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系统介绍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和功能说明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和功能
说明
简介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系统。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帮助管理员有效地管理网络设备,
确保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功能说明
1. 设备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管理和监控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配置参数以及性能指标。
2. 带宽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监控网络中的带宽使用情况,并提供带宽分
配和控制的功能。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带宽进行分配,以保证网
络流量的合理分配和优化网络性能。
3. 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提供强大的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入侵检测与防范、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网络进行安全监
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4. 故障排除
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网络设备和连接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故
障诊断和排除的功能。
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的报警和日志功能,及
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减少网络中断时间。
5. 统计分析
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网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
表和图表。
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的分析功能,了解网络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和趋势,为网络优化和规划提供依据。
总结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能够帮助管
理员有效地管理和监控计算机网络。
通过设备管理、带宽管理、安
全管理、故障排除和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能够确保网络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并提供优化网络性能的依据。
计算机网络系统介绍
思科交换机常用维护命令介绍8 当一个端口允许多个vlan通过时,trunk allowed vlan中要添加各条vlan信息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50,6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20 (remove 删除)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3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4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此端口为vlan10 vlan20 vlan30 vlan40的trunk口,default vlan 1经过此端口时不 会带上标签。
hostname 1234 enable password 123
Secret 1234#show running-config hostname 1234 enable secret 5 $1$CCFV$0DTd3rSPZNycrVDjn1rKv/ (MD5 加密的字符串) enable password 123 当明文和密文同时存在时,密文优先级高。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概述主机(H, Host) 可以是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它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接。
普通用户终端通过主机连人网内。
主机要为本地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和资源提供服务,同时为远程服务用户共享本地资源提供服务。
终端(T, Terminal) 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
终端可以是简单的输入、输出终端,也可以是带有微处理机的智能终端。
终端可以通过主机连人网内,也可以通过终端控制器、报文分组组装与拆卸装置或通信控制处理机连入1.1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又通信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技术构成了网络的高层建筑,通信技术构成了网络的低层基础。
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计算机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联机系统阶段,互联网络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
(1)联机系统阶段:网络的雏形,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的系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实际是一个联机多用户系统。
SAGE(半自动防空系统)设备组成:终端(数据收集),集中器(数据集中处理),调制解调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电话线(传输模拟信号),线路控制器(串行与并串转换与差错控制),前端处理机(FEP)(数据通信控制) (2)计算机互联网络阶段:计算机----------计算机的系统。
(ARPANET)互联网的开始(3)标准化网络阶段:由于网络的发展,采用分层方法解决网络的各种问题,一些公司开发出自己的网络产品:IBM的SNA(系统网络体系), DEC的DNA.在1984年由ISO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制定网络结构由七层组成,又称为”七层模型”,不同公司的网络可以互连。
(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90年代以后,更大的网络互连和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清点人数,组织教学。
复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授新: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协议组成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语法规定了进行网络通信时,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格式,以及通信中需要哪些控制信息,它解决了怎么讲的问题。
语义规定了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发送主机或接收主机所要完成的工作,它主要解决“讲什么”的问题。
时序规定计算机操作的执行顺序,以及通信过程中的速度匹配,主要解决“顺序和速度”问题。
2.数据封装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必须要先打包,打包的过程称为封装,如图10-10所示,封装就是在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这些头信息包括数据包发送主机的源地址、数据接收主机的目的地址、数据包采用的协议类型、数据包大小、数据包的序号、数据包的纠错信息等内容。
而且,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往往是多层次的封装的。
3.网络协议的分层为了减少网络协议的复杂性,技术专家们把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问题设计一个通信协议。
这样使得每一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
协议分层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
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
4.分层原则层次结构虽然有它的优点,但是如果划分的不合理,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通常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不能过多,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划分一个层次。
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也不能过少,层次的数量应该保证能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不同的功能不要放在同一层。
功能类似的服务应当放在同一层。
在技术经常变化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层次。
层次边界的选择要合理,用于信号控制的额外信息流量要尽量少。
5.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层方法及其协议层与层之间接口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1.1 计算机⽹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1.1计算机⽹络的定义计算机⽹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的。
