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合集下载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流速过低,则风管断面大,投资大,但可 以减少压损和运行费,但对气力输送和除尘管 道,还可能发生粉尘沉积而堵塞管道。
废气流速的选择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根据工程经验,对于一般通风系统,其风速可按下/s
风管 部位
生产厂房机械通风 钢管及塑料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管
民用及辅助建筑物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干管
6~14
4~12
0.5~1.0
5~8
支管
2~8
2~6
0.5~0.7
2~5
废气流速的选择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除尘系统风管内最低空气流速
单位:m/s
粉尘性质
垂直管 水平管
粉尘性质
垂直管
粉状的黏土和砂
11
13
铁和铜(屑)
19
耐火泥
14
废气流速的选择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对于圆形管道,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计算出各管段的 断面尺寸。
计算公式: D
4Q 0.0188 Q
V 3600
V
式中,D——风管直径,m; Q——气体流量,m³/h; ν——气体流速,m/s。
废气流速的选择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 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01 废气流速的选择


02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
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废气流速的选择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风管内的风速对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
流 速 高 ,则风管断面小、材料消耗少、 建造费用低,但是系统压力损失增大、动力消 耗增加、有时甚至可能加速管道的磨损。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按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及验收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02)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2002)4.《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3095-1996)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2002)7.《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200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风管部位 生产厂房机械通风民用及辅助建筑物 钢板及塑料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道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干管 6-14 4-12 0.-1.0 5-8 支管 2-82-60.5-0.72-5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m/s )一、圆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D=νπ**36004*Q m1.D :风管直径 m2.Q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m 3/h3.V : 管道流速 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二、矩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ab=VQ *36001.a :风管长边尺寸 m 2 b: 风管短边尺寸 m2.Q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m 3/h3.V : 管道流速 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三、风管尺寸大小选择可按圆型、矩形管道规格表进行选择(塑料制管道)圆形管道规格表矩形管道规格表矩形管道规格表。

暖通设计中风管及百叶风速选择

暖通设计中风管及百叶风速选择
部位
进风百叶
排风口
地面出风口
顶棚出风口
风速
0.5~1.0
0.5~1.0
0.2~0.5
0.5~1.0
自然通风竖井
排风道
风速
1.0~1.2
0.5~1.0
0.5~1.0
1.0~1.5
一般工业建筑机械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风管类别
金属及非金属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道
干管
6~14
4~12
支管
2~8
2~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表6.7.6
风管内空气流速(低速风管)
风管分类
住宅(m/s)
公共建筑(m/s)
干管
3.5~4.5
5.0~6.5
6
8
2
排风百叶窗
大于10000m3/h
2.5~8
小于10000m3/h
2.5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
部位
新风入口
风机出口
住宅和公共建筑
3.5~4.5
5.0~10.5
机房、库房
4.5~5.0
8.0~14.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5
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
支管
3
3~4.5
5
6.5
从支管上接出的风管
2.5
3~3.5
4
6
通风机入口
3.5
4
4.5
5
通风机出口
5~8
6.5~10
8.5
1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3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风速参数风管与风速的确定风管计算三种⽅法:静压复得法假定风速法等摩阻法空调风系统的管道设计(⼀)风管机在设计管道时⾸先必须从产品资料上了解三个参数:风量、风压、噪声。

1.风量:为了确定送风管道⼤⼩。

2.风压:也叫机外静压。

为了计算在送风过程中克服阻⼒所需的参数。

简单不确切地说,就是能将风送多⼤距离的动⼒。

3.噪声:其产品技术资料所标的噪声只是相对的,因为噪声是随不同条件⽽相应的变动的。

可能产⽣噪声的渠道有:机器本⾝的风机、机器运⾏振动、送风风压过⼤等。

(⼆)风系统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理采⽤管内的空⽓流速以确定风管截⾯尺⼨,计算风系统的阻⼒及选择风机,平衡各⽀风路的阻⼒以保证各⽀风路的风量达到设计值。

那么管内风速如何选择?风管尺⼨如何来确定呢?※管内风速的选取决定了风管截⾯的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F=a×b=L/(3600&#8226;V) (公式1-1)式中:F:风管断⾯积(㎡)a、b:风管断⾯长、宽(m)L:风管风量(m3/h)V:风速(m/s)以上各取值受到以下⼏个⽅⾯的影响:①建筑空间:在现代的建筑中,⽆论是多层建筑或⾼层建筑,还是⾼档别墅,建筑空间都是相当紧张的,因此要求我们尽可能提⾼风速以减少风管的截⾯。

