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

合集下载

2024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

2024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

2024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
2024年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动力。

会议首日,各专家学者研究小组陆续做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发布,包括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大学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方案;研究院的科学家在材料科学领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在研讨环节中,与会代表们就各自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经验和见解。

他们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应对科技创新中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等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共同探寻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此外,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专题报告和交流环节,邀请了产业界企业代表和投资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和对接,探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本次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中国科学院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综述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综述

中 国 科 学 院
基 础 科 学 研 究 成 果 综 述
关 键 词 中国 科 学 院 , 础 科 学 研 究 , 果 基 成
1 数 学
扩 充未来 光 管猜测
数 学 与 系 统 科 学 研 究 院 研 究 员 周 向 宇 的 研 究 领 域 — — 多 复 变 问 题 是 基 础 数 学 的 核 心 与 前 沿 之 一 。 主 要
来 , 院 、 两 个层次凝 练 和提 升科技创 新 目标 , 在 所 进行 了建 院 以来涉厦 面 最广 、 意义 最为 深远的 学科 布局 和 组 织机 构调 整 , 转 换运行 机制 、 聚优 秀人 才等方 面做 了大 量I作 , 高 了科技竞 争力 , 在 凝 提 调
动 了科 技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 动 了 基 础 科 学研 究 I 作 的发 展 。 本 刊 将 分 期 介 绍 近 年 来 取 得 的 成 果 。 推
数 学 与系统 科 学研 究院 陆启铿 院士 的“ 引用 内 切 超 圆 坐 标 及 积 分 变 换 方 法 ”, 具 体 构 造 任 一 非 紧 对 称 可
空 间 的 热 核 。 总 结 性 文 章 发 表 在 Br hte i am r出 版 的 P o rs i t ( 0 0 年 15 卷 2 3 4 4页 ) 其 中 最 简 k rges nMah. 2 0 8 8— 2 。 单 的 情 形 ( 球 情 形 ) Mah.Rve 就 认 为 是 重 要 的 、 用 的 结 果 。 共 形 空 间 的 爱 因 斯 坦 一 振 宁 一 尔 斯 方 超 , t ei w 有 杨 米 程 的 精 确 解 , 一 组 非 线 性 的 联 立 微 分 方 程 。 用 华 罗 庚 典 型 域 的 方 法 , 出 一 大 范 围 的 具 有 最 大 对 称 性 的 是 得 解 。丘成桐 教 授认 为是解 放后 中国数学 的最 好论 文之一 。

数据资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进展

数据资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进展

1388 2021 年 . 第 36 卷 . 第 11 期资讯与观察Information & Observation数据资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是按照 2010 年国务院第 105 次常务会议精神,发挥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属单位优势科技力量,前瞻部署、共同实施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①和“两加快一努力”②要求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先导专项包括前瞻战略科技专项(A 类先导专项)、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B 类先导专项)和攻坚专项(C 类先导专项)3 类。

其中,B 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以期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

1 基本情况“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秀人才队伍,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布局,累计部署“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等 B 类先导专项 44 项(表 1)。

截至 2021 年 11 月,在研 B 类先导专项共计 21 项。

院刊 11*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供稿,执笔人:沈连成、李云龙、王娟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11021003修改稿收到日期:2021年11月6日①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②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表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B),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院刊13894超导电子器件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12—2017年5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2017年6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14—2018年7拓扑与超导新物态调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8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9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的统计描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4—2016年10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11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4—2018年12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4—2018年13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14—2018年14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2018年15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4—2018年16超强激光与聚变物理前沿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2021年17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16—2021年18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表层响应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2021年19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调控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6—2021年20结构与功能导向的新物质创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6—2021年21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2016—2021年22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6—2021年23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2021年24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16—2022年25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关键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结构研究院2018—2023年26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18—2023年27植物特化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定向发育调控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018—2023年28拓扑物态与量子计算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2023年29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18—2023年30功能导向的原子制造前沿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2023年31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8—2023年32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2018—2023年33新一代超导与拓扑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0—2024年34核物质相结构与重元素合成研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20—2024年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续表)1390 2021 年 . 第 36 卷 . 第 11期院刊 13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44存算一体基础器件与系统前沿科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20—2024年(续表)2 专项组织管理中国科学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优势,不断优化 B 类先导专项的组织管理,深化推动“放管服”改革。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领域介绍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领域介绍

