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物证

合集下载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课件

火灾痕迹的种类及特征
火焰痕迹
火焰颜色、高度、燃烧痕迹等可判断火灾燃烧 过程和温度。
燃烧痕迹
材料燃烧轨迹、燃烧痕迹形状可以推断火源点 燃方法。
炭化痕迹
物体炭化程度、纹理变化可揭示火灾的时长和 热源位置。
气体残留
火灾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分析可以判定可燃 物种类和燃烧条件。
火灾痕迹的收集方法
物证记录
详细记录火灾现场状况、痕迹 特征和位置。
适宜性
选择合适的包装、标签和保存方法,以保持物证的易查、易存、易取。
火灾痕迹物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1
物证鉴定
通过实验和分析,确定物证的性质和特
痕迹还原
2
征。
结合物证和火灾现场特征,还原火灾痕
迹发生的过程。
3
痕迹复现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重现火灾痕迹用统计和图表等方式,对火灾痕迹进 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 PPT课件
火灾痕迹鉴定是一项关键的调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件将介绍火灾痕 迹鉴定的对象、种类、特征等内容,以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火灾痕迹鉴定的意义
火灾痕迹鉴定帮助确定火灾起因和过程,为刑事侦查提供证据和线索,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安全。
火灾痕迹鉴定的对象
火灾痕迹鉴定的对象包括火灾现场、疑似火灾扑救工具、涉火物品等,需要 进行详细的物证采集和分析。
标本采集
采集火灾物品、火灾残留物和 可疑涉火工具等标本。
取样保存
将采集的物证标本以正确的方 式保存,避免污染和损坏。
火灾现场处理的原则
火灾现场应尽快进行保护、勘查和封闭,采取合理措施保留火灾痕迹,确保 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火灾痕迹物证的保存

《火灾痕迹物证》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的分类
点状物证
如点燃的火柴头、打火机,能够提供明火存在 的线索。
线状物证
如燃烧导火线、燃烧图案,可揭示火源和传播 路径。
痕迹留下物证
如炭化物、液体残留,可用于判断燃烧过程。
灰尘痕迹物证
如火灾痕迹留在纸张、墙壁等表面,可提供火 源指示。
火灾痕迹物证的采集和保护
1
采集
使用合适的工具收集物证,确保不破坏证据。如使用火柴盒、玻璃瓶等容器保存 小物件。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和重要性,分类,采集和保护方法,常用 分析方法,以及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会讨论火灾痕迹物证 分析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展望。
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和重要性
了解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是进行火灾调查和犯罪侦查的关键。火灾痕迹物证是指在火灾现场或火灾过程中产生 的物质证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火灾的起因、燃烧过程以及火源等重要信息。
3 无法追溯混合物证
如果存在多种燃烧物质混合的情况,物证的分析结果可能无法区分各种物质的贡献。
结论和展望
火灾痕迹物证的分析对于火灾调查和犯罪侦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需 要不断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为法律和社会服 务。
火灾痕迹物证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火灾痕迹物证在犯罪侦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火灾痕迹物证,可以确定火灾的起火点、加速剂的 使用情况以及火灾过程的重要细节。
火灾痕迹物证分析的局限性
1 物证破坏性
火灾痕迹物证在火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
2 专业技术要求
对火灾痕迹物证进行分析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仪器设备,技术门槛较高。
2

火灾痕迹物证2烟熏

火灾痕迹物证2烟熏


管内的烟源自尘,炭末31
三、烟熏痕迹的提取
1.竹片(瓷片)刮取法:主要针对较浓密的 烟痕。 2.脱脂棉擦取法:主要针对较稀薄的烟痕。 3.对于烟尘或浸入物体内部的烟痕,可连同 物体一并提取。
32
19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三)证明起火特征
烟花厂爆燃
20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三)证明起火特征
汽油管道破裂泄漏引起爆炸起火
21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四)证明燃烧物种类
1、烟痕成分可作为判断燃烧物种类的依据。
2、根据烟痕表观性状判断(石油产品燃烧产
生的烟痕为黑色,有石油嗅味)。
22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3.组成
碳微粒为主
热分解产物
燃烧物的挥发组分 不燃固体氧化物
判断燃烧物种类
5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1、依据门窗上部烟熏浓密程度
6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2、依据“V”形烟熏痕迹
倚 墙 效 应
起火点
7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4、依据山墙上的烟熏痕迹
以天花板为 界限,烟熏 痕迹出现明 显分层,证 明起火部位 在天花板以 上。12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二)证明蔓延方向
1、依据“V”形蔓延痕迹
13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二)证明蔓延方向
2、依据建筑物烟气蔓延痕迹 窗户上方的
2、依据“V”形烟熏痕迹
8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以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是火灾调查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火灾现场痕迹的拍照可以帮助调查人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以便于更好地保护现场痕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1.器材准备:相机、三脚架、闪光灯等;2.确保相机设置正确:调整白平衡、曝光等参数,以准确还原现场痕迹。

