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题目: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初始条件:

-

一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其中Y为电机转速,为电枢电压,W 为负载转矩。令电枢电压由PI控制定律求取,PI表达式为:

,其中e=r-y。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写出以va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2)试求kP和kI的值,使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包括;

(3)计算在单位阶跃参考输入、单位斜坡参考输入、单位阶跃扰动输入、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4)用Matlab证明你的上述答案,并画出系统响应曲线;

(5)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的过程,附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时间安排:

任务时间(天)

审题、查阅相关资料1

分析、计算2

编写程序2

撰写报告2

论文答辩0.5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

1、写出以va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图1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以R为系统给定输入,W为扰动输入,由题意知:

令扰动W=0得:

化简得:

利用拉氏反变换知所求的微分方程:

2、已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包括,试求和的值

由题目已知特征方程的部分根,可以先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写出特征方程,再将特征方程根带入方程求得方程系数。具体过程如下:

(1)由和 =e*D得:

D= = =

(2)系统的开环函数为:

=D*300* =

(3)有开环传递函数写出闭环特征方程D(s为:

D(s= +s(30+300 +300 =0

(4)将根代入上述方程得:

3、计算在不同输入下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系统控制准确度的一种度量,通常称为稳态性能。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稳态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实际的控制系统,由于系统结构、输入作用的类型(控制量或扰动量)、输入函数的形式(阶跃、斜坡或加速度)不同,控制系统的稳态输出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与输入量一致或相当,也不可能在任何形式的扰动作用下都能准确地恢复到原平衡位置。此外,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间隙、不灵敏区、零位输出等非线性因素,都会造成附加的稳

态误差,可以说,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控制系统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尽量的减少系统稳态误差(或使其小于某一容许值)。

系统稳态误差的定义:当系统的过渡过程结束以后,就进入了稳态,而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偏差量称为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描述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

3.1在单位阶跃参考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当输入R(s= ,N(s=0时,

其中,静态误差K为:

所以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3.2在单位斜坡参考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当输入R(s= ,N(s=0时,

其中,静态误差K为:

所以单位斜坡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3.3在单位阶跃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当时,等效图为

N - Y

300D

-

图2只有扰动输入时的等效框图

由图2知:

所以单位阶跃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3.4在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当时,

同理知:

所以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四、用Matlab验证各输入条件下的稳态误差

4.1在单位阶跃参考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在matlab中输入如下程序,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程序如下:

num=[30,1800];

den=[1,60,1800];

step(num,den

grid on

绘出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0.2

0.4

0.6

0.8

1

1.2

1.4

Step Response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图4-1单位阶跃参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从图4-1中稳态输出取参考点,由图中该点数据可以看出,系统的最终稳态输出为0.999,即y( =0.999,故可得到系统的误差信号 ,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4.2在单位斜坡参考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闭环传递函数同4.1节,在matlab 中输入如下程序,绘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num=[30,1800]; den=[1,60,1800]; sys=tf(num,den;

t=0:0.01:1; u=t;

lsim(sys,u,t,0;grid

绘出的单位斜坡响应与输入信号的图像(放大后)为:

Linear Simulation Results

Time (seconds)

A m p l i t u d e

0.5

0.55

0.6

0.65

0.7

0.75

0.8

0.85

0.9

0.95

0.5

0.550.60.650.70.750.80.850.90.95

图4-2单位斜坡参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由图4-2中的参考点数据可以算出,稳态误差 ,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4.3在单位阶跃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该情况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在matlab中输入如下程序,绘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num=[-1200,0];

den=[1,60,1800];

sys=tf(num,den;

t=[0:0.0001:0.5];

[y,t]=step(sys,t;

plot(t,-y

hold on

plot(t,1

xlabel('t';

ylabel('y(t';

title('step response';

grid

所以误差信号e(t响应曲线和阶跃扰动输入时的图线为

00.050.10.150.2

0.250.30.350.40.450.5

t

y (t )

step response

图4-3单位阶跃扰动输入时的误差响应曲线

由图4-3中可以看出系统误差近似为0,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4.4在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同4.3节闭环传递函数,

在matlab 中输入如下程序,绘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num=[-1200,0]; den=[1,60,1800]; sys=tf(num,den; t=[0:0.0001:0.5];

u=t;

[y,t]=lsim(sys,u,t,0; plot(t,-y hold on plot(t,u xlabel('t'; ylabel('y(t';

title('ramp response'; grid

所以误差信号e(t 响应曲线和斜坡扰动输入时的图线为

0.050.10.150.2

0.250.30.350.40.450.5

00.10.20.30.4

0.5

0.6

0.7

t

y (t )

ramp response

图4-4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从图4-4中可以看出 ,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5、小结与体会

短短一个星期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很快就结束了,从这次课程设计里我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收获了学习的快乐。