宁波材料所在镰基超导氧化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第3期附在ABO2(A为稀土元素/碱土金属元素,B为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顶点位置(如上页图3所示),那么体系的电子、磁性结构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通过计算包括SrVO2>LaNiO2>CaCuO2等数十种氧化物体系中H原子的束缚能,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ABO2氧化物对H原子的束缚能差别很大。

其中,对于SrVCh等体系来说,H原子极易被吸附,这解释了在SrVO3的还原实验中得到SrVO2H的现象;而在NdNiO2和LaNiO2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H原子的束缚现象。

这表明实验团队在NdNiO3和LaNiO3的还原反应中,实际得到的体系为NdNiO2H与LaNiO2Ho 为了研究掺入的H原子对体系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人员对LaNiO2和LaNiO2H两种体系进行了动态平均场近似下的电子结构计算。

如图4表示, H原子的掺入会极大地改变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LaNiCh为单带的3d9组态,基态电子结构为强关联金属态,而LaNiO2H为双带的3d8组态,基态为莫特(Mott)绝缘体态,这为实验中难以制备出银基超导体提供了理论解释。

此外,该研究还给实验上应如何观测银基超导现象提出了建议:①严格控制锂(Sr)原子的掺杂浓度是调控H原子束缚能的关键;②面内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H原子的束缚能;③实验样品的制备以及测量温度也会对H原子的吸附产生影响。

该工作发表于Phys.Rev.Lett.124,166402(2020),司良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钟志诚研究员和维也纳技术大学Karsten Held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综上所述,该系列工作不仅系统性地研究了鎳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同时也对镰基超导体中的超导现象在实验中难以重复的情况给出了解释,并对H原子吸附现象进行了预测。

该系列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对镰基超导起源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为实验团队在如何合成银基超导样品及如何发现更多的银基超导体系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2023研究前沿》报告pdf

《2023研究前沿》报告pdf

《2023研究前沿》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主要聚焦于2023年科学家们所关注的11个领域的110个热
点科学问题,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伦理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发展、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等。

这份报告旨在帮助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当前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同时,报告还强调了科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

如需《2023研究前沿》报告的详细内容,建议访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官方网站获取。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有什么区别?一、组织架构与任务定位不同1.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的最高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的综合性、重大、前沿自然科学研究中心,亦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

其主要职责是进行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需求的前沿科技研究和推动科技创新。

因此,中国科学院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其成果多为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2.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则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跨学科、高水平的院士制度学术科研机构,也是国家工程技术师范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

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与工程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推动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是技术与工程实践上的创新成果,促进工程技术发展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院士结构与学科设置不同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学术荣誉,代表着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和最高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众多,涵盖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较为严苛,一般需要在相关领域有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贡献。

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则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代表着我国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最高水平和最高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对较少,主要聚焦于工程技术与实践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工程院院士的评选标准也会对其在实践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领域的成就有所要求。

三、研究重点和成果的差异1.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重点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通过基础研究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突破。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多为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在量子通信、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引领着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

2.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重点中国工程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各个工程技术领域,强调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

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

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是中科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措施。

它的出现旨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让我国成为科技强国之一。

下文将从十条措施的阐述、实施结果和应用场景三部分详细探讨。

一、阐述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共有十个措施,分别是:1.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提高基础研究资金占GDP的比例。

2.优化院所结构:重构科研院所结构,盘活科研资源,发挥科学家的创造力。

3.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放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外基础研究的合作,尝试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加强国际交流。

5.创新机制建设:探索开放的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评价体系。

6.重点领域攻关:加大在生物、天文、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投入,发挥国内优势领域的潜力。

7.科普工作开展: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8.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举办科技文化活动,提高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10.创建基础研究示范基地:培育和建设一批基础研究示范基地。

二、实施结果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自提出之日起,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到了极大发展。

一方面,基础研究投入大幅提升。

在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中,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中科院各研究所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科研资源得以得到充分利用。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基础研究的队伍中,创造了众多科研成果,不断拓展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空间。

