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4. 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 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 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 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 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具体方法
论理的组织法
科学情感和态度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科学方法
3—4岁
(1) 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 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
(2)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 发现明显特征。
(3) 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 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
(1) 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 征、习性与生存环境之间的适应 关系。
(2) 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 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 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
(4) 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 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 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
A 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 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单元
A
目标
B
B 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 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 动目标,既包括集体科 学活动的目标,也包括 个别化活动的目标。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教案设计
1. 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孩子的兴趣2.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 引导孩子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观察孩子的参与度、手工制作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态度
1.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2. 引导孩子观察实验现象3.提供足够的操作机会
观察孩子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品表现
002
植物的生长
3-6岁
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 观察植物的形态和特征3. 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小花盆、土壤、种子(如豆芽)、浇水壶、记录本
1. 准备花盆和土壤,种植种子2.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3. 讨论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生长4. 展示和分享观察结果
1. 提供适合孩子观察的植物2. 鼓励孩子记录自己的发现3. 引导孩子思考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孩子的记录情况、对植物生长的理解以及爱护植物的行为
003
动物的多样性
4-6岁
1.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3. 培养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动物图片、动物模型、动物叫声录音、手工材料
1. 展示动物图片和模型,引导孩子认识动物2. 播放动物叫声录音,猜测是哪种动物3. 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模型4. 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保护动物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教案设计
教案编号
活动主题
年龄段
教学目标
活动材料
活动步骤
指导策略
评估与反馈
001
水的循环
3-5岁
1. 了解水的循环过程2. 观察水的不同状态3. 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水、冰块、热水壶、透明塑料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彩笔、纸张
1. 展示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2.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3. 用水彩笔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4. 讲述水循环的故事,加深理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考试重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考试重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考试重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考试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包括儿童认知发展、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包括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包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包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的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实施与评价:
包括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考试重点是对考生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考查,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五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五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二、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帮助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三、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要关心、发现幼 儿的偶发性科学 活动
根据幼儿个别情况设计目标 根据前次活动情况设计、调整目标
第三节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
操作实 验类
观察阅 读类
科学玩 具类
制作创 造类
第三节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三、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
第三节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材料的探 索性
材料的层 次性
材料的新 颖程度
材料的丰 富性
要以积极的态度支持、 鼓励幼儿的偶发性科 学活动
第二节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
第二节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有助于幼儿获得最基本的科学经验、能力和 情感态度的内容 容量合适的内容,不超载、无不足
第二节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三、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须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应具有趣味性 要提供充足的材料 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典型性
选择性科学 教育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应将幼儿园课程各学习领域的 目标、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
整合性
发展性
应着眼于促进学前儿童全面的发展
趣味性
应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兴趣
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活动性开放性源自指教育活动应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一章.概述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2,科学的四个内涵、本质①科学是知识的体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②科学是过程③科学是世界观④科学的本质是探究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第二章理论基础1,建构学习理论P11(了解)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性:①目标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的第一要素和前提;②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③目标是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④制定计划,创设环境,提供材料,选择内容和方法,设计活动,指导探索过程,评价活动效果都与目标紧密相连。

