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的分类

合集下载

元散曲

元散曲

宫调与曲牌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 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八 十四宫调。 七声 :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十二律由低音到高音次序为: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 射、应钟。 九宫调: 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大石、 双调、商调、越调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 式。如《窦娥冤》中的《耍孩儿》、《鲍老儿》、 《叨叨令》、《端正好》、《滚绣球》、《一煞》、 《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元 散 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白”)Fra bibliotek散曲概念
所谓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 是继宋词之后,兴起于金元之际,盛 行于元明两代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 兴诗体。
音乐——元代流行歌曲; 文学——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赵武)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 白朴《墙头马上》(裴少俊、李千金)
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张珙) 郑光祖《倩女离魂》(张倩女、王文举)
元曲四大家
元散曲的分期

前期可以大致视为本色派或豪放派,口语化, 通俗化,自然、诙谐,知名作家有关汉卿、马 致远、张养浩等人; 后期可以大致视为文采派或清丽派,讲炼句为 工,对偶见巧,知名作家有睢景臣、张可久、 乔吉等人。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 马致远的《汉宫秋》(汉元帝、昭君)
白朴的《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

元曲的发展历史简介

元曲的发展历史简介

元曲的发展历史简介元曲的发展历史简介在元代兴起的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曲包括杂剧与散曲两部分。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而散曲则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因所述是诗歌发展史,故具体来介绍元散曲。

元代的散曲作者根据风格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马致远为代表,他们的散曲风格豪放;另一类以张可久为代表,他们的散曲风格清丽。

(这一分法参见陆侃如、冯沅君所著《中国诗史》)。

马致远及其他1.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以后),字千里,号东篱。

青年时仕途坎坷,中年进进士,晚年隐居田园。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马致远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十七首。

其散曲中既有对于现实的愤懑不平,又有陶情山水的放逸潇洒。

其散曲于豪放外兼有清逸,是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

2.张养浩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

张养浩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他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约存散曲一百五十多首。

张丛林曾说其:“在大部分散曲中表现的`勤政爱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全身远害寄傲林泉的避世思想……”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

3.贯云石贯云石(1286年-1324年),字浮岑,号酸斋。

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的徐再思的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

他的散曲现存小令八十余首,套数九首。

代表作《正宫塞鸿秋》、《双调清江引》等。

张可久及其他1.张可久张可久(1270年?-1350年?),字小山(一说字伯远)。

喜游览山水,其散曲中多隐居和游荡江湖的生活。

他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元散曲曲谱格律大全

元散曲曲谱格律大全

元散曲曲谱格律大全
1.商调:包括集贤宾、逍遥乐、上京马、梧叶儿(又名知秋令、
碧梧秋)、百字知秋令、金菊香(又名金菊花)、醋葫芦、挂金索、双雁儿、贤圣吉(又名圣贤吉)、望远行、贺圣朝、凤鸾吟(又名凤凰吟)、凉亭乐、二郎神、定风波(又名定风流)、玉抱肚、秦楼月(又名忆秦娥)、桃花浪、满堂红(又名满堂春)、芭蕉延寿、商调水仙子、浪来里(又名浪里来、浪里来煞)、高过浪来里(又名高过浪里来)、浪里来煞(又名随调煞、高过煞尾)、高平煞(又名高平调煞、高过浪来里)、随调煞(又名尾声)。

2.商角调:包括黄莺儿、踏莎行、盖天旗、垂丝钓、应天长、尾
声(又名随煞)。

3.般涉调:包括脸儿红(又名麻婆子)、墙头花、瑶台月、急曲子
(又名促拍令、促拍子)、耍孩儿(又名魔合罗)。

元散曲名词解释

元散曲名词解释

元散曲名词解释
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学形式,也被称为“散曲”或“曲子”,是在元代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结合歌唱和音乐的艺术形式,通常由诗歌和音乐元素组成,是一种集音乐、诗歌、戏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文学形式。

元散曲主要由曲词和套曲组成。

曲词是以五、七言绝句为基本句式,并以白话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诗歌形式,常常配合着曲子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套曲是由多个曲词组成的一组曲子,通常由前后相连的多个曲词组成,它们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关联。

元散曲的代表作品包括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白朴的《天仙子·夜雨思家》等。

元散曲具有语言简练、形式灵活、情感真挚等特点,常常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面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散曲写作 第二课 元曲分类