(管内风速与风管截⾯积成反⽐,即是风速越⾼,则风管截⾯积越⼩,反之,风速越低,则风管截⾯积越⼤。

)②风机压⼒及能耗:风速越⾼,则风阻⼒越⼤,风机的能耗也就越⼤,从此点来说⼜要求降低风速。

③噪⾳要求:风速对噪⾳的影响表现在三个⽅⾯:⾸先,随着风速的提⾼,风机风压的要求较⾼⽽引起风机的运⾏噪声加⼤;第⼆,风速加⼤⾄⼀定程度时,在通过风管部件时将产⽣⽓流噪声;第三,随着风速的提⾼,风管消声的消声能⼒下降。

总的来说,风管内的风速越⾼,则所产⽣的噪声就越⼤。

因此,管内风速的选取是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的⼀个结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册以及根据实际⼯程的体会,建议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风道内的推荐风速见下表所⽰:(表1)场合以合宜噪声为主导主风管的风速V(m/s)以合宜风管阻⼒为主导的风速V(m/s)送风风速标准逗留区之最⼤允许流速m/s送风⼝之最⼤允许流速m/s逗留区流速与⼈体感觉的关系空调房间允许之最⼤送风温差℃不同送风⽅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允许流速m/s推荐的送风⼝流速m/s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流速m/s以噪⾳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通风系统之流速m/s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打印本页|| 关闭窗⼝规范中⼲管,⽀管等风速的范围是多少?(1)采⽤⾦属风道时,不应⼤于20m/s;(2)采⽤内表⾯光滑的混凝⼟等⾮⾦属材料风管时不应⼤于15 m/s;(3)送风⼝的风速不宜⼤于7 m/s;排烟⼝的风速不宜⼤于10 m/s。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与风速的确定风管计算三种方法:静压复得法假定风速法等摩阻法空调风系统的管道设计(一)风管机在设计管道时首先必须从产品资料上了解三个参数:风量、风压、噪声。

1.风量:为了确定送风管道大小。

2.风压:也叫机外静压。

为了计算在送风过程中克服阻力所需的参数。

简单不确切地说,就是能将风送多大距离的动力。

3.噪声:其产品技术资料所标的噪声只是相对的,因为噪声是随不同条件而相应的变动的。

可能产生噪声的渠道有:机器本身的风机、机器运行振动、送风风压过大等。

(二)风系统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理采用管内的空气流速以确定风管截面尺寸,计算风系统的阻力及选择风机,平衡各支风路的阻力以保证各支风路的风量达到设计值。

那么管内风速如何选择风管尺寸如何来确定呢※管内风速的选取决定了风管截面的尺寸,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F=a×b=L/(3600&#8226;V) (公式1-1)式中:F:风管断面积(㎡)a、b:风管断面长、宽(m)L:风管风量(m³/h)V:风速(m/s)以上各取值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建筑空间:在现代的建筑中,无论是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还是高档别墅,建筑空间都是相当紧张的,因此要求我们尽可能提高风速以减少风管的截面。

(管内风速与风管截面积成反比,即是风速越高,则风管截面积越小,反之,风速越低,则风管截面积越大。

)②风机压力及能耗:风速越高,则风阻力越大,风机的能耗也就越大,从此点来说又要求降低风速。

③噪音要求:风速对噪音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随着风速的提高,风机风压的要求较高而引起风机的运行噪声加大;第二,风速加大至一定程度时,在通过风管部件时将产生气流噪声;第三,随着风速的提高,风管消声的消声能力下降。