2,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①幼儿教育的总目标P22;②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广泛引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③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年龄特点,个体差异);④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特征——内容的广泛性,知识的严密性,方法的科学性)。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P28(五个目标)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①以时间为单元(月计划、周计划);②以主题活动为单元(以季节、自然科学现象、人的活动等建构主题)。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P35①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②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③适应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④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判断属于哪个范围)2,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P36-373,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P37-39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理解、运用)⑴科学性和启蒙性原则——跟本准则、首要要求含义:首先,符合科学的原理,尊重客观事实;其次,要符合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接受和理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1.1 科学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的概念探讨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1.2 科学教育目标与原则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1.3 科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第二章:科学环境创设2.1 科学环境的要素分析科学环境中必备的要素探讨如何创设一个适宜的科学探索环境2.2 科学教具的选择与制作提供选择和制作科学教具的建议强调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2.3 科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管理科学环境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维护科学环境的持续性和发展性第三章: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1 探究活动的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探讨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境3.2 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供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3.3 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介绍有效的探究活动指导策略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第四章:常见科学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4.1 生物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探讨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2 自然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析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3 科学实验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讨论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第五章:科学教育评价与反思5.1 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分析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评价方法和工具5.2 儿童科学学习评价探讨如何评价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3 科学教育反思与持续发展强调反思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讨论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反思和持续发展第六章: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6.1 观察能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提供观察活动设计和指导的策略6.2 探究技能的培养分析儿童探究技能的培养方法提供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实例6.3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表达与交流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第七章:科学教育资源的使用7.1 教育资源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资源讨论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情境7.2 教育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提供搜集和整合科学教育资源的策略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7.3 教育技术的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提供运用教育技术的实例和指导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8.1 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与适应策略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科学教育适应策略8.2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讨论融合教育在特殊需求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融合教育的实践案例和指导8.3 特殊需求儿童的个体化教学强调特殊需求儿童个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提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教学的策略第九章: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9.1 家庭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讨论家庭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与家庭合作的策略和方法9.2 社区资源的利用分析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提供社区资源利用的实例和指导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探讨家庭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模式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实践案例第十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趋势10.1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介绍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各类研究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0.2 科学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应对发展趋势的策略和建议10.3 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创新和实践的案例和启示重点解析本教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共十章,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概述、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教育资源的使用、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与趋势等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与活动指导邱淑慧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与活动指导邱淑慧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与活动指导邱淑慧课程标准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目标进行编写。

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学前儿童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游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

本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幼儿园教育实践,突出重点,进行案例分析,强调教法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培训参考用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内容简介: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及发展历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及活动设计指导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训指导书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训指导书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训指导书目录第一部分实训概述 (3)一、实训要求 (3)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3)三、实训成绩评定、考核办法 (3)第二部分单元实训 (5)实践项目一科学教育活动实践 (5)一、实训目的 (5)二、知识要点 (5)三、实训内容 (5)四、实训步骤 (5)五、注意事项 (5)六、拓展训练与思考 (5)实践项目二数学教育活动实践 (5)一、实训目的 (5)二、知识要点 (5)三、实训内容 (5)四、实训步骤 (5)五、注意事项 (6)六、拓展训练与思考 (6)实践项目三科学区域活动实践 (6)一、实训目的 (6)二、知识要点 (6)三、实训内容 (6)四、实训步骤 (6)五、注意事项 (6)六、拓展训练与思考 (6)第一部分实训概述一、实训要求1.素质要求:(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2)热爱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3)具备从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素质。

2.技能要求:能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般规律分析、解决各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知识设计、实施、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1.第八周实践项目一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一)2.第九周实践项目二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二)3.第十二周实践项目三数学教育活动实践(一)4.第十三周实践项目四数学教育活动实践(二)5.第十五周实训项目五科学区域活动实践三、实训成绩评定、考核办法本专业技能实训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学生实训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和用时量等因素评价过程性成绩;根据提交作品的质量、呈现作品的专业性和现场表现水平等因素进行评价。

具体评分分值如下:第二部分单元实训实践项目一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一、实训目的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二、知识要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点与指导策略三、实训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并进行试教四、实训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选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活动设计的撰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案

2. 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亦科学探究中.按照客观出实认识书物•拙除个人偏见及其他姿索的影札 同时,倾听并尊蕴他人总见,接受他人的∣∣∙M 点,并及时修ιEQYf 观点科学迅求真理、强训实i 正和科学推理。

同石世何力物不断地发展变化,人 们需嬰以怀疑、批判的眼光看•待科学科学活动足水无止境地迫求真理的活动。

科学的也础是创新,创新足科学 的生命和灵魂追求科学的道路充淌无数的闲难和挫折.每 项科学成果祁饱伶春科 学家的无限艰卒与不懈追求°因此,坚持足科学家的定贵耕神品质 和学探究离不开科学家Z 间的紧密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社会性 越来越突出3. 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 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如下图所示。

