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皇帝始成为国家元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皇帝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辅佐政务。宰相作为官僚集团的首领,是皇帝的最高助手,是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官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化。系统研究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及其流变规律,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十分必要。
标签:宰相制度;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流变规律
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与宰相的职权
1.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
宰原是掌管饮食的官吏,相是掌管礼仪事物的。相本来不是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崔杼立景公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相成为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国君为独掌大权而设置相来抵挡封建贵族专权,相逐渐独立并成为实际的政务官员,后来也就有了丞相、相国的称呼。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二年秦国开始设置丞相,当时丞相有左右之分,但是在秦武王之后丞相只有一人来担任,后来丞相又改名为相国,地位更加尊崇,吕不韦就曾经获得此称号。汉承秦制,在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也设置丞相,在汉高祖十一年将其改名为相国,惠帝时丞相分左右,汉文帝时又改为一人,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产生。
1.2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权
在中国古代,宰相主要的职权包括:决策权、颁行政令权、参加朝政权、统领百官权、献意奏章权、谏诤皇帝权等。宰相上乘承天子,下辖百官,事无不总,是官僚集团的核心,是皇帝的最高助手。因此,《汉书·陈平传》这样描述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2 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
中国宰相制度从秦汉始建到明清消亡,历经两千多年流变,大致经历三大阶段(如图1),即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三公制、隋唐至宋元时期的三省制、明清时期的内阁制。
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三公制
秦和汉初在政府机构设置上主要是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政府最高官员,丞相辅助皇帝掌管天下政事;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但由于太尉只是军事首长,御史大夫本身也只是丞相的副手,丞相便成为官僚集团的唯一领袖,因此这种宰相制度实际上是独相制。
西汉成帝时将把将军官废弃,大司马骠骑将军被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称为大司空,将他们都封侯,俸禄和丞相的一样,如此一来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就成为三公,都是宰相。在国家法度上三公正式出现,他们都是宰相,于是以秦汉初年的丞相独相制就被三公多相制所代替。西汉哀帝时对三公进行了正式的职权划分分职,从此以后丞相的名称就被废弃了,丞相之名被大司徒所取代。东汉光武帝鉴于王莽篡汉的教训,极大的削弱了三公的权力,史料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东汉初年大司徒改为司徒,执掌课考和民政事务;大司马改为太尉执掌军队的课考;大司空改为司空执掌建设和水利,三公实际上没有了参与国家大政的机会,三公制基本上废弃。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制度处于三公制想三省制的过渡阶段,在此不再冗述。
2.2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三省制
三省制度应该以唐朝为代表,但是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建立却并不是源于唐代,它们多源于魏晋时期。门下省源于东汉的侍中寺,魏晋时正式形成;尚书省魏晋时始建。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设置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其中秘书省职位悠闲,内侍省是太监机构,因此前三个省就成为实际的中枢机构。唐太宗时将三省的职权进行明确划分,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门下省对诏令进行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度实际上是多相制,唐代的三省制度是委员会制,“汉代有一人来掌握全国的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唐代三省制度是一种皇帝与大臣完美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使得皇帝既能够享受安逸生活,又不至于大权旁落,权臣祸国殃民;另一方面丞相职权由多个部门掌握,集体处理国家事务可以集思广益,能够正确处理复杂多变的政务。唐代的三省制度既可以巩固皇权、抑制相权,又可以使三省有充分的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较好地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平衡。
北宋初期虽然在名义上沿用唐朝的三省制度,但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三省之中,尚书省和门下省尽失权力,仅中书省能够参与大政。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北宋在政府中设置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置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宰相的权力所剩无几。北宋徽宗时废弃尚书令,南宋孝宗时又罢除中书令,三省制度至此名实俱亡。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一统华夏。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元朝设置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是全国唯一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家的行政核心与枢纽,中国的宰相制度再次回归到秦至汉初的一元体制,重新走上独相制的道路。
2.3 明清时期的内阁制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承元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统领全国政务,是国家的政治中枢。但朱元璋发现中书省丞相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于1377年设立通政司负责管理奏章,1378年又明确规定大臣向皇帝上奏不得通知中书省。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命令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丞相制度在名义上消失,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皇权兼领相权。1382年,朱元璋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五品官员,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没有实权。到仁宗、宣宗时殿阁大学士的重要性加强,并逐步形成内阁制。后来内阁中又出现首辅大学士,权力巨大,品级较低,须兼任师保尚书后才地位尊崇,但是终究不如宰相那样名正言顺,因为从法制上讲明朝没有宰相,如果有人想有所作为是很难的。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位,由内阁首辅张居正辅政。张居正推行大有为之政治,进行政治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但却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认为张居正是权臣、弄权、奸臣。因为从客观上讲,张居正并非宰相,不是正式的国家行政领袖,内阁首辅作为皇帝顾问集团的领袖,无权监管六部,俚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中是不允许宰相存在的。张居正只得委曲求全,与太监冯保结合,因为当时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握有朱批之权,内阁意见只有得到朱批才能正式颁行,张居正自诩为周公,但周公却巴结一个太监,显然这是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贻害,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悲哀。
名义上的宰相制度在明朝虽已不复存在,但内阁首辅类似于宰相,故宰相制度在明朝是名亡而实存。清王朝由满洲人建立,它与中国传统的王朝不同,在中国的传统王朝中皇帝是国家首脑,受到全国百姓拥护。但清王朝的皇帝最初只是满洲人的皇帝,代表满洲人的统治。但清王朝为了统治满洲人之后的大多数人,只能采用秘密政治,故宰相制度在清王朝已经是名实俱亡。清初沿用明制,不设立宰相,设立内阁大学士管理国家政务,这利于皇帝专权。但清王朝并不满足于此,雍正十年设军机处处理国家政务,由皇帝亲自挑选亲信大臣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逐渐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并渐渐取代内阁制。军机处实际上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处,在军机处里军机大臣并不能够做出决策,大政方针只能由皇帝作出,军机大臣跪接圣旨,军机处是实际上的执行机关。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中国宰相制度寿终正寝。
3 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规律
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流变的内在动力在于皇帝,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皇权需要相权的辅佐,但皇权的独断性使其不愿受到相权威胁,为了加强皇权,历代皇帝都不遗余力的削弱相权,这就造成了宰相制度的流变,也是宰相制度流变的根本动力。
宰相制度流变的标志就在于宰相职权的分化,在西汉初年宰相权力巨大,皇帝也畏惧三分。汉文帝时申屠嘉为丞相,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当上朝的时候邓通对丞相申屠嘉不恭敬。申屠嘉就派人把邓通找来,要斩杀他,文帝派人给申屠嘉讲好话,才释放了邓通。从这个例子中就能够看出来,当时丞相的权力巨大,皇帝也得礼让三分。汉武帝时设立了以侍中、中书为首的中朝,渐渐疏远了丞相,丞相的权力逐步被削弱。隋唐时期行三省制,相权被一分为三,决策、审核、执行被分开,皇权渐强。北宋时丞相的权力更被细化,一部分行政权、军事权、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