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从全职太太志向差异反观中日女性自我认知危机
从全职太太志向差异反观中日女性自我认知危机作为著名女性作家,亦舒、林真理子在她们笔下的小说世界中描写了大量的在物质世界中艰难度日,精神寂寞寻求救赎的全职太太形象。
文中以亦舒、林真理子塑造的全职太太形象与志向差异作为分析基础,反思中日女性自我认知的差异与实现自我认知过程中出现的认知与目标危机。
标签:中日女性;全职太太;亦舒;林真理子;自我认知林真理子与亦舒是中日两国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
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趋同,使得两人笔下的女性形象在自我认知、命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尽管林真理子与亦舒地处在不同的国家,但是两者将父权社会与女性的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对婚恋神话下婚姻中女性的孤独与悲剧等的阐述和思考,更可作为重新解读中日女性自我认知视角,了解两国全职太太志向差异的客观依据。
一、亦舒小说的全职太太形象(一)“家庭+职场”双角色亦舒小说大多以香港都市作为小说形象的塑造背景。
香港社会机会多冒险的人也多,瑰丽多姿又矛盾重重,表现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飞黄腾达。
当然,也有可能是始终一败涂地。
香港大量流传着贫苦打工仔创造商业奇迹变成豪门贵族的故事,这也使得更多的香港人愿意冒险,却又充满着集体性的无安全感。
亦舒笔下的全职太太形象就是在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起来的。
(二)懂得享受并创造高品质生活亦舒小说反复强调了经济独立对女性的重要,其众多作品中,出场率极高的女性就是新时代依靠自己努力打拼的新女性。
她们奉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原则,与传统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不同,亦舒式全职太太懂得生活又享受生活,重视生活品质过于生活长度,拥有高度的精神自由,此种自由为女性带来了人格的独立。
因此,作为全职太太可以守护家庭,让家人享受生活之美,即便是走出家庭也会以平常心对待,她们懂得爱人与自爱,故而有机会重新选择幸福和获得幸福。
二、林真理子小说的全职太太形象(一)陷入家庭倍感孤独自我挣扎而无力的全职太太日本傳统文化中的“家庭内女性”标尺将女性圈禁在母性和妻性的范围中,以为男人服务为完整女性的衡量标志。
社会学试析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学试析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学现象。
现代女性的认同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孤立的个案,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当代女性来说,身份认同已经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反映社会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
因此,本文将探讨当代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一些思考。
第一,传统女性角色的压力与挑战传统女性角色是反映性别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旧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
女性只能在家中生孩子、料理家务,不能接受高等教育,更不能参加社会活动。
现代社会,虽然女性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参政权、就业权、教育权等,但是女性依然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
很多女性不仅要背负着料理家务的责任,还要承担工作、家庭、子女教育等多重角色。
这种压力不仅让女性在工作中感到紧张和焦虑,而且进一步加大了传统女性角色的困境。
然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极大地激发了女性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重新反思与认识。
女性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第二,女性事业发展的挑战女性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无论是面对同事的嫉妒,还是面对上级对女性的特别的申述,女性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阻力。
从性别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往往享有更有效的支持和资源,而女性却可能面临更多的挫折。
但是,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很多优秀的女性用坚定的勇气,与男性一起肩负起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女性在事业发展中不逊于男性。
同时,女性对于职业、个人梦想的坚守,也在不断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进步。
第三,身份认同的逐渐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女性对于身份认同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衔接。
如今,女性不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角色,而是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身份认定。
女性不仅可以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职业女性,还可以是自由职业者、艺术家、志愿者、科学家等等。
社会压力和女性自我认同
社会压力和女性自我认同
社会压力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着各种期望、标准和刻板印象,这些压力可能对她们的自我认同和身份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压力和女性自我认同的关系:
1. 外貌标准:社会对女性的外貌标准和审美要求往往非常严苛。
媒体、广告和社交媒体常常呈现出一种特定的美丽标准,这给女性带来了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她们对自身形象的不满和自尊心的下降。
2. 角色期待:社会对女性所期望的角色和行为也可能对她们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照顾他人为责任,对女性在职场、领导地位等方面的期望与现实存在不平等待遇,这可能使她们感到困惑和不安。
3. 社会标签和刻板印象:社会常常以刻板印象来定义女性,将她们归类为某种标签或角色。
这种标签化可能限制她们的自我表达和发展。
社会对于女性的特定期待和固有的社会角色可能对她们的自我认同产生压力和限制。
4. 性别歧视和不平等:性别歧视和不平等是女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和机会限制可能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不平等压力可能削弱女性的自信和自尊。
女性的自我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然而,逐渐加强的女性权力和平等意识正在推动社会变革,以打破刻板印象、推动性别平等和促进女性的自主性。
女性倡导者、社区组织和全球运动对改变社会压力提出了挑战,并鼓励女性树立积极、坚定的自我认同。
实现一个多元和包容的社会,赋予女性以充分而真实的自我认同,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被极端异化的女大学生消费模式
被极端异化的女大学生消费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现代大学生的消费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近年来,一些女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却呈现出了一种极端异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极端异化的女大学生消费模式主要表现在奢侈消费和盲目追求名牌的过度消费上。
