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基础知识BYIF
逻辑学基础知识.doc
逻辑学基础知识.doc普通逻辑基础知识及公考题型精解一、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又称为含义,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质的规定性。
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是什么?”。
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
其作用表明对象“有哪些?”。
3、概念的分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分类标准:概念对象数量的多寡。
即外延的多寡。
单独概念:反映某一个别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独一无二的具体事物。
比如,江苏天策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等。
普遍概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个别对象所组成一类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一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
比如,国家、党员、汽车等。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分类标准: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所谓集合体是指有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其逻辑特征是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每一个体具有,比如,政党由党员组成,但每个党员不具有政党的属性。
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人民、政党、工人阶级等。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党员、工人等。
注意:一、集合概念中的集合体和个体的关系不同于普遍概念中类和分子的关系。
集合概念中的集合体的名称不能用来指其中的个体,它实质上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普遍概念中的类的名称可以用指其中的分子。
比如,政党的属性不能用来指党员的属性,但是汽车的属性可以用来指吉普车的属性。
再比如我们不可以用人类指某一个人,但可以用人来指某一个人。
二、要在语境中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比如,鲁迅的书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祝福》是鲁迅的书。
4、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
外延较小的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概念的那种关系。
如:湖南人和中国人。
真包含关系――外延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
又称属种关系。
如:中国人和湖南人。
交叉关系――两概念的外延有并且只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例:针对网络聊天者的调查显示,存在不良企图的网络聊天者占被调查对象的51%。
基本逻辑知识点总结
基本逻辑知识点总结逻辑是一种关于思维和推理的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论是有效的。
逻辑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逻辑学家们研究逻辑原则,用来理解和评价一些结论的逻辑结构和有效性。
在逻辑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它们构成了逻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逻辑原则和进行合理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这些基本逻辑知识点进行总结:1.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是一个陈述,它可以被判断为真或者假。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通过这些命题构建复合命题的方法。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1 命题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它是一个可以被判断为真或者假的陈述。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2加2等于4”都是命题。
1.2 真值一个命题可以被判断为真或者假,这种判断被称为命题的真值。
通常用符号T表示真,用符号F表示假。
1.3 逻辑运算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逻辑运算符号,可以用来构建复合命题。
比如,“非”、“与”、“或”、“蕴含”和“等价”分别表示取反、与、或、蕴含和等价的逻辑运算。
1.4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一个或多个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表格。
通过真值表,我们可以知道不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复合命题的真值。
1.5 逻辑等值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等值关系。
例如,“与”和“非”构成了蕴含的等值关系,即p∧q ≡¬(p→¬q)。
这些等值关系有助于简化复合命题的逻辑分析。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为我们理解复杂的逻辑推理提供了基础。
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一种比命题逻辑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它关注的是命题中的对象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2.1 谓词谓词是用于谈论对象的属性或关系的符号。
例如,“是红色的”、“大于”、“相等”等都可以是谓词。
2.2 量词量词用于谓词逻辑中,表示关于对象的数量的概念。
逻辑基本知识
逻辑基本知识一、概念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特性或本质的所有事物。
例如:概念:商品内涵: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即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即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概念的相容关系有:(1)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教师'和'教授'。