三、拍摄火灾现场1.全景照片:首先拍摄整个火灾现场的全景照片,以展示整个场景的情况;2.局部照片:从整个火灾现场逐渐缩小范围,依次拍摄各个局部区域的照片;3.特写照片:对于重要的痕迹或物证,需要进行特写拍摄,以便于更详细地观察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1.保证安全:在拍摄火灾现场时,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意外;2.保持原样:在拍摄过程中,不要移动或改变现场的痕迹和物证,以保持现场的原貌;3.角度选择:选择合适的角度,以准确还原物证的位置和状态;4.光线控制:根据现场的光线情况,调整相机的曝光和闪光灯的使用,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5.多角度拍摄:对于重要的物证,可以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拍摄,以便于更全面地观察和分析。

五、照片处理1.备份照片:及时将拍摄的照片进行备份,防止意外丢失;2.整理分类:将照片按照时间和地点进行整理分类,方便后续调查和分析;3.保密处理:对于涉及隐私或敏感信息的照片,需要进行保密处理,以确保相关人员的权益。

六、总结通过合理的拍照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现场痕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火灾调查提供可靠的物证。

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自身安全,保持现场原样,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光线,多角度拍摄,并及时对照片进行备份和处理。

希望本文介绍的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能对相关人员在火灾调查工作中有所帮助。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一、前言1、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是指以局部熔体汞元件、过电流烧坏元件、电气爆炸痕迹、电气烧伤、电气起火烧坏等为火灾痕迹物证,应用电气火灾技术、电气理论和电气实验,以及现场调查技巧等综合运用于从火灾现场或者火灾征候物证上识别火灾病因、诊断火灾原因和鉴定火灾责任的技术鉴定过程。

2、本文旨在针对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提供一整套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的原则、方法及步骤,以便在实际火灾损失的理赔工作中,正确判定火灾原因,有效地承担火灾责任。

二、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的原则1、理论原则: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应当充分利用电气火灾技术、电气理论、电气实验等,并与现场调查结果相结合,力求准确地预测火灾发生的温度和火灾形态等。

2、系统性原则: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应当采取系统性的技术鉴定流程,遵循客观证据与推理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求成果可靠、精确、准确。

3、公平正义原则: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应当坚持客观公正,不受任何影响,把公平正义摆在首位,以便根据判断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正确的结果。

三、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的方法和步骤1、现场调查方法: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应当先进行现场调查,系统了解火灾现场的宏观情况,汇总火灾发生的时间,火灾发生的位置,火灾发生的形态以及火灾现场中的物证等,并搜集火灾的证据以及有关物品,以便把握火灾发生的本质特征。

2、分析比较方法: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应当对火灾痕迹物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与正常电气装置及烧坏电气装置的区别进行比较,以便辨识出火灾痕迹物证的本质特征。

3、实验测试方法: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根据前面现场调查和分析比较的结果,应当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模拟火灾发生的条件,重现烧毁物证的过程,模拟物证的烧坏痕迹,以明确火灾发生的真实原因。

4、推理分析方法:在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根据前面实验测试的结果,应当进行客观推理分析,用归纳推理、证明推理等方法,汇总各种证据,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准确地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把握火灾责任。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发布时间:2021-08-25T08:12:23.89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栾荣[导读] 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 200020摘要: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火灾物证是不能忽视的。

文章指出了火灾调查中火灾痕迹物证地位作用,分析了火灾痕迹物证认定。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痕迹物证鉴定;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流与物流急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用火、用电与用气显著增多,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火灾因素愈发增多,火灾调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进而对火灾原因调查工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火灾原因调查中,追求讲证据,重视事实,不能随自己主观臆断进行猜测,不然在法律面前不能运用事实说话。

因此,给予火灾现场痕迹物证一定的关注,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实例分析某所学校教学楼出现火灾,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火场情况特征,明确起火教室。

火灾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

火灾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

火灾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火灾调查查询问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由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以查明其原因和责任,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的一项工作。

