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b929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3课《纸船和风筝》的故事情节,涉及到友情的传递和互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字词和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故事的主旨,体会到友谊的可贵,学会用纸船和风筝等创意方式传递情感,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纸船和风筝的象征意义,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友情的传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船和风筝的实物或图片、黑板等。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故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友谊的传递。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船和风筝的象征意义,引导他们体会友谊的珍贵。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友谊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如何用行动传递友谊。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纸船和风筝,并互相赠送,体验友谊的传递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船和风筝——友谊的传递七、作业设计1. 请用纸船和风筝为题材,创作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答案:略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通过制作纸船和风筝,体验了友谊的传递过程,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故事深层含义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友谊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纸船和风筝这样的创意方式,传递心中的情感。
除了纸船和风筝,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友谊,比如写信、画画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22113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交流】师生对话、交流。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使彼此之间充满信任,让这种暖暖的相互关照,让人久久不忘。
此处设计让学生介绍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纸船和风筝,板书“纸船”“风筝”两词。
教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教师写“和”字。
)[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
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1.强调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此时老师进行强化,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的能力。
]2.游戏识字。
(玩“识字魔方”。
)教师把识字小魔方发到学生手里,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抛,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个字,我们就一起读出那个字,如果有同学读错,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来到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玩。
)3.猜字谜。
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4.检查识词情况:幸福、愿意、扎风筝、漂流、飘荡。
[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纸船和风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纸船和风筝](https://img.taocdn.com/s3/m/23043d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6.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纸船和风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中,探索一个关于友谊的温馨故事。
该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小熊和松鼠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情;第二部分,他们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又通过纸船和风筝化解误会。
我们将详细解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 培养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友谊的珍贵。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卡片、风筝和纸船模型。
2.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筝和纸船模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引出本课主题。
过程细节:让学生分享与朋友之间的快乐时光,激发他们对友谊的共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细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
过程细节:通过生字卡片、组词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如何维护友谊。
过程细节: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如何化解与朋友之间的误会。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表达对友谊的认识。
过程细节:指导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进行句子创作。
过程细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的认识,以及如何珍惜友谊。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纸船和风筝2. 生字词:传递、友谊、误会、化解、珍惜、维护3. 重点句子:友谊就像纸船和风筝,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2. 拓展延伸: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纸船或风筝,感受友谊的传递。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388b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纸船和风筝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纸船和风筝的故事情节、角色关系、寓意等。
2. 生字词:纸、船、风、筝、飘、挂、飘带等。
3. 课文插图:纸船和风筝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纸船和风筝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纸船和风筝,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角色形象。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纸船和风筝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分享个人见解。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纸船和风筝的寓意,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创作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船和风筝2. 课文内容:故事情节、角色关系、寓意3. 生字词:纸、船、风、筝、飘、挂、飘带等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缺的生字词。
