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名利场》中女性主义觉醒的原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名利场》中女性主义觉醒的原因摘要:《名利场》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深受读者喜爱,直至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名利场》以英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男权主义主导的社会为背景,勾画了女主蓓瑞卡·夏普凭借一切努力从社会底层进入上流社会的场景,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觉醒。本文对小说女主人公蓓瑞卡·夏普的女性主义觉醒过程进行分析,寻找觉醒的根本原因——双性同体。

关键词:《名利场》蓓瑞卡女性主义双性同体

一、引言

双性同体(androgyny)起源于神话故事,随着时代变化,产生了新的含义。在生物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人体结构和生理表征的两种结合,在心理上指的是人格中同时兼备强悍和柔情、果断和细腻等跨性别的特征[1]。英女权主义代表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是最早在文学领域引入这一概念的人,在演讲稿《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指出:“每个人都有两种力量控制自己,分别是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然而在男女两性各自的脑海中,自身往往是最有力量的角色。最正常的、合适的境况就是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生活、精神共鸣的时候。”[2]“双性气质”是在“双性同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经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迅速崛起,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动,贫富差距开始拉大。与此同时,受到男权主义社会压迫的女性开始反抗,争取自由平等和社会地位,女权主义开始觉醒。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笔下的《名利场》就描绘了在社会等级森严、男

权主义盛行的维多利亚时代,面对趋名逐利、金钱至上的社会,女主人公蓓瑞卡下定决心改变悲惨的命运,努力成为上流社会一员的过程。她充分利用每一次外部环境的改变,不断强大自我,凭借女性气质一步步融入上流社会,更凭借着男性气质游走在男权主义社会,实现个人奋斗目标。

二、社会环境为蓓瑞卡提供外部条件

(一)从社会底层进入平克顿私立学校

蓓瑞卡的父亲是一位穷困潦倒、颇为自负的无名画家,喜欢赊账喝酒,经常借酒疯对妻儿进行打骂。蓓瑞卡的母亲是一位法国人,从事卑微职业,以歌剧芭蕾为生,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蓓瑞卡一口纯正的巴黎口音法语就是受其影响。因此,出生在这样一个无爱、贫穷、暴力的家庭,她比同龄的女孩都要早熟、圆滑及坚强。父母去世后,蓓瑞卡来到了平克顿女子私立学校,贵族小姐的奢侈生活引发了她的羡慕和嫉妒之情。于是,她决定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学会贵族小姐的社会技能,凡是必修课程都拼命掌握,为她日后与上流精英的社交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磨炼了蓓瑞卡强大的内心,底层社会的贫困和上流社会的奢华,这两者之间强烈的对比刺激着她内心,现实的差距让她想成为人上人[3](64)。从社会最底层到开始接触上流社会,蓓瑞卡女权主义开始觉醒。(二)从平克顿学校私立进入爱米莉亚·赛德立家

从平克顿学校毕业前往爱米莉亚家是蓓瑞卡涉足人生的开始。来自爱米莉亚的无条件支持和信任的友情,是她跻身上流社会的重要成功要素之一。她始终认为要是“她不能给自己物色到一个丈夫的话,茫茫人海就没有第二个人会替她操这份心了”[4]。她在约瑟面前举止优雅,文静温柔,寻找共同话题,试图吸引他

的注意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她开始学会用美貌吸引男人的眼,用温柔狠狠抓住男人的心[3](64),凭借散发出的女性气质打开了一条通往上流社会的捷径。

(三)从爱米莉亚家进入准伯爵皮特·克劳利家

来到钦设克劳利镇,蓓瑞卡得到了广结善缘的机会,开始大展宏图。和周围人和睦相处,赢得了东家的好感和信任,巩固了在克劳利庄的地位。从此她从一位怨天尤人、自傲、张扬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位处事谨慎、待人谦恭、独当一面的成熟女性。她对克劳利小姐卑躬屈膝、曲意逢迎的同时用美貌和温柔俘获罗登的芳心,从一位社会底层女家庭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贵族太太。蓓瑞卡借助女性气质再一次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利用婚姻成功踏入了上流社会。

(四)嫁给罗登克劳利之后

克劳利小姐因为无法接受最喜爱的侄子娶了一名社会底层女子,所以剥夺了罗登继承人的资格,只留给他200英镑的遗产。面对这样的困境,蓓瑞卡并没有放弃上流社会的梦想。相反,嫁给罗登后她借着“罗登太太”的头衔,左右逢源,成为上流圈子里的“宠儿”,更加光明正大地在上流社会混得风生水起,与贵族小姐、太太、勋爵们进行社交。因此,她短暂地享受到了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时期。由此可见,蓓瑞卡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凭借乐观坚强的心态和永不言弃的决心,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人与物及自身的优势,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

三、性格因素为蓓瑞卡提供了内在力量

(一)强烈的反抗精神

蓓瑞卡经历了悲惨的童年,从“八岁起便是当家的女人”[4],替父亲打发讨债人,向掌柜们说好话以求赊账。来到平克顿学校之后,她更是认识到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但她不甘心成为一个底层人民,开始反抗。

首先,是对平克顿小姐的反抗。蓓瑞卡在学校努力修完了上流社会女子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擅长琴技。但她拒绝了来自校长让她教授低班的音乐课的邀请。她说:“我在是跟孩子们说法语的,不是教他们为你省钱的。”[4]在离开平克顿私立学校时,当着校长的面把每个学生照例赠送的《词典》大胆地从马车里扔出去,以此报复多年来的压迫和释放心中的不满。这一系列反抗学校权威的行为体现了蓓瑞卡拥有一颗强烈摆脱阶级束缚的决心,不屈服于阶级社会的统治。蓓瑞卡自始至终都在“为活在太阳下”[7](39-40)不断努力拼搏。

来到准伯爵克劳利家之后,蓓瑞卡一改平克顿学校激烈的反抗方式,采用了柔和的反抗方式[5](93-94)。她和庄园上的每一个人和睦相处,尽心尽职地处理庄园里所有大小事务,赢得了除准男爵夫人以外所有人的喜爱。如果说第一次的反抗是幼稚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反抗是充满智慧的,只有通过这样融入式的反抗才能抵挡住上流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6](85-86),实现上流社会梦。

最后,即使身处逆境,蓓瑞卡也不断与资产阶级顽强斗争。她与斯泰因勋爵丑闻在上流社会广泛流传之后,贵族夫人们路上看见蓓瑞卡都要“恶狠狠地瞪几眼,撇下她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儿”[4],上流社会男人们“态度也发生了难以形容的变化”[4]。一夜之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蓓瑞卡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开始重新塑造正面形象。她开始每周按时支付账款,每周按时到教堂做礼拜,参与赈灾救济遇难渔民的寡妻遗孤……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体现了蓓瑞卡在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