此外,我国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国内院校和科研机构不断创新,为我国科技创新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

三、应用场景中科院基础研究十条的出台,为不断推进我国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打造国家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阶段性的指导。

在微观层面,中科院十条可以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指导。

中科院百人计划ABC类区别

中科院百人计划ABC类区别

中科院百人计划ABC类区别作为一个卓越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CAS)于2015年启动了一个伟大的计划,即“百人计划”。

中科院百人计划旨在支持青年学者和科学家在学术研究、开展前沿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为建设知识创新型国家培养领军人才。

据悉,该计划共分为ABC三类,分别按照不同年龄和学科框架归类,不仅构建起一条新兴科学家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为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A类百人计划主要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旨在支持对基础科学理论、以及技术和管理等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学者。

A类百人计划支持的青年学者主要以研究员为主,他们在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研究部门、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中心中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与国际学者的学术交流。

A类百人计划希望能支持青年学者有效地发挥其才能,建立专业的科学家职业发展体系,为国际学术合作、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学术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B类百人计划主要面向35岁至55岁的研究人员,旨在支持对基础科学理论、以及技术和管理等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的研究学者。

B类百人计划将支持学者进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提升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成绩,构建新的学术研究体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B类百人计划也将支持学者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中心和国际学术机构中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学术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技术研发和转化。

最后,C类百人计划支持55岁以上科学家,旨在充分发挥青年和中老年科学家的科学智慧,支持他们进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

C类百人计划将支持中老年科学家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推动学术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技术研发和转化。

同时,C类百人计划也将支持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担任科学家职业发展计划的教育咨询、科学管理、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传播等工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5.31•【文号】国科发基〔2017〕162号•【施行日期】2017.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学技术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现将该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年5月31日“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通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
项目领域:☐数理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科学
项目类型:☐理论类☐实验类☐优秀博士毕业生
候选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依托单位(公章):
参加单位:
联系人:
电话:
E-mail:
主管专业处: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制
2019年月日填
编写提纲
(字数不超过1万字)
一、立项依据与创新点
重点阐述项目的科学意义及“从0到1”的原始创新性,如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发展新技术等方面。

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围绕项目研究内容,凝练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关键技术等,提出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年度目标及主要考核指标。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阐述项目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课题设置方案等。

四、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
1、学术带头人情况和研究队伍状况介绍;
学术带头人简介:
项目成员列表:
2、学术带头人已取得的成绩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影响,要求列出近五年代表性成果及其国际影响与评价(不超过5项)。

4、已有工作基础和实施研究方案已具备的条件、尚欠缺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拟通过本项目解决的经费需求缺口情况。

五、项目组织管理方案
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项目分工协作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项目经费与人才配置、任务分配的结合机制等。

六、经费预算方案(见附表1)
七、单位推荐意见(单位签章)
八、院士推荐类项目附院士亲笔签字推荐信。

表1项目经费预算方案。

国家专项计划 (3)

国家专项计划 (3)

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国家专项计划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计划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实施的.专项计划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科学院科技发展导向,结合国家科技创新社会发展者,在特定的特定领域内重点投资的系列专项研究.国家专项计划的主要研究范围有重大前沿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教育部国家重点教育改革研究计划、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专项计划在改善国民生活、提升人民福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科学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目前,在这些重点领域有大量的研究项目正在进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学素质和公民文化本领.首先,国家专项计划可以改善国民生活.它们可以利用大量的资金和科研技术支持多个层面的科学研究,从而满足国民的需求,实现技术穿透和技术转化.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为国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健康、舒适的生活服务.此外,国家专项计划也可以提升国民福祉.在重点领域开展的科技新成果,例如新药、新技术、新材料等,可以帮助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更加卓越的医疗和教育服务,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等。

另外,国家专项计划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计划的有效实施可以打开历史传统和现代技术之间的桥梁,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延续可持续发展理念。

最后,专项计划可以增强国家科学文化自信.科技成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带动创新,还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实践,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实力和自信。