2. 简答题:简述纸船和风筝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
3. 创作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创作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友谊的认识和体会。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23课 纸船和风筝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23课 纸船和风筝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b53d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创新教案《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新课。
出示纸船和风筝。
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
)(2)检查识字情况。
(多种方式认读,评价正音,适时补充多音字“扎”。
)(3)检查生字词。
A.用“加一加”的方法问答“扎、抓”。
B.指名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漂”。
C.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扎”,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有提手旁,与手有关,举出几个提手旁的字。
D.老师猜字谜:“才转身就被弓箭射中。
”(张)小结: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词语“风筝”“松鼠”“抓住”“愿意”等词语。
3.学生再次读文,比比谁先把课文读流利。
三、品读感悟。
1.(1)学习第1自然段:①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松鼠和小熊的家到底在哪儿?指名回答。
②松鼠和小熊离得这么远却成了好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同桌合作初读2-6自然段①“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②齐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A.比较:“漂”和“飘”。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不同;对应练习两个字的句子,补充多音字“漂”并口头组词。
B.去掉句中的“漂哇漂”和“飘哇飘”,与原句进行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性。
C.引导加动作读句子。
2.精读第3.第5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2)小熊也想送给好朋友礼物!想送什么呢?齐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5ede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理念】1、语文教学应比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在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旧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教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
(学生各抒己见)2、谁能说一说最后你和你的好朋友合好了吗?指名说。
二、创设情境1、播放课件,展示松鼠和小熊快乐地玩耍着。
2、这种情景美吗?看过文后你的心情如何?三、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生字。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明确读的要求,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读带有拼音的字:坏、扎、抓、莓、吵、受、幸、福、祝(反馈时,学生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认读本课的生词。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请学生打手势表示)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
(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6c82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故事《纸船和风筝》,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通过制作纸船和风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纸船和风筝》的意义;2. 制作纸船和风筝;3. 合作完成风筝展示活动。
教学准备:1. 师生双方准备纸张、彩笔、剪刀等制作纸船和风筝的材料。
2. 教师准备《纸船和风筝》的故事。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利用图片和故事简要介绍故事《纸船和风筝》。
2. 引导学生讨论船和风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Step 2 阅读理解1. 教师将故事《纸船和风筝》分段读给学生听,并与学生一起阅读故事。
2. 教师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比如:纸船和风筝分别是谁制作的?为什么制作?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帮助和解释,确保学生对故事有全面的理解。
Step 3 制作纸船和风筝1. 分组讨论制作纸船和风筝的材料和步骤。
2. 学生按照讨论的步骤和材料,利用自己的想象制作纸船和风筝。
3. 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辅导,完善纸船和风筝的制作。
Step 4 风筝展示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纸船和风筝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学生对展示的纸船和风筝进行赏析和评价,讨论各组设计的差异和特点。
Step 5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纸船和风筝的过程和经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思考:如果再次制作纸船和风筝,你会做出哪些改进?Step 6 作业布置1. 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纸船和风筝》的主题;2. 学生写一篇感受纸船和风筝制作的作文。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纸船和风筝的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2.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制作纸船和风筝的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fda4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两个朋友小熊和小兔子之间的故事。
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一特殊的交流方式,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课文内容围绕着纸船和风筝的的制作、发送和接收,以及朋友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展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能够理解纸船和风筝的象征意义,培养友谊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理解纸船和风筝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故事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情感。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4. 故事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可贵。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纸船和风筝板书内容:友谊、纸船、风筝、情感交流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编写一个小故事,运用所学生字词。
