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柳合青

“三大改造”指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原因:①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归农民个体私有,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不便于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兴修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

②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逐年增加,为了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必须对农业现状进行改造。③农村出现了新富农阶层,农民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当时,农村重新出现了高利贷,甚至出现了典让和出卖土地的现象。

3.方式: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生产合作化道路。

4.过程: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①“互助组”的特点是组内农民集体劳动,但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民私有,产品按农民私有土地进行分配,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②“初级社”是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主要按照入股土地进行分配(入股的耕畜等也享有一定的分配权),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③“高级社”的特点是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废除入股土地分红,实质上废除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耕畜等作价充公),因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5.结果:到1956年底,农民的个体私有制经济被改造成了公有制经济,确立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西部部分地区至迟在1958年底完成改造)。由于要求过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原则的情况;组织形式简单划一,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原因:①个体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城乡人民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很大一部分来自手工业。②个体手工业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在生产和销售中经常遇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③个体手工业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固,有两极分化的可能。

3.方式: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逐步过渡到合作化道路。

4.过程: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结果:到1956年底,绝大部分手工业者参加了合作组织,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农业的改造一样,由于要求过急,不加区分地实行合并和集中,使部分手工业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服务性行业网点减少,给人民生活(包括手工业者本人)带来许多不便。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含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原因: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共产党早期的一贯主张。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面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妥协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既有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一面,又有拥护共产党、遵守宪法的一面。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政策割断了资产阶

级同农民之间的直接联系,使资产阶级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除了接受改造,他们没有别的出路。

3.方式:根据“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对资本家的私有股份采用“赎买”政策。

4.过程:把私人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由国家政权掌握和控制的资本主义,又分为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国家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实行经销代销等,使它们的生产和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加工即委托加工,是国家提供原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工业按照合同规定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进行加工,按期交货,国家给私营工业加工费。订货指国家向私营工业订购产品,委托私营工业按要求生产,国家给私营工业合理的货价(货价的决定权不在市场而在政府)。统购指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以法令形式强行规定,由国营商业部门统一收购(垄断收购权),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国家允许一概不得经营。包销是指私营工业生产的产品,必须销售给国营商业。经销、代销(经销指经销商买下商品获得商品的所有权;代销是代销商代替生产厂家销售商品并从中分取代销费,不获得商品所有权)主要用在商业销售领域,国营工商业将商品交给私营商业销售,切断其进货渠道。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从进购原材料到销售产品,私营企业与市场的联系被切断,加强了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使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但是,以上几种初级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尚未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私有制),因而还需要向高级资本主义形式发展。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有股份,一是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资金,二是委托干部到私营企业担任领导。从此,企业所有权由资本家私人单独占有,变成了由国家和私人共同占有,资本家丧失了对企业的独立管理权。由于公私合营企业有了公有制成分,有公方代表参与管理,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改变。(实际上,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营企业虽然名义上叫做公私合营企业,但国家对这些企业已完全按照国营企业一样来进行管理[1]。)与此同时,国家对私人资本家占有的份额(公私合营时由国家核算)进行“赎买”。这里的“赎买”,不是按照资本家应有的资产由国家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偿,即不是由国家直接出钱换取资本家交出企业的直接买卖,而是用企业“未来的利润”,逐步“购买”资本家拥有的股份。“赎买”分两个阶段: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允许资本家在企业利润中提取20%左右的利润;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按照资本家拥有的股金,每年发给5%的股息(理论上共发十年。实际上,由于后来的“左”倾政策,付息早被取消,或者资本家“主动”放弃了)。定息停付后,资本家拥有的企业份额(私有股份),就被“赎买”过来变成了公有成分,资本家完全丧失了对私有企业的所有权,公私合营企业最后完全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有人可能会认为,“赎买”政策使资本家吃了亏,但是我们要看到,资本家的财产本身就是剥削来的,“剥夺剥夺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项根本原则。对比比苏联的“没收”政策,我国的“赎买”政策温柔多了,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所以说是一项重要创举。

5.结果:到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同时资本家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由于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范围过大,对相当一部分原工商业者处理不当,埋没了一批善经营、懂技术的人才,使他们不能充分发挥所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四、对三大改造的评价

1.积极意义:①三大改造的完成,坚定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一度激起了贫下中农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制止了各种投机活动,在物资极为匮乏的时代,保证了社会的稳定。③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2.缺陷: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仅靠生产关系的调整;三大改造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②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建国初期一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但实践证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和持久发展,所以才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③简单划一的公有制,使人的基本权利如人身权、流动权、自主劳动权几乎都被剥夺了,而且农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