(3)交叉关系,是指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师'和'青年'。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1)矛盾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例如:'男人'和'女人'。
(2)反对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没有穷尽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例如'红色'和'黄色'。
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加以明确。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通过定义,从而明确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和本质。
逻辑思维基础知识
逻辑思维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运用到的重要技能。
无论是解决数学题、科学问题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逻辑思维。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思维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通过对命题的运算和推理来进行思考的工具。
一般而言,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判断为真或假。
命题逻辑中常用的运算有否定、合取、析取、蕴含和等价。
通过运用这些运算,我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我们有两个命题:P:“今天是星期一”和Q:“明天是星期二”。
根据这两个命题,我们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推理。
如果我们想要表达“明天不是星期二”,可以通过否定运算得到非Q,表示“非Q:明天不是星期二”。
类似地,通过合取运算可以表示“P且Q:今天是星期一且明天是星期二”,通过析取运算可以表示“P或Q:今天是星期一或者明天是星期二”,通过蕴含运算可以表示“P蕴含Q: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通过等价运算可以表示“P等价于Q:今天是星期一当且仅当明天是星期二”。
二、谬误与辩证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我们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谬误,以保证我们的推理过程正确有效。
常见的谬误包括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诉诸个人攻击、非此即彼等。
偷换概念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将概念进行替换或者混淆,导致论证的不准确。
以偏概全是指基于个别案例或观察结果得出普遍结论,而忽略了更多的可能性。
诉诸个人攻击是指在辩论中攻击对方的人格,而不是对方的观点和推理过程。
非此即彼是指在讨论问题时只给出两个相对立的选择,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选项。
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避免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考虑问题的多个方面,探索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并提出更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逻辑学基础知识
• 2.勤思多练,注重理解 • 要学好逻辑,就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
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功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 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和符 号,以及它们的规则。
• 3.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 联系专业把学和用结合起来。平时能自觉地运
用逻辑知识,遵守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 断恰当,推理准确,条理清楚,结构严密。
• 2.规则 • (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
就要肯定前件。 • (2)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
不能否定前件。
pq 真真 真假 假真 假假
假命题不能做推理的前提
p←q
真 真 假 真
3.有效式
• (1)否定前件式
•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
小王没有年满十八岁,
•
所以,小王没有选举权。
3.有效式
• (1)肯定前件式:
• 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才受刑罚的处罚;
• 他犯了罪;
• 所以,他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 p←→q 当且仅当p,才q
或:
•p
p
((p←→q)∧p)→q
•q
所以,q
• (2)肯定后件式:
• 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才受刑罚的处罚;
• 他受到了刑罚的处罚;
• 所以,他犯了罪。
条件假言判断,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 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 逻辑性质
• 2.规则
• (1)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 (2)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pq 真真 真假 假真 假假
假命题不能做推理的前提
逻辑基础知识BYIF
一.逻辑上的两个最基本概念1.开语句所谓开语句,定义是无法确定真假,无法判断错误的语句。
如“明天会下雨”,这就是一个开语句,因为明天还没到来(这里必须先假设天气预报不一定准确),所以这个判断是对是错是不知道的。
2.命题相对于开语句而言,可以判断出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二.三个基本逻辑联系词1.逻辑“且”:一般形式:“p且q”,它为真的条件是p,q同时为真2.逻辑“或”:一般形式:“p或q”,它为真的条件是p,q同至少一个为真3.逻辑“非”:一般形式:“非p”,它为真的条件是p为假(可见,p和非p是矛盾的)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它们都是对于一个命题而言的,对于命题“如果p,那么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讲,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结论是条件的必要条件。