3. 画一画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故事内容理解较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讨论友谊的意义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纸船或风筝,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友谊的初步理解,为他们后面学习课文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3课 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3课 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f9404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9.png)
第23课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你们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又是怎么和好的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发表看法。
)教师:今天我们请到了一对好朋友,它们就是小熊和小松鼠。
我们一起看看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探究新知一、合作探究(一)探究一:自主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大致看一看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这篇课文没有拼音。
教师:是呀!这篇课文一个拼音也没有。
没有拼音,阅读的时候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预设:学生1: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学生2:可以查字典。
教师:不错!我们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一查不认识的字。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3:可以猜一猜。
教师:很好!我们可以结合插图猜一猜,也可以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一猜,还可以结合语境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猜一猜。
2.识生字,读课文。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上刚才的方法认一认,读的时候标出自然段序号。
(1)学生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2)读词语,识生字。
教师:这一课里有不少生字呢。
你能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吗?出示:风筝松鼠折纸船扎风筝抓住漂哇漂幸福他们俩但是愿意哭了取下预设:学生1:我是结合图片认识“筝、鼠”这两个字的。
教师:很好!文中的插图里画了这两个事物,结合插图我们可以猜读生字。
学生2:“折、扎、抓”这三个字含有提手旁,所以都与手部的动作有关。
“抓”可通过形声字的规律识记。
学生3:“漂、幸、俩、愿、哭”这几个字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我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和生活经验认识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https://img.taocdn.com/s3/m/50dc263aec3a87c24128c494.png)
二年级上册第23 课《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折张扎但纸祝抓哭2.识字方法:(1)常规识字:加一加:抓折张扎但纸祝哭比一比:担一但纸一低换一换:挣争但-胆(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做动作记生字:折扎抓哭猜字谜:土字下面有一只掉了一根毛的羊谜底:幸小狗张着大嘴哭谜底:哭3.易读错字:“扎”“抓”在一些方言区容易混淆,要注意分清。
“幸”是后鼻音。
4.多音字:“漂”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pi e”5.应会写字:(1)写正确: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抓:右边是爪不是瓜,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要竖起来,第三笔竖要垂直;祝:示字旁的横撇的撇不能弯,竖要直。
扌L:注意提手旁的与法;(2)长横到位:但书写时左窄右宽,“日”上宽下窄,最后一笔横要长。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风筝松鼠折纸幸福扎风筝抓住漂流不但愿意哭了取下(二)重点朗读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风筝、幸福、漂流2.了解词意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幸福等词语;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风筝等词语。
(二)重点问题:1.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以及和好后的兴奋。
2.学生质疑: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问题一:问题二:(三)仿写句子训练: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纸祝抓 张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文本细读1.认真读课文,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2. 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三)词语1. 给课后的每个生字口头组3个词语,其中有一个四字词语。
2. 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也可以用写近义词的方式理解)3.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三、拓展延伸1. 尝试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ee9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主要内容讲述了两个小朋友红头和棕熊成为了好朋友,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心他人,懂得付出和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课文的朗读。
难点:理解纸船和风筝在故事中象征的寓意,体会友谊的可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纸船和风筝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与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10分钟)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解释课文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故事中的纸船和风筝为例,讲解友谊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可贵。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回答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友谊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船和风筝——友谊的象征红头和棕熊——互相帮助、关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2)画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并写上它们象征的意义。
2. 作业答案:(1)略(2)纸船和风筝象征友谊,它们是红头和棕熊之间友谊的纽带,传递着关心和帮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纸船和风筝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友谊的可贵,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心他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0e1a1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筝、卡”等12个生字,会写“风、筝”等8个字,会写“飘荡、难过”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读出纸船和风筝给松鼠和小熊带来的快乐。