总的来说,风管内的风速越高,则所产生的噪声就越大。

因此,管内风速的选取是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的一个结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手册以及根据实际工程的体会,建议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风道内的推荐风速见下表所示:(表1)场合以合宜噪声为主导主风管的风速V(m/s)以合宜风管阻力为主导的风速V(m/s)送风风速标准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通风系统之流速m/s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规范中干管,支管等风速的范围是多少(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按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及验收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 《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02)3.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2002)4.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3095-1996)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2002)7.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2002)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2-8 2-6 0.5-0.7 2-5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m/s )粉尘性质 垂直管 水平管 粉尘性质垂直管 水平管 粉状的粘土和砂 11 13 铁和钢(屑)19 23 耐火泥 14 17 灰土、砂土16 18 重矿物粉尘 14 16 锯屑、刨屑12 14 轻矿物粉尘 12 14 大块干木屑14 15 干型砂 11 13 干微尘8 10 煤灰 10 12 染料粉尘14-16 16-18 湿土 15 18 大块湿木屑18 20 铁和钢(尘末) 13 15 谷物粉尘10 12 棉絮 8 10 麻(纤维粉尘)8 12水泥粉尘8-12 18-22 一、圆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1. D :风管直径m2. Q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 3/h3. V :管道流速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 Q *4 D—1:3600* 兀 *v、矩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ab= Q3600* V1.a:风管长边尺寸m2 b:风管短边尺寸m2.Q: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3/h3.V :管道流速m/s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三、风管尺寸大小选择可按圆型、矩形管道规格表进行选择(塑料制管道)圆形管道规格表。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暖通设计中风管及百叶风速选择

暖通设计中风管及百叶风速选择
5.0~6.5
6
8
支管
3
3~4.5
5
6.5
从支管上接出的风管
2.5
3~3.5
4
6
通风机入口
3.5
4
4.5
5
通风机出口
5~8
6.5~10
8.5
1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3
进排风百叶窗迎面风速
类型
风量
迎面风速
进风百叶窗
大于10000m3/h
2~6
小于10000m3/h
2
排风百叶窗
大于10000m3/h
2.5~8
小于10000m3/h
2.5
《实用供热计量设计手册》上册 P1144表11.5.4引自美国2005ASHRAE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
部位
新风入口
风机出口
住宅和公共建筑
3.5~4.5
5.0~10.5
机房、库房
4.5~5.0
8.0~14.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5
0.5~1.0
0.5~1.0
1.0~1.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4-2
一般工业建筑机械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风管类别
金属及非金属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道
干管
6~144~12支管 Nhomakorabea2~8
2~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表6.7.6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暖通示范中有关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示范中有关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条缝形风口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口风速宜为2m/s~4m/s 。

喷口送风的出口风速是根据射流未端到达人员活动区的轴心风速与平均风速经计算确定。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与风速的确定风管计算三种方法:静压复得法假定风速法等摩阻法空调风系统的管道设计(一)风管机在设计管道时首先必须从产品资料上了解三个参数:风量、风压、噪声。

1.风量:为了确定送风管道大小。

2.风压:也叫机外静压。

为了计算在送风过程中克服阻力所需的参数。

简单不确切地说,就是能将风送多大距离的动力。

3.噪声:其产品技术资料所标的噪声只是相对的,因为噪声是随不同条件而相应的变动的。

可能产生噪声的渠道有:机器本身的风机、机器运行振动、送风风压过大等。

(二)风系统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理采用管内的空气流速以确定风管截面尺寸,计算风系统的阻力及选择风机,平衡各支风路的阻力以保证各支风路的风量达到设计值。

那么管内风速如何选择?风管尺寸如何来确定呢?※管内风速的选取决定了风管截面的尺寸,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F=a×b=L/(3600&#8226;V) (公式1-1)式中:F:风管断面积(㎡)a、b:风管断面长、宽(m)L:风管风量(m³/h)V:风速(m/s)以上各取值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建筑空间:在现代的建筑中,无论是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还是高档别墅,建筑空间都是相当紧张的,因此要求我们尽可能提高风速以减少风管的截面。

(管内风速与风管截面积成反比,即是风速越高,则风管截面积越小,反之,风速越低,则风管截面积越大。

)②风机压力及能耗:风速越高,则风阻力越大,风机的能耗也就越大,从此点来说又要求降低风速。

③噪音要求:风速对噪音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随着风速的提高,风机风压的要求较高而引起风机的运行噪声加大;第二,风速加大至一定程度时,在通过风管部件时将产生气流噪声;第三,随着风速的提高,风管消声的消声能力下降。

总的来说,风管内的风速越高,则所产生的噪声就越大。

因此,管内风速的选取是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的一个结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手册以及根据实际工程的体会,建议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风道内的推荐风速见下表所示:(表1)场合以合宜噪声为主导主风管的风速V(m/s)以合宜风管阻力为主导的风速V(m/s)送风风速标准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通风系统之流速m/s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规范中干管,支管等风速的范围是多少?(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通风管道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在进行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前,必须首先确定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和送(排)风量、管道系统和净化设备的布置、风管材料等。

