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ppt课件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ppt课件

2.其他各科教学
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学向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 基本的途径。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 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 施和手段。
进行真正的德育,只能采用说服为主 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 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 。具体说来,主要 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 功能等。
在理解德育社会功能时,要充分注意 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2.德育的个体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 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③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 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 化、美化和改进。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 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 础性工作。
我国政府对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 的规定,目前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 纲要》上。
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直接的德育课教学)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 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 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以德育内容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品 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要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 下列几点:
(1)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
(2)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
(3)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 讲究实效。
(4)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 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01
02
03
STEM教育
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 数学等领域知识,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艺术教育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 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 务等活动,提升学生实践 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回顾
讲授法
教师主导,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技能。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 育的组成部分
CONTENTS
• 教育基本概念与功能 • 学校教育系统构成 • 课程设置与改革趋势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评价制度及改革方向 •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策略 •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整合 • 总结:构建完善小学教育体系
01
教育基本概念与功能
教育定义及目的
问答法
演示法
教师展示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 观理解。
师生互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 备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
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教学、 资源共享。
教学软件
利用专业软件辅助教学, 如智能题库、在线测试等。
启发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 其独立思考能力。
和任务。
按办学性质划分
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 等,不同性质的学校在办 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
存在差异。
学校特点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 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办学 理念,形成各自的教育特
色。
学校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
学校管理层
包括校长、副校长等,负责制定学校发展 规划、管理制度和重大决策。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与方法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教育学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学生与教师、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美育、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章节,共计36学时。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内容涵盖课程所有章节,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02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030201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情感与意志发展特点情感发展意志发展小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过渡,同时社会规范意识也逐渐形成。

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对策适应认知发展规律培养良好情感品质促进意志品质发展关注个性与社会性发展03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德育原则与方法论述德育原则方法论述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艺术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案例分析:成功德育经验分享案例二案例一某班主任通过个性化教育和心理辅导,成功转化了一名问题学生,使其逐渐融入集体并取得显著进步。

案例三04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智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智育目标内容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教育学(小学)ppt课件

教育学(小学)ppt课件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04
小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学教学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这种方法要求教师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系统 地、生动地传授知识。
直观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 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
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教学 和在线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
习方式。
互动教学
通过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设 备,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 2 3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取知 识。
实践性
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符合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和互 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践 活动和课程整合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3
小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小学课程设置的原则与内容
科学性原则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课 程内容和进度。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 解教育现象的历史和现
状。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 方式,收集教育现象的
相关数据和信息。
实验研究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 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

小学教育学黄济第三版课件

小学教育学黄济第三版课件

01小学教育学概述Chapter小学教育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小学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教育学的关系01与心理学的关系02与社会学的关系0302小学教育的本质与功能Chapter基础性全面性启蒙性030201促进社会发展传承文化促进个体发展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品德培养社会化进程03小学教育目标Chapter小学教育目标是小学教育阶段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结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涵盖了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

内涵小学教育目标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基础性是指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全面性是指小学教育目标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指小学教育目标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时代性是指小学教育目标要反映当前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体现时代精神。

特点小学教育目标的内涵与特点依据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需求等。

其中,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是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社会需求则是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参考。

原则制定小学教育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小学教育目标应涵盖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二是基础性原则,即小学教育目标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培养;三是发展性原则,即小学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时代性原则,即小学教育目标应体现当前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制定小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与原则途径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等。

其中,课堂教学是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支持。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ppt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ppt
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 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 性,这是缺陷。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 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
㈡教育的含义
广义: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
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
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最新.
1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
最新.
6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有了等级性和阶级性,出现了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西方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 角力、投铁饼、投标枪)
最新.
7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学校分为国学和私学两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选士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实 行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欧洲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主持教会 学校,培养宗教人才,教学内容是三科(即三艺:文法、修辞、辩证 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通 过宫廷学校把子弟培养成勇猛善战的骑士,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骑士七 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小学教育学》课件pptx文档全文预览