能根据场景读出相应的语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的美好,懂得当感情和友谊受到伤害时,主动沟通、冰释前嫌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
2.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纸船和风筝给松鼠和小熊带来的快乐。
能根据场景读出相应的语气。
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美好,懂得当感情和友谊受到伤害时,主动沟通、冰释前嫌是一种美德。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喜欢放风筝,引导学生关注风筝,进而引入课题《纸船和风筝》。
2. 新课内容学习:(1)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2) 学习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引导学生书空。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表情,感受纸船和风筝给松鼠和小熊带来的快乐。
3. 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生字和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板书设计1. 课题:《纸船和风筝》2. 生字:筝、卡、纸、船、飘、荡、幸、福3. 词语:飘荡、难过、快乐、风筝、纸船4. 课文内容: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最终化解误会,重拾友谊。
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和词语。
2. 回答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课。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达到了教学目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7aa5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朋友红红和强强,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一特殊的交流方式,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旨在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可贵,体会交流的重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友谊的珍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理解纸船和风筝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纸船和风筝的手工材料。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红红和强强放风筝的片段,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放过风筝吗?最喜欢风筝的哪个部分?2. 自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红红和强强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友谊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3. 学习课文(10分钟)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
4. 讲解生字词(5分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书写。
5.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如:“红红说:‘强强,收到你的纸船,我很开心。
’”6. 制作纸船和风筝(10分钟)让学生分组制作纸船和风筝,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船和风筝——友谊的桥梁红红强强纸船——风筝——关心与关爱友谊与陪伴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f9f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真谛。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77页至第79页,即《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个孩子间友谊的故事,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两个象征物品,展现了友谊的力量和纯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故事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2.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船和风筝的手工材料。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课文情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纸船和风筝,体会友谊的美好。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船和风筝——友谊的象征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制作一张关于友谊的手抄报,可以是纸船或风筝的图案,配以适当的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友谊的热爱。
但在生字词的掌握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生字词的教学,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友谊的美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7cc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0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希望让学生们理解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九章《纸船和风筝》。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制作纸船和风筝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故事。
故事中,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终共同提高了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传递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价值观;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寓意;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纸船和风筝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主要包括: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能够体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重要性;2. 掌握制作纸船和风筝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2. 纸张,用于学生制作纸船和风筝;3. 剪刀,用于剪裁纸张;4. 胶水,用于粘贴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张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们的不明白的地方。
4. 动手制作:学生们分组进行纸船和风筝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 分享作品: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纸船和风筝》2. 故事寓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3. 制作方法:纸船和风筝的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故事情节。