散曲写作 第二课 元曲分类

第二课元曲分类一、根据作用,分为剧曲和散曲(一)散曲是只用作清唱的歌词。

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

1、小令元代民间称为“叶儿”,篇制字少调短,一般不超过五十字。

小令又分为寻常小令(单曲小令)、重头、幺篇、集曲、带过曲等形式。

(1)单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的小令谓之单曲小令。

在元代自诩为为“乐府”。

到了明代,小令才成为与套数相区别的单片只曲。

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它的特点是,选择一个宫调,选择一个曲牌,选择一个韵部,一韵到底的单支曲子。

我们在刊物上所看到的散曲绝大部份都是这种单曲小令。

(2)重头小令重头小令即我们之前写过的“联章”,当作者写一支小令难以全部抒发情感时,可以写重头小令。

它指同一曲谱重复若干遍的组曲。

它少则两三首,多则十几首,甚至上百首。

一般围绕同一个主题或同一类主题或题材来写。

重头小令各支曲子可以用采用不同的韵部。

重头小令虽以组曲的形式出现,但组曲中的每支曲子仍然是完整独立的。

曲坛上曾有用一百首《小桃红》来咏颂《西厢》故事的作品。

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的重头小令:【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扬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窗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冬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丽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这一组重头小令咏唱的是同一类题材,用的同一个宫调,同一个曲牌。

但分别押了不同的韵部。

(3)幺篇小令在散曲小令写作中,连续使用同一个宫调,同一个曲牌时,第二支曲可以不再标出曲调和曲牌,只在第一支曲后加【幺】或【幺篇】字样。

一般情况下,第二支曲子和第一支曲子格律完全相同,有少数的幺篇曲辞的句式稍有变化。

如何变化,在曲牌中均会注明。

如下面的〔仙吕•赏花时〕即幺篇和前面完全相同。

元散曲的体制

元散曲的体制

元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带过曲。

其具体特点如下:-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酒令。

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

小令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压一部韵,通常结尾部分有〔尾声〕。

- 带过曲是一种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特殊体式,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

它是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小得多,且没有尾声。

元散曲常识

元散曲常识

元散曲常识一、简介元散曲是金元时期,北方新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当时称之为“乐府”,又称北曲。

它与杂剧形式上有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文学体裁,散曲属诗歌范畴,与词一样是可以按一定乐谱而唱的曲子。

它在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二、基本类型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

所谓小令主要是指单只曲子,但也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演化过程元人散曲从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发展而来,后文人染指,终成一代之文学。

自金末至元末的百余年间,散曲创作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其常规分期则大致以14世纪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创作从金末元初的兴起逐渐走向鼎盛,其中在元好问、杨果、卢挚、姚燧等前驱作家的作品中,还明显带有以词为曲的印痕。

而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等曲家的笔下,散曲之体性特征渐为张扬,或朴质、或清丽、或俳谐、或豪放,可谓随物赋形,生机勃勃。

尤其是“曲状元”马致远,更使散曲创作堂庑扩大,曲体尊荣。

元散曲之后期创作承鼎盛期之绪,进一步呈繁荣的创作态势,乔吉、张可久等均是此时期之创作名家,此时期散曲创作的一个显明迹象是艺术风格渐趋雅化,散曲原有的朴拙、粗豪、直露的风味有所减弱,遂使散曲之为市民文学渐变为雅士之作,他们追求词采,讲究声律,一方面使散曲创作趋于规范和雅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散曲失却了原有之风味而趋于衰落。

本书在曲作的择取上以前后两期中的名家名作为主.又兼顾元代散曲发展中的前后平衡和散曲艺术的自身发展轨迹,并适当选入无名氏的民间俗曲,使读者能较为清晰地把握元散曲的独特发展历史和艺术品貌。

2024年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

____年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文体和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____年元散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元散曲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等内容,共计约____字。

一、元散曲的定义元散曲是指元代(1271-1368)创作并广泛传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继宋词和金朝的临时律诗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体。

元散曲的形式多样,既有五言绝句,也有七言绝句,还包括长篇散曲等形式。

元散曲与南宋的词曲相比,更加自由,更加富于想象力,给人一种豪放的感觉。

二、元散曲的特点1. 主题广泛多样:元散曲的主题非常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也有歌颂爱情的,同时还有描写自然美景的等等。

元散曲的多样主题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繁荣。

2. 表现形式自由多样:元散曲的表现形式非常自由多样,既有押韵严谨的绝句,也有押韵宽松的律诗,还有不拘一格的散曲等形式。

这种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给予了元散曲更大的创作空间,使其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3. 语言生动风趣:元散曲的语言生动风趣,常常使用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修饰,给人以鲜明而直观的感受。

