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合集下载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由于肝内外胆管内结石较小,临床上常采用内镜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腹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的新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三维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一、三维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三维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手术切口小:三维腹腔镜手术使用的是微小切口,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感。

2、手术过程中有较好的视野:三维腹腔镜手术使用的是高清晰度显微镜,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清晰地观察到手术区域。

4、手术的准确性高:三维腹腔镜手术具有精确的手术定位和手术控制技术,手术的准确性高。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目前三维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

通过操作高精度的三维显微镜,医生可以精确地定位和控制石头在内部胆管中移动的方向,在患者身体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康复速度快。

虽然三维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其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同时,在进行三维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地定位和控制石头的移动方向: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准确地分辨出肝脏和胆管的结构,并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显微镜来精确地控制石头的移动方向。

2、避免手术中的意外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不要伤及到周围的重要器官,同时在确定手术范围时,还需要对病人的身体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避免出现手术并发症。

3、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在术后,病人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遵守医师的饮食、运动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在这样的前提下疗效更加明显。

综合而言,三维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手术方式,但其手术技术难度较高,严重依赖于医生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病人需要充分考虑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治疗经验等因素。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腹腔镜技术操作难度大,但是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获得了肯定。

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复杂性,学习难度大,手术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学习效率和安全性,成为肝胆外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腹腔镜辅助教学系统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医学生快速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医学生可以通过虚拟操作模拟手术过程,减少手术风险,同时通过实时评估、反馈和改进,提高手术能力和准确性。

因此,腹腔镜辅助教学在肝胆外科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首先,腹腔镜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手术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医学生可以在没有真实手术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操作,不断重复训练,逐步提升手术操作技能。

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步骤,帮助医学生深入了解肝胆解剖结构和手术原理,为之后的手术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腹腔镜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手术风险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对于刚学习腹腔镜手术的医学生,手术操作技能未必很熟练,出现手术意外的可能性也较高。

而通过腹腔镜辅助教学,医学生可以在模拟操作中纠正错误,找出操作技术上的不足,逐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最后,腹腔镜辅助教学还可以帮助医学院校更好地培养肝胆外科专业人才。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肝胆外科医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腹腔镜辅助教学可以为医学院校提供高质量的肝胆外科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腹腔镜辅助教学系统对于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腹腔镜技术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医学生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加强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更好地培养肝胆外科专业人才,为社会医疗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讨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

2 结 果
观察 组患 者实 施腹 腔镜 手术 的平 均 时 间为 ( 7 8 . 4±7 . 5) 分钟 ,无 1 例 患 者 进行 输 血 ,无 死 亡 。观 察组 患者 经 过腹 腔镜 手 术 治疗 后 ,住 院时 间 、出血 量 均 少 于对 照 组 ,两 组 患者对 比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详情 见表 1 。
1 . 2 方法
表 1 两组 患者对 比情况
注 : 与对照组作 比较 ,( P<0 . 0 5)
3 讨 论
腹腔 镜 已经 有 近 百年 的历 史 ,在 实施 腹 腔镜 手 术初 期 , 由于技 术 不 发 达 ,不 能 进行 复 杂 的手 术 ,随 着 我 国 医疗 水 平 的进 步 ,腹腔 镜 手 术 得 到 了更 好 的 发展 , 目前 由 于腹 腔 镜手 术具 有微创 等优 势 ,受 到了 医师和 患者 的欢迎 J 。腹 腔 镜外科 手 术 的优 势 为 : 第一 、局 部创 伤较小 。在 实行腹 腔镜 手术 的过 程 中 ,能 够进 行 深 入 照 明 ,因此 在 腹壁 的开 口较小 。开 腹 手术 通 常 需要 的开 口较 大 ,其 主 要 原 因 为照 明 的光 源 在 体 外 ,以及 医师 的手 要进入 腹腔 内进 行操作 】 。而腹 腔镜 手术所 使用 的 照 明 能够 直 达 病灶 ,照 明 效果 好 ,医师 的手 不 必进 入 患 者 体 内 ,在体 外 进 行 操 作 即 可。 手 不进 入 腹 腔 内 能够 显 著 减 少对 脏 器 破 膜 的损 伤 以及脏 器 功 能 的 干扰 ,手术 结 束 后 患 者 的 胃肠功 能恢 复较快 。 第二 、 脏 器功 能恢 复快 。腹 腔镜 外科 手术局 部创 伤较 小 , 全 身 的应激 反 应 以及 对 免疫 系 统 的影 响非 常 小 ,患 者 能够 在 短 期 内恢 复 正 常 ,能 够 有效 的避 免 一 些肺 部 疾 病 以及 伤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胰腺炎、肝内外胆管炎等疾病。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以其微创、安全、快速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围绕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进行介绍。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3D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切口更小,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患者在接受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后,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期缩短,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二、减少手术并发症传统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3D腹腔镜手术具有高清晰度、立体视觉的优势,可以更加准确地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三、彻底清除结石利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内外胆管的情况,有助于精准地定位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医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直观地清除结石,彻底解决患者的疾病问题,避免结石再次形成。