由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期末考试还未开始,所以正好伴随着复习进行课设,很快的将我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使我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更加的深刻,我的题目内容是对不同输入下的系统进行稳态误差分析,然而开始课程设计时才发现原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参数计算部分不难,很快就能把各种稳态误差算出来,但是到了MATLAB仿真阶段遇到了困难,我以前也用过MATLAB,但由于长时间的不练习,就生疏了很多,用起来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连MATLAB的基本用法也是现学现用。从学习MATLAB的过程中我体会到MATLAB的确是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软件,简单的几个编程就能轻松绘出该系统的输出相应曲线和稳态误差。学会了MATLAB的基本用法后,很快仿真曲线和仿真计算数据也得出来了,通过与理论计算数据相比较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完成任务。

课程设计和平时的理论学习不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锻炼实践能力的过程,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并在我以后的一生都将激励我尽量做到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这次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课程设计中我也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Holly Moore.Matlab使用教程(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吴忠强.控制系统仿真及Matlab语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张葛祥.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电机控制实验一_赖佳骏

装订线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指导老师:年珩赵建勇成绩: 实验名称: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类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3.研究调节器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1.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由电流和转速两个调节器综合调节,由于调速系统的主要参量为转速,故转速环作为主环放在外面,电流环作为副环放在里面,这样可抑制电网电压扰动对转速的影响,实验系统的组成如上图所示。 2.系统工作时,先给电动机加励磁,改变给定电压U g的大小即可方便地改变电机的转速。ASR、ACR 均设有限幅环节,ASR的输出作为ACR的给定,利用ASR的输出限幅可达到限制启动电流的目的,ACR 的输出作为移相触发电路GT的控制电压,利用ACR的输出限幅可以达到限制 min的目的。 3.启动时,当加入给定电压U g后,ASR即饱和输出,使电动机以限定的最大启动电流加速起动,直到电机转速达到给定转速(即U g= U fn),并在出现超调后,ASR退出饱和,最后稳定运行在略低于给定转速的数值上。

三、实验内容 1.各控制单元测试。 2.测定开环机械特性及高、低速时完整的系统闭环静态特性n=f(Id),测定闭环控制特性n=f(Id)。 3.研究系统突加给定,以及突加负载、突降负载时的系统静态及动态特性。 4.观察、记录系统动态波形。 四、实验设备 1.MCL现代运动控制技术实验台主控屏。 2.给定、零速封锁器、速度变换器、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组件挂箱。 3.直流电动机-测功机-测速发电机。 4.双踪记忆示波器。 5.数字式万用表。 五、实验方法步骤 1.开环外特性的测定 (1)控制电压U ct由给定器输出U g直接接入,合上测功机的“突加给定”开关。(注意:这时转矩设定旋钮应在逆时针到底的位置,此时相当于空载)。 (2)逐渐增加给定电压U g,使电机起动、升速,调节U g和测功机的转矩设定旋钮,使电动机电流 I d=I ed=0.9A,转速n=n ed=1400r/min。 (3)调节测功机的加载旋钮,改变负载,即可测出系统的开环外特性n=f(I d),记录于表中。 2.单元部件调试 (1)调节器的调零 (2)调节器的正负限幅值的调整。 直接将给定电压U g接入移相控制电压U ct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a相锯齿波和1号触发电路输出双脉冲波形。当U ct由零调大时,α角渐渐变小,当α接近于零时,记下此时的U ct′。一般可确定移相控制电压的最大允许值U ct max=0.9U ct′,即U ct的允许调节范围为0~U ct max。 (3)电流反馈系数的整定。 直接将给定电压U g接入移相控制电压U ct的输入端,整流桥接电阻负载,测量负载电流值和电流反馈电压,调节电流变换器上的电流反馈电位器,使得负载电流I d=1A时的电流反馈电压U fi=6V,这时的电流反馈系数β=U fi/I d=6V/A。 (4)转速反馈系数的整定 直接将给定电压U g接入移相控制电压U ct的输入端,整流电路接直流电动机负载,测量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值和转速反馈电压值,调节速度变换器上的转速反馈电位器RP1,使得转速n=1000r/min时的转速反馈电压U fn=6V,这是的转速反馈系数α=U fn/n=0.006V/(r/min)。 3.系统特性测试 先将ASR、ACR均接成P调节器接入系统,形成双闭环不可逆系统,使得系统能基本运行。确认整个系统的接线正确无误后将ASR、ACR均恢复成PI调节器,构成实验系统。 (1)机械特性n=f(I d)的测定 电动机先空载,调节转速给定电压Ug使电动机转速接近额定值,n=1400r/min,调节测功机加载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题目: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初始条件: - 一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其中Y为电机转速,为电枢电压,W 为负载转矩。令电枢电压由PI控制定律求取,PI表达式为: ,其中e=r-y。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写出以va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2)试求kP和kI的值,使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包括; (3)计算在单位阶跃参考输入、单位斜坡参考输入、单位阶跃扰动输入、单位斜坡扰动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4)用Matlab证明你的上述答案,并画出系统响应曲线; (5)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的过程,附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时间安排: 任务时间(天)