《小学教育学》课件pptx文档全文预览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 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 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加强师德修养
关注学生情感变化
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关心和支持 。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情感冲 突。
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社会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 逐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 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价
值观。
提供社交机会
组Hale Waihona Puke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
小学智育的内容与方法
智育内容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等基础学科知识和技能。
智育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新精神。
小学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体育内容
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基础知 识。
体育方法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或校本研修 等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学习教 育科研方法掌握基本的科研技 能;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 究或案例研究等。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拓 宽视野;关注时事政治了解社 会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 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提 升个人气质修养等。
THANKS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 发展特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 今天××的书被撕破了,她很心痛,但如果撕 书的同学承认错误,表示改正,她会原谅他的。 我们大家也很欢迎,还要表扬他诚实、勇敢 呢!”话音刚落,一学生慢慢地举起了手……
• 从两位老师教育行为和结果的对比中,你发现 了什么?原班主任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二、智育
• 1.智育及其功能
• (1)智力与智育的含义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孙玲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 一、德育 • 二、智育 • 三、体育 • 四、美育
第一节 德育
• 一、德育与社会、人生 • 1.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 狭义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道德、思
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法制教育从属于广义的政 治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中涉及 价值教育的部分才归属德育范畴。
✓同学中的好人好事; ✓教师和家长。
• ④实际锻炼
• 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 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
•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 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 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
• 教师应用实际锻炼法应注意:
✓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 工作;
• 课堂上一位实习老师听到一个女生说: “不知谁把我的书撕破了”。实习老师当 即高声问:“谁把××的书撕破了?”连 问几声,无人回答,老师生气了,更大声 地说:“谁把别人的东西撕破了,还不肯 承认,这是什么行为?快自己承认。”全 班你看我,我看你,还是没人做声。老师 更大声了:“如果自己不承认,等我查出 来就要加重处分!”
• 学生:老师,陈小东没有按照你的方法做。他 没有通过菜单复制、剪切,按住鼠标胡乱在拖。

《小学教育学》ppt课件

《小学教育学》ppt课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小学教育学将不断探索新的教 育理念,如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等。
未来的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推动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小学教育学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和优化配置。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 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 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的一种方法。
小学教育的教学手段
01
02
03
传统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等。
现代教学手段
投影、幻灯、电影、录音 、录像、多媒体等。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小学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与互动
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
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社会教育的资源与内容,学校对社会教育的整合与利用。
家校合作与互动的实践策略
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平台等的建设与作用。
特点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 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现象,包括小学教育制度、 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容、小学 教育方法、小学教育管理等方面。
任务
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 践,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教育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现 象及其规律。教育学为小学教育 学提供了一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小学教育与教育学ppt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小学教育与教育学ppt

(2)代表人物及作品、思想
①布鲁纳《教育过程》 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④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⑤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3)思考与练习
①“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
A.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B.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
C.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D.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⑤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18世纪 C.20世纪60年代 D.21世纪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思 考 : 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学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与人的发展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1.制约作用有两个方面 (1)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 (2)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既可以体现为促进作用,也可以体现为制约 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劳动工具、拓展劳动对象范围,从而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2.讨论或辩论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作用 ( 1 )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 2 )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的 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他也因此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要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形成教育的 基本概念和独立的教育思想。他就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 础上了,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 基础。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二章 学校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二章 学校

