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建设方案1. 确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目标:首先,医院需要确定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来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对于患者的个人信息,可能需要设定更高的保护级别。
2. 建立信息安全保护团队:医院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信息安全保护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
这支团队应该由专业的信息安全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3.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这包括对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操作规范。
4. 实施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医院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来购置和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设备和系统,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医院的数据和系统免受攻击和破坏。
5.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医院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并加强对信息安全意识和责任的教育。
6. 建立信息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医院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
7. 配备紧急应对措施: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或者紧急情况时,医院需要有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以尽快控制和解决问题,减少损失。
总的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需要医院从政策、技术、人员培训和紧急应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并持续加强和改进。
只有这样,医院的数据和系统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隐私和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医院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建设方案。
8. 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医院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以应对意外事件和灾难情况,确保医院的关键业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市中医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等保方案
市中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3月目录第1章方案概述 (5)1.1 背景 (5)1.2 方案设计目标 (8)1.3 方案设计原则 (8)1.4 方案设计依据 (9)第2章信息系统定级情况 (12)第3章安全需求分析 (13)3.1 安全指标与需求分析 (13)第4章信息安全体系框架设计 (16)第5章管理体系整改方案 (17)5.1 安全制度制定解决方案 (17)5.1.1 策略结构描述 (17)5.1.2 安全制度制定 (20)5.1.3 满足指标 (21)5.2 安全制度管理解决方案 (21)5.2.1 安全制度发布 (21)5.2.2 安全制度修改与废止 (22)5.2.3 安全制度监督和检查 (22)5.2.4 安全制度管理流程 (23)5.2.5 满足指标 (26)5.3 安全教育与培训解决方案 (27)5.3.1 信息安全培训的对象 (27)5.3.2 信息安全培训的内容 (28)5.3.3 信息安全培训的管理 (29)5.3.4 满足指标 (30)5.4 人员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30)5.4.1 普通员工安全管理 (30)5.4.2 安全岗位人员管理 (32)5.4.3 满足指标 (37)5.5 第三方人员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37)5.5.1 第三方人员短期访问安全管理 (38)5.5.2 第三方人员长期访问安全管理 (39)5.5.3 第三方人员访问申请审批流程信息表 (41)5.5.4 第三方人员访问申请审批流程图 (42)5.5.5 满足指标 (42)5.6 系统建设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43)5.6.1 系统安全建设审批流程 (43)5.6.2 项目立项安全管理 (45)5.6.3 信息安全项目建设管理 (47)5.6.4 满足指标 (53)5.7 等级保护实施管理解决方案 (57)5.7.1 信息系统描述 (59)5.7.2 等级指标选择 (68)5.7.3 安全评估与自测评 (71)5.7.4 方案与规划 (77)5.7.5 建设整改 (79)5.7.6 运维 (84)5.7.7 满足指标 (87)5.8 软件开发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88)5.8.1 软件安全需求管理 (89)5.8.2 软件设计安全管理 (91)5.8.3 软件开发过程安全管理 (96)5.8.4 软件维护安全管理 (99)5.8.5 软件管理的安全管理 (101)5.8.6 软件系统安全审计管理 (102)5.8.7 满足指标 (103)5.9 安全事件处置与应急解决方案 (103)5.9.1 安全事件预警与分级 (104)5.9.2 安全事件处理 (110)5.9.3 安全事件通报 (116)5.9.4 应急响应流程 (118)5.9.5 应急预案的制定 (119)5.9.6 满足指标 (133)5.10 日常安全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135)5.10.1 运维管理 (135)5.10.2 介质管理 (137)5.10.3 恶意代码管理 (139)5.10.4 变更管理管理 (141)5.10.5 备份与恢复管理 (143)5.10.6 设备管理管理 (147)5.10.7 网络安全管理 (152)5.10.8 系统安全管理 (156)5.10.9 满足指标 (160)5.11 安全组织机构设置解决方案 (168)5.11.1 安全组织总体架构 (168)5.11.2 满足指标 (174)5.12 安全沟通与合作解决方案 (176)5.12.1 沟通与合作的分类 (176)5.12.2 风险管理不同阶段中的沟通与合作 (178)5.12.3 满足指标 (179)5.13 定期风险评估解决方案 (180)5.13.1 评估方式 (181)5.13.2 评估内容 (182)5.13.3 评估流程 (184)5.13.4 满足指标 (186)第6章技术整改方案设计 (188)6.1 设计原则 (188)6.2 安全保障体系构成 (191)6.2.1 安全技术体系 (192)6.2.2 安全管理体系 (197)6.2.3 安全运维体系 (197)6.3 安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 (198)6.3.1 信息安全拓扑设计 (199)6.3.2 安全计算环境设计 (213)6.3.3 安全区域边界设计 (225)6.3.4 安全通信网络设计 (230)6.3.5 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234)6.4 安全管理体系详细设计 (239)6.4.1 安全管理建设设计指导思想 (239)6.4.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策略体系的目的 (240)6.4.3 设计原则 (240)6.4.4 安全方针 (241)6.4.5 信息安全策略框架 (242)6.4.6 总体策略 (242)6.4.7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4)6.4.8 服务交付物 (247)6.5 安全运维体系详细设计 (251)6.5.1 门户网站安全监控 (251)6.5.2 应急响应服务 (256)6.5.3 安全通告服务 (259)6.5.4 网络及安全设备维护 (260)6.5.5 系统安全维护 (262)6.5.6 网络防护 (263)6.5.7 系统加固 (263)第7章技术体系符合性分析 (270)7.1 物理安全 (270)7.2 网络安全 (275)7.3 主机安全 (283)7.4 应用安全 (290)7.5 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297)第8章工程建设 (300)8.1 工程一期建设 (300)8.1.1 区域划分 (300)8.1.2 网络环境改造 (301)8.1.3 网络边界安全加固 (301)8.1.4 网络及安全设备部署 (302)8.1.5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服务 (339)8.1.6 安全加固服务 (357)8.1.7 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364)8.1.8 安全等保认证协助服务 (364)8.2 工程二期建设 (365)8.2.1 安全运维管理平台(soc) (365)8.2.2 APT高级威胁分析平台 (369)第9章本期采购安全产品清单 (372)第1章方案概述1.1背景为了保障基于“健康云”、“智慧云”的XX中医院,我公司依据公安部《关于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389号)的要求,贯彻“通过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建设和等级测评,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使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方针,为市中医院需要在规划、建设和使用相关信息系统的同时对信息安全也要同步建设,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整改工作。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为规范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医疗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我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
一、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医院信息安全管理。
二、建立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组织机构,负责全院信息安全建设和运营。
三、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创建医院信息等级保护等级。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求发展,由医院信息领导小组规划、监督、审核、实施。
五、医院所购的网络产品、电脑及周边设备、各类软件产品等应符合国家安保要求。
六、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加强医院信息应用、使用、建设的安全管理。
七、规范网络办公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应用安全思想教育和学习,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信息网络安全培训学习。
八、加强信息安全巡查管理,由信息管理部门定期进行全院信息安全检查,对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及时整改。
九、加强医院内部信息应用网络监督,对利用内部网络资源从事非法行为的个人,应予严惩,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