审题、查阅相关资料1 分析、计算2 编写程序2 撰写报告2 论文答辩0.5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 1、写出以va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图1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以R为系统给定输入,W为扰动输入,由题意知:

令扰动W=0得: 化简得: 利用拉氏反变换知所求的微分方程: 2、已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包括,试求和的值 由题目已知特征方程的部分根,可以先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写出特征方程,再将特征方程根带入方程求得方程系数。具体过程如下: (1)由和 =e*D得: D= = = (2)系统的开环函数为: =D*300* = (3)有开环传递函数写出闭环特征方程D(s为: D(s= +s(30+300 +300 =0 (4)将根代入上述方程得: 3、计算在不同输入下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系统控制准确度的一种度量,通常称为稳态性能。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稳态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实际的控制系统,由于系统结构、输入作用的类型(控制量或扰动量)、输入函数的形式(阶跃、斜坡或加速度)不同,控制系统的稳态输出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与输入量一致或相当,也不可能在任何形式的扰动作用下都能准确地恢复到原平衡位置。此外,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间隙、不灵敏区、零位输出等非线性因素,都会造成附加的稳

清华大学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 精33 任雪冰 2013010667 同组:邢博文,锐 实验一 matlab仿真实验 1.1 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 ?如图1-1,对直流电机输入一个阶跃信号,画出阶跃响应曲线,指出主导极点。 极点-10对应的转折频率位于低频或者或中频段,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等有较大影响,是主导极点。 极点-10000则不是。 1.2 直流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 如图,用测速发电机检测直流电机转速,用控制器Gc(s)控制加到电机电枢上的电压。

(1)假设Gc(s)=100,用matlab画出控制系统开环Bode图,计算增益剪切频率、相位裕量、相位剪切频率、增益裕量。 增益剪切频率783 相位裕量48 相位剪切频率3180 增益裕量20.9 (2)通过分析Bode图,选择合适的常数Kp作为Gc(s),使闭环单位阶跃响应超调量小于5%。 相位余量;故减小Kp,Kp=40.30.20均可

K=40时开环bode图: (3)计算此时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画出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稳态值是否与理论一致?

Kp=40时: 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 数时,使用终值定理计算得到对应的稳态值为2000 =48.780487804878049 41,考虑到从图 像判断稳态值时数据点是人为选取造成的误差,所以可以认为理论值与实际值是一致的。K=1.4,稳态值和理论值基本相同。 (4)令Gc(s)=Kp+KI/s,通过分析(2)的Bode图,判断如何取合适的Kp和KI的值,使得闭环系统既具有高的剪切频率和合适的相位裕量,又具有尽可能高的稳态速度误差系数。画出阶跃响应曲线。 要是稳态速度误差系数尽可能大,及 Kp,和Ki都要尽量大,由(2),Kp=40,为了保证相位裕量在80附近,实验可以看出,可以取Ki=1000

稳态误差分析及PID调节作用

3-7 稳态误差分析 控制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输出信号中将含有两个分量。其中一个分量是暂态分量。它反映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对于稳定的系统,暂态分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最终将趋于零。另一个分量称为稳态分量。它反映控制系统跟踪输入信号或抑制扰动信号的能力和准确度,它是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对于稳定的系统来说,稳态性能的优劣一般是根据系统反应某些典型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来评价的。因此,本节着重建立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 一、误差和稳态误差 设)(s C r 是控制系统输出(被控量)的希望值,)(s C 是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出值。我们定义系统输出的希望值与输出的实际值之差为控制系统的误差,记作)(s E ,即 )()()(s C s C s E r -= (3-40) 对于如图3-36(a)所示单位反馈系统,输出的希望值就是系统的输入信号。因此,系统的误差为 )()()(s C s R s E -= (3-40a ) 可见, 单位反馈系统的误差就是偏差)(s ε。 但对于如 图 3-36(b)所示的非单位反馈系统,输出的希望值与输入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给定的函数关系。这是因为,系统反馈传递函数)(s H ,通常是系统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的测量变换关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系统输出的希望值与输入之间的关 系为) ()()(s H s R s C r =,所以系统误差为 )()( )(1)(s C s R s H s E -= (3-40b) 显然,在非单位反馈系统中,误差与偏差是有差别的。由图 3-36(b)和式(3-40b)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简单关系 )() (1)(s s H s E ε= (3-40c) 所谓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趋于稳态后的输出希望值 )(∞r c 和实际输出的稳态值)(∞c 之差,即 )()(∞-∞=c c e r ss 下面举二个例子说明稳态误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与 哪些因素有关? 1.随动系统如图1-7所示随动系统,要求输出角c θ以一定精度跟踪输入角r θ,显然这时输出的希望值就是系统的输入角度。故这个随动系统的偏差就是系统的误差。 若系统在平衡状态下,c r θθ=,即0=-=c r e θθθ,0=e u ,电机不转。假定在0=t 时,输