2. 谈谈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纸船和风筝的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3课《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2016)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3课《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2016)](https://img.taocdn.com/s3/m/68f4611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5.png)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3课《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2016)
1.章节定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
2.教学内容:
a.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纸船和风筝》,理解故事大意,感受友谊的珍贵。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课文讲述了小熊和松鼠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的故事,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看看小熊和松鼠是如何通过纸船和风筝解决彼此之间的误会,加深友谊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学习和句子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关联词的运用,我会通过例句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纸船和风筝》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和好朋友分享过自己的玩具或作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友谊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b.词语学习:学习课文生字词,如“纸船、风筝、友谊、飘荡”等,并掌握其用法。
c.语文要素:学习使用“和、把、被”等关联词,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d.表达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e.写字练习:书写课文生字,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f.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尝试制作纸船和风筝,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美妙的情感描绘,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72fb7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f.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
本课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情感传递的美好故事,主要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两个载体,来展示故事中两个小朋友的深厚友谊。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二自然段,详细解读纸船和风筝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在传递友谊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视和情感的表达。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4.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友谊和温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纸船和风筝在故事中象征友谊的意义。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生词学习(10分钟)通过PPT展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跟读,并讲解字词含义。
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出生字、生词,以便后续阅读理解。
3. 课文内容解读(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纸船和风筝制作过程的理解。
接着,教师详细讲解这两个载体在故事中传递友谊的作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课文内容为例,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纸船和风筝在故事中分别代表了什么?”、“你如何看待故事中两个小朋友的友谊?”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6. 情感教育(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学会传递友谊和温暖。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生字、生词2. 黑板右侧: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内容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生词,每个三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0fc3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2.png)
23《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折、纸”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导入课题: 你们会折纸船和风筝吗?折了纸船和风筝,你们一般用来做什么?现在有两个小朋友用纸船和风筝来传递他们之间的友情哦!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2、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
明确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3、导入课题:纸船和风筝二、自主识字和阅读1、了解课文特点:本文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
2、了解阅读方法:默读,不出声的读。
3、自主学习生字:默读课文,运用一年级学习的方法,结合本学期学习到的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如:(1)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借助插图识字。
(3)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4、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筝鼠折漂扎抓幸俩但愿哭取(1)“折、扎、抓”可结合提手旁,做做动作理解字义。
(2)“鼠、哭、取”可通过观察汉字演变过程识记。
5、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提炼猜读生字字音的几种方法。
6、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给彼此带去问候和祝福,他们俩因为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之后,又用纸船和风筝修补“裂缝”,相互谅解的故事。
)三:书写指导1、根据拼音,读准确生字字音。
折张祝扎抓但哭2、观察生字结构笔画,说说这些生字书写时有哪些要注意的?折:左窄右宽,“斤”略低于提手旁。
张:左窄右宽,第四笔平撇收笔于竖中线。
祝: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
扎:左右宽窄相当,左边长、右边短。
抓:右边是“爪”,不要写成“瓜”。
但:左窄右宽,左边高,右边低。
哭:下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3、教师总结讲解,学生练习书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e26b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教写生字“祝”。
2.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
3.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PPT课件,松鼠头饰,小熊头饰,纸船,风筝。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吧!2.板书课题:纸上干净没有点,船头几字不带勾,和字长捺变成点,风字斜勾要出尖,筝字倒山右出头。