很多女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感的却忽略了消费的合理性和经济实力,导致家庭负担加重甚至出现经济困境。
她们将购物视为一种消遣和放松的方式,频繁地购买奢侈品和名牌商品,追求炫耀和彰显个人身份地位,这种消费方式往往容易成为攀比和炫耀的对象。
这种极端异化的消费模式与相关的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业化的诱惑和社会的消费导向不断加剧了女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广告和营销手段的成熟运用,使得女大学生对奢侈品和名牌商品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助长了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很多女大学生展示自己购物的成果,分享奢侈品的购买体验,这种虚拟的认同和认可进一步加剧了她们的消费欲望。
极端异化的女大学生消费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过度的奢侈消费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购买名牌商品甚至将家庭经济储蓄和借贷资金用于消费,这种盲目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家庭的经济稳定。
极端异化的消费模式容易导致女大学生的物欲和攀比心理的加重。
她们往往将名牌和奢侈品作为展示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一味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彰显,而忽视了内涵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女大学生的极端异化消费也容易导致她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思考的缺失。
过分追求时尚和消费的女大学生往往关注的只是外表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对于内在品质的追求和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引导女大学生调整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和合理地对待消费。
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于消费意识和金钱管理的教育。
通过开展消费教育的活动,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提高消费的理性性和合理性。
《2024年女性身份的丧失与重构》范文
《女性身份的丧失与重构》篇一一、引言在人类社会中,女性身份的定位与认同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
从古至今,女性身份常常伴随着各种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挑战,包括身份的丧失与重构。
本文旨在探讨女性在面对社会变迁、文化冲击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如何经历身份的丧失与重构,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女性身份的丧失1. 社会层面的丧失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常常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其身份被限定在家庭角色中。
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仍然面临着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这种社会层面的身份丧失,使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
2. 文化层面的丧失文化对女性身份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
在许多文化中,女性被赋予了特定的角色和期望,如贤妻良母、温柔贤淑等。
这些文化传统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自我表达,导致她们在追求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三、女性身份的重构1. 自我认知的重构女性要实现身份的重构,首先需要从内心深处重新认识自己。
这包括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评估、对人生目标的重新设定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
通过增强自我认知,女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在面对挑战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 社会参与的重构社会参与是女性实现身份重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争取平等权利、投身职场等,女性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同时,社会参与也有助于女性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四、实现女性身份重构的途径1. 教育与培训教育和培训是帮助女性实现身份重构的关键途径。
通过接受教育,女性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而培训则可以帮助女性在职场上更好地适应变化,实现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2. 法律与政策支持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对于女性实现身份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女性的平等权利,消除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女性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是否应该实行强制性别平等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强制性别平等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强制性别平等。
首先,强制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普遍共识,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立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性别平等。
例如,瑞典就曾经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公司必须保证至少40%的高级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
其次,强制性别平等可以有效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在很多领域,女性依然面临着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例如在工资、晋升机会等方面。
如果不采取强制措施,这种不公平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
正如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再等待,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推动性别平等。
”。
最后,强制性别平等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如果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那么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不平等就是浪费。
”。
综上所述,强制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强制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从而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活力。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强制性别平等。
首先,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削弱个人的选择自由。
