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与优化

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与优化

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与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制造业企业需要有效地管理和优化自身的价值链。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与优化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第一部分:价值链管理1.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是指将企业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的环节,并以增值为导向,形成一条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完整过程。

这些环节可以被划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

2.主要活动主要活动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

制造业企业应该通过优化这些环节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采购部门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来获取更好的采购价格和质量保证。

生产部门应该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控制,以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交货速度。

销售和服务部门应该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支持活动支持活动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活动为主要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例如,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库存风险,同时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技术开发可以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关注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动力。

企业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技术、财务和法务等,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第二部分:价值链优化1.流程优化制造业企业应该通过流程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

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可以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和产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2.供应链优化供应链是制造业企业的重要环节,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库存风险,同时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协同。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和透明度。

制造业营销的五种战略

制造业营销的五种战略

制造业营销旳五种战略互联网工业公司旳二次创业, 不再是单纯旳事业抱负和产业雄心, 而是一场能不能找到获利模式旳生死之战。

身处制造业旳民营公司, 不甘心总是处在国际价值链旳低端, 想把自己旳资本威力最大化, 这是利润主体旳本能追求。

而国内旳市场机会总是毫无规则, 投机钻营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富豪。

制造业旳老板们辛辛苦苦地张罗着一大摊子旳实业, 费尽心血地干着革新技术、筹划战略、培植品牌、搞活营销这些“苦力活”, 几十个亿旳巨大产值所带来旳利润, 却比但是简简朴单地卖几栋楼。

于是乎, 实业家不干实业了, 公司一次创业成功后攒下旳资本纷纷变成了唯利是图旳热钱。

掀开追逐暴利旳面纱, 我们看到了工业公司二次创业旳众生相: 疯狂追逐短线暴利行业旳背后, 是一颗不甘寂寞旳上进心遭遇战略错乱、获利模式模糊旳打击, 本业无望, 于是就随波逐流赚快钱。

从当时引觉得傲旳实业家, 变成了铜臭味浓烈旳投机家, 民企们不是甘心堕落, 只是无路可走。

看来, 工业公司旳二次创业, 不再是单纯旳事业抱负和产业雄心, 而是一场能不能找到获利模式旳生死之战: 要么坚守本行业, 做强做大;要么抽出资金另谋他途罢了, 总比煎熬地守着日渐疲累旳老产业强。

当资本旳本性与实业旳回报产生严重冲突之际, 我们要冷静下来做个清晰判断, 留在城内, 还是逃出围城?本人近几年来立足于工业公司战略征询和营销传播筹划, 接触了不少旳优秀工业公司家, 连他们都在感慨被时代抛弃了, 成功之后还没来得及享有事业旳美好, 就冷不丁地陷入到了战略选择旳迷途, 二次创业之路成了迷宫。

其实不想走, 其实很想留, 但无情旳事实, 却让诸多公司选择了放弃。

在此, 本人想与各位工业公司家共同交流一下获利模式旳五种战略选择, 但愿对贵公司旳二次创业找到相对合适旳出路。

获利模式战略选择之一: 品类创新国内民营工业公司旳平均规模不大, 并且获利能力偏弱, 中国500强民企利润不敌中移动、中石油, 固然有垄断等不公平因素, 但民企获利能力旳问题也不可忽视。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我国制造业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我国制造业竞争战略研究