四、术后效果明显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很快就能感受到明显的疗效。

疼痛感显著减轻,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食欲、精神状态等方面也明显好转。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患者通过接受这一微创手术,可以更快地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的身体状态。

一、定位更准确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影像质量有限,难以准确地定位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容易出现疏漏。

而3D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清晰度、更立体的三维视觉效果,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定位结石,避免漏诊和误诊。

二、操作更精细传统腹腔镜手术中,医生受到二维图像的限制,手术操作受到很大影响,容易出现操作不精细的情况。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及胆道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及胆道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及胆道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及疤痕细微等特点,因此近20年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随着近年来各种先进的腹腔手术器械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完善,尤其在肝脏和胆道外科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现就腹腔镜肝脏和胆道外科手术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腹腔镜;外科;肝脏;胆道;应用及进展1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1.1腹腔镜技术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肝良、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的治疗,甚至活体肝移植供肝的切取等;切除的范围扩展到较大范围的如肝段、联合肝段、肝叶,甚至解剖性半肝和扩大半肝切除等。

随着腹腔镜显示设备以及手术器械的进步,肝脏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迅速发展,1991年~2001年世界腹腔镜肝切除仅200例,2001年~2004年世界报道腹腔镜肝叶切除约500例;2004年以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指征逐步扩大。

2007年Koffron报道了300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1],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系列的单中心病例报道,其中包括20例右肝移植物切取。

由于肝脏具有双重血供,脉管结构复杂,易出现出血、胆瘘等,而腹腔镜下止血、缝扎远较开腹困难,既往对于应用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症范围一般要求良性疾病,且病灶位于肝脏Ⅱ、Ⅲ、Ⅳa、Ⅴ段。

要求位置相对表浅,与下腔静脉和肝脏大血管和胆管有一定距离,直径≤5 cm,最好无肝胆疾病手术史,无其他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

随着近年来手术设备及器械的更新,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症已经逐步扩展,包括良恶性肿瘤。

目前有经验的腹腔镜肝胆外科医师已经可以安全的实施标准的半肝切除手术、活体供肝切取,甚至于一些原来为腹腔镜禁忌症的特殊肝段病灶(例如Ⅰ、Ⅳb、VⅡ、VⅢ段占位)。

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导腹腔镜下安全实施规则性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以及特殊肝段切除术,并未增加手术风险。

所以目前认为腹腔镜肝切除真正的禁忌症为:肿瘤侵犯第一或第二肝门大血管无法解剖者,肿瘤边界不清、合并大血管癌栓或有远处转移,上腹部手术史所致的严重粘连,肝功能Child-pugh C级以及合并其他全身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教学体会

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教学体会

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教学体会郑璐,梁平,李靖,李红艳,米娜,杨彤翰,左国华【关键词】肝胆疾病;腹腔镜;教学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美观、恢复快等特点,是外科进展的方向之一。

自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手术取得迅猛进展,手术范围已由单一的胆囊切除术涉及到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专业领域。

腹腔镜外科已入编卫生部医学计划教材中,配套跟进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需要和迫切。

笔者总结了在临床医学生中开展腹腔镜大体技术带教及深造生培训的几点教学体会,现报告如下。

1 重视理论学习腹腔镜的理论学习是腹腔镜操作的基础,需要引发高度重视,包括了解和熟悉腹腔镜设备、气腹针、穿刺套管针、手术器械的工作原理及利用方式、仪器设备各导线的连接和操作,和腹腔镜器械的保护、清洗、保养等大体理论知识。