在一些情况下,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限制某些人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或者生活方式。
例如,有些女性可能更喜欢选择家庭生活,而不是追求职业成功,而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让她们感到压力和不适。
其次,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
在一些领域,男性和女性的天生特质和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盲目追求性别平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当的平等政策,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公平的结果。
最后,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强制性别平等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结果,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导致社会的撕裂和冲突。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曾经说过,“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从电视剧《小敏家》看个体化进程的超越与困境
电视剧《小敏家》海报看个体化进程的超越与困境文/陈钰玲家庭伦理剧《小敏家》在播出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和《小敏家》剧情中涉及的议题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有关,例如离婚、“留守”子女(金家骏)、隔代照料(姥姥王素敏与孙子金家骏)、“畸形”的亲子关系(强势母亲李萍、“窝囊”父亲金波)等。
然而,最重要的是,该剧隐含的个体化表达,推动了剧情的跌宕、塑造了关键角色的形象,并制造出相关话题。
有学者认为,个体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标志[1]。
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变革,就是使得个体从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在身份界定、自我意识等方面,出离共同体的约束并进入“社会”。
“个体”与“社会”的二摘要:电视剧《小敏家》隐含了个体化的表达,用人物的行动展现了“为谁而活”这一问题的不同答案。
一方面,该剧呈现了人们在个体化进程中的突破与反复,为当下中国个体化进程的窘境提供了注解;但另一方面,理想化的塑造产生了与现实情境脱节的“乌托邦”色彩,留下了何以“个体化”的未竟难题。
关键词:个体化 为谁而活 “自己的活法”引 言从电视剧《小敏家》元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命题,从涂尔干对前现代社会的“机械团结”与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的区分[2],到韦伯的理性化与“祛魅”[3],再到滕尼斯有关“共同体”与“社会”的论述[4];无疑,他们都强调现代性带来了个体从传统社群中的“脱嵌”并产生两类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模式。
个体化与现代性互为因果,现代性加速了个体化的进程,个体化加剧了现代性的困境;作为一种历时性的文化建构,个体化也因时代与文化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形态,呈现出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的不同互动模式[5]。
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实践的展开,个体观还被添加上“自立自足的个体发挥自由意志的力量,承担个体的责任,通过摆脱政府的控制来实现自我”[6]的意涵。
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发明,在促成第二波个体化浪潮的同时,却可能导致“强迫个体化”,也即个体被迫追求“自己的生活”却缺乏真正的个性这种悖论。
如何处理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如何处理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和接纳程度,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别、文化背景等方面。
正常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处理身份认同危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处理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面临不确定的身份认同危机,感觉自己与他人不同或无法融入某个群体。
这时,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点,与他人不同并不意味着自己有错。
相反,正是这种独特性赋予了我们个性与魅力。
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自信心,坚持做自己。
二、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与兴趣爱好身份认同与我们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密切相关。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去寻找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与兴趣爱好。
通过多样化的经历和尝试,我们可以逐渐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
通过投入到兴趣爱好中,我们可以找到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群,进一步巩固和丰富自己的身份认同。
三、与他人交流与互动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成长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从中吸收有益的建议和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交流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寻求专业帮助与指导对于一些身份认同危机较为复杂或困扰较深的情况,我们可以寻求专业帮助与指导。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和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带领我们走出困境,重新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五、培养自身的应对能力处理身份认同危机需要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与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应对危机的信心和能力。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身份认同危机时更加从容和理性。
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化解
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化解近年来,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身份、社会角色和个体特质的确认和评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大学教育的转型,许多大学生发现自己在找寻自我认同过程中面临重重困境。
本文将讨论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化解危机的有效方法。
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形成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倾向密不可分。
现代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权,重视个体的价值实现。