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爭实是•切科学槪念产6和发展的 科学概念是在科学半实的呈础卜.运川 基础,是•种客观“在虽观能动性在爭实与信息Z 间建工僦 义的联系,将木质概括成概念科学理论是对模梅和隐誠在能直接观察 科学模型是通过解释和整合佶息形成 到的现象外的现实的解释。

科学理论不会 的.适用「•解释•些特定的口然现彖。

成为科学爭实,始终保持其暂时性科学模羽有助丁•将理论特征概念化科学理论科学模型(1)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探索的过程(2) 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同时也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3. 科学是世界观(三)科学的内涵1. 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四大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

通过观察发现H 然界中各种未知的啦物和现 釦从而提出问题假设源于提出的问题•是对问题的•种简洁陈 述,试图解秤•种模式或侦测•种结呆实验求证实验足对假设的 种验证•通过实验,假设 有可能被证实,也冇可能被推翻得岀结论在对假设进行验证的宰础匕总结发 现并得出结论观察提问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与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冇的含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冇的意义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1) 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疗,有利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 质的早期培养奠宦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好奇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指导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1. 探索自然:
-鼓励孩子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界,如花草树木、昆虫鸟类等,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并一起探索答案。

2. 实验活动: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浮沉原理等。

确保实验安全,让孩子动手操作,体会科学的乐趣。

3. 游戏与趣味:
-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科学教育,比如制作拼图、科学探险游戏等,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4. 图书与故事:
-通过图书、故事或儿童科普读物,向孩子介绍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5. 户外探索:
-带领孩子到户外进行观察和探索,比如观察天空、植物、动物等,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之美。

6. 问答互动:
-提出问题并鼓励孩子思考和回答,不断引导他们探索科学世界,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实践与体验:
-让孩子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践,如种植小花园、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昆虫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科学知识。

8. 赞美与鼓励:
-对孩子的探索和学习过程给予赞美和鼓励,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以上指导,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是一个处于探索和发现阶段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

因此,科学教育在学前阶段就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和兴趣,使其充分参与并享受乐趣。

一、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原则1.多元化: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包含多种形式和内容,适应不同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方式。

2.趣味性:活动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孩子乐在其中。

3.实践性:让孩子通过实践来体验和发现,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4.互动性:活动要注重互动和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1.观察自然:带领孩子们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比如天空、植物、动物等,引导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

2.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探究科学问题,比如水的表面张力、颜色混合等,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动脑,比如制作太阳能风车、纸飞机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科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科学游戏,比如迷宫、拼图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5.自然探索:组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三、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1.激发兴趣: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期待活动。

2.引导发现: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和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

3.辅导实践:在实验或手工制作活动中,辅导孩子们进行操作和实践,指导他们完成任务。

4.鼓励表达: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5.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可以帮助孩子们总结所学和收获,反思过程和结论。

通过以上的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可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科学教育的乐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发现科学规律和培养科学思维的过程。

为了有效地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儿童参与科学活动,并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

一、探究方法探究方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方法之一,它通过让儿童亲自观察、实践和尝试,发现科学规律和解决问题。

探究方法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儿童自己发现答案,并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二、游戏方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需求,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模拟真实情境,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培养观察、想象、解决问题等能力。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游戏方法常用于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故事方法故事是学前儿童喜爱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故事方法可以用于引入科学知识和概念,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故事和实例,让儿童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实践方法实践方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要求儿童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验证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实践方法中,教师应该引导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从中获得直观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五、体验方法体验方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提供真实、具体的实践环境和情境,让儿童亲身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体验方法强调儿童的感受和体验,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则更是备受关注。

学前儿童正处在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关键期,科学教育对于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活动指导儿童的学习。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1.促进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在迅速发展,科学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科学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科学兴趣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3.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增加知识,还可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科学实验和探究中,儿童需要动脑筋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特征和规律。

在观察中,教师应该引导儿童关注事物的细节,培养其观察的能力。

2.探究法探究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儿童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究中,儿童需要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

3.实验法实验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

通过实验,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在实验中,教师应该引导儿童注意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其实验的能力。