设计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并为风机选举和绘制施工图提供依据。

进行通风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有很多,如等压损法、假定流速法和当量压损法等。

在一般的通风系统中用得最普遍的是等压法和假定流速法。

等压损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的。

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按风管长度平均分配给风管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尺寸。

对于大的通风系统,可利用等压损法进行支管的压力平衡。

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管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对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达到平衡。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800m /h1500m /h 1234000m /h4除尘器657图6-8 通风除尘系统图一般通风系统风倌管内的风速(m/s)表6-10除尘通风管道最低空气流速(m/s)表6-111、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如图6-8),对个管段进行编号,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以风量和风速不变的风管为一管段。

一般从距风机最远的一段开始。

由远而近顺序编号。

管段长度按两个管件中心线的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弯头、三通)本身的长度。

2、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风速对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消耗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压力损失增大,动力消耗增加,有时还可能加速管道的磨损。

流速低,压力损失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增加。

对除尘系统,流速多低会造成粉尘沉积,堵塞管道。

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适当的经济流速。

根据经验,对于一般的通风系统,其风速可按表6-10确定。

对于除尘系统,防止粉尘在管道内的沉积所需的最低风速可按表6-11确定。

风管风速设计标准

风管风速设计标准

风管风速设计标准
在进行风管风速设计时,应参考以下标准:
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 5034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有关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规定,以及GB 50034《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通风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2. 行业标准:例如中国建筑学会编制的《建筑给排水与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GB 50019)、欧洲建筑工程专业组织编制的《建筑钢管工程设计规范》(EN 1993-1-8)、美国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师学会编制的《风洞试验手册》(ASHRAE Handbook)等。

3. 建筑设计规范:如特定建筑类型的设计规范、地区性建筑设计规范等,这些规范中可能包含了对风管风速的具体要求。

风管风速设计标准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风管内的风速:一般要求在设计工况下,风管内的风速应满足正常运行所需的风量要求,且不得超过风管的可承受速度。

具体风速的选取应考虑管道材料、口径、布局等因素。

2. 管道风速分布:在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风速区域,以确保整个风管系统具有良好的风量均衡。

通常会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空间布置进行风速分布的设计。

3. 设计风速与实际风速之间的误差:风管系统中会存在一定的阻力和流速分布等因素,导致设计风速与实际风速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误差,以确保实际运行时仍能满足要求的通风效果。

风管风速设计标准的目的是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提供足够的风量,并保证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具体标准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项目和国家或地区的规范进行确定。

风管内风速

风管内风速

GB50736-2012矩形风管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不能大于10.风管分类住宅(m/s)公共建筑(m/s)推荐流速 3.5~4.5 5.0~6.5最大流速 6.08.0推荐流速 3.0 3.0~4.5最大流速 5.0 6.5推荐流速 2.5 3.0~3.5最大流速 4.0 6.0推荐流速 3.5 4.0最大流速 4.5 5.0推荐流速 5.0~8.0 6.5~10最大流速8.511.0对消声有要求的系统,风管内的流速宜符合本规范10.1.5的规定。

表6.6.3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管)干管支管从支管上接出的风管通风机入口通风机出口房间层高3米及以内,送风口1.5m/s,回风口2m/s,层高大于3米,适当增大。

室内机送风管风速3米左右侧送风口的宽度根据装修定,一般不小于100下送风口,吊顶为方形板的时候,按照单板的尺寸定,其他时候可以用方形,也可以用长方形回风口,有单独检修口的时候,一般和长方形送风口长度一致,宽度稍宽;方形吊顶的时候,回风口一般也用方形新风入口风机出口住宅和公共建筑 3.5~4.5 5.0~10.5机房、库房4.5~5.08.0~14.0最大吸风速度(m/s)≤4.0≤3.0≤1.5表10.1.5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m/s)主管风速支管风速3~4≤24~72~3回风口位置房间上部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房间下部表7.4.13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空气流速部位表6.6.5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25~3535~50室内允许噪声级dB(A)回风口一般也用方形。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风量、风速、风压、风管截面尺寸以及风口尺寸等。

首先,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确定合适的风量。

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管的空气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3/h)为单位。