计算机⽹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链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所谓的⽹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图⼤容量磁盘、光盘阵列、打印机等),软件资源(例如⼯具软件、应⽤软件等)和数据资源(例如数据⽂件和数据库等)。
1.1.2 计算机⽹络的发展历史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络阶段、计算机⽹络互联阶段、Internet与信息⾼速公路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计算机所采⽤的操作系统多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将主机时间分成⽚,给⽤户分配⼀定的时间⽚。
1969年12⽉,Internet的前⾝--美国的ARPA NET 投⼊运⾏,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络的诞⽣。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微机应⽤的推⼴,微机联⽹的需求也随之增⼤,各种基于微机互联的局域⽹纷纷出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使计算机⽹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1993年美国宣布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本国的NII,从⽽极⼤地推动⼒计算机⽹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络进⼊了⼀个崭新的阶段。
1.2 计算机⽹络的功能和应⽤1.2.1计算机⽹络的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集中管理、综合性息服务1.2.2 计算机⽹络的应⽤办公⾃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电⼦邮件(Email)、信息发布、电⼦商务(ECommerce)、远程⾳频、视频应⽤)1.3 计算机⽹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络是由⽹络硬件系统和⽹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功能的分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功能的分层介绍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共享资源和信息。
为了有效管理和提供灵活的功能,计算机网络通常被组织成分层的体系结构。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以及每个层次的网络功能。
OSI模型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模型。
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是OSI模型的七个层次: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处理硬件的物理接口以及基本的电信号传输。
2.数据链路层:负责可靠传输数据帧,增加了流控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
3.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通常称为数据包或数据报)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进行路径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4.传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压缩等安全性和可读性相关的功能。
7.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等。
每个层次在进行通信时只与相邻的上下层进行交互,通过协议进行数据的传递和控制。
TCP/IP模型除了OSI模型外,另一个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TCP/IP模型。
TCP/IP模型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四个层次:1.网络接口层:负责通过物理媒介(例如以太网)传输数据,处理硬件寻址和数据包的物理传输。
2.网际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3.运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HTTP、FTP和DNS等。
与OSI模型相比,TCP/IP模型将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合并到了单一的应用层中。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计算机的技术结构和通信协议的安排设计。
它涉及到各层的技术细节,包括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以及逻辑链路层等层次的技术体系。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体和功能,这些实体和功能可以按照分层的方式进行组织。
从最底层开始,最基本的层是物理层,它定义了物理媒介如电线、光纤等及其制造和运行物理设备,从物理层开始,到网络层,它定义了用于传输数据的协议;再往上,传输层定义用于传输数据的介质和端口;接下来的层是会话层,它定义了网络的连接机制,以及两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然后是表示层,它定义了在两个终端之间传输复杂数据的一种标准格式;最后是应用层,它定义了各种应用软件如SMTP,POP3,HTTP等的基本标
准协议。
从另一方面来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不仅定义了各层的技术细节,它的实际应用也很有价值。
它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的网络服务,从而辅助用户实现信息化运营。
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技术理论,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增强网络服务的安全性,改善网络的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
此外,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还可以通过科学层次来实现主干网络、地区网络、本地网络的组织,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之间定义资源,实现计算机的资源共享,以及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体和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各层的技术细节,提供了更高效的网络服务。
对于我们的生活,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互服务。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与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探讨协议标准化的必要性,以及评估当前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和网络层次的组织结构,它包括边缘网、核心网和接入网三个主要部分。
1. 边缘网边缘网是指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如家庭网络、公司网络和无线网络等。
边缘网的任务是提供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入,通过各种设备和技术实现用户与网络资源的交互。
2. 核心网核心网是连接边缘网的中央网络,主要负责中转和路由数据。
核心网由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其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和可靠。
3. 接入网接入网是将边缘网与核心网连接起来的网络,它主要使用各种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如ADSL、光纤、无线电波等,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
二、协议标准化的必要性协议标准化是指为了保证不同设备和网络间的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制定和统一网络通信协议的规范。
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互操作性在不同厂商、不同网络环境下,通过制定协议标准可以确保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正常通信。
这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也是保证网络互联互通的核心要素。
2. 共享资源协议标准化还可以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通过统一的协议规范,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
3. 信息安全协议标准化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协议的实现方式和数据传输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协议标准化的挑战协议标准化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技术、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1. 技术挑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新的技术和需求不断涌现,这给协议标准化带来了技术挑战。