上海 国家会 计学 院夏 大慰 院长 提 出 , 业链 的 实 产 质就 是 产业关 联 , 产 业 关 联 的 实 质 就是 各 产业 相 而
互之 间 的供 给与 需 求 、 入 与 产 出 的关 系 。 中南 大 投
进 行设 计 和再 设计 。产业 价值 链 上各 个环 节 的活 动 都 直接 影 响整 个产 业 的价 值 活 动 , 每个 环 节 又包 而 括 众 多类 似 的企业 , 们 的 价值 创 造 活 动具 有 相 似 它 性 。通 过 产业 整合 , 业 被 捆绑 到 一个 产 业 价 值 链 企 系 统 , 业 链 上 的产业 价值 链 随之 形成 。 产
世纪 后 , 产业链 进行 研究 的学 者 与 日俱增 。 对
北京 大学 郑学益 教 授 提 出 , 业 链 就是 以市 产
场前 景 比较 好 、 科技含 量 比较高 、 品关联 度 比较 强 产 的优 势企业 和优 势产 品为链 核 , 通过 这些链 核 , 以产
实现利 润总额 为 226 8亿 元 , 比 20 0 . 仅 0 5年 提 高 了
关系 组成 了产 业链 。上海 财经 大 学 的 杨公 朴 教 授 、
从 收 人 利 润 率 看 , 0 6 年 平 均 收 人 利 润 率 为 20 36 .1% , 低于 20 05年 的 4 3 .2% ; 资 产 利 润 率 来 从 看 ,06年平 均 资 产 利 润 率 为 3 7 20 . 9% , 于 20 低 05
12 .4% , 远低Βιβλιοθήκη 规模提升速度 , 因此总体上经济效
益低 于 2 0 0 5年 。从 人 均 实 现 利 润 看 ,0 6年 人 均 20 利 润为 2 7 . 5万 元 , 略低 于 20 0 5年 的 2 8 . 9万 元 ¨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视角
全球价值链下 中国制造业 的发展战略选择
摘 要 :我 国制 造业 大而 不强 ,处 于全 球价 值链 的低 端 已是
当前 , 布于 全球 的 、处于全 球价 值链 上的 企业进 行着 从设 散
不 争 的事 实 。 由于其 负面 影 响 的逐 渐 显露 ,在 我 国 出现 了是 否 计 、产 品开 发 、生 产 制 造 、营 销 、出 售 、消 费 、售 后 服 务 、最 还 应 该继 续 凭借 劳 动 力优 势 参 与全 球 价值 链 分 工 的疑 虑 。本 文 后 循环 利 用 等 各种 增 值 活动 。这 些 活 动在 不 同环 节 产 生 的附 加 从 全球 价 值 链 的含义 及 其 升级 机 制 出 发 ,在考 察 了我 国制 造 业 值 不 同 。全球 价 值 链 被 分 为三 大环 节 ,分别 是 技 术环 节 ,生 产 发 展现 状 的 基础 上 ,结 合 我 国现 有 的 资源 禀赋 状 况 提 出 了继 续 环 节 ,营 销环 节 。 从 图 1 可 以看 出 ,其 中技术 环 节 和营 销 环 中 鼓 励从 低 端 嵌入 全球 价 值 链 , 同时 通 过科 技 、教 育 、产 业 政 策 节是 最具 价值 的环节 ,生 产加 工环 节是 附加值 相对 较低 的环节 。 等手 段 引导 、促 进我 国制造 业 全球价 值链 升级 的政 策主张 。
与 全球 价 值 链分 工 ,如 何 处 理制 造 业 升级 与 解 决劳 动 力就 业 的 照 。据 世 界 贸易组 织 统计 ,我 国出 口总 额 从 2 0 0 0年 的 4 4 7 3亿 关系 等 问题 成 为 中国 制造 业 未 来发 展 战 略必 须 解决 的问题 。本 文 试 图从全球 价值 链视 角就 上述 问题提 出 自己的看 法 。

中国制造业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中国制造业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中国制造业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张艺 (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广州510850)
摘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分析长期存在 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探寻可能的摆脱
略径。研究结果表P:技术创新投入、资本投入是解决中 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的关键出略。该结论 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从追求增长向追求
进行对比分析*根据GVC地位指数计算结果绘
制图3*从图3可以看岀: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
西三个国家属于资源大国,凭借其巨大的资源优
势赢取了非常高的GVC地位指数。美国、挪威、
印度尼西亚、日本、罗马尼亚、英国和德国的GVC
地位指数也很高,这与彳们通过岀口大量高附加
值中间产品,在较低成本的国家组装,然后再进口
第20卷 第3期 2021 年 6 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671-7031 (2021) 03-0079-09
Vo/. 20#No. 3 Jun, 2021
质量转变,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大高端技术行业资本投 入和内部结构占比等手段推动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型增长,
由此带动高技术中间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摆脱价值链低端 锁定状态% 关键词: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增加值贸易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
'—、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 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从国外进口零部件组 装加工之后再出口的分工形式完成的。此种参与 国际生产分工形式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 业劳动要素丰富和成本低下的良好条件,又经过 40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终于成为制造业大国和 “世界加工厂”。然而,当中国制造业转向高质量 发展模式后,一些结构性问题开始显现* 一个突 出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在就业政策和资本约束 下,中国制造业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 结构,资本有机构成长期偏低,研发投入不足,技 术创新匮乏,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先进发达国家, 导致在全球价值链中长期处于低端环节,制约了