律责任。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4)1.2 设计依据 (5)1.3 政策标准 (5)1.4 设计原则 (6)第二章建设目标与任务 (8)2.1 建设目标 (8)2.2 建设任务 (9)2.3 建设范围 (10)第三章安全需求分析 (10)3.1 安全现状描述 (11)3.2 政策法规要求 (11)3.3 等保合规性需求 (14)3.4 安全风险防范需求 (15)3.4.1 安全风险识别 (15)3.4.2 现存安全风险 (17)3.4.3 安全风险防范 (18)第四章总体方案设计 (20)4.1 设计原则 (20)4.2 等级保护建设过程 (22)4.3 总体建设内容 (23)4.3.1 差距分析评估 (23)4.3.2 总体规划设计 (24)4.3.3 安全整改实施 (24)4.3.4 等级保护测评 (24)4.3.5 系统安全运维 (24)4.4 安全保障体系构成 (25)4.4.1 安全技术体系 (26)4.4.2 安全管理体系 (28)4.4.3 安全运维体系 (28)第五章等级保护差距分析 (29)5.1 确定差距分析评估指标 (29)5.1.2 制定差距分析评估方案 (29)5.2 等级指标对比评估 (30)5.2.1 安全技术评估 (30)5.2.2 安全管理评估 (31)5.3 差距分析评估风险规避 (31)第六章安全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33)6.1 设计思路 (33)6.2 总体框架 (35)6.3 方案编写结构 (36)6.4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37)6.4.1 确定保护对象 (37)6.4.2 方案设计架构 (38)6.4.3 安全域划分 (38)6.4.4 计算环境防护 (41)6.4.5 区域边界防护 (65)6.4.6 通信网络防护 (70)6.4.7 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74)6.4.8 系统安全加固 (79)第七章安全管理和安全运维 (84)7.1 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84)7.2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5)7.2.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85)7.2.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内容 (85)7.3安全运维 (88)7.3.1安全风险评估 (88)7.3.2网络管理与安全管理 (89)7.3.3备份与容灾管理 (90)7.3.4应急响应计划 (91)7.4安全人员管理 (92)7.4.1人员审查 (93)7.4.3人员培训 (93)7.4.4人员考核 (93)7.4.5签定保密合同 (94)7.4.6人员调离 (94)7.5技术安全管理 (94)7.5.1软件管理 (94)7.5.2设备管理 (95)7.5.3备份管理 (97)7.5.4技术文档管理 (97)安全集成 (97)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范和指导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照公安部《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要求,卫生部结合卫生行业实际,也研究制定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1〕85号)。
甲级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甲级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甲级医院是指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特殊区域的级别最高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医院用于管理、存储和处理患者、医生和药物等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涉及大量的患者隐私和医疗机密,保护医院信息安全成为重要的任务。
甲级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甲级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信息安全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安全制度和规范等内容。
医院应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信息安全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同时,将信息安全纳入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中,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和程序,明确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两部分,因此需要对网络进行全面保护。
建设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限制非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对医院网络进行定期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漏洞,确保网络安全的稳固性。
再次,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甲级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多为敏感数据,因此对数据的保护尤为重要。
建设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有效的恢复机制,以防数据丢失。
同时,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访问控制管理,设立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数据访问和操作。
此外,加强终端设备安全管理。
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移动设备等,也是信息泄漏的重要通道。
加强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设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设备安全防护措施,限制非法设备接入和使用,定期检查终端设备安全状态等。
最后,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甲级医院信息系统保护工作不仅仅依靠技术手段,也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因此,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总之,甲级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全面、系统、综合的角度来考虑和实施。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等保技术要求 网络出口边界防护
域间防护 网络状态监测
网络安全
说明
CNGate产品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IDS/IPS
CNGate-USG CNGate-NGIPS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IDS/IPS
网络嗅探设备、网络测试仪等
CNGate-NGIPS CNGate-USG
CNGate-NGIPS
基于国际标准中关于下一代
虚拟化
安全设备的技术要求
下一代安全管理 支持IPv6
深度解析 全协议栈解码
某三甲医院网络安全威胁入侵及安全隐患分析服务
CNGate-USG 下一代防火墙-综合安全网关设备
CNGate USG最佳APT攻击防御能力 最佳性能 支持2.5Gbps-80Gbps 吞吐 独有的集群技术 防病毒 /防垃圾邮件/WEB过滤/应用控制 延时仅8us
2. 东院70 台,包括48 台交换机,22 台服务器,以及业务系统所用数据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用等 。
CNGate-下一代入侵防御系统 拥有唯一的反高级逃避技术专利
CNGate-IPS-AET 下一代边界防护设备
反高级逃避
精准性防御技术-事件分析关联技术
支持加密流量检测
DoS/DDoS防御 高性能
网络漏洞扫描
网络漏洞扫描工具
CNGate-NVS
网络防恶意代码 配置和行为审计
杀毒、内容过滤等网关类安全设 CNGate-USG 备
网络审计工具
CNGate-BAS
CNGate在医疗领域等级保护的解决方案
主机安全
技术要求 主机漏洞扫描
主机防恶意代码 主机安全加固 主机资源、性能监控
说明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医院信息安全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患者、医生、药品、医疗设备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泄露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1.确保医院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3.提高医院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4.构建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保障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1.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制定医院应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明确信息安全的保护原则和要求,包括信息分类、存储、传输、使用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
2.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对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系统安全等多个方面,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修复和改进措施。
3.业务数据加密保护对医院的重要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恶意篡改。
4.网络安全建设医院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包括网络边界安全管理、入侵检测和防御、安全审计等方面,确保医院内外网络的安全连接和通信。
5.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建立起严格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对不同角色和身份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访问权限控制,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访问敏感信息。
6.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组织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加强医务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和保护能力。
7.灾备与容灾建设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灾备与容灾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保障医院的正常运作。
8.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医院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职责,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能够迅速、高效地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9.监测和审计建立信息系统的监测和审计机制,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审计,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2023年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____年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工作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信息的保密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保护,提高医院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和医疗机构的商业机密。
三、实施方案1. 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设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
(2) 指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的日常工作。
(3) 建立信息安全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组成,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和监督执行情况。
2. 制定信息安全规范和制度(1) 制定医院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范,明确医务人员和系统用户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规定。
(2)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流程。
3. 建立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1) 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防护。
(2)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并定期检查、更新网络设备和软件的安全补丁。
