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更好地完成各项经营目标,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一)为员工岗位调整、晋升、培训、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提供依据。
尽量避免考核的临时随意性以及不公正、不客观等现象的发生。
(二)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使员工绩效考核成为巩固分配制度改革成果的主导。
(三)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加强和提升员工绩效和本公司绩效,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二、绩效管理的原则(一)客观性:对员工的评介要客观的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等带来的误差;(二)可行性: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评价指标应有所不同。
(三)公开性:明确绩效管理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者。
(四)定期性:使绩效管理定期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员工绩效。
三、绩效管理的过程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作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周期通常被分为绩效标准的制订、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五个环节。
(一)绩效标准的制订绩效标准主要依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来制订,绩效标准一定要明确、可衡量、在一定的时限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并且要与公司或部门目标高度相关。
绩效考核指标要根据岗位职责或通过工作分析选择关键或主要的项目,合理确定各项目所占比例权重。
绩效标准要有上下级共同制定,并形成承诺,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和流程化。
(二)绩效实施与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核者不断地对被考核者进行指导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标准进行调整和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表现做一些观察和记录。
(三)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依据就是在绩效管理期间开始时双方达成一致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考核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绩效信息, 对被考核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关于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选文档】
关于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单位:为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全面落实公司基本方针,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司研究制订了进一步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经公司一届六次职代会20**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本意见,完善本单位全员绩效管理工作。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建立绩效目标明确、组织管理顺畅、评价体系科学、激励约束有力的全员绩效管理制度,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无缝连接”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公司各级组织管理能力和员工绩效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层层落实,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1、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原则;2、提高效率、增强效益的原则;3、分级管理、逐级考核的原则;4、全员参与、深度沟通的原则;5、闭环管理、过程监控的原则。
三、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载体和重要管理工具之一。
通过开展绩效管理及其结果使用,可以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层层得到落实,并将员工的行为与公司战略目标相联系,从而有效引导员工行为,促进企业与员工绩效的共同提升。
各单位应重点围绕以下九个方面,实施全员绩效管理。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
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该项工作的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承担起领导责任,研究审定制度体系,切实抓好全员绩效管理。
各职能处室、分公司和其他各级组织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员绩效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各单位应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由领导班子以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重大制度和事项的审定,以及受理员工申诉等。
成立绩效管理工作办公室,在绩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制度建设、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受理申诉、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考核结果运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绩效管理工作总结1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肩负着公司目标落地与管理改进的重要使命,自任职以来,在公司各领导及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的关心与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最终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与伟大使命。
一、基础准备工作1、梳理岗位职责,完善岗位职责体系在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能分工的框架下,通过与各部门负责人的反复沟通,规范岗位名称、明确岗位设置目的及岗位层级、细化岗位工作职责及相关任职要求,形成了公司完整的岗位架构图,完善了公司岗位职责体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制定职位规范,规范职位管理工作为了巩固岗位职责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基础管理水平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源中心的领导下,并征求事业部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制定了公司岗位描述管理规定,分别从管理中心及事业部、子公司两个层面,新增岗位与原有岗位两个维度,对岗位管理工作流程与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规范,明确了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在职位管理工作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为公司整体职位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依据。
3、成立绩效委员会,建立绩效领导机制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司宏观层面的目标实现,也关系到微观层面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了有效统筹与领导公司绩效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公司高层领导的绩效管理委员会,并明确了绩效管理委员会的定位,即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同时明确了绩效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及具体工作机制,为公司接下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024绩效考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1篇)
2024绩效考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1篇)【#工作总结# #2024绩效考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1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2024绩效考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1篇)由我整理,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1.2024绩效考核年终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根据总公司下发的关于加强完善绩效考核工作的要求,在公司指导的高度重视下,积极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本着标准管理,加强管控,进步效率的目的,特修订并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为绩效考核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将20xx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为了顺利推进绩效考核工作,针对我公司详细情况,在原有的制度上修定、完善和补充了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新制度充分结合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特点,明确了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的范围、对象、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法、要求及考核的时间跨度。
更加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实用性更强。
使我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更加标准化。
二、考核进展情况我公司绩效考核工作,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考核原那么,实行上级与下级层层考核的方法,实行分数制度,打分内容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每月、每季度由部门负责人从工作效率、工作才能、遵章守纪、上进心、精神文明等方面进展评分,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
在工作中,各部门负责人加强了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视与管理,在考核标准中记录员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通过记录,更好的发现了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及时责成改良,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员工的点滴进步,给予认可。
