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合集下载

必修1-5 特殊句式

必修1-5 特殊句式

.必修1《劝学》判断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用心一也。

(也)用心躁也。

(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倒装句:青,取之于蓝。

(状语后置)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于后置)省略句:輮(之)以为轮。

《师说》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吾师道也。

(也)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者也)被动句:1.终不解矣。

2.不拘于时。

(于)倒装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2.耻学于师(状语后置)3.师者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4.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归去来兮辞》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省略句:1.情在骏奔。

2.寓形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烛之武退秦师》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2.君之所之也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省略句: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犯南。

2.敢以(之)烦执事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倒装句: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2.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3.焉用亡郑以陪邻(宾语前置)4.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赤壁之战》判断句:1.子瑜者,亮兄瑾也(…者…也)2.曹公,豺虎也(也)3.此帝王之资也(也)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者…也)5.田横,齐之壮士耳6.我,子瑜友也(也)7.刘备天下枭雄8.刘豫州王室之胄9.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也)10.巨是凡人被动句:1.行将为人所并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3.羸兵为人马所蹈藉.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逼兵势耳6.刘豫州新败7.曹军破8.为操后患9.犹守义不辱倒装句:1.情欲何言(宾语前置)2.何以知之(宾语前置)3.欲安所归乎(宾语前置)4.何以言之(宾语前置)5.今战士还者(定于后置)6.荆州之民可以附操者(定于后置)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于后置)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定于后置)9.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10.裹以帷幕(状语后置)11.败于长坂(状语后置)12.亮见孙权于柴桑(状语后置)省略句:1.则宜抚安(之),与(之)结盟好2.逼(于)兵势耳3.权以示(之)群下4.今寇众我寡,难与(之)持久5.避乱(于)江东必修2《赤壁赋》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

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

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

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

例如: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

②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

②慈父见背。

(《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举贤以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句式梳理(必修1-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宾语前置句式梳理(必修1-5)

宾语前置句式梳理(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厌”)鸿门宴1.宾语前置句①籍何以至此(此句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何”移至介词“以”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籍以何至此”)②大王来何操(此句属于动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何”移至谓语动词“操”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③沛公安在(此句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应将宾语“安”移至介词“在”之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沛公在安”)必修2赤壁赋1.宾语前置句(1)何为其然也?(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为”的宾语“何”前置,应为“为何”)(2)而今安在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在”的宾语“安”前置,应为“在安”)(3)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羡”的宾语“何”前置,应为“羡何”)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未有之也”)师说(一)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按现代汉语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宾语前置句1.何以知之(“何以”译成“凭什么”)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译成“凭什么”)苏武传(一)宾语前置句①何以汝为见(现代汉语语序:何以见汝为)②子卿尚复谁为乎(现代汉语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③何以复加(现代汉语语序:以何复加)④信义安所见乎(现代汉语语序:信义见安所)张衡传(一)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现代汉语语序:未有之也)必修5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并序)(1)宾语前置①复驾言兮焉求 (正常语序应为“求焉”)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正常语序应为“之何”)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正常语序应为“疑奚”)滕王阁序1.宾语前置①童子何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高一文言倒装句式总结

高一文言倒装句式总结

文言倒装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以下是高一阶段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及其总结:1. 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出师表》(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尤其是动词前)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借助“之”、“是”等将宾语提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2.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2)中心词+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3)定语+补语。

吾谁与归?《屈原列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地方一里,指“方圆一里”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的意思。

3.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常常以介词“于”引出,表示处所、时间、方式、目的、原因等。

(1)表示处所。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2)表示时间。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3)表示方向。

又以刘敬先谏曰:“臣愿见太后。

”《鸿门宴》(4)表示方式,“向”、“对”、“对于”。

故为之文以志《石钟山记》(5)表示目的,“为”、“以便”。

愿借子金以济有无,何如?《鸿门宴》(6)表原因。

求其原因,盖失萧何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上就是高一阶段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总结。

文言倒装句式在文言文中具有特殊意义,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和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文言文特殊句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请认真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司马光《赤壁之战》)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考题展1.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

耕种之,锄之。

刈获之,载积之,打拂就无法生存。

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3分)2.乡闾贫弱赖以不困。

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斗麦责谷二斗三升。

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答案:村里有把麦子借给穷人的富人,每斗麦子要求归还二斗三升谷子。

3.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帝。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B解析:ACD 是定语后置句;B 是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

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子叫做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一)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

可分为四种状况。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构成“… …者, … …也。

”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 2、“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构成“……者也”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3、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 …者, … …”式。

①粟者.,民之所种。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常见特殊句式一、判断句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2.“乃、为”系列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

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3.无标志系列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

如: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二、被动句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

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③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

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常见特殊句式一、判断句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2.“乃、为”系列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

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3.无标志系列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

如: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二、被动句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

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③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

