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运输》分类及特性第三讲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3部分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3部分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3部分: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识引言:危险货物的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则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第3部分主要涉及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识,本文将对该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危险货物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以便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安全。
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其主要分为九个危险类别,分别是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有毒品、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和其他危险品。
1. 爆炸品(Class 1):这类货物具有爆炸性质,包括炸药、雷管、烟火等。
为了确保安全,这类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2. 压缩气体(Class 2):这类货物包括可压缩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氧气、氮气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以防止泄漏和爆炸。
3. 易燃液体(Class 3):这类货物包括易燃的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防火和防爆措施,以确保货物的安全。
4. 易燃固体(Class 4):这类货物包括易燃的固体物质,如硫、镁、纸张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与氧气、水等物质接触,以防止火灾和爆炸。
5. 氧化剂(Class 5):这类货物具有氧化性质,能够加速燃烧过程,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与易燃物质和可燃物质接触,以防止火灾和爆炸。
6. 有毒品(Class 6):这类货物具有毒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氰化物、氯化物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7. 放射性物质(Class 7):这类货物具有放射性特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污染,如铀、钚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循特殊的规定和措施,以确保辐射的控制和防护。
8. 腐蚀品(Class 8):这类货物具有腐蚀性质,会对物体和人体造成腐蚀损害,如硫酸、盐酸等。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危险货物运输类别——了解和识别危险货物以确保运输的安全性导语:危险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乎到公共安全和个人利益。
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在运输中可能带来不同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对危险货物进行分类和标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来介绍危险货物的分类,并探讨每个类别的特点和安全要求。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在国际上,危险货物的分类主要遵循联合国《危险货物分类和标志规则》(U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的要求。
根据该规则,危险货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爆炸品(Class 1):包括易燃、易爆和自燃物品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等情况,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2. 压缩气体(Class 2):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保持稳定的压力和温度,避免泄漏或爆炸的危险。
3. 易燃液体(Class 3):如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防止泄漏或引起火灾。
4. 易燃固体(Class 4):包括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受潮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危险。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如过氧化氢、硝酸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以防止意外爆炸或火灾。
6. 毒害品(Class 6):包括有毒气体、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防止泄漏或接触到人体以避免伤害人员。
7. 放射性物品(Class 7):主要是指带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如铀、钚等。
这些物品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辐射造成的伤害。
8. 腐蚀品(Class 8):指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如硫酸、盐酸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以防腐蚀或损坏容器。
9. 其他危险品(Class 9):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危险货物,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磁性物质和危险货物混装等。
危险货物的运输危险性分类
周期有关旳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 害影响旳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
环境危害——危害臭氧层
定义:
臭氧消耗潜力(ODP)是一种综合量,每 一种卤烃旳ODP不同,代表了按照质量对 质量原则与氯氟化碳-11相比较旳卤烃对 于平流层臭氧旳消耗程度。ODP旳正式定 义是不同量旳一种特定化合物旳排放量对 于整个臭氧旳整体扰动与同排放量旳CFC11之比。
