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体科学-钱学森
名人名言之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特异功能”热潮初兴,胡耀邦指示“不要宣传”1979年3月《四川日报》刊发一篇“耳朵认字”的报道,说四川一名叫唐雨的12孩子能用耳朵辨认字。
报道受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支持,很快传遍全国,一时间,“耳朵认字”“腋下认字”等“超自然现象”在媒体上粉墨登场。
当时中科院的简报记载:“现在,除四川的唐雨外,北京、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市又相继推荐了17名所谓能用耳、鼻、手、脚、胃认字的青少年。
其中大多是由地、县科委或党委正式来函报告的。
”“耳朵事件”还惊动了高层,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曾在中科院工作过,他看到这期简报,并作了“不要宣传”的批示。
钱学森力挺“特异功能”本来上层定调之后,这股特异功能热潮应会日渐退却的,但意想不到的是,局势开始逆转。
1980年2月4日至10日,“第一次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的结论是:“耳朵认字这种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实性现已为公众所证认。
”这是一次标准的科学会议,与会者都是来自各地科研所,其与官方中特异功能支持者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作为这次会议的举办者《自然杂志》背后有时任国防科委科技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和主任张震寰支持。
“上海会议”后的1980年6月,钱学森赴上海访问了《自然杂志》,表示了自己对特异功能研究的支持。
“人体特异功能”刚开始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多人反对,而且对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所以,钱学森就提出了“人体科学”这样一个概念。
钱学森曾经谈到:“因为这个特异功能,人家反对的很多,有的人要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我就把它换了一个词,不叫特异功能,叫人体科学,委婉一点。
”有钱学森的支持。
胡耀邦也不得不让步胡耀邦当时已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其态度依然非常鲜明,认为应该坚守“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和不介绍、不宣传”两道关。
此即时人所熟知的关于“特异功能”的“不宣传、不介绍、不批判”的“三不”政策。
为此,钱学森于1982年5月5日给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写了一封名为《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的短信,表示了对特异功能的支持。
钱学森贡献介绍20字

钱学森贡献介绍20字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技术领军人物,以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系统工程等领域的贡献而著称。
学森在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中扮演技术领导角色,其贡献多方面:应用力学:钱学森在应用力学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研究可压缩边界层,提出了卡门——钱学森方法,并与郭永怀合作引入了跨声速流动问题中的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在40年代至60年代初,他提出了多个重要概念,包括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火箭旅客飞机概念、核火箭设想,以及在《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工程控制论: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先驱者,将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等工程技术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物理力学:在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的研究中,他进行了先驱性工作,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推崇从微观规律确定宏观力学特性的方法。
系统工程: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实践提炼为航天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并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
系统科学: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思维科学:提出了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
学,为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体科学: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提出了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对气功、特异功能等进行了先进的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划分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进行创新。
钱学森生平及成就

·钱学森多次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60年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像钱学森那样的人才?
生平年表
年代 简介
1911年12月11日 在浙江杭州出生
1929年至1934年 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当选为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思维与人体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

龙源期刊网
思维与人体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
作者:伍加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0年第01期
钱学森先生2009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98岁。
毫无疑问,钱先生是科技界的人杰,他不仅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控制理论等科技领域成果卓著,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光明磊落、不浮不躁,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科学家,钱先生一生都在探索未知,晚年在研究人体特异功能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围绕人体特异功能的真伪,中国科技界出现了激烈争论并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肯定派以控制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否定派以社会科学家于光远为代表。
钱先生指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刚提出的时候,总是有人反对,带头的人也总是要受到反对,因此要有勇气,要挺住腰板。
”他是真心相信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也许会导致新的科学革命。
在一次人体科学会议上,钱先生说:“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
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
我们
当中谁来作这场未来科学革命的启蒙者?谁呢?”
