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规模养殖技术要点
大鹅养殖技术手册
![大鹅养殖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ad6268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6.png)
大鹅养殖技术手册
》示范1。
一.开始建立鹅群。
1.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鹅群,最好从购买健康的鹅只开始,应该仔细
检查年龄、体型、体重和品种,以免买到质量低劣的鹅只。
2.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每只鹅都应进行全盘检查和消毒,以确保鹅
群的健康。
3.在建立鹅群之前,要先考虑鹅舍的布局,尽量使舍的环境温暖、安静,以免鹅只受到恐吓和惊吓。
4.每只鹅应有充足的空间、适宜的温度和能够自由进出的空气,以及
能够洗澡和游泳的容易清洁的空间等。
5.为了避免混乱和冲突,应把同种品种的鹅只放在一起,以便于更好
地管理。
二.养殖管理。
1.鹅舍应保证充足的通风和排水,以减少对鹅只的感染风险。
2.鹅只的饲料要根据不同品种和年龄,及时更改。
3.鹅舍要定期清洁,确保空气和地面的清洁,以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4.应定期检查鹅只,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根据鹅只的年龄和体型,定期更换鹅舍,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大白鹅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大白鹅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c3c662dd4d8d15abe234eee.png)
大白鹅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大白鹅养殖技术2、饲养规模。
饲养规模要根据养殖户的资金、草料、市场销售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农户饲养肉鹅500只左右,种鹅l50只左右。
专业大户可适当多养,肉鹅可为l 000~2 000只。
种鹅可为500~1000只。
3、鹅舍修建。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
养殖户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
也可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注意安装金属网防敌害。
4、雏鹅开食。
通常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5、饲喂管理。
依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这样不仅满足雏鹅生长需要,还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分群管理。
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后根据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调理,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7、日常管理。
每天扫除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
2%的百毒杀喷洒1次。
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准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挡力。
8、成鹅饲养。
鹅生长至4—10周龄,应分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通常每天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9、疾病防控。
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02a2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3.png)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鹅养殖技术
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的鹅苗,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饲料:鹅的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要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温,防止鹅受寒。
4.疾病防治: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二、鹅养殖管理
1.规范化管理:鹅养殖要遵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饲料、环境、疫苗等检查,确保鹅的健康生长。
2.科学喂养:鹅的喂养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喂养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3.定期清洁:鹅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防止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疾病防治: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养鹅技术
![养殖养鹅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61ed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6.png)
养殖养鹅技术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低,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而养殖养鹅也是一项相对简单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农业项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养殖养鹅的技术要点,帮助养殖者提高养鹅的效益。
1. 鹅舍建设鹅舍的建设是养鹅的第一步,合理的鹅舍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般来说,鹅舍应该选择在开阔的地方,远离污染源和噪音。
鹅舍的建筑材料应该坚固耐用,保温性能良好。
鹅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水槽、喂食槽和休息区,以满足鹅的日常生活需求。
2. 饲料管理鹅的饲料管理对于养殖的效益至关重要。
鹅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的鹅料,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鹅的饮水也需要特别关注,保持水槽的清洁和水质的新鲜。
3. 疾病防控鹅的养殖中常常面临一些疾病的威胁,因此疾病的防控是养殖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首先,养殖者应该选择健康的鹅苗,避免引入疾病源。
其次,鹅舍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保持鹅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消毒。
另外,定期对鹅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4. 繁殖管理鹅的繁殖是养殖者获取利润的关键环节之一。
鹅的繁殖一般采用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的方式。
自然繁殖时,适当提供合适的巢穴,保证鹅的舒适感。
人工繁殖时,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提高繁殖成功率。
无论采用哪种繁殖方式,都需要注意鹅苗的妥善护理,提供良好的温度和饲料,保证鹅苗的健康成长。
5. 销售渠道养殖者还需要关注鹅的销售渠道,确保养殖产出的销售。
可以选择与农贸市场、超市或餐馆等建立稳定的销售合作关系。
同时,养殖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对于销售渠道的选择,养殖者需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总结起来,养殖养鹅技术是一个相对简单但需要细致管理和耐心的农业项目。