危险货品/化学品旳危险性分类
×
危险货品分类
什么是危险货品? 危险货品(Dangerous Goods)是指那些 对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有危害 旳物质或物品。
这些物质或物品具有燃烧、爆炸、氧化、 毒性、感染性、放射性、腐蚀性、致癌及 细胞突变、污染水源及环境等危害性。
危险货品分类
从以上定义看,危险货品危害性能够分为:
物理危害: 涉及燃烧、爆炸、氧化、金属腐 蚀性等;
健康危害: 涉及急性毒性、感染性、放射性、 皮肤腐蚀、致癌及细胞突变等;
货品涉及危险化学品旳 分类有两种体系:
一种是联合国《有关危险货品运送旳提议书 规 章范本》(下列简称TDG)拟定旳分类原则进行分 类,这是老式旳较为成熟旳危险品分类体系;
易燃液体一般具有旳特征:易挥发 性、易燃性和毒性,以及由这些性质引 起旳爆炸等。
衡量易燃液体危险性旳主要指标是 闪点和沸点。
危险货品分类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旳物质、遇 水放出易燃气体旳物质 详细分为下列3个项别: 4.1项: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 炸品; 4.2项:易于自燃旳物质 ; 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旳物质 。
危险货品分类
第2类:气体 气体旳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容器破裂甚至爆炸旳危险和因
第三章危险货物运输
第一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4.2 类—易自燃物质:如黄磷、鱼粉(未经抗氧
化处理)、铁屑、油浸棉麻、纸制品等 区分两个概念:
燃点( inflammable point ):是指在给定
的条件下(5s)时的最低温 度。
第一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3)燃烧与爆炸
高压气体泄漏的危险性在于:有毒气 体对人产生危害;易燃、助燃气体引发燃 烧危害;惰性气体造成人员窒息。
4)毒性和窒息性 5)溶解性
2015/8/27
第一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第3类危险品——易燃液体 Flammable liquids 包括易燃液体和液态退敏爆炸品
2015/8/27
2015/8/27
第一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二、危险货物的特性
第1类危险品——爆炸品(Explosives) 性物质、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特性:1)爆炸性(化学爆炸)和燃烧性 2)毒性和窒息性 爆炸品包括爆炸
衡量爆炸品危险性的指标:
1、敏感度:通常以引起爆炸品爆炸所需的最小外界 能量来表示。(冲击感度、摩擦感度、热感度) 2、冲击感度(爆发率):采用立式落锤仪,取0.05 克,10千克重锤,25CM高,50-100次,试样发生爆 炸的百分比。超过2%属爆炸品。 3、爆速(爆轰速度):指爆轰波沿爆炸物质传播出 去的速度。>3000M/S属爆炸品 4、爆发点:将炸药加热到规定的时间(600S)能发生 2015/8/27 爆炸的最低温度。小于350℃属爆炸品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
第1类危险品——爆炸品
2015/8/27
第一节、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
第1类危险品——爆炸品
第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是指一经 引发,瞬间即影响到全部货载的爆炸)的物质或 物品。黑火药、引爆炸药、爆炸雷管、导弹 第1.2类——具有抛射的危险,但没有整 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照明弹、火 箭发动机、炮弹 。
危险货物运输3类
危险货物运输3类危险货物运输的分类及安全管理摘要:危险货物的运输是一项具有高风险因素的任务。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和财产,国际上对危险货物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
本文将针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第三类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节:危险货物运输的分类危险货物根据其危险性质被分为不同类别。
根据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U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的规定,危险货物被分为9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又包含若干个子类。
危险货物的分类是基于其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
危险货物运输的第三类是液体和气体。
这一类别包括了诸如可燃液体、易燃气体、有毒气体等不同类型的物质。
液体和气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二节:危险货物运输第三类的安全管理危险货物运输的第三类涵盖了大量的物质。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液体和气体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确保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1. 包装和标识液体和气体的包装是确保其安全运输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第三类危险货物,适当的包装可以减少泄漏和损坏的风险。
包装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并标有相应的警示标志和标签,以确保容易识别和处理。
2. 运输工具和设备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对于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至关重要。
液体和气体通常需要特殊的容器和设备来确保其安全性。
运输工具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并且经过认证和检验,以保证其适用于危险货物的运输。
3. 危险货物的管理危险货物的管理是确保其安全运输的关键。
运输单位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危险货物的管理和监督。
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法规和规范,并能够识别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4. 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在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措施。
危险品运输精品PPT课件
4B
C
1.1C,1.2C,1.