这种语言表现形式符合元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也是元散曲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歌词曲调悦耳动人:元散曲是一种结合了词和曲的文学形式,因此它的曲调非常悦耳动人。

元散曲的曲调活泼欢快,节奏明快有力,与散曲表达的情感相得益彰。

三、代表作品及作者1. 《白头吟》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郑思肖。

该曲以描写白头新婚夫妻的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白头夫妻恩爱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思想。

2. 《寻梅》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刘翰。

该曲以描写寻找梅花的过程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南乡子·登临送目》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马祖常。

该曲以描写登临远眺的情景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悟。

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 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 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 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这两曲转而陈述自我人生 哲学:离绝是非、与世无 争、自得其乐。
最后一支曲是全曲的高潮和总结,分前后两层。
生而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 为一时之 冠。 ——元· 熊梦祥《 析津志》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 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我玩的 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 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 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 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 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 上走。
◇散曲的分期: 近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收有名姓可考的散曲 作家二百多人,作品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
散曲的发展分前后期
◇前期以大都为中心 ,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白 朴、马致远等,他们的作 品真率爽朗,风格浑朴自 然,带有浓厚的市井生活 气息,体现散曲通俗化、 口语化的当行本色。
【南吕▪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 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 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小令:又叫叶儿,是一种短小单支的曲子。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两 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连缀而 成的曲子。
◇套数的三个特征: A.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 联缀而成;B.全套必须押韵相 同;C.有尾声。
【双调· 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 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 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 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 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 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 年是彻。……

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

第七章元代散曲一、基本概念散曲:散曲是在唐宋词乐的基础上融合民间俗乐形成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体,包括小令和套数。

散曲在元代叫“乐府”或“今乐府”。

之所以称为散曲,是相对于剧曲而言的。

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的一种,与套数相对,指用一个曲牌独立歌唱的曲子。

每首小令,一调成文。

套数:又叫散套,是散曲的一种,与小令相对。

一个套数,是由两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组曲”。

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由[耍孩儿]、[五煞]、 [四煞]、 [三煞]、 [二煞]、 [一煞]、 [煞尾]七支曲子组成。

散曲与词、杂剧比较散曲与词:词叫“诗余”,散曲叫“词余”,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文学。

不同有二:一是散曲用韵比词更密,甚至句句用韵,而且不论平仄,可以互叶;二是散曲可以加衬字。

附:衬字:曲子句子本格以外的字。

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尾声”首句为本为七个字即“我是一粒铜豌豆”,加上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十六个字长的“衬字”。

散曲与杂剧:“杂剧属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特殊的诗歌”。

关于散曲与杂剧的关系,人们尚存争议。

或以为散曲出现实较剧曲为早(郑振铎),或以为“散曲不是杂剧的先声,而是杂剧的余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二、元代散曲的数量、名家和分期数量:元散曲作家共200人左右,作品4300余首,其中小令3800余首,套数470余套。

以小令为主,使元散曲在总体风貌上与诗、词已相接近。

名家:关汉卿、王和卿、白朴、马致远、卢挚(以上前期)、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徐再思、睢景臣、刘时中、张养浩(以上后期)等。

分期:元散曲的发展大抵与杂剧相同,可以元成宗元贞大德(1295—1308)年间为界分前后期。

前期活动中心为大都,作品风格以豪放本色为主流,以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杂剧作家的散曲成就最高。

后期活动中心为杭州,作品风格以清丽为主,张可久、乔吉等为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其中张可久为清丽派的代表,睢景臣、刘时中的作品则以通俗活泼、直白犀利见称。

元散曲 元曲

元散曲 元曲

元散曲元曲
元散曲和元曲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形式,与元朝(1271年-1368年)文化相联系。

1.元散曲:元散曲又称为“元曲散曲”,是元代以散文形式写
成的诗歌作品。

它以语言讲究、意境独特、表达感情深沉而著称。

元散曲广泛流传于元代及后世,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2.元曲:元曲是元代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结合了戏剧和音
乐的特点。

元曲包括四种主要形式:杂剧、历史剧、花间词和散曲。

元曲以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音乐与演唱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题材的关注而闻名。

其中,散曲是元曲的一部分,也指元代散曲。

元散曲和元曲在元代的文化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的宫廷文化、民间艺术和文人雅士的交流相关。

元散曲和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和戏曲的珍贵遗产之一,并对后世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7文学常识——元散曲

