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6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6-1 金属的变形特性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可用拉伸曲线来描述。设拉力为P ,试样伸长量为dl ,则应力σ和应变ε分别为:

A P σ=; l

dl ε= 式中,A 为试样的截面积。

在拉伸过程中,A 和l 是变化的,在工程上,为了简化问题,A 常用A 0来代替,ε也用平均值表示ε=(l -l 0)/l 0,这样测得的σ-ε曲线称工程σ-ε曲线。

一、工程σ-ε曲线

P161图1是低碳钢拉伸时的工程σ-ε曲线。

当应力低于σs 时,没有残留变形,大于σs 时,

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所以,σs 是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小

应力,称屈服强度。屈服强度也是弹性极限σe (弹

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在弹性变形阶段,当应力小于σp 时,σ-ε呈线性,服从虎克定律: εE σ=

式中,E 是直线的斜率,称材料的弹性模量。开始偏离直线的应力σp 称比例极限。

当应力超过σs 时,开始发生塑性变形。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应力增大,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

当应力达到最大值σb 时,开始下降,直到断裂。最大值σb 称材料的抗拉强度。超过此值,试样发生局部颈缩,即发生了不均匀塑性变形。所以,σb 是材料发生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注意,应力超过σb 后下降,并不是加工硬化失效。

在结构材料中,我们关心的力学指标是σs 和σb ,它们和硬度一起称做强度指标。在实际应用中,σs 值是无法测量的,通常用发生0.2%塑性变形时对应的应力值来表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强度。

通常我们所说的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了上述强度指标外,还有两个塑性指标,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延伸率是指发生断裂时,试样的伸长率:%1000

0⨯-=l l l δ

σσ

断面收缩率是指发生断裂时,试样截面积的变化率:%1000

0⨯-=

A A A ψ 二、真应力-真应变曲线(T T εσ-曲线) 工程应力与真实应力之间的不同是容易发现的。下面看看工程应变与真实应变的不同。

拉伸一个试样,使其伸长一倍,则工程应变1/)2(000=-=l l l ε;若是压缩,要获得同样数值的负应变,理应压缩到原长度的一半。但按此算得

5.0/)5.0(000-=-=l l l ε

两者不符,必须压缩到高度为0才能得到-1应变值。这显然是不对的。问题在哪儿呢?

(一)真应变的计算

实际上,按工程应变计算的是相对于原长度的平均应变,不是真实的应变值。实际变形过程中,试样的长度在变化,每个瞬间的应变值应由该时刻的实际长度来决定。这样,在拉伸时,不同时刻每伸长同样的增量dl ,相应的应变增量就越来越小;而压缩时应变增量越来越大。由此可知,要得到真应变,必须按瞬时长度来计算,即

∑⎰==⎪⎪⎭⎫ ⎝⎛+-+-=l l T l l l

dl l l l l l l ε00112001ln 按此计算,拉伸时2ln =T ε;压缩时2ln -=T ε。

假设有两种拉伸,一种是将l 0一次拉伸到12;第二种是l 0→l 1→12。则 第一种:02ln l l εT =;0

02l l l ε-= 第二种:021201ln ln ln

l l l l l l εT =+=;002112001l l l l l l l l l ε-≠-+-= 在出现颈缩前,T ε和ε之间有如下关系: ∵1000-=-=l l l l l ε,即10

+=εl l

∴)1ln(+=εεT

可见,当变形很小时,两者相差不大,变形量增大,其差别就显著。

(二)真应力的计算

在发生颈缩前,根据拉伸体积不变:1100l A l A =,则

)1(00+===εσA

A A P A P σT 可见,在拉伸时,真应力大于工程应力;压缩时真应力小于工程应力。在弹性变形阶段,ε极小,两者基本一致,没必要区分;但在塑性变形阶段,两者差别很明显。

(三)T T εσ-曲线(P163图3)

6-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一、滑移

(一)滑移带和滑移线

将拉伸试样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后进行拉伸变形,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在抛光面上有许多平行的线条(P165图4)。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每一线条两侧为同一晶体结构,且具有相同的晶体取向,说明塑性变形没改变晶体的结构和取向。由此得出结论:这些平行线条是晶体沿某些晶面发生滑移产生的台阶,称滑移带。这种变形方式称滑移变形。

在电子显微镜下作高倍观察,发现每条滑移带都是由许多更细小的平行线组成(图5),称滑移线。计算表明,每条滑移线产生的台阶是由大量位错移出晶体造成的。

滑移带的特征说明晶体塑性变形具有微观不均匀性,滑移集中发生在一些晶面上,在两条滑移带之间的晶体未产生变形,只作整体相对位移。

(二)滑移系

研究发现,发生滑移变形时,滑移总是在一定的晶面上,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的,分别称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常,滑移面往往是密排面,滑移方向是

密排方向。

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它表示晶体滑移的一个可能空间取向。

滑移变形是金属的主要变形方式,所以,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例如,面心立方金属的滑移系是{111}<110>,共有4×3=12个;密排六方金属的滑移系是(0001)<0211>,只有1×3=3个;体心立方金属的滑移系是{110}<111>,有6×2=12个。所以,密排六方金属的塑性较差,如Zn 、Mg ;而面心立方结构的Au 、Ag 、Cu 、Al 塑性较好。

研究发现,体心立方结构的Fe ,除了12个{110}<111>主滑移系外,还有12个{112}<111>、24个{123}<111>潜在的滑移系。

塑性的好坏也不完全取决于滑移系的数量。例如,Fe 的滑移系较多,有48个,但其塑性不如面心立方结构的Au 、Ag 、Cu 、Al ,说明塑性还与滑移方向的数量、滑移面原子密排程度等有关。

(三)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滑移只有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滑移存在晶格阻力,只有当滑移系方向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才能进行滑移,此分切应力称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由P167图6可知:

m σλA

F A λF τ===cos cos cos /cos φφ 式中,m 称取向因子。当应力达到s σ时,对应临界分切应力k τ:

m στs k =

注意:对于确定的材料,k τ是常数。所以,s σ值与取向因子有关,它反

映了单晶体的各向异性(P167图7)。

当m =0时(︒=90φ或︒=90λ),∞=s σ,称硬取向。

当m =0.5时(如︒==45λφ),s σ最小,称软取向。

(四)滑移时晶体的转动

拉伸情况下晶体的转动见图8:滑移系趋向与拉伸轴平行,成为硬取向。

(五)多滑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