直流电动机PID控制的仿真研究

直流电动机PID控制的仿真研究 直流电机长期以来都在调速系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磁场一定的条件下,转速和电枢电压成正比,转矩容易被控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在分析直流电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Matlab对直流电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系统参数是否满足设定要求的方法。 标签:直流电机; PID;仿真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8102 0 引言 长期以来,直流电机被广泛应用于调速系统中,而且一直在调速系统领域占居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直流电机不仅调速方便,而且在磁场一定的条件下,转速和电枢电压成正比,转矩容易被控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能较平滑和经济地调节速度。因此采用直流电机调速可以得到良好的动态特性。本文在分析直流电机主要性能指标,如设定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上升时间,调整时间,等等。以及控制方法的PID控制,即通过控制比例、积分、微分参数分析系统的稳态曲线,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通过Matlab对直流电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系统参数是否满足设定要求的方法。 1 直流电机调速方法简介 直流电动机分为有换向器和无换向器两大类。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最早采用恒定直流电压给直流电动机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调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得到较宽和平滑的调速性能。该法只适用在一些小功率且调速范围要求不大的场合。20世纪30年代末期,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的出现才使调速性能优异的直流电动机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控制方法可获得较宽的调速范围、较小的转速变化率和平滑的调速性能。但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系统重量大、占地多、效率低及维修困难。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已取代了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它的调速性能也远远地超过了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精度、动态性能、可靠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直流电机的转速n和其他参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n=Ua-IaRaCEφ上式中: Ua-电枢端电压(V); Ia-电枢电流(A); Ra-电枢电路总电阻(Ω); φ-励磁磁通(wb); CE-电势系数。CE=pN60a,p为电磁对数,a为电枢并联支路数,N为导体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式中Ua、Ra、φ三个参量都可以成为变量,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参量,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直流电动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设计报告正文 第一章直流电动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1.1 广义对象的组成原理 1.1.1 被控对象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被控制量 1、被控对象:电动机 被控量:电动机的转速 2、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即:运动导体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切割电势;或者说匝线链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在线全中产

生感应电势。 N极下到导体中的电流流出纸面,用Θ表示。 S极下到导体中的电流流出纸面,用⊗表示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如果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其中流过的电流为i,导体所在的磁通密度为B,那么导体受到的磁力的值为F=BLI 式中,F的单位为牛顿(N);B的单位为韦伯/米2(Wb/m2);L的单位为米(m);I的单位为安(A);力F的方向用左手定则来确定。 1.1.2 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原理 功放的作用是通过对控制信号的功率放大以产生足够的功率来驱动执行机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将电源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来的β倍的大信号,这种现象成了功率放大。而场效应管则是栅极变化一毫伏,原极电流变化一安,就成称跨导为1,功率

放大器就是利用这些作用来实现小信号来控制大信号,从而使多级放大器实现了大功率输出,并非真的将功率放大了。 1.1.3 测速元件工作原理 因此电刷两端的感应电势与电机的转速成正比,即电势值能表征转速的大小,因此直流测速发电机可以把转速信号转换成电视信号,从而用来测速。 测速装置由电机,光栅盘,等组成。 1.2广义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1.2.1广义对象时间响应特性的测试 1.2.1.1测试实验原理图 G(s)= )()(s s N 输出量 G (s )=Φ(s) -1Φ(s) Φ(s)= ) 输入量(s ) (s N (可以消除干扰) 输入——> ------------ G(s) 输入 G(s) n

直流电机伺服系统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伺服系统实验报告 目录 直流电机伺服系统实验报告 (1) 实验一、MATLAB仿真实验 (2) 1.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 (2) 2.直流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 (2) 3.直流电机的位置闭环控制 (7) 实验二、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11) 1.反馈增益调节 (12) 2.抗扰动能力对比 (12) 3.比例调节下的特性测试与控制参数优化 (13) 4.比例积分调节下的特性测试与控制参数优化 (15) 5.测试速度环的速度误差系数(选做) (18) 6.思考题 (19) 实验三、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 (20) 1.测试位置环的速度误差系数 (20) 2.位置环采用比例控制器时的特性 (20) 3.位置环采用PI 控制器时的动态特性 (23) 4.测试工作台位移与输入电压的静特性 (24) 5.思考题 (24) 实验总结 (27)

实验一、 MATLAB 仿真实验 1. 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 如下图,对直流电机输入一个阶跃信号,画出阶跃响应曲线,指出主导极点。 利用Simulink 仿真搭建模型: 实验结果 阶跃响应曲线 两个极点是1210,10000s s =-=-,其中主导极点是110s =-。 2. 直流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