在考核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都能尽职尽责的对待考核,并且严格按照考核细那么打分,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通过考核,充分表达了指导重视,全员参与,真考核,防止走过场,以绩效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理顺了工作关系,改良了工作中不标准的现象,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规范薪酬管理提升能力水平——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规范薪酬管理提升能力水平——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佚名【期刊名称】《中国民政》【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2页(P38-39)【正文语种】中文近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101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全局出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明确了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这是我国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将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薪酬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社会组织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管理制度。
随着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社会组织来看,从业人员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社团编制和劳动合同制并存,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离退休返聘人员和志愿者同列,我国大多数社会组织现行的薪酬制度与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不相适应的状况,如激励机制不足、分配模式较为单一、从业人员薪酬待遇较低、薪酬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及政策法规保障缺失等,逐渐凸显出来。
《意见》是为社会组织薪酬管理量身打造的政策措施。
为改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水平,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各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落地实施,去年4月,民政部启动了社会组织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制定工作,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开展的社会组织薪酬调查数据和有关情况,经多次修改,最终定稿。
《意见》重点围绕社会组织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必要性、总体要求、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薪酬标准,并对社会组织薪酬兑现、规范薪酬管理、薪酬正常增长机制、社保公积金缴存机制、薪酬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方面内容提出规范要求。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18•【文号】国资发改革规〔2024〕53号•【施行日期】2024.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改革规〔2024〕53号各中央企业:现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7月18日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中央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打造依法合规、公开透明、集约高效的供应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增强采购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推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规范化、精益化、协同化、智慧化发展。
(一)坚持依法合规。
严格遵循国家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要求,同时进一步明确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和管控要点,切实规范中央企业采购行为。
(二)坚持公开公正。
平等对待中央企业内部和外部各市场参与主体,破除行业垄断和保护主义,完善企业内控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坚持竞争择优。
广泛搜寻供应资源,充分激活市场竞争,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优选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商。
(四)坚持协同高效。
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作,助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高效、合作共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等明确规定必须采取招标方式采购的项目,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形成了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下同)截至2023年末,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16.5万亿元、负债总额78.6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23.0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4%。
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5.4万亿元、负债总额162.4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79.0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3.6%。
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71.9万亿元、负债总额241.0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02.0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4.8%。
(二)金融国有资产截至2023年末,中央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21.0万亿元,对应中央管理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89.6万亿元、负债总额260.0万亿元。
地方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9.6万亿元,对应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55.5万亿元、负债总额138.2万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全国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30.6万亿元,对应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45.1万亿元、负债总额398.2万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截至2023年末,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9万亿元、负债总额2.1万亿元、净资产4.8万亿元。
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4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5万亿元。
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7.3万亿元、负债总额10.7万亿元、净资产46.6万亿元。
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21.9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5.4万亿元。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0.16•【文号】国资发综合[2009]300号•【施行日期】2009.10.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综合[2009]300号)各中央企业:为了全面推进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上水平、更规范、更精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得到落实,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中央企业要把本企业的全员业绩考核制度和对公司副职的考核情况定期报我委(综合局)备案。
每年3月20日为备案截止时间。
我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从2010年起,将对未建立全员业绩考核制度、全员业绩考核工作开展不力的中央企业,扣减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国资委综合局联系人:综合处胡筱沽010--63192592 zonghe-kh@sasac.gov.cn考核一处王宝成010--63192672 kaohel-kh@sasac.gov.cn考核二处王娟010--63192721 kaohe2-kh@sasac.gov.cn考核三处邵满010--63192668 kaohe3-kh@sasac.gov.cn考核四处李俊玮010--63193027 kaohe4-kh@sasac.gov.cn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九年十月十六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上水平、更规范、更精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广泛调动、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各级负责人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央企业稳健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就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是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财政部的部署,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财政部的部署,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套)班子、领导干部、员工绩效考核奖惩管理办法
发行版本: E修改码: 0文件编码: GS01/E6.2.1页码: 1/7绩效考核管理办法1 范围为健全公司全员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全员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全员绩效考核的职责、内容与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是对GS01/E6.2《员工能力评价与业绩考核管理程序》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2 职责2.1 人事处是全员绩效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全员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2 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参加全员绩效考核工作。
3 管理内容3.1 公司绩效考核原则3.1.1坚持战略导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将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任务逐级分解落实,不断增强公司的管控力和执行力,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和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3.1.2 坚持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单位(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结合不同单位(部门)和不同类别、不同层级员工的特点,抓住最能反映贡献能力、体现价值创造和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