(注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一个命题里面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找到了充分条件,倒过来就是必要条件)四.四种基本命题1.原命题最初的那个命题叫做原命题,这个在推理前可以随意规定,不过规定好了下面就不能再改了,因为下面的三种命题都是基于原命题的,一般我们写作“如果p,那么q”,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结合用实际的例子,p,q太过于抽象,现在假设p=“明天下雨”,q=“明天出门要打伞”,那么原命题变成“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明天出门要打伞”。
2.逆命题把原命题直接倒过来就是逆命题。
“如果q,那么p”,这里就是“如果明天出门要打伞,那么明天下雨”3.否命题把原命题中的前提和结论都否定叫否命题。
“如果非p,那么非q”,这里就是“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明天出门不要打伞”。
(补充说明:命题的否定形式,前提不变,否定结论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定形式。
“如果p,那么非q”。
这里就是“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明天出门不要打伞”。
)4.逆否命题有了否命题的概念后,逆否命题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逆命题的否命题称作逆否命题。
“如果非q,那么非p”,这里就是“如果明天出门不要打伞,那么明天不下雨”五.最常用的基本结论1.原命题和它的否定形式互相矛盾(注意:不是否命题!!!)“如果p,那么q”和“如果p,那么非q”矛盾,题目中出现这样的选项,那么这两者之间一真一假,这是逻辑推断题的常规入手点。
逻辑基础必学知识点
逻辑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逻辑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分支,研究命题之间的真
值关系。
命题逻辑通过逻辑运算,如合取、析取、否定等,来分析命
题的逻辑关系。
2. 范式:在命题逻辑中,范式是用逻辑运算符号连接的命题,具有特
定的形式。
常见的范式有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分别用于表示多个命
题的合取和析取关系。
3. 推理:推理是逻辑的核心概念,指从一些已知命题出发,通过逻辑
推演得出新的命题。
常见的推理形式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4.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逻辑中命题的真值情况的一种工具。
真值表列出了所有可能的命题取值组合,并给出了每种组合下命题的
真值。
5. 逻辑等价与蕴含:逻辑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可以
互相替换。
逻辑蕴含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推导出另
一个命题的真值。
6. 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指的是命题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充
分条件、充要条件、矛盾关系、互斥关系等。
7. 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值。
常见
的证明方法有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等。
8. 谬误:谬误是逻辑错误的推理,导致结论不正确。
常见的谬误有偷换概念、非此即彼、伪命题等。
这些是逻辑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正确推理和分析问题。
逻辑学的基本知识
逻辑学的基本知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依靠概念构成判断并形成推理。
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语词(词或词组)。
语词在语法上有词性、词义、词类等内容。
概念在逻辑上有内涵和外延、种类、关系等内容。
一般来说,概念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叹词等)有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有的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因此,概念与语词并非完全是对应关系。
概念的内涵与词义相当,但也有区别。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词义是表达概念内涵的词概义通过概念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
他们的层次是:客观事物――概念――词。
因此,词义有表达概念的作用,但又不能将两者等同,可以有一词多义,也可以一义多词。
由于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意义,因此,对语言中概念的逻辑分析不能离开词义和语境。
语法上出现用词不当的语病,从逻辑上分析主要是由于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准确把握造成的。
而逻辑上出现的错误,如概念不明、外延过宽、限制不当等,又是通过词义以语词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对这一部分分类,虽然有的侧重内涵,有的侧重外延,但总的原则是把二则结合起来考虑的。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
科学定义可以用简练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帮助人们把获得的知识以凝缩的形式巩固下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认识。
但逻辑学不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定义的内容,它主要提供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定义的结构包括被定义项(Ds)、定义项(Dp)和定义联项(=)三部分。
定义公式为“Ds=Dp”。
下定义的一般方法是通过邻近的属概念加上种差(被定义项与其并重概念间的差异属性),简称“属加种差”方法,如“直径(被定义项)是通过圆心的(种差)弦(属概念)。
定义规则是:(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外延同一(相应相称);(2)定义不应循环;(3)定义不应否定陈述;(4)定义不应使用比喻。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逻辑基础资料
第一节说一不二,论辩的前提——同一律
同一律是说,任何一个概念或命题都有其确定的内容,因此,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或命命题的确定与同一.
同一律的公式是:A就是A。
意思是思想A就是思想A,必须保持同一。
遵守这个规律能够保证我们思想的确定性,保证在交流思想时不发生差错,否
则,就要出问题.