如下图,用测速发电机检测直流电机转速,用控制器Gc(s)控制加到电机电枢上的电压。 (1)假设()100c G s =,用Matlab 画出控制系统开环Bode 图,计算增益剪切频率、相位裕量、相位剪切频率、增益裕量: 当()100c G s =时,改为单位负反馈,开环传递函数: 100 ()(0.11)(0.0011)(0.00011) G s s s s = +++ 绘制系统开环Bode 图: 利用margin 函数,得到:增益剪切频率784.3434/c rad s ω=,相位裕量48.1370γ=,相位剪切频率3179.7/rad s πω-=,增益裕量11.1214g K =。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态误差分析 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控制直 流电机运动过程中,PI控制器常用于控制其转速或位置。在设计PI控制 器时,稳态误差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将对直流电机PI控制器稳 态误差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何通过调整PI控制器参数来减小稳态误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指在控制系统达到 稳定状态时,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差异。对于直流电机控制,稳态 误差通常用来衡量电机的速度或位置达到设定值时的偏差。 1.积分动作的作用不足。PI控制器通过积分动作来消除稳态误差, 但如果积分时间过长或增益过小,积分动作可能无法完全消除误差。 2.系统本身的特性。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还受到电机动力学 特性的影响,例如电机的阻尼特性和惯性特性等。 对于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我们可以将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为: G(s)=K/(s(Ts+1)) 其中,K是系统的增益,T是系统的时延。 对于PI控制器,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 C(s)=Kp+Ki/s 其中,Kp是比例增益,Ki是积分增益。 为了分析PI控制器的稳态误差,我们可以采用闭环传递函数的方式。将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G(s)与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C(s)相乘,得到闭环 传递函数:

T(s)=G(s)C(s)=(Kp+Ki/s)(K/(s(Ts+1))) 通过计算T(s)的极点和零点,可以得到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特性。 对于速度控制系统而言,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零频率处的稳态误差。 T(0)=(Kp+Ki/0)(K/(0(T0+1)))=Kp/K 由上式可知,速度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比例增益Kp有关,而与积 分增益Ki无关。这意味着通过增大比例增益Kp,可以有效减小稳态误差。 但是,过大的比例增益Kp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调整。 当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动态特性。如果 系统的响应速度过慢,可能会导致误差积累较大。在设计PI控制器时,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动态响应性能。 通过分析直流电机PI控制器的稳态误差特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增益Kp来减小稳态误差。同时,还需要注意系统的 动态特性,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 总结起来,直流电机PI控制器的稳态误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通过使用闭环传递函数,我们可以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特性,并根据需求 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这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实现更 好的运动控制效果。

pi控制器原理

pi控制器原理 pi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器,它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 飞行器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pi控制器的原理在控制工程中是 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着重介绍pi控制器的原理。 1. pi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pi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pi控制器是一 种基于误差反馈的控制算法,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比例控制和积分 控制。 比例控制是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并将差异 乘以一个比例系数Kp作为反馈信号。Kp是一个可调的系数,它用来控制控制器的灵敏度。Kp越大,控制器对误差的响应越快,但容易出现 振荡。反之,Kp越小,控制器对误差的响应越慢,但更加稳定。 积分控制是通过监测误差累积量,并将累积量乘以一个积分系数 Ki作为反馈信号。Ki也是一个可调的系数,它用来控制控制器的稳定

性。如果Ki设置得过大,会引起系统的超调或振荡。如果Ki设置得 太小,系统稳定性不够好,会导致系统误差无法完全消除。 在pi控制器中,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是相结合的,通过调节比例 系数Kp和积分系数Ki的值,可以得到较高的控制性能和更好的稳定性。 2. pi控制器的优点与缺点 与其他控制器相比,pi控制器有以下优点: a. pi控制器只需要两个系数,即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这使得 pi控制器非常容易调试和实现。 b. pi控制器可以减少系统的抖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c. pi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应用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和应用场景。 然而,pi控制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a. pi控制器不能直接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因为它只考虑了误差的动态部分。这样,在控制对象出现静态误差时,pi控制器的稳态误 差较大。

直流电机pi调节原理

直流电机pi调节原理 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电器等领域。而PI调节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中。 PI调节是一种比例-积分控制器,其原理是根据偏差信号来调整输出信号,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在直流电机控制中,PI调节器通常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或位置,使其达到期望的目标。 在直流电机控制中,PI调节器的输入是偏差信号,即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来调整输出信号,进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在比例控制中,输出信号与偏差信号成正比。偏差信号越大,输出信号就越大,从而加快电机的响应速度。而在积分控制中,输出信号与偏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积分控制的作用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使电机能够更好地跟踪期望值。 当偏差信号较小时,比例控制占主导地位,输出信号的变化主要由比例控制器决定。而当偏差信号较大时,积分控制逐渐起作用,输出信号的变化主要由积分控制器决定。 通过调节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可以实现对电机控制的精确调节。比例参数决定了输出信号对偏差信号的敏感程度,而积分参数决定了输出信号对偏差信号积分的敏感程度。通过合理选择和调节这两