为此,钱先生提倡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
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又是开放的,因为它要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应该说,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钱学森先生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探索的
精神永不磨灭。
我们对钱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与怀念!。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用因果分析法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用因果分析法
钱学森钱老一生有很多的荣誉称号: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等等。
在航天军工领域可谓人人皆知,但在中医领域的造诣,世人却不了解钱老提出的”整体功能态“理论。
作为载人航天的核心保障航天医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航天员在外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的环境下的一种特殊医学。
其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遵循西方医学的理论框架———因果分析原则。
分析外太空环境因素对人体各个分系统的生理效应。
但存在着一种缺陷,即缺少对航天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重要方面。
钱学森钱老倡导的关于人体功能态的研究是人体科学中的重要
课题。
他从系统科学的论点出发,提出应该从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点研究人体的动态过程。
功能态的深入研究必将突破西方医学研究中惯用的还原论方法的缺陷,为人体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人体的三大调节系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网络,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
所以航天环境因素对各分系统的作用,可以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网络引起整体功能状态的改变。
正因为有了整体功能态理论的支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2021、2022年,我国
外太空空间站的建成,功能态为航天员长期驻守外太空提供生命安全保障支撑,钱学森钱老功不可没!
现在整体功能态理论体系下的航天医学成功,已经转化为民用,能保障航天员安全也一定能呵护长期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周全!
我是窦斌-健康管理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航天大健康产业导师,可关注一起交流健康和健康产业发展。
论人体科学-钱学森

论人体科学编辑目录1钱学森版《论人体科学》部分经经典语录照抄1钱学森版《论人体科学》《论人体科学》是钱学森老在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
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阐述了中医之于西医有点类似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前者都是整体的,后者都是分类的。
表面上看起来前者不够科学,但实际上前者才是更接近科学的——如果非要把科学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
部分经经典语录照抄[1]1、中医的理论完全是宏观的、整体的理论,它没有分析,没有深入到人体的结构,各部位,细胞和细胞以下,所以它的优点是整体观,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因为它仅仅有整体,就整体论整体。
2、用人体科学这个观点,来吸取所有西医的这些成果,不是从前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来化中医,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而是反过来,用中医来化西医,把西医的结果全部拿过来,吸取到人体科学里来。
3、整理并用现代语言阐述中医理论是一件工作量极大的研究工作。
4、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
医学的前途在于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
6、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析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
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
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
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
到大约二十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
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7、中医理论是思辨式的论述,或说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
8、不能死抱着几本中医经典不放,闭关自守。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把中外医学的好东西结合起来,用系统科学来促使中医现代化,即医学现代化。
9、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钱学森:中国人体科学研究

