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教案(s版)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47f93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4.png)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掌握动宾结构的三字惯用语;学习用动作描写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心情。
2.积累八字成语,正确朗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蔬菜名称的词语,指名领读,复习生字词。
2.过渡: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词语,有最常见的二字词语,也有四字词语,甚至在我们不经意间,还会用到很多三字词语呢!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一些三字词语。
板块二联系生活,运用词句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找出这些词语的共同点。
(动宾结构)3.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说说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词语。
4.指名说词语的意思,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提示:打头阵:率领人马在前面进攻,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
挑大梁: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占上风: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现。
栽跟头:摔跤;比喻失败或出丑。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5.指名学生选词语造句。
提示:(1)这场比赛中打头阵的是小明。
(2)这出戏由他挑大梁,一定能引人入胜。
(3)在篮球比赛中,身材高大的球员容易占上风。
6.你还知道哪些动宾结构的三字词语吗?提示:吃老本、吃小灶、穿小鞋、炒鱿鱼、打游击、吊胃口、敲竹杠、执牛耳、走过场……7.出示第二题的两个例句,引导学生找出两个句子的共同点。
提示: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害怕之情。
8.出示词语,指名读。
9.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你对哪一种心情有过较深的体验?说说自己当时做了什么样的举动。
10.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11.写一写,练一练:学生选择自己体验较深的一种情感,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
12.读一读,评一评: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板块三熟读成诵,积累成语1.出示八字成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成语读准确。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600b896bec0975f465e23a.png)
六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故事的启示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
《爬山》《语言的魅力》《寓言两则》是精读课文,《米芾学书》是略读课文。
《爬山》讲述的是父子一同爬山,爬山过程中父亲教育儿子克服困难情绪,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故事。
《语言的魅力》讲述的是法国诗人在乞丐木牌前加了几个字,给钱的人就多了的故事。
《寓言两则》中的《滥竽充数》讲的是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混在乐队里最终漏出马脚只能逃走的故事。
《邯郸学步》讲的是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全忘记了。
《米芾学书》写一位秀才苦心孤诣教米芾学写字的故事。
这四篇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
教学目标:1. 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7个。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4. 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更深刻的感悟人物的思想,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策略:识字写字:以学定教,多写多练,随文识字,同桌互学,教师检查指导,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内容。
阅读:走进文本,走进文字,读中感悟法,开展探究性,拓展延伸。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启发回忆生活中的委屈,留给充足时间,弄清泡泡框提示的目的,引导把事情有礼貌的讲给大家。
习作:说与写相结合,明确习作要求,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自拟题目,自己修改。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爬山》讲述的是父子一同爬山,爬山过程中父亲教育儿子克服困难情绪,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故事。
《语言的魅力》讲述的是法国诗人在乞丐木牌前加了几个字,给钱的人就多了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b42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向蓝天的恐龙》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并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表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经过阅读理解,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1.较长篇幅的课文内容对学生理解的挑战。
2.要求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过程开场导入教师可适当引入关于恐龙的趣闻,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打开话题。
学习活动1.前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整体内容。
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关注。
2.阅读理解: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注重理解细节和情感表达。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每组汇报总结。
4.个人表达: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个人感想和想象,培养表达能力。
5.概括归纳:通过讨论和写作,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总结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和意见。
帮助学生发现阅读中的乐趣和启迪。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热爱和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
在后续教学中还需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能够理解各种类型的课文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以上是《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讲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1063a3b7360b4c2f3f64a7.png)
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讲评教学设计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习作讲评《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第二单元《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1、讲评中以欣赏和激励为主,采取集体评、自评、互评的形式。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3、能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难重点:通过讲评,能吸取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顾习作目标1、孩子们,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近的朋友,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温馨美丽。
昨天孩子们写下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家的习作中,去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朋友们。
(板书:习作讲评______我喜欢的小动物)2、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板书:外形(特点)按顺序生活习性趣事喜爱之情3、结合本次习作要求把大家的作文总结如下:优点是:(1)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
(2)有一部分孩子写出了小动物的习性和自己与小动物之间有趣的事。
(3)大多数孩子表达了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当然也有许多孩子的作文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1)语句不通顺,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标点不正确。
(2)写外形的时候没有抓住动物最大的特点,描写的时候没有按一定的顺序。
二、赏一赏看完大家的作文,老师发现你们的作文中有许多闪光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赏一赏。
(课件出示:点播厅——赏一赏)(1)赏题目。
首先我们来欣赏精彩的题目。
(课件出示部分学生精彩的题目)你的习作用上这些题目的请举手,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喜欢这些题目吗为什么喜欢看来精彩的题目可以快速吸引别人的眼球,使你的文章更出彩,建议大家以后在习作中要注意这一点。
(2)赏佳句。
光欣赏题目还不够过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精彩的句段。
语文S版《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语文S版《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7dd70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7b.png)
语文S版《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中那盏灯》是语文S版教科书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是作者马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作者用淳朴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忍着冰冷为自己做冰灯的事,表现出父亲对亲小孩的深深的关爱。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顺。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顺。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
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差不多能力的培养。