2.7文学常识——元散曲
❖ 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 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 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 越调(四调)。
曲牌
➢ 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 各有专名。
➢ 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 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 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 法、平仄等。
聆 听 元 散 曲
元曲的概念及分类 • 元曲是元朝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被称为“一代之文学”。 • 元曲包括元代的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和杂剧的区别
散曲: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又称元散曲。 如《天净沙 秋思》
杂剧:

13世纪初叶在中国北方大都(北京)、
平阳(山西)等地兴起的戏曲艺术,在
金院本与诸宫调基础上综合其他伎艺
➢ 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 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 不完全一致。
散曲的常识
散曲的分类: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用一个曲牌创作一支 曲,也有的是一曲带上另外一、两支曲子。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由同一宫调中若干个 曲牌联套而成。 散曲主要是抒情的,自娱的,基本上没有故事 散曲所表现的内容很广泛,但最突出的是叹世 归隐与男女风情。
而成,盛行于元 ,又称元杂剧。
如:《窦娥冤》
※ 两者的艺术形式不一 样: 元散曲是诗歌,元杂剧是戏曲。
元散曲的题目
由三部分组成:宫调、曲牌、题目
例如:《南吕 ·一枝花 ·赠朱帘秀 》, “南吕”是宫调(调式), “一枝花” 是曲牌,“赠朱帘秀”是咏唱内容的标 题。
宫调
❖ 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用 作表示所唱曲调的音准高低。每一个 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 或缠绵或沉重。

第七章散曲

第七章散曲

按音乐系统分,可分为南曲和北曲,后来出现的“南 北合套”,是指将南曲和北曲用在一套曲子中。
三、散曲的特点
1、从与曲调配合的关系上看,散曲在正格之外可加 衬字,这就解决了固定的格调与灵活的语言之间的 矛盾。
(加衬字有一定的规律,它以虚词为主,一般用在句 首或词头、词尾,字数以单数为宜,衬字的总字数 一般不宜超过正格的总字数,以免把原曲搞得面目 全非,小令里少加衬字。)
宋晏殊《采桑子》(词)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 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 楼雁一声?
元张可久[山坡羊]《闺思》(曲)
云松螺髻,香温绣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 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 不做美?呸,却是你。
任中敏先生在《词曲通义》第七条读到词曲在性质上的 区别时谈到:
第二节 散曲前期作家和作品 一、前期作家分类 1、书会才人作家——关汉卿、王和卿 2、平民及小吏作家——白朴、马致远 3、达官显贵作家——卢挚、姚燧。 二、前期散曲特色 1、随着传统信仰的失落,作家们叹世归隐,对封建
政治的价值普遍采取否定的态度。
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闲适]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惊破。
2、白朴——现存小令三十六首,套数四套,风格文采 婉约,内容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消极反抗,而且包涵 着对故国之思和家破国亡的感慨
[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 。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 。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பைடு நூலகம்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 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一)笔者在《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见中华诗词网与有关网络),用统计分析方法界定出在元朝元曲中:01、最流行曲牌有12个。

这12个曲牌以它们出现的频率依次是:1蟾宫曲(折桂令)2湘妃怨(水仙子)3寿阳曲(落梅风)4清江引5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寨儿令8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殿前欢最流行12个曲牌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52.13%。

流行曲牌有17个。

这17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流行曲牌17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65.57%。

02、常见曲牌有45个。

这45支曲牌,其明细与次序可见《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文章中的列表。

常见曲牌45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91.46%。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与其作品,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它纪录了元散曲的基本面貌与基本特征。

对于当代的散曲创作者,有必要深刻认识与透彻掌握这四十五个“常见曲牌”、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的格律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元散曲的音乐特质与文学特征,才能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创新与创作当代散曲,以达传承之目的。

(二)笔者在《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文中(亦见中华诗词网与有关网络),以《康熙曲谱》为依据,用现代语言符号,将这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一列出,以求诠释这些曲牌的特征与要求,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方便的参考工具。

但《康熙曲谱》给出的格律是以最基本、最常见、最典型的唱段为范本,给出的格律要求。

至于多家的变通格式并没列出。

因此,《康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但按此谱创作却有困难。

故这以《康熙曲谱》为蓝本的《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应看成是一种曲谱的“理论谱”格式。

(三)笔者这次核定的《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便是在《四十五个“多用曲牌”格律》“理论谱”的基础上,以网上推荐的元散曲曲谱为依据,并参考《北曲新谱》、《太与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北词简编》等谱,并均核定其例曲样作,终合而成。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一)笔者在《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用统计分析方法界定出在元朝元曲中:01、最流行曲牌有12个。