合理的鹅舍建设、科学的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和销售渠道的选择都是养殖者需要重视的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养鹅的效益,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f9d9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8.png)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可能因地区、养殖方式、品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鹅棚建设:鹅棚是养鹅的重要设施,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暖和防雨功能。
鹅棚的建造可以采用水泥柱和竹竿等材料,建造宽10米长45米的鹅棚,可以养殖2500只肉鹅。
2. 网床建设:网床是鹅的栖息和活动场所,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度。
网床的建造可以采用两层棉一层草杉,两层塑料布等材料,每平方的造价约为65元。
3. 饲料供应:鹅的饲料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制,以保证鹅的健康和生长。
4. 卫生防疫:鹅的养殖需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5. 环境保护:鹅的养殖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规模化养殖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标准,以确保鹅的健康和生长,同时保护环境。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466a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b.png)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低,深受人们喜爱。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鹅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从鹅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种。
选种是鹅的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种鹅能够保证鹅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选种过程中,应选择健康、外形匀称、活泼好动的种鹅,避免选择有遗传缺陷或疾病的种鹅。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鹅的生长适应性和养殖效益。
二、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影响鹅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首先,要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满足鹅的生长需求。
其次,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通风,保持饲舍的干燥清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的粪便积聚和疾病传播。
此外,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防治疾病,保证鹅群的健康生长。
三、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鹅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合理的疾病防控能够减少鹅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在疾病防控方面,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的卫生和饮水的清洁,避免因此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其次,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鹅,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疫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时间和种类,提高鹅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规模,合理选种、科学饲养管理和加强疾病防控,以提高鹅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f73b5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2.png)
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一、幼雏期1、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
雏鹅每成长一周,对它的稳定可以下降2℃左右,最后直至脱温。
2、开食的话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
3、在幼雏期的时候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了一周后再进行浅水洗浴。
二、育成期1、破壳后第四周开始就进入育成期了,这个时候的鹅成长最为快速,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
2、如果正遇夏季的话,不能过度放牧,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及时接种疫苗,同时还要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
3、在这一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营养和搭配,在喂养的时候需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的方式。
可在日常观察鹅的粪便可以明确的知道饲料是否搭配得当,如果粪便比较小而且坚实的话,说明精饲料过多了,需要加入粗饲料;如果粪便粗大且松散的话,说明粗饲料过多了,需要加精饲料。
三、产蛋期1、这段期间除了保证受精率外还要保证鹅的营养供应。
特别是需要对鹅进行分组饲养,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
2、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
鹅舍内需要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还能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
3、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四、修产期1、产蛋期过后就是修产期,这个时候母鹅的体力和营养都是严重缺乏的,导致羽毛杂乱不堪,这时候就需要强制对它进行人工换羽毛,在人工换羽的时候,尽量分批进行换羽。
2、进行换羽鹅会变得走路摇晃、不愿睡、不愿进食等等,这种情况出现时,无需过度关注,同时注意好鹅舍的清洁、干燥、通风等方面。
3、在喂食上加入一些富含高蛋白的精饲料能让羽毛快速长出来。
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c011be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c.png)
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养殖是一项常见的农业养殖业,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以下是关于鹅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场地: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如靠近水源、土质疏松、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以及生长期少受干扰等。
2.选择适宜的品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鹅品种有长颈鹅、孔雀鹅、白鹅等,选择适宜的品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来进行考虑。