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进入文本1、猜谜游戏导入。
你周围有如此一个人。
你小的时候喜爱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格,他的怀抱温顺又有力,他是谁呢?2、这节课,我们就连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设计意图:以谜底为父亲的猜谜游戏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课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1、齐读课题。
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要紧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要紧内容。
3、抓住文中语是一种概括文章要紧内容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因此开课直截了当切入重点,让学生重温课文要紧内容。
但三年级的小孩直截了当概括文章要紧内容较难,通过复习词语的环节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https://img.taocdn.com/s3/m/89b12fe27fd5360cba1adba1.png)
《泊船瓜洲》小学语文语文S版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绿”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意境的创设、拓展资料的展示、用适合诗的情感的旋律唱古诗,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顺势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2、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理解重点词语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
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等等,而且这首古诗是本课要学习的第三首古诗,经过前两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总结、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解释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这些都为学习这篇古诗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难点: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用意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谁能背诵一下?是呀,远离家乡的游子,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首古诗,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学法,谁记住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至8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2y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至8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2y](https://img.taocdn.com/s3/m/a85131e9bb4cf7ec4afed095.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5古诗三首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古诗教学主要想体现课堂的扎实有效,教师传授学习方法,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分三步学习古诗。
力求体现以下两点:一、让语文课堂回归“纯棉”时代,“纯棉”的东西是“纯净自然的,温柔贴心的,素朴简洁的”。
在整堂课中,突出古诗教学的真实、扎实、丰实。
在课堂上,无需繁多的花样,通过朗读、解句、漫谈、想象、拓展,师生之间言来语去,平平常常。
二、古诗教学要显现其本色力求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显现古诗的本色——“以言造像,立象尽意”。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隔、数”等7个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利用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课件。
3. 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激趣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1)知诗人解诗题:交流王安石写诗的背景资料。
(2)解词连句知大意: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一水间、数重山、还”的意思,画出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展开想象悟诗情:讨论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懂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语文园地六 第2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 第2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e32e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c.png)
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文园地六中的第二课时,围绕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和观点,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理解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课时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提升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1.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文本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白板、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文本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关键词汇、句型以及文本的主要观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本课时主题的短文。
2. 口头作业:学生准备一个关于本课时主题的演讲。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同时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百花园六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百花园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5b337131b765ce05081456.png)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1.区分音形相似的字2.是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谁的花朵开得最鲜,开得最艳!
二、分项训练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幅图画)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读读泡泡框的内容,你能说说图画的意思吗?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二次
备课
教学
反思
编写组成员:
审稿:
教学时间:
年月日
第周
星期
上午
下午
第节
课题
四年级第六单元语文百花园六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1、懂得交朋友的重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3)学生读文,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可结合短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教师不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
(4)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c4d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的意义。
2.能够复述课文,正确运用所学词语。
3.能写出一篇简短的关于恐龙飞向蓝天的故事文。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致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恐龙的好奇心。
2.提倡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2.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达。
3.书写故事文,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1.学生在复述或书写故事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部分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课将讲解的内容——恐龙飞向蓝天,引导学生对恐龙和天空产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重点标记生词。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意义和情节。
3. 生词学习1.帮助学生理解生词,逐个解释其意义。
2.练习生词的认读和造句。
4. 情感色彩渗透通过课文中恐龙逐渐飞向蓝天的描写,引导学生展开对自然界的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5. 拓展课外阅读布置相关课外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恐龙或天空等主题。
6. 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恐龙飞向蓝天的故事文。
2.默写本次学习中学到的新生词,并写出解释或使用的句子。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恐龙和天空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生活,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3814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7.png)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册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共有27课,包含了许多文学作品、古诗、童话故事等,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家园”,包含了《秋天的雨》、《家》、《小池》等文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大自然”,包含了《太阳》、《月球》、《星星》等文章;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包含了《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文章;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包含了《草原》、《枫桥夜泊》、《长相思》等文章;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物描写”,包含了《孔子》、《王戎不取道旁李》、《王冕学画》等文章;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寓言故事”,包含了《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等文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积累,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作文的写作和修改。