第二节自相矛盾只会适得其反——矛盾律
矛盾律是说: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与非A不能同为真。
”。
意思是说,思想A与其相反的思想非A,不能同时成立,其中必有一假。
第三节二者必居其一一排中律
排中律是说: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对的,因此,在思维过程
中,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就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是真的,给予明确的肯
定,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
排中律的公式是:“或者是A,或者是非A。
”意思是思想A和与其相矛
盾的思想非A,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二者必居其一。
逻辑学基础知识
逻辑学基础知识逻辑学是一门探讨推理和辩证论证的学科,它研究思维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演绎推理等内容。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最基础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命题的推理和关系。
命题是陈述语句,它可以是真或假。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命题,比如用P表示"今天是晴天",用Q表示"明天下雨"。
命题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1 命题的联结词命题的联结词用来连接命题,常见的联结词有"与"、"或"、"非"等。
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这些联结词,比如用∧表示"与",用∨表示"或",用¬表示"非"。
通过联结词的运用,我们可以构建复杂的命题。
1.2 命题的真值表命题的真值表是用来列举所有可能情况下命题的真假值。
对于一个复合命题,我们可以通过真值表来确定它的真假。
1.3 命题的推理命题的推理是基于命题逻辑的推理方式,它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
常见的逻辑规则有假言推理、拒取推理、析取三段论等。
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推导出新的命题。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一种逻辑系统,用于研究命题中的谓词和量词。
在谓词逻辑中,谓词用来描述对象的属性和关系,量词用来表示对象的数量。
谓词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2.1 谓词的符号表示谓词的符号表示用来表示谓词的属性和关系,比如用P(x)表示"对象x是聪明的",用Q(x, y)表示"对象x和对象y相互喜欢"。
通过谓词的运用,我们可以描述复杂的命题。
2.2 量词的运用量词用来表示对象的数量,常见的量词有"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表示"存在",全称量词∀表示"对于所有"。
逻辑知识点总结
逻辑知识点总结逻辑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认识论、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逻辑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其它学科的基础。
逻辑知识点总结如下:一、逻辑的基本概念1、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和一般化。
概念是思维的先导,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2、判断判断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思维活动。
判断是推理的基本元素,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3、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活动。
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4、论证论证是以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的思维和说理活动。
它是一种用来为自己的思维或行为做出解释、证明或辩护的方法。
5、谬误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由于思维的不严谨和不正确而导致的错误。
谬误分为形式谬误和实质谬误。
6、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形式逻辑和实证逻辑两个方面。
二、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和推理形式的逻辑学分支,它主要涉及到演绎推理。
1、范畴范畴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般性的概念。
范畴是由概念和判断组成的,它是概念和判断的载体。
2、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由一个条件部分和一个结论部分组成的命题。
假言命题的逻辑关系有包含关系、等价关系和矛盾关系。
3、范畴演绎范畴演绎是由包含关系和假言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的推理过程。
4、命题演绎命题演绎是由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的推理过程。
命题演绎包括假言演绎和三段论。
5、量词量词是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用来表示量的关系。
量词分为普遍量词和特殊量词,它们可以用来表示全部、一些、无、几等不同的量的关系。
三、实证逻辑实证逻辑是研究实际推理和实际论证的逻辑学分支,它主要涉及到归纳推理。
1、归纳归纳是由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
归纳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在归纳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类比、类推等推理方法。
2、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种归纳推理的方法,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逻辑基础知识
逻辑基础知识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和论证规则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推论。
在解决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和进行辩论时,逻辑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逻辑的基本概念、命题和推理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是一门系统研究思维和论证的学科,它通过分析思维的规律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逻辑学中,有几个基本概念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1. 命题:命题是陈述性的句子,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存在中间状态。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是一个命题,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2. 联结词:联结词用来连接不同的命题,形成更复杂的命题。
逻辑学中常见的联结词有“与”、“或”、“非”等。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且天气晴朗”中的“且”是一个联结词。
3. 推理: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来得出新的命题的过程。
逻辑学中有很多推理规则,例如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等。
二、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分支,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推理的规则。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可以利用联结词来构建复杂的命题,并通过推理规则来推导新的命题。
1. 联结词的运算规则联结词的运算规则是命题逻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常见的联结词有“与”、“或”、“非”等。
- “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表示只有当今天既是星期天又晴朗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中只要至少有一个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表示只要今天是星期天或者天气晴朗,整个命题就为真。
- “非”(¬)表示取反。
例如,“非今天是星期天”表示今天不是星期天。
2. 命题的推理规则命题逻辑中有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例如假言推理规则、析取三段论规则等。