(3) 加密重要的医疗数据和患者信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 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改进。
4.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1) 开展定期的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2) 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竞赛和演习,帮助员工加强信息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考核和评估,及时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5. 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1) 制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安全事件的分类和处理流程。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1.为什么需要等级保护?1.1 什么是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1.2 等级保护的重要性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是,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
通过将等级化方法和安全体系方法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等级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大型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安全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
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的建设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便捷、开放的网络环境,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数据传递和共享的过程当中,数据的安全性要切实地得到保障,才能保障医疗信息化业务的正常运行。
然而,我们的数据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时刻对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
1.3 国家强制性等保要求国家公安部、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联合颁布了86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应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根据文件精神和等级划分的原则,医疗信息系统构筑至少应达到二级或以上防护要求。
2. 等级保护实施过程“等级化安全体系”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与体系化相结合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安全防御体系。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
最新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1.为什么需要等级保护?1.1 什么是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1.2 等级保护的重要性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是,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
通过将等级化方法和安全体系方法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等级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大型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安全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
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的建设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便捷、开放的网络环境,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数据传递和共享的过程当中,数据的安全性要切实地得到保障,才能保障医疗信息化业务的正常运行。
然而,我们的数据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时刻对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
1.3 国家强制性等保要求国家公安部、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联合颁布了86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应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根据文件精神和等级划分的原则,医疗信息系统构筑至少应达到二级或以上防护要求。
2. 等级保护实施过程“等级化安全体系”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与体系化相结合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安全防御体系。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
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方案■文档编号■密级■版本编号V1.0 ■日期? 2019目录一. 概述 ........................................................................................................................................................1.1项目背景.............................................................................................................................................1.2建设目标.............................................................................................................................................1.3建设内容.............................................................................................................................................1.4建设必要性.........................................................................................................................................二. 安全建设思路.........................................................................................................................................2.1等级保护建设流程.............................................................................................................................2.2参考标准.............................................................................................................................................三. 安全现状分析.........................................................................................................................................3.1网络架构分析.....................................................................................................................................3.2系统定级情况.....................................................................................................................................四. 安全需求分析.........................................................................................................................................4.1等级保护技术要求分析.....................................................................................................................4.1.1 物理层安全需求 .........................................................................................................................4.1.2 网络层安全需求 .........................................................................................................................4.1.3 系统层安全需求 .........................................................................................................................4.1.4 应用层安全需求 .........................................................................................................................4.1.5 数据层安全需求 .........................................................................................................................4.2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分析.....................................................................................................................4.2.1 安全管理制度 .............................................................................................................................4.2.2 安全管理机构 .............................................................................................................................4.2.3 人员安全管理 .............................................................................................................................4.2.4 系统建设管理 .............................................................................................................................4.2.5 系统运维管理 .............................................................................................................................五. 