了解并熟悉腹腔镜手术的医治原那么、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的术前预备、术中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处置等。

还包括反复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手术步骤与进程及一些手术技术等。

组织专家教授讲课,开展学术讨论,大伙儿一起参与,一起提高。

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慢慢成为一名优秀的腹腔镜手术医师。

2 模拟训练腹腔镜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将视频信号摄取后经处置转变成图像,术者不但失去用手触摸器官的优势,而且,视线与手术操作不在同一方向上,因此,必需通过技术训练来达到知足手术操作的要求。

初学者应通过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正确的手术操作方式。

反复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手术步骤与进程,也可学习到腹腔镜手术的技术。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全进程都是在电视图像下完成的,这也为手术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咱们学习腹腔镜技术,更应该利用那个便利。

我科与德国MGB公司合作成立了腹腔镜培训基地,模拟人体腹腔设计制作了模拟操作训练箱,箱顶用橡胶皮制成,练习者可在橡胶皮上刺孔置入戳卡,放入摄像镜头、操作器械等,箱体内放置模拟器官(如胃、肠、胆囊等)。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 20 0 o年 1 至 2 0 月 0 6年 1 2月 问 因 ( 外 叶 、 V 段 、 左 Ⅵ
壁 ( 下 缘 、 突 下 、 肋 缘 下 或 左 肋 缘 下 、 侧 腹 或 左 侧 脐 剑 右 右 腹 ) 置 人 4 5个 5 1 上 ~ ~ 0mm 的 套 管 操 作 . 要 时 用 肝 十 二 必 指 肠 韧 带 套 阻 断 索 , 右 肋 缘 下 切 V拉 出 . 声 刀 游 离 肝 从 I 超 圆 韧 带 、 状 韧 带 、 角 韧 带 及 冠 状 韧 带 , 声 刀 分 离 肝 组 镰 三 超 织 , 镜 钛 夹 器 和 线 性 切 割 器 ( N O GA I 离 断 主 要 胆 内 E D I I)
肿 块 直 径 、肝 硬 化 程 度 以 及 C i hl d分 级 等 比较 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为 单 一 病 灶 ; 有 病 例 均 经 病 理 学 检 查 证 实 为 肝 均 所 细胞癌 , 且无 血 管 癌 栓 及 远 处 转 移 。
12 手 术 技 巧 .
短 平 均 住 院 时 间 、 轻 术 后 疼 痛 及 肠 麻 痹 梗 阻 、 体 免 疫 减 机 功 能 影 响 少 的优 点 I 现 收 集 并 统 计 我 院 2 0 1 I 。 0 o年 1月 至 20 0 6年 1 2月 间 肝 癌 切 除 术 患 者 4 7例 . 而 探 讨 腹 腔 镜 技 从 术在肝胆 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 值。
镜 肝 癌 切 除 术 (I组 )6例 , 纯 腹 腔 镜 肝 癌 切 除 术 (I )4例 , 放 式 肝 癌 切 除 术 (I )7例 , 其 治 疗 及 效 果 进 行 统 1 单 1组 1 开 I组 1 I 对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_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_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术前规划系统中肝胆模型的构建及3D 打印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编号:18JR3RA029) 作者简介:姚君诚,通渭县中医医院,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通信作者:卢继周(1969.05—),男,汉族,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方向:肝胆、普外。

E-mail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姚君诚1 卢继周2△(1.通渭县中医医院,甘肃 定西 743300)(2.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目的: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与3D 腹腔镜技术,评价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应用三维可视化软件确认患者的临床分型,在3D 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

结果:40例患者中,19例I 型、1例I +Ea 型、6例IIa 型、2例IIa +Ea 型、8例IIb 型、2例IIb +Ea 型、2例IIc 型。

患者的术中情况符合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

手术平均耗时(129.85±17.34)min ;平均出血量(26.82±17.29)mL。

围手术期无大出血和死亡病例。

结论:在三维可视化技术上的指导下采用3D 腹腔镜胆道镜碎石、取石,具有微创、安全的突出优势,可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在肝胆外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3D 腹腔镜;肝胆外科;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7.3 R473.6 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6-0165-04在肝胆外科疾病中,肝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现阶段,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中,以虚拟现实、三维重建、3D 打印为代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正在崭露头角,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视线患者资料的三维立体显示,不仅可以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还能进行模拟仿真手术[1]。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92例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其创伤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肝胆外科;临床效果;观察肝胆外科的疾病种类较多,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在以往的开腹手术治疗中,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手术与住院时间较长,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延长康复时间[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与发展,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肝胆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腹腔镜属于一种微创技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较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