然而,这种个体化思潮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大学生在追求自我认同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选择和压力。
他们感到困惑和矛盾,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期望与社会的期待之间存在差距。
而这种差距往往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我质疑,丧失了明确的自我认同。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也与大学教育的转型紧密相关。
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而现代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然而,这种改变给大学生带来了重重困惑。
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评价自己的价值。
这导致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就业选择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出现迷茫和危机感。
那么,如何化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呢?首先,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自我探索和发展的机会。
这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团、志愿者活动、实习、交换生项目等来实现。
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特的价值观和能力优势,从而建立起自信和自豪感。
其次,大学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大学生应该积极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并学会珍惜自己的过程。
他们可以通过反思和自我调整来不断完善自己,在成长和发展中逐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
此外,大学生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身边的朋友、亲密的人和导师可以起到倾听、启发和支持的作用。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中受益,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个体化浪潮下的女性困境及化解对策——基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
个体化浪潮下的女性困境及化解对策———基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刘小红,刘魁(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理性地审视了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境遇:平等教育机会与不平等就业现实的博弈、传统角色退却与复归的矛盾、婚姻与家庭中的性别困境。
为了帮助女性走出个体化的困境,提出给以制度支持和保障、走向“后家庭时代”与构建婚姻家庭中和谐的两性关系、倡导女性加强自我反思和超越私领域生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个体化;女性困境;风险社会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2)11-0057-04收稿日期:2012-09-30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基金项目(2011YBX2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A710034)作者简介:刘小红(1978-),女,江苏宿迁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刘魁(1964-),安徽祁门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12年11月(第11期,总第187期)Nov.,2012(No.11,General No.187)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被认为是20世纪末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分析著作之一。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包含了两个重要主题,一是“风险主题”,另一个则是“个体化主题”。
“在英美社会学界,风险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个体化主题实际上却被忽略了”。
[1](P13)虽然个体化议题关注的对象并非是整个世界,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但从复杂性的观点来看,正是普遍与个别的联合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意义世界。
用女性主义运动的一句口号来说,“个人的即是政治的”。
为此,乌尔里希·贝克及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在其著作《个体化》一书中专门分析了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困境,开启了个体化研究的新篇章。
《2024年女性身份的丧失与重构》范文
《女性身份的丧失与重构》篇一一、引言女性身份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她们不仅要面对来自社会、文化、经济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身份的丧失与重构。
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女性在各个领域中的身份困境以及如何寻找自我定位的复杂过程。
二、女性身份的丧失(一)家庭生活中的女性身份丧失在传统家庭观念中,女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核心角色,负责照顾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事业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女性发现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被削弱或甚至丧失。
由于缺乏认同和肯定,女性开始在家庭中面临身份的丧失。
(二)职场环境中的女性身份丧失在职场中,女性同样面临着身份的挑战。
性别歧视、性别偏见、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都使得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遭受打击。
这种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许多女性在职场中逐渐失去自我定位和信心,进而产生身份的丧失感。
三、女性身份的重构(一)重新审视家庭角色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女性开始重新审视家庭角色,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包括与家人进行沟通、寻找支持和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等。
在家庭的每个角落,从厨房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开始寻找和尊重彼此的声音,共同努力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做出贡献。
(二)职场中的自我成长与挑战面对职场中的挑战,女性需要积极寻求自我成长和突破。
这包括学习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拓展人际关系等。
通过不断努力和挑战,女性可以逐渐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职场成功的双赢。
四、策略与方法(一)提高社会关注度与支持力度要实现女性身份的重构,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这包括倡导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等。
同时,政府、企业和组织也应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二)增强女性的自我认知与自信女性应积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自信心。