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1钱学森今天,人体科学学会首届理事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同时,我们的合刊《中国人体科学》也创刊了,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迈入了一个新的工作阶段。
工作要进入新阶段了,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跟上,不能还停留在前几年与那帮反对者打硬仗的阶段,我们现在要打的另一场硬仗是,建设人体科学的科学研究。
对这个大题目,陈信同志在《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及方法论”。
现在,我就用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一观点,谈谈我对人体科学和人体科学学会工作的认识,不对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人体科学1982年我在《自然杂志》上有“关于思维科学”一文,其中讲到人体科学的轮廓,但还没有提到人体特异功能问题。
当时我的主要认识是,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生理学、西医学等,也有二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主要的。
当时我强调了人的意识的作用,这是人和一般生物的区别。
因此,人体特异功能的冲击,使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同时我们周围又兴起了“气功热'”,使人们又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的吉老医学棗“中医学。
这使我们认识到,过去在书本上学到的关于人的概念不够用了,从而终于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上陈信同志的文章,还有以“中国人体科学学会”著名的文章:“人体科学棗当代科学突破的重要前沿”中都讲得很清楚。
现在想来,我们之所以得出这个概念,是得助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的发现。
我个人之有今天这样的认识,就要感谢人体特异功能给予的启发。
所以,在座搞人体特异功能工作的同志们是有很大贡献的,有丰功伟绩,一定会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载入史册!我在1983年那篇文章中曾经指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它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再加上文艺理论等。
每个大部门都有三个层次: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技术。
《人体科学基础》(一)罗新(云南大学教授)编著

《人体科学基础》(一)罗新(云南大学教授)编著人体科学基础(一)A Faundation Studyon Somatic Science罗新(云南大学教授)编著全林按语:罗新教授研究人体科学三十余年,曾多次得到“人体科学”的创立者钱学森教授的接见与指导。
罗新先生因为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蜚声海内外。
严新先生曾在有关报告里赞扬过罗新教授的成就。
我与罗教授交往十余年,他经常给《益生文化》撰稿、推荐稿件,2011年,云南大学人体科学研究中心为纪念钱学森教授辞世两周年暨人体科学创立32周年,在云南召开了相关会议,国内很多有关专家和爱好者、特异功能拥有者参会。
我也参见会议,与罗新教授第一次见面,也亲自见证了一些小孩子的特异功能表演。
在我身旁,在我的监视下,一个小孩将密封在透明塑料盒里的我朋友傅中慧的照片从里面瞬间搬运了出来。
塑料盒是我用塑料胶带反复缠住密封的,照片是傅先生现给的。
那个小孩被罗新教授派到我身边,由我观察他的特异功能表演。
罗新教授,年过古稀,这篇文章,可以为人体科学正本清源,使不明真相者,可以了解当年创建“人体科学”的过程,人体科学的重大意义,以及钱学森教授关于人体科学的一些重要观点。
这篇文章,是历史文献性的好文章,更是启发未来的大文章。
本文将收到《益生文化》秋季卷。
刊发此文,也是对近来某些人对人体科学信口雌黄之污蔑之纠正。
前言世纪之交,人们期望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
“反常”的事实常常成为科学上重大突破的先导。
人体科学(Somatic Science)已经发现了许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并进行了测试和研究。
因而就是可能带来这种重大突破的最有希望的前沿领域之一。
本书是为云南大学《人体科学基础》选修课编写的讲义之增补。
是对人体科学从内容到方法论,从人才培训到科学实验观测,现象观测、规律总结、应用探索到本质探索以及人体科学的内涵和外延的纵向和横向的实践、思考和提高。
以有限的篇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十多年来我国数百名专家学者,特异功能人,气功师主要的研究成果和情况。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钱学森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钱学森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自然会提出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问题[1].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部门之外,现在似乎应该考虑三个新的、正在形成的大部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2].关于这三个部门,我在以前的几篇文章[2,3,4]中曾讲了一些初步看法,也得到了同专们对这些看法的意见.这些意见促使我进一步考虑这三大部门科学的发展和结构问题,在这里我将谈谈一些想法,请大家讨论,批评指正。
一先说系统科学这个大部门。
以前我看到大力发展一类新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因而提议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这类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目前系统工程,除了与各门系统工程专业有关的专门学问,如工程系统工程的应用力学、机械设计、电力工程等之外,各专业系统工程的共同理论基础是运筹学;而今后进一步发展也要用到与运筹学相关的控制论。