(藏头诗:纸船和风筝)二、童话世界大闯关(一)了解风筝(学生配音:风筝:又叫纸鸢,中国人发明。
在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山东潍坊是风筝鼻祖地,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风筝种类很多,有人物造型、动物造型等,色彩也各不相同,无不惟妙惟肖。
)(二)情境复习(小熊、幸福、快乐、松鼠、扎风筝、折纸船、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1.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扎zā风筝)还可以扎什么?(扎辫子)2.是谁扎的风筝呢?(小熊)我们看到小熊的脸上洋溢着怎样的笑容?(幸福、快乐)3.故事中的另外一位主人公是谁呢?(松鼠)松鼠做了什么?(折纸船)4.类似“折纸船、扎风筝”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听音乐、打篮球……)5.纸船漂到了哪里?风筝又飘到了哪里?对比读两句话。
(1)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2)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仿句练习(3)小鱼游哇游,游到了大海中。
(4)蝴蝶(),()。
6.出示: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区分“漂、飘”)小小纸船顺水漂,美丽风筝风中飘。
水中漂用到水,风中飘用到风。
漂和飘,仔细瞧,小小汉字真奇妙!检测:(1)国旗在空中飘扬。
(2)小小纸船顺水漂流。
(3)空中飘荡着各种各样的风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837f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纸船和风筝》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
本文共有11个自然段,是本册中第一篇全文无注音的文章。
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给彼此带去问候和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的故事。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前六个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小熊与小松鼠获得友谊的幸福。
学情分析:童话故事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而乐于结交好朋友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大的陌生感,这样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
2、会区分“漂哇漂”与“飘哇飘”。
3、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的那种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漂哇漂”与“飘哇飘”。
难点:让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的那种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两位小客人,一位是小熊,另一位是松什么呢?(根据猜测)他们还给我们带来礼物了呢!看!(师手指向黑板已粘贴好的纸船和风筝剪纸)分别是——纸船、风筝。
(移动显现课题)(一)齐读课题“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
(二)质疑学习师:松鼠和小熊为什么送我们这两份礼物呢?是不是这两份礼物里包含着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的答案,快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吧!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新词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103页,在读这篇课文之前,你想给自己提些什么要求呢?(生回答)师:老师也想给你们提点要求,拿出笔,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们,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毕后坐端)学习生字词1、师: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松鼠决定放些纸船考一考你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祝、福”3个字。
学习积累表达心情的词句。
2.初读课文,知道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4.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1-6自然段;学习积累表达心情的词句。
教学难点:1.模仿课文3、5自然段想象创编。
2.感悟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准备:课件;松鼠、小熊等图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音乐欣赏《找朋友》、《天天祝福》。
一、揭示课题,故事导入。
1.出示“纸船”、“风筝”,板书揭示课题。
指导读准轻声音“筝”。
2.结合板画配乐讲述,引导走进故事。
师边讲述边板画:故事发生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树,青青的草,五颜六色的野花。
故事的主人公松鼠和小熊就住在这座山上。
(出示松鼠、小熊图片)松鼠住在山顶(板贴),小熊住在山脚(随机指名贴“小熊”)。
最妙的是这儿还有一条小溪,小溪从山上往下流,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发阅读期待。
【设计意图: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随着老师的板画和描述,学生仿佛来到美丽的童话世界,认识小熊和松鼠,引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一)指名分段朗读,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情。
1-6自然段——乐坏了7-9自然段——难过10-11自然段——高兴得哭了随机正音:重点读好翘舌音“抓、受、吵”齐读感知: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板贴:乐坏了难过高兴得哭了(二)梳理心情主线,整体感知文本:梳理:这真是个有趣、动人的故事啊!读这个故事我们的心情也随着小熊和松鼠的心情起起伏伏!一开始是成为好朋友时——乐坏了;接着是吵架时——都很难过;最后是和好时——高兴得哭了【设计意图:心情变化是本课的教学主线,分板块指名朗读课文,一方面检查生字读音;另一方面,为学生搭设台阶梳理文脉,一举两得,使环节教学更加高效。
】三、词语串联,感悟幸福。
(一)幸福的起航:折扎1.出示句子: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小熊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重点读准“扎”。
2.句中提词,理解词义:折纸船扎风筝(板书:折、扎)重点学习“扎”:(1)看图理解:一个人用手拿着线在竹条上缠绕就是扎风筝的动作。
(2)字典解释:现场查字典,理解“扎”的意思(捆、缠束)。
(3)指导书写:师范写,生书空。
(4)拓展运用:填词“扎()”(5)了解多音字:zā(扎辫子、扎口袋) zhā(扎针、扎进水里)(二)幸福的旅程:漂呀漂、飘呀飘1.情景过渡:小熊扎了一只风筝,松鼠折了一只纸船,带着快乐与幸福,纸船漂下来了,风筝飘起来了——移动“纸船”和“风筝”,出示:漂呀漂、飘呀飘2.区分词义,拓展运用。
(1)偏旁区分:“三点水”的“漂”告诉我们在水里漂;“风字边”的“飘”告诉我们在空中飘!(2)情景运用区分:板画情景:纸船——漂呀漂;风筝——飘呀飘。
(板书:漂、飘)课件图片:落叶在空中——飘呀飘;落叶在水面——飘呀飘3.课件演示,情景读文: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带上动作让纸船“漂起来”,让风筝“飘起来”。
(指名读,男女生读)(三)幸福的到来:松果快乐草莓幸福1.情景过渡:(移动“纸船”和“风筝”)纸船和风筝里到底藏着什么呢?请小熊和松鼠来为我们揭开这个秘密——读词:松果快乐草莓幸福随机识记:“莓”(点拨“形声字”)、“幸福”(多形式认读)2.看图提词“乐坏了”:收到礼物和祝福的松鼠和小熊都“乐坏了”。
3.聚焦“乐坏了”,体会幸福:(1)先“扶”:小熊“乐坏了”A、了解词义:“乐坏了”是什么意思?B、看图理解:“乐坏了”的小熊是什么样的?C、联系生活:平时说一个人“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D、朗读感悟:出示: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自由练习朗读;指名交流朗读,范读;齐读。
(2)后“放”:松鼠也“乐坏了”A、自读感悟;B、朗读展示:出示: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随机点拨:松鼠为什么也“乐坏了”?(3)男女生分段读(3、5段)。