这项工作对于预防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火灾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

一、火灾现场勘查火灾现场勘查是火灾调查询问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原因和特点。

火灾现场勘查的要点包括:1.位置: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包括建筑物、场所、楼层等。

2.痕迹:查看火灾现场是否有明显的痕迹,如烟雾、灰烬、热痕等。

3.场景:描述火灾发生时的场景,如火灾的扩散情况、燃烧物品的种类、数量等。

4.电路:查看电路、电器是否存在故障或短路等问题。

5.人员:了解火灾时人员是否在现场、是否存在伤亡等情况。

二、火灾证据收集火灾证据收集是火灾调查询问的重要环节之一。

火灾证据通常包括现场痕迹、物证、文献资料、口供等,这些证据能够有效地协助调查人员确定火灾的原因和责任。

火灾证据收集的要点包括:1.现场痕迹:主要指现场的灰烬、热痕等,包括火源点、燃尽点、燃烧轨迹等。

2.物证:包括现场发现的易燃与火源可能有关的物品、电器及其线路的损坏情况等。

3.文献资料:包括建筑物、设备、物品的规格、参数和安全要求等,还包括使用电气设备的情况和维修保养的记录。

4.口供:摸清目击者的姓名、地址,询问目击者对火灾的了解和所掌握的相关信息。

三、火灾原因分析火灾原因分析是火灾调查询问的核心环节,是确定火灾原因和责任的前提。

火灾原因分析需要发动各种技术力量和调查手段,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的分析。

火灾原因分析的要点包括:1.鉴别火源:通过火灾现场勘查和证据收集,确定火源的性质、种类和状况,以便判断引起火灾的因素。

2.分析燃烧过程:了解火灾物品的热力特性和物理特性,分析燃烧过程,推断火灾发生的机理和燃烧物的种类。

3.分析电气线路:查明电气线路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过载、短路、接头烧焦等问题,以及电路的保护措施是否合理。

第一章火灾痕迹物证

第一章火灾痕迹物证
失统计方法》等。各种技术规范:《建筑防火规范》 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消防法规,如《四川省火 灾调查程序规定》等。
2020/5/20
28
二、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1、依靠人民群众,依靠他们能获取现场勘查所查不到的 证据和线索,有利于查明火灾案件。 2、实事求是,要求调查出的线索和证据要真实可靠,证 明的起火原因能经得住考验,无可推翻。 3、依法办事,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去调查, 按法定程序去调查。本身必须加强法制观念。
9、火灾刑事案件的侦查:即依据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失 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进行侦查。
2020/5/20
21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分工与职责权限
一、组织分工 1、部门分工:除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和核电厂外,
全国其他部门的火灾调查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 施。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 规定的,遵从其规定。 2、现行分工:火灾调查工作,总的原则是属地原则,即 谁监督管理,谁组织火灾调查。如构成放火案件的, 应当移交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立案侦查。(根据刑事诉 讼法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消防部门协同工作)。
源放置到引火物上的时间就是放火时间。 4、发现起火时间,(浓烟甚至火焰)与实际的起火时间
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
2020/5/20
30
二、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1、起火点,是最先开始起火的 具体位置,起火点有多大以 火场具体情况而定。
2、起火部位,是包含起火点在 内的大致范围。
3、起火范围,是包括起火部位 在内的较大范围。 火灾现场勘查中一般先寻找 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然后寻 找起火源和起火物残体,进 而分析认定起火原因。

浅析火灾痕迹物证鉴定

浅析火灾痕迹物证鉴定

浅析火灾痕迹物证鉴定摘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证据在案件调查过程与诉讼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的凸现出来。

火灾物证在火灾原因认定中起着不可取代的证明作用,但仍有许多消防干部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还不完全熟悉火灾物证分析鉴定的过程。