这些推理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命题得出新的命题。
- 假言推理规则: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条件命题的前提为真,而结论也为真,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条件命题为真。
逻辑基本知识内容摘录
逻辑基本知识内容摘录逻辑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判断、推理、论证和推论等方面。
下面是关于逻辑基本知识的内容摘录:1. 逻辑的定义,逻辑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正确推理的方法和规则。
2. 逻辑的分支,逻辑可以分为形式逻辑和实质逻辑两个分支。
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和结构,而实质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内容和真假。
3.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分支,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判断为真或假。
4. 谬误,谬误是逻辑推理中常见的错误。
常见的谬误包括偷换概念、虚假因果关系、诉诸个人攻击等。
5. 推理形式,推理形式是一种通用的推理模式,可以用来推导出新的命题。
常见的推理形式包括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假设演绎等。
6. 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逻辑推理中的准则和规范。
常见的推理规则包括假言推理、析取规则、假设规则等。
7. 范畴逻辑,范畴逻辑是实质逻辑的一种形式,它研究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8.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通过应用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
9. 逻辑学家,逻辑学家是研究逻辑学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对逻辑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
10. 应用领域,逻辑学在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法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以上是关于逻辑基本知识的内容摘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将继续为你解答。
逻辑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逻辑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1. 逻辑的定义逻辑是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旨在研究正确推理的规则和方法,以及判断真假的标准。
逻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
2.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支。
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例如“今天下雨了”、“1加1等于2”等。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可以用符号P、Q、R等表示,通过逻辑运算符(与、或、非、蕴含、等价)来构建复合命题,并进行推理和证明。
3.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研究谓词与变元量化关系的逻辑学分支。
谓词是对对象的性质或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形式,而变元则是谓词的自变量。
在谓词逻辑中,可以通过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来表示特定对象的属性或关系,从而进行更加精细的论证和推理。
4. 推理推理是根据已知的真实或假设的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
逻辑中的推理有确定性推理和不确定性推理。
确定性推理指的是基于严格的推理规则和逻辑定律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必然的结论;而不确定性推理则是基于概率、可能性等推断出可能的结论。
推理是逻辑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数学、哲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方法。
5. 证明证明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实性或者推出一个结论。
证明的过程通常包括假设、推理和结论三个步骤,通过逻辑的规则和方法使得结论是严格合乎逻辑的。
证明是数学、哲学等领域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也是逻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6. 范式逻辑中的“范式”是指一种标准的表示形式,用于表示复杂的逻辑形式或者简化逻辑表达式。
在命题逻辑中,最常见的范式有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在谓词逻辑中,范式可以用来简化逻辑表达式、方便推理和求解。
范式在逻辑推理和证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 范式的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中,范式是一种用来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准形式。
通过将逻辑表达式转换为范式,可以方便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推理和推断,从而实现各种智能系统和算法。
逻辑知识点梳理
逻辑知识点梳理逻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性思维、辨别谬误、进行准确的推理。
它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深入了解逻辑知识点,对于提高思维力和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逻辑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全面掌握逻辑学的基础内容。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命题与命题的联结词:命题是陈述句,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常见的联结词有“非”、“与”、“或”、“蕴含”、“等价”。
2. 命题的真值表:通过真值表可以确定各个联结词的真假情况。
3. 命题的连接词与真值表关系:连接词决定了命题的真值表达式。
4. 命题的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根据联结词的逻辑关系,由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对命题逻辑的拓展,引入了关于个体对象的概念。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谓词与量词:谓词是描述个体对象的属性或关系的句子,量词用来描述个体对象的数量。
2. 量词的解释:量词可以用来表示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3. 谓词的真值表:谓词的真值表由个体对象和属性或关系组成,用来确定谓词的真假情况。
4.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根据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三、归纳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情况出发,总结出一般规律。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推导出个别情况。
它们的区别如下:1. 归纳推理:从观察或实验中获得有限个或无穷个个别命题,得出一般命题。
2. 归纳推理的形式与不足:归纳推理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形式,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无法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3. 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命题和前提条件,推导出特殊命题。
4. 演绎推理的形式与应用:演绎推理包括三种形式:假言推理、拖拉式推理和连词推理,它们在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四、谬误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想法、观点和论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逻辑基础知识
逻辑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逻辑基础知识,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走路要有方向,不然不就瞎转悠嘛!比如说,你出门前得想好先穿哪只鞋吧,这就是简单的逻辑呀!