3C, 1.4C
D
, 1.1D,1.2D 1
.4D, 1.5D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无引发装置,有发射装药(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除外)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自带引发装置,有或无推进装药(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 除外)
自燃物质或含自燃物质的物品,或同时含有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照明、燃烧、 催泪或发烟物质的物品
Substances and Articles)。
3
第1类 爆炸品
(一)定义
第1类包括爆炸性物质、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该类的具体定义为:
爆炸性物质系指固体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 合物),能通过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 压力和速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包括不放 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B
C
D
E
F
G
1.4 7 S
1.5
1.5
1
D
1.6
1.6
1
N
总1
3
4
4
3
4
4
2
3
2
3
1
1 35
计
9
(三)爆炸品的危险性
衡量爆炸性品危险性的指标有: 敏感度、爆轰速度、威力和猛度、爆
热、爆温、安定性、殉爆等。
10
敏感度
爆炸品的敏感度(简称感度)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发 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指爆炸品对外界起 爆能的敏感程度。感度高低通常以引起爆炸所需要 的最小外界能量表示(又叫初始能或起爆冲能), 引起爆炸所耗费的外能愈小,则感度愈高。
常见的初始冲能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 爆炸能。相应地,感度也分为冲击感度、热感度、 摩擦感度和爆轰感度等。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
第一节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八、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1995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布实施了《铁路危险货物运 输规则》。该规则有11章84条正文。包括总则、包装和标志、托运和承 运、按普通货物运输的条件、装卸和运输、放射性物品运输、危险货物 罐车运输、爆炸品保险单、洗刷除污、保管和交付以及附则。它为我国
(3 许多炸药或爆炸性物质爆炸时通常产生大量的CO、CO2、N2、N2O、
NO、NO2或SO2等窒息性和有毒气体,有的甚至有剧毒,很容易造成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
(4 爆炸品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温度急剧升高,瞬间中心点温度升至
1500℃~4500℃ 4. (1)雷汞(含水或水加乙醇≥20%),1.1A,UN 0135,GB 1102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七、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称《水路危规》),是1996年12月 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布实施的。《水路危规》包括8章73条正 文,7个附件和2个附录。正文部分包括总则、包装和标志、托运、承运、 装卸、储存和交付、消防和泄漏处理、附则。
1. 2. 3. 《危规》 4. 《危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
二、分类
(一)第1类 爆炸品 1. IMDG Code指出第1类爆炸品包括爆炸性物质、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2. (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
按爆炸产生的危险性,第1类爆炸品分为6 第1.1类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是指实际上瞬间影响到几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 物规则》:国际铁路运 输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 由国际铁路联盟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要求》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地方性法规的定 义和范围
,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概述
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法规
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企业资质 和条件
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管理流程
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风险控制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道路运输工具,运输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 等危险特性的货物。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培训和考核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风险监测体系: 定期对运输过程进 行风险评估和监测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制定 相应的应对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员工风险意 识和应对能力
持续改进:根据监 测结果和经验教训, 不断优化风险控制 措施
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监 控和记录,确保货物安全