通过学习新知识、拓展视野、参加社交活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婚姻中的中国女性自我认同与社会压力
婚姻中的中国女性自我认同与社会压力婚姻对于中国女性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传统观念中,婚姻被视为女性的人生巅峰,而从社会角度来看,婚姻也是女性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然而,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中国女性在传统观念中自始至终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在婚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中国家庭将女儿的婚姻作为家族荣辱的象征,甚至有人认为没有结婚的女性就是不完整的。
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女性在婚姻问题上感到无比焦虑和压力,担心自己的价值和地位会因为没有结婚而受到社会的质疑。
在婚姻中,中国女性往往必须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期望和要求。
她们被期望在婚姻中承担起照顾孩子、家务劳动以及照顾老人的责任,甚至被认为是“柱石般稳定”的后盾。
这些压力无形中限制了女性追求事业、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空间,使得她们在婚姻中往往无法完全实现自我。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开始对传统的婚姻观念产生怀疑并寻求自我认同。
她们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不再将婚姻视为唯一的出路。
这些女性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婚姻,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
中国女性的婚姻观念和自我认同的转变也得益于法律和政策的进步。
婚姻法的修改使得女性在离婚和财产分割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权利保障,减少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地位。
同时,政府对于女性教育的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而提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然而,尽管婚姻观念和社会环境在发生改变,中国女性仍然难以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
很多女性在面对职场升迁和事业发展的时候仍然面对着巨大的阻力,家庭和婚姻成为她们进步的桎梏。
这种社会现象一方面暴露了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的矛盾和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法律和社会措施来推动女性自我认同和平等权益的实现。
因此,要实现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压力的平衡,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思考和改变。
探讨女性身份的自我建构与危机
探讨女性身份的自我建构与危机一、女性身份建构的不易女性身份建构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女性的身份认同是社会与文化价值观的产物,多数女性会通过家庭、教育、工作、交友等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现代性的到来,女性的身份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女性的危机与挑战1.身体认同方面女性身体的建构是传统社会观念中最难被摆脱的一部分。
女性舞台上的过分关注于其外表,会导致她们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压迫之中。
同时,像肥胖、生育、老化等现实危机也可能会导致身体认同危机。
2.职业身份方面尽管女性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与男性一样,但是历史上没有享有同等的职业和社会认同。
长期存在的“家庭与职业不得两全”的观念,导致女性职业的发展与进步受到了种种限制。
3.精神身份方面在精神身份方面,女性的危机可能更加深刻。
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角色是作为家庭的维护者和照顾者。
然而,现代社会的传统模式已经失效。
女性必须成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为自己建立一个优秀的自我认同。
三、解决女性身份危机的有效方法1.建立自我认同女性必须能够理解自己的价值以及从自己的个性特征中获得自信。
她们需要通过积极的探索和自我思考,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与生活目标,从而树立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2.寻找合适的工作与岗位女性需要投身到有意义的工作与岗位中,要有选择地去追求事业的成就。
如果她们不能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公司将无法实现更高的发展。
通过工作获得个人成就感,可以提高自我认同感。
3.创造独立的人际关系女性需要寻找自己亲近、有素质、对自己认同和支持的朋友。
和这样的人结交并且互相开诚布公,能够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给予自我认同的鼓舞和支持。
四、结论女性身份建构与危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会面临不同的挑战。
但是无论是精神身份、身体认同还是职业身份,建立自我认同都是应对产生的危机的重要手段。
女性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目标,并且意识到她们的行动所具有的重要性,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价值和身份认同。
跨性别者的勇敢探索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可的挑战
跨性别者的勇敢探索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可的挑战近年来,跨性别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跨性别者是指那些出生时被赋予的性别与他们个人内心认同的性别不一致的人群。
他们选择勇敢地追求自己真实的性别身份,然而,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跨性别者内心的勇气和探索,也面临着社会认可的巨大挑战。
首先,跨性别者的自我认同之路并不容易。
在社会的框架下,性别往往被二元化,即男性与女性之分,而这种严格的分类方式对于那些在性别身份上存在矛盾的人来说是极具限制性的。
跨性别者努力寻找并探索真实的自我认同,这需要他们面对自我和身份认同的深度思考与接受。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跨性别者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
第一,社会对于跨性别者的认识与理解有限。
这导致跨性别者往往被误解、歧视甚至遭受暴力攻击。
他们经常感到被边缘化、不被认同和接纳。
这种缺乏理解的态度对于跨性别者来说是一种严峻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的勇气与努力备受考验。
其次,跨性别者追求社会认可也面临种种挑战。
在很多社会中,对于性别身份的认可仍然是建立在外貌与性别特征上的。
跨性别者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身份转换过程,比如服用荷尔蒙、进行手术等,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精神与身体付出,也需要持续的经济支持。
然而,一些社会可能对这些转换过程保持怀疑与误解,取消对跨性别者的社会认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预计的困难与挑战。
对于跨性别者来说,争取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可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为了推动社会认知的进步和跨性别权益的保护,许多跨性别者发起并加入了社会运动与组织,以争取性别多元化的认可与平等。