咱先说说啥是概念。
概念就像是给东西起个名字,好让咱能分清它们。
比如说“手机”,这就是个概念呀!你一听就知道是那个能打电话、上网的玩意儿!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概念,咱说话不都乱套啦?
再来讲讲判断。
这就像你看到一个东西,然后说“这是个好东西”或者“这玩意不咋地”,这就是判断呀!比如你看到一件衣服,说“这件衣服真好看”,这就是你的判断。
然后说说推理。
哎呀呀,推理可有意思了!就像你知道了A 会导致B,然后看到了 A,你就能推出会有 B 出现。
比如说,你知道下雨了地会湿,你看到下雨了,你就能推断出地会湿哇!
你看,逻辑其实无处不在!就像你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可能你都没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逻辑呢!我有个朋友,有次出门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大家都笑话他没逻辑,哈哈!
咱再举个例子,你要是想去一个地方玩,你得先想怎么去,这就是逻辑呀!坐公交还是打车,这得好好琢磨琢磨吧!
逻辑就像是你的大脑的导航仪,没有它,你的思维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所以呀,可得好好学学逻辑基础知识。
我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逻辑真的超级重要,能让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更有条理,更清晰!大家千万别小瞧它呀,一定要认真对待哦!。
逻辑基础知识
逻辑基础知识
哎呀呀,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逻辑基础知识啦!你想啊,逻辑就像一张神奇的地图,能帮咱在思维的世界里不迷路哟!比如说,你早上起来纠结穿啥衣服,这时候逻辑就来帮忙啦!红色的衣服好看但容易脏,蓝色的衣服耐脏但款式一般,你就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权衡利弊,这就是简单的逻辑运用呀!
逻辑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它就在咱日常生活里无处不在呢!比如说你跟朋友聊天,他说一件事,咱得判断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呀,这就用到逻辑啦!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可有趣了呢!比如朋友说他昨晚看见外星人了,咱就得用逻辑想想,他是不是在开玩笑或者记错啦!
咱再想想,做数学题的时候是不是也得靠逻辑呀!那些复杂的算式和解题过程,不就是一步步按照逻辑来的嘛。
就好像搭积木,一块一块稳稳地往上搭,逻辑就是那个让积木不倒的关键哟!
还有哦,你看那些厉害的辩论选手,为啥他们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呀?就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清晰呀!他们能抓住关键问题,用有条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不就跟咱平时说话做事一样嘛,如果没啥逻辑,那岂不是乱套啦!