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守环 保要求,防止环境污染
PART THREE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 输建议书》:国际上 通用的危险货物运输 法规,由联合国制定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 规则》:国际海运危 险货物运输的法规, 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
《国际航空运输危险货 物规则》:国际航空运 输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 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制 定
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
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规定,将危险货物分为9类。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617--2004)着眼于汽车运输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
1.爆炸品该类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
2.气体该类物品被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贮存于耐压容器或特别的高强度耐压容器内。
一旦泄漏、遇明火、高温或光照,即会发生燃烧、爆炸或毒害人畜。
3.易燃液体该类物品是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一旦包装容器破裂、泄漏,会产生爆炸、燃烧,有的还能发生腐蚀毒等后果。
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该类物品的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起火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不包括巳列入爆炸品的物质)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该类物品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
当其遇酸、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后,即可分解出原子氧和热量,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该类物品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有机毒矶害品和无机毒害品两大类。
7.放射性物质该类物品能够自原子核内部自行发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不能察觉的粒子流( 射线)。
当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g(贝可勒尔/千克)时,能使人患放射性病,甚至死亡。
该类物品有块状固体、粉末、晶粒、液态和气态等多种形态,还包括以放射性物品为原材料或,零部件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各种物品。
有些物品如带有放射性发光剂的仪器,其放射性活度很小,不会对人造成危害,亦即其放射性比活度小于7.4X104Bq/Kg的,可按晋通货物运输。
8.腐蚀性物质该类物品的化学性非常活泼,能与很多金属、非金属及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反应或电化学反应。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与水路运输比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的优势,能 够直接抵达内陆地区,而水路运输则受限于航道和港口设 施。
与铁路运输比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在短途运输中具有时效性强、便捷性高 的特点,而铁路运输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具有成本优势。
与航空运输比较
航空运输危险品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运输成本较高 ,适用于远距离、高附加值的危险品运输,而道路危险货 物运输在中短距离运输中较为经济实用。
02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分类
Chapter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分类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通过道路交通工具, 将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 危险特性的物质进行运输的活动。这种运输 方式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定和操作规 程,以确保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 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03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特点
法规与标准
应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 准,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制 度与之相契合,形成有效 的约束和指导。
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责任,通过责 任制的落实推动安全管理 工作的有效执行。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货物包装与标识
确保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以防止泄漏、 误触等风险。
运输工具要求
涵盖范围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涵盖了从危险品生产地到消费地 的各个环节,包括危险品的装载、运输、卸载等过 程。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重要性