3.科学的饲料配方:鹅的饲料一般包括谷物、豆粕、鱼粉、骨粉等,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节省饲料成本。
4.定期进行消毒:鹅的场地和饮水器等需要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疫病的传播。
5.注意鹅的生长环境:在鹅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6.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为了防止鹅的传染病,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鹅的免疫力。
7.合理的养殖密度:鹅的养殖密度应该根据场地和品种来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密集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总之,鹅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殖业,需要农民在养殖过程中认真掌握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以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16ed7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b.png)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家禽,具有肉质鲜美、蛋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养殖鹅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鹅的养殖方法:1. 圈舍建设:鹅的圈舍可以是简易的,通风、防风、保温和防盗是建设圈舍的基本原则。
鹅圈应保持干燥,鹅不能嫌挑地站在雨里。
圈舍内可铺上稻草或者木炭等物料。
2. 饲养管理:鹅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并且要保持定时定量的饲喂方式。
成年鹅每天需要喂食2-3次,鹅苗每天需要喂食4-5次,每次饲喂30-50克饲料。
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1-2只鹅。
同时,鹅需要有清洁的饮水,要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的清洁度。
3. 疾病防治:在养殖鹅的过程中,要定期巡视鹅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鹅。
同时,鹅也需要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4. 鹅的自然养殖:鹅也可以选择自然生长方式,通过放养的方式养殖。
这样可以减少圈养给饲料带来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自然养殖需要给鹅提供充足的放养场地,同时应注意防止饲料不足导致鹅只体重下降过快。
二、鹅的养殖注意事项:1. 饲料合理搭配:养殖鹅要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喂。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要适当,营养均衡。
2. 清洁环境:鹅的圈舍要保持清洁,经常清除粪便和废弃的饲料。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 预防鸟类窃食:在鹅圈或放养场地周围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物,以防止其他鸟类进入窃食鹅的饲料。
4. 疫苗接种:及时给鹅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禽流感、鸭瘟等。
5. 鹅群管理:鹅群中要保持一定的鸭只比例,可以起到增加战斗力、共同繁殖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鹅群内的厮打行为,减少鹅的厮杀现象。
6. 合理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要根据鹅的体型和场地的大小来合理安排,避免过于拥挤影响鹅的生长和饲养效果。
7. 防止逃逸和捕捉难度大:鹅在淘汰时容易逃逸,因此养殖鹅时要选择不容易逃逸的品种,加强管理措施。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c3fa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d.png)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
规模化养殖鹅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场面积:标准要求养殖场面积足够,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鹅群。
一般来说,标准的养殖场面积应当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鹅群的正常生长和活动需求。
2. 养殖设备:标准要求养殖鹅的设备完善,包括鹅舍、饮水设备、饲料设备等。
鹅舍应当具备保温、排污、通风等功能,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饮水设备和饲料设备应当方便、有效,能够满足鹅群的水分和营养需求。
3. 鹅群数量:标准要求养殖场的鹅群数量应当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以每批养殖鹅的数量为标准。
具体要根据养殖场的条件和经营能力来确定。
一般来说,规模化养殖鹅的数量应当在几百只到几千只之间。
4. 养殖技术要求:标准要求养殖鹅的技术要求高,包括繁殖技术、育雏技术、育成技术等方面。
养殖场应当具备一定的饲养经验和管理水平,能够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确保鹅群的健康生长和产出质量。
5. 生产管理:标准要求养殖场要有完善的生产管理措施,包括饲料供应、疾病防控、兽药使用等方面。
养殖场应当按照合理的养殖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确保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养殖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养殖标准还需根据当地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a35b3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b.png)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大鹅的饲养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鹅的饲养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鹅的饲养技巧一、雏鹅的培育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一个月龄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1、育雏前的准备(1)品种及季节的选择现本地饲养的品种有黑龙江大白鹅、雁鹅、疤拉眼鹅(又名五龙鹅、豁眼鹅)、均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引进品种有莱茵鹅等。
产蛋性能及生长速度都很好,但就肉用性能及毛色品质说来,养殖户及市场上受欢迎的是黑龙江大白鹅,四月龄育成体重8—10斤,毛色洁白;雁鹅为中型鹅品种,毛色为灰羽色,销售价格低;疤拉眼鹅在辽宁、吉林及我省南部县份如双城、延寿饲养较多,为小型鹅品种,产蛋较高,但育成体重为6—8斤,体重偏小,当为肉仔鹅用途饲养时,养殖户不愿养。
在育雏季节的选择上,我省由于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温度、出售时的羽绒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育雏季节多选择在五月下旬至七月初最为适宜,饲养4—5个月,10月中下旬溜完秋茬下小雪后出栏。
(2)育雏方式在规模饲养超过百只的情况下,一般多采用地面平面育雏方式,搭地炎龙人工给温。
(3)育雏舍的维修,对漏风的墙壁要修补好,以保证室内没有贼风进入;对老鼠洞要堵严,以防老鼠咬死鹅雏;对门窗封闭不严的要用塑料布封好,以利雏舍保温;对照明用的线路要安装好,灯泡个数及分布按每平方米3W的照度安排,灯泡度数以45度为宜;对鹅雏饮水所用的以塑料饮水器为好,育雏时不能用宽口的饮水槽;同时备好采食用的塑料布。
4、育雏舍的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地面及墙壁消毒要用3%火碱水彻底喷洒消毒,新利用的雏舍可用3%来苏儿水溶液消毒,育雏室门口要没有白灰消毒槽,但不可以用白灰粉用于地面消毒。