三、通过科学活动指导儿童的学习1.科学游戏科学游戏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比较常用的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科学玩具,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2.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比较基础的活动。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1. 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 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 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分析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服泉。

周围环境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安的促进作用。

周围环境是可以被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物质世界,对培养幼儿的求知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周围环境美的姿态,可以为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提供有利的因素。

周围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

(二)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1. 通过科学教育,能满足这种好奇心,使幼儿对学习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幼儿长大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2. 幼儿的智力、语言处于迅速发展区,但他们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3. 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发展期,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来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即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含《指南》)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 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 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1)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脚,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 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通过设计和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实践和思考,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和发展,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则:1. 贴近儿童的兴趣和实际:学前儿童对于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因此,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结合他们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强调实践性和亲身体验:学前儿童是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认识世界的,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注重实践性和亲身体验。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儿童亲自动手探索,从中获得直接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3. 引导性和启发性: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限,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多样化和综合性: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自然科学、生活科学、材料科学等,并且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适应性和个性化: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具有适应性和个性化。

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儿童都能参与其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6. 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教师应该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儿童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具有可持续性,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体验,而是能够持续引导儿童进行科学学习和实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包括贴近儿童的兴趣和实际、强调实践性和亲身体验、引导性和启发性、多样化和综合性、适应性和个性化、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

学前科学教育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

学前科学教育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

学前科学教育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学前科学教育是培养儿童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阶段,活动设计与指导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学前科学教育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活动设计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活动设计应该简单易懂,避免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活动内容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或实验来引导儿童探索科学世界。

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学前儿童正处于感知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任务,让儿童通过亲自动手来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

活动设计应该注重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并寻找答案。

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实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活动设计和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科学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通过与同伴合作,儿童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合作任务,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前科学教育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原则包括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学习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一仑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赵一仑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4章,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本次任务,我们要理清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宇执导的基本概念并且理解其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概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的第二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这里的“教育过程”包含学前儿童在园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狭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则是指幼儿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

而同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主要指的是狭义的定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一)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指的是幼儿教师在设计和指导科学教育活动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将科学教育活动融入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主张教育一定要在生活中进行,也只有在生活中进行的活动才能称之为教育,脱离生活的教学活动不能称之为教育,只有在科学生活中进行的活动,才是科学的教育。

所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离不开学前儿童的生活。

生活化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探索对象从最接近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儿童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更有兴趣。

所以,我们应该选取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探索对象。

比如开展“小动物”科学主题活动时,教师选择小白兔、小鸡、小蜗牛、小金鱼、小乌龟等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小动物作为探索对象,更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探究欲望和讨论的兴趣。

2.科学探索活动可以渗透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引导学前儿童个进行科学探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师的素质与能力0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针对0-6岁儿童的科学教育,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促进儿童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涵包括自然科学、数理逻辑、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工程等多个领域,同时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拓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定义与内涵学前儿童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创新思维科学教育通过探究和实践,促进儿童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促进认知发展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其对自然、社会和科技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

培养探究兴趣基于标准的科学教育制定明确的科学教育标准,明确不同年龄段儿童应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强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儿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和得出结论。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自然、社会、技术和工程等多个领域,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重视培养儿童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儿童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将科学教育与技术、工程和数学等STEM领域相融合,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问题解决的科学教育亲少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STEM…跨学科的科学教育0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平衡化过程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1.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分析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服泉。

周围环境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安的促进作用。

周围环境是可以被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物质世界,对培养幼儿的求知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周围环境美的姿态,可以为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提供有利的因素。

周围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

~(二)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1.通过科学教育,能满足这种好奇心,使幼儿对学习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幼儿长大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2.幼儿的智力、语言处于迅速发展区,但他们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3.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发展期,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来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即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含《指南》)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1)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脚,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1.总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活动目标三、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情感态度3--4岁:(1)乐意参加科学活动。

(2)喜欢接触大自然,喜爱动植物,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3)经常问各种问题,开始表现出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4-5岁:(1)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

(2)喜欢接触新事物、探究周围的自然界。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4)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5-6岁:(1)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