总体设计思路.........................................................................................................................................5.1设计目标.............................................................................................................................................5.2设计原则.............................................................................................................................................5.2.1 合规性原则 .................................................................................................................................5.2.2 先进性原则 .................................................................................................................................5.2.3 可靠性原则 .................................................................................................................................5.2.4 可扩展性原则 .............................................................................................................................5.2.5 开放兼容性原则 .........................................................................................................................5.2.6 最小授权原则 .............................................................................................................................5.2.7 经济性原则 .................................................................................................................................六. 整改建议.................................................................................................................................................6.1物理安全.............................................................................................................................................6.2网络安全.............................................................................................................................................6.3主机安全.............................................................................................................................................6.3.1 业务系统主机 .............................................................................................................................6.3.2 数据库主机 .................................................................................................................................6.4应用安全.............................................................................................................................................6.4.1 HIS系统(三级) ........................................................................................................................6.4.2 LIS系统(三级).........................................................................................................................6.4.3 PACS系统(三级) .....................................................................................................................6.4.4 EMR系统(三级)......................................................................................................................6.4.5 集中平台(三级) .....................................................................................................................6.4.6 门户网站系统(二级) .............................................................................................................6.5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6.6安全管理制度.....................................................................................................................................6.7安全管理机构.....................................................................................................................................6.8人员安全管理.....................................................................................................................................6.9系统建设管理.....................................................................................................................................6.10系统运维管理...................................................................................................................................七. 总体设计网络拓扑.................................................................................................................................7.1设计拓扑图.........................................................................................................................................7.2推荐安全产品目录.............................................................................................................................八. 技术体系建设方案.................................................................................................................................8.1外网安全建设.....................................................................................................................................8.1.1 抗DDos攻击:ADS抗DDos系统.............................................................................................8.1.2 边界访问控制:下一代防火墙NF ............................................................................................8.1.3 网络入侵防范:网络入侵防御系统NIPS .................................................................................8.1.4 上网行为管理:SAS ...................................................................................................................8.1.5 APT攻击防护:威胁分析系统TAC............................................................................................8.1.6 Web应用防护:web应用防火墙 ..............................................................................................8.2内外网隔离建设.................................................................................................................................8.2.1 解决方案 .....................................................................................................................................8.3内网安全建设.....................................................................................................................................8.3.1 边界防御:下一代防火墙NF ....................................................................................................8.3.2 入侵防御 .....................................................................................................................................8.3.3 防病毒网关 .................................................................................................................................8.3.4 APT攻击防护 ...............................................................................................................................8.4运维管理建设.....................................................................................................................................8.4.1 运维安全审计:堡垒机 .............................................................................................................8.4.2 流量审计:网络安全审计-SAS ..................................................................................................8.4.3 漏洞扫描:安全评估系统RSAS ................................................................................................8.4.4 基线核查:配置核查系统BVS ..................................................................................................8.4.5 威胁态势感知 .............................................................................................................................8.4.6 终端安全 .....................................................................................................................................8.4.7 数据库审计及统方监管 .............................................................................................................8.4.8 终端准入 .....................................................................................................................................8.4.9 日志审计建设 .............................................................................................................................8.5安全服务.............................................................................................................................................8.5.1 安全漏洞扫描服务 .....................................................................................................................8.5.2 安全加固服务 .............................................................................................................................8.5.3 渗透测试服务 .............................................................................................................................8.5.4 应急演练服务 .............................................................................................................................8.5.5 重要时期安全保障服务 .............................................................................................................8.5.6 安全巡检服务 .............................................................................................................................8.5.7 网络架构分析服务 .....................................................................................................................8.5.8 日志分析服务 .............................................................................................................................8.5.9 应急响应服务 .............................................................................................................................恶意代码排查服务 .............................................................................................................................九. 管理体系建设方案.................................................................................................................................9.1安全制度建设.....................................................................................................................................9.1.1 总体方针、策略 .........................................................................................................................9.1.2 制定和发布 .................................................................................................................................9.1.3 评审和修订 .................................................................................................................................9.2安全管理机构.....................................................................................................................................9.2.1 岗位设置 .....................................................................................................................................9.2.2 人员配备 .....................................................................................................................................9.2.3 授权和审批 .................................................................................................................................9.2.4 沟通和合作 .................................................................................................................................9.2.5 审核和检查 .................................................................................................................................9.3人员安全管理.....................................................................................................................................9.4系统建设管理.....................................................................................................................................9.5系统运维管理.....................................................................................................................................9.5.1 环境管理 .....................................................................................................................................9.5.2 资产管理 .....................................................................................................................................9.5.3 介质管理 .....................................................................................................................................9.5.4 设备管理 .....................................................................................................................................9.5.5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9.5.6 网络安全管理 .............................................................................................................................9.5.7 系统安全管理 .............................................................................................................................9.5.8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9.5.9 密码管理 ..................................................................................................................................... 变更管理 ............................................................................................................................................. 备份与恢复管理 ................................................................................................................................. 安全事件处置 ..................................................................................................................................... 应急预案管理 .....................................................................................................................................一. 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网上业务由单一到多元化,各类应用系统数十个,信息系统承受的压力日益增长,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环境和工作平台,因此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合理可靠的技术平台,细致的日常管理与及时的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信息系统不间断运行,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互相提供支撑的前提下才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医院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
医院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医院作为重要的卫生机构,涉及大量的病患信息和敏感数据,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
以下是医院落实该制度的一些具体措施。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
3.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操作规程:医院应制定明确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操作规程,包括保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明确工作内容和流程,规范工作行为。
