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4课 宋明理学6-岳麓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设计: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进入新课 】前言: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1:儒学的危机思考1:儒学危机因何出现?客观: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使佛教和道教兴盛发展;主观: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以及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思考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表现: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日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到宋代形成理学。
探究2:程朱理学问题1:理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儒学出现危机,需要振兴。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儒学危机;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理学概念、代表人物、主张、特点;心学产生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理学影响。
☆★ 过程与方法儒学的危机,主要讲解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三教合一的原因及表现;程朱理学产生原因、概念、实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分析陆王心学产生原因及主张,共同归纳概括宋明理学的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理学是中国古代第二次思想大融合,是儒学的第二次更新。
【 教学重点 】理学产生原因、思想主张及特点;心学主张;宋明理学的影响。
————————————————————【 教学难点 】理学产生原因及实质。
————————————————————【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主观:儒家学者为重兴儒学而积极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到宋朝形成理学。
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全套课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4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
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
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疋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泄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左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而进行调节。
一方而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而是设汁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別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理解思想家主要观点,认识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重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评价。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
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1.概念:2.派别及代表人物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 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
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师:图2是道教名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由神仙方术结合了道家思想逐渐形成。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都是在什么时期呢?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
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学习文档
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重庆外国语学校王文君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二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4课。
上承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下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高峰,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本课是新课标出台后首次入选中学教材的新课,涉及很多哲学概念,是儒学理论化、抽象化的重要阶段。
本课的核心是理学的内容,以及理学出现的背景及影响等。
【学情分析】上课对象是鲁能巴蜀中学高一年级的理科生。
本课是高二历史的内容,所以学生可能对儒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了解不够深入。
同时,宋明理学作为一堂哲学史课程,自身知识难度大,哲学概念多,内容相对枯燥,但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儒学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理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哲学史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理”、“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督促同学们整理预习导学案。
【教学详案】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1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考纲分析了解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背景;概述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机器思想;分析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教学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
3、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材分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思想史部分,因而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尤其要强调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所以,在教学中应用材料分析法以提高学生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培养其论从史出的意识,另外还通过辩论探究法以配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其历史思辨能力,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则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以提取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意识。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1)世界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伦理观: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3)方法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图解示意】图示法解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史论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思想范围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扼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影响(1)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2)都强调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强调“格物致“致良知”,提出论知”方法认识和把握“理”“发明本心”以求理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泰山名胜之一的红门宫左侧是弥勒院,右侧是元君洞,中间是孔子登临处。
这反映出() A.道教、佛教对儒学的巨大冲击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儒学自身的衰落D.三教合一局面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红门宫左、右、中分别是佛教、道教、儒学的象征,反映的是三教合一的局面,因此D项符合题意。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天人感应”学说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答案 D解析理学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天理”主要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3.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
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
”朱熹在此()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B.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C.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D.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答案 B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处也有理,故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B项正确;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故C项错误;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经验的总结,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必修3
教学内容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
儒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
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
“理学”即将诞生。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案:第4课 宋明理学课案
第4课宋明理学课案【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自主学习】1、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加以完善C、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新思想 D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2、关于宋代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既阐述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的思想B、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C、把握理的方法,就是凭空想象,无需接触世间万物D、理是先天而存在的3、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C、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6、“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宋明理学D、佛教7、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8、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走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面进行调节。
一方面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设计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别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宏观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课题解读】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重点突破】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观点•争鸣】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性的压抑与人性的解放
——主观唯心主义与思想解放
师:在人类历史最初的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人们将无法合理认知的自然现象(如雷鸣电闪、地震、狂风暴雨等)解释为超自然的力量(神或者天)的存在,产生了粗糙的神鬼论或天命观,从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并屈从、崇拜、皈依这些超自然的力量。
在以后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局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的认识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不能给出科学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原始宗教发展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成熟宗教。
直到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人性始终匍匐在神性的脚下。
迄今为止,在我们所见到的教材和许多教辅资料中,在描述宗教的时候,多是对宗教的负面评价。
认为宗教压抑人性,压抑人的自然欲求,要求人们安于现状,实行愚民政策等。
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你会发现宗教的发展有时恰恰是解放人性的。
今天,我就以我们教材上的原文材料,带大家对宗教做一次全新的认识。
课件出示题目《神性的压抑与人性的解放——主观唯心主义与思想解放》。
随后展示以下内容:
一、读(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教师用课件展示第一组材料:
“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4课《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4课《宋明理学》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纪神学(天主教会)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原人教大纲版《世界近现代史》第3课《文艺复兴》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组材料。
请同学们依据本组材料,总结宗教或政治伦理对待人性的基本态度。
(学生有学案,材料中划横线部分为老师给出的提示,在课件中用红色字体显示,下同,文中不再一一标明)学生短暂思考之后,由某生自主(可抢答)给出个人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做适当的点拨(下同,点拨
的话不再写入教案),不足之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师:通过这些有效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宗教(或教会)倡导禁欲,压抑人性。
要求人们安于现状,忍受苦难,反对人们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实行愚民政策。
师:通过以上材料,我们虽然得出了宗教压抑人性的结论,但是在教材《宋明理学》一课,我们却又看到了以下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教师用课件展示第二组材料: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四课《宋明理学》王守仁(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四课《宋明理学》师:根据本组材料,请回答,宋明理学在对待人性的问题上是否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有,体现在哪里?
