在光屏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透镜到光屏的距离。

6. 在光屏上,观察到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光线的折射角。

7.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折射角。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近似为常数,这与折射定律的预期结果相符。

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二:光的传播规律的探究实验材料:光源、直尺、平面镜、光屏、刻度尺。

实验步骤:1. 将直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固定好。

2. 将平面镜放在直尺的一端,确保镜面与直尺垂直。

3. 将光源放置在平面镜的一侧,调整光源位置,使得光线射向镜面的中心。

4. 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放置光屏,并将其固定在直尺上。

5. 在光屏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镜面到光屏的距离。

6. 在光屏上,观察到反射后的光线,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7.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对应的反射角。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差值近似为常数,这与光的传播规律中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预期结果相符。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光的传播规律。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传播规律的观察和测量,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传播规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热学实验.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热学实验.docx

教案纸实验1探究物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典例1 (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某物理兴趣学习小组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是晶体,其熔点为_______ °C,在熔化过程中要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波在10- llmin温度上升快,原因是:.典例2 (2011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不的图线.(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像可知:①冰的熔点是____ ;②冰的熔化规律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典例3 (2011年中考•河南卷)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为他记录当”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晶体的熔点是 °Co(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 比最后2min 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 时的吸热能力 _______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1答案:(1)海波;48;吸 (2)比热容发生变化 2答案:(1)温度计;秒表(手表)(2)①0°C 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使冰内部分子的运动及结构发生变化,从而状态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
一观:二观:三观:
2、测量时
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
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
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
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观察停表
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
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
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设计并进行试验:
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s
3、根据公式v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四、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4、进行实验:
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
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NO两侧的角i和角r,填入表中;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记录:
篇三:九年级物理实验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推荐阅读: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范本物理实验报告平放式直流电铃的物理实验报告物理《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有关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