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及战略选择研究

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及战略选择研究

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及战略选择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5T02:50:00.50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8月16期作者:李瑜星吴昊逄博[导读] 械制造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地各国长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导产业,也是我国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主体,几乎基本涵概了所有的社会消费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要生产力和制造。

李瑜星吴昊逄博长春大学吉林省长春市摘要:械制造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地各国长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导产业,也是我国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主体,几乎基本涵概了所有的社会消费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要生产力和制造。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建设研究问题入手,分析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行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制造行业核心能力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制造业;核心能力;发展战略1.制造企业核心能力面临的问题(1)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当前,我国制造业中一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技术主要是直接从国外引进,而自主研发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却相对较低。

结果导致:我国制造业使用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只是国际制造业的平均值,该行业中用于创新的金额只占据总销售额的约为1%,而世界500强制造业中有许多都超过了10%。

国际制造业通常估计,为了使制造业具有竞争力,研发成本必须至少达到总销售额的5%。

(2)企业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公司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的结果,这种社会经济在西方国家已经使用了200多年,并且一直活跃。

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历史和其他原因,“所有者缺位”的制度导致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缺乏激情,目前制造业正采取市场导向的行为,我们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受到了历史遗留问题的不良影响,这是我国制造业中大多数公司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或限制,而我们应当明白的是那些具有相对较强核心能力的企业是自己从激烈竞争中胜出的。

实践证明:我们没有了竞争就注定要具备竞争能力,竞争能力只会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才能形成。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企业的路径选择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企业的路径选择
维普资讯
一发展战略
一现 代管理 科学
■2 0 年 第 9期 08
世界 制造业 的发展 趋势 和 中国制造企业 的路径 选择
●车 建 国
摘要: 文章首先指出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 世界制造业从产业分工逐渐深化为产品分工、 要 素分工、 工序分工以及增值环节 ̄1的分工。 " 0 3 与之相对应的, 国际分工和成本优势导致 了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外包。 然后分
值链模 块化 ” 和 生产 成为 可能 :3 ( )产 业分 工 的深化使 得规 模相应 和专
随着经济 全球化 进程 的加快 . 发达 国家 与发 展 中国家 业 化效应 得到 显著发 挥 之 间的 国际分工 不断深 化 这体现 在 国际分工 从传统 意义
上 的垂 直分工 逐 渐 深化 为发 达 国 家或 地 区与 发展 中国家 同一产业 内部 的企 业之 间 、 同一 产 品的产 业链 条之 间的多 层 次混合分 工 。由于制造 业 产业链 可 以划分 为技术 环节 、 生 产环节和 营销环 节 . 发达 国家 和发 展 中国家 的 国际分工 由原来 传统 的垂 直 分工 深 化为 在 同一 产 业 内的价 值链 环
部 的全 球化 战略部 署 . 制造 业 产业链 的不 同环节 或者生 把
产 工序 、零 部件 分 别 转移 到 相关 国家 的下 属公 司进 行生 产, 完成 整个 产 品生产 流程 。分 散在 海外 的子公 司与母公 司及其 他子 公 司之 间保持 着 高度一 体化 联系 . 形成 一条 以 跨 国公 司 自身为 核心 的一体 化 的产业 价值链
节 、 序 之 间 的 混 合 分 工 。 这 三 个 环 节 之 间 按 增 值 能 力 划 工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产品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贸易出口国,其出口规模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承担着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的生产加工任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2)提高自身附加值水平。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3)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调整。