学生短暂思考之后,由某生自主(可抢答)给出个人理解,不足之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师: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些事物,人云亦云。
比如我们以前接触的很多资料,使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固定思维:明末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反阳明心学的。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你会发现以前我们的认识是错误的。
比如黄宗羲,就自称“王学后人”,他在王阳明“致良知”的基础上提出“行良知”、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经世务实”的主张(此处板书)。
通过这些有效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宋明理学,至少是在其支脉“陆王心学”中,有一些较为合理的成分。
其对个人气节和责任、使命的强调,对自我主观作用的认可,对外物的洒脱、超然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师:在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又发生了宗教改革。
我们来看第三组材料。
教师用课件展示第三组材料: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永生和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加尔文的
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师:请同学们结合第一组第三段材料,思考以下问题:新教相对于基督教,在对待人的欲求方面,有何进步意义?
学生短暂思考之后,由某生自主(可抢答)给出个人理解,不足之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师:通过这些有效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经过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造后,天主教会中分离出了基督教的第三大分支——新教。
“因信称义”和先定论的新教教义,剔除了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彰显了人性,强调了人的主观意志,鼓励人去追求物质财富和现世生活的享受。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解读,我们看到教材中对于宗教的认识,似乎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评价,是这样吗?请大家完成以下表格,加深对宗教的认识。
教师用课件展示课堂环节第二步及两个表格:
二、解(完成作业,解决问题)
为准确的学科语言回答,回答不准确的,组与组之间可互相补充。
师:下面大家来看一下我给出的解释。
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
三、思(勤于思考,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两个表格,我们对各个宗教派别的思想主张有
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思路,利用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对比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主张,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总结它们各自的本质,完成下面的表格。
之后,通过抢答的方式确定由哪两个小组来完成。
回答不准确的,其他组之间可以补充,最后由教师做点评。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的回答。
教师用课件展示课堂环节第四步。
四、总(善于总结,构建网络)
师(同时用课件展示):唯物主义以物为本,相对来说重结论而轻思辨,
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前,所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均难以建构起完整而具备说服力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而唯心主义是一切宗教认识的渊源,宗教是信仰,是对人的精神引领,故而多数宗教(当然邪教除外)都能保证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哲学支撑。
传统儒学自孔孟至董仲舒,无论怎样地改造、发展,因始终缺少了必要的哲学思辨,最终不免落入枯燥的道德说教之中。
进入宋代以后,二程和朱熹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等在传统儒学中融入道教和佛教的哲学思辨,从而使传统儒学实现了它的哲理化和体系化,儒学进一步向宗教转型,人们也开始将其称为“儒教”,历史上称这一现象为“三教合流”。
总之,回归本课,主观唯心主义的崛起,在特定的时代适应了特定的社会需求(如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阳明心学”;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其在人们追求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题外话:比如明末至清朝,一方面政府和乡村宗族大力提倡妇女守贞、大建贞节牌坊,另一方面寡妇再嫁、小姐私奔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方面政府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民间行商逐利渐趋成风。
如《三言二拍》中的很多故事均取材于妇女、商人等社会底层人物,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
其实,抛开信仰。
唯心主义也好,唯物主义也好,均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你可以选择信仰,但生活给你的并不一定如你所愿。
理想是什么?人应不应该有理想?这是现实给你的拷问!
人必须要有理想,否则人活着与行尸走肉何异!实现与否就交给现实!
王健林:“我的目标是当首富……我要做世界最大的公司……想做首富是对的,(这是)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你看看能不能用几年,能挣到一个亿。
”你是否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呢?我要考上某所学校(985、211或者是某名牌大学)?
高晓松给了最好的回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所以处在人生转折的阶段,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既要懂得取舍,更要懂得坚持,套用一句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活在当下,不忘初心!(在课件上用大字展示)”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结识几个关于唯心主义的成语或俗语。
用课件展示一一以下内容: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头棒喝
心外无物,心无杂念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治学方法)
舍(物,欲)得(道,乐)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智通寺”的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