国家专项计划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科学文化的跨越、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自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有效提升国家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中国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综述(续)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综述(续)
学 的 新 领 域 。
新 型 无 机 聚 合 物 设 计 合 成 和 结构 规 律 与 性 能研 究
福 建 物 质 结 构 研 究 所 研 究人 员 在 新 型 无 机 聚合 物 研 究 中 , 过 结 构 调 控 和运 用 簇 单 元 的 金 属 一 属 相 互 通 金 作 用 及 桥 联 基 元 的 键 合 形 成 了 一 维 、 维 和 三 维 的 超 分 子 无 机 聚 合 物 , 成 了 纳 米 球 等 多 种 类 型 的 过 渡 金 属 二 合
针 对 其 中若 干 重 大 问题 提 出 了 一些 新 概 念 , 高 分 子 链 的凝 聚 缠 结 、 子链 大 尺 度 高 度 取 向 而 小 尺 度 无 规 取 如 分
向 的 非 晶 态 、 分 子 溶 液 中 线 团 的 动 态 接 触 浓 度 、 液 中 分 子 链 浓 度 和 链 单 元 浓 度 的 区 分 和 向 列 性 液 晶 的 因 高 溶
化 诱 导 调 节 等 , 取 得 了有 力 的 实 验 验 证 。此 外 , 们 还 开辟 了 单链 高 分 子 凝 聚 态 这 一 崭 新 的研 究领 域 。 研 并 他 究 结 果 和 学 术 观 点 初 步 形 成 了 自己 的学 派 并 获 得 国际 同行 的认 同 。
纳 米 非 氧 化 物 的 溶 剂 热 合成 与 鉴 定
有 机 物 的 结 构 与 性 能 关 系 的 定 量 研 究 是 物 理 有 机 化 学 的 核 心 内 容 , mmet方 程 给 出 间 位 和 对 位 取 代 Ha t 苯 的 结 构 效 应 及 反 应 性 能 的 关 系 , 出 的 取 代 苯 常 数 适 用 于 离 子 型 反 应 。 上 海 有 机 化 学 研 究 所 的 研 究 人 员 提

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及方向

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及方向

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及方向
目前,国际上关于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一直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本文就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及方向进行综述,旨在为科学家们提供借鉴。

首先,能源转换是一个热点领域。

近年来,能源技术发展迅速,能源
转换的研究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开发新的、可再生的能源,以及改善能源转换的效率。

其中,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生物燃料电池、等离子体转换器等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以将替代能源
转换成电能,进而解决能源危机。

其次,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领域也是受到极大关注的研究领域。

纳米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纳米科技应用范围涉及
许多领域,如信息储存和芯片制造等,涉及范围迅速扩大,可推动许多重
大项目的发展。

研究纳米材料的目的不仅在于发展新的材料,而且可以改
变相关技术的性能。

此外,生物医学领域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下,许多学科相互融合,生物医学研究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如生物
信息学、药物化学、蛋白质工程等。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发计字[2002]106号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发计字[2002]106号

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发计字[2002]106号)院属各有关单位、重点实验室:现将《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

本办法自2002年3月27日施行。

中国科学院二00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是我院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核心力量。

为促进重点实验室加强科学前沿部署和交叉学科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把若干重点实验室建成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决定设立“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简称实验室择优经费)。

第二条为加强实验室择优经费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支持原则与经费核定第三条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实验室择优经费主要支持在国家评估中取得优秀、良好成绩的我院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

少部分经费用于支持院在重要或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组建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调整。

第四条院重点实验室综合管理部门根据每年院实验室择优经费的预算额度,确定优秀和良好实验室的支持强度,一般“优秀”档为“良好”档强度的两倍。

对符合支持条件的院内联合实验室,根据其体量大小适度增加经费额度。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第五条研究所是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体。

实验室择优经费是在研究所对实验室给予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院择优强化支持的专项经费,由研究所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关于中科院研究所如何做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科院研究所如何做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的几点看法