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积累,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作文的创新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与课程相关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通过PPT或课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或课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册或自编题目,对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文指导:通过例文或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抄写和默写。
2. 课文阅读和理解。
3. 作文写作和修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d6d7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科学家通过研究恐龙化石,揭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本课是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了解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以及科学家是如何揭示这一过程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文章也有一定的接触。
但在理解复杂句子和专业术语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专业术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以及科学家是如何揭示这一过程的。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术语,进行简单的科普介绍。
4.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专业术语。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术语,进行简单的科普介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相关资料或图片。
3.学生阅读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恐龙和鸟类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出课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巩固课文内容。
如:恐龙是如何向鸟类演化的?科学家是如何揭示这一过程的?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术语,进行简单的科普介绍。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ea73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2.png)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积极互动,回应用户关切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用户信息的有效管理
通过数据指标评估改进计划的效果与影响
设定数据指标,如用户满意度、忠诚 度、转化率等,评估改进计划的效果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改 进计划对营销效果的影
响
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 化改进计划,提高营销
效果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XX
小无名 DOCS
实践成果
• 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 • 实现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 带动了产品销售和用户粘性
小红书用户群体特征及行为分析
用户群体特征
• 以年轻女性为主,占比达到70%以上 • 用户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品牌意识 • 用户对时尚、美容、旅行等领域有浓厚兴趣
用户行为分析
• 用户喜欢在平台上分享和评论,形成互动氛围 • 用户对高品质、性价比高的产品关注度较高 • 用户容易受到KOL和朋友推荐的影响,形成购买决策
析
用户满意度及忠诚度分析
01 通过用户反馈数据,计算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指数 02 分析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如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 03 针对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用户反馈中的共性问题和潜在需求
分析用户反馈 中的共性问题, 找出普遍存在
的不足
01
挖掘用户反馈 中的潜在需求, 为产品优化和 服务升级提供
设置在线客服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
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教案语文S版
![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教案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b7fc9b2e3f5727a4e9625c.png)
古诗三首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
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多媒体出示)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071e4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8.png)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长江之歌》:了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黄山奇松》:描绘黄山奇松的形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大漠沙如雪》:体会沙漠的壮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草原》:描绘草原风光,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狐狸和葡萄》:学习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去年的树》:体会童话的魔幻色彩,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汇、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汇的掌握;句子赏析;课文朗读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自然奇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长江之歌》: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课文结构,理解内容。
《黄山奇松》:欣赏黄山奇松的图片,学习课文中描绘松树形态的句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大漠沙如雪》:分析课文中描绘沙漠的句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草原》:学习课文描绘草原风光的句子,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狐狸和葡萄》: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
《去年的树》:感受童话的魔幻色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文、作者、生字、词汇、句子、课文结构等。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长江之歌》:请你写一段关于长江的介绍。
《黄山奇松》:描绘一幅黄山奇松的画。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汇总16篇)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汇总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61b34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0.png)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汇总16篇)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式是否合理有效。
请大家阅读以下精选的四年级教案范文,相信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文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听完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
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
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
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
(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
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赶快加入吧!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
(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540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实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夏夜的声音》相关教材资料。
2.教学课件或板书准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4.生字词卡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夏夜的声音》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夏夜的特点。
2.带领学生共同了解夏夜的声音,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播放课文朗读语音,让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并解释生字词的词义。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感受。
第三步:课文理解(20分钟)1.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表演或复述。
2.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提升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3.引导学生思考夏夜的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并展开讨论。
第四步:课文拓展(15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对夏夜的声音的理解。
2.学生写下自己在夏夜中听到的声音,进行个人表达。
3.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后作业1.练习默写生字词并造句。
