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数学模拟题(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时间 30 分钟 1 小时 1.5 小时 … 5 小时
分裂次数(次) 1 2 3 … 10
10 个 2
细胞个数(个) 2 4=2x2 8=2x2x2 …
10 个 2 1024= 2 2 2
源自文库
记作 210,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记作 an, 乙教师:为了简便,可将 2 2 2 =an。 即
13.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三、解答题(本大题 1 小题,10 分)
14.证明:连续的奇函数的一切原函数皆为偶函数;连续的偶函数的原函数中只有一个是奇函 数。
四、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15 分)
15.结合实例(以初中为例)说明中学生是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n个 2
2 2 2
问题:
由此,引出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
(1)分析甲、乙两位教师导入的相同点; (8 分) (2)分析甲、乙两位教师导入中存在的不足。 (12 分)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7. “变量与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请完成下列任务: (1)在“变量与函数”起始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中,有两种方案: ①强调认识变量、常量,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 ②强调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初步理解存在一类变量可以用函数方式来刻画。 你赞同哪种方案?简述理由。 (14 分) (2)给出 y=4x+6 以及 4x+6=0,则指出哪个是函数,如果是函数中的变量是?常量是?(6 分) (3)为了让初中生充分认识“变量与函数”中“变量”的概念,作为教师应该对此有深刻的理 解,请谈谈你对“变量”概念的认识。 (10 分)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二)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t 2 ,z t 3 在点(1,1,1)处的法平面方程是(
x 1
1 1 3 x 1 y 1 z 1 C. 1 1 1
4.设 f(x)= A.λ>2 C.λ≥2 cos ,若 x ≠ , 若x
t
y 1
z 1
B.x+2y+3z-6=0 D.x+y+z-3=0
,其导函数在 x=0 处连续,则λ的取值范围是( B.λ<2 D.λ≤2
n
层数表示 21(2) 22(2×2) 23(2×2×2) 24(2×2×2×2) 25(2×2×2×2×2) …
n个 2 2 2 2
接下来,甲教师引出乘方的相关概念(大屏幕显示) ;一般地,把 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的运算 叫作乘方运算,把 a×a×…×a(n 个 a)简记作 an,读作 a 的 n 次方。 由此引出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 乙教师导入的教学过程: 乙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问题:某种细胞每过 30 分钟便由 1 个分裂成 2 个,经过 5 小时,这种细 胞由 1 个可以分裂成多少个? 引导学生思考:分裂的次数与 2 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16.案例:阅读下列两个教师有关有理数乘方的教学片段。 甲教师导入的教学过程: 教师甲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问题 1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a, 则它的面积是多少?) 和问题 2 (已 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a,则它的体积是多少?) 。待同学回答后,教师出示结果: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面 积为 a×a,简记作 a2,读作 a 的平方(或二次方) ;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a×a×a,简记作 a3, 读作 a 的立方(或三次方) 。 然后教师甲提出问题 3:请大家动手折一折,一张报纸对折一次后,报纸几层?如果对折两次、 三次呢?每一次对折后的层数与上一次对折层数的关系是什么?层数和对折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 系? 学生折叠并思考,教师巡视并提问。归纳出每一次对折后的层数都是上一次对折层数的 2 倍, 概括了层数和对折次数的关系及表示方法,填入下表中: 对折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 n次 报纸层数 2 4 8 16 32 … 2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9.设直线 L: 则求 a,b 的值。
x y b 0 在平面π上,而平面π与曲面 x2+y2=z 相切于点(1,-2,5) , x ay z 3
10.设行向量组(2,1,1,1) , (2,1,a,a) , (3,2,1,a) , (4,3,2,1)线性相关,且 a≠1,求 a。
1 3 2 D. 5
B.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评价结果的呈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学段的评价是指以( A.描述性 C.百分制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B.等级 D.描述性和等级相结合
A.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师是学习的领导者 B.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C.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 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D.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
1.计算极限:lim t h A.0
)
B.l
t
(
) 。 C.e D.e2 ) 。
2.设常数 >0, >0,则级数 A.既与 又与 的取值有关 C.仅与 的取值有关 3.曲线 x t ,y A.
n
1
n 的收敛性( n
B.仅与 的取值有关 D.与 和 的取值都无关 ) 。
11.甲、乙、丙三车间加工同一产品,加工量分别占总量的 25%、35%、40%,次品率分别为 0.03、0.02、0.01。现从所有产品中取一件,试求: (1)该产品是次品的概率; (2)若检查结果显示 该产品是次品,则该产品是乙车间生产的概率是多少?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所制定的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 行阐述的?
) 。
1 2 3 5.已知矩阵 A= 2 1 3 ,则下列选项中不是矩阵 A 的特征值的是( 3 3 6
) 。
A.-l C.3
B.0 D.9
6.事件 A、B 相互独立,且 P(A B)=0.8,P(A)=0.4,则 P( B A.0 C.
A )等于(
) 。
2 3
)评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