战略研究的重点是选择“做什么”
研究所的工作本质上只有两件事:一是选择做什么(做重 要的事,正确的事),二是坚持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主要是决定在什么方向做研究,在科 技工作中,选择“做什么”往往比“怎么做”更重要。 研究所的贡献不仅依靠创造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更取决于 有效利用知识和技术强国富民的能力。因此选择国家需求 让本所掌握的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战略研究的重点。 成果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不该做。科学院成果转 化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有些课题根本就不应该做! 我们选题的基本公式是“国家需要+我们有能力做”,往往导 致与所外院外单位竞争重复,更好的公式应是“国家中长期 关键需求
所长的首要责任是实施战略管理
研究所的所长要管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事不是找 经费,也不是找人,而是要抓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 联想总结的管理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 ”。企 业的管理逻辑可能是先要找到合适做某项业务的领军人 物,即因人设庙。但我的体会是,一般而言研究所要先定 战略再根据战略任务找合适的人。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Axelrod :“99%的科学发现是 由1%的科学家做出的。” 这1%的科学家不会从天而降, 只有通过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从事真正有挑战性的科学 研究,建立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环境,才能吸引尖端 人才和培育有望进入前1%的人才。
“两个面向”的有机结合是 研究所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
科学院的定位是“两个面向”、“三性研究”和”四个一流”, 其中“两个面向”是研究所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 中科院的高技术类研究所必须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的体制机制 容易割裂“两个面向”。 不拥有世界前沿的核心技术,只靠吃老本完成国家科 技任务,就会出现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就离世界科 技前沿越远的背离现象。 另一方面,不紧紧扭住国家战略需求,越是面向世界 科技前沿,就可能成为脱离社会的自我欣赏一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国家级科研项目。

973计划的目标是基础研究,旨在通过自主创新和突破,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73计划始于1997年,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科技体制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目的是在最前沿、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上进行国家级的基础研究,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

973计划以开放、创新、系统性为特点,以有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突破性的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

该计划涵盖的学科领域广泛,包括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些领域内,973计划致力于攻关重大科学问题,解决我国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

在项目组织与管理上,973计划运用了“目标导向、专家指导、程序评价”的科技管理模式。

在项目申报和立项阶段,通过邀请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院士等一流专家参与,确保重点研究方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项目执行阶段,由专家指导组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973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计划鼓励自主创新,引导科学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挑战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质量。

其次,973计划注重突破创新,通过攻关难题,开展前瞻性、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推动我国核心科技的发展。

最后,该计划强调基础性研究,为应用性研究和产业转化提供科学支撑和前沿技术支撑。

然而,973计划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由于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大,项目投资及科研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其次,由于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关联性较弱,这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长期稳定性。

第三,有些项目可能存在技术水平和研究方法的瓶颈,需要进一步进行国际合作和学科交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发展973计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11.09.19•【文号】国科发基[2011]461号•【施行日期】2011.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科发基〔2011〕4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局,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单位,总装备部司令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战略部署,贯彻2011年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五部门共同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

现将该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基础研究以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科技进步的先导、人才培养的摇篮。

基础研究作为创新之源,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中发挥了核心关键作用。

当今世界正酝酿着新的科技革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前移到基础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已进入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

然而,现代科学在我国的历史还很短,研究积累还不够,引领和支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亟待加强。

未来十年,我国基础研究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将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21•【文号】国科发基〔2020〕46号•【施行日期】2020.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基〔2020〕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1月21日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切实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考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
项目领域:☐数理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科学
项目类型:☐理论类☐实验类☐优秀博士毕业生
候选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依托单位(公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参加单位:
联系人:
电话:
E-mail:
主管专业处: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制
2019年月日填
编写提纲
(字数不超过1万字)
一、立项依据与创新点
重点阐述项目的科学意义及“从0到1”的原始创新性,如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发展新技术等方面。

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围绕项目研究内容,凝练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关键技术等,提出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年度目标及主要考核指标。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阐述项目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课题设置方案等。

四、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
1、学术带头人情况和研究队伍状况介绍;
学术带头人简介:
2、学术带头人已取得的成绩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影响,
3、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承担的在研项目情况统计
4、已有工作基础和实施研究方案已具备的条件、尚欠缺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拟通过本项目解决的经费需求缺口情况。

五、项目组织管理方案
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项目分工协作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项目经费与人才配置、任务分配的结合机制等。

六、经费预算方案(见附表1)
七、单位推荐意见(单位签章)
八、院士推荐类项目附院士亲笔签字推荐信。

表1项目经费预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