3.1.3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切实做到考核制度公开,目标确定公正,考核过程规范,考核结果公平,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1.4 坚持考核与管理、使用、待遇相统一的原则。
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激励与约束相配套,责权利相统一,以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能力,营造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3.2 组织与分工3.2.1 公司成立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完善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监督绩效考核办法的贯彻执行,定期听取考核工作情况汇报,对考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
3.2.2 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公司党委书记和主管绩效考核管理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其他副总经理和协助绩效考核管理的助理级领导以及各单位(部门)党政正职和公司工团工作负责人组成。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财政部的部署,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河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冀国资[2012]5号
河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冀国资〔2012〕5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增强监管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内在能力,实现做强做优、科学发展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战略目标,省国资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增强监管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内在能力,实现做强做优、科学发展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战略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监管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和创新发展,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省属国有企业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为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依然是当前监管企业十分突出的重要任务。
一是企业仍存在着基础管理薄弱、管控能力不强、风险防范不力、战略管理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特别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二是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迫切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特殊使命要求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公司绩效管理办法
2023年公司绩效管理办法2023年公司绩效管理办法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发现优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考核范围第二条凡公司全体员工均需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考核原则第三条通过考核,全面评价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取得报酬,待遇的关系,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
第四条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程序,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五条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形式相匹配。
第六条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
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四章考核目的第七条各类考核目的:1. 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表现考核;2. 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成绩(绩效)考核;3. 获得潜能开发和培训教育的依据,重点在工作和能力适应性考核。
第五章考核时间第八条公司定期考核,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以考勤为主。
第九条公司为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六章考核内容第十条公司考核员工的内容见公司员工考评表,共有4大类18个指标组成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考评表给出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体系。
该权重为参考性的,对不同考核对象,目标应有调整(各公司依据自身企业特点,生成各类权重表)。
第七章考核形式和办法第十二条各类考核形式有:1. 上级评议;2. 同级同事评议;3. 自我鉴定;4. 下级评议;5. 外部客户评议。
各种考核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考核中宜分别选择或综合运用。
第十三条考核形式简化为三类:即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的评议。
第十四条各类考核办法有:1. 查询记录法:对员工工作记录档案,文件,出勤情况进行整理统计;2. 书面报告法:部门,员工提供总结报告;3. 重大事件法。
所有考核办法最终反映在考核表上。
第八章考核程序第十五条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字号】泉政办〔2016〕86号•【施行日期】201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通知泉政办〔2016〕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高等院校:市财政局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3〕82号)要求,现就全面推进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结果导向,注重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政府部门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预算法》把“讲求绩效”作为各级财政预算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以及决算等章节中做出具体规定;中央、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就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社会各界要求财政资金更加注重绩效、提高绩效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贯彻落实《预算法》和中央、省决策部署的基本要求,是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要手段。
二、总体目标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有机融合,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快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着力拓展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实效。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有关负责人就《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有关负责人就《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1.05.13•【分类】问答正文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有关负责人就《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切实提高绩效评价执业质量和水平,财政部于近日印发了《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日前,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有关负责人就《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办法》制定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第三方机构作为独立的专业机构,已广泛参与到以绩效评价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的多个环节和领域,成为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力量,对强化预算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可信度、加强社会监督和扩大公众参与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也要看到,由于这方面工作起步不久,目前还存在对委托方选择使用第三方机构以及开展必要的管理监督缺乏统一规范,相关工作要求及行业标准不够明确、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不够规范、部分第三方机构执业状况混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亟待加以引导和规范。
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社会公众和第三方机构也密切关注。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
2020年6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审议2019年中央决算草案时,明确提出“规范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年1月,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21〕6号),在从委托方角度对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业务活动作出引导规范的同时,提出要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提升执业质量。
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政策法规2021年第3期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O财预〔2021〕6号有关中央预算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预算部门或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
由于这方面工作起步不久,目前对预算部门或单位作为委托方选择使用第三方机构以及开展必要的管理监督缺乏统一要求,特别是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自身绩效的做法亟待规范。
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及政府采购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围绕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将利用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手段,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监管,定期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
对于经国家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核实掺烧化石燃料的项目,自核实之日起,电网企业应将其移出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并不得再纳入补贴清单。