(板书:快乐、幸福)(4)小结齐读:“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4.想象补白,升华幸福。
引导想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松鼠和小熊每一天都能收到来自好朋友的礼物和祝福,第二天,他们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惊喜呢?出示: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上还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风筝的翅膀上写着:“!”同桌讨论——集体交流【设计意图:结合板画,创设情景,把三组词语串联起来,形象再现松鼠和小熊追求幸福友谊的过程,在“旅途”中随机开展识字学词、感情朗读、想象补白等活动,有情有趣,有言有意。
】四、书写“祝福”,传递幸福。
1.追溯字理,理解“祝福”。
(1)字理学偏旁:看图追溯“示字旁”的来源。
(2)拓展识字:我们还学过什么“示字旁”的字?(3)理解“祝福”:表示发自内心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他人!2.写“祝福”,送“祝福”。
(1)给小熊和松鼠送“祝福”:重点指导“祝”“福”二字的书写。
(2)给亲人、朋友写“祝福卡”:A、坐姿端正自由写;B、集体交流送“祝福”。
【设计意图:写完“祝福”送“祝福”,关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把课上感悟到的“快乐和幸福”传递起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朗读儿歌,回味幸福好朋友松鼠折纸船,小熊扎风筝。
纸船漂呀漂,风筝飘呀飘。
送松果,赠草莓,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幸福快乐的好朋友。
五、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今天,我们借助词语钥匙,分享了小熊和松鼠的故事,回去以后,小朋友继续把这份幸福与家人分享,比一比,谁把故事讲得最生动!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拟人体童话,讲述发生在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情故事,相好时“乐坏了”,闹别扭时“难过”,云开雾散时“高兴得哭了”。
文章以人物的心情变化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心情描写是本课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段目标,把教学重点落在识字、写字和朗读上,主要是在词语的串联下,聚焦“乐坏了”展开以“幸福”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注重情景创设,重视字词所在的语言环境,把识字和阅读有机融合在一起,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体验下,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反观本节课课堂实施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包括识字、写字、朗读、想象表达等,各种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升。
结合本次教学研讨主题,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经验值得积累:一、识字重方法在低年级,不管文本的解读有多深有多远,识字、写字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识字的方法和规律。
实际上,学习汉字的兴趣正是从掌握方法和发现规律开始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生字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对学生进行渗透。
比如本节课中“扎”字的教学,“扎”是个动作词,教学时运用了看图理解法、查阅字典法,通过字典解释和看图,“扎”的动作意思一目了然,多音字意思也得到区分;又比如“祝福”一词运用的是字理解读法,通过追溯“示字旁”表示的意思,学生深刻理解“祝福”一词,明白“祝福”就是把心中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别人,为后续送“祝福”奠定基础。
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字词。
二、阅读需情景本节课阅读教学我们遵循童话故事的文路创新设计,借助板画,形象再现课文情景,抓住“折、扎”“飘呀飘、漂呀漂”“松果、快乐、草莓、幸福”三组词串联起故事情节,让学生跟随着松鼠和小熊体验着追求友谊的幸福过程。
从“幸福的启航”到“幸福的旅程”,再到“幸福的到来”,学生俨然化身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识字、朗读、表达就在这样有情有趣的情景中得到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们认为,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兴趣入情入境地来学习和感悟,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想方设法营造、呈现课文情景并带领学生走进情景。
三、实践有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语言训练做为显性要求。
本次教学研讨,特别强调课堂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历学习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量”是重点考量方面。
本课设计,基于文本特点,我们精选了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
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以相同的段落结构叙述了松鼠和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的情景,这样简单、有特色的句段,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表达的范例。
课堂上教师在学生朗读感悟松鼠和小熊“乐坏了”的心情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段式进一步创编:第二天、第三天,他们还会收到什么不一样的礼物和祝福。
这一训练,不仅是句段表达上的学习运用,更是学生追求幸福友谊的体验过程。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书写“祝福”一词是为让他们“送祝福”,我们关注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际需要的知识”,学是为了用。
在温馨的音乐氛围中,学生把最美好的祝愿端端正正地在“祝福卡”上写下,刚刚习得的“祝福”二字运用及时,他们的心中必定自信而骄傲,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语文实践活动!当然,教学设计拥有很大空间,课后点评老师为我们点拨了新的设计思路。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童话故事,文本镜头在小熊和松鼠之间不断切换,很多地方以相同的句式和段落结构叙述。
如这头“纸船漂啊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那头“风筝乘着风,飘啊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这头“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那头“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这样对应重复的叙述是其表达结构上突出的特点,也是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说话的一篇优质范文。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续的课时里还可以有多种设计,例如,写到“受不了”这一情节,课文只写了松鼠受不了,小熊的心情怎样没有写,虽然没写但联系上文,想必小熊也一定受不了了,这里让学生模仿“松鼠受不了”一段的表达编一编“小熊也受不了”的情节。
亦或者,后面的故事老师只教松鼠线,小熊线由学生模仿讲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特点,模仿说话。
总之,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引导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唤醒问题意识,鼓励合作学习”、“教学生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习”……每个理念都值得我们在今后好好解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