在本次研究中,对92例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92例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

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在34-72岁之间,平均为(51.2±2.6)岁。

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肝囊肿11例,肝实质肿瘤8例,胆囊炎10例,其他4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73岁之间,平均为(52.4±2.8)岁。

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4例,肝囊肿10例,肝实质肿瘤9例,胆囊炎11例,其他3例。

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6.02临床经验121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探讨刘华庆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摘 要】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中腹腔镜的应用以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42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7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剩余7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差异。

结果:通过研究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观察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将手术时间由常规手术的(164.2±13.5)min 缩短为(141.5±11.8)min,并且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效率以及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肝胆外科;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尤其近年来影像学计数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医学的进步[1]。

如今腔镜技术在临床上发展较快,使得很多疾病都能采用这种计数进行治疗,并且由于其微创治疗也赢得了更多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很多外部因素没有大范围推广。

肝胆外科是临床外科中的一个大科,由于肝胆疾病患者近年来很多,所以对于手术的效率尤为关键,如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进行手术,并且能够保证手术质量是本科室发展的重要一步,所以发展腔镜技术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肝胆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确诊入院。

将全部患者按照入院后手术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治疗)70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72例。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

同时,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出现也为肝胆外科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手段,而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腹腔镜外科技术对肝胆外科手术的影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肝胆外科手术开始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这种手术方式既可以在病人身上节省手术创伤,又可以有效地降低疼痛和手术后院感等并发症。

同时,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1.1 降低手术创伤腹腔镜技术使得肝胆外科手术可以在较小的操作口径下完成,覆盖的手术范围也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与传统肝胆外科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可以减少手术中对腹部的侵犯,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

1.2 提高手术效果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在手术中,通过腹腔镜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术部位,并且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手术。

同时,腹腔镜技术可以减少手术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手术出血的风险。

1.3 减少并发症除了对肝胆外科手术产生积极影响外,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诊断水平腹腔镜技术可以对肝胆疾病做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诊断。

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病人的内部情况,更好地观察肝胆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

此外,腹腔镜技术对于肝胆疾病的预防和筛查也非常必要,可以在病情的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腹腔镜技术可以为肝胆外科手术的操作提供更加直观和便利的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通过对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掌握手术技能,从而更加熟练地完成手术。

2.3 提供教育资源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教学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还可以提升医生的手术技能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该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少的术后并发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3D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利用先进的三维成像系统,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显微手术图像,使外科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病灶的位置,从而精确操作。

相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手术能够提供更真实、更立体的视野,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切除病灶,减少了手术风险。

3D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术后恢复较快。

3D腹腔镜手术仅需在腹部做三个2-3厘米的小切口,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的大切口,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患者的术后疼痛也较轻。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可较快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减少了住院时间。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该手术可以直接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精确的操作将结石完整地取出。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钳子、刀片或激光等器械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清除肝内外胆管中的结石,减少了残余结石的风险。

3D腹腔镜手术还可以同时检查和治疗其他相关的病变,如胆管狭窄、胆管炎等,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显著。

该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术后恢复,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显微手术图像,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病灶,准确操作。

该手术还可以同时检查和治疗相关病变,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病变较为复杂或病人身体情况较差等,3D腹腔镜手术可能不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财务会计风险。

财务会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失真、经营决策的失误甚至财务危机的发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也在不断演变和壮大,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策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深入了解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特点和分类,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经营效益。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特点、分类及规避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决策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在新形势下,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政策的调整,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特点和分类,分析规避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策略,探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规避的途径,以及探讨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确保企业财务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之一,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形势的调整,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有效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不确定性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监管力度加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因此,研究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在新形势下的规避策略及其规避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3D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先进的腔镜手术技术,通过三维影像系统可以提供更清晰、更精确的图像,使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方面,3D腹腔镜手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指胆管和肝内胆管中形成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经皮肝穿刺取石和传统腔镜胆道探查取石。

但这些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视野较窄、手术精准度不高以及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而3D腹腔镜手术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腹腔内插入微创器械进行操作,同时通过三维成像系统提供清晰的图像引导手术操作。