如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计算机网络 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操作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拥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会介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一、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
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其成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之一。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连接和共享功能。
Windows操作系统也支持许多常用的网络协议和服务,如TCP/I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和域名系统(DNS)等。
同时,Windows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方便用户进行应用开发和管理。
二、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Linu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领域,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支持大规模的网络环境。
Linux 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服务和工具,如Web服务器(Apache)、邮件服务器(Postfix)和数据库服务器(MySQL)等。
此外,Linux操作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实现个性化的网络环境。
三、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苹果电脑。
macOS操作系统具有优雅的界面设计和卓越的用户体验,非常适合个人和小型办公网络环境。
macOS操作系统基于Uni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和应用程序,如网络共享、远程登录和云服务等。
同时,macOS操作系统还与其他Apple产品无缝集成,实现了便捷的跨设备共享和协作。
四、UNI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端。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
它是当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为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和人员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协议体系、通信方式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和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各节点通过一根总线连接,数据在总线上传输;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相连,数据通过中心节点转发;环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各节点通过环路相连,数据通过环路传递;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相连,数据可以通过不同路径传递。
二、协议体系协议体系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标准。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协议体系是TCP/IP协议体系,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组成。
TCP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IP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除TCP/IP协议体系外,还有其他的协议体系,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等。
三、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通信方式有两种: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式适用于通信量大、数据传输稳定的场景,如电话系统。
分组交换是指将数据划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和组装。
这种方式适用于通信量较小、数据传输不稳定的场景,如互联网。
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复或破坏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愈发重要。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病毒和恶意软件、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需要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多种手段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总结: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协议体系、通信方式和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案,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概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将多个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系统。
它可以将分散的计算机设备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
二、设计原则1、可靠性:网络系统应该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安全性:网络系统应该具有严格的安全措施,能够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3、可扩展性:网络系统应该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变化,方便进行升级和维护。
4、灵活性:网络系统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方便进行配置和管理。
5、经济性:网络系统应该具有合理的投入和产出,能够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投入。
三、实现方案1、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或树型网络拓扑结构,便于管理和扩展。
2、网络设备:选用具有高速、稳定、安全等特点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具有较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4、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
5、网络管理:采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四、详细设计方案1、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核心层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接入层采用百兆以太网技术。
2、网络设备:选用具有高速、稳定、安全等特点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型号应符合主流标准。
3、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同时支持HTTP、HTTPS、FTP等常用协议。
4、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同时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5、网络管理:采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计算机网络》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是⼀个将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是互连的、⾃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个完整的计算机⽹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成分组成,缺⼀不可。
硬件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通信处理机(⽹卡)等组成。
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
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可靠性、负载均衡计算机⽹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域⽹(WAN)、城域⽹(MAN)、局域⽹(LAN)、个⼈区域⽹(PAN)。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络、分组交换⽹络、报⽂交换⽹络。
按拓扑结构分:星形⽹络、总线型⽹络、环形⽹络、⽹状形⽹络按传播技术分:⼴播式⽹络、点对点⽹络按使⽤者分:公⽤⽹、专⽤⽹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线⽹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上升为因特⽹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草案、建议标准(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因特⽹标准。
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带宽:⽹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单位是『⽐特每秒(b/s)』时延:指数据(⼀个报⽂或分组)从⽹络(或链路)的⼀段传送到另⼀端所需要的总的时间。