中国制造业积极响应全球产业链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难题尽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例如,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同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国家和地区的挑战。

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战略举措。

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及其定位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及其定位

冶金 经济与 管理
文章编号 :0 2—17 (06 0 0 3 0 10 79 2 0 )2— 0 5— 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及其定位
口 杜晓君 罗艳 楠
摘要 : 针对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 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对已经融
入或 即将融入全球价值链 的中国制造业进行了科学 、 合理的定位, : 即 现阶段要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 , 主
造价值、 决定企业业绩的关键所在, 这种优势在价值链 中被称为“ 优势” 一个国家不可能在价 战略 。 值链的 每个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些高技术密集
环节都具有战略优势, 因此, 正确的 定位就显得十分重 型产业主要依赖于进口,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研发经费 要。 中国 制造业的定位也应定位于具有“ 战略优势” 环 不足 , 的 从而导致研发能力较低。05 我国研发经费只 20 年, 节,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各种情况,例如,要素禀 占 G P 13%, D 的 .5 这与 5 %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得很
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
性, 他们在全 球的不同 地方安排一个产品 价值链的不同 环节, 追求最优的生产布点, 因为他们可以在不同地方实
现成本最小化。 中国制造业国有职工的周工资只有 2.5 23
和生产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 利润的 分配。价值链 的各个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 核心能 力不同, 每个国

问。目前,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在美国、 日本、 德国之后,
居 世界第四位, 经具有相当大的 已 规模, 民生产总值 占国
的3 5%以上, 虽然如此, 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 15 /,

中国制造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战略选择_熊珍琴

中国制造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战略选择_熊珍琴
从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一般贸易 占比较低,加工贸易占比较高。 从全球产业价值 流向视角来看,其利润主要流向发达国家的跨国 公司,我国企业只能从中获取少量的加工费。 因 而虽然“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获得了大量的持续 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本土制造业获得的利润 却极其微薄。
这种以加工贸易为支撑的顺差造成一个尴 尬的事实,中国虽然从对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 贸易顺差,但是利润的绝大部分都被发达国家在 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所获取。 我国对外贸易尴尬地 位可以通过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和加工贸易进出 口额两轴线--柱图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从下图中 我们可 以 发 现 ,在20世 纪80年 代 ,我 国 一 般 贸 易 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外贸易利益主要由我国本 土企业获得。 从1996年到2007年间,加工贸易比 重超过一般贸易比重,对外贸易利益主要流向全 球产业价值链上的链主企业,一般是发达国家的 跨国公司。 2008年后,这种状况才有所好转,但加 工贸易的比重也一直占三分之一强,还是有很多 企业在为跨国公司国际代工,贴牌生产,赚取少 量的加工费用。 这种尴尬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如若长期持续下去,将有碍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 性发展。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2 期
中国制造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战略选择
□ 熊珍琴 辛 娜
摘 %要:借助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并进行产业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
开放以来,依靠国际代工方式,中国制造业嵌入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中,对外贸
资 料 来 源 :1981-2011年 数 据 来 源 于 历 年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2012-2013年 数 据 来 源 于 海 关 总 署 及 海 关 信 息 网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与布局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与布局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与布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端制造业正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为了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中国企业需要进行全面布局和战略规划。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高端制造业国际化战略与布局的相关问题。

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背景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中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需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二、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1. 品牌建设:通过建立公认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企业可以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国际市场的营销和推广,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 技术创新: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与国际顶尖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人才培养:高端制造业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注重人才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 国际合作:中国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和联盟组织,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与国际企业的战略合作,共享资源、分担风险,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布局1. 区域布局: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产品制造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在海外市场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产品。