因此,本文就火灾物证分析鉴定的意义、相关的概念及在收集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痕迹物证;意义;概念;收集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 of China’s rule of law, evidence investigation in the case and litigation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gradually protruding comes out now. Evidence of fire in the fire reason recogni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show,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fire cadres is not aware of it, is still not completely familiar with fire material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proc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fire material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related concept and in the collection and use of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described.Key words:Trace evidence;Significance;Concept;The collection 近年来,随着火灾形势的日益严峻,火灾原因的复杂多样,特别是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意识不断增强,因火灾事故诱发的申请重新认定和上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起火点 根据烟熏痕迹的形状、位置、分布和浓密
程度可以确定起火点。
(1)如果在室内墙壁上有“V”形烟熏痕迹, 那么“V”形的底部就是起火点。
(2)如果吊顶内残存的山墙上烟熏浓密, 而吊顶下面室内墙壁上烟熏稀薄,则说 明吊顶内先起火;反之,说明室内先起 火。
(3)如果大部分烟熏痕迹在吊顶以下墙 壁上,而且吊顶上下墙面烟熏界线分明, 只有某部分墙壁吊顶上下烟熏浑然一体, 则说明起火点在这个浑然一体的烟熏痕 迹下面附近。
(4)在什么条件(温度、湿度、遇酸、遇碱、 混入杂质等)下某种物质能够自燃;
(5)某种物质燃烧时出现什么现象(焰色、烟 色、气味);
(6)某种物质在某种燃烧条件下遗留什么样的 残留物及其它痕迹。
(7)验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后期处理
1.各种物证经有关方面的专家和部门鉴定,作 出结论并在火灾事故处理完毕后,可予撤销、废弃 或归还原主。
(4)力学性能测定 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 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 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5)断面及表面分析 主要是对金属材料破裂断 面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程度的观察检验, 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3.直观鉴定
直观鉴定是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用感官直接或用简单仪表 对物证的鉴定。
物理分析鉴定是指对物质物理特性的测定。 (1)金相分析 通过金属构件内部金相组织变化, 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从而判断火场温度及发 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剩磁检测 剩磁检测用来测定火场上铁磁性物 件的磁性变化,它主要用来鉴别是否雷击或较大电 流短路造成的火灾。
(3)炭化导电测量 电弧或强烈火焰可使木材等 有机材料炭化导电,通过炭化层电阻的测量, 鉴别电弧造成的火灾或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以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是火灾勘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拍照可以准确记录火灾现场的状况,为火灾原因的调查提供有力的证据。

本文将介绍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拍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火灾现场拍照方法1. 持续拍摄:在火灾现场,应对整个火灾现场进行全景拍摄,以便于还原火灾发生时的整体情况。

同时,还应对火点、烟雾、残留物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节拍摄,以便后期分析和鉴定。

2. 照明调整:在拍摄时,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光线状况调整照明,确保照片的亮度和色彩准确反映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

可以使用手电筒或灯具进行照明补光,同时避免产生过度曝光或暗部细节不清晰的情况。

3. 高度角度:在拍摄时,应选择合适的高度和角度进行拍摄,以便于准确记录火灾现场的特征和痕迹。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的支架来保持相机的稳定性,并调整拍摄角度以获得全面和清晰的照片。

4. 不同焦距:在拍摄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焦距进行拍摄,以便于捕捉到不同距离的细节。

可以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全景照片,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进行特写拍摄,以呈现火灾现场的细节和特征。

5. 色彩平衡:在拍摄时,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相机的色彩平衡,以确保照片的色彩准确反映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

可以使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或手动调整白平衡,避免照片出现色偏或色彩失真的情况。

三、火灾现场拍照注意事项1. 保护现场:在拍摄时,应严格遵守保护现场的原则,不得随意触碰或移动物证。

应保持现场的原貌,尽量不影响火灾痕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标注信息:在拍摄时,应在照片上标注相关信息,如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姓名等,以便后期整理和查阅。

