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_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0000
室气体含量高时处于间冰期,
-0.6
-0.8 -1
h
温室气体含量38 低时恰好处于
冰期。
3、洋流的变化:
h
39
二、冰蚀地貌 冰斗、鳍脊与角峰: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由于冰冻 风化的盛行,岩块不断被搬走,凹地周围岩壁后退而 拓宽,凹地即发育成冰斗,一般呈围椅状;当冰斗发 育扩大,当两个冰斗靠拢时,其间的分水岭形成鱼鳍 状的山脊,称为鳍脊;若三个以上冰斗交汇,则可形 成锥形的孤峰,称为角峰。
h
15
冰蚀谷:山谷冰川剥蚀而成的谷底,通常宽阔而平 直,横剖面呈U形,在谷底或谷坡基岩上可留有冰川 擦痕或磨光面,因为山谷冰川主流和支流向下刨蚀能
纹层代表了
季节变化,
像树木年轮
一样记录了
沉积物的年
h
28
龄。
三、蛇形丘: 是冰体下部的 冰水融洞中冰 水冲刷冰碛物 再沉积而成, 通常呈蛇状蜿 蜒延伸,由砾 石和粗砂组成。
h
29
第六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一、冰川作用:地球历史中气候频繁发生冷暖更替,气 候寒冷时期,冰川大规模前进,冰雪覆盖面积迅速扩大, 称为冰川作用,而冰川发生时期则称为冰期,气候温暖 时期则称为间冰期。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北h半球65°太阳辐射变化
250.00
37
300.00
2、大气成分:
1.2
1 0.8
温室气体含量与全球气候变
0.6
0.4 0.2
化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温
0
-0.2 0 -0.4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h
12
山麓冰
川:山谷
冰川流出
山口到达
山麓地带
后,各冰
川汇合而
成为面积
比较广阔
的冰源。
h
13
第三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 磨蚀作用
– 冻结在冰川底部和边缘的岩块在运动中,像锉 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谷底既两岸基岩。
• 挖掘作用
– 冰川的压力作用和冰劈作用使得冰床底部和两 侧基岩破碎,h 并将挖掘物掘起带走。14
冰斗冰川:
冰体主要部分
在雪线附近的
凹地(冰斗)以
内,溢出部分
较小,主要分
布在降雪较少
的高山地区。
h
10
山谷冰
川:冰斗
冰川进一
步扩大后,
注入山谷
形成的冰
川,长度
一般在几
十千米,
形似冰冻
的河流。
h
11
平顶冰川
(高原冰
川):多分
布在高山地
区的边缘山
地或高纬度
高百度文库之上,
基本上呈面
状分布,冰
川自中心流
向四周。
h
30
末次冰期极盛期冰川分布(20000年前)
h
31
二、冰川作用的影响:
1、地壳均衡调整
h
32
2、海平面的变化
h
33
3、水系和水文条 件改造
h
34
4、生物面貌变化
h
35
三、冰川作用的原因: 1、天文因素: 米兰科维奇的气候轨道理论
h
36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380 370 360 350
壁塌落的碎屑物质
搬运方式主要是推运和
载运,搬运能力很强,能
将许多粗大碎屑带入海洋 根据搬运物在冰体中
的位置可以分为底碛、
侧碛、内碛等,两条冰
川汇合相邻的侧碛合并
为一条中碛。
h
19
二、冰川的沉积作用与冰碛物
冰川沉积的物质称为冰碛物,具有以下特点: 皆有碎屑物组成,多数棱角分明
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巨大的岩石常和泥质物混合
碎屑无定向排列,扁平和条状石块杂乱分布
无分层现象
角砾表面可能有磨光面或擦痕 沉显含积不有的 同寒巨的冷大砾气、石候岩,生性称物与为化附冰石近漂或基砾碎岩,屑明固 结冰碛物成为冰碛岩
h
20
冰碛物
h
21
侧碛和底碛
h
22
三、冰碛地貌
1、冰碛丘陵:冰川退却过程中,冰体融化使得表碛、内碛、 中碛都沉落在底碛之上,称为基碛,基碛堆积成的起伏的丘 陵称为冰碛丘陵。
力的差异,常常形成支谷高悬于主谷之上的悬谷,悬 谷流水可形成瀑布。
h
16
冰川擦痕
h
17
羊背石:突出于冰床上的坚硬基岩收到刨蚀后变成 低缓的椭圆形小丘,迎流坡较平缓,并有许多冰擦痕 或磨光面,背流坡为陡坎。
h
18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运物——纯机械搬运 冰运物主要来源于刨蚀冰床基岩与两侧崖
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称为雪线。 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包括:
气温 降雪量 地形
1.雪线高度
h
2. 气温
3. 降雪量
3
冰川的形成过程:成冰作用
h
4
冰川冰的形态
h
5
冰川分区:
h
6
二、冰川的运动
• 内部的形变
– 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冰晶依次滑动
• 基底滑动
– 重力作用下,整个冰川在覆盖在基底岩石上的 一层薄薄的水膜之上向下滑动.
• 冰川总是朝着冰雪消融区的方向流动
h
7
冰川的运动
h
8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 一、大陆冰川:面状展布,延展面积可达几百万km2,
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形成两大冰盖。特点是 面积大、冰层厚,运动不受地形影响。
h
9
二、山岳冰川:阿尔卑斯式冰山,主要分布在中低纬 度高山地带,特点是规模小、冰层薄,运动和分布主 要受地形限制,按其发育规模和形态可以分为几类: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h
1
基本概念:
冰川——在重力影响 下由雪源向外缓慢流 动的冰体。
现代地表1/10的面积被 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 极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全球冰川储存了
24000000km3的淡水,占全
球储量的85%,全部融化
可使海面上升65m。
h
2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一、冰川的形成
h
26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由冰雪融水进行搬运和堆积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水沉 积物,主要是一些细小的冰碛物质,经常形成几种特 征性地貌:
一、冰水扇:
是在中碛前
缘呈扇形分
布的冰水沉
积体,主要
是由于冰水
呈扇形散开
后流速减缓
h
27
而沉积下来。
二、纹泥:
又成季候泥,
是冰川前缘
洼地冰水注
入而成的纹
层状沉积,
h
23
2、侧碛堤:山谷冰川两侧、侧碛构成了顺谷地延伸的条状 岗地,在侧堤与山坡之间常有排水沟槽。
h
24
3、终碛堤:冰川前端由冰碛物构成的弧形高地,它指 示冰川前缘所到的边界,如果冰川退缩过程中多次停顿, 则会形成多道终碛堤。
h
25
4、鼓丘:分布在终碛堤内源由冰碛物组成的椭圆形高 地,其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