个参数,可以使电机控制系统达到较好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PI调节器常常与速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配合使用,以获取实际值和期望值。传感器将实际值反馈给PI调节器,PI调节器根据偏差信号进行调节,并将输出信号送往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转速或位置。 总的来说,直流电机PI调节的原理是通过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来调整输出信号,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通过合理选择和调节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可以使电机控制系统达到较好的性能。这种控制方法在直流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直流电机PI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直流电机PI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引言: 直流电机在电力系统、机械工程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为了实现对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控制器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其中PI控制器是常用的一种控制器,它可以实现电机速度和位置的闭环控制,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本文将对直流电机PI控制器的设计和性能进行详细分析。 1.直流电机控制原理: 直流电机是一种转矩速度可控的电动机,其控制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根据给定的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输出转速或转矩。 2.PI控制器原理: PI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由比例(P)和积分(I)两个环节组成。比例环节根据误差的大小对输出信号进行调节,积分环节则根据误差的时间积分来产生输出信号。PI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可以表示如下:u(t) = Kp * e(t) + Ki * ∫ e(t) dt 其中,u(t)为输出信号,Kp为比例增益,Ki为积分增益,e(t)为误差信号。 3.直流电机PI控制器设计过程: (1)系统建模:根据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可以使用电机的转速方程或转矩方程进行建模。

(2)设计目标:确定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例如稳态误差、调节时间、超调量等。 (3)参数调整: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增益Ki,一般可以通过试验和仿真等方法进行参数调整。 (4)性能分析:对设计好的PI控制器进行性能分析,例如稳态误差、 系统稳定性、频率响应等。 4.直流电机PI控制器性能分析: (1)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输出与目标值之 间的偏差。对于PI控制器,当控制系统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增益Ki适 当设置时,可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几乎为零。 (2)系统稳定性:系统稳定性是指控制系统在各种干扰和变动条件下 能否保持稳定。通过动态特性分析,可确定合适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增 益Ki,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3)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于不同频率幅度的输入信号的响 应能力。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可确定合适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增益Ki, 以满足系统对不同频率幅度输入信号的要求。 结论: 直流电机PI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是实现对直流电机精确控制的重 要步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参数调整,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稳定性、响应 速度和位置精度等方面的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直流电机PI控 制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直流电机PI控制器参数设计

摘要 自动控制理论经过数十年的完善和发展,并伴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并且在许多行业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次课程设计所运用的直流电机的PI控制就是其一方面的应用,设计过程中结合设计要求分析PI控制系统对单位阶跃和单位斜坡输入的响应,计算其动态性能和跟踪性能。完成上述分析与计算需要借助功能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MATLAE,精确模拟系统的响应。可见,要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不仅要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还要有熟练运用MATLAB^件的能力,因此在做设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找充分的资料,才能全面的、准确的完成课程设计。关键词:PI控制MATLAB

直流电机PI 控制器参数设计 1. 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组成为比例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和单位负反馈,在比例环节和 惯性环节之间加入了扰动信号比较点。其中,比例环节与惯性环节是该系统的可 变部分。扰动信号输入时要经过一个比例环节。 W R Y 图1-1直流电机PI 控制结构图

2. 设计原理 对于系统的结构图,R和W都是施加于系统的外作用。R是输入信号,W是扰动信号,丫是系统的输出信号。为了研究输入信号R对系统的输出信号丫的影响,需要求有输入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丫/R。在W=0的条件下,求得输入信号下闭环传递函数丫/R。

3. 数学模型 3.1PI模型建立 t 由设计要求:PI表达式为:v a= (k p e - k| edt),其中e=r-y sK 亠K 故做拉氏变换可得D的表达式:D = K p+0二」一- s s 3.2以R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图3-1 W=0时的系统结构图 当W=C时,以R为输入的控制系统如上图3-1所示,有开环传递函数: 严…_600(K P+ KJ 右⑷叫・)=—TTeo—* 同时,当W=0时,以R为输入的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忌『、丫⑴600K * s + SOOKj

自动控制原理课设——直流电机PI控制参数设计

目录 1.设计要求 (2) 2.设计原理 (2) 3.系统设计分析与计算 (3) 3.1 v a 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计算 (3) 3.2计算W到Y的传递函数 (4) 3.3 k P 和k i 的值 (4) 3.4 PI控制环节对系统性能方面的议案相分析 (5) 3.5单位阶跃参考输入作用下系统的跟踪性能 (5) 3.6单位斜坡参考输入作用下系统的跟踪性能 (6) 4.数学仿真与验证 (7) 4.1MATLAB中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 (7) 4.2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输出响应仿真 (7) 4.3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误差跟踪仿真 (9) 4.4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输出响应仿真 (10) 4.5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跟踪误差仿真 (10) 小结与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直流电机PI 控制器参数设计 1.设计要求 要求对如下图所示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PI 控制环节的相关参数K p 和K I 的设计以达到闭环特征根满足包括60j 60±-的要求;并对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以及扰动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并使用在Matlab 仿真软件中对系统的输出响应进行仿真,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修正做设计参数已达到正确结果。 2.设计原理 系统的结构图能较好地反应系统各方面信息,通过对系统结构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求出 图1-1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D 600 60 1 +s R Y a v e + - + 1500 W -