对于我们来说,学会逻辑基础知识真的超级重要的呀!它能让咱更聪明、更会思考,还能避免被别人忽悠呢!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好去了解和学习这神奇的逻辑基础知识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逻辑上的两个最基本概念
1.开语句
所谓开语句,定义是无法确定真假,无法判断错误的语句。
如“明天会下雨”,这就是一个开语句,因为明天还没到来(这里必须先假设天气预报不一定准确),所以这个判断是对是错是不知道的。
2.命题
相对于开语句而言,可以判断出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二.三个基本逻辑联系词
1.逻辑“且”:一般形式:“p且q”,它为真的条件是p,q同时为真
2.逻辑“或”:一般形式:“p或q”,它为真的条件是p,q同至少一个为真
3.逻辑“非”:一般形式:“非p”,它为真的条件是p为假(可见,p和非p是矛盾的)
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它们都是对于一个命题而言的,对于命题“如果p,那么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讲,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结论是条件的必要条件。
(注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一个命题里面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找到了充分条件,倒过来就是必要条件)
四.四种基本命题
1.原命题
最初的那个命题叫做原命题,这个在推理前可以随意规定,不过规定好了下面就不能再改了,因为下面的三种命题都是基于原命题的,一般我们写作“如果p,那么q”,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结合用实际的例子,p,q太过于抽象,现在假设p=“明天下雨”,q=“明天出门要打伞”,那么原命题变成“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明天出门要打伞”。
2.逆命题
把原命题直接倒过来就是逆命题。
“如果q,那么p”,这里就是“如果明天出门要打伞,那么明天下雨”
3.否命题
把原命题中的前提和结论都否定叫否命题。
“如果非p,那么非q”,这里就是“如果明天不下
雨,那么明天出门不要打伞”。
(补充说明:命题的否定形式,前提不变,否定结论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定形式。
“如果p,那么非q”。
这里就是“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明天出门不要打伞”。
)
4.逆否命题
有了否命题的概念后,逆否命题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逆命题的否命题称作逆否命题。
“如果非q,那么非p”,这里就是“如果明天出门不要打伞,那么明天不下雨”
五.最常用的基本结论
1.原命题和它的否定形式互相矛盾(注意:不是否命题!!!)
“如果p,那么q”和“如果p,那么非q”矛盾,题目中出现这样的选项,那么这两者之间一真一假,这是逻辑推断题的常规入手点。
2.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可以互推,也就是同真同假。
“如果p,那么q”可以推出“如果非q,那么非p”
3.逆命题和否命题可以互推,也就是同真同假
“如果q,那么p”可以推出“如果非p,那么非q”(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条和上面那条其实是一回事。
)
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归纳推理
所谓归纳推理,通俗点讲,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我是中国人,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你是中国人,你每天早上7点起床;那么所有的中国人每天都早上7点起床。
”显然,这个推理方式是有问题的,在做题目的时候,归纳推理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有朋友可能要问,既然是不允许的推理,还有存在的价值吗?IF回答你,这个推理方式多用于科学探索和进行合理猜想,就是先把结果猜出来,然后去验证,没被验证之前,都不能认为是正确。
因为猜毕竟是猜。
)
2.演绎推理
这是我们最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相对于归纳推理,这个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这个推理方式才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所有的中国人每天都早上7点起床,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再举个例子“欧洲人都很有钱,英国人是欧洲人,所以英国人很有
钱”。
这个也就是逻辑上最重要的推理方法:三段论式。
这个是正确合理的推理方式,由于它的重要性,下面,我讲解下三段论。
七.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顾名思义,在它的结构中,有且仅有三个词项。
分为大项,中项,小项。
为了方便解说,我就拿例子“欧洲人都很有钱,英国人是欧洲人,所以英国人很有钱”。
这个作为讲解对象。
首先,把这个推理结构进行分解“欧洲人都很有钱”,“英国人是欧洲人”(这两个叫做前提),“所以英国人很有钱”(这个叫做结论)
1.大项:结论中处在谓项位置的叫大项,简单点讲就是结论中末尾位置的叫大项,这里
“很有钱”就是大项。
2.中项:联系两个前提的“桥梁”叫中项,显然,这里“欧洲人”是中项
3.小项:结论中做主项的叫小项,这里“英国人”就是小项。
有了大项,中项,小项的概念后,我们来讲讲什么叫大前提,小前提
1.大前提: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这里“欧洲人都很有钱”就是大前提。
2.小前提: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这里“英国人是欧洲人”就是小前提。
三段论的本质:我们究竟从三段论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问题,还是看以上例子,我们得到了“英国人很有钱”,写成推理结构,就是“如果是英国人,那么很有钱”,结合以上概念“英国人”是“小项”,“很有钱”是“大项”。
所以三段论告诉我们:从“小项”可以推出“大项”。
这也是我在下面方法篇将要讲的:“小范围”推“大范围”的理论根源!!