可以使用专用的标记工具或者在照片上添加文字进行标注。

3. 多角度拍摄:在拍摄时,应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以便于后期分析和鉴定。

可以拍摄俯视、仰视、侧视等不同角度的照片,以获取全面的火灾现场信息。

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二、强度变化
钢材强度在0~250℃范围内基本没有变化,在250℃ 左右略有增加。
受热温度达300℃以上时,钢材强度才开始下降; 500℃时强度只是原来强度的1/2;600℃时强度为原
来强度的1/6~1/7; 钢构件被烧塌处的温度至少500℃,且受火焰作用的
时间在25min以上。
但火场的屋钢架没有烧塌,也不能说明那里的温度不 曾超过500℃,也可能在那里火势发展快,火流很快 通过,可燃物很快燃尽了。
2、熔化变形轻重程度 金属熔化变形重的一面为受热面,据此可用于分析 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四、熔化变形
3、变形程度 建筑物中钢铁 构件的外形变 化越大,说明 其受热时间越 长,受热温度 越高。
卷帘门卷帘轴变形大的部位受热时间长, 下部为起火部~1000℃,熔点高于此温度的 金属不会发生熔化,如果火场中熔点高于1000℃的金属 发生熔化,就要考虑是否有助燃物,或是本身有热源。
三、弹性变化
金属构件、室内用具上的金属零件,在火灾后逐渐 冷却,弹性和硬度会有所降低,塑性和韧性会有所 提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大。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退火或者回火的过程。
钢的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 近平衡组织的工艺过程。包括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退火等。目的:细化晶粒,均 匀组织,提高塑韧性,消除内应力,便于机械加工。
三、弹性变化
在插头拔出或刀型开关拉开时, 两静片的距离不会保持原来的 距离。如果发现这种静片的距 离增大,即使插头已经脱落, 刀型开关已经拉开,也说明它 们在火灾时正处于接通状态。 如果两静片虽已失去弹性,但 仍保持正常距离,说明火灾当 时,它们没有接通。
四、熔化变形
1、金属熔渣 由于火场的区域温度不同、火焰作用时间不同,金 属物品会发生熔化、熔滴、熔瘤、软化等不同程度 的变化,冷却后形成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 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 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受热

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受热

铝 镁 锌 铅 锡 灰口铸铁
660 650 419 327 232 1200
13
四、熔化变形
1、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分析火场燃烧 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判断火势的强 度及燃烧时间。 2、熔化轻重程度——金属形成熔化重的一面为受 热面,据此可用于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3、变形轻重程度——建筑物中钢铁构件的外形变 化越大,说明其受热时间越长,受热温度越高,据 此可用于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2
一、金属表面颜色变化
1、钢铁件在火灾中的表面颜色
未通电 火烧痕
通电 变色痕
电炒锅通电过热 锅底泛白色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 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 -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3
火灾后观察鉴别金属物体 上颜色和氧化层特征,反推出 颜色变化部位火灾时达到的温 度,通过对比找出受热温度最 高部位来确定起火点。
弹性,但仍保持正常距离, 说明火灾当时,它们没有 接通。
11
三、弹性变化
2、弹簧夹具 沙发、席梦思床
垫的某一部位只有几 个弹簧失去了弹性, 这个部位一般情况下 就是起火点。
12
四、熔化变形
名称 钨 钛 铬 铁 镍 铜
常见金属的熔点
熔点(℃) 名称 熔点(℃)
3380 1677 1903 1538 1453 1083
层与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形成的 锈层有何区别?
7
二、强度变化
金属在火灾作用下变形的原因在于火灾中金属 的强度降低。
强度百 分比% 铸铁
结构钢

21℃
100 100 100
高温下金属的强度变化
99℃ 204℃ 299℃ 398℃ 500℃ 590℃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方法在火灾现场调查中,拍摄痕迹物证的照片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后续的火灾原因分析提供有力的证据。

下面是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拍照的方法:1.初步记录:在开始拍照之前,应先进行初步记录。

包括确定火灾发生位置、燃烧物质类型和燃烧程度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照片标注。

2.安全措施:在进入火灾现场时,必须确保人员的安全。

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防火服、手套、护目镜等。

3.拍照准备:在拍照之前,需要将相机设置为最佳状态。

选择合适的目标,将焦点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校准光圈、快门速度和曝光度。

4.选择角度: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

通常,在从不同角度拍摄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观察角度。

5.拍摄整体状况:首先,拍摄整个火灾现场的照片。

这有助于记录整体情况,包括火源、火势蔓延路径等。

确保照片清晰、全面,并将其用于辨识和评估。

6.物证痕迹拍摄:根据火灾现场的不同特点和调查的需要,选择拍摄痕迹物证的照片。

例如,可以拍摄燃烧痕迹、火痕、残留物等。

将相机对准痕迹,确保照片清晰、细节鲜明。

7.排列和组合:一些痕迹物证可能需要被排列和组合在一起才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例如,一些残骸和残余可以被排列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火灾过程。

8.标注和测量:在拍照时,确保每张照片都有明确的标注和测量。

标注应包括物证的名称、编号和位置等信息。

测量可以用于记录火灾现场的大小和距离等关键数据。

9.多角度拍摄:如果可能,拍摄照片时应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上拍摄。

这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检验角度,有助于准确还原火灾现场的情况。

10.综合记录:最后,将所有拍摄的照片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份综合记录。

这份记录应包括详细的照片描述、时间戳、调查人员姓名和现场照片的序号等信息。

总结起来,在火灾现场调查中,拍摄痕迹物证的照片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它将为后续的火灾原因分析提供有力的证据。

