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疗配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 以便于服用。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二、炮制的方法
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南朝(公元420- 479年)雷敩,是我国第一部 炮制专著。书中系统的介绍了 多种炮制方法以及炮制的作用、 目的,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五、隋唐时期
又名《唐本草》,唐· 苏 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公 元659年。载药844种,新增 药物114种,采用图文并茂的 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 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官修 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 最早的药典。
温热药
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阴寒证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含义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药味不止五种。一般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辛香并称。 药味和可品尝出的药物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
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 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影响因素
一、药物性质 三、年龄、体质、病情 二、剂型和配伍 四、季节变化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一、汤剂煎煮法
1.煎药用具 2.煎药用水 3.煎药火候 4.煎煮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 泡服、冲服、煎汤代水)。
二、服药法
1.服药时间 2.服药方法
一、药膳与食疗
• 食疗和药膳有区别又有联系。 • 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 有药物成分的膳食。 • 食疗除正常食品外,可加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 品。药膳则除此之外包括一些常用的药膳药物。 • 所以药膳比单纯的食疗效果要突出,但技巧和难 度更高一些。 • 卫生部公布了双方禁用的名单。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药不对证、自行 服药、乳母用药 及个体差异等。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又称中药功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 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关于 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的特殊表达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功效与应用的关系 应用 功效
影 响 因 素
药物质地
炮 配 制 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节、归 经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意义
1. 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2.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咸 味
能 下
泻下通便
能 软
软坚散结
淡 味 涩 味 芳 香
渗湿利尿 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 不同的作用趋势。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四气五味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石 膏 配 知 母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3.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 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副作用,能被 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畏者,受彼之 制也”。 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 物毒性或副作用。“相杀者,制彼之毒也”。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梁· 陶弘景(公元 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 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 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 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 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 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二、证候禁忌
三、妊娠用药禁忌
慎用类为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 如牛膝,大黄、枳实,附子等. 禁用类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如巴豆、大戟、 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四、服药饮食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剂 量
含义
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服量。 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二、采 集
植物类 全草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叶类 花
采 集 时 间
花朵盛开时采集 花粉 果实成熟时采收 果实、种子
根、根茎 树皮、根皮
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动物类 矿物类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一、药膳与食疗
• • • • • 按功效作用分为: 1、保健类 2、预防类 3、康复类 4、治疗类
药膳与食疗配方
• • • • • • • 一、药膳与食疗 二、药膳配剂原则 三、常用药膳药物 四、常用药膳食物 五、常用药膳剂型 六、常用药膳配方 七、常用食疗配方
总
论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配伍 用药禁忌 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
火制—— 炒、炙、烫、煅、煨。 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 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一节、四气
含义
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作用与适应证
寒凉药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等 适应证:实热烦渴、血热吐衄等阳热证 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六、宋金元时期
作者,宋代唐慎微,成书 于公元1082年,载药1558种, 附方3000余首。在集前人著 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 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 的宝贵文献。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七、明 代
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 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 1892种,附方 11096首,新增 药物374种。全面总结了明以 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 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 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 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敛肺止咳 收敛止汗 收 敛 固 脱
酸
味
止血止带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
能 敛
第四章 药性理论
山茱萸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能 泄
通泄——泻下积滞 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逆气止呕 寒湿——苦温燥湿 湿热——苦寒燥湿 泻火存阴
苦 味
能 燥
坚 阴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产 地
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 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 药材。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 江苏——薄荷、苍术 举 广东——砂仁、云南茯苓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例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治疗功效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
功效分类
保健功效
预防 养生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含 义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按照用药法度 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 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目 的
1.照顾全面,适应疾病的复杂性。 2.加强药物作用,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 3. 相互制约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酒剂的发明 伊尹创制汤液
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三、秦汉时期
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 汉末年(一说西汉末年至东汉 初年),载药365种,分上、中、 下三品。它是对汉以前药学知 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为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中医 四大经典之一。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药物七情指单味药物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 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七情合和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1. 单行:不经配伍,用单味药物治病。如清 金散、至圣丹、独参汤。 鸦胆子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2.相须: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合用,能明 显增强其原有疗效。“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八、清 代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 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 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 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 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 的第六次大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九、当 代
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 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 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 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 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 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 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 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者,夺我之能 也”。
恶
人参补气 莱菔子降气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者,夺我之能 也”。
恶
生姜温肺 黄芩清肺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
3. 同时还要依据脏腹经络理论,恰当选择用药。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 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毒性的概念
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毒药 剧毒药 副作用 过敏反应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中药毒性分级
正确对待毒性 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基本概念
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来防病治病的 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制品。
草药
广泛流行于民间,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 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 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 二、夏商周时代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梁· 陶弘景(公元 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 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 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 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 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 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作用 能 散
解表、透疹、通经 脉 祛风邪 活血行气、除胀止痛 消郁散结
辛
味
能 行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能 补
能 缓 能 和
补益气血阴阳
甘
味ຫໍສະໝຸດ Baidu
缓和拘急疼痛 调和药性 缓解毒性、和中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能 收
配伍关系
7.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相反者,两者不合也”。如十 八反药物。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应用原则
1.相须、相使协同增疗,充分利用 2.相畏,相杀减轻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用毒剧药时考虑; 3.相恶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 效,用药加以注意; 4.相反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属配伍禁忌, 避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