八.方法篇
1.看到一个题目,特别是条件中出现“一真三假”或者“三真一假”这些关键词的,一般先考虑看看有没有两个选项是自相矛盾的,就是看看有没有两个命题互为否定形式。
因为如果有,则他们“一真一假”,可以排除余下两个选项,解题上速度就加快了。
2.用好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
看到“如果p,那么q”,应该要自然而然地反应过来“如果非q,那么非p”(有些朋友可能不会写一些复杂点的逆否命题,这个关键在于可能不会写一个语句的反面形式,或者说否定形式,这个我会附加介绍一些。
)
3.画图,这个是IF极力推崇的方法,分析复杂的题目特别管用,IF在大学里面上逻辑课时老师也是非常推崇这个方法的,不容易出错。
考公的书上称它为“欧拉图”。
我们的原则是:“小范围”推“大范围”。
这个理论根源来自“三段论”,IF在上面已经讲过了,这个和
“三段论”本质上是一回事。
(下面,IF介绍下如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释上面的例
子,也就是如何从“欧洲人都很有钱”,“英国人是欧洲人”,来推出“英国人很有钱”。
)
逻辑过程:首先,我们有条件“欧洲人都很有钱”,写成推理式就是“如果是欧洲人,那么很有钱”,根据“小范围”推“大范围”,可见,“欧洲人”的范围比“很有钱”的范围要小,同理,“英国人”的范围要比“欧洲人”小,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张图:
可见,“英国人”的范围比“很有钱”的范围要小,根据“小范围”推“大范围”,就得到了“如果是英国人,那么很有钱”。
补充说明
逆否命题的写法
从原命题写成逆否命题,关键在于写否定形式。
从逻辑联系词上看,“或”和“且”之间可完成否定形式的转化。
举例“p且q”的否定形式就是“非p或非q”,而不是“非p且非q”
“p或q”的否定就是“非p且非q”,而不是“非p或非q”。
具体实例:
“如果明天下雨,那明天出门打伞或者穿雨衣”
这里,后半段涉及逻辑“或”
逆否命题写成“如果明天出门不打伞并且不穿雨衣,那么明天不下雨”
“如果不按时交电费而且超过了拖欠时限,那么就会停电”
这里前半句用逻辑“且”连接
逆否命题写成“如果没有停电,那么就按时交电费或者没超过拖欠时限”
(其他一些关键词的反面:“所有”的反面“有的不”,“有的”的反面“没有”)
上下反对关系
举个例子:“所有人都是会死的”,“所有人都是不会死的”这两句话真假性该如何分析?首先,乍看之下,两者是矛盾关系,实际上不对。
具体分析:画图,这里涉及三个概念“人”,“会死”,“不会死”,很明显,“会死”和“不会死”是矛盾关系,那么我们就得到下图
说明:两者之间不是大小关系,不是“死”包含在“不死”里面,而是不相交,因为两者间没共同点,白圈表示“死”,剩下的绿色部分表示“不死”。
现在,大家要考虑“人”的区域怎么画,我们可以画在白圈内,那么就不会在绿色区域内,根据“小范围推大范围”,“所有人都是会死的”这个为真,“所有人都不会死的”这个为假我们可以画在绿色区域内,那么就不会在白圈内
根据“小范围推大范围”,“所有人都是会死的”这个为假,“所有人都不会死的”这个为真我们可以画在既不在绿色区域内,也不在在白圈内,或者一半在绿色区域,一半在白圈内,三者之间没明显大小关系,所以,“所有人都是会死的”这个为假,“所有人都不会死的”这个为假
综上所述,上面的语句“可以一真一假,也可以都假,但不会同真”
(总结下分析过程:首先分离出三个概念,然后作出两个矛盾概念的图形,然后考虑第三者和已作出图形的关系,用好“小范围推大范围”很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