(2)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3) 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

(4)能集中于自己的制作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3--4岁:(1)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明显特征。

(2)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3)能通过观察知道的物体数量的类别,(4)能以词语或简单的句子以及非语言的方式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

4-5岁:(1)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3)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4)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5)能以自己的语言及符号、图像等方式记录与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5-6岁:(1)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按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4)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并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5)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6)能以语言与符号、图像、数字等方式与成人或同伴进行记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方法,表达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愿望。

科学知识经验3--4岁:(1)能认识了解儿种常见的动植物,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4)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5)能了解日常生活中几种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

4--5岁:(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科技产品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5-6岁:(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彩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一).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1.对身边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印象2.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3.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关心4.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5.被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6.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积累7.愿意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尝试(二)科学知识方面(看书)1.人体:(1)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2)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3)个体的生长和衰老(4)保护身体及身体健康2.动植物:(1)动物(2)植物!3.生态与环境:(1)生态环境诸要素及其关系(2)生态环境污染的表现(3)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4.自然科学:(1)天文现象(2)气候和季节现象(3)物理现象(4)化学现象5.生活中的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运用(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3)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科学方法、能力方面1.观察的方法和能力2.比较的方法和能力3.分类的方法和能力4.预测的方法和能力*5.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6.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启蒙性原则2.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3.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4.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常用编排方法。

—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2.采用单元式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3.根据科学教育各个方面选编学前儿童科学内容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看书)一、观察的含义、类型及指导。

含义:观察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类型:1.个别物体的观察*2.长期系统性观察3.比较性观察4.间或性观察5.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指导:1.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4.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二、实验法的含义、类型及指导。

含义:实验是指在人工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下.对现象进行感知和测量的方法,它是科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是获取信息和检验理论的基本手段。

类型:1.教师演示实验2.幼儿操作实验指导:(一).幼儿操作实验的指导(1)为幼儿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2)指导幼儿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3)给予幼儿充分的实验时间。

(4)变代实验规则并保证幼儿安全(二)教师演示实验的注意事项1.要做预备性实验2.要使每个幼儿看清演示过程3.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结合(三)实验内容指引1.物理实验2.化学实验!3.植物实验4.动物实验三、种植与饲养的含义、类型及指导。

含义:种植是栽培植物,而饲养则是指饲养动物。

类型:(一)常见植物的栽培1.水养植物2.盆栽与园地植物3.无土栽培】4.温室技术(二)常见的动物的饲养管理1.家禽2.家畜3.鸟4.昆虫5.水生动物指导:(一)选择合适的内容-(二)种植、饲养的过程应和幼儿的认识活动相结合(三)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究(四)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四、分类与测量的含义、类型及指导含义: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类型:1.挑选分类:挑选分类是指从许多物体中将具有某一种(或几种)共同特征的物体挑选出来,成为一类。

2.二元分类:二元分类又称是与否分类,是指从许多物体中,选择出县备某属性的物品,排除其他物品。

3.多元分类:多元分类是指将物品按一些共同的标准分成两类或几类。

%指导:(一)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二)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三)指导幼儿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四)帮助幼儿明确分类标准或鼓励幼儿自己确定分类标准五、信息交流、科学游戏、早期科学阅读的含义、类型及指导。

信息交流:1.含义:信息交流是指幼儿将所获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与交换。

|2.类型:语言的方式【描述和讨论】非语言的方式【图像记录、手势、动作、表情】3.指导:要在幼儿获得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游戏1.含义: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

2.类型:(1)根据科学游戏利用的材料分:①利用实物进行的游戏(P97)②利用图片进行的游戏;③利用科技玩具进行的游戏④利用语言进行的游戏⑤情境游戏⑥多媒体互动游戏(2)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①感知游戏②分类游戏③运动游戏3.指导:①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②让幼儿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早期科学阅读:1.含义:第五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构;把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及其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结构:(一)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按教师指导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三类:1、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A、又称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B、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1)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2)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幼儿共同操作(3)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4)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2、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3、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二)渗透性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2、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如语言、音乐、美术教育中的科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