他们坚定不移地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可而战斗,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为了更好地支持跨性别者的勇敢探索与实现自我认同,社会也需要积极作出努力与改变。
首先,教育是推动认知变革的关键。
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对性别多样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包容与尊重性别差异的意识。
同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跨性别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歧视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性别差异与社会认同的挑战
性别差异与社会认同的挑战近年来,性别平等逐渐成为全球社会的重要议题。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越来越注重性别平等的原则,但是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并且对个体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性别差异带来的挑战,并思考如何促进社会对性别认同的进步。
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困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面临着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的困扰。
传统上,男性被期望在社会中扮演强壮、有权威的角色,而女性则被期望在家庭中充当照料家庭和孩子的角色。
这种观念导致了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存在。
男性和女性都受到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职业和生活方式。
二、性别歧视的挑战性别歧视是性别差异带来的另一个挑战。
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男性往往享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女性则经常面临职业晋升的障碍和工资不平等的问题。
此外,一些男性还面临着对于表达情感和弱点的社会压力。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自由,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发展。
三、性别认同的探讨性别认同是一个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身份的认同和理解。
然而,现实中,性别认同的多样性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挑战。
除了传统的男性和女性性别认同以外,还有一部分人认同为跨性别或非二元性别。
这种多元化的性别认同对社会产生了压力和不适应,需要我们尊重和包容。
四、促进性别平等与社会认同的措施为了应对性别差异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认同的进步。
首先,教育是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改变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培养尊重和平等的价值观。
其次,建立法律法规来禁止性别歧视,保护性别少数群体的权益。
此外,媒体和广告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应该避免性别刻板形象的传播,并积极推动多元化的性别认同。
总结起来,性别差异带来了挑战,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认同的进步。
通过改变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消除性别歧视、尊重多元化的性别认同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打破性别壁垒,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恐惧症的性别角色社会期望与自我认同的冲突
恐惧症的性别角色社会期望与自我认同的冲突恐惧症是指一种害怕或恐惧特定情境、物体或事件的心理疾病。
这种症状与性别角色、社会期望以及个人自我认同之间常常存在着冲突。
本文将探讨恐惧症患者在性别角色社会期望和自我认同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社会期望对性别角色的影响社会期望在塑造性别角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男性被期望展现出强硬、果断和勇敢的形象,而女性则被期望柔弱、温柔和依赖。
然而,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患有恐惧症的人。
二、恐惧症对性别角色的挑战恐惧症患者往往因担心无法达到社会期望的角色而感到困惑和焦虑。
例如,男性恐惧症患者可能害怕面对社会压力,承受不住身为男性的责任和期望;女性恐惧症患者则可能担心无法胜任所期待的角色,因此感到自卑和无力。
三、自我认同的困境恐惧症患者常常在性别认同方面遇到困境。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疑惑,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并因此感到困扰和焦虑。
这种困境既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影响了其与他人的交流和人际关系。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恐惧症患者在性别角色社会期望和自我认同方面的冲突,以下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 接受自己的恐惧症:首先,患者需要接受自己患有恐惧症,并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无法胜任某种性别角色。
2. 寻求专业帮助:寻求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是解决恐惧症问题的重要一步。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困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3. 重新审视社会期望:恐惧症患者应该重新思考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并学会放下过于强调性别的标准。
重要的是,个体的价值不应仅仅由性别而决定。
4. 强调自我认同:恐惧症患者应该关注个人的自我认同,追求真实的自我,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结论性别角色社会期望与自我认同对恐惧症患者来说是一个常常存在的冲突。
然而,通过接受自己的恐惧症、寻求专业帮助、重新审视社会期望以及强调自我认同,患者可以逐步解决这种冲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是否应该推行强制性别平等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强制性别平等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强制性别平等。
首先,强制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在当今社会,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地位仍然不如男性。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性别平等,这种不公平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正如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真正的成功,如果它的女性一直被压制着。
”。
其次,强制性别平等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性别平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和社会正义的要求,更是一种经济效益。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性别差距得到缩小,全球经济将会获得巨大的增长。