直流电机PI控制器参数设计

题目:直流电机PI控制器参数设计 初始条件: 一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其中Y为电机转速,V a为电枢电压,W为负载转矩。令电枢电压由PI控制定律求取,PI t 表达式为:v a=(k p e - k| edt),其中e=r-y。 W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写出以V a为输入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微分方程; (2)计算W到Y的传递函数; (3)试求k p和可k i的值,使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包括- 60 一60j ; (4)分析在单位阶跃参考输入、单位斜坡参考输入时系统的跟踪性能; (5)在Matlab中画出上述系统响应,并以此来证明(4)的分析结论。 (6)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的过程,附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 准书写。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直流电机PI控制器参数设计 1. 设计原理 1.1系统结构分析 W 图1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系统由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构成,在比例环节与惯性环节之间加入扰动信号比较点。系统有两个输入信号,我们可以令其中一个输入为零,分析另一个输入对输出的影响,最后综合考虑两个信号对输出的影响。 1.2 PI控制器校正原理 比例一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PI控制器,其输出信号mt与输入信号 et有以下关系: m t = k p e t 式中k p为比例系数;T i为积分时间常数 PI控制器在串联校正时,PI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S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可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增加的负实数零点则用来减小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

电机控制大作业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机控 指导老师: 年珩 成绩:实验名称: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 实验类型: ___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直流电机双闭环PWM 调速模型的理解。 2、学会利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工具进行建模仿真。 3、掌握PI 调节器的使用,分析其参数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内容 1、描述Chopper-Fed DC Motor Drive 中每个模块的功能。 2、仿真结果分析:包括转速改变、转矩改变下电机运行性能,并解释相应现象。 3、转速PI 调节器参数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4、电流调节器改用PI 调节器后,对电机运行调速结果的影响。 三、 主要仪器设备和仿真平台 1、MATLABR2013a 2、Microsoft Officials Word 2013 四、 实验步骤及分析 1、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各模块功能分析 参考Matlab 自带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的SIMULINK 仿真模型: demo/simulink/simpowersystem/Power Electronics Models/Chopper-Fed DC Motor Drive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1.1转速给定模块 转速给定有两种方式:一为恒定转速给定,二是阶跃的给定。两种方式的选择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实现。 恒转速给定可由以下窗口修改设置:

PID原理普及

正文开始: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PID原理普及 •常用四轴的两种PID算法讲解(单环PID、串级PID) •如何做到垂直起飞、四轴飞行时为何会飘、如何做到脱控? PID原理普及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准、快: 稳定性(P和I降低系统稳定性,D提高系统稳定性):在平衡状态下,系统受到某个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其被控量可以达到某一稳定状态; 准确性(P和I提高稳态精度,D无作用):系统处于稳态时,其稳态误差; 快速性(P和D提高响应速度,I降低响应速度):系统对动态响应的要求。一般由过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2、稳定性: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某一干扰作用后,如果系统输出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稳态值,那么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系统不稳定。 3、动态特性(暂态特性,由于系统惯性引起):系统突加给定量(或者负载突然变化)时,其系统输出的动态响应曲线。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和振荡次数。

通常: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用来评价系统的响应速度; 超调量用来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 调节时间同时反应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 4、稳态特性:在参考信号输出下,经过无穷时间,其系统输出与参考信号的误差。影响因素:系统结构、参数和输入量的形式等 5、比例(P)控制规律:具有P控制的系统,其稳态误差可通过P控制器的增益Kp来调整:Kp越大,稳态误差越小;反之,稳态误差越大。但是Kp越大,其系统的稳定性会降低。 由上式可知,控制器的输出m(t)与输入误差信号e(t)成比例关系,偏差减小的速度取决于比例系数Kp:Kp越大,偏差减小的越快,但是很容易引起振荡(尤其是在前向通道中存在较大的时滞环节时);Kp减小,发生振荡的可能性小,但是调节速度变慢。单纯的P控制无法消除稳态误差,所以必须要引入积分I控制。原因:(R为参考输入信号,Kv为开环增益) 当参考输入信号R不为0时,其稳态误差只能趋近于0,不能等于0。因为开环增益Kv不为0。 6、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可以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具有某种预见性,可为系统引进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而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tao为微分时间常数)

PI控制器.