这12个曲牌以它们出现的频率依次是:1蟾宫曲(折桂令)2湘妃怨(水仙子)3寿阳曲(落梅风)4清江引5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寨儿令8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殿前欢最流行12个曲牌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52.13%。

流行曲牌有17个。

这17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流行曲牌17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65.57%。

02、常见曲牌有45个。

这45支曲牌,其明细和次序可见《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文章中的列表。

常见曲牌45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91.46%。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及其作品,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它纪录了元散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对于当代的散曲创作者,有必要深刻认识和透彻掌握这四十五个“常见曲牌”、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的格律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元散曲的音乐特质与文学特征,才能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创新与创作当代散曲,以达传承之目的。

(二)笔者在《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文中(亦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以《康熙曲谱》为依据,用现代语言符号,将这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一列出,以求诠释这些曲牌的特征与要求,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方便的参考工具。

但《康熙曲谱》给出的格律是以最基本、最常见、最典型的唱段为范本,给出的格律要求。

至于多家的变通格式并没列出。

因此,《康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但按此谱创作却有困难。

故这以《康熙曲谱》为蓝本的《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应看成是一种曲谱的“理论谱”格式。

(三)笔者这次核定的《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便是在《四十五个“多用曲牌”格律》“理论谱”的基础上,以网上推荐的元散曲曲谱为依据,并参考《北曲新谱》、《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北词简编》等谱,并均核定其例曲样作,终合而成。

元散曲

元散曲

主要载体,散曲作家大量涌 现,著名作家有张可久、乔 吉等人。
卖花声· 怀古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 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 长叹。
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
新诗体,一方面流动着诗、词 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 们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则 更有自己的独特鲜明的艺术个 性和表现手法。
我国元代出现了一种 崭新的文学样式——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曲两部分。
散曲是一种配上乐曲演唱的唱 词,盛于元代的散曲是韵文的 主体。
元散曲作家按其创作风格可分为 豪放和清丽两派。豪放为正宗, 清丽为别体。元散曲前期以豪放 为主,清丽为辅。后期以清丽为 主,豪放为辅。豪放派以马致远 为代表,清丽派以张可久为代表。
元散曲虽然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 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与诗、词 的语言崇尚典雅不同,散曲的语 言崇尚通俗和口语化,并且,散 曲追求明快豁达、自然酣畅之美。
谢谢!
元散曲的创作大略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著名的散曲家大多是杂剧作家, 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人。其中马致远的作品不仅成就高, 影响较大,他扩大了散曲的题材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后期,元散曲已成为诗坛的

元代 文学常识

元代  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常识一、元散曲1.我国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是一种(配上乐曲演唱的唱词),创作大略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著名的散曲家大多是杂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睢景臣、张养浩)等人。

后期散曲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人。

3. 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马致远28字的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在独特的画面中展示出独具的意缊,被誉为(“秋思之祖”)。

关汉卿多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

白朴的作品以抒情写景的小令尤为出色。

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诙谐的语言嘲弄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借怀古为题,揭示出不论兴废存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这一深刻的见解。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元散曲作家按其创作风格可分(豪放与清丽)两派。

豪放为正宗,清丽为别体。

一般认为,元散曲前期以豪放为主,清丽为辅;后期以清丽为主,豪放为辅。

豪放派以(马致远)为代表,清丽派以(张可久)为代表。

二、元杂剧1.(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高峰。

它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

元杂剧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2.元代杂剧的发展大致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市)。

著名的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等。

元杂剧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一带。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剧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秦简夫)等人。

3.关汉卿,号已斋叟,是(元杂剧的奠基人),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开拓者,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作品流传很广。

关汉卿写的悲剧血泪斑斑,写的喜剧诙谐辛辣,写的史剧激昂慷慨。

他尤其擅长描写妇女形象,同情她们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遭遇,歌颂她们的不屈斗争。