相比传统方法,3D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 提供更清晰的图像:3D腹腔镜手术使用三维成像系统,可以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图像,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减少操作的风险。

2. 提高手术的精准度:由于清晰的图像引导,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进行取石操作,减少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

3D腹腔镜手术的器械也更加精细和灵活,可以更好地完成手术。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取石方法可能会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3D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由于手术精准度更高,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结石,减少结石复发的可能性。

4.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也相对较少,患者的恢复时间更短。

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可以较快地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3D腹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3D腹腔镜手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3D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比传统方法,它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3D腹腔镜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且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肝内外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传统意义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着胆道系统的正常通畅。

对于该疾病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截石术、胆道探查术等效果有限、风险大、弊端明显,因此,如何选择更加精确、便捷、安全的治疗措施,成为了这些疾病管理的关键。

日前,3D腹腔镜手术技术正式应用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该技术采用三维技术,利用3D数码分析系统,将患者的解剖结构高清晰度地再现出来,以界限清晰、结构精细、操作精准的优势,实现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精准切割,并对相关解剖结构保护得更加完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有了质的提高。

据最近的研究,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确实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术准确性高3D腹腔镜手术方式,通过数据处理可清晰反映出内部结构的三维电子模型,术前医师可以根据模型指导准确定位手术部位、调整入路,以精准的方式进行手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清晰的视野可以帮助医师更准确地辨别解剖构造,避免误区和损伤,保证手术安全性及准确率。

二、手术时间缩短3D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在于其较小的创伤对患者的生理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其具有更明显的操作手感,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在患者效果和时间上进行了详细计算和记录,结果显示:3D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仅需30-60分钟,远远少于传统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大量的心理负担和体力损耗,提高了手术效率。

三、手术效果显著3D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准确切割肝内外胆管结石,而且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进行了有效的促进。

手术创伤小,创口小,且不损伤肝组织,因此术后疼痛程度较小,恢复快,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提高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之,3D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一种新方法,其优越性在于其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快速技术高效,对术后患者的生理健康影响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症状,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恢复及疾病的再发预防。

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4244·诊疗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任卫江(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新疆 焉耆 841100)摘要:目的研究对肝胆疾病的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肝胆疾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的患者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且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肝胆疾病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在治疗肝胆疾病的手术方法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肝胆疾病;传统手术方式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4.2240 引言肝脏和胆囊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临床上发生于上述两种器官的疾病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患肝胆疾病的患者日益增高,为了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本文主要针对肝胆疾病的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4例肝胆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1~85岁、平均(72.14±2.10)岁,其中患肝硬化的6例,胆囊结石的26例,其中26例胆囊结石中合并胆总管增粗的患者6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61~86岁、平均(73.21±2.13)岁,其中患肝硬化的7例,胆囊结石的25例,其中25例胆囊结石中合并胆总管增粗的患者5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1]。

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行肝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22例,胆囊结石患者18例,肝囊肿患者12。

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52例患者分为行腹腔镜手术30例为观察组以及行传统开腹手术2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腹腔镜肝胆外科并发症腹腔镜外科手术作为近年新发展的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经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中。

肝胆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变部位[1]。

近几年我国肝胆疾病患者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为此,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肝胆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腹腔镜进行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让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行肝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22例,胆囊结石患者18例,肝囊肿患者12例。

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54.8±5.9)岁。

本研究已经排除心肝肾衰竭、恶性肿瘤患者。

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52例患者分为行腹腔镜手术30例为观察组以及行传统开腹手术2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排除标准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中的体会张轩【摘要】① 目的探讨三维高清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② 方法分析30例三维高清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三维组),并与本科室实施的同类二维腹腔镜手术30例(二维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手术类型相同,均包括胆囊切除20例,肝囊肿去顶开窗术4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例.③ 结果三维组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三维组胆囊切除手术时间(40±5)min,二维组(60±8)min;肝囊肿手术时间(65±8)min,二维组(90±11)min;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25±13)min,二维组(150±12)min.三维组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平均(5±1)mL,肝囊肿手术术中出血量平均(25±3)mL,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术中出血量平均(20±2)mL,二维组分别为(6±2)mL、(2±3)mL、(27±4)mL.三维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二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与二维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④ 结论三维高清腹腔镜能提供三维立体空间感知,术中实现精准操作,延伸术者的视觉立体空间感知,使手术得以简化,安全、效果明确,无临床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5页(P192-196)【关键词】腹腔镜术;三维腹腔镜系统;肝胆外科手术【作者】张轩【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 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3传统腹腔镜微创外科一直以来延续使用二维成像技术进行手术,通过二维平面图像操作,缺乏三维立体层面的深度感知。