4.完善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安全相关政策、规定和措施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5.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制度,包括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方面,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6.建立信息安全审查机制:医院应建立信息安全审查机制,对信息系统和应用进行审查,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有效执行。
7.加强对外部供应商的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外部供应商的信息安全管理,签订保密协议,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信息安全能力和合规性。
8.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包括事件上报、调查与处理、恢复与修复等,确保信息安全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9.加强信息安全检查和评估:医院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性。
10.加强信息安全监督和管理:医院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管理评估,对自身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医院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通过制定政策和规程、加强培训和教育、强化技术和管理手段等措施,确保患者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安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医院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医疗数据和患者个人信息,对于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一、建设安全意识教育体系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中,首先应该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组织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确保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中,必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网络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系统等,提高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完善网络运维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同时,对医院内部网络进行安全隔离,设立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实时监测网络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和威胁。
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医院拥有大量的医疗数据和患者个人信息,必须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首先,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定期备份重要的医疗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其次,加强对数据的访问控制,设立权限管理系统,对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权限划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数据。
同时,加密重要的医疗数据和患者个人信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五、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在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中,必须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指定相应的应急响应小组,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
通过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应对应急事件的能力,减少应急事件对医院信息安全的损害。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全员、全过程参与。
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三甲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保障安全工作意见》、《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由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信息统计科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二、信息安全等级级别的分级由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制订。
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由信息统计科科长安排相应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定
期向科长汇报工作情况,再由科长向医院信息分管院长及信息化建设小组汇报。
四、涉及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信息系统软件、硬件的采购、安装、调试由信息统
计科科长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跟进,并定期向科长汇报。
五、涉及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机房装修、电路改造、制冷设备安装由信息统计科
科长负责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并派专门技术人员协助。
六、信息统计科科长定期向分管院长及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国家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的新法规、新政策、新条列,以便制订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发展方向及补充制度。
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文件、制度、具体工作记录由专人负责保管,信息
统计科科长定期检查,以便完善。
八、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具体工作要优先完成。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1.为什么需要等级保护?1.1 什么是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1.2 等级保护的重要性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是,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
通过将等级化方法和安全体系方法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等级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大型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安全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
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的建设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便捷、开放的网络环境,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数据传递和共享的过程当中,数据的安全性要切实地得到保障,才能保障医疗信息化业务的正常运行。
然而,我们的数据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时刻对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
1.3 国家强制性等保要求国家公安部、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联合颁布了86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应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根据文件精神和等级划分的原则,医疗信息系统构筑至少应达到二级或以上防护要求。
2. 等级保护实施过程“等级化安全体系”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与体系化相结合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安全防御体系。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1. 简介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医院内部和患者相关信息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风险的发生,确保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患者权益的保护。
2. 安全等级划分为了适应医院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的不同,根据安全保护需求,将医院信息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一级安全等级一级安全等级适用于对医院管理和业务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
2.2 二级安全等级二级安全等级适用于医院各类业务支持系统,如门诊收费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虽然不直接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但仍需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2.3 三级安全等级三级安全等级适用于医院科研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非关键业务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包含大量的医学数据和科研成果,需要保证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3. 安全管理措施为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制定以下安全管理措施:3.1 访问控制医院信息系统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系统和相关数据。
此外,还应定期审计系统访问日志,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3.2 数据加密对于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应采取加密措施,确保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丢失。
同时,对于离线备份的数据也要加密存储,以防数据泄露。
3.3 安全审计与监控医院信息系统应具备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并及时修复。
还应建立异常行为检测机制,对于违规和异常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
3.4 灾备与业务连续性医院信息系统应建立灾备与业务连续性机制,对关键信息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系统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可以及时恢复和正常运行。
3.5 培训与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重要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