(5)垫料的准备,在地面育雏的情况下,在消毒后的地面上铺8分厚的垫料,从经济实用方面,可采用干燥无霉烂的稻壳做垫料。
鹅类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鹅类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97ced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2.png)
鹅类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鹅类养殖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的养殖项目之一。
由于鹅肉美味可口,鹅毛可用于制作羽绒制品,鹅蛋味道独特,因此鹅类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鹅类养殖的技术要点以及常见的疾病防治方法。
一、鹅类养殖技术1. 场地选择和设计鹅类养殖需要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
养殖场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防止环境污染。
同时,需要根据鹅类的规模和养殖数量确定场地的大小和布局。
合理设计鹅场的空间结构,划分鹅舍、饲养区和活动区,以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2. 鹅种选择和繁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鹅种是鹅类养殖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鹅种有白鹅、灰鹅和斑鹅等。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的,选择具有高繁殖力和优良品质的种鹅。
繁殖时,需要注意进行合理的配对,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3. 饲养管理和饲料配给鹅类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配给。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密度、灯光照明和卫生管理等方面。
合理调配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确保鹅类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4. 疾病防控鹅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因此,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是确保养殖顺利进行的关键。
首先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病鹅。
其次,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同时,定期做好鹅群的免疫接种,增强鹅类的免疫力。
二、常见疾病及防治1. 呼吸道疾病鹅呼吸道疾病是鹅类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
常见的疾病症状有打喷嚏、流清鼻涕和呼吸困难等。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鹅舍通风和卫生管理,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
同时,精心调配饲料,增加鹅类的免疫力。
2. 消化道疾病鹅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饮食不振、食欲减退和排泄异常等症状。
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料配给和饲养管理。
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避免鹅类食用过期或霉变的饲料。
定期检查鹅的粪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眼部疾病鹅眼部疾病一般是由于环境脏污和感染引起的。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2da75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f.png)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注重饲养环境:
1. 鹅群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2. 保持饲养场地的清洁卫生,每日要拖洒干净;
3. 保持饲料的新鲜,避免变质;
4. 给鹅提供充足的清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5. 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鹅只需饱食即可。
科学的饲养技术:
1. 利用合理的营养成分和规律饲喂,达到合理生长;
2. 配制出合适的饲料,可采用秸秆、青贮、玉米、麦麸等;
3. 青饲料应占一定比例,可提高鹅的食欲,促进饲料消化;
4. 配饲料时应考虑到不同生长阶段鹅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
防治疾病:
1. 做好鹅栏的消毒工作,新鹅进栏前也要做好消毒;
2. 鹅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3. 鹅群中发现疾病死亡的鹅,立即处理掉,以避免其他鹅的感染。
注意掌握鹅的生长规律:
1. 鹅从出壳到成熟呈现出生长速度越来越慢的特点;
2. 鹅的生长和体重与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好饲养环境,将利于鹅的成长发育。
鹅场养鹅技术
![鹅场养鹅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a256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e.png)
鹅场养鹅技术
鹅场养鹅技术是指在养殖鹅的场地内,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使鹅群健康成长,提高产蛋量和肉鹅的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鹅技术:
1. 场地选择和环境控制:选择具有良好排水和通风条件的场地,在鹅棚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的情况。
2. 饲料和营养管理:鹅的饲料应该包含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鹅的年龄和用途进行合理的配方。
同时,鹅的喂养次数、喂养量和时间也需要控制得当,以保证鹅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预防和治疗:对鹅进行常规的防疫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疫情扩散,降低损失。
4. 繁殖管理:对于肉鹅和蛋鹅的繁殖管理略有不同。
肉鹅要适当控制繁殖量,以免影响生长速度,而蛋鹅要注意不同品种的产蛋量和蛋质的质量。
5. 人员技术培训:为鹅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鹅场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鹅场养鹅技术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鹅场。
同时,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可以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 -。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644c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7.png)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圈养环境:鹅的养殖环境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圈养鹅的场地应该建立在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并且要做好灌溉和排水系统。
2. 圈舍设计:鹅的圈舍应该有宜人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根据养殖规模选择适当的圈舍类型,一般可以选择平房式圈舍或室内供养式圈舍。
圈舍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鹅拱棚、鹅窝和饮水设备。
3. 品种选择:鹅的品种可根据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