(《窦娥冤》)是他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八章  元代散曲

(二)、艺术特点 1、吊古伤今的感情引发和联系自然紧 密。怀古是有感于现实,伤今是揭 露现实,感情悲痛深沉,思想相当 深刻。 2、用语雄浑,意境壮阔,气势奔放。 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句关联照 应,用字精辟,也显示出作者的艺 术功力
第三节:元后期散曲作家元初的 诗歌望理论及诗歌创作 一、愤世嫉俗: (一)、睢景臣·[般涉调]高 祖还乡
(二)、[双调]夜行船秋思 艺术特点 1、这套曲子思想虽有消极之处,但感 情激愤而强烈,与之相应,形象极 为鲜明,色彩非常绚丽,对读者具 有较强的感染力。句子多 采用排句 形式,也加强了这种力量。
2、作品语言豪辣动宕、明爽流畅,不 遮掩含蓄,不吞吞吐吐,对封建王 朝的灭亡,对富家儿的守财,尽情 痛骂、诅咒;对乡村和隐居生活, 尽情赞美;对争名夺利行为,极端 厌恶。可谓快语如飞,一泻无余。 这种语言风格与散曲特有的鼎足对 ( 三句对 ) 和博喻 ( 众多的比喻 ) 应用 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1、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心选 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2、用有限的字句,塑造了丰富的 意象。 3、时空关系的处理,也最适合于 表现秋思
白朴《天净沙· 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 红叶黄花。
第二节:元代前期散曲创作元散 曲作家分类 一、书会文人: 关汉卿、王和卿,以及乔吉、 睢景臣等,其曲多愤世嫉俗、男 女之情之作,放诞不羁的精神风 貌,反传统的叛逆精神,追求个 性自由的生命意识。
二、下层官吏: 马致远、白朴,以及郑光祖、张可 久、徐再思等。沉抑下僚,不甘仕 途失落,追求传统文人价值,但屡 屡受挫、理想幻灭,所以愤世嫉俗, 叹世归隐成为主要创作倾向,虽有 消极人生之不足,实际是对元代社 会不平的反思,感情往往表现得非 常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散曲的分类
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它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词曲的艺术形式,以抒发情感和描绘意境为主要目的。

元散曲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一、根据内容和题材的分类
1. 情感散曲:情感散曲是元散曲的主要分类之一,主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情感散曲可以分为喜、怒、哀、乐四种类型,分别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愤怒、悲伤和快乐之情。

其中,喜和乐的情感散曲多以婚庆、游园、赏花等欢乐场景为背景,怒的情感散曲则多以揭露社会不公、抒发愤怒之情为主题,哀的情感散曲则以表达失意、离别、悲伤等情感为主。

2. 描写散曲:描写散曲是元散曲中的另一大类,主要通过描写景物、人物和事件来表达意境和情感。

描写散曲可以分为山水、春秋、宫廷、战争、祭祀等多个亚类。

山水散曲以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为主题,春秋散曲则以描绘四季之景和人们的生活为主题,宫廷散曲则以描写宫廷生活和宫廷人物的情感为主题,战争散曲则以描写战争场景和战争英雄的壮丽情景为主题,祭祀散曲则以描绘祭祀仪式和宗教信仰为主题。

3. 讽刺散曲:讽刺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通过嘲笑和批评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的不满和批判。

讽刺散曲可以分为政治讽刺、社会讽刺和人物讽刺等多个亚类。

政治讽刺散曲主要以
嘲讽官场腐败、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为主题,社会讽刺散曲则以嘲讽社会风气、道德败坏和人们的劣行为主题,人物讽刺散曲则以嘲讽某些具体人物的丑态和荒唐行为为主题。

二、根据形式和风格的分类
1. 宫调散曲:宫调散曲是元散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以七言绝句为基础,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宫调散曲的特点是音调悠扬、抑扬顿挫明显,适合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 律调散曲:律调散曲是元散曲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它以五言绝句为基础,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律调散曲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押韵和谐,展现了一种轻快的风格。

3. 江南散曲:江南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以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为主题,表达了江南地区的柔美和丰富的情感。

江南散曲的特点是音调柔和、词语细腻,常以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江南女子的美丽为主题。

4. 北曲散曲:北曲散曲是元散曲中另一种特殊风格,它以北方地区的文化和风景为主题,表达了北方地区的豪放和激情。

北曲散曲的特点是音调豪放、词语磅礴,常以描绘北方草原的壮丽和英雄豪情为主题。

5. 民间散曲:民间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源于民间音乐,以民间的生活和情感为主题。

民间散曲的特点是朴实自然、表达直接,常以描绘农民的劳动、爱情和生活为主题。

6. 乐府散曲:乐府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古老形式,起源于汉
代乐府诗,后演变成音乐形式。

乐府散曲的特点是音乐和词曲的结合,常以叙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题。

以上是关于元散曲的分类介绍。

元散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通过对元散曲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希望这些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