因此,推行强制性别平等不仅能够使社会更加公平,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最后,强制性别平等是保障个人权利的必要手段。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而性别歧视正是剥夺了许多人的平等权利。
推行强制性别平等可以有效地保护每个人的权利,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推行强制性别平等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性别平等不仅仅是一项基本人权,更是实现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们有责任推动强制性别平等的实施,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强制性别平等。
首先,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性别平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采取强制措施来推动性别平等,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强行推行性别平等。
其次,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削弱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性别平等政策可能会导致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破坏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矛盾。
最后,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破坏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权。
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而强制性别平等可能会限制个人的选择权。
体制化与个体抗争:高校女性学者日常生活研究
体制化与个体抗争:高校女性学者日常生活研究
程红艳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2022(38)6
【摘要】学者的传统生活表现为在简单的物质生活中保持精神丰饶和内心宁静。
然而,“学术锦标赛”制度下的中国高校学者的日常生活面临体制化挑战,女性学者的处境尤其艰难。
以日常生活批判和权力批判理论为基础,以一所“211工程”高校为个案,对6名人文社科类女教授的日常生活进行质性研究。
研究发现:女性学者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时空结构,表现出清教徒式节制自律的生活风格;女性学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在沉沦与奋进之间自我意识的挣扎、在两性及多重社会关系之间经历冲突与和谐并存的情形;她们常采取去性别化思维与行为方式谋求专业发展。
在既定社会结构和体制压力下,女性学者通过对自我的重新界定和对学者身份的自我确信来对抗匿名化与客体化,以此建构个人主体性。
女性学者走向自我实现,需要将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结合起来,采取解放的日常生活策略:在合作中抗争、采用整合的全人视角、创造意义共同体。
【总页数】10页(P75-83)
【作者】程红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4
【相关文献】
1.社会化媒体中的“日常环境抗争”——以“PM
2.5”新抗争剧目建构为例2.日常生活的"真实女性"——论《红楼梦》女性才德的日常化
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脑外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研究
4.护佑高校女性学者的学术生涯——基于对德国高校女性学者资助计划的探析
5.现实困境下女性个体的抗争——解读李沧东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贝克和吉登斯在现代化理论中对个体化风险都有所阐述,前者论述了个体化带来的客观领域的生活境况,后者阐述了主观领域的自我认同。
本文通过梳理个体化理论探索女性在高度现代性下的自我认同危机和生活困境。
全球化观念与地区生活、分裂与联合、无力感与占有、权威与不确定性、个体化与商品化这一系列两难困境影响了女性自我认同的构建。
而存在于婚姻、教育与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加深了女性自我认同的危机。
女性的生活境况处于“不再”与“尚未”之间的尴尬地位——虽然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但社会并没有给她们同样的就业机会;妇女从婚姻供养中摆脱出来,却不能自由地通过在家庭外的工作获得自主生活。
标签:个体化;自我认同;风险社会;女性困境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通过研究个人生活的变化丰富了现代性理论,论述了现代性的诸多后果在外延性的两极上表现为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和个人素质的改变。
乌尔里希·贝克通过《风险社会》和《个体化》阐述了其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主题:“风险主题”与“个体化主题”。
对于现代性的发展是否超越自身这一问题,贝克与吉登斯有着相同的立场,认为现代性是一个远未完结的过程。
自反性成为风险社会或者说第二现代性社会的动力机制,“风险社会”“个体化”和“多维全球化”代表着现代化动力的极端形态,同时也是第二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本文关注的焦点并非吉登斯的现代性框架或是贝克的风险社会思想体系,而是想从他们的研究中,理解“高度”现代性社会中的女性自我认同危机和生活困境。
个体化过程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不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变化也最为明显。
不同于男性以独立姿态存在于传统社会中,女性常依附于父亲、丈夫或是子女,为他人为家庭而活。
因而,高度现代性社会中的强制个体化——为自己而活,无疑会给女性带来剧烈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无论是在自我认同的主观领域还是在生活境况的客观领域都是男性无法达到的。
不可否认,女性自我认同与生活境况是“高度”现代性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同样,对女性自我认同危机和生活困境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了解风险社会中存在的个体化风险。
一、个体化斯科特拉什强调个体化的非线性,包含在第二现代性中的是一种流动逻辑。
贝克在《个体化》一书中阐述的个体主义,则是第二现代性现象,亦即自反性现代化现象。
第一现代性下的个体是反思性的,第二现代性下的个体则是自反性的。
反思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客体纳入知识主体,这就假定了一种二元科学态度,认为主体和知识对象分属不同领域,并假定存在必然性和确定性知识。
自反性更多牵涉自反作用而非反思,其特点在于不确定性与紧迫性,它所应对的是一个快速运行、决策的世界。
家庭、工会、福利国家等首先出现的是失范性、去组织化,然后又出现新的常态化过程,这个常态化过程是对反常状态的制度化,被制度化的不是常态而是例外状态。
第二现代性的常态性混乱,既是由非线性系统来调节,也是由强力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来调节。
对鲍曼来说,“个体化”在于把人们从“承受者”转变为“责任者”,使行动者承担执行任务的责任,并对其行为的后果(包括副作用)负责。
现代性用强制性、义务性的社会地位自决取代了社会地位的被决。
然而个体化却是不可选择之事。
命定的个体性和作为自决实践能力的个体性之间存在裂缝愈发扩大。
贝克认为个体化逐渐成为第二现代性社会自身的社会结构,是“制度性的个人主义”,强调了个体化进程的四项基本特征:一是去传统化;二是个体的制度化抽离和再嵌入;三是被迫追寻“为自己而活”;四是系统风险的生平内在化。
强调对中国个体化进程的研究应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注意区分应用前提的差异,并从中国个体化路径的复杂历史文化背景和情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概念资源来解构或重构个体化模式,完善个体化理论。
二、自我认同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是时空分离机制、社会制度的抽离化、社会反思性机制。