目前常见的鹅品种有长阳鹅、白鹅和豪华鹅等。
4. 饲养管理:要根据鹅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饲料供给、定时定量喂养、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等。
5. 防疫措施:鹅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定期进行防疫工作。
包括定期疫苗接种、消毒、隔离患病鹅等。
6. 育雏技术:鹅的育雏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包括孵化、温度控制、喂养及生长管理等。
7. 市场销售: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直接
销售给餐馆、超市或批发市场等,或者通过代理商进行销售。
总之,鹅养殖技术和方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养殖环境、适宜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防疫措施和有效的市场销售策略。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鹅的养殖效益。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9fa0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4.png)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大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大鹅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场地选择与准备大鹅养殖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
一般来说,大鹅喜欢在水边栖息,因此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
同时,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
另外,搭建鹅舍时要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种苗选择与育雏选择优质的大鹅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种苗应该具备生长快、体型大、耐寒耐热等特点。
育雏期间,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高营养的饲料,保证幼鹅的健康成长。
3. 饲养管理大鹅是杂食性动物,饲养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饲料。
一般来说,青饲料如青草、青菜等可以占总饲料量的60%左右,精饲料如玉米、豆饼等可以占总饲料量的30%左右,剩下的10%是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此外,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以及定时清理鹅舍,维持干净的环境。
4. 疾病防控大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控。
定期给大鹅进行预防性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大鹅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同时,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5. 繁殖与孵化大鹅通常在每年的3月到4月开始产蛋,一般每只母鹅一年能产蛋60-100枚。
为了提高孵化率,可以使用孵化机进行孵化,也可以选择自然孵化。
孵化期为28-30天,孵化后的雏鹅需要特别的照顾和饲养。
6. 销售与市场大鹅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可以直接与批发市场或超市合作,也可以选择线上销售渠道进行推广。
同时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总结一下,养殖大鹅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选择优质的种苗,合理饲养管理,注意疾病防控,合理繁殖与孵化,以及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大鹅养殖取得更好的效益。
希望以上介绍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对有意养殖大鹅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鹅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
![鹅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a578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5.png)
鹅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摘要: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受到很多养殖户的喜爱。
然而,鹅的养殖并不简单,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以确保鹅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鹅的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
正文:一、饲养环境1. 圈舍建设:鹅圈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充足的阳光照射时间,以及合适的温度调节。
圈舍的构建应坚固耐用,墙壁高度要考虑鹅的生长和活动空间,地面要保持干燥,以避免疾病传播。
2. 饲料存储:饲料应放在干燥、通风和存放有秩序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和霉变。
同时,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二、饲料管理1. 选择合适的饲料:鹅的饲料需求不同于其他畜禽,应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饲料,如谷类、豆粕等。
可采用市售的成品饲料,也可自行配置饲料。
每个年龄阶段的饲喂量和配方均有所不同,要根据鹅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
2. 合理的饲喂方式:鹅的饲喂频率一般为每天2-3次,要控制好每次的饲喂量,避免过度喂养。
饲喂时间要固定,有效地培养鹅的进食习惯。
三、疾病防控1. 定期做好消毒工作:鹅圈需要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消毒剂的选择要安全有效,并在鹅不在圈舍时进行,以免对鹅的健康造成影响。
2. 规范饮水管理:鹅是水禽,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饮水器应该保持清洁,每天定期更换水源,避免受到污染。
特别在炎热的夏季,要保证鹅有足够的饮水量,避免中暑。
四、鹅苗护理1. 新苗的驯化:新苗进入圈舍后需要通过逐渐增加饲料量和饲养密度的方式来适应环境。
同时,要注意观察新苗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冬季的保暖:冬季气温低,需提供合适的保温措施。
可在圈舍墙壁内侧加贴保暖材料,同时使用燃烧煤炭或电暖器等加热设备。
结论:鹅的养殖是一项需要细致关注的工作,只有合理的饲料管理、良好的饲养环境以及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才能确保鹅的健康和良好的养殖效果。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3f0c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4.png)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鹅的养殖技术及
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殖鹅的第一步。
鹅的养殖场地要求
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同时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
场地的大小要根
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地可养殖鹅只能在200只左右。