PI 控制原理 1.1 比例(P )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调增益的放大器。在信号变换过程中,P 控制器值改变信号的增益而不影响其相位。在串联校正中,加大了控制器增益k ,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的系统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控制器结构如图1: 图1 1.2 比例-微分控制 具有比例-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PI 控制器,其输出信号m(t)同时成比例的反应出输入信号e(t)及其积分,即: ⎰+=t i dt t e T k t ke t m 0)()()( (1) 式(1)中,k 为可调比例系数;i T 为可调积分时间常数。PI 控制器如图2所示。 图2 在串联校正时,PI 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s 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增加的负实零点则用来减小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 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及动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i T 足够大,PI 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弱,在控制工程中,PI 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 k r(t) - c(s) e(t) m(t) ) 11(s T k i +R(s) - C(s) E(s) M(s)

2 P 和PI 控制参数设计 2.1 初始条件: 反馈系统方框图如图3所示。K (s)D =1(比例P 控制律),s K K (s)D I + =2(比例积分PI 控制律),)6s )(1s (1s G 1+-+= s (s),) 2s )(1s (1 G 2++=(s) 2.2 P 控制器设计 2.2.1 比例系数k 的设定 由题目给出的初始条件知,当G(s)=(s)1G ,未加入D(s )校正环节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6)1)(s -s(s 1 s (s)H(s)++= G s s s 651 s 23-++= (2) 又系统结构图可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所以闭环传递函数为: )6)(1(11) 6)(1(1 )(+-+++-+= s s s s s s s s s φ 1551 23 +-++=s s s s (3) 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D(s)=1552 3+-+s s s =0. 按劳斯判据可列出劳斯表如表1: )s (D G(s) R Y e + - 图3

直流电机PID控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直流电机,特别是在工厂里面,直流电机更是频频出现,直流电机的必要性使直流电机的发展异常迅速,所以对直流电机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电机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和启动性能。它的调速范围宽,调速平滑等特点,可以实现频繁的启动和制动;所以在自动化生产系统中,它起着重要的作用,满足各种各样的运行要求。但直流电机也有它明显的缺点。一是它的结构复杂,消耗材料比较多,所以生产成本高;二是运行时由于有换向器的存在,容易产生火花,因而直流电机可靠性较差,维护也比较困难。但是直流电机并不是一无是处,在一些对性能要求不严格的场合下面,直流电机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当我们找到解决直流电机的转速稳态误差的方法后,直流电机更加的让人们喜爱,再大工厂车间中,直流电机更是无处不在,虽然它有着许多小毛病,但是在某些要求控制性能很高的场合下必须用到直流电机,所以直流电动机的应用目前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直流电机的各种调速方法,以及有关涉及到直流电机的一些边缘知识,像PWM的结构及原理,PID控制的物理结构模型等等,在调速控制中,我们包含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直流电机的开环控制,另一个是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在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中,又分别介绍转速闭环控制和PID闭环控制,并且对直流电机的每个模型进行建模并仿真,观察其动态性能,分析研究直流电机的各个控制的优缺点,我们得到开环直流电机并不能满足我们对生产生活的要求,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进行闭环控制〔PID〕,纵观直流电机的发展史,PID控制虽然有着比开环控制更好的启动型能和稳定性能,但是也还是满足不了社会对直流电机越来越苛刻的需求,所以,在直流电机的控制中,又出现了电流反馈的双闭环调节,这解决了PID控制中无法控制电流的尴尬情况,与PID控制相比较,有着电流反馈的直流电机启动性能更好,在负荷运行时候也更节能。至此,直流电机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它随着社会的需要,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我们会看到多种多样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PID控制,Matlab仿真

PID控制直流电机速度

摘要 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控制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控制算法和手段有很多,模拟PID 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典型的结构,并且参数整定方便,能够满足一般控制的要求,但由于在模拟PID 控制系统中,参数一旦整定好后,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在实际中,由于现场的系统参数、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使系统很难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因此采用模拟PID 控制器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数字PID 技术渐渐发展起来,它不仅能够实现模拟PID 所完成的控制任务,而且具备控制算法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面越来越广。 本设计以上面提到的数字PID 为基本控制算法,以AT89S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产生占空比受数字PID 算法控制的PWM 脉冲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控制。同时利用光电传感器将电机速度转换成脉冲频率反馈到单片机中,实现转速闭环控制,达到转速无静差调节的目的。在系统中采12804LCD显示器作为显示部件,通过4M键盘设置P、I、D、V四个参数和正反转控制,启动后可以通过显示部件了解电机当前的转速和运行时间。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关键词:数字PID;PWM 脉冲;占空比;无静差调节

.、八、一 前言 21 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控制技术成为当今科技的主流之一,广泛深入到研究和应用工程等各个领域。 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器的输出 经过输出接口、执行机构、加到被控系统上;控制系统的被控量、经过传感器、变送器、通过输入接口送到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系统、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电加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目前,PID 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 控制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受益于数十年来全球经济高速成长所获得的PID 控制成果, 在中国市场,一大批机器设备制造商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除满足本土市场庞大的机器设备需求外,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也成为现实需求。在应用方面,这种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医疗、汽车制造、 铁道运输、航天航空、钢铁生产、物流配送、饮料生产等多个方面。但是由于中国科技落后,为此,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掌握与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与解决方案,以提升设备性能、档次与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尤其在运动控制及过程控制方面PID 控制技术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追求将越来越高,PID 控制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发展前景和影响力的新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外各行业的高度重视。 PID 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 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 控制技术。实际中也有PI 和PD 控制。PID 控制器就是根据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进行控制的。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Steady-state error。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偏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 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