保障社会安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保障社会经济正 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确保危险品能够 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有助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危险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能源 等多个领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顺 畅进行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
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规定,将危险货物分为9类。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617--2004)着眼于汽车运输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
1.爆炸品该类物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
2.气体该类物品被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贮存于耐压容器或特别的高强度耐压容器内。
一旦泄漏、遇明火、高温或光照,即会发生燃烧、爆炸或毒害人畜。
3.易燃液体该类物品是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一旦包装容器破裂、泄漏,会产生爆炸、燃烧,有的还能发生腐蚀毒等后果。
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该类物品的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起火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不包括巳列入爆炸品的物质)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该类物品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
当其遇酸、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后,即可分解出原子氧和热量,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该类物品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有机毒矶害品和无机毒害品两大类。
7.放射性物质该类物品能够自原子核内部自行发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不能察觉的粒子流( 射线)。
当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g(贝可勒尔/千克)时,能使人患放射性病,甚至死亡。
该类物品有块状固体、粉末、晶粒、液态和气态等多种形态,还包括以放射性物品为原材料或,零部件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各种物品。
有些物品如带有放射性发光剂的仪器,其放射性活度很小,不会对人造成危害,亦即其放射性比活度小于7.4X104Bq/Kg的,可按晋通货物运输。
8.腐蚀性物质该类物品的化学性非常活泼,能与很多金属、非金属及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反应或电化学反应。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讲解
6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某化工厂运输化学 02
案例二:某运输公司运输化
品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居
学品时发生爆炸,造成人员
民健康受损
伤亡和财产损失
03
案例三:某港口化学品运输 04
案例四:某运输公司运输化学
过程中发生火灾,导致港口
品时发生泄漏,导致周边居民
车辆性能:确保车辆性 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03
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 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 安全运行
04
驾驶员培训:驾驶员需 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危 险化学品运输资格
运输人员的培训
01
培训内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运输
要求、安全操作规程等
02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
例分析等
03
培训周期: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的特
多种形态。
03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依据其危险特性和 04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
危害程度进行。
法规和标准。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爆炸品:具有爆炸性的化学 品,如炸药、雷管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 液化的气体,如氢气、氧气
等
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的液 体,如汽油、柴油等
易燃固体:具有易燃性的固 体,如硫磺、磷等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讲解
演讲人
目录
0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 02.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要求 03.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预防
和处理
04.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管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 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01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 02
危险货物运输三类
危险货物运输三类7.1《国际危规》和《水路危规》简介一.危险货物1.危险货物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2.危险货物运输常规的危险货物的种类已超过4000种,而且新品种的危险货物还在不断涌现。