六、电网企业应将列入补贴清单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情况报送至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并按年度向其经营范围内相关生态环境部门申请获取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涉及的环境违法行为监测报告或数据。
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收到申请后,在30个工作日内将执法监测超标报告、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和企业弄虚作假篡改排放数据的处罚结果抄送项目接入的电网企业。
电网企业按照前述规定,核减或暂停拨付补贴资金,并与农林生•48•管理,服务预算管理大局,通过明确范围、规范管理、有效引导、强化监督,合理界定委托方、第三方机构以及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等相关主体的责任关系,保障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有序实施,严格第三方机构执业质量监督管理,促进第三方机构执业水平提升,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更好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政策效能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建设,现就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总体要求,以及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部署,在全面认识预算管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找准方向、明确目标,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服务。
二、基本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全面推进。
各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总体设计、沟通协调和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再评价工作。
区财政部门负责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制度体系设计,组织各预算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区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各预算单位、项目主管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各预算单位负责本单位和所属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级审计部门结合本职工作实施绩效审计和绩效监督。
(二)科学规范,突出重点。
建立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考评机制。
(三)积极试点,循序渐进。
财政部门、各预算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区、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试点。
(四)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关于加强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综合[2009]300号)精神,建立健全公司目标责任体系,提高执行力,更好地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现就加强公司绩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开展全员业绩考核是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加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举措。
绩效管理与业绩考核一脉相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关键手段。
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总结目前绩效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绩效管理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绩效管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施工作有标准、沟通无障碍、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的全员绩效管理,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责任落实到各级管理
人员,压力传递到各个岗位,激励约束覆盖到广大员工,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做强做优南方电网。
二、正确把握绩效管理的主要原则、总体要求和目标
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要遵循三个主要原则:一是坚持以战略为导向的原则,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通过战略牵引,激励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二是坚持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原则,紧紧抓住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最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进行管理和考核;三是坚持以业绩为标准的原则,始终以员工工作实绩作为绩效管理的依据,切实做到绩效管理的制度、过程、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战略为导向,以岗位为基础,抓好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面谈以及绩效应用五个管理环节,重点优化目标责任体系,完善沟通办法,健全应用机制,实施闭环管理。
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逐步构建适合公司发展的理念清
晰、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绩效。
年底前公司系统各单位100%实施全员绩效管理。
三、科学构建绩效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绩效全过程管理
(一)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责任体系
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切实把绩效管理作为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绩效目标责任体系,增强绩效管理掌控力和执行力。
要根据企业的使命和发展战略,将战略目标转变为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将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转变为具体的绩效目标,按照“企业—部门—岗位、战略—目标—指标”逐层分解和细化,形成从企业到部门到岗位的绩效目标体系。
将国资委确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和公司责任书中确定的考核目标分解和细化到每个单位(部门)、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意识。
结合年度工作主要任务和督查督办工作,围绕管理短板,设定工作目标和任务,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注重组织和个人的产出或价值创造,
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岗位为基础,科学界定关键绩效指标和任务
关键绩效指标既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逐步分解形成,又要依据岗位的关键职责来确定。
要建立与公司战略和目标协调一致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岗位设置。
合理运用问卷法、工作要素法、关键事件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等工作分析方法,明晰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层级关系等岗位要素,完善岗位说明书,夯实绩效管理基础。
合理运用关键分析法、目标分解法、鱼骨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提炼体现SMART原则(具体化、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和时限性)的岗位关键工作任务,提炼反映工作效率、工作效果或工作过程、工作实绩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
确立绩效计划,建立绩效合约,明确绩效计划的考核标准、考核期限、考核权限、考核权重以及工作实绩数据收集渠道、测量方法,明确实现绩效计划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阶段性目标等具体内容,切实发挥好绩效计划对员工的激励约束导向作用。
(三)以沟通辅导为桥梁,强化绩效的过程管理
把沟通辅导贯穿于绩效管理全过程,实施闭环管理。
建立绩效管理沟通辅导与反馈面谈机制,通过直接会谈与间接会谈、个别会谈与集体会谈的方式,打通企业横向、纵向的情感屏障、交流屏障和信息屏障。
在绩效计划中,采取“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让员工清楚工作目标、管理要求,并做出承诺;在跟踪辅导过程中,与员工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了解员工工作困难,听取员工工作汇报,纠正偏差,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指导、培训和资源支持,辅导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在绩效考核中,及时记录员工绩效表现,总结员工绩效计划完成情况,做好绩效台帐管理,确保绩效考核结果达成一致;在绩效面谈中,注意收集面谈资料,准备面谈提纲,通报员工当期绩效考核结果,肯定成绩、指出差距,认真倾听员工想法,提出改进方向和下一个考核周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给予改进信心。
(四)以业绩为标准,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的表现
以绩效计划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工作实绩为标准,客观、公正地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增强考核的导向
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断探索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法,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绩效考核理念,采取关键绩效指标、关键事件法、360度反馈评价、平衡计分卡、指标要素测评、业务知识测试等方法,完善绩效考核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反映员工的业绩和贡献。
合理确定绩效考核结果的等级比例,保证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业绩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优化和固化绩效考核流程,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五)以激励约束体系建设为载体,高度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
强化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体系建设,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员工持续改进绩效的内生动力。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管理,切实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职位晋升、能力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等结合起来,深化应用效度。
强化约束机制建设,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退出机制结合起来,优胜劣汰。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