2. 产业链整合: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市场拓展:中国企业应抓住国际市场的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通过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性地调整产品策略和销售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产业 转移 呈现 出 了新 的特 点 :
节则转 移 到发展 中国家 , 用发 展 中 国家廉 价 的土 利
1 发 达 国家与 发 展 中 国 家的 国 际分 工不 仅 表 地和 劳动力 。随着现 代物 流 业 的高度 发展 , . 更进 一
生 现 为传 统意 义上 的 垂直 分工 , 而且还 表 现 为 多层 次 步 的 , 产环 节 的上下 游工 序 之 间的分 工也 越来 越
在新型 的国际 产业 转移 过程 中 , 中国制 造 业在 国际 划 分为 技 术 环 节 、 产 环节 和营 销 环节 , 生 因此 发 达
分 工体 系 中 的地位 如何 , 文从 产 业价 值 链 的角度 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的国际分工 由原来传统的垂直 本
对 这一 问题进 行分 析 。
2 以跨 国公 司为 栽体 的 国际 间产 业 转移 表 现 的分工 演化 为要 素之 间 的分工 、 值 环节 之 间的分 . 增
出新 的特 点 , 国际间 产业转 移 由整体 产业 的梯 度 工 。国际产业 转移 更多地 表现 为跨 国公 司在全 球范 即
转移 演 变为 跨 国公 司的 某一 产 业链 环 节 或 工序 的 围 内安排 产 业 链条 的各 个环 节 和 各道 工 序 或零 部
的 混 合 分 工
细 , 游 工序 是 指母 板 及 中间 投 入 品的 生 产 , 生 上 其
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 的国际垂直 产与 研 发 的相 关性 较 强 , 因而增 值 能 力 较强 , 而下
分工 主 要 是 指 劳动 密 集 型 产业 和 资 本技 术密 集 型 游工序 是指 最 终产 品 的生产 , 般 是产 品 的最 后加 一 产业 的垂 直分 工 ,国际间 的分 工主 要 在不 同 国家 、 工装配 , 与研发 的相关 性较 低 , 值 能力有 限 。由于 增 不 同产业 间进 行 , 即发达 国家 从事 资 本技 术 密集 型 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技术含量不同 , 技 产 品的生 产 , 械 、 如机 电子等 高 端产 品 的生 产 , 而发 术含量高的工序、 附加值高的零部件一般由发达国 展 中 国家 主 要从 事 劳 动 密 集 型产 品的 生 产 ,如 鞋 家或地 区来 完 成 , 发展 中国家 则更 多地 承 担低 附加 帽 、 具 等初 级 产品 的生 产 。发达 国家 与发展 中 国 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或者是主要部件依靠进 口, 玩 家之 间 的贸易更 多 的是产业 间的贸易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实现制造业迈向制造强国,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其本质是一项国家战略。

而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需要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即需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分别是产业升级、产业创新和产业引领。

1.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一步,主要是依靠技术改造、资源优化、人才引进等手段提升现有产业水平,升级工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

具体而言,需要通过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快速吸收新兴技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生产资源“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流动式发展。

此外,还需要大力引进产业技术人才,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应用能力。

2. 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打造创新生态圈、推进技术集成、破除创新壁垒等方式实现产业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实现的实用技术,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要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还要加大产业投资、鼓励风险投资,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推广成熟的产业创新模式,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产业引领产业引领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三步,主要是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领先技术应用等方式,以制造科技领先和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支持,不断扩大和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具体而言,要引导和培育像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中国品牌,促进国内品牌市场份额扩大,推动产业布局优化迭代,提升产业产值能力。

同时,还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产业全球化发展,实现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目标。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就,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一、国家战略与政策引导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战略与政策,以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加快制造业创新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高端制造业发展基金等,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财务支持。

二、研发创新支持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为了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中国政府提供了多种研发创新支持措施。

首先是设立了一系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鼓励企业在关键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

其次是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执法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权保障。

三、人才支持政策高端制造业需要大量具有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了吸引和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支持政策。

首先是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中国从事高端制造业相关工作。

其次是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院校开展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四、财务支持措施为了解决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务支持措施。

首先是建立了高端制造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支持。

其次是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财政投入,提供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提供便利和支持。