三维高清腹腔镜系统为术者呈现真实的三维立体手术操作视野和精确的空间立体定位,术者佩戴三维立体眼镜观察监视器[1],可获得放大4倍的高清立体图像,层次清晰,分辨率、空间定位延伸感、立体感知觉更为精准且较少有镜头雾化,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操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我院于2017年引入Viking三维高清腹腔镜操作系统,2018年1~4月成功完成肝胆外科各类手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二维组患者平均年龄(35.15±2.01)岁,三维组(32.27±1.62)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维组男11例,女19例;三维组男11例,女19例,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胆囊切除术两组均20例:二维组男7例,女13例;三维组男6例,女14例。

胆总管探查术两组均6例:二维组男2例,女4例;三维组男3例,女3例。

胆囊肿手术两组均4例:二维组和三维组男女均为2例。

两组术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三维组30例均采用传统“三孔法”腹腔镜入路,医生佩戴偏振眼镜。

术中依据不同术式、术野需要,建立辅助器械手术通道;分别于脐下、剑突下、右侧肋缘下置入10mm或5mm Trocar,气腹值设定10~11mmHg。

结合术中探查结果,在3D腹腔镜辅助下施实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胆道镜网篮取石术、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等。

1.2.1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术前常规置胃管,全麻, 患者仰卧位, 头高脚低20°, 向左侧倾斜15°~20°,沿脐下缘作1.0cm切口, 建立CO2气腹后, 维持腹内压10~12mmHg, 穿入10mmTrocar, 置入镜头, 探查腹腔,游离出胆囊管、胆囊动脉,胆囊动脉用钛夹夹闭以防术中牵拉出血(见图1)。

胆总管前壁用微型剪刀纵行切开,若胆总管前壁有小血管,应作短时电凝以免出血和胆管壁灼伤,由上腹正中的套管放入纤维胆道镜,腋前线套管放入吸引器,及时吸除术中胆道镜冲洗液、胆汁。

放入T管后在胆管上下两端用4-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要求针距及间距均小于2mm。

最后将胆囊切除,右肝下间隙放入引流管。

若术前已行EST或置入鼻胆管,则可行胆总管I期缝合,缝合完毕后可用干净纱布检查是否有胆漏。

1.2.2 肝囊肿去顶开窗术探查肝脏各叶的膈面及脏面, 了解囊肿的数目、大小和位置后,用穿刺针在囊壁最薄处穿刺抽出20mL液体, 进行胆红素和淀粉酶检查,判断性质及有无胆漏, 以证实诊断, 确定治疗。

用电钩烧开囊肿的最薄处,将吸引器置入囊腔内并吸净囊液。

待减压后,提起囊壁,用超声刀切除较薄的囊壁部分(见图2),使囊腔充分敞开,达到通畅引流的目的。

用电凝钩及电凝棒进行止血处理,如果囊液内含有胆汁,说明与胆道相通,应详细探查囊肿内壁,找到胆汁漏出点,予以钛夹钳夹,可电凝,然后用明胶海绵和生物蛋白胶封闭,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

囊壁一般不用电凝烧灼,以免损伤血管或胆管,较大血管出血以钛夹钳夹。

对多发肝囊肿要将囊肿逐个开窗,对多房性囊肿将隔膜逐个切开。

对巨大的囊肿必要时可将大网膜填塞在囊腔内,用钛夹固定。

切除的囊壁经10mm Trocar取出, 并送病理。

图1 解剖胆囊Calot三角图2 切除肝囊肿囊壁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数据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三维组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各项手术实施时间均明显优于二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手术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

两组均无胆道损伤、胆漏、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6天均痊愈出院。

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时间比较组别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囊肿手术三维组40±5125±1365±8二维组60±8150±1290±11P值0.0000.0000.000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中出血量组别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囊肿手术三维组5±120±225±3二维组6±223±327±4P值0.5810.4730.3563 讨论现代化外科在微创化理念的指引下,并紧随各种腔镜器械、数字化医学、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从而使得微创外科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2]。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传统腔镜技术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关注:其二维平面图空间感差,易失真,且图像和操作器械不在同一平面,手眼协调性较差[3,4];而三维腹腔镜可以拓展外科医生的空间立体感及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准确纵深感,为术者展现景深图像从而达到最佳的眼手协调。