但是运筹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是紧靠工程技术实践的一般理论,属于我们称为技术科学的那类科学,技术科学是趋势为工程技术服务的;也可以说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首先达到的台阶是技术科学。
控制论这一门20世纪前半叶从自动控制技术成长起来的新科学也是技术科学。
但在技术科学这个台阶之上,应该还有一个台阶,即基础科学。
在自然科学这个大部门中,例如物理学是基础科学,化学是基础科学,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迈到运筹学以及控制论这一级台阶不会就停止不动,上面还有它们的基础科学。
但什么是它们的基础科学呢?这是从观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观点或科学学[1]的观点不能不提出的课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结构体系[3].关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这一问题,我以前没有答案,而只是模糊地提问道[3]:运筹学的进一步精炼会不会出一门理论事理学?控制论(包括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的进一步精炼会不会出一门理论控制论?这种提法,只引起我们思索,而没有指明途径,不解决问题。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作者:钱学森(一)什么是人体科学好几年前,我们从吕炳奎同志那里学习到一个观点,他说:“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三者是连在一起的。
”这对我是很大的启示:人体科学至少要考虑这三个方面。
一个是中医,现在有很大的一个学术组织,即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我们这些同志对于中医这个问题是非常关心的。
1983年我们有一篇文章讲到中医的理论要用现代的语言来阐述,使它更容易被人理解。
后来把这些内容称作唯象的中医学,因为中医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唯象的,是经验的概括,如果讲道理,道理就如此,你不要深究到更深的层次。
在从前中医也没有条件深究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就把人的功能概括成这个样子。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没有解释,那个时候也不可能有更深的解释,所以叫作唯象中医学。
另一个方面的工作是气功,气功当然也是我们感兴趣的。
我们已有了几年来做了许多工作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下属的医学气功研究会,以及其它组织。
去年我们也曾讲过,对气功要逐步使它科学化,也要建立唯象的气功学;先不讲深刻的道理是什么,而是要把气功中的现象整理出个条理来,成为说得通的理论。
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功或叫气功科学。
第三,也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最引人注意,最能吸引我们的,是人体特异功能。
最近的大好形势更吸引我们去考虑人体特异功能的各种问题。
但是我们想:我们应该把眼光更放大一点,不能只考虑到人体特异功能,也要考虑到和人体特异功能有密切关系的气功科学和中医理论。
我们应该明确: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不单纯搞人体特异功能,我们这个学会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人体科学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但不仅仅足人体特异功能。
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过去我们常把这两个词通用.有时叫人体特异功能,有时叫它又怕惹出什么事来,就把它变一变叫人体科学,这是当时历史条件造成的。
现在这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这样做了。
我们应该明确的讲: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是搞人体科学的,也包括气功的科学,也包括中医理论,还包括有其它方面的科学技术。
晚年的钱学森与神秘的507所到底在干什么?

晚年的钱学森与神秘的507所到底在⼲什么?“507所”,即“中国⼈民解放军第507研究所”的简称,成⽴于1968年4⽉,全称“宇宙医学及⼯程研究所”。
507所归属由钱学森任院长的“第五研究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发展航天飞船的整体规划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507所内照钱学森反对撤销507所1982年5⽉5⽇,钱学森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郁⽂写信,向他陈述并以党性担保⼈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
钱学森在信中说:“中国科协四⽉廿⼋⽇通知说,‘⽿朵认字’之类不是我们科研⽅向,不准在报刊上介绍和宣传。
您是知道的,⼀到下⾯去执⾏,就会⼀棍⼦打死。
”“难道前车之鉴还少吗?不是发动批判过量⼦化学共振论,批判⼈⼯智能;还有批数量经济学,批形象思维……”“我建议您通知有关宣传部门的同志,正确处理这⽅⾯的宣传问题,不要禁⽌它刊登科学论⽂。
”1985年,因经费问题,507所被列⼊撤销名单。
但钱学森表⽰,“坚决反对解散507所,从长远来看,载⼈航天肯定是要搞的。
”钱学森迫使国防科委同意保留507所,但编制缩⼩为⼏百⼈。
此后,507所⼜⾯临数次撤销危机,均在钱学森的反对下未果。
1989年,钱学森与国防科委同事谈话照如1986年,国防科委领导向钱学森表⽰:“507所每年要花⼀⼤笔经费,现在载⼈飞船任务暂缓,所⾥事情不多,不撤让他们做什么?”钱学森回答:“为了国家今后发展载⼈航天,所⾥⼈员可以减,但这个机构不能撤。
⾄于留下来做什么,他们的科研预研课题要做妥善安排,由我来负责组织落实。
”507所的转型钱学森给507所安排的新研究课题,是“⼈体科学”。