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放在 国家 战略的高度 , 高新技术 的研究 与应用作为发展 先进 将 制造业 的核心 ,走政府 以科技 政策 为核心推 动经济 发展 的道 路, 并采取 了一 系列 强有力的措施来推 动制造业特别是 高端制 环。 造业 的发展 。同一时期 , 日本 、 国等发 达国家也 推出各 自的新 德 兴战略性产业加 以扶持 。_‘ 2 目前 , 1 ( 高端 制造业 已经成 为许 多国 高端 制造 业的 内涵 及发 展 走势 家大 城市制造业 发展 的重 点领域 , 敦 、 伦 巴黎 、 约 、 纽 东京 和首 ( ) 制造 业的 内涵 一 高端 尔等 大城市都在 大力发 展新兴 制造业 , 同时采用 新技术 、 新方 到 目前为止 , 没有统一 的说 法 , 还 一种 观点认 为 , 高端制 “ 法提升制造业 , 以促进制造业 的高端化 ” 1 。1 1 造业 的概念应该从行业 和产业链 环节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 。 从 从 国内情 况看 ,高端制造业 在我国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 , 行业 的角度讲 , 高端制造业是指制 造业 中新 出现 的具有高技术 北京 、 上海 、 圳 、 深 天津等 东部发达 城市 , 明确提 出要大 力发 都 含量 、 附加值 、 高 强竞 争力 的行业 ; 所处 的产 业链 的环 节上 从 [ 1 我国改革开放 3 年来 , 0 制造业取得飞速发展 。 讲, 高端制造业处于某个产业链 的高端环节 。如 果对产业部 门 展高端制造业 。1 例如 , 国在短短 的几 年里 , 我 生产出全球最快 的高铁 , 并且 迅速 进一 步细分 ,这些高端环 节也可 以看成 是产业 部 门的细分行 这对 于亚洲 制造业也 是一个 惊喜 , 是一 个让 世界 业 ”1 。1 1 还有人认为 , 高端 制造业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 高 实现 产业化 , 刮 目相 看 的奇迹 。我 国高铁 每年 的投入 都在 80 0亿元 以上 , 0 端装备制造业是 高端制造业 发展 的重 中之 重 , 端装备制造业 高 20 0 9年平均每天 的投入都在 3 0亿元 以上 ,高铁产业 必将 带动 生产 的高端装备有 如半 导体 加工设备 ,深 水海洋石油装备 , 百 带来 交通物 流 、 装备制 造业 、 材料 、 新 新 万 吨乙烯装 置中的大型压缩机组等 , 高端 自动控制系统也是 高 其他 相关产业 的崛起 , 科技 、 电子信息产业 的发展 , 同时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 高铁 端装 备制造业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飞机导航 仪器 仪表 、 密 有如 精 物联 网产业 具有庞 大 的商 机 , 以推 动 了制 造业 的转型 可 高档轴 承 、 高速列车刹车 系统 等。 一般 的高端 制造业 , 有如集成 产业 、 术 自主化 、 高端产品 国产化 、 口产品高附加值化 。 出 高端制造业 是一个 国家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标 志 , 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重要 是

工作心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

工作心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

工作心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核心支柱,其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体会,愿意在此分享给大家。

一、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仍有很多企业停留在传统工艺和初级生产阶段。

因此,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深度消化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技术升级的重要性。

我们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和消化,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推广,成功打造出国内知名的品牌形象。

这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三、服务化转型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已经不再仅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通过服务化转型,制造业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的过程中,见证了公司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化转型的过程。

公司通过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服务等方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黏性,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期间,参与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项目。

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制造战略

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制造战略

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制造战略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中国制造战略则是指中国政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该战略旨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制造战略的关键举措。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能够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赢得了全球市场的份额。

例如,中国制造业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此外,庞大的人口红利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制造业成本压力增加。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制约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依赖进口的程度较高,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

三、中国制造战略的关键举措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来推进制造业的发展。

其中,关键的举措包括:1.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投入研发,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并支持建设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2.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推动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制造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加强环保意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业跨界战略选择的因素及逻辑分析