n 发送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
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n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n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进⾏的⼀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n 排队时延:等待输⼊队列和输出队列处理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般忽略不计⾼速链路提⾼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不是⽐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连接的网络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体系结构和协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并深入探讨它们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架构,分为两个层次: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下面将对这两个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1. OSI七层参考模型OSI七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这七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传输到物理媒介上,完成数据的物理传输。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连的两个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通过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等算法实现数据的传输。
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会话。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解码,以便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具体的网络应用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OSI七层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多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可以独立进行升级和维护,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是互联网基于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从主机传输到网络。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通过IP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具体的网络应用服务,如HTTP、FTP等。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 (2) 终端(Terminal) • 终端是网络中数量大、分布广的设备,是用 户进行网络操作、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在 局域网中,又称为工作站(Workstation)。 如果一个校园网接入了互联网,那么这个校 园网上的工作站,在互联网中就被称为终端。
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 所以网络协议的定义可以描述为:为进行网 络通信,为通信双方所作的标准、规则或约 定。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语法、 语义和定时(交换规则)。 • 面对众多网络协议,我们可能无从选择。不 过要是事先了解到网络协议的主要用途,就 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本书中我们将比较 深入地研究著名的OSI/RM及TCP/IP协议。
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 选择什么样的网络操作系统,是与构建网络 的目的相关的,比如你所建的网络对安全保 密性要求很高,你可以选择Linux类操作系统。 • 配备什么样的通信软件和管理软件,是看你 喜欢哪一类了。另外还要根据网络管理人员 的水平和偏好,只要能完成网络的功能并保 证网络的效率和安全就行。新的网络管理软 件不断涌现,有经验的网络管理员会密切关 注这方面的新成果。
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 3.网络软件系统 • 正像计算机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工作的一样, 网络的工作也需要网络软件的控制。网络软 件一般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通信 软件以及管理和服务软件等。
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 1)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NOS) • 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 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 享功能的操作系统。它是负责管理整个网络 资源和方便网络用户的软件的集合。由于网 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服务器之上的,所以有 时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 目前局域网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网络操作系 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设备和通信技术构成的。
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数据传输、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和网络协议。
一、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是系统的基础,它提供了网络通信的物理支持和数据处理能力。
1. 主机主机是网络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核心设备。
它可以是个人电脑、服务器或者其他计算设备。
主机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2.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主机和其他网络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桥和集线器等。
它们通过交换、转发和过滤数据包来实现网络通信。
3.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媒介,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的。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等。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传输介质的选择取决于传输距离、带宽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4.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用户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的工具。
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主机进行通信,并使用各种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处理。
二、软件应用软件应用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各种功能和服务,使用户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1.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主机和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系统,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操作。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Unix等。
2. 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功能和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和网络存储等。
常见的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包括SMTP、FTP、Telnet和HTTP等。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网络中的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等功能,保证网络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方式。
网络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介绍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介绍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的同步快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即是在计算机这一普遍被应用的大众平台下,以网络为中心,将相关设备、传输媒介有机整合成网络系统,从而实现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计算机技术。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介绍