目前,国际危险货物海运量约占海运货物总量的50%,其中,包装危险货物约占货物总量的10%-15%。
因此,在海运业务中,危险货物运输已经占据了不容回避的重要地位。
从运输角度,危险货物按包装分为三类:包装危险货物、散装固体危险货物和散装液体危险货物。
其中,包装危险货物包括带包装的危险货物和无包装但载于集装箱等运输单元内的固体或液体危险货物。
本章主要讨论带包装的危险货物的运输问题。
3.危险货物运输的危险性制定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英文简称IMDG Code,中文简称《国际危规》)。
我国已宣布认可并遵守《国际危规》,还以此规则为蓝本制定了《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称《水路危规》),在我国境内水域实施。
应该说,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是相对的。
对于危险货物,当人们不了解、不重视、不科学对待它时,它是非常危险的;当人们了解它、重视它、科学对待它时,就不大危险,甚至是很安全的。
例如,油轮的海损事故率比较低,而散装船的事故率反而很高。
事实表明,《国际危规》和《水路危规》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是人们了解危险货物、科学装运危险货物、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法宝。
二.《国际危规》简介1.现行有效版本版本。
IMO海事安全委员会(MSC)在2000第1部分:总则、定义和训练General provisions, definitions and training (Part 1);第2部分:分类Classification (Part 2);第3部分:危险货物明细表(DGL)和数量有限的例外Dangerous Goods List (DGL) and Limited Quantities Exceptions (Part 3);第4部分:包装和容器规定Packing and Tank provisions (Part 4);第5部分:托运交付过程Consignment Procedures (Part 5);第6部分:包装、内装散货的集装箱(IBCs)、大型包装单元,可移动罐柜和道路油罐车辆的结构与测试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of Packagings,Intermediate BulkContainers (IBCs), Large Packagings,Portable Tanks and RoadTank Vehicles (Part 6);第7部分:与运输操作有关的必需品Requirements Concerning Transport Operations (Part 7);附录A:一般的和未列明的适当的海运名称清单Appendix A - List of Generic and NOS (Not OtherwiseSpecified) Proper Shipping Names;附录B:术语汇编Appendix B - Glossary of terms;索引:Index.版的国际危规编为4册(补充本不算),而修订后的危规编为二册:第一册含第1、2、4、5、6、7部分,第二册含第3部分和二个附录及索引。
危险品运输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危险品运输概述 • 危险品运输流程 • 危险品运输风险管理 •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 • 危险品运输安全建议与展望
01
CHAPTER
危险品运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危险品运输是指专门针对具有危险性 质或危害性物时监控,确保运输安全无 事故。
异常情况处置
对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情况及时处置,防止事态 扩大。
危险品交付与验收
交付前准备
提前通知收货人危险品的性质、类别和注意事项,确 保收货人具备接收条件。
交付验收
对交付的危险品进行验收,确保数量、外观和状态符 合要求。
交付记录
安全文化推广
在企业内部推广安全文化,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危险品运输安 全的重要性,形成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
加强危险品运输监管力度
严格审批和监管程序
对危险品运输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 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审批制度,确 保具备相应的安全条件。
强化执法力度
加大对危险品运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 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 违法成本。
评估运输路线的安全性,包括道路状 况、交通流量、天气条件等,以及可 能遇到的特殊地形和环境因素。
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估
1 2 3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运输条件和环境因素,评估 不同情况下的风险等级,为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 措施提供依据。
事故后果预测
预测在发生事故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 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等,以便采取必要的应 急措施。
02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事故类型、危险品种类、 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情况等。
《危险品运输》分类及特性第三讲解析
24
有毒物质的物理形态:固体和液体,
或他们挥发出来的气体、蒸气、雾、 烟雾、和粉尘。
25
呼吸道:整个呼吸道都能吸收毒物,其中以肺泡的吸 收能力最大;其吸收毒物的速度取决于空气中毒物的 浓度、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肺活 量等; 皮肤:许多毒物能通过皮肤吸收(通过表皮屏障、通 过毛囊,极少数通过汗腺)进入皮下血管中,吸收的 数量与毒物的溶解性、浓度、皮肤的温度、出汗等有 关; 消化道:经消化道吸收的毒物先经过肝脏,转化后从 进入血液中。
>2-≤10 >2-≤10
22