507所的⼯作重⼼向“⼈体科学”转移,时间可以追到到80年代初。
1979年3⽉,《四川⽇报》刊登报道,称少年唐⾬能“⽤⽿认字”,引发媒体关注,开启了持续⼆⼗年的特异功能运动。
《⾃然杂志》右下图就是“⽿朵识字”的唐⾬对这⼀事件,当时四川医学院的调查认为,唐⾬“基本上采取了魔术师的那⼀套”,并不能真的“⽤⽿认字”。
钱学森的事迹材料

钱学森的事迹材料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钱学森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钱学森人物生平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
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
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
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
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
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
可后来的事,钱老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冯·卡门教授的修生,并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提升至了他的最得力助手。
20世纪30年代初,航空科学还处于襁褓之中。
冯·卡门当时是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后来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
1970年,月球上的某一陨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
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
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
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
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
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
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1]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1]](https://img.taocdn.com/s3/m/e97936f602768e9951e738fc.png)
钱学森生平介绍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谈人体科学

寥
钱 攀森 谈人体科 举
我在 这讲过好 几次 有关 系统 论与 还原 论的 问题
,
。
功 能 是不 能 直 接 简 单 地 从 下 一 个 层 次 即 子 系 统 的 功 能 中推断出 来的
,
从 前 我 说 过 要 研究 这 个 问 题 ( 注 指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 光 用 还 原 论是 不 行 的 要 有 系 统 论 言 下 之 意 过 去近 代 科 学 多 少 年来 的 工作 都 是 建立在 还原 论上 的 不 是 说 这 些 工 作 就 没 有 用 处 而 是说 还 要 加 上 一 个 系 统 论 这 个 系 统论 不 是普 通 所说 的 三 论 三 论 它 们 所 指 的 是一 般 系 统论 这 是 冯 贝 特 朗 菲 提 出 来 的 写 过 书 还 有 就 是 信 息 论 这 实 际 上是 美 国 科 学 家 仙 农 开始 提 出来 的 后 来 再有 就 是 维 纳 的 控制 论 实 际 上 这所 谓 的 三 论 都 是 组 成 系 统 科学 里 面 的 基 础 科学 系统学 的一部分 而 — 学 是更 高 一 层 次的 东 我 所 谓 的 系 统 论 是 系统 科学 的哲 西 ; 所 谓 哲 学 就 是看 事 物 的 一 种观 点 过 去 我 是 这 样 讲 了 系 统 论 和 还 原 论 近 些 日子 我 又 想 了 一 下 认 为这 样 一种 说 法好像不 太合 适 实 际 上 与 还 原 论 相 对 应 的 是 整 体论 还 原 论是把一 个 整 体 分 解 开 来 研 究 分 解 的 还 不 够 再 分 解 下 一 个 层 次 再 研 究 再不够再 分 解 从 生 命 现 象 现 在 一 直 分 到 了 分 子 生 物 学 整体 论 即 从 整体 来 看 这个 观 点 历 史 很 古 老 因 为原 来 人 们 还 不知 道 怎 么 分 解 他认 识 事 物 只 能 从 整 体出 发 所 以 像中 医 的 理 论 中 国 古 代 的 宇 宙 观 这 都 是 整 体论 现 在也 有 人 发 展整体论 的 观 点 称 为 泛 系 理 论 你 要 看看他 这 个 泛 系 理 论 就 知道 是 系统本身 的性 质 他 这 个 系 统 不再 分 解 了 变 成 本身 的 性 质 对称不 对 称 啊 变 化 啊 这 些 问 题 这 是 现 代 化 的 整体论 所 谓 现 代 化 就 是 用 了 些 数学 语言 表达更精确一点 我 认 为 我 们 所提 倡 的 系 统 论 既不 是 整 体论 也 非 还 原 论 而 是 整 体 论与还 原 论 的 辩证 统 一 是 更 高 一 层 次 的 东 西 即 我 们 的 系 统论 既 包 括 整 体 论 也 包 括 还 原 论 我 们对 这 两 方 面 的 贡 献 都 不 否 认 但是 我 们 要把 它 们 综 合起 来 如 果 这样来 看 这 个 问 题 也许 更 清 楚 一 点 仅仅 象 我 过 去 的 说 法 单讲 系 统 论 和 还 原 论 现 在 看来 这种说 法 不 太 好 跟还 原 论 对 立 的 是 整 体 论 中 国 古 代 的 东 西 都是 整 体论 我们 要 将 整 体 论 和 还 原 论 统 一起 来 变 成 系统 论 因 为在我 们 的 系 统观 里 并 非 不许 说更 下一 层 次 的 结 构 戴 者 更 更 下 一 层次 的 结 构 我 们 考 虑 到 了 这 些 层 次 的 结 构 但是 我 们 又 必 须 考 虑 到 整 体 整 体有 下 一 个 层 次所 没 有 出 现 的 功 能 再 一 个层 次 又 有 它 自己 的东 西 下 面 一 个 个 的 层 次 对 这 些 层 次 的 细 的 结 构 我 们 还 是 要 考 虑 的 但 要 从这 些 细 的 结构上 综合起来 成 为 更 高层 次 的 功 能 这 是 我 们 要 注 重 研究 的 这 也 是 现 代 系 统科 学 的 贡 献 系 统 科学 就 是 现 在 要 建 立 的 系 统 学 要 干 什 么 的 ? 就 是 研究下 面 系 统 所形 成 的 更 高层 次 的 功 能 这里 核 心 的 问 题 是 更 高层 次 的