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业跨界战略选择的因素及逻辑分析

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业跨界战略选择的因素及逻辑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跨界发展,并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本文将从因素和逻辑两个维度,对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业跨界战略选择进行分析。

一、因素分析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跨界战略选择的首要因素。

在传统制造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环保压力等问题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成为了企业重要的发展思路。

比如,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增长。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是促使传统制造业跨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逐渐成熟的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正在渗透到传统制造业中,使得部分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比如,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传统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3、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也是企业跨界战略选择的因素之一。

对于许多传统制造企业而言,积累多年的品牌资产是公司的重要财富,也是企业跨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

CEO晓晗认为,品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是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杠杆。

二、逻辑分析1、寻找增长点传统制造业企业选择跨界的逻辑主要来自于寻找新的增长点。

面对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制造业正在选择跨界发展,以掌握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例如,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开始涉足智能家居领域,这是因为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销售机会。

2、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跨界战略选择的另一个逻辑是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

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选择跨界发展,是为了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例如,以国内知名家电企业海尔为例,其跨界投资的领域涉及农业、金融、文化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拓展市场领域企业跨界战略选择的第三个逻辑是为了拓展市场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选择董文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电子商务)摘要: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中国制造”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其逐步形成的规模与配套能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低端领域在我国制造业纳入全球分工重要作用,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截止2009年超过150种工业制成品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中2.4万亿美元直接来自于制造业创汇。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我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强国行列,制造业还有很多的根本性问题及挑战,甚至会是毁灭性的威胁。

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

2007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出口依赖型的制造业大量倒闭就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在何方?本文基于产业链战略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链战略先说两个概念,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

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之为产业价值链。

制造业产业链条主要可分为7个大环节: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和生产制造。

而这7个环节所含有的价值是不相等的。

“6+1战略”产业链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制造。

在全球化的今天,制造业也同样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谁能控制住价值高的环节,谁就控制了游戏规则。

在我国,制造业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如今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已被世界所公认,但是制造业大国并不说明我国就是制造业强国,我国更多的企业占据的只是7大环节中的生产制造,其他的6个环节都控制在欧美国家企业手中。

只有控制产业链价值中的高价值的环节才能使得我国制造业走向强大之路。

一我国制造业产业现状制造业产业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掌握技术标准和核心技术为标志产业体系;第二层次是以制造和研发为标志产业体系;第三层次是以加工、组装为标志。

在我国,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区的制造业处于第二层之外,其他的地区大都处于第三层即以加工、组装为主。

很明显,第一层次的产业链价值最高,而第三层次产业链价值最低。

研究我国制造业现状主要是从制造业总量、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来看。

(一)、中国制造业总量很高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指出,中国制造业总量2011年将成为世界第一。

与1985年的中国制造业总量数值相比,2007年中国制造业总量增加了1199.37%,平均增速为12.36%。

按照这个速度,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的预测数值为118 054.737 4亿美元。

届时,中国制造业总量将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Y】(第28页)(二)、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很高美国商务部公开数据,2008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16376.71亿美元,而同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以时价计算达18633亿美元,若剔除矿业和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工业部门,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6190亿美元,是美国的98.86%,几乎相等。

(三)、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却很低制造业增加值率是指制造业增加值总额除以制造业总产值的比率。

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价值分配及制造生产与销售中间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

制造业增加值率越高,说明制造业获利能力越强,制造业技术水平越高,制造业生产与销售环节获利能力越丰厚。

【Y】(第30页)1993- 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平均值为26.6%,而美国为47.2%,日本为36.9%。

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强,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

也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的物耗比重偏大、加工程度低下、技术含量不高,从而导致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

【Z】(第50页)虽然我国制造业总量以及制造业增加值都很高,从制造业增加值率很低可以看到在国际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我国制造业企业依然处在附加价值最低的哪些环节,依然位于国际产业链边缘。

如何使得我国制造业能够在未来的世界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产业链重新定位其战略。

二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选择(一)、产业价值链的重要性1952—2002年,商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平均高达80.21%,最高为90.6%,最低为66%。