吉登斯对社会中自我的研究建立在上述三大动力机制基础上。
(一)本体安全感与惯例本体安全感是不同意识形态下或不同文化中的绝大多数人类活动的共同特征,而本体安全感的情感和认知依托则是实践意识,该意识及其再生产出来的日常惯例蕴含着社会稳定性并且提供定向模式,以在实践层面上回答有关存在框架的诸多问题。
个体在惯例基础上发展本体安全感框架,通过这一框架中的情感与行动处理危险及其带来的恐惧,这些属于日常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
然而高度现代性的怀疑主义将自然态度下置之不理的问题列入思考范围,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能弥补由于思考这些问题而打破日常生活连续性所带来的极度不确定。
获得本体性安全等于在无意识和实践意识层面拥有众人认可并共享的基本存在问题的答案,因此,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由相随,源于个体超前思考或预期与当下行动有关的反事实的未来可能性的能力与必要性。
在前现代社会中,传统在连接行动和本体范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限制反事实未来的开放性来安排时间。
在传统实践模式中,过去会把宽广范围的可靠时间插入未来之中。
(二)自我认同与生活风格选择自我认同是获得本体安全感要求自我去解决的四类存在性问题中的一类。
稳定的自我认同为本体安全的其他因素设下了前提,但它不能从后者中引申出来。
必须要说的是,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本体不安全表现出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首先,缺乏个人经历一致性的感受。
其次,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个人被风险带来的忧郁所麻痹。
最后,个人不能在自我完善中发展或维持信任。
高度现代性社会中,隐含着多种可能的选择。
生活风格是惯例化的实践,融入到衣食住行各方面。
多元化的生活风格源于生活世界的多元化、信念的多元化、被传递的经验无处不在以及纯粹的亲密关系等。
其一,抽象系统常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提供多种选择,权威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且没有固定可靠的行动指南。
其二,媒体为个体提供了进入不同时空情境的路径,时空界限被打破。
其三,不同于传统场合中紧密且全方位的个人联系,纯粹关系不依靠外部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状况,似乎是自由漂泊的。
(三)影响女性自我认同危机的两难困境在晚期现代性中,每个人依然过着一种当地性的生活,并且身体的局限性使得在每一时刻所有个体都处在时空的特定情境下。
然而,具体时空下的特殊情境常受到地点转化的影响和全球性的干扰。
观念虽然进行着国际性和全球性的传播和影响,但是当地人在某地某时的观念可能常常与全球的观念并不一致,如果把这些划分成跟男性相关和跟女性相关的两类观念的话,前者的不一致性远远小于后者。
晚期现代性中对男性的期待都与传统社会的大方向基本一致。
而对女性的期待则与传统社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期待原本依附于他人的女性独立却不解除家庭对女性的需要和束缚。
全球性晚期现代性观念冲击着女性在当地的传统生活,其结果必然是女性自我认同的混乱。
这一观念与现实分裂的困境需要“联合”来保护和重构对自我认同的叙述。
一种是围绕一组固定的承诺建构自我认同,不同的社会环境经过建构获得重新的解释和定义。
另一种,使自我形成“权威性服从”的适应性反应,完全接受文化模式带来的人格,因此与大众所期望的人一样。
前者大多是个性独特、思想独立的个体,后者类似变色龙穿梭于不同情境中,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这两类在女性中均有体现,大众对前者的非议较多,后者常受到大众的夸赞和推崇。
大众对自我认同叙述的反馈性评价同样建构了女性选择自我认同叙述的类型。
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包括自我领域在内的许多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再存在决定性的权威。
而现代社会对权威的诉求却是存在的且远超于前现代文化中的类似要求。
传统社会中,女性可以寻求的权威包括父权、夫权、宗教、有经验的老者等等。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某些传统的权威还存在,但仅成为其他权威中的一类,实质上变得与专家的建议是一样的。
权威类型较多且地位平等的情况下等于没有权威。
说到底,相信哪个权威,以哪个为信仰全都需要女性自己决定。
但是,女性并不是出于真空状态下进行选择的,看似拥有占有权的女性,实际上会受到很多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影响,因而正如她们亲身体会的感觉一样是无力的。
大众传媒通过一种连贯的故事叙述方法来呈现个体显意识或潜意识中渴望的生活方式以此获得读者或观众的认同。
个体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致性的情感体验,而且产生了有能力分析其生存环境并随之调整行动的一种反思性感受。
这种情感体验与感受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在实际情景中自我叙述保护困难而带来的焦虑。
但是,对大众传媒中故事的认同与反思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危机,实际上是造成了对自我认同危机感的麻痹,自我认同危机依然存在。
三、生活困境:婚姻家庭和工作职业(一)个体化的女性:为自己而活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处于“不再”与”尚未”之间的尴尬地位,不再像过去女性一样,但也尚未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女性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被认为属于家庭生活,但在家庭中女性仍然要比男性负担更多责任。
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所处的“不再”与“尚未”之间的尴尬地位主要体现在教育与工作的关系上。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义务教育的强制实行,女性获得了几乎与男性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
并且,近年来,高学历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虽在一些情况下仍有不平等,但总体而言,进入教育机构的机会较之其他方面几乎算是平等的。
教育方面的客观变化使得女性能够积极应对自己的处境,可以发展新的个人和政治的自我意识,女性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家庭中。
教育机会的平等使得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失去了其合法性,同时也意味着支撑男性特权和巩固女性附属地位的环境的终结,结果是女性不再无条件地把结婚当作要尽快去实现的目标。
近代的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缫丝行业中,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先参与到机械化生产中。
经济上的独立无疑增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同时使女性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工作中的女性体会到她们在时间方面有不同的权利,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获得新的关系和经验。
然而,地域流动、工作机会的分化、社会流动以及代际突变导致的结果是:通过工作获得的经验鸿沟在各个层面将女性和女性区分开。
她们越来越需要面对新的状况,因为一切传统的行为规则和形式都不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
但是,现代社会中旧结构依然与新结构并行,性别二元化的劳动市场里依旧存在对女性的诸多歧视,在工作与家庭相互对立而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矛盾要求这一方面,已婚妇女首当其冲。
虽然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但社会并没有给她们同样的就业机会。
女性人生规划与能够完成这些规划的实际机会之间产生的紧张关系,成了不安、焦虑和失望的源头。
另外,女性之间的代际区隔和代内分化同样给女性生活制造了矛盾,使得女性之间缺乏最起码的理解或存在误解。
(二)家庭内外的冲突谈论婚姻家庭生活避不开工作、钱财、职业与流动,特别是有关不平等分配的内容。