开心保健乐聊是顶级的人体生命科学

开心保健乐聊是顶级的人体生命科学王桂周20190820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预言,中医是顶级的人体生命科学。
他曾指出,中医的理论是系统观的,这是科学的。
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从系统来看问题。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论的脏腑论和经络学说,中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观。
应该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它独立于科学之外。
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系统论,人天观实际是人与宇宙形成一个超巨系统的观点。
这是科学家钱学森的主要论断。
从中医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来看就是东方体验科学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中国气功学的成果。
因为当时还处在后天气功阶段,所以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与成果都带有时代发展的局限性。
为什么人体生命科学跟气功学连在一起?因为气功功能就是人体生命功能。
所以钱学森决断,气功是解开人体生命科学的珠穆朗玛峰。
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判断真是高瞻远瞩。
姜宗坤祖师从1953年开始三次得到自然的信息后,于1984年农历十月初一宣布自然进入先天气功阶段,创造和发明了先天自然功(法),即开心保健乐聊的前身,经过30多年的实践、研究、传播,可以这样说开心保健乐聊当之无愧地荣登人体生命科学的珠穆朗玛峰。
这个宣布是划时代的历史性飞跃,是人类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的发明、创造都是无法比拟的。
这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如果自然不打开最高层次先天真气的通道,人类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跨越的。
所以潘朝东教授经常讲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合一”。
所以说中医没能成为顶级人体生命科学这是一步不可跨越的历史栅栏。
可喜可贺的事,扑捉到这个自然的信息,马上身体力行的三位功勋卓著的气功大师姜宗坤祖师、冯理达将军、潘朝东教授。
冯理达将军创立了《中国特色免疫学》、《健康健美长寿学》,用西方实验科学手段证实人体内气的存在及其功能,为提升祖国中医的认识及实践领域打开了一扇大门,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伟大的女科学家。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钱学森读后感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钱学森读后感篇一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钱学森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读过钱学森关于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的论述吗?我读完之后,那感受,简直像被雷劈了一样震撼!一开始,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啥新鲜的?”可当我真正深入进去,我才发现,我之前的想法简直太幼稚啦!钱学森先生提出的那些观点,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盏明灯。
也许有人会说,人体科学这玩意儿太玄乎了,不就是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嘛。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未必!钱学森先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量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人体科学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拿人体的潜能来说吧,我们平常总觉得自己就这点本事,可谁能想到,人体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就像一座未被开发的宝藏。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甘心被困在自己认为的‘极限’里吗?”我在想,要是我们能真正搞明白人体科学,把它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可能会出现那种能读懂人心的机器,也许能发明出直接给大脑充电的玩意儿,让我们瞬间变得超级聪明。
哎呀,想想都觉得刺激!不过呢,这事儿也没那么简单。
搞研究嘛,总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都怀疑,我们真的能做到吗?但再一想,钱学森先生都这么有信心,我们凭啥退缩?这一路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科学的海洋里冲浪,时而兴奋,时而迷茫。
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未来一定充满惊喜!篇二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钱学森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钱学森关于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的论述,我这小心肝儿那叫一个翻腾!你说人体科学,以前我觉得这东西神秘兮兮的,不咋靠谱。