计算网络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最重要的系统,是核心系统。
所有的其他的系统的核心调控都有赖于计算机系统的实现,同时计算的网络系统地实现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各种权限分配,同时可以做到不同区域的人员共同协调工作和资源的共享。
平常我们所使用的电脑,可以作为组成计算机网络的一部分,很多很多的这样的一部分就可以共同的组成一个网络,这就是计算机的网络,把全世界的计算机都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这个网络就叫internet。
“计算机系统管理工程”,实际上就是这种系统中的管理软件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际上也是这种系统的实现手段之一。
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结构的网络接入系统
计算机管理系统
计算机管理系统属于综合性的软硬件管理维护性质的,其中以软件的管理占有主导地位。
通俗的说就是有很多的电脑,世纪星介绍这些电脑通过网络线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然后首先就是在这些网络中采用软件把他们有机的管理起来,协同工作;然后,由于这些计算机都是由硬件物理组成的,这些物理硬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损坏和设置的错误等等,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介绍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介绍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从而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涵盖了众多技术和理论,如网络拓扑、通信协议、路由算法、网络安全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协议协议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遵循的规则和规范,用于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运作。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通信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这些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各个环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保证网络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2.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中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例如星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小型局域网,树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大型企业局域网等。
3.路由器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不同子网的设备,它能够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路由器通过学习网络中不同子网的拓扑结构和路由信息,能够向目标子网发送数据包,从而实现网络的互通和数据交换。
4.端口在计算机网络中,端口指的是唯一标识计算机中不同应用程序的数字标识。
端口号通常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用于区分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例如,Web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80,F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21。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1.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处理物理连线和电信号转换,用于实现计算机对物理媒介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包括网卡、中继器、传输介质等。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二层,它主要负责处理数据帧的传输和检错,用于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包括交换机、网桥等。
3.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三层,它主要负责处理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通和跨子网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的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照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分为:广播 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式网络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局域网
以太网是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IEEE 802标准体系
IEEE 802.1标准定义了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网络互联,网络管理和性能测试。 IEEE 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层的功能和服务。 IEEE 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总线访问控制子层及物理层标准。 IEEE 802.4标准定义了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及物理层标准。 IEEE 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及物理层标准。 IEEE 802.6标准定义了城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及物理层标准。 IEEE 802.7标准定义了宽带局域网标准。 IEEE 802.8标准定义了光纤传输标准。 IEEE 802.9标准定义了综合语音和数据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0标准定义了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安全规范。 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2标准定义了高速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4标准定义了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的标准。 IEEE 802.15标准定义了近距离个人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6标准定义了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11001 点分形式的IP地址:
192. 168. 0. 25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指一组互相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它们通过通信链路和转发设备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资源的利用,这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计算机网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和效率。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服务组成的互联互通的系统。
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位于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三层结构。
局域网用于小范围内计算机的连接,广域网用于不同地域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互联网则是许多不同地域的网络之间相互连接的组合。
二、局域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小范围内(例如一个建筑物、办公室、校园等)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计算机网络。
其中,连接设备使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例如局域网常用的有线介质包括以太网、令牌环网和FDDI等等,无线介质则包括WIFI和蓝牙等。
局域网还可以通过局域网的服务器或网关连接到外部的广域网和互联网。
三、广域网广域网是指在一个广阔的范围内(例如一个城市、国家或者世界范围)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计算机网络。
广域网的通信方式有信号传输、路由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等多种方式。
广域网需要使用较高传输速率和较大容量的通信线路,例如5G手机和光纤宽带等,同时需要使用较高效和较精密的网络设备来保障网络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主要计算机网络。
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体系的。
使用互联网需要连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线路,并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来进行访问。