⑴ 急性经口吞咽毒性LD50: 系指在 14 天内,使雄性和雌性刚成熟的天竺鼠半 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其结果以mg/kg表示。 ⑵急性皮肤接触毒性LD50: 系指在白兔裸露皮肤上连续接触 24 小时,在 14 天 内使受试验生物半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其 结果以mg/kg表示。 ⑶急性吸入毒性LC50: 系指使雄性和雌性刚成熟的天竺鼠连续吸入 1小时, 在 14 天内使试验生物死亡半数所施用的蒸气、烟 雾或粉尘的浓度。结果粉尘和烟雾以 mg/l 表示; 蒸气用ml/l或ppm表示。
6
③大多数氧化剂和液体酸类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有毒气体,某些氧化剂遇火散发有毒气体。 ④某些氧化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或对海洋环境 有害。 ⑤氧化物质若混有杂质,会增加对摩擦、撞击和 温度的敏感性。 ⑥某些氧化剂遇水会发生分解,特别是活泼金属 的过氧化物,遇水分解放出氧气。
7
定义和结构特点
该类物质属于有机物,在分子结构上含有 两价的-O-O-(可以认为是过氧化氢其中的一个 或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衍生物)。 与4.1类中的自反应物质类似,有机过氧化 物分为A-G共7种类型。
危险货物运输
第十章 危险货物运输
七 放射性物质
六种形式:易裂变物质、低弥散放射性物质、 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物体、特殊 形式放射性物质、其它形式放射性物质
71001-71030
目录
第十章 危险货物运输
八 腐蚀性物质
⒈ 酸性腐蚀性物质 (一级) 81001-81135 (二级) 81501-81647 ⒉ 碱性腐蚀性物质 (一级)82001-82041 (二级)82501-82526 ⒊ 其它腐蚀性物质 (一级)83001-83029 (二级) 83501-83515
分解温度 (℃) 5 — 100
180 40
100
201~202 140~145 130~150
160
210
爆发点 (℃)
170 302 171
气体生成量 (L/kg)
315 310 —
爆速 (m/s)
4500 4500 5400
200
716
8400
180
765
6300
180
710
7740
280 215 300 290~300 290~300
⑶在《品名表》中未列载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可 按《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中新产品的有关条 件办理运输。
目录
第十章 危险货物运输
三、危险货物的分类及品名编号的意义
⒈危险货物分类 经由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品类繁多、性质复
杂,要求运输条件各异。根据国家公布的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和《危险货物 品名表》,结合铁路运输实际情况,铁路运 输危险货物按其主要危险性和运输要求划分 为九类,各类危险货物按其性质又划分为若 干项,
气体名称
乙烯C2H4 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定义
有毒物质是指如吞咽、吸入或皮肤接触易于造成死 亡、严重伤害或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感染性物质是指已知或一般有理由相信含有病原体 的物质。所谓病原体是指已知或有理由相信会使人 或动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 立克次氏体 、寄生生物、真菌)或微生物重组体 (杂交体或突变体)。
24
有毒物质的物理形态:固体和液体,
或他们挥发出来的气体、蒸气、雾、 烟雾、和粉尘。
25
呼吸道:整个呼吸道都能吸收毒物,其中以肺泡的吸 收能力最大;其吸收毒物的速度取决于空气中毒物的 浓度、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肺活 量等; 皮肤:许多毒物能通过皮肤吸收(通过表皮屏障、通 过毛囊,极少数通过汗腺)进入皮下血管中,吸收的 数量与毒物的溶解性、浓度、皮肤的温度、出汗等有 关; 消化道:经消化道吸收的毒物先经过肝脏,转化后从 进入血液中。
21
有毒物质的确认指标和包装类的分类
吞咽毒性 LD50(mg/kg)
≤5
包装类
皮肤接触毒性 LD50(mg/kg)
≤40
粉尘、烟雾吸入毒性 LC50(mg/l)≤0.5I NhomakorabeaII
>5-≤50
>40-≤200
>0.5-≤2
III
固体>50-≤200 液体>50-≤500
>200-≤1000 >200-≤1000
>2-≤10 >2-≤10
22
⑴ 急性经口吞咽毒性LD50: 系指在 14 天内,使雄性和雌性刚成熟的天竺鼠半 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其结果以mg/kg表示。 ⑵急性皮肤接触毒性LD50: 系指在白兔裸露皮肤上连续接触 24 小时,在 14 天 内使受试验生物半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其 结果以mg/kg表示。 ⑶急性吸入毒性LC50: 系指使雄性和雌性刚成熟的天竺鼠连续吸入1小时, 在 14 天内使试验生物死亡半数所施用的蒸气、烟 雾或粉尘的浓度。结果粉尘和烟雾以 mg/l 表示; 蒸气用ml/l或ppm表示。
36
取整体货物的最大横截面积
整体载货尺寸≤1m2 1< 整体载货尺寸≤5m2
所乘系数
1 2
5< 整体载货尺寸≤20m2
20m2<整体载货尺寸
3
10
37
是指用于对含有裂变物质的包件、集
合包件或集装箱进行控制的累加数字。 每批托运货物的临界安全指数应是该 批货物所有包件的临界安全指数的总 和。
5
第 5.1 类氧化性物质本身未必燃烧,但在遇酸、 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会放出原子氧 和热量,引起燃烧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 具体特点为: ①热稳定性差,易于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促 使易燃物质燃烧。 ②化学性质活泼,能和其他物质发生缓慢的氧 化反应,并因释放热量的聚积引起这些物质的自 燃。
34
(一)定义
放射性物质是指所托运的货物中放射性活性浓度和 总活度都超过IMDG Code所规定的活度水平数值 的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物质。 凡是能放射出各种类型的射线,能够由原子核内部 自行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们的器官不能觉察到的 射线,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
35
指给包件、集合包装、罐柜或集装箱或无包装 LSA-I 和 SCO-I所指定的一个数字,利用它对辐 射照射量进行控制。 包件、集合包件的运输指数:
3
氧化还原反应 Zn+CuSO4=ZnSO4+Cu H2+S=H2S S+O2=SO2
4
一般而言,氧化物质分子组成中含有