在拍照时,需要注意安全、选择角度、标注和测量等实践方法,以保证照片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火灾原因调查中火灾痕迹与物证作用探讨

火灾原因调查中火灾痕迹与物证作用探讨

火灾原因调查中火灾痕迹与物证作用探讨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增多以及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发生火灾的频率也在不断地上升。

这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了目前消防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所最为重视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彻底解决的事情。

1、火灾发生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发生火灾的频率也在不断地增加。

据综合统计,发生火灾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火灾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火灾。

所谓的自然火灾顾名思义主要是来自大自然,人为无法控制的火灾,这主要包括雷击、地震、静电以及其他自燃等自然因素也所引发的火灾。

而人为火灾发生的因素则有许多方面,如:据国内不完全数据调查显示说明,在人为火灾发生率中,有百分之三十都是来自于人们吸烟不慎所造成的。

烟头及火柴燃用只是零星小火源,但却足以燃浇至大的可燃点,从而造成人们无法估计的损失。

另外,三餐用火所引起的火灾也是十分常见的。

尤其是南方农村地区,仍是采用最原始的大灶台生火,而往往生火用的柴禾就堆放在厨房内。

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灶台里的火苗变会顺风势窜到外面,很容易燃烧到整个柴禾堆,从而造成火灾。

除此之外,我国的中国传统在每年初一至十五的时候都的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内可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少。

过年期间由于燃放烟花爆所引起的周围设施起火造成火灾的机率是十分高的。

据国内专业数据统计,每年过年期间发生的火灾机率可达全年火灾机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另外,由于天性使然,小孩子们玩火所引起的火灾数量也是十分大的。

这些火灾都会造成人员及财产的巨大损失。

2、火灾痕迹与物证在火灾原因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火灾,在火灾发生后都会遗留下火灾一些痕迹与物证,这往往也是消防人员及专业人员做为剖析火灾发生原因的具体依据。