其次,鹅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鹅的饲料主要以玉米、豆饼、糠饼等为主,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此外,要定期清
理鹅舍,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定期给鹅进行疫病防治,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的养殖还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鹅对温度和湿度的要
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鹅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湿度要
保持在60%-70%左右。
在冬季,要给鹅提供保暖设施,防止受冷。
另外,鹅的繁殖管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鹅的繁殖季节一般
在春季,要选择健康、体型良好的种鹅进行繁殖。
鹅的繁殖期间要
给予足够的营养,保证雏鹅的健康成长。
最后,鹅的销售也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鹅达到出售标准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保证鹅肉的销售。
综上所述,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温湿度控制、繁殖管理和销售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鹅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鹅的养殖技术
![鹅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64a5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2.png)
鹅的养殖技术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鹅的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鹅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需求。
同时,鹅的养殖也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鹅的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以下将详细介绍鹅的养殖技术。
一、场地选择鹅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由于鹅喜欢在水中活动,所以养殖场地最好有一定大小的水池或河流。
同时,场地附近的环境要干净整洁,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音。
二、饲养管理1. 饲料供应:鹅的主要饲料是饲料颗粒和水草。
在鹅群饲养中,应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
种鹅期和育雏期可选择粉状饲料,生长期则可选用颗粒饲料。
另外,鹅群每天还需要补充一定的水草,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2. 饮水管理:鹅的生长和健康与饮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养殖者应保证鹅群的饮水清洁卫生,水源应定期更换,杂质应及时清理。
另外,确保饮水器的供水和排水畅通,保持水质清凉清洁。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养殖者需要定期巡视鹅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同时,要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防疫措施,预防鹅群的疾病传播。
三、繁殖管理1. 种鹅选种:种鹅的选种是繁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应选用健康、外貌良好、生产性能优良的种鹅进行繁殖,不断改良和提高鹅的品种。
同时,要注意种鹅的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料和饮水环境。
2. 育雏管理:育雏是鹅的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育雏期间,应保持雏鹅的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30℃左右。
同时,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加强饮水管理和维生素补充,帮助雏鹅健康成长。
3. 孵化技术:对于鹅的孵化,可以选择采用鸡蛋孵化机或人工孵化。
采用孵化机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证孵化环境稳定。
而人工孵化则需要密切观察和控制温度,及时翻动鹅蛋,使其能够均匀受热。
四、疾病防控鹅群常见的疾病包括禽流感、鹅细小病毒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养殖者应做好以下工作:1. 清洁卫生:场地、水源、饮水器等应保持干净,定期清理消毒,杜绝病菌滋生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的规模养殖技术要点
近年来,各地养鹅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肉鹅养殖已由家庭散养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
饲养肉鹅要获得规模效益,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饲养规模适宜。
饲养规模应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草料及市场销售情况而定。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农户一次可饲养肉鹅500羽左右,一年饲养2~3批;专业大户一次可饲养1500~2000羽,一年饲养3~4批。
2.饲草开发利用。
鹅属草食家禽,优质饲草可占日粮供应的80%~90%。
养殖者可根据饲养规模种植适量饲草。
据调查,种植1亩黑麦草,可养肉鹅150~200羽。
3.鹅舍场址选择。
鹅舍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土质以透水的沙壤土为宜。
养殖者可根据各地条件,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河、塘边围养。
采用砖木结构的鹅舍要特别注意夏季通风散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科学饲养管理。
①雏鹅精养。
出壳1天后的雏鹅,可用切碎的鲜嫩菜叶诱食,如多数争食即可开食。
开食后,先调教饮水,以后每隔2小时左右饲喂1次,一般喂至7成饱即可。
3天后,可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晚间10时左右,补喂1次。
6~10日龄雏鹅,日喂6~8次,其中晚间补喂2次;日粮中米饭可占20%~30%、青饲料占70%~80%。
到11~20日龄,可将饭粒逐渐改为碎米,日喂5~6次,其中晚间补喂2次,白天可适当进行放牧食草。
21~30日龄开始,可适当增喂浸煮谷料、麦料,日喂3~4次,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注意每次喂料量均以8成饱为准,同时要供给充足饮水。
②中鹅粗养。
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为中鹅期,是长骨骼、肌肉和羽毛阶段,饲养管理可采用圈牧结合。
根据采食习性早晨和傍晚比较旺盛的特点,放牧要早出晚归,达8成饱时赶至水池水浴戏水。
放牧草地等要有计划地轮换使用。
③成鹅速养。
肉鹅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速养。
催肥期宜采用圈养。
饲料要多样化,参考配方为(%):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饼11、鱼粉3.7、骨粉1、食盐0.3。
日喂4~5次,并供足饮水。
一般经15~20天催肥,手摸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即可上市出售或宰杀。
④防疫灭病:规模养鹅效益高低看管理,成败与否看防疫。
刚出壳的雏鹅要及时用小鹅瘟抗血清,每羽肌注0.02毫升,以有效预防小鹅瘟;30日龄左右,每羽肌注禽霍乱疫苗1.5毫升。
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
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2%烧碱水,交叉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