2.自我感受:写一篇关于自己夏夜的声音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对课文理解和课文内容的深入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夏夜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和引导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下节课将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以上为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教案的详细内容,请按照教案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教学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
第五课翠鸟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8个生字,学会其中16个。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苇秆、抓住、腹部、衬衫、清脆、疾飞、泛着、泡泡、逃脱、锐利、摇晃、饲养、希望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5、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复习课文:理解、听写生字词:苇秆、颜色、绣花、衬衫、清脆、疾飞、广泛、等待、逃脱、利箭、饲养、渔翁、小溪、摇晃、锐利、小巧玲珑鲜艳(yàn):色彩很鲜美、很明亮。
疾(jí)飞:“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飞。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着。
锐(ruì)利:“锐”是尖利。
这里是说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饲(sì)养:喂养。
注视:集中精力的看。
逃脱:逃跑,顺利逃掉。
锐利:尖锐,锋利。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陡峭:山势高而陡峻。
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一、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1、认识翠鸟身上的颜色①“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绿色的)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③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
)④那翠鸟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绿色呢?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⑤“鲜艳”是怎样的?那么,翠鸟身上到底有哪些颜色那么鲜艳呢?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⑥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⑦翠鸟身上有那么多颜色,为什么人们要叫它翠鸟呢?(翠鸟身上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还有橄榄色和赤褐色)2、翠鸟在外形上除了颜色很可爱外,还有什么也很可爱呢?(“小巧玲珑的身子”、“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红色的小爪”)3、第一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二、认识翠鸟的活动特点:1、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翠鸟的活动有什么特点?读一读每一句,想想表现了它怎么样的特点。
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动作敏捷(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
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
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②第三自然段:第1 、2 句:目光锐利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作者将机灵的小鱼与翠鸟进行对比,突出了翠鸟机警。
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
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
(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
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③“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
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3、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
)(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三、认识翠鸟的居住特点,养成爱护鸟类的意识。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真想”,表达了作者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为什么?理解“陡峭”——山势高而陡峻。
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3、理解“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渔翁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也要爱护小鸟。
)四、请一位同学当翠鸟,另外两位同学当记者,请你们采访一下这只翠鸟,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
注意,采访别人时应该要有礼貌。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想想要提一些什么问题?课后练习:一、选词填空。
1.愿望失望希望(1)爸爸今天有事没来开家长会,我很()。
(2)小刚()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3)()到北京去看天安门,这是奶奶的()。
2.锋利锐利(1)这把刀很()。
(2)翠鸟有双()的眼睛。
二、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又鲜明又美丽的意思。
()2.飞得很快。
()3.锋利,尖锐,本课指感觉灵敏。
()4.声音清亮好听。
()5.集中注意力地看。
()6.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三、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1.翠鸟()停在苇秆上。
2.小雨()下个不停。
3.小鱼()把头露出水面。
4.翠鸟()注视着水面。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苇秆,()飞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五、改正错别字。
苇杆()透满花纹()住视()词养()登开树枝()希忘()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敏捷鲜艳——艳丽锐利——敏锐希望——盼望逃脱——逃离注视——重视、凝视七、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翠鸟羽毛颜色鲜艳?(头上、背上、腹部)2.“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第六课飞吧,海鸥相关内容: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
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
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
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
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使富饶的海洋充满勃勃生机。
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
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
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海鸥。
夏天,海鸥飞到繁殖场地,在海岛的岩礁缝隙或坑洼里,在草地的杂草里、在灌木丛里,它们用枯草、树枝、羽毛、海草等筑起皿形巢。
有的地方鸟巢的密度很大,两个巢之间相距l一2米远。
各亲鸟都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准其他鸟入侵,所以"邻居"间难免要经常争吵。
海鸥的归家本领很强,雌、雄都能回到它们上一年筑的巢里。
每巢产卵2-4个,双亲都孵卵,约25天就能孵出雏鸥,40天后小海鸥飞向大海,开始独立生活。
《飞吧,海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友人和海鸥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理解、听写词语:来临、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勺子、平淡、寄托、猜测、纠缠、仿佛、喂食、默契、斩钉截铁、期待、(重点指导:“乖、佛、截”等字。
)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默契:暗相契合。
复习课文: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课文写了()和()交上朋友,并结下了()的故事。
2、划出写海鸥的句子,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海鸥?写了它哪些方面的特点?(羽毛、眼睛、神情、动作活跃)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不同地点的情景来体现友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窗台、蓝天、海峡)用——划出具体的句子。
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友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4、重点品读句子。
(1)“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
他有时还把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抓住“常常、自来自去、托在手心上喂食”感悟友人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
(2)“‘它飞得多自在呀!’友人微微地笑着说。
‘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在飞呢!’友人无比兴奋地说。
”抓住“微微地笑、无比兴奋”体会友人发自内心的对海鸥飞翔的欣赏。
(3)“友人什么也没说,但从他霍然而起,绕室徘徊中,我知道他在担心。
”抓住“霍然而起,绕室徘徊”理解感悟友人内心深处对海鸥安危的牵挂和担心。
(4)“我不知它经历了什么:是风雨的侵袭,是雷电的恫吓,还是恶浪的阻拦?”抓住“是……是……还是……”体会海鸥那不畏凶险、顽强抗争的精神和能力,并练习说话。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一句“它属于大海”这句话。
①我为什么建议友人把海鸥留在笼子里?如果这样做,留下了什么?失去了什么?②友人很喜欢海鸥,可他为什么又说“它属于大海”?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因为它属于大自然而不属于友人;因为它只有在大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因为不对它的行为进行干扰,是对它最好的关爱……)③友人的心愿是什么?(联系课题“飞吧,海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引读课题,再一次走进友人的心,感悟友人的情:看着窗台上跳跃又机灵的海鸥,友人深情地说:“飞吧,海鸥!”欣赏着蓝天上飞翔的海鸥,友人无比兴奋地说:“飞吧,海鸥!”牵挂着大海上与巨浪搏击的海鸥,友人大声呼唤着:“飞吧,海鸥!”《蚂蚁的救助》是一篇精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