因此可以说,火灾中的痕迹与物证是整个火灾发生现场的真实写照,是人们了解火灾发生真正原因的重要线索。

【课件】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课件】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完整版ppt
15
五、组织结构变化
完整版ppt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铜制品在火灾中生成的锈层CuO为黑色, Cu2O为红色 (1000℃);而在常温下产生的锈层因为含有碱式碳 酸铜,所以呈现绿斑。
完整版ppt
5
3、金属表面氧化
金属在火灾条件下较短时间形成的锈层与自然条件 下较长时间形成的锈层有许多不同点。
前者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氧化物,厚薄均匀,颜 色一致,表面平整,锈层沉着时间短,结合不紧密, 起层,容易脱落;
钢构件被烧塌处的温度至少500℃,且受火焰作用的 时间在25min以上。
但火场的屋钢架没有烧塌,也不能说明那里的温度不
曾超过500℃,也可能在那里火势发展快,火流很快
通过,可燃物很快燃尽了。完整版ppt
7
三、弹性变化
金属构件、室内用具上的金属零件,在火灾后逐渐 冷却,弹性和硬度会有所降低,塑性和韧性会有所 提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大。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退火或者回火的过程。 钢的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
近平衡组织的工艺过程。包括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退火等。目的:细化晶粒,均 匀组织,提高塑韧性,消除内应力,便于机械加工。
完整版ppt
8
三、弹性变化
如果在火场发现沙发、席梦思床垫的某一部位的几 个弹簧失去了弹性,那么往往指明这个部位是阴燃 起火点。
完整版ppt
10
四、熔化变形
1、金属熔渣
由于火场的区域温度不同、火焰作用时间不同,金 属物品会发生熔化、熔滴、熔瘤、软化等不同程度 的变化,冷却后形成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 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 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6 证明开关状态
7 证明玻璃被打破时间
火灾前打碎,贴于地面无烟熏的玻璃 碎片。
火灾后打碎,贴于地面有烟熏。
8 证明容器或管道内是否发生燃烧
9 证明火 场原始状 态
10 判断死亡原因
火灾前已经死亡:没有呼吸,口腔和呼 吸道中没有烟痕。
火灾中死亡:在呼吸过程中吸入烟尘, 沉积在口腔、鼻腔、呼吸道等处。
1证明起火点 (1)根据烟熏痕迹形状判定:
“V”型烟痕,其下方可能对应起 火点。 “白点”痕迹,可能对应起火点。
(3)门窗上部烟痕
最先天棚(天花板)上部起火,则上部 山墙上烟熏较重。反之,则为室内先起 火。
2、证明蔓延方向
根据烟熏痕迹浓重程度变化判断 根据同一物体不同侧面烟熏情况判断 根据热烟气层痕迹判断
4 证明火势猛烈程度
猛烈:碎片细碎、飞散 中等:有裂纹 蔓延较慢:软化变形
5.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根据玻璃热炸裂程度,分析火势发展情 况,进而分析蔓延方向。
根据玻璃变形情况证明 双层玻璃迎火面先破坏
5 证明火场温度
根据玻璃受热变形程度判断: 300~600oC,轻微变形;600~700oC表面 有明显凹凸变化;700~850oC,严重变形。
3、证明起火方式
明火引燃:现场烟熏较轻 阴燃起火:烟熏浓重 爆炸起火:现场烟熏很轻
4、证明燃烧物种类
由于烟尘中含有燃烧物的残留物和 热分解产物,可以利用烟尘分析燃烧 物种类。例如鉴定烟尘中是否含有矿 物油的残留物和热分解产物。
5、证明燃烧时间:烟尘的附着牢固程 度;烟尘颗粒的扩散深度。
二、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 证明破坏原因 (1)根据 裂纹形状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8
14
国外的情况 进一步调查的流程
1)当判定火灾原因为纵火,怀疑纵火或怀疑有其他犯罪 行为时,除进行有关火灾原因、火灾损失等方面的调查 外,还要进行全面的刑事犯罪调查。
2)一些地区消防部门可进行所有的火灾调查,包括纵火 的火灾调查。
3)保险公司需要对提交的索赔进行评估,因此保险公司 的人员有时参与火灾调查。
源放置到引火物上的时间就是放火时间。 4、发现起火时间,(浓烟甚至火焰)与实际的起火时间
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
2020/4/18
30
二、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1、起火点,是最先开始起火的 具体位置,起火点有多大以 火场具体情况而定。
2、起火部位,是包含起火点在 内的大致范围。
3、起火范围,是包括起火部位 在内的较大范围。 火灾现场勘查中一般先寻找 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然后寻 找起火源和起火物残体,进 而分析认定起火原因。
依据。 6、为宣传教育群众和火灾责任者提供生动素材。
2020/4/18
18
三、火灾调查的特点
1、法律性强,公安消防部门代表国家执行的一项行政执 法工作。火灾调查人员每进行一项工作,必须找到相 应的法律依据。
2、技术性强,各行各业的火灾,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火 灾,必须采用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法,才能查明各种火 灾原因和火灾的发展过程。
2020/4/18
11
国外的情况
美国:
1、初步调查。由现场消防 指挥官完成,调查内容 主要为火灾事故报告表 中的内容。如建筑物的 用途、起火地区、起火 日的具体起火时间、气 候条件及直接关系到起 火原因和起火地点的其 他因素。
火灾现场登记表一
2020/4/18
12
国外的情况
火灾现场伤亡表一
2020/4/18
2020/4/18
7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3、火灾调查工作的大力开展 2019年公安部消防局成立了火 灾调查专家组。 李建林,田景章,谢福根 , 金河龙,程晋盛,林松…… 公安部规定,消防总队建立火 调处,一、二类支队建立火调 科,大队有专职火调人员。
2020/4/18
8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4、出版了许多关于火灾调查的书籍 薛纯山、张国珍,《现场勘查》; 任松发,《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任松发,《火灾调查》; 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 张美德,李建华《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 》; 陈爱萍 、徐晓楠主译《柯克火灾调查》等。
3、现场分工,重大、特大火灾调查时,一般按现场保护、 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损失核定、技术鉴定等进行分 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有秩序地进行工作。
2020/4/18
24
四、火灾调查人员的职权
1、有权要求起火单位或个人保护好火灾现场。 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3、有权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询问。 4、有权检查、提取火场痕迹物证或采取紧急措施(包括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8、对火灾责任者的处理:即对火灾责任者依据其引起火 灾的情节、性质和火灾损失大小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科学依据,使人类更有效地同火灾作斗争; 5、有针对性地教育火灾责任者和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的
