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聚合物结晶和相分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卷
相分离: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是指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是指能得到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共混材料时聚合物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这时,共混时聚合物各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界面亲合力、且分散较为均匀,分散相粒子尺寸不太大。(3分)相分离包括旋节相分离和成核-生长相分离两种机理(2分)。二元体系有三个相分离区域:相容区、亚稳区和不相容区。亚稳区介于双结线和旋节线之间,相分离需要一定形式的活化机理激发。在不相容区,相分离是自发进行的。由于在亚稳区密度的升落,旋节线是一个弥散的边界,当条件由双结线移向旋节线时,对活化作用的需要很快消失。从均相冷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i)从均相直接冷却至亚稳态;(ⅱ)从均相直接冷却至旋节区。例如,由上图出发来讨论这一问题,使温度下降,由双结线上部降到亚稳区,这相当于第一种冷却方式。这时相分离的开始是由浓度(或密度)的局部升落引起的,相分离的机理是成核和增长机理(NG)。第二种冷却方式是迅速降低温度.从双结线上部越过亚稳区直接降到旋节区(旋节线所围成的区域)。在旋节区,浓度的升落是非定域的,导致大范围的自动相分离,这称为旋节分离机理(SD)。由NG机理进行相分离而形成的形态结构主要为珠滴/基体型,即一种相为连续相,另一相以球状颗粒的形式分散其中。按SD机理进行的相分离,相畴(即微区)尺寸的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扩散、液体流动和粗化。—般而言,SD机理可形成二维共连续的形态结构。这种形态结构赋予聚合物共混物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某些聚合物共混物具有明显协同效应的原因。(5分)
结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球晶是高聚物最常见的结晶形态,在浓溶液或熔体结晶的条件下,聚合物往往会形成球晶。球晶是由放射状生长的扭曲晶片所组成,在偏光显微镜的正交偏振光下,呈现出黑十字消光现象,这样的球晶就是放射状球晶。然而一些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结晶时会形成更为复杂的消光图案。除了黑十字消光外,还存在围绕球晶中心的消光圆环。这种同时具有黑十字消光和同心消光环的球晶被称为环状球晶。结晶通常为成核-生长机理,即从熔融状态冷却,结晶组分先成核,然后诱导其余分子链折叠并结晶。结晶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组分的含量,以及相容性。通常在相容的共混物,结晶会受非晶第二组分含量增加而减小。而在不相容的共混物中,第二组分可能会起到诱导结晶的作用,但含量高还是会阻碍结晶。(5分)
如间规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中(sPS/HIPS),sPS与HIPS中的无规PS完全相容,而与HIPS中的聚丁二烯橡胶相不相容,表现为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出现了旋节相分离的行为。在熔融结晶过程中,sPS结晶,而无规的PS以及橡胶相则分布于sPS球晶的纤维状晶之间,结晶的sPS限制了橡胶相链段的运动,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而橡胶相链段的存在诱导sPS生成了更多的α晶(5分)
B卷
大多数聚合物之间相容性较差,往往使共混体系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分散程度,即使借助外界条件,两种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实现均匀分散,也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导致共混物性能不稳定和性能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用所谓的增容措施,增容作用有两个涵义:一是使聚合物之间易于相互分散以得到宏观上均匀的共混产物;另一是改善聚合物之间的相界面的性能,增加相间的粘合力,从而使共混物具有长期稳定的优良性能。(5分)产生增容作用的方法有:加入增容剂,在聚合物组分之间引入氢键或离子键以及形成互
穿网络聚合物等。(5分)
在PA6/PP共混物中,加入PP-g-MAH即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可以作为增容剂,减小界面张力,从而降低相分离尺寸,提高界面相互作用和相容性,从而制备高性能的共混物材料。(5分)
从熔融状态结晶时,PA6和PP容易出现相分离,PA6由于结晶温度较高而先结晶,PP 仍处于熔融态,根据两组分的含量,其可能出现旋节相分离或成核-生长相分离,在成核-生长相分离过程中,PA6先结晶,而PP则处于分散态。在进一步降温过程中,PP开始成核结晶,已结晶的PA6会对PP结晶起到诱导成核的作用,并调控其晶型。加入相容剂后,相分离结构出现较大改变,因此结晶行为因而出现变化,会出现分级结晶等行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