可钱学森先生的观点就像一把大锤子,哐哐几下把我的偏见砸得稀碎!我就在想啊,人体这玩意儿咋就这么神奇呢?现代科技发展得风风火火的,可人体的奥秘我们好像才刚刚揭开一角。
难道人体里还藏着比手机、电脑更厉害的“黑科技”?也许还真有可能!比如说,我们的大脑,那简直就是个超级计算机。
可我们现在对它的了解和运用,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
宇宙信息为指导论述:钱学森科学家人体内在功能的秘密

宇宙信息为指导论述:钱学森科学家人体内在功能的秘密宇宙信息指出:因为,我们必须在人类找到研究人体科学特殊的人物,必须研究人体科学,掌握了无形生命灵魂秘密的人,只有掌握到创新的理论来吻合证实才能找到无形生命体基因组的根源,在没有文化的实验人姜宏女士的人体上反应出来的语言信息,才能去证实。
首先得去实验,这是最大的一个难关,必须得和人做这场实验,才符合事实,才能公布于人类,折服人类。
才提到了地球上科学家钱学森跟他搞试验理论的重要性。
才能得到理论的定论。
我们宇宙信息主要是突破人体内存在无形体超高级生命光波基因组这部分,这是人类的重大发现。
这个无形体基因组来到人体的时候,人类不了解;然后,来到人体后发挥作用,人类又不知道;它的智慧创造力应用于人类各个层面,人类又不知道。
所以,人从物质物种到形成整个生命体来到地球上生活,人类都不知道。
因此,人类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大谜团,人不了解人。
宇宙信息说: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自然领域科学和人体科学必须接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宇宙自然空间有很多轨道、生命的高物质能量,都存在波和光物质,这个物质最难于研究和功克的,人类都不知道,在你们人类自身头脑中都没有这个新理论新基础的概念,没有人把这个谜彻底揭开、论证。
人研究人是最难的,人不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最难的。
人来到地球上就是生活,哪知道人体还存在无形超高级生命的(百姓叫灵魂)这部分,这灵魂的主机功能就是人的自身主导思想的根,因此,我们宇宙信息要把无形体超高级生命由后台推到前台,把它搬上人类历史舞台。
宇宙信息指出:人人都具备无形体超高级生命基因组这部分,都是它在人体这部机器的软件功能发挥作用。
超高级生命是在细胞里头主宰、支配、控制细胞骨肉体,它有超自然能力的软件,是先天性具有的天赋。
如果不揭开人体无形体基因组这部分,人类的思想已经开始迷茫,因为,人不知道人体内存在无形体超高级生命是人的主权力,所以,就不知道它的所作所为对人类有利还有弊,对社会有负面的影响,一旦它的主导思想被污染后,领偏了,就开始危害社会。
【精品】人体功能未来的发展在生命科学中的影响

【关键字】精品人体功能未来的发展在生命科学中的影响关键词:生命科学;挑战就未来科学发展的轨迹而言,21世纪将是什么样的世纪?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世纪。
钱学森先生这样说过:·“一个人体科学的幽灵在我们当中徘徊”,“搞下去,我认为一定会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一场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①。
到21世纪,这个“幽灵”将变为现实,将由“徘徊”而登堂入室,笼罩整个科学苑地,引发一场改变人们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宏伟壮观的巨大革命。
生命科学是研究宇宙间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本质、潜能,生命的转换、演化、发展以及生命体之间、生命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人体科学是研究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的人,研究人的肉体与灵魂,人的显能与潜能,研究人体功能的未来发展,是生命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首先要研究人自身。
文艺复兴发现和肯定了“人”,发现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从神道、君道转向人道。
这是一场“人学”的巨大革命,但它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研究人。
此后,狄尔泰提出的“生命哲学”,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学”等也同样如此。
现代科学对人的生理、心理的研究正在日趋完备。
然而从整体来探究生命的本质、能量、转换以及生命体之间,生命体与宇宙的关系等却尚未深入,而对人的能量的研究和对人的潜能的开掘可以说还刚刚开始起司《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步。
生命的奥秘、人的奥秘远远没有揭开。
科学发展是螺旋型上升的。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对社会人研究的起步,那么到21世纪,将是研究社会人与自然人,释放人的潜能的伟大开端。
古往今来,人们面对着人类生命的各种神秘现象还充满着困惑甚至恐惧。
宗教中鬼神的传说,民间的巫现象,占卜、看相、飞碟、外星人以及人的特异功能、超常感觉、超常智能,人体的遥感、遥视、透视,对未来先验而准确的预测,人与动物的对话……,都使人兴奋而又困惑。
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前沿

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前沿
郭善儒
【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11)003
【摘要】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前沿郭善儒(天津理工学院300191)“人体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是当代科学前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首次提出来的。
他说:“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部门之外,现在似乎应该考虑三个新的、正在形成的大部门:系统科学、...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郭善儒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当代科学前沿创新:现状、问题、走向——兼论“三创三先”江苏精神在当代科学前沿的体现 [J], 赵煦