防火意识。
2020/4/18
17
二、意义
1、可以为防火工作积累正反两方面的资料。 2、为改进灭火工作提供素材和经验。 3、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的责任提供事实依据,使责任者
受到应得的处罚。 4、为消防科研部门提供新课题。 5、为制定、修改和完善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措施等提供
2020/4/18
29
第四节 火灾调查中应查明的情况
一、起火时间 1、起火时间,是火灾过程中起火物发出明火的时间,对
于自燃和阴燃则是发热量和发烟量突变的时间。 2、引火时间,是指将火源接触可燃物的时间,此时可燃
物可能立即着火,也可能过一段时间着火。 3、放火时间,和引火时间的含义基本相同,放火者将火
1、起火时气象条件,燃烧最旺的部位及火势蔓延方向; 2、火灾破坏最严重部位及周围情况; 3、与火灾原因和火势蔓延有关的痕迹物证; 4、当事人或其他人有无反常现象。
2020/4/18
33
第四节 火灾调查中应查明的情况
五、灭火行动对火灾现场的影响
灭火中火场原始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改变了 现场的原始形态、破坏了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原始状 态和有重要证明作用的痕迹物证。
2020/4/18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89年8月12日,青岛黄岛油库爆炸火灾,死亡19人, 损失3540万元,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 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燃油气。
2020/4/18
10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94 年 11 月 27 日 , 阜 新 “ 艺 苑 ” 歌 舞 厅 火 灾 , 死 亡 256人,用报纸点香烟时残火引起火灾。 2000年3月29日3时,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 生特大火灾,死亡74人,重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20万 元,因使用石英管式电暖器,未关电源,长时间烘烤, 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 人,违章电焊引起火灾。
火灾调查学是研究火灾发生和火灾现场形成的机理,火 灾调查的理论和方法,火灾物证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以及 火灾原因分析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020/4/18
16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一、目的: 1、查明起火原因(首要任务)和火灾性质; 2、查清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3、根据法律法规对火灾责任者进行处理; 4、为研究火灾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扑救火灾提供
必要时对人身进行检查)。 5、有权要求有关部门配合进行模拟试验。
2020/4/18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人灾调查学
第一章 绪论
上海
11.15 特别重 大火灾 事故
2020/4/18
1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 二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 路短路所致 。
2020/4/18
2
2020/4/18
3
2020/4/18
4
2020/4/18
5
崇礼门的整座木制 城楼被大火烧毁
3、火灾现场勘查:即对火灾现场进行的检验、提取、记 录、分析和研究等。
4、火灾调查记录:就是对询问、讯问、现场勘查情况的 各种形式的记录,如笔录、照相、绘图、录像等。
5、火灾痕迹物证鉴定:对发现的痕迹物证请专家和专业 人员对其性质、组成、特征、证明作用等进行鉴定, 并作出结论作为证据。
2020/4/18
2020/4/18
22
二、参加重、特大或疑难火灾调查的人员 组成
1、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技术干部、防火监督干部。 2、火灾发生地刑警、派出所民警、起火单位保卫人员。 3、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检察院、监察、劳动、工会、保险、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有关人员。 4、对原因复杂、具有特殊性的火灾现场可邀请有关专家、
失统计方法》等。各种技术规范:《建筑防火规范》 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消防法规,如《四川省火 灾调查程序规定》等。
2020/4/18
28
二、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1、依靠人民群众,依靠他们能获取现场勘查所查不到的 证据和线索,有利于查明火灾案件。 2、实事求是,要求调查出的线索和证据要真实可靠,证 明的起火原因能经得住考验,无可推翻。 3、依法办事,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去调查, 按法定程序去调查。本身必须加强法制观念。
2020/4/18
31
三、起火前的现场情况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2、火源、电源情况; 3、储存物资情况; 4、有关防火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实际生产操作情
况; 5、曾经发生过的火灾情况; 6、有哪些不正常现象; 7、火灾前该处有哪些火灾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2020/4/18
32
四、火灾后的现场情况
2020/4/18
6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非常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飞速发展: 1、火灾调查教育和火灾调查专业 2、火灾调查研究机构
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1993) 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1993.10) 公安部消防局四川火灾物证鉴定中心(2019.11) 公安部消防局上海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2019) 广东省公安厅火灾物证鉴定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9.10)
4)美国消防协会(NFPA)。 5)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的安全部门,在本公司和企业发
生火灾后,进行有关火灾调查活动。
2020/4/18
15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火灾: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都为火灾。
火灾调查:火灾调查是火灾调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火灾案件发生﹑发展﹑发现的经过情况和现场上的每 一现象进行详细的访问﹑观察﹑检验﹑比较﹑分析和判 断,查明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认定火灾责任和处 理火灾责任者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