确定风量时需要考虑到房间的体积、使用目的以及所需的新鲜空气数量等因素。

通常,一般商业建筑的通风要求为每小时空气流量为20-30次,而住宅建筑的通风要求为每小时空气流量为10次左右。

其次,风速是指通过风管或风口的空气速度,通常以米/秒(m/s)为单位。

风速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的使用目的,一般商业建筑的风速范围为2-3.5m/s,住宅建筑的风速范围为1-2m/s。

较高的风速可以提高通风效果,但也会增加系统的噪音和能耗。

第三,风压是指风机提供给风管的静态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为单位。

风压的选择取决于系统的阻力,包括风管的长度、弯头的数量和角度等。

通常,商业建筑的风压范围为100-300Pa,住宅建筑的风压范围为50-150Pa。

另外,风管截面尺寸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风量、风速和阻力等因素。

风管的截面尺寸一般为矩形或圆形,可以根据通风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尺寸。

为了减小阻力和噪音,通常选择较大的截面尺寸。

最后,风口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风口的尺寸和布置。

风口的尺寸需要根据房间的体积和通风要求确定,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合适的尺寸。

风口的布置需要合理,以保证空气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通风效果。

通常,风口应布置在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并避免与人员和设备的接触。

综上所述,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风量、风速、风压、风管截面尺寸和风口尺寸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目的、房间的体积和通风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得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得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得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得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得送风速度:公共建筑得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得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得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得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与散流器平送得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得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得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得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得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得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得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整理)风管风速参数

(整理)风管风速参数

风管与风速的确定风管计算三种方法:静压复得法假定风速法等摩阻法空调风系统的管道设计(一)风管机在设计管道时首先必须从产品资料上了解三个参数:风量、风压、噪声。

1.风量:为了确定送风管道大小。

2.风压:也叫机外静压。

为了计算在送风过程中克服阻力所需的参数。

简单不确切地说,就是能将风送多大距离的动力。

3.噪声:其产品技术资料所标的噪声只是相对的,因为噪声是随不同条件而相应的变动的。

可能产生噪声的渠道有:机器本身的风机、机器运行振动、送风风压过大等。

(二)风系统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理采用管内的空气流速以确定风管截面尺寸,计算风系统的阻力及选择风机,平衡各支风路的阻力以保证各支风路的风量达到设计值。

那么管内风速如何选择?风管尺寸如何来确定呢?※管内风速的选取决定了风管截面的尺寸,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F=a×b=L/(3600&#8226;V) (公式1-1)式中:F:风管断面积(㎡)a、b:风管断面长、宽(m)L:风管风量(m³/h)V:风速(m/s)以上各取值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建筑空间:在现代的建筑中,无论是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还是高档别墅,建筑空间都是相当紧张的,因此要求我们尽可能提高风速以减少风管的截面。

(管内风速与风管截面积成反比,即是风速越高,则风管截面积越小,反之,风速越低,则风管截面积越大。

)②风机压力及能耗:风速越高,则风阻力越大,风机的能耗也就越大,从此点来说又要求降低风速。

③噪音要求:风速对噪音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随着风速的提高,风机风压的要求较高而引起风机的运行噪声加大;第二,风速加大至一定程度时,在通过风管部件时将产生气流噪声;第三,随着风速的提高,风管消声的消声能力下降。

总的来说,风管内的风速越高,则所产生的噪声就越大。

因此,管内风速的选取是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的一个结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手册以及根据实际工程的体会,建议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风道内的推荐风速见下表所示:(表1)场合以合宜噪声为主导主风管的风速V(m/s)以合宜风管阻力为主导的风速V(m/s)送风风速标准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通风系统之流速m/s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规范中干管,支管等风速的范围是多少?(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01-04 浏览次数:576 【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及验收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02)
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2002)
4.《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3095-1996)
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2002)
7.《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2002)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
风管部位 生产厂房机械通风
民用及辅助建筑物 钢板及塑料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道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干管 6-14
4-12
支管
2-8
2-6
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m/s )
一、圆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
D=
ν
π**36004
*Q m
:风管直径 m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m 3
/h
: 管道流速 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
二、矩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
ab=V
Q *3600
:风管长边尺寸 m 2 b: 风管短边尺寸 m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m 3
/h : 管道流速 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
三、风管尺寸大小选择可按圆型、矩形管道规格表进行选择(塑料制管道)
圆形管道规格表
矩形管道规格表
矩形管道规格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