2.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研究 [J], 张一南
3.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哲学研究思考 [J], 张明霞;樊静
4.当代科学前沿背景下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的哲学思考 [J], 葛维东
5.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综述 [J], 贾向桐;肖梦涵;王泽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体科学
编辑
目录
1钱学森版《论人体科学》
部分经经典语录照抄
1钱学森版《论人体科学》
《论人体科学》是钱学森老在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
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阐述了中医之于西医有点类似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前者都是整体的,后者都是分类的。
表面上看起来前者不够科学,但实际上前者才是更接近科学的——如果非要把科学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
部分经经典语录照抄
[1]1、中医的理论完全是宏观的、整体的理论,它没有分析,没有深入到人体的结构,各部位,细胞和细胞以下,所以它的优点是整体观,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因为它仅仅有整体,就整体论整体。
2、用人体科学这个观点,来吸取所有西医的这些成果,不是从前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来化中医,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而是反过来,用中医来化西医,把西医的结果全部拿过来,吸取到人体科学里来。
3、整理并用现代语言阐述中医理论是一件工作量极大的研究工作。
4、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
医学的前途在于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
6、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析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
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
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
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
到大约二十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
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7、中医理论是思辨式的论述,或说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
8、不能死抱着几本中医经典不放,闭关自守。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把中外医学的好东西结合起来,用系统科学来促使中医现代化,即医学现代化。
9、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10、回顾建国初年,国家当时就已明确了中医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的要求。
但是怎么现代化的问题,后来好像变成了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那就是说,把中医看做是不科学的,要用西医科学使中医现代化。
但是,这样一种方法能否取得成功,现在看来是值得考虑的。
在几年前的一次会议上,我见到邝安坤教授,他是中西医结合的著名专家,那天晚上我们谈得很融洽,我当时就向他讲,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把中医科学化恐怕是做不到的,因为中医的指导思想与西医差别太大,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从系统来看问题。
邝教授听我谈完后说,他搞中西医结合已三十年,也感到有点走不下去了,所以他听
到我提出另外一个方向,感到很高兴,这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
也就是说,他搞了三十年的中西医结合式的中医现代化,到头来感到很苦恼,这就说明问题不那么简单。
11、大家都说中医后继乏人,大有要消亡的危险,这又说明问题很不简单。
12、我们说的将来的科学革命,要从微观一直到整体,把它连起来。
13、一种人认为是中医自成体系,它是独立的,完全是科学的。
这些人说中医的理论是宝贝,我也承认是宝贝,但是他们还加了一条,即这个宝贝是动不得的。
也就是这些人反对中医现代化。
还有一种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场论者,反正中医说不清楚,就制造一个场,什么人体场、气场等。
这些人制造这个场有什么根据?可能是凭想象,认为应该有这么个场。
……希望他们将观点转过来,不要用“场”的未知去解释人体的未知。
14、就是说我们要搞的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
15、我一直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确实是我们的珍宝,但过去乃至现在,有许多人认为这与现代科学对不上号。
实际上,恰恰是我们祖国医学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跟今天最先进的科学能够对上号。
……如果把西方的科学同中医所总结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那将是不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