互联网不仅支持数据的传输和共享,还提供了各种应用服务,包括邮件、电子商务、在线社交等。
五、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多个层次。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之计算机⽹络体系结构正在学习计算机⽹络,为了⽅便⽇后回忆,在此记录⾃⼰的学习笔记。
先放上思维导图!⽅便记忆1.1⽹络的⽹络计算机⽹络:结点+链路互连⽹:通过路由器把⽹络互连起来,构成计算机⽹络互联⽹:特指Internet,是全球最⼤的、开放的、采⽤通⽤协议进⾏众多⽹络相连的特定计算机⽹络。
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主机:与⽹络相连的计算机1.2互联⽹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得过程第⼆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ISP:互联⽹服务提供商1.3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核⼼部分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端系统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与主机B的另⼀个进程进⾏通信两种通信⽅式:(1)客户端/服务端⽅式(C/S⽅式):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2)对等⽅式(P2P⽅式):不区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户直接使⽤来进⾏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部分重要⼯作者: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疑问:什么是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是实现数据通过⽹络核⼼从源主机到另⼀个主机!1.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1).链路问题 2).连通性 3).⽹络规模2.什么是交换?动态转接——把⼀条电话线转接到另⼀条电话线,使之连通动态分配传输路线的资源3.数据交换的类型数据交换类型注:计算机交换⽅式绝⼤多数是分组交换,极少数是电路交换,绝不可能是报⽂交换1.4计算机⽹络的类别1.按⽹络作⽤范围:⼴域⽹、城域⽹、局域⽹、个⼈区域⽹2.按⽹络的使⽤者:公⽤⽹、专⽤⽹3.⽤来把⽤户接⼊互联⽹的⽹络1.5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络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度(单位:bit/s)带宽:在单位时间内⽹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数据率”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络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包括: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到接收⽅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分为信道利⽤率和⽹络利⽤率1.6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层+协议(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络协议:为进⾏⽹络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综合描述
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城市如同神经系统对于生命体。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系统对生命体的主要作用如下: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城市中主要包括感知设备、通用功能平台、指挥中心、通信网络。
感知层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全面感知。
通用功能平台是指实现城市数据统一接入、功能整合、资源管理与服务,对下实现对信息基础设施的状态监控和资源管理,对上通过信息共享支撑各类开放的应用系统建设。
基于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空间技术等技术构建城市指挥中心,实现城市陆、海、空、网络等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突发事件的预警、高效协同处置与联动指挥,降低城市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及损失,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效率。
通信网络通过对感知设备、通用功能平台、指挥中心的网络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以及网络的无处不在。
2系统组成
城市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感知层、通信网络、计算存储构成了城市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部分,通用功能平台分为城市数据资源系统和应用支撑服务系统两部分,指挥中心分为了业务应用和指挥中心场所两部分,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2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2.1共用基础设施
共用基础设施由感知设备、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构成,并实现互联互通。
感知设备:感知设施由图像感知设备、土壤感知设备、水质感知设备、地理空间感知、大气监测设备、声感知设备、光感知设备等陆、海、空感知系统构成。
通信网络:主要由互联网(IP、PSTN、3G/4G)、政务网络(IP、ISDN、PSTN)、军用网络(IP、ISDN、PSTN、3G/4G)、网关、融合通信设备等组成。
数据中心:主要由机房、UPS、存储设备、存储服务器、综合布线系统、装饰装修、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等组成。
2.2通用功能平台
通用功能包括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和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两部分,主要有应用软件、服务器组成。
2.3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主要包括业务应用和指挥中心场所。
业务应用主要分为事前态势展现及监测预警系统、事中协同处理与指挥系统、事后评估优化系统三部分。
图1 指挥业务跨部门协同
指挥中心场所主要包括指挥大厅、UPS机房、设备维护区、沙盘区、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更衣室、备用房、安保控制室等,主要建设显示系统、音响扩声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装饰装修、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以及指挥大厅设备间等。
指挥大厅,可配合各种应用系统,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显示现场情况及数据信息,召开视频会议,需要满足较大规模人员的参与,夜间值班以及日常办公的需求。
指挥办公室分析事件情况和进行决策的场所。
会议室可配合各种应用,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显示现场情况及数据信息,召开视频会议。
3系统特性
3.1感知设备
图像感知设备:图像采集、传输带宽;
土壤感知设备:土壤属性采集、传输带宽;
水质感知设备:水质属性采集、传输带宽;
地理空间感知:地理空间定位、传输带宽;
大气监测设备:大气属性采集、传输带宽;
声感知设备:声波传感、传输带宽;
光感知设备:光感知、传输带宽;
3.2通信网络
IP:带宽、传输线缆(光线/电缆)、用户节点(服务器、终端);
PSIN:带宽、传输线缆(电缆)、用户节点(服务器、终端);
ISDN:带宽、传输介质(电磁波)、用户节点(服务器、终端);
3G/4G:带宽、传输介质(电磁波)、用户节点(服务器、终端);
网关:接入不同安全级别网络的种类和数量、数据接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融合通信设备:接入不同传输介质网络的种类和数量、数据接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3.3数据中心
机房:面积;
机柜:容纳设备的空间、数量;
UPS:供电电量;
存储设备:存储数据容量;
服务器:处理数据能力;
综合布线系统:供电、网络传输介质;
3.4通用功能平台
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城市数据接入能力、城市数据处理能力;
应用支撑服务平台:城市数据支持能力;
3.5指挥中心
业务应用
事前态势展现及监测预警系统:城市各领域的全面监测及预警:交通、能源、网络舆情、大气、水、社会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事中协同处理与指挥系统:城市各行业、各部门协同处理指挥:军队、政府、武警、社会机构、企业、市民等;
事后评估优化系统:决策及业务人员评估优化;
指挥中心场所
指挥大厅:场地面积、人员;
UPS机房:供电电量:
设备维护区、沙盘区、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更衣室、备用房、安保控制室:面积、人员、设施;
4攻击方式
从对信息的破坏性上看,攻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篡改消息。
2)伪造。
3)拒绝服务。
4)流量分析。
5)窃听。
5防御方式
通过有效措施来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风险降到最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防火墙技术。
2)身份的认证技术。
3)入侵的检测技术。
4)漏洞的扫描技术。
5)虚拟的专用网技术。
6系统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