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承载者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特质的根基。学生学习古代文言作品,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同时也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体悟汉语言言简意丰、谴词考究、结构严谨、思想深刻、艺术高超等特点,从而熟悉并热爱民族语言,继承并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培养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熏陶提升纯洁高尚的精神品格。不仅如此,学生学习古代文言作品还可以通过与古代杰出人物、一流人才“对话”,直接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思考”,直接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然后逐步涵养其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在精神上走向丰润完满。
然而,在传媒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盛行,低劣文化充斥校园,文言文遇到了空前的尴尬和冷遇。学生常说:“老师,文言文太难了”;学生常问:“老师,现在还学习文言文有什么用?”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对文学审美能力正严重弱化的学生,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不能随波逐流地迎合学生的审美趣味,而是要反思传统文言教学的不足,积极改进创新文言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积极影响学生学好文言文。
下面谈谈我的认识与做法:
一、反思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变重教师教为重学生读
在传统评价体制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常常注重教师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文言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个人感受;注重肢解式分析,而忽视学生趣味所在。近年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指引下,这种情况虽有所改观,但并无根本改变。而这种“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不改变,学生就很难真正对文言作品感兴趣;这种功利地为了考试而教学而学习的状况不改变,学生就很难真正对文言教学感兴趣。
我们不妨精选作品,放手让学生去多读。教师尽量少讲,或者不讲。学生读不通读不懂了,老师再讲。
我们不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可不一定是老师事先设置的问题哟)。教师尽量少预设少干预。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老师再来讲解。
这样一来,学生还会对文言学习没兴趣么?课堂效率会不高么?有老师说了:考试怎么办。你想啊,学生读的多了独立阅读理解作品和解决问题能力强了,害怕他不会做题么?
二、精选文言作品,趣味为主,循序渐进,科学安排
现行语文教材是精讲型教材,一个学期就学那十几篇课文,就学那五六篇文言文,虽然也有读本之类的读物,但选文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性,有些教师也不去充分利用,而是乐此不疲地讲解课本教材。可问题是,很多学生发书那天晚上就把课本从头至尾看完了,到你讲解那篇课文时他们早就看过好几遍的了,阅读的兴趣与新鲜感也早就没有了,你再慢条斯理的讲,他有兴趣听么。许多教
育大家会自己精选编排课外教材,道理也就在此。
所以,我们有必要变精讲型教材为阅读型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心智特点和认知趣味灵活选择文言作品或文段,科学合理安排阅读教材,循序渐进提高阅读难度,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学生。
(大的教育环境不变,教师也可自己大胆突破传统教学,灵活把握处理教材,合理补充阅读材料,加大学生阅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心智特点和认知趣味灵活选择文段。比如初中可以选择浅议的,故事性强的短文,高中可以选择稍有难度的,人物传记类得,稍长的文言文。要诀在于让学生多读,多悟,多积累,随性而读,愉悦其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涵养性情。《论语》《左传》《三国志》《史记》《世说新语》《古文观止》《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都可选出或长或短的章节,精彩的人物故事)
对于课本教材,教师可以选择性处理,一些课文可精讲,一些课文可粗读。课本中较长的文言文,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所以,要提高效果,就必须挑“主干”,剪掉“旁枝”。挑“主干”,主要表现在选“点”上。教师可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点”进行教学:或以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或以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或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目的进行……
三、指导学生阅读,建立阅读型语文课堂
语文文言文学习强调多读。读可分为粗度,精读,美读等。读是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但读不是盲目散漫地读。教师的主导作用亦
不可或缺。
精读阅读课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借助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划出疑难,评析佳处。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人物、故事。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对好的词句章节可标记下来,并略加评析,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第二步:交流:学生质疑,讨论解疑。学生交流疑惑,讨论解疑。或者带着疑惑,重读作品,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解决疑难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生生交流,目的在于扫除学生阅读中的疑惑,与障碍。教师亦可提出问题,安排学生带着问题重读作品。而后再次讨论,加深阅读理解深度。教师也可最后预设检测性试题,以检测学生作品阅读理解质量。
第三步:赏析佳处:交流阅读心得体验,赏析作品优劣。此步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拘泥约束过多,随性而评最好。
第四步:教师点拨:针对学生疑难或者作品重点,作精要讲解,以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现在的高中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掌握信息多,如果教师掌握的信息少,就难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更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学生已掌握了不少信息,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如果教师还给同样的东西,他们会感到乏味无趣。
所以教师应站在一定高度,或者针对学生疑难或者作品重点提出
问题,做精要讲解。
美读即声情并茂的朗诵作品。有些作品适合朗诵,比如屈原的《离骚》苏轼的《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等等,非朗诵不可。学生朗诵好了,也就理解了作品内容,理解了人物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
诵读时,教师要指导学读出节奏,读出平仄,读出语气、读出情思。
总之,高中文言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这片天空一定会亮丽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