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_人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 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稳 步健康协调发展。 (3)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课堂小结
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
பைடு நூலகம்工业化之路 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大 林 农业全盘
联共(布)十五大的召开

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结果和失误
1913年与1937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较
1913年
58%
42%
23%
1937年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77%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百万枝
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 会取得如此大成就?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经济发展不协调。 苏联为实现工业化, 着重发展重工业忽视 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片面发展的经济》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一.确立:1936年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二.内容: ①经济体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②政治体制:党集权、斯大林集权、 ③文化体制:用行政手段干预思想、学术
2.农业发展不适应工业发展需要,出现粮 ①原因
食收购危机;
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求;
②影响
1.为工业化提供了粮食、原料、资金, 保证工业化建设进行;
2.挫伤农民积极性,没有促进农业发展; 3.牺牲农业发展工业,长远看制约工业发展;
学习探究
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 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 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问题?
斯大林
苏联 国旗 国徽
(一)斯大林模式 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 一条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又称‘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曾在建国初期和战 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二战后其弊端日益显 露,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问题一:
斯大林是如何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集体农庄化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工业化
1925年,经济恢复; 1.背景 落后农业国;
面临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 2.目的
为维护民族独立; 为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4.成就
①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 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 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工业化背景: ⒈内部:技术落后,资金 短缺; ⒉外部:帝国主义威胁; ⒊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600%
243%
100%
75%
13%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32年
1937年
苏联工业产值增系长列1示意图
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 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 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 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 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
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 判刑。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 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
诗人写诗献给斯大林:“斯大林!春天的太阳— —这是你!你瞧一下,犹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上 麦穗串串,鲜花盛开,心搏得更欢,血变得更热。”
列兹根人的民间诗人苏莱曼·斯塔利斯基在自己 的诗作中称斯大林是“不可战胜者”、“幸福的缔造 者”、“全世界的建筑师”,并断言“整个地球都听 从”他。
作曲家其中一首有这样的词:“在苏维埃大地上, 黑夜不会由黑暗来代替,太阳——斯大林在它上空照 耀着。”
情的 ❖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 国。
——丘吉尔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许多城市——斯大林 格勒、斯大林纳巴德、斯 大林诺、斯大林尼里等, 工业企业,集体农庄,国 营农场,帕米尔峰都以他 的名字命名。
在所有的角落和十字 路口,在合适和不合适的 地方都可以看到斯大林的 半身雕像和画像。
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呢?
三.特点:高度集中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 单一公有制; 党政不分、集权政治; 思想、学术单一;
❖ 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 ❖ 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
君 ❖ 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
人 ❖ 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
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 ❖ 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
②形成比较齐全工业化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5.成就显著原因
1.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高积累政策; 3.农民的贡献;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
二.农业集体化 1.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逐步集体化;
2.农业全盘集体化(1929-1937):
1.工业化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多;
四.评价 1.积极 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战胜
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经验教训; ③对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发挥积极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维护政局稳定; ⑤有利于思想统一,为维系国家统一奠定思想
基础;
2.消极 ①长远来说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挫伤农民积极性; 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地方与企业积极性不高;
②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糟破坏; ③文化创造力受压抑,不利于思想文化繁荣;
探究: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与“斯 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
20世纪50-70年代末实行过。(对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影响的体现:过渡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十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文化大革命”)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 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 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 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 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 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 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 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 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 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的 社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主 义

表现
建大
设林
道模
路式
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行政 管理;政治:高度集权、干部委任制 和终身制;思想文化:个人崇拜、行 政干预。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评价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它不是社会主
义的惟一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