而制造业即使在短缺经济时代也没有超过15%以上,基本是在10%以内徘徊。

从这一比例关系看,中国制造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控制流通渠道的证据。

【X】(第50~51页)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从一开始发展就没有重视产业价值链链的发展,导致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中,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倒闭、亏损,给我国制造业也敲了警钟,我国必须加快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变我国企业的增长模式,也就是加大对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环节的控制。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说,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

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是6+1的整合,除了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外,还有生产制造的整合,在整条产业链当中,价值含量最低的是生产制造环节。

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家们还在迷信高新设备、高科技创新,以为只要具有了这些硬件,就可以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就可以在制造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也就凸显了控制产业链的重要性,那么产业链的战略选择就成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头等大事。

(二)、产业价值链的战略选择很多人认为做制造业不赚钱,毛利率低。

其实不然,玩具制造业里的巨头美国美泰的毛利率达到40%,与高科技产业是一样的。

而美国美泰的战略就是6+1战略。

7大环节中它不做生产制造,把生产制造交给我国企业来做。

比如做芭比娃娃,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超市的零售价是10美元,而我国制造业企业按照美泰的要求生产出的芭比娃娃出厂价是1美元。

从下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7大环节中各个环节的附加值大小。

“6+1”理论起源于美国,美国大企业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发展中国家。

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

因此,美国企业把它放在发展中国家,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我国传统的发展战略过度依赖于低价格的劳动力供给,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利润率、技术水平等绩效指标与总量地位不相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汇率风险也就随着加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环保等非关税壁垒日益提高,针对我国企业与产品的反穷销案也越来越多,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很难持续。

【W】(第3页)我国制造业企业中装备加工企业占了制造总量的90%。

图中可以看出装备加工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

这就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很高而制造业增加值率很低的局面。

广东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但其GDP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经济外贸依存度却很高,所以2007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广东制造业企业打击很大,赖以生存的传统发展模式失效。

但到了2010年广东企业终于走出了低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9%。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广东省2010年2月份的贸易额是逆差,也就是进口大于出口。

这说明广东省企业已经开始了制造产业转型,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中我们以怡亚通模式来简单说明达到产业链战略的市场运作。

怡亚通模式是基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供应链管理。

其大意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怡亚通作为专业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客户)提供除其核心业务(指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市场)以外的其它供应链环节的服务,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包括代理采购、产品营销支持、进出口通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国际国内物流、物流加工、供应链结算配套服务、供应链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怡亚通是一个第四方物流企业,而它却整合了产品设计、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生产制造,使得各个环节的企业通过怡亚通链接在一起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个链条上各个企业都能都到长远的发展。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链整合。

虽然它并不是像美泰一样一个企业做附加值高的6大环节,但是在中国现在特殊的大背景下,这条产业链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一个好的模式就是灵狮模式。

灵狮模式就是把专业产品设计的企业整合到一块,形成了一个设计园,里面有三诺、毅昌这样的优秀设计企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链整合。

三诺本来是一个濒临倒闭oem的小企业,后来经过转型做大公司不愿意做的小部件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经济学家郎咸平计算,在7个环节中的工业设计领域,工业设计每投入一美元,可以给企业带来1500美元到2500美元的销售收益。

在我国企业“走”完整个“6+1”的流程,需要90到180天的时间,而在著名的服装品牌zara走完这个流程是12天,也就是说国外品牌的速度是国内品牌的15倍。

因为zara公司已经完全把这7个环节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我国更多的企业只是占有一个、两个环节,我国企业的关注点是如何降低我自己这个环节的成本,殊不知这一个环节降低的成本远不如与其他环节上企业打交道花费的成本高。

在产业链竞争的时代生产制造的成本已经远没有那么重要了,产业链的整合所节约的交易成本远大于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制造上成本的节约。

有人说我的产品大部分要出口,我不需要其他的环节,我干嘛要整合产业链呢?这是很大一个误区,我国人口众多,现有消费率还很低,也就是内需还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企业产品内销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