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必修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必修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必修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必修四: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必修五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2。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类型详解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

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

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

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

例如: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

②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

②慈父见背。

(《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举贤以佐。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1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知识总结(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应理解为“忌不信自”)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晋国)有什么满足?)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冯婉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二)、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中最常见的介词是“于”“以”(“乎”“与”),常常表示动作的地点、方式,常翻译为“在……(地方)”“用……(方式)”“把……”,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应理解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四、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 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③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 《史记·鲁
仲连邹阳列传》
五、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后 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 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 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 ·秋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④唯利是图
唯余马首是瞻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夜以继日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来自三而竭 ……(《曹刿论 战》)
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或介词 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 宴》)

特殊句式(答案)

特殊句式(答案)

粤教版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资料(特殊句式)一、分析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恐年岁之不吾与:吾,宾语前置2.肇锡余以嘉名:以嘉名,状语后置)3.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4.誓天不相负:“相”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5.君既若见录:“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6.络绎如浮云:介词结构后置句7.踯躅青骢马:主谓倒装,应为“青骢马踯躅”8.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9.便复在旦夕: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便在旦夕复”10.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被动句11.同是被逼迫:被动句,“被”式12.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式13.出置南窗下:省略句,“南窗”前省略介词“于”14.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式1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1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判断句1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18.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判断句1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20.输来其间: 被动句21.函谷举 :被动句22.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23.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定语后置24.钉头磷磷 :定语后置25.瓦缝参差 :定语后置26.管弦呕哑 :定语后置2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28.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29.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0.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1.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省略句35.剽掠其人 :省略句36.可怜焦土 :省略句3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省略句38.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句3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结构后置句4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41. 寄蜉蝣于天地:介词结构后置句42.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结构后置句43.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结构后置句44.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45.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46.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47.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4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9.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50.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51.苟非吾之所有:判断句5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53.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5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略句(省主语“余”)55.借书满架:省略句(省主语“余”)56.吾儿,久不见若影: 省略句(省主语“吾”)57.使不上漏:省略句(省兼语“之”)58.明月半墙:省略句(省谓语“照”)5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省介词“于”)60.垣墙周庭:省略句(省介词“于”)6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6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介词结构后置(在这里居住)63.室西连于中闺:介词结构后置(与中闺相连)64.鸡栖于厅:介词结构后置(在厅里栖息)65.其制稍异于前:介词结构后置(跟以前不同)66.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67.《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省略句(省略主语“宋荣子”)71.众人匹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7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疑问句(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74.奚以知其然也:疑问句(“奚以”,表示疑问语气)75.彼且奚适也:疑问句(“奚”,表示疑问语气)76.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夭阏之,)77.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适奚,)78.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以奚,)7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宾短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80.翱翔蓬蒿之间:介宾短语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81.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知何,)82.修禊事也:判断句8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84.其致一也:判断句8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86.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87.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88.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8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9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91.映带左右:省略句92.列坐其次:省略句9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9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95.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96. “求!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尔是过”“过尔”,责备你)9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98.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9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短语后置10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宾短语后置10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介宾短语后置10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宾短语后置103.无乃尔是过与:固定句式(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104.何以伐为:固定句式(何┅┅为,表示反问语气”)105.是亦走也:判断句(句式:是……也)106.非我也,岁也:判断句(句式:……也)107.非我也,兵也:判断句(句式:……也)10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一、判断句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2.“乃、为”系列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

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3.无标志系列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

如: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二、被动句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

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③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

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

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 此帝王之资也。

(也)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二.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

(于)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4.受制于人。

(受于)5.为天下笑,何也?(为)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7.若属皆为所虏。

(为所)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9.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

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五.词序(倒装句)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 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 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 动句、省略句和主谓倒装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 置句等。
一、判断句
(一)采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因果)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 战》)
(《鸿门宴》) 2.中心词(+“之”) +形容词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七、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 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 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 谏》)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 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 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 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 动句。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 “为……所……”和“见……于……”及 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即句子中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莫、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格式:主语+否定词+宾语(余、之、自、尔等)+动词。

如:(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译文:伺候你多年,你却不肯顾念我。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译文: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开始计划向南飞。

小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否定词(否定副词)有:不、毋、未、莫、弗、非、匪、罔、无、勿等。

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以上为第一人称),尔、汝、若、而、乃(以上为第二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以上为第三人称)等。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格式:主语+宾语+动词(或介词+动词)。

如:(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4)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小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孰、安、曷、焉、胡、谁等。

三、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将介词(以、与等)的宾语前置格式:宾语+介词+动词。

如:(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纪》)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的斗志来拼命地作战。

四、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格式:主语+宾语+之(是)+动词。

如:(6)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能满足它的呢?(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左传》)译文: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群臣。

(8)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小提示: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必修一: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必修二: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
必修三: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
必修四: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
必修五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