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1.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 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2.评价学校绩效,国内外学者大致上有以下几 种理论:目标模式;投入—产出模式;需求满 足模式;环境适应模式;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了解)
3.学校绩效评估的意义: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 高绩效。(具体展开见教材P47 )
第二章 学校
孙玲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学校
第一节 学校概述 第二节 学校文化 第三节 学校管理 第四节 学校、家庭与社会
第一节 学校概述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1.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 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 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
第三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 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 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 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对小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以及升留级不具有淘 汰性质。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小学教师是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 行管理。
我国建立了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小学教师职务 设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 师和小学三级教师。
小学教师职务逐步实行聘任制。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背诵/简述]
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主要 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对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教育国际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教育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 教育服务。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
构建更加完善的小学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
特点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 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包括小学教 育制度、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 容、小学教育方法、小学教育评价等 。
任务
揭示小学教育原理,指导小学教育实 践,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经验总结到理论概括,从单一研究到综合研究,从本土化 到国际化。
展。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 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 识的方法。
直观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 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 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挑战
01
挑战
02
03
04
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 源短缺。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学业 负担过重。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案例分析
01
国内案例
04
国外案例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解PPT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解PPT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 解PPT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小学教育基本理念与原则 •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 小学智育与学科教学 • 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评价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素养提升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小学教育学》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与定位
德育与心育相互促进
德育与心育相互补充
德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和良好的品德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 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 德规范。
德育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 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二者相互补 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德育与心育相互渗透
《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目的与制度、教学原理与方法、德 育原理与方法、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课程结构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心理 调适技巧和方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好地面对 挑战和困难。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律性等品质。
美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途径
01
02
03
艺术教育课程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 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接 触和了解各种艺术形式, 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课程《小学教育学》课件黄济_劳凯声_檀传宝

第七章课程《小学教育学》课件黄济_劳凯声_檀传宝

随堂测验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第七章课程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课程的内涵、特点、内容与结构,了解课程理论基础。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在了解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小学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类目标:乐于探究课程相关知识。 【学习内容】 1.课程的含义; 2.课程的目标、分类、特点、内容、结构; 3.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重点】 课程的目标、分类、特点、内容、结构; 【难点】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理解课程的内涵,了解课程的理论基础; 2.在了解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小学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 【复习思考】 1.课程理论有哪些? 2.分析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11
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
80%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
100%
德育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 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 育、个人品德教育等。
80%
德育方法
采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榜样 示范、自我教育等多种方法,注 重隐性教育和渗透式教育。
科学、社会、艺术等综合知识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
智育方法
2024/1/28
18
智育目标、内容与方法
02
01
03
2024/1/28
讲授法
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听讲记录
讨论法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教师引导总结
案例法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理解知识运用
19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教学设计
分析学生需求与背景
制定教学目标与内容
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 尊严的个体,应受到尊 重和保护。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 关注其全面发展和个性 化需求。
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
教育应倡导多元文化和 包容性,培养儿童的国 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
2024/1/28
10
03
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
2024/1/28
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14
04
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
2024/1/28
15
智育目标、内容与方法
02
01
03
2024/1/28
智育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16
智育目标、内容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㈢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特点 ⑴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⑶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 基本组织形式; 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 系统。
2.发展趋势 ⑴教育终身化; ⑵教育社会化; ⑶教育生产化; ⑷教育民主化; ⑸教育国际化; ⑹教育现代化; ⑺教育多元化。
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
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 。
.
孔子
11
柏拉图
2、 萌发时期
❖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中国古代的《学 记》
❖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
12
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 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 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 分析;
.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有了等级性和阶级性,出现了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西方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 角力、投铁饼、投标枪)
.
7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学校分为国学和私学两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选士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实 行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欧洲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主持教会 学校,培养宗教人才,教学内容是三科(即三艺:文法、修辞、辩证 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通 过宫廷学校把子弟培养成勇猛善战的骑士,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骑士七 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
13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 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论》, 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夸 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
.
14
❖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 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但 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 念。
(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 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 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
理一面。 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
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
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 生的目的性行为。
.
4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㈠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教育具有同一性。 内容同一、对象同一、目的同一。 因此,原始的教育形态没有阶级性,没有等级性,
并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
5
㈡古代(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古代学校教育特点: ⑴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⑵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⑶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 性。 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⑹出现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什么是教育?
㈠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
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具有下列四层意思: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树立大教育观思想(终身教育、社会教育、学习型社会)
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 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
3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㈠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非形式化教
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㈡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教育。 ㈢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 的教育。
.
9
(一)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
❖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 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
❖ 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时期和 萌发时期
.
10
1、 孕育时期
❖ 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
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 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
❖ 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
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
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 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这是缺陷。
㈡教育的含义
广义: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
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
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
1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
❖ 德国的康德于1776年首先在 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
.
夸美纽斯
15
❖ 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 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 育学体系的人。
❖ 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 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形态的学科。
2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
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 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 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