高价态的原子或过氧基。 高价态的原子如N+5、N+3、Mn+7、 X+1—X+7 、过氧基-O-O-。 高价态的原子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 过氧基能放出游离态的氧原子。
其沸点不低于150 ℃ 。该稀释剂可 对所有的有机过氧化物退敏。
15
是与有机过氧化物相容的有机液体,其
沸点在60-150 ℃之间,闪点不低于5 ℃ 。 该稀释剂只用于需要控制温度的有机过 氧化物的退敏。液体的沸点至少应比有 机过氧化物的控制温度高50 ℃ 。 A型稀释剂可代替B型稀释剂。
16
13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有机过氧化物在许多情况下可 以用有机液体或固体、无机固体或水来退敏。退敏 所使用的抑制剂数量(或浓度)应达到的效果是, 万一泄漏或卷入火灾,有机过氧化物不会浓缩到危 险程度。退敏剂或稀释剂的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 示。 常用的稀释剂有A型、B型和其他的稀释剂
14
是与有机过氧化物相容的有机液体,
6
③大多数氧化剂和液体酸类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有毒气体,某些氧化剂遇火散发有毒气体。 ④某些氧化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或对海洋环境 有害。 ⑤氧化物质若混有杂质,会增加对摩擦、撞击和 温度的敏感性。 ⑥某些氧化剂遇水会发生分解,特别是活泼金属 的过氧化物,遇水分解放出氧气。
7
定义和结构特点
该类物质属于有机物,在分子结构上含有 两价的-O-O-(可以认为是过氧化氢其中的一个 或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衍生物)。 与4.1类中的自反应物质类似,有机过氧化 物分为A-G共7种类型。
23
1.毒害性
有毒物质少量的进入人或动物的机体后,能与体液 及组织发生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安 全的物质。 不同的物质其毒性大小各不相同,影响毒物毒性大 小的主要因素有:毒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溶解性 (水溶性还是脂溶性)、溶解度、颗粒大小、沸点 高低、蒸气密度、环境温度等。
11
容器类型
SADT
控制温度
应急温度
单一包件和 IBCS
≤20℃ 20—35℃ > 35℃ < 50℃
比SADT低20℃ 比SADT低15℃ 比SADT低10℃ 比SADT低10℃
比SADT低10℃ 比SADT低10℃ 比SADT低5℃ 比SADT低5℃
可移动罐柜
12
为了使有机过氧化物能够安全运输,应对下列有机过 氧化物进行温度控制: ① B和C型有机过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温度≤50℃; ② D型有机过氧化物,在封闭条件下加热呈现出中等 效应,自加速分解温度≤50℃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呈现 微弱效应或没有任何效应,自加速分解温度≤45℃;或 ③ E型和F型有机过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温度≤45℃。
26
(2)遇热、酸、水等分解性
几乎所有的有毒物质遇火或受热分解散发有毒气 体。有些毒物遇酸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剧毒气 体。如氰化钠、氰化钾等。有些毒物遇水发生分 解反应,产生剧毒、腐蚀性气体。如:氟化砷、 磷化铝等。此外,有些毒物遇碱类、与金属接触 也会产生反应放出有毒气体。
27
(3)有机毒品可燃性
8
大多数有机过氧化物本身是易燃的,表现出强烈 的氧化性能,极不稳定易分解,无论是固态、液 态都可同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燃烧迅速,并 对碰撞、摩擦敏感,危险性极强。 主要特点是: ①对杂质很敏感,特别是与酸类、重金属氧化物、 胺类等接触即会引起剧烈的分解。
9
②过氧基断裂所需能量不大,所以其分解温度很 低。有的甚至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所以许多有 机过氧化物运输时需要控制温度。有些会发生 爆炸性分解,特别是在封闭情况下,可通过加 入稀释剂来抑制。 ③许多种有机过氧化物如与眼睛接触,即使是短 暂的,也会对角膜造成严重的伤害。有的对皮 肤也有腐蚀性。有的具有很强的毒性。
(一)定义
本类所涉及的物质因在运输过程中会放出氧气并 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引起其它物质燃烧。 (二)分类
本类别货物可分为两小类:
第5.1类 氧化物质 第5.2类 有机过氧化物
1
定义: 该类物质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 氧气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
2
确认标准: 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确认方法,氧化物质的确定 是通过与可燃物质充分混合时增加其燃烧速度和燃烧 剧烈程度的潜力来判断。其中对固体进行试验的物质 是待评估的物质与干纤维素的混合物( 4:1 或 1:1 ), 其燃烧时间等于或少于3:7标准混合物(溴酸钾与纤维 素);对液体氧化物质是待评估的物质与干纤维素质 量比为1:1的混合物,自动着火或显示的平均压力提高 时间等于或少于1:1标准混合物(65%的硝酸水溶液与 纤维素)即划定为本类。
◦ 测定出距离包件、集合包件外表面1m远处的以mSv/h为 单位的最大辐射水平。该测定值乘以100,结果就是运 输指数。
对于铀和钍矿石或浓缩物,在距离货物外表面1m 远处的任何一点,其最大的辐射水平可以取以下 的数值:
铀和钍矿石及其物理浓缩物 0.4mSv/h; 钍的化学浓缩物 0.3mSv/h; 除六氟化铀外的铀化学浓缩物 0.02mSv/h;
毒害品中的有机物都是可燃的,其中还有不少液体是 易燃的,它们遇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会燃烧甚至 爆炸,并放出有毒气体,加大危害性。如氯甲酸甲酯, 氯甲苯。
(4)污染性
大部分有毒物质具有污染性。
(5)腐蚀性
有不少毒害品对人体和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强烈刺 激皮肤和黏膜,甚至发生溃疡加速毒物经皮肤入侵。。
10
自 加 速 分 解 温 度 ( Self-acceleratin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简称SADT)是指用于运输包件中的自 反应物质或有机过氧化物可能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 温度。
控制温度:是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安全运输的最高温度。
应急温度:万一失去温度控制时,必须实施应急措施, 应实施应急措施时的最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