诸多学者对三维腹腔镜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认为与传统二维腹腔镜相比,三维腹腔镜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加速手术实施速度、降低时相比;并且三维可视化提升了腹腔镜术者的手术学习曲线[5~9]。

自2010年英国学者Iain Jourdan完成世界首例三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意味着外科微创手术“3D时代”的伊始。

三维腹腔镜系统自从2012年底引入我国后,已在多个医疗中心开展使用,但由于经验有限,普及程度并不高。

Tanagho等[10]研究不同腹腔镜操作能力医师分组在二维与三维腹腔镜下进行操作,各完成传递钉子、图案剪切、缝合以及打结四项测试,结果证实三维操作视野下可以显著提升操作速率,并且无明显头痛、视觉疲劳副作用的出现。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体会到,三维立体视野下利于快速调整针持,减少调整Prolene缝针频次、操作失误,且在缝合胆管的过程中,更易掌握和判断进针的角度、深度、持线精准度及出针的方向,有利于镜下缝合T管时的精准进针、出针,有效的节约了手术时间。

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体会到术中三维腹腔镜高清图像能够使得腹内脏器解剖立体化、腹腔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前后景深感,立体呈现肝脏、胆囊、胆总管、胃、结肠等腹腔脏器空间解剖,清晰显示腹腔镜器械与靶器官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使得肝门部胆囊Calot三角区三管结构更加明晰,周围脏器与肝脏、胆总管、肝动脉等层次分明、真切,在分离、离断胆囊Calot三角解剖中定位更加精确,从而有效避免术中副损伤;并且高清放大的三维立体视野,可以清晰的呈现肝门部胆管、血管的走行及立体结构,胆管、血管前后层次分明,在分离过程中,可以有效辨识组织层次,避免意外损伤胆管,提高镜下操作的精准性。

对于肝囊肿患者,三维腹腔镜操作术野下能够立体观察肝囊肿的数目、形态、大小、体积,尤其针对多房囊肿可立体呈现囊肿与囊肿间以及囊肿与肝内血管、胆管所产生的解剖变异,从而精准定位囊壁切除范围,以及精确解剖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肝静脉、肝胆管分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损伤。

在邻近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护受压移位的门静脉右支及肝右静脉;此外在三维视野下有利于囊壁内管道结构的观察、残余囊壁的破坏清除,从而提高术中正确判断率,并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对于实施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术,三维操作术野下使得操作更具有立体感,能够充分显露胆囊管、胆总管交界区及胆总管上段与周边脏器、血管的空间定位关系,在三维放大的手术野中,能够达到非常满意的胆总管解剖显露,可避免术者术中因视野显示不佳而常规缝吊胆总管牵引线,这一做法会增加操作难度,妨碍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等操作;此外额外增加悬吊缝线增加了管壁针孔渗漏及无意中撕裂损伤胆总管壁的机率;且立体的视觉感受使得胆道镜的置入、取石等操作更为准确、便利,有效避免胆管黏膜损伤水肿;使术者缝合的层次、边距以及针距等操做更为流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血管、胆管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11]。

三维腹腔镜高清影像系统,可使助手、护士及参观学习者与主刀医生共同体会三维高清的真实手术视觉感受,因此对于临床教学与专业培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三维腹腔镜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由于三维腹腔镜立体成像的特殊原理,30°三维腹腔镜无法通过旋转镜头改变视野角度,只能使用正向或反向视野。

因此,手术中视野的角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三维腹腔镜视野的景深较二维视野增加,具有放大作用,与传统腹腔镜相比,视野中的器械及组织对目标物的遮挡会更明显;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维腹腔镜双眼存在立体视差,易引起视觉疲劳[13]。

尽管三维腹腔镜技术的开展需要整套特定的内窥镜、三维显示器等,但相较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机器人手术,三维腹腔镜技术所需的费用明显较低,且学习曲线短、较易普及,同时保留了